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估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估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估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疾病,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社区护理服务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

本文将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其在提供糖尿病管理、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方面的作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糖尿病管理社区护理服务在糖尿病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社区护理人员通过定期拜访患者,了解他们的病情、用药情况以及生活习惯,能够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社区护理人员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等重要指标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干预。

最后,社区护理服务还能提供日常生活方面的指导,包括饮食调控、运动锻炼等,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二、健康宣教社区护理服务在糖尿病健康宣教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区护理人员能够采用多种方式,如讲座、小组讨论等,向患者和他们的家庭传授糖尿病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如何进行血糖监测、合理饮食、正确使用药物以及在生活中预防常见并发症等。

通过健康宣教,社区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三、心理支持糖尿病作为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较大的影响。

社区护理服务能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社区护理人员能够倾听患者的困惑和焦虑,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社区护理服务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增强他们对抗疾病的信心。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估,既有其优点,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社区护理服务的定期拜访和监测,能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社区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和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最后,心理支持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社区管理观察论文

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社区管理观察论文

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社区管理观察论文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社区管理观察论文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其血糖代谢发生紊乱。

目前,随着我国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普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已经逐渐由在医院治疗转向在社区治疗。

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社区管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

这114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其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

②他们均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我们将这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

在对照组57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7例。

他们的年龄在3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2±5.44岁。

他们的病程在2个月~2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3±1.12年。

在观察组57例患者中,有男性37例,女性20例。

他们的年龄在38~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5.06岁。

他们的病程在3个月~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5±1.06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社区管理方法我中心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定期测量血糖等常规社区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社区管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社区管理。

进行规范化社区管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进行饮食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管理是保证其血糖正常的主要方法,具体管理方法如下:①管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减少纯糖类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蛋类、肉类和乳类等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效果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加,成为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干预。

而社区健康管理将患者与社区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连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一、社区健康管理的意义社区健康管理是指在社区开展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等活动的过程,通过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检测、疾病管理等手段,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社区健康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更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健康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实施:1. 健康教育:包括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健康知识普及等,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

2. 定期随访:在社区医疗机构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3. 健康管理计划: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方案、用药指导等。

4. 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用药提醒等服务,便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以上方式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网络,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1. 血糖控制效果通过社区健康管理的方式,患者可以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研究表明,进行社区健康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更加稳定,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效果良好。

2. 合并症风险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合并症,社区健康管理可以及时对这些合并症进行干预,有效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研究发现,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患者,合并症风险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3. 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健康管理不仅帮助患者控制疾病,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社区管理ppt课件

糖尿病的社区管理ppt课件
分型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 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种类型。其中,2 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多由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引起。
02
社区管理策略与实践
Chapter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制定糖尿病社区管理政策
明确政府、社区、医疗机构等各方职 责,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
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用于进一步评估患 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异性心理评估工具
如糖尿病痛苦量表(DDS)、糖尿病心理痛苦问卷(DPDI)等,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与 疾病相关的心理痛苦。
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举例
劝导患者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 活习惯对健康的损害。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指导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 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 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帮助患者制定减重计划,通过饮 食调整和增加运动量等方式,将 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03
药物治疗与监测
Chapter
常用降糖药物介绍
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 安全防范措施,如选择合适的运动 场地、穿着舒适的运动装备、避免 空腹运动等。
康复训练方法介绍及效果评估
康复训练方法
介绍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训练 方法,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 柔韧性训练等,以及各种训练方
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的身体检查、生化指标 检测和运动能力测试等方式,对 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的热量、蛋 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摄入量。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摘要】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团队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积极运动,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未来,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仍将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实现更好的糖尿病控制效果。

加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对于社区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并发症预防、重要性、护理团队、发展方向、挑战。

1. 引言1.1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难题。

特别是在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负担。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以及并发症预防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患者可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

药物管理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但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预防同样至关重要,日常注意生活细节,避免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社区护理团队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合作。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病痛,同时也减轻社会医疗资源的压力。

2. 正文2.1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在糖尿病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措施

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措施

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人口急剧增加,使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为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的代谢疾病,主要包括1型及2型糖尿病。

糖尿病可引起冠心病、肾病、失明等,给人们经济及健康带来严重损失,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主要疾病。

基于此,对社区中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和防护,为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得以达标、且降低其引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身体负担及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1.糖尿病社区管理糖尿病社区管理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型医学管理模式,其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卫生部门组织协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综合医院共同参与下,形成对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

此类管理模式的诞生,改变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方法,对居民健康水平、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

1.1为社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首先,社区医生或者护士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作为社区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社区医护人员要熟悉掌握每位患者情况,通常涵盖家族史、生活习惯、联系方式、尤其是患者用药情况、有无并发症予以了解。

其次,对每位患者情况了解之后要给予实施追踪,将患者情况实施存储于计算机内,社区医生只有对每位患者情况全面了解,才能依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治疗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

1.2团队协作提供连续性照顾由全科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居委会干部等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在社区中对糖尿病患者予以走访管理,构建完善的随访制度,定期入户,对患者用药、血糖测量情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身体三围予以明确,依据每位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相对应治疗方案。

在随访期间对患者用药可能出现副作用应多加关注,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指导患者用药,提醒患者进一步到医院治疗。

在社区实施团队随访管理,一方面可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另一方面,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使血糖得以有效控制。

1.3为患者及家庭提供心理支撑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其目前没有根治方法,许多患者也因此心理压力较大,无法正确面对,使自身性格也发生改变,严重可演变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糖尿病社区管理

糖尿病社区管理
许多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不足 ,缺乏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02
医疗资源不足
部分地区医疗资源匮乏,难以 满足糖尿病患者日益增长的医
疗需求。
03
患者依从性差
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 理,患者往往难以坚持遵医嘱
,导致病情恶化。
04
社区管理能力有限
当前社区糖尿病管理水平参差 不齐,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管 理团队和有效的管理手段。
全球及我国糖尿病现状
01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
题。
02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上升 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03
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 控制率在我国均较低,防控
形势严峻。
糖尿病的危害与并发症
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如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 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糖尿病社区管理
目录
• 糖尿病概述与现状 • 社区管理在糖尿病防控中的作用 • 糖尿病社区管理策略与方法
目录
• 糖尿病社区管理实践案例分享 •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糖尿病概述与现状
糖尿病定义及分类
01
02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 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国内经验
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实践,如上海的“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北 京的“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关 注国内最新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和政策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社区管理策略。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 势
当前糖尿病社区管理面临的挑战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方案探究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方案探究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方案探究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方案。

方法选取在本院管辖区内的2个社区临汾路1513弄和临汾路1320弄,2009年3月本院对临汾路1513弄进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新管理方案试点,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糖尿患者比例相近的临汾路1320弄做为对照组。

对照组社区采用传统“有问必答型”社区管理方案,即只当患者出现问题前来询问时才给予患者解决方案。

观察组社区采用新社區管理方案。

结果观察组社区人口在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新增患者比例、新增并发症患者比例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1.2 方法对照组社区采用传统“有问必答型”社区管理方案,即只当患者出现问题前来询问时才给予患者解决方案。

观察组社区采用以下社区管理方案:1.2.1 健康教育社区医院为糖尿病患者尽量提供技术服务,其中包括疾病及并发症的预防、心理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糖尿病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医学等各种综合学科及领域的知识、技术服务。

社区医院遴选优秀的糖尿病防治、护理人员以及药剂师和营养师若干名组建糖尿病社区管理小组,定期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重点是糖尿病的来源、定义和特征,严控血糖的生理意义,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和意义,紧急发病情况的应对方法及措施。

要求糖尿病患者在餐前和睡前进行相应的血糖自我检测。

同时定期对社区的常住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对相关人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社区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定期进行血糖、血脂、体重、血压及病史调查,详细统计患者资料。

并根据血糖检测结果,确定社区高危人群,并对该人群进行重点防护。

而对社区所有居民,可将其分为两大类:血糖正常和血糖异常,血糖正常定义为空腹血糖低于7 mmol/L;血糖异常定义为空腹血糖不小于7 mmol/L。

依据上述检查结果,对血糖正常的居民建议每年检查血糖状况1~2次,而血糖处于6.0~7.0 mmol/L的居民,其患糖尿病可能性较大,因此要督促其改进目前的不良生活方式,并加强对此类居民的血糖监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格式 完美整理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方案。方法 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5月社区模式管理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社区通过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 即一级预防:避免糖尿病发病;二级预防: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三级预防:延缓和防治并发症。结果与结论 论糖尿病的社区综合管理,是防控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管理;预防工作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27-02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实施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的早发现,早诊断,进行规范的治疗和控制危险因素等综合干预手段,以降低糖尿病发生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本院通过在糖尿病Word格式 完美整理 状况相近的不同社区开展新社区管理方案试点初见成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管理的糖尿病病人,本研究所定义的“糖尿病病人”是指:①符合who(1999)诊断分类标准;②2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或居住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调查内容①一般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医疗保健、收入及有无并发症等;②糖尿病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采用自编kap(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kap)问卷对糖尿病管理病人进行调查;③生命质量:本研究采用sf-36量表对糖尿病社区管理病人的生命质量进行测量。sf-36量表包括8个维度: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生理角色(role physical,rp)、肢体疼痛(bodily pain,bp)、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mh)、情感角色(role emotional,re)、生命力(vitality,vt)、总健康(gen-eral health,gh)。干预组运用新社区管理方案,对照组利用随意性治疗方案。 社区管理方法 1.健康教育 社区建立糖尿病教育小组,由糖尿病专科医生、全科医生、营养医生或营养师组成,定期举办糖尿病教育讲座。通Word格式 完美整理 过健康教育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自我监测血糖,由被动的治病转到主动的参与健康管理。 2.饮食与运动指导 饮食被认为是糖尿病血糖控制和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必须保证三大营养素均衡补充,均衡摄入的营养物质为身体吸收后对患者自身血糖的波动较小,对于保证血糖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社区营养师要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身高计算出其每天应该摄入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总量,并依据上述计算数据制定合理的健康饮食套餐。对肥胖者而言套餐的制定要以低脂肪、高纤维、低热量、低饱和脂肪酸为主,所有患者都应少食多餐,且忌暴饮暴食。患者每日要保证合理的运动量,并进行一些轻微体育锻炼,如太极拳、跳舞、漫步等,尽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3.心理治疗和护理 社区医生可以对社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护理,通过家庭访问,与患者建立伙伴式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心态平稳, 以利于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 4.药物治疗和护理 指导社区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对1型糖尿病患者,教会其胰Word格式 完美整理 岛素注射技术,保证剂量的准确性,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有计划地改换部位,避免组织硬化,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口服降糖药要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并配合进餐,了解药物副作用的表现,出现异常及时去综合医院诊治。 5.血糖水平的维持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1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糖尿病空腹血糖控制目标是4.4~7.0mmol/L,糖尿病患者应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自行总结出按时定量进餐、用药和监测血糖的规律性。社区医生指导患者控制血糖维持到正常水平,定期随访,了解病情进展。 6.增加与医院的联系 邀请综合医院专科医师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指导和培训,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会诊,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入院治疗,待病情缓解和稳定后,回到社区继续治疗,确保所有糖尿病者,均进入社区规范化管理。同时,对于社区35岁以上超重肥胖有糖尿病家属史的居民进行体检筛查,对发现的糖尿病确诊病例及时纳入社区管理。 结果 观察项目:血糖水平:治疗前、随访12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随访12个月后,研究社区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Word格式 完美整理 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41±1.24) mmol/L、(8.25±1.57) mmol/L,干预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作用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乏所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可伴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严重的高血糖可以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可引起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甚至死亡。通常将糖尿病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超过95%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医疗中,最常见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患者。 社区医生的职责在于发现疑似糖尿病病人和高危人群;对确诊后的病人提供初步的糖尿病治疗方案;随访、监测代谢异常、高血压的控制和并发症的情况,治疗效果不好的糖尿病人要及时转诊;做好糖尿病教育。 综合医院专科医生的职责在于明确糖尿病的诊断;确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和监测方案;治疗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提供全面的糖尿病教育;指导社区医生的工作和提供对社区医生的继续教育 以下情况应从社区转往综合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疑似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转诊以明确诊断、Word格式 完美整理 病因和分型;儿童和年轻人(年龄小于25岁)已经诊断糖尿病但分型不明确者;血糖控制效果不好的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8%,并且持续时间3个月。经过治疗一个月后血糖持续高: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出现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需要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或者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者:血糖波动明显或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血压经药物治疗后控制未达标>160/100 mmHg。血脂经过3个月降脂治疗不满意者。有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如糖尿病合并尿毒症、严重的眼底出血等。 糖尿病患者每年到综合医院接受1次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与治疗现状的评估。 平时,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可在社区随诊,定期检查快速的血糖检测和血压。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分型和接受了并发症筛查后没有发现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可以在社区随诊。接受胰岛素治疗且血糖较为稳定者也可以在社区随诊。 结论 认识“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方针和策略;以糖尿病为突破口,探索建立慢性病社区化管理模式;在综合管理模式中同时抓社区医师和糖尿病病人的教育是关键;从政府的角度为“五匹马马车”赋予新涵义 ,即政Word格式 完美整理 府管理部门、医学专家、社区医师、社会资源、糖尿病病人及家属的全面参与,将有助于糖尿病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和糖尿病社区化管理工作的深入。 参考文献 [1]谭志学.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J].药品评价,2009,6(3):84 [2]曹翠蓉.糖尿病患者社区服务模式的探讨[J].现代医院,2008,8(3):61-62 [3]周军.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4):357-358

冬天里4种呼吸病的防病干预 盛晓霞 湖北省大悟县人民医院,湖北大悟 432800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29-02

在冬季寒冷时节,因身体遭遇寒潮侵袭或疲惫,均易造成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纤毛紊乱运动,使功能失调,削弱防御性能,为病原微生物的肆意入侵创造了条件,引发病症的出Word格式 完美整理 现,甚至加剧病情。除寒冷因素外,干燥因素也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干燥空气极易使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损,使呼吸道的抵抗能力受到削弱,进而更易引发各类呼吸道病症。例如,流感等典型的呼吸道传染病,极易通过寒冷因素“侵入”,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病症的反复出现,各类细菌及病毒也容易侵犯抵抗力低下的人群而出现肺部炎症,除此以外,对季节“感知”敏锐的哮喘也最易发生。因此,在冬天,在医院呼吸内科的就诊病患显著增加,其中又以抵抗力相对低下的老人、儿童群体为主。 最普遍发生的呼吸道病症依然是感冒,其次为流感。普通型感冒主要是在周边环境改变后,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病毒及细菌肆意入侵所致,因此,老年人、未成年人及免疫力较低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为易感人群,但感冒的病情表现较轻,病程时长短暂,以散发为主,不会引起大的流行,多可经5-7天后自愈,预后良好,临床表现以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反复咳嗽,头晕头痛,发热恶寒,四肢疲倦为典型特征。一般情况下,普通型感冒以对症处理为治疗原则,例如,鼻塞未改善时,可选用伪麻黄碱滴入鼻中,以缓解鼻部充血,若有必要,还可灵活选用解热镇痛类药物等,并时刻保证休息时间,避免身体受凉或疲劳过度,增加饮水量,补充营养物质,促进室内空气的循环流通。当发生咳脓痰、高热无法消除及流脓涕等恶性症状时,便预示着病情的加重或并发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