七年级数学课堂练习册答案.doc

七年级数学课堂练习册答案.doc
七年级数学课堂练习册答案.doc

七年级数学课堂练习册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3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30,6,0,+5,-302,+10…}

负分数集合:{负整数集合:{-30,-302… }分数集合:{

12

12

23

,0.02,-7.2,2,

1011

,2.1…}

,-7.2,

1011

…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2

23

,6,0,2.1,+5,+10…};

110

§1.2.2数轴2. 有31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4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

12

(2)

12009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2/7 4. -9 三、1. (1) -3 (2) -4 (3)

2.关于远点对称或者说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因为b,c互为相反数c=3,所以b=-3,又因为a,b互为相反数,所以a=3,所以

c-a+b=-3

4.m=5 §1.2.4绝对值

一、1. A 2. D 3. D

1 2. 20 3. (1)|0|a 3. 7 4. ±4 三、1. 2x6 2. 二、1. 二、1. -7 2.这个数 3. 7 4. -3,-3. 三、1. (1)

2 (2) -35 (3) - 3.1 (4)

2.(1)

19

78

89

>

16

(5) -2 (6) -2.75;

(2) 190.

§1.3.1有理数的加法(二)

一、1. D 2. B 3. C

二、1. -11.76 2. 2 3. -6 4. 7,0 三、1. (1) 10 (2) 63 (3)

16

6. §1.3.2有理数的减法(一) 一、1. A 2. D 3. A.2. 在东边距A处40dm 480dm 3. 0或

6二、1. -5 2.-200-(-30) 3.互为相反数 4.-8. 三、1. (1) -12 (2) 12 (3) -4.3 (4)

16

56

2. (1) 2 (2) 8

§1.3.2有理数的减法(二)

一、1. A 2. D 3. D.

二、1. 8 2. -2.5 3. 7+8-4.2-5.3 4. 7或-5. 三、1. 3.5 2.盈452(万元) 3. 160cm. §1.4.1有理数的乘法(一) 一、1. B 2. A

3. D

三、1. (1) 0 (2)10 (3) 1 (4)二、1. 10 2. -10 3. 3.6 3.6

2.当m=1时,

12

665

518

4. 15

当m=-1时,4

12

3.-16°C.

§1.4.1有理数的乘法(二) 一、1.C 2.D 3. C

二、1. 99 2. 0 3.负数 4. 0

5三、1. (1)

3 (2) -77 (3) 0 (4) 399

4 2. 107

3. 这四个数分别是±1和±5,其和为0

§1.4.2有理数的除法(一)

一、1. C 2. B 3. B

1三、1. (1)-3 (2) 二、1. 7 2. 0 3.

356. (3) 64 (4) -4 2. 4 3.平均每月盈利0.35万元.3154 4. 12, §1.4.2有理数的除法(二)

一、1. D 2. D 3. C

5二、1.

1, 3. -5 4. 0,14 2.

3

100三、1. (1) 15 (2) -1 (3)

§1.5.1乘方

一、1. A 2. D 3. A.

1二、1. 16 2.

4,-4 4. 0或1.2 (4) 2 2. 8.85 3. 0或-2 ,5 3.

254三、1. (1) -32 (2)

§1.5.2科学记数法 (3) -53 (4) -15 2. 64 3. 8,6,2n

一、1. B 2. D 3. C

10;10 (2) -4.012×107 (3) -3.72109×103 (4)3.2410平方米2.(n+1) 3.130 000 000 4.-9.37×10. 三、1. (1)6.808二、1.9.59696

10. §1.5.3近似数2.(1) 203000 (2) -6120 (3) -50030 (4) 11 000 000 3.2.16

一、1. C 2. B 3. B

10.二、1.5.7×104 2.万分 3.百分 4.2.2

三、1.(1)个位 3 (2)十分位, (3)千万位, (4)万位

10. 54576610 (4)9.552.110 (3)2.542.365 (2)6452.(1)

第二章整式加减

§2.1整式(一)

一、1.D 2. B 3. A 二、1. 15x元 2. 3,3 3. 三、1. ah2

4. 1.05a

2. 6h

3. 任意一个偶数可表示为:2n,任意一个奇数可表示为:2n+1.

1.12a(元);40%)a1.4a(元);现售价为:80%(140%)4. 每件售价为:a(1

0.12a(元)§2.1整式(二)a40%)a盈利:80%(1

一、1. D 2. D 3. A

b,x2,a二、1. 5a+7 2. 四,三 -1,-5;3、-7,

n4m

4.(2m+10)

2xy ④19.2 14.24y ③15三、1. ①5-2χ ②16

2. 依题意可知:九年级有a名学生,八年级有

4

43

名学504aa名学生,七年级有

3

生,所以七至九年级共有a

11

3=181050a

114

33350a50aa

2

名学生,当a=480时,

4abbab)2名. 3. (a

§2.2整式加减(一)一、1. C 2. B 3. D

二、1.(答案不),如7ab2 2. 3x2与-6x2,-7x与5x ,-4与1 3. 2,2

4.(答案不)如:3xy.

2222

ab与ba6xy,4xy,-2与3,4m与-m,5xy与三、1. 3xy与

2

2. ①④是同类项;②③不是同类项,因为不符合同类项的条件:相同的字母的指数相同;3、(1)-a,(2)4x2y.

3.

§2.2整式加减(二)

一、1. D 2. C 3. A.

1yx13y2y4x3x1 4. 8 三、1. (1)原式5x3x22x32a2b 2、3x与-x , -2xy与2xy,2x+y 3. 二、1.

a2+21=(a—2a)=3a3a4a2a2a2(2)解:原式

28 a2b3)(54b2a)4ab2(5a2b)(3a2b2. 原式

1

228231828 ab,b=3时,原式2222 当a

(3)若a=20,n=26,则礼堂可容纳人数为:1na (2) 2a3.(1) 1)nn(2a

262=845(人)1)26202=(2

§2.2整式加减(三)

一、1. C 2. D 3. A.

2y2 3. 12x215z 2. 3y2x3c,②2b二、1. ①4a

3a 4. 6x-3

8m7n2m)6m(3n4n3n2m6m4n三、1.(1)原式

7 2. -1y5x63y6x12yx(2)原式

3 §2.2整式加减(四)2)(1y3. 原式=3x2-y+2y2-x2-x2-2y2 =(3x2- x2- x2)+(2 y2-2 y2)-y= x2-y 当x=1,y=-2时,原式=x

一、1. C 2. C 3. B.

二、1. (8a-8) 2. 6 3. 2 4. 1

3y)xy2(x6y)2xy三、1. A-2B=(x

6y=-x2xy6y-2x2xy= x

2. 依题意有:

2ac6bc4ab4ac3bcac)=ab3bc4ac)-2(2ab3bc(ab

6a3bc2c3ab(4ac 6bc)3bc(4ab)(abc 3. m=-4 a

§2.3数学活动

1. 18

1)3n(n

2

2. ①解:b=a+1,c=a+8,d=a+9 ②a+d=b+c

3.(1)A方式:0.18x B方式:18+0.12x (2)当t=15小时即:t=15×60分钟=900分钟时,

A方式收费为:0.18×15×60=162元B方式收费为:18+0.12×15×60=126元,这时候选择B方式比较合算.

4. 提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大长方形面积减去3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5xy

5. (1)框出5个数之和为85,是17的5倍,(2)5a,(3)因为5a =2010,a =402,表中

全是奇数,不可能是402,所以5个数之和不可能等于2010;6、提示:由图得知,c|b|,所以a-b>0,c-b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2)§3.1.1一元一次方程(一)一、1.B 2.B 3. C 二、1.

(1)X+3=7,(2)2(x

12

x (4)2x+35=13542x)x,(3)2(48

三、1. 设该中学七年级人数为x人,则x+(x-40)=700 2. 设每副羽毛球拍x元,依题意得3x+2.5=100

3. 设乙数为x,依题意得2x+1=x+

4. §3.1.1一元一次方程(二)

一、1. D 2. C 3. C

§3.1.2等式的性质(一)一、1. B 2. D 3. C0 4. -4 三、1.

(1) x=4(检验略) (2)x4)(3x6)二、1. 7,6,3 2. 1 3. (x

§3.1.2等式的性质(二)一、1. B 2. C 3. D 二、1.加6三、1. x=5 2. y=7 3. x=3 2. (1)-8,(2)3x,(3)二、1.(1) 3,(2) x+2=5,x

2. 8, 9同时除以3 3

3. 等式的性质1

4. -2 ,等式的性质2 三、1. x=5 2. x=

56

(检验略) 2. 6 3. k=4

83

,(4)x 3. -1

23

4. x=-6

5. x=3

6. x=1.

12

3. x= -4

4. x=

6

253

8 4、2 3. x§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

一、1. B 2 . D 3 . A 二、1.1;2.x

15x

三、1. x=20 2. x=6 3. x=-3 4. x=5 5. x=65

6. x=

163

.

§3.2.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二) 一、1. C 2.

A 3. A. 二、1 -2x 2.

10 3.

97

4

4. 2.

三、1. (1) x=4,(2) x=-5 3 x=0.5 4 x=-2 2.x=5

§3.2.3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三) 一、1. C 2.

D 3. D

二、1.2x+x=-4+3; 3x=-1 2.x=1.4 3. ①3x+4x+6x=65,②x+

43

xx+2x=65,34x

32

65 ④x

12x

23

65 ① 15 20 30 4. 12xx

三、1.(1.) x=2 (2.)y=2

2..x=18

§3.2.4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四) 一、1. B 2.

A 3. C 二、1.-12

60 4. 120x3)10(x2. 3 3.x

7.a+1.a+5 (2) 10.17.24. §3.3.1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分母(一) 一、1. D 2. C 3. B三、1. 23 2. 25m3 3.(1) a

二、1. x=1 2.x=4 3.4x-2-x+3=1 4. 12.5,10 三、1. x=-4 2. x=2

3. x=

114

4. t=9

§3.3.2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分母(二) 一、1. B 2.

C 3. A

二、1. x=5 2.1 3. 30 4. 40 三、1. x=

12

2.x=2

3.x=

56

4.x=-1

§3.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分母(三) 一、1. A 2.

C 3. C

二、1. 去分母,2(2x+1)-(10x+1),6,4x+2-10x-1,6,移项合并同类项,-56

7

2. -7

3. -10

4. 三、1.y=3 2.y=

2013

67

.

3.x=0

4.x=6

§3.3.4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分母(四) 一、1. A 2.

B 3. D 二、1. -4 2.2 3. 三、1.(1)x=

103

x60

x48264

5 4. 12.

(2)x=-1 (3).x=-1 (4)x=-4

2. 30天

§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 一、1. C 2. C 3. A 二、1.

b2a

2. 5

3. 1800

4. (

5.5-4)x=

6.

1013

三、1.(1)3 (2) 2.75 (3)15 (4)15 2. 2

小时 3.550千米.

§3.4.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二) 一、1. D 2. C 3. B

二、1. 25 2. 50 3. 6400 4.0.60.

三、1. 7100 2. 7 3. 设这种商品的销售价是x元,

根据题意得(15×20+12.5×40)(1+50%)=60x,,解得x=20.§3.4.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三) 一、1. B 2. A 3. A

二、1. 100000 2. 280 3. 304.55 4. 2,3

三、1. 设甲种消毒液购买x瓶,则乙种消毒液购买(100-x)瓶.

依题意,得6x+9(100-x)=780.解得:x=40.100-x=100-40=60(瓶).答:甲种消毒液购买40瓶,乙种消毒液购买60瓶. 2.1080元 3. (1)设一共去x个成人,则去(12-x)个学生,依题意得35x+0.5×35(12-x)350 解得x=8 (2)按团体票买只需0.6×35×16=336元,还多出4张票,所以按团体购票更省钱.

§3.4.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四) 一、1. B 2. A 3. B

74 (2)因为甲、乙班共1031034二、1. 9 2. 20 3. 8,3 4. 22

三、1.此队胜6场,平4场;2.解:(1)486

x)人,依题意得:人,甲班人数多于乙班人数,所以甲班多于50人,乙班有两种情况:①若乙班小于或等于50人,设乙班有x人,

则甲班有(103

45 因此103-45=58 即甲班有58人,乙486分解得:xx)4.5(1035x 486 因为此等式不成立,所以这种情况不存在.答:只有甲班58人,乙班45人;3, 28.x)4.5(103x)人,依题意得:4.5x班有45人.②若乙班超过50人,设乙班x人,则甲班有(103

8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一)

一、1. C 2. D 3. C

二、1. 球,正方体 2. 四棱锥圆柱三棱柱圆锥长方体

3. 圆.直线

4. 2

三、1. 立体图形有(1),(4),(5),(6),(7);平面图形有(2),

(3) 2.111 3.6 §4.1多姿多彩的图形(二)一、1. C 2. D 3. C

二、1. 正方体 2. 8,长方形.六边形(或平行四边形.六边形)

3. 长方形和两个圆

4. 三棱锥.

三、1. 2. (1)(2)(3)

3. 5个

§4.1多姿多彩的图形(三)

正视图

左视图

一、1. B 2. B 3. C

二、1. 7 2. 长方,扇 3. 后面,下面,左面 4. 6或7 三、1. 504

2. 三棱柱,长方体,不能,正方体

3.(1)F,(2)B §

4.1多姿多彩的图形(四)

一、1. B 2. D 3. B 二、1.点,线 2. 2,1,曲,扇形

A

3. 点,线,平面

4. 8,12,6. 三、1. 略 2. 略 3. 沿着如图的虚线折叠,其中G,H是中点.

§4.2直线、射线、线段(一)

D C H 一、1. D 2. D 3. D

二、1. 点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外 2. 6,3 3. 2或10 4. 1或4或

6 三、1. 略 2.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 10 §4.2直线、射线、线段(二)

一、1. D 2. C 3. D

二、1. AC>BD 2. AB,CD,AD 3. =,=,=,3. (提示:画出的正方形边长是所给正方形边长的一半). §4.2直线、射线、线段(三)

一、1. C 2. C 3. A 二、1. 1 2. MP,

12

, 2 3. 4 4. 0.8.

三、1. 连结AB与直线交于点P为所求的点,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9

4(填写在此范围内一个值即可) 3. 5cm §4.3角(一)x2. 设相距为x,2

一、1. D 2. D 3. D

二、1. 189,11340,0.61 2. 75 3.150;4.300.

三、1. 75°,15°,105°135°,150°,180° 2. 小明的测量方法不正确,∠AOB=40°,测量结果是小明测量结果的一半 3. 分钟转过150°,时针转过12.5° §4.3角(二)

一、1. C 2. D 3. C

二、1. ∠BOC一、1. C 2. C 3. C

3.(1)图略,(2)90° §

4.3角(四),(3)75o5730,(2)3o17

2.(1)109o30二、1. ∠DAE,= 2.13

3. 18

4. ∠AOB=∠COD,∠AOC=∠BOD

三、1. 36o15

一、1. C 2. B 3. A

二、1. 70° 2.45 3. 126° 4. 南偏东34° 三、1.30°,60°,60°

2. 不对,互补是对两个角而言

3. ∠BOD=25°,∠EOD=130°.

4. ∠CBD=25°,互余

§4.4 课题学习

一、1. D 2. C 3. B

二、1. 后,下,左 2. 圆柱三棱柱 2. C A B 3. 球 4. 6. 三、

1. (3)(4)(5)(6)(7)(9)(10)

2.答案不,如

3. A-B-F-E-H-G-C-D-A(所走路线不),42cm.

8

102

-8-10 -2

10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参考答案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参考答案 §5.1.1相交线 一、选择题1.C 2.D 3.B 4.D 二、填空题1.∠AOD、∠AOC或∠BOD 2.145°3.135°4.35° 三、解答题 1.解:(图7)因为∠2=30°,所以∠1=30°(对顶角相等)又, 所以∠3=2∠1=60°所以∠4=∠3=60°(对顶角相等) 2.解:(图8)(1)因为,又(对顶角相等)

所以因为 所以所以(对顶角相等) (2)设则,由+=180°,可得,解得,所以 3.解:(图9)AB、CD相交于O 所以∠AOD与∠BOD互为邻补角 所以∠AOD+∠BOD=180°,又OE是∠AOD的平分线, 所以∠1=∠AOD,同理∠2=∠BOD 所以∠1+∠2=∠AOD+∠BOD=(∠AOD+∠BOD)=×180°=90° 即∠EOF的度数为90° §5.1.2垂线

一、选择题1.D 2. B 3.C 二、填空题1.不对2.40°3.互相垂直4.180° 三、解答题1.答:最短路线为线段AB,设计理由:垂线段最短. 2.解:由题意可知∠1+∠2=90°,又∠1-∠2=54°所以2∠1=144° 所以∠1=72°,所以∠2=90°-∠1=18° 3.解:(图7)(1)因为,所以,又, 所以,所以,又是的平分线,所以==45° (2)由(1)知==45°,所以=90°所以与互相垂直.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一、选择题1.D 2.B 3.B 4.C 二、填空题1.AB内错角2. AB 、CD 、AD 3. DE 、BC 、AB 、同位角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三、解答题 1.答:∠ABC与∠ADE构成同位角,∠CED与∠ADE构成内错角,∠A、∠AED分别与 ∠ADE构成同旁内角;∠ACB与∠DEA构成同位角,∠BDE与∠DEA构成内错角, ∠A、∠ADE分别与∠DEA构成同旁内角.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训练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华东版七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一、1.D 2. A 3. A 二、1.x = - 6 2. 2x-15=25 3. x =3(12-x) 三、1.解:设生产运营用水x亿立方米,则居民家庭用水(5.8-x)亿立方米,可列方程为: 5.8-x=3x+0.6 2.解:设苹果买了x千克, 则可列方程为: 4x+3(5-x)=17 3.解:设原来课外数学小组的人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一、1. D 2. C 3.A 二、1.x=-3,x= 2.10 3. x=5 三、1. x=7 2. x=4 3. x= 4. x= 5. x=3 6. y=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一、1. B 2. D 3. A

二、1.x=-5,y=3 2. 3. -3 三、1. (1)x= (2)x=-2 (3)x= (4) x=-4 (5)x = (6)x=-2 2. (1)设初一(2)班乒乓球小组共有x人, 得:9x-5=8x+2. 解得:x=7 (2)48 人 3. (1)x=-7 (2)x=-3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 一、1. C 2. D 3. B 4. B 二、1. 1 2. 3. 10 三、1. (1) x=3 (2) x=7 (3)x=–1 (4)x= (5) x=4 (6) x= 2. 3( x-2) -4(x- )=4 解得x=-3 3. 3元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四) 一、1. B 2.B 3. D 二、1. 5 2. , 3. 4. 15 三、1. (1)y = (2)y =6 (3)(4)x= 2. 由方程3(5x-6)=3-20x 解得x= ,把x= 代入方程a- x=2a+10x,得a =-8. ∴当a=-8时,方程3(5x-6)=3-20x与方程a- x=2a+10x有相同的解.

数学八下新课堂答案

一、认真读题,你一定能正确填空。(25分) 1. 中国人口数居世界第一,有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写作(),约()亿人。 2. A=2×2×3,B=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 小红今年a岁,小丽比小红小5岁,10年后小丽()岁。 4 . 把8只兔子放入3个笼子里,至少有()只兔子要放进同一个笼子里。 5 . 52公顷=()平方米 5.4时=()时()分 6. 若a×3=b×5,则b:a=():()。 7. “六一”儿童节那天,小明、小丽、小刚、小芳4个好朋友站成一排拍纪念照,要求男女间隔排列,一共有()种站法。 8 . 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9. 自然数中,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 10. 在a÷b=4……1中,把a、b同时扩大10倍后,商是(),余数是()。 11. 把9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绳子的(),每段长()m。 12. 把7个红球,5个绿球放在一个盒子里,从盒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 13. 在线段比例尺中,图上的1cm表示实际距离()km,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是()。 14.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的长度比对折3次后的长度长5米,这根绳子有()米。 15.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先上下对折,在左右对折,得到一个小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原来的(——)。 二、仔细分析,相信你一定能正确判断。(5分) 1. 、、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 . 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对称轴都不止两条。() 3 . 从折线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也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 . 2009年的第一季度是91天。() 5. 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三、反复比较,认真选择,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1. 圆规两脚距离为a厘米,画成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为()厘米。 ① πa ② 2a ③ 2πa ④ πa2

数学新课堂七上答案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一节不等式 第一课不等式及其解集 跟踪训练一:C 跟踪训练二: ①2a-4 0 ②x y :: 3 ③1b c _ 0 : 2 ④a「b _ -1 ⑤y -4 _0 ⑥x y :: 0 跟踪训练三: 1、6是不等式――的解 2、① x < 11 ② x 4 3、0,1,2,3,4 阶梯训练 I、B 2、D 3、D 4、C 5、A 6、B 7、B 8、C 9、二10、1,2,3 1 II、(1)—a 3b -0 2 (2) -x 5 75% 乞-6 (3) a b2_8

(4) 2 m -3 :: m 4

13、(1) x 彩-2 (2) x -3 (3) x . 8⑷x , :-3 14、 89 - 61 x 乞20 ,x _8,8 第二课不等式的性质 跟踪训练一:,,, 跟踪训练二: 解:不等式两边都加上3 -2x -3 3 x 1 3 即-2x x 4 不等式两边都减去 -2x -X x 4 - x 即-3x :■■■ 4 不等式两边都除3以 4 x : 3 阶梯训练 1、B 2、B 3、B 4、D 5、C 6、A 7、二8、1,2,3

① 加上2,不变,5 ② 减去3,不变,-2 ③ 5 除以2,不变,::: — 2 ④ 除以-1,不变,-3 13、 解:设小宏最多买x 瓶甲饮料.则乙饮料10-X 瓶 7x 4 10 -x _50 解得:x 乞31 3 答:最多买3瓶甲饮料 14、 解:5x-10 8:6x-6 7 -x :: 3 x ~3 x 的最小整数解是-2 代入: 2 -2—「2 a =3 -4 2a =3 2a =7 7 a = _ 2 第三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跟踪训练一: (1) x : 1 (2) y 二1 10、_-3 12、(1) 1 x 4 2 x : -8 11、4 ⑵ 2x x _ 3 3 3x _ 6 x 乞2

数学新课堂七上答案精编版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一节 不等式 第一课 不等式及其解集 跟踪训练一:C 跟踪训练二: ①042>-a ②3<+y x ③02 1≥+c b : ④1-≤-b a ⑤04≥-y ⑥0<+y x 跟踪训练三: 1、6是不等式 的解 2、①x ≤11 ②4>x 3、0,1,2,3,4 阶梯训练 1、B 2、D 3、D 4、C 5、A 6、B 7、B 8、C 9、二 10、1,2,3 11、(1)032 1≥+b a (2)6%755-≤?+-x (3)()82≥+b a (4)()432+<-m m

13、(1)2->x (2)3---+>--+>-++>+--x x x x x x x x x x x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 即不等式两边都减去即 阶梯训练 1、B 2、B 3、B 4、D 5、C 6、A 7、二 8、1,2,3 最后二次射击总成绩 第8次射击需得成绩 20环 8 19环 9 18环 10

①加上2,不变, 5 ②减去3,不变,-2 ③ 2 5 2< ,不变,除以 ④除以-1,不变,-3 10、3-≤ 11、4 12、(1) (2) 8 421 -<>-x x 263332≤≤+≤+x x x x 13、解:设小宏最多买x 瓶甲饮料.则乙饮料()x -10瓶 ()501047≤-+x x 解得:3 13≤x 答:最多买3瓶甲饮料 14、解:7668105+-<+-x x 3<-x 3->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2- 代入: ()()3222=---?a 324=+-a 72=a 2 7=∴a 第三课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跟踪训练一: (1)1

新课堂五年级数学练习答案

新课堂五年级数学练习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钟表的分针从9到12,顺时针旋转()从7到11,顺时针旋转()从6开始,顺时针旋转120正好到()。 2、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28的因数有()。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3、已知a=2235,b=257,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4、用一根长3.6m的铁丝,做成一个长0.4m,宽0.3m的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高是()。 5、分子是7的假分数有()个,其中最小的是()。 6、打印一部稿件,一名打字员15小时可以打完,那么5小时完成这部稿件的(),还剩这部稿件的()。 7、把一根2m长的木料平均锯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木料的(),每段长()m。 8、与比较,()的分数值大,()的分数单位大。 9、一个分数,分子比分母少10,约分后等于,这个分数是()。加上()等于最小的质数。 10、一组数据1、2、2、3、3、3、4、4、5的众数是(),中位数是()。 11、用3个棱长1cm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12、20秒=()分3.85立方米=()立方分米4升40毫升=()升 13、填小数。 二、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小质数与最大质数的积是()。 (1)98(2)94(3)47(4)49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3段,表面积至少增加()平方分米。 (1)8(2)16(3)24(4)12 3、如果是最简真分数,那么X应该是() A、1 B、0或2 C、3 (1)1(2)甲数(3)乙数(4)甲乙两数的积 4、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2cm,它的体积是()cm3。 (1)9(2)27(3)36(4)72 5、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1)奇数(2)偶数(3)合数(4)质数 三、判断(每题1分,共8分) 1、36是倍数,9是因数。() 2、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3、边长是非零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合数。()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5、25分=时。() 6、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7年级下启航新课堂数学答案

7年级下启航新课堂数学答案7年级下启航新课堂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1.(广州中考)四个数-3.14,0,1,2中,为负数的是() A.-3.14B.0 C.1D 2.一个物体作上下方向的运动,规定向上运动5m记作+5m,那么向下运动5m记作() A.-5m B.5m C.10mD.-10m 3.在|-2|,0,1,-1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2|B.0C.1D.-1 A.4B.3 C.2D.1 A.1.62×104B.1.62×106 C.1.62×108D.0.162×109 7.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面式子中正确的是() ①b<0<a;②|b|<|a|;③ab>0;④a-b>a+b.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二、填空题 8.-3的相反数是________;-2的倒数是________;绝对值等于的数是________. 9.201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0.数1.7542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__. 11.观察下列按顺序排列的.等式:0+1=12,2×1+2=22, 3×2+3=32,4×3+4=42,…,按此规律第10个等式应为 _________. 12.如果正午12点记作0小时,午后3点钟记作+3小时,那么上午8点钟可用负数记作________. 13.若(m-2)2+|n+3|=0,则m-n=______. 三、解答题 14.计算: 15.已知有理数a,b,c,d,e,且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e的绝对值为2, (1)求10月2日游客的人数为多少?[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f99017483.html,] (2)请判断7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哪天?最少的是哪天?它们相差多少万人? (3)求这一次黄金周期间游客在该地的总人数. 参考答案 1.A2.A3.A4.D5.C6.C7.B 9.2.014×107 10.1.8

数学7下原创新课堂答案

数学7下原创新课堂答案 导语:练习以及考试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洗的数学7下原创新课堂题以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1.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 ÷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所

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两种解法:解法一: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 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60-1.6*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 24*1.6*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 3360/80=42(头) 解法二: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28*45-30*30)/(45-30)=24;15亩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24亩需牛:(180/80+24)*(24/15)=42头 3.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2.4=5/12,支付1800÷2.4=750元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 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 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

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最大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 §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分数集合:{,0.02,-7.2,,,2.1…} 负分数集合:{,-7.2,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6,0,2.1,+5,+10…}; 2. 有31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2) 0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5左 3 2.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1) -3 (2) -4 (3) 2.5 (4) -6 2. -3 3. 提示:原式== §1.2.4绝对值 一、1. A 2. D 3. D 二、1. 2. 3. 7 4. ±4

精英新课堂7年级上数学练习答案

精英新课堂7年级上数学练习答案 一、填得圆圆满满(每小题3分,共30分) 1.-1-(-3)=。 2.-0.5的绝对值是,相反数是,倒数是。 3.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 4.若逆时针旋转90o记作+1,则-2表示。 5.如果a、b互为相反数,x、y互为倒数,那么(a+b)-xy+a2-b2=。 6.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1,距A点2.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7.灾难无情人有情!某次在抗震救灾文艺汇演中,各界艺人和人士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达349.8万元。将这个数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保留三个有效数字为元。 8.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比长的2倍少b米,则宽为米。 9.若m、n满足=0,则 10.某厂10月份的产值是125万元,比3月份的产值的3倍少13万元,若设3月份的产值为x万元,则可列出的方程为 二、做出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果向东走2km记作+2km,那么-3km表示(). A.向东走3km B.向南走3km C.向西走3km D.向北走3km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x的系数为0 B.是一项式 C.1是单项式 D.-4x系数是4 13.下列各组数中是同类项的是()

A.4x和4y B.4xy2和4xy C.4xy2和-8x2y D.-4xy2和4y2x 1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①②③④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若a+b<0,ab<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同号 B.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C.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D.以上均有可能 1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x-9x+6x=-x B.xy-2xy=3xy C.x3-x2=x D.a-a=0 17.数轴上的点M对应的数是-2,那么将点M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此时点M表示的数是() A.-6 B.2 C.-6或2 D.都不正确 18.若的相反数是3,,则x+y的值为(). A.-8 B.2 C.8或-2 D.-8或2 19.若3x=6,2y=4则5x+4y的值为() A.18 B.15 C.9 D.6 20.若-3xy2m与5x2n-3y8的和是单项式,则m、n的值分别是() A.m=2,n=2 B.m=4,n=1 C.m=4,n=2 D.m=2,n=3 三、用心解答(共60分) 21.(16分)计算

七年级下册数学新课堂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新课堂答案 导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或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是一种有结构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打算学习知识。以下是七年级下册数学新课堂答案的内容,仅供参考! 1.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 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 天,因此288÷80=3.6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两种解法: 解法一: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 10*30/5=60;每亩45 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

六年级上新课堂数学练习答案

六年级上新课堂数学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22分) 1、()÷24=38=24:()=()% 2、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在2、 3、 4、6、9中选四个写出一个比例式:()。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2,其中一个内项是23,则另一个内项是()。 4、一瓶50克的盐水,盐与水的质量比是24∶1,盐有()克,将这瓶盐水搅拌均匀后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的含盐率是()%。 5、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5,这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0以内相邻的两个质数,这个比例式是()。 6、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成()比例,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比例。 7、小圆半径是2厘米,大圆半径是3厘米,小圆与大圆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8、一件上衣七五折后售价是135元,这件上衣的原价是()元 9、六年级一班有50人参加数学考试,结果2人不达标,达标率是()%。 10、把一个棱长6cm的正方体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1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高是8厘米,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12、一辆车往返甲乙,去时用4小时,回来时,速度提高了17,回来时用()小时。 13、早上8时,小华在操场上量得1米长的竹竿的影长1.5米。同时,他还量得操场上旗杆的影长18米,操场上旗杆有()米。 14、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做服装生意的王叔叔上月营 业额是6000元,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王叔叔上月应缴营业税()元? 15、如果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2/3,那么甲数:乙数=(:) 16、一圆柱,半径与高的比是4︰5,将这个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小扇形,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长方体的长比宽多 8.56cm,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17、小亮练习投篮160次,命中率是60%,他有()次命中。 二、判断题:(5分) 1、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2、如果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3、如果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4、圆锥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5、吨等于40%吨。() 三、选择题:(7分) 1、将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体积不变, 高要缩小到原来的()。A.B.C.D.

启航新课堂七年级上

启航新课堂七年级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数学新课堂七上答案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一节不等式第一课不等式及其解集 跟踪训练一:C 跟踪训练二: ①2a?4?0②x? y?3 ③12 b?c?0:④a?b??1 ⑤y?4?0 ⑥x? y?0 跟踪训练三:1、6是不等式 的解 2、①x≤11 ②x?4 3、0,1,2,3,4 阶梯训练 1、B 2、D 3、D 4、C 5、A 6、 B 9、二10、1,2,3 11、(1) 12

a?3b?0 (2)?x?5?75%??6 (3)?a?b? 2 ?8 (4)2?m?3??m?4 7、B 8、C 12、略 13、(1)x??2(2)x??3 (3)x?8(4)x??3 14、 89??61?x??20,x?8,8 第二课不等式的性质 跟踪训练一:,,, 跟踪训练二: 解:不等式两边都加上3 ?2x?3?3?x?1?3即?2x?x?4不等式两边都减去?2x?x?x?4?x即?3x?4 x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x?? 43 ?3 阶梯训练 1、B 2、B 3、B 4、D 5、C 6、

A 7、二8、1,2,3 9、填空: ①加上2,不变,5 ②减去3,不变,-2 ③ 除以2,不变,? 52 ④除以-1,不变,-3 10、??311、4 12、(1) (2) ?12 2x?x?3?3 x?4 3x?6x?2 x??8 13、解:设小宏最多买x瓶甲饮料.则乙饮料?10?x?瓶 7x?4?10?x??50 1 解得:x?3 3 答:最多买3瓶甲饮料14、解:5x?10?8?6x?6?7 ?x?3 x??3 x的最小整数解是?2 代入:

2020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2020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3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 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 }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12

12 23 ,0.02,-7.2,2, 1011 ,2.1…} ,-7.2, 1011 …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2 23 ,6,0,2.1,+5,+10…}; 110 2. 有31人能够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4 12 (2) 12009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七年级 上)》 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2. -8℃ 3. 正西面600 米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 负数有:-5.5,,-11 2. 记作-3 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

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 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 2. 3 ℃ 3. -2 米4. -18m 三、1. 最大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 2. 甲地最高, 丙地最低, 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50 米3. 70 分 § 1.2.1 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 自然数的集合: { 6,0,+5,+10 ?} 整数集合:{ -30,6,0,+5,-302,+10 ?} 负整数集合:{ -30,-302 ? } 分数集合:{,0.02,-7.2,,,2.1 ?} 负分数集合:{ ,-7.2, ? } 非负有理数集合: {0.02, ,6,0,2.1,+5,+10 ?}; 2. 有31 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2) 0 §1.2.2 数轴 二、1. 右 5 左 3 2. 3. -3 4. 10

原创新课堂7下数学答案

原创新课堂7下数学答案 原创新课堂7下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教室的座位3排2号用(3,2)表示,那么(2,3)表示(B) A.3排2号B.2排3号C.2排3号或3排2号D.以上都不是 2.(2016·柳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A) A.(3,-2)B.(-2,3)C.(-3,2)D.(2,-3), 3.坐标平面上有一点A,且A点到x轴的距离为3,A点到y轴的距离恰为到x轴距离的3倍.若A点在第二象限,则A点坐标为(A)A.(-9,3)B.(-3,1)C.(-3,9)D.(-1,3) 4.点M(3,-1)经过平移到达点N,如果点N的坐标为(2,1),那么平移的方式是(C) A.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5.如图是某中学的平面示意图,每个正方形格子的边长为1,如果校门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4),小明所在位置的坐标为(-6,-1),那么坐标(-4,3)在示意图中表示的是(C) A.图书馆B.教学楼C.实验楼D.食堂 6.点A(a-1,a-3)在x轴上,则点B(a-2,2a-3)在(A)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过A(4,-3)和B(-4,-3)两点的直线一定(C)

A.垂直于x轴B.与y轴相交但不平行于x轴C.平行于x轴D.与x轴、y轴都不平行 8.小明从家出发,先向东走350m到小亮家,然后他们又向南走500m到了老师家,如果以老师家的位置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向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向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那么小明家 的位置可记为(D) 2A.(350,500)B.(-350,-500)C.(350,-500)D.(-350,500) 9.已知点A(-1,0),B(2,0),在y轴上存在一点C,使三角 形ABC的面积为6,则点C的坐标为(D) A.(0,4)B.(0,2)C.(0,2)或(0,-2)D.(0,4)或(0,-4) 10.如图,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 么第24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C) A.(0,3)B.(4,0)C.(0,4)D.(4,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点A(m,n)在第一象限,那么点B(n+1,-m)在第__四__象限. 12.如图,若点E点坐标为(-2,1),点F的坐标为(1,-1),则点G的坐标为__(1,2)__.13.点P(5,-3)到x轴的距离为 __3__,到y轴的距离为__5__. 14.若从点A处观测到点B位于北偏东60°方向且距离A点500米,那么从点B处观测点A位于点B的__南偏西60°方向且距离B 点500米__. 15.(2016·梧州)点P(2,-3)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 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__(-2,-

最新《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答案名师优秀教案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答案《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答案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相交线 一、选择题1(C 2(D 3(B 4(D ?AOD、?AOC或?BOD ,(145? ,(135? ,(35? 二、填空题1( 4 三、解答题 13 1(解:(图7)因为?2=30?,所以?1=30?(对顶角相等) 又,1,,3, 2 2a 1 所以?3=2?1=60? 所以?4=?3=60?(对顶角相等) b 图7 ,,AOC,,BOD,(解:(图8)(1)因为,又(对顶角相等) ,AOC,,BOD,100 A ,,D 所以因为,AOC,,BOD,50,AOC,,AOD,180 O C ,,,B 所以所以(对顶角相等) ,AOD,180,,AOC,130,BOC,130 图8 ,,AOC,x,BOC,AOC(2)设则,BOC,2x,30,由+=180?,可得 ,,,,,,,,解得x,70,所以,AOC,70 ,BOC,2,70,30,110 x,(2x,30),180 D E 3( 解:(图9)AB、CD相交于O 所以?AOD与?BOD互为邻补角 F 1 所以?AOD+?BOD=180?,又OE是?AOD的平分线, 2 A B 11所以?1=?AOD,同理?2=?BOD O 22C 1111所 以?1+?2=?AOD+?BOD=(?AOD+?BOD)=?180?=90? 图9 2222 即?EOF的度数为90? D ?5.1.2垂线 C 一、选择题1(D 2( B 3(C 二、填空题1(不对 ,(40? ,(互相垂直 ,(180?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 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 》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一) 一、 1. D 2. B 3. C 二、1. 5 米 2.-8 ℃ 3.正西面600米 4. 90 三、 1.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11 2. 记作 -3 毫米 , 有 1 张不合格 3.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二月份超额完

成计划的吨数是0,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 正数和负数(二) 一、 1. B 2. C 3. B 二、 1. 3 ℃ 2. 3℃ 3. -2米 4. -18m 三、 1. 最大不超过9.05cm,最小不小于8.95cm ; 2.甲地最高 , 丙地最低 , 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 米 3. 70分 §1.2.1 有理数 一、 1. D 2. C 3. D 二、 1. 0 2. 1,-1 3. 0,1,2,3 4. -10

三、 1. 自然数的集合:{ 6,0,+5,+10?}整数集合:{-30,6,0,+5,-302,+10?} 整数集合:{ -30,-302?}分数集合:{,0.02,-7.2,,,2.1?} 分数集合:{ ,-7.2,?} 非有理数集合:{0.02, ,6,0,2.1,+5,+10?}; 2.有31 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准 3. (1) (2)0 §1.2.2 数 一、 1. D 2. C 3. C 二、 1.右5左 3 2. 3. -3 4. 10

七年级下册数学新课堂答案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 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 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 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 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两种解法: 解法一: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 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60- 1.6*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24*1.6*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头)

数学新课堂七上答案

数学新课堂七上答案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一节 不等式 第一课 不等式及其解集 跟踪训练一:C 跟踪训练二: ①042>-a ②3<+y x ③02 1≥+c b : ④1-≤-b a ⑤04≥-y ⑥0<+y x 跟踪训练三: 1、6是不等式239x +>的解 2、①x ≤11 ②4>x 3、0,1,2,3,4 阶梯训练 1、B 2、D 3、D 4、C 5、A 6、B 7、B 8、C 9、二 10、1,2,3 11、(1)032 1≥+b a (2)6%755-≤?+-x (3)()82≥+b a (4)()432+<-m m

13、(1)2->x (2)3-,>,<,> 跟踪训练二: 解:不等式两边都加上3 3 43 4 3424231332-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即不等式两边都减去即 阶梯训练 1、B 2、B 3、B 4、D 5、C 6、A 7、二 8、1,2,3 最后二次射击总成绩 第8次射击需得成绩 20环 8 19环 9 18环 10

①加上2,不变,<5 ②减去3,不变,>-2 ③ 2 5 2< ,不变,除以 ④除以-1,不变,<-3 10、3-≤ 11、4 12、(1) (2) 8 421 -<>-x x 263332≤≤+≤+x x x x 13、解:设小宏最多买x 瓶甲饮料.则乙饮料()x -10瓶 ()501047≤-+x x 解得:3 13≤x 答:最多买3瓶甲饮料 14、解:7668105+-<+-x x 3<-x 3->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2- 代入: ()()3222=---?a 324=+-a 72=a 2 7=∴a 第三课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跟踪训练一: (1)1

【2018-2019】数学7下原创新课堂答案-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数学7下原创新课堂答案 导语:练习以及考试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洗小编整理的数学7下原创新课堂题以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 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两种解法:解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