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教学大纲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

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选修/必修

计划学时:32~48

计划学分:1~2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已经成为宣传观点、推广品牌、销售产品的必备工具,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的必备能力。不管是找工作还是自己创业,短视频的制作和运营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和机会。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短视频的策划、制作与运营,为学生呈现完整的短视频从0到1的运营图谱,包括短视频的概念和分类、短视频平台、短视频的策划、剪辑、运营以及短视频大号的案例研究、短视频的变现等一系列内容,从而达到利用短视频实现有效营销效果的学习目的。

三、课程教学要求

(一)知识要求

1、了解短视频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不同的短视频平台

3、了解短视频策划

4、了解短视频制作

5、了解短视频运营

6、了解短视频大号的案例

7、了解短视频变现

(二)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掌握基本的短视频工具使用方法,具备现有工具应用和新工具挖掘的能力,能有效地开展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等工作。

(三)素质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有意识的关注短视频工具版本更新与操作优化,激发学生的迭代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四、课程教学内容

章名称主要内容重难点关键词学时类型

一短视频

风口:

你能抓

住的下

一个流

量机会

了解短视频定义、分类、和直播的

异同

了解优质短视频的5个元素

如何辨别短视

频的优劣?

2

授2

二短视频

平台:

你不得

不了解

的四个

平台

了解四个短视频平台的发展

了解四个短视频平台的特点与玩法

如何选择适合

自己的短视频

平台?

2 同

三短视频

策划

了解用户画像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

掌握做用户画像的步骤和方法

掌握做竞品分析的方法

如何做用户画

像?

如何做竞品分

析?

2

实战

掌握建立爆款选题库的方法掌握准确切入选题的方法如何建立爆款

题库?

如何准确切入

选题?

2

掌握拟定账号名的方法

掌握识别一个好的LOGO的方法如何拟定账号

名?

如何识别

LOGO的好

坏?

2

掌握拟定标题的方法掌握设置标签的方法掌握编写简介的方法如何拟定标

题?

如何设置标

签?

如何编写简

介?

2

了解优质内容的特质

了解知识内容的深度垂直了解如何做垂直领域如何甄别优质

视频?

如何做垂直领

域?

2

了解知识内容的极致细分了解知识内容的热点生态了解知识内容的持续产出知识内容的持

续产出

知识内容的热

点生态

2

了解“双微一抖”矩阵的商业价值了解短视频从业能力的要求如何根据团队

配置搭建自己

2

了解常见的3种团队配置

掌握团队任务如何分工的方法掌握工作SOP 的团队?

如何帮团队做任务分工?如何将工作SOP?

四短视频

制作

了解拍摄器材的不同作用

掌握运镜技巧

能如何熟练运

镜?

2 同

上掌握转场技巧

掌握音乐选取方法

如何熟练转

场? 2 同

上掌握添加字幕的软件

掌握视频配音的软件

如何添加字

幕?

如何运用合适

的软件配音?

2

掌握脚本的类型

掌握编写脚本的方法

掌握拍摄注意事项

如何编写脚

本?

2

掌握视频剪辑的相关知识如何熟练剪辑

视频?

2

五短视频

运营

了解短视频平台相关的行业数据

了解短视频平台相关法规和平台规

了解短视频平台运营的相关技巧

了解MCN机构

如何运营好一

个短视频账

号?

2

了解流量原理

掌握获取种子用户的方法掌握激活用户的方法如何获取种子

用户?

如何激活用

户?

2

了解数据分析的意义

掌握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如何运用数据软件进行分析并指导运营?

六短视频

大号:

你一定

要研究

的几个

案例

了解不同领域短视频的特点和代表

了解短视频的价值影响

如何研究短视

频大号?

2 同

七短视频

变现:

从短视

频到短

视频经

掌握评估短视频影响力的方法

掌握短视频的三种变现模式

了解短视频的未来

如何评估短视

频账户的影响

力?

如何指导短视

频账户变现?

2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一)学习方法建议

1. 关注各大短视频平台,了解最新版本更新与操作方法。

2. 关注苹果appstore或安卓软件商店,了解与尝试新工具。

3. 在网上观看其它相关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或视频公开课。(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

该课程改革形式为平时课堂实战训练+期末考试,相对于过去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试方式,改革后更注重知识点的随堂消化与实践操作。

课堂实战训练更容易拓展学生新媒体思维,也适合新媒体课程注重实操的特点,使成绩评定更为客观,更能反映学生对课程的综合学习理解效果及应用水平。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实战训练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0%。

制订人签字:教研室主

任签字:

院部负责

签字:

修订时年月日

间:

《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视频制作技术》课程使学生掌握视频作品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岗位综合技能;掌握广告片、宣传片和影视作品的制作流程,能够根据客户要求策划和制作广告片、企业宣传片、专题片、娱乐短片等视频作品,使用摄影摄像器材完成素材采集,熟练使用编辑软件完成作品制作。学生毕业后可在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婚纱摄影摄像公司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师、摄像师、视频编辑师、影视后期合成师等多个工作岗位,甚至可以自己创业,创办数码影视制作公司。 能力目标: 1.能够与客户交流沟通,领会客户意图,根据文稿和分镜头脚本的撰写规范,撰写文稿和分镜头稿本; 2.熟练使用摄像机、照相机进行素材采集,并对素材进行处理; 3.熟练使用编辑软件进行素材处理; 4.能为影片添加转场、特技、字幕和音乐; 5.能够根据作品的使用要求,输出适当的视频格式;

6.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技能,根据客户要求制作出用户满意的视频作品知识目标: 1.了解视频节目的制作流程; 2.了解影视制作的人员分工; 3.理解电影电视帧速率、扫描格式、电视制式; 4.掌握工具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5.掌握文稿和分镜头脚本的撰写方法; 6.掌握摄影摄像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拍摄技巧; 7.掌握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8.掌握影片输出的各种参数设置。 素质目标: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与他人进行技术交流; 2.热爱影视制作艺术,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对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不畏惧,能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交流沟通。 5.自学能力强,紧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6.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课程内容设计:

《视频剪辑》课程大纲教学设计

《视频剪辑》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视频剪辑》 2、开课系:影视艺术系 3、课程类别:专业技能教育 4、授课学时:64学时(理论14学时+实践50学时) 二、学习领域设计依据 课程领域名称:《视频剪辑》 课程基本信息:本课程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核心课之一,总学时64课时。它是对相关课程的融会贯通,以达到综合性地运用的目的,实现影视制作的剪辑处理,影视合成等基本技巧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影视非线编辑、视频的剪接、婚礼MV等制作的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作应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是基于数字平台融合视听语言、画面编辑及影视多媒体设计的课程。 三、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视频剪辑》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培养学生了解整个视频剪辑制作流程,并掌握视频剪辑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力,掌握对产品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字媒体语言的艺术分析力。掌握Vegas、After Effects的视频调整、特效、动画、输入输出等几大功能,运用软件熟练地进行视频剪辑制作。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能把握影片的节奏,安排镜头的顺序,使学生能胜任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节目、栏目包装设计、片头制作制作的工作。本课程需要多媒体教室、机房等硬件环境,必须准备与课程要求相关的辅助图书资料,经典短片案例,经典影视广告,实验课题,学生单独作业、集体作业。要求学生对Vegas、After Effects有初步理解,能将多种软件综合运用。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视频剪辑》课程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工作流程及视频剪辑的操作能力。 (2)创新审美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数字特效的内部构成、外部结构语言的掌握并提高审美能力。 (3)组织协作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软件、硬件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内容及形式的策划整合能力。 3、素质培养目标 (1)团队精神——通过团队的协作,完成大的项目制作,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完整word版)《视频制作与处理》试题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补考试题 《视频制作与处理》 (满分100分) 班级:营销1404 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 1、用来表现被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引导观众将被摄主体放置在一定的参照环境中进行观察常用(A )镜头表示。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移镜头 2、PAL制式的播放速度为每秒( B )帧。 A.30 B.25 C.24 D.12 3、如果要拍摄远景、全景画面,摄像应采用( B )焦距的镜头。 A.长焦距镜头 B.短焦距镜头 C.中焦距镜头 D.以上都不是 4、电影电视构图的组成为( A )。 A.主体、前景、背景 B.主体、陪体、环境 C.主体、陪体 D.前景、环境、主题 5、在同等条件下,下列音乐格式中,文件大小最小的是( C )。 A.APE B.WAV C.MP3 D.FLAC 6、以下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B )。 A.GIF B.MPEG C.BMP D.WMA

7、以下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D )。 A.GIF B.MPEG C.BMP D.WMA 8、某视频的尺寸为720×576,其单位是( D )。 A.位 B.字节 C.颜色 D.像素 9、DV的含义是(B )。 A.数字媒体 B.数字视频 C.模拟视频 D.预演视频 10、我国普遍采用的视频制式为( A )。 A.PAL B.NTSC C.SECAM D.AUTO 11、视频编辑中,最小单位是( C )。 A.秒 B.字节 C.帧 D.像素 12、启动Premiere软件可通过( A )方法实现。 A.选择“开始/所有程序/Adobe Premiere Pro CS4”命令启动 B.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 C.打开Premiere Pro CS4文件方式启动 D.以上的方法均可 13、“时间线”面板中哪个参数可设置音频轨道素材的显示方式( C )。 A.“显示波形”按钮 B.“设置显示风格”按钮 C.“显示关键帧”按钮 D.“可视属性”按钮 14、“效果控制”面板主要用于控制对象的( D )。 A.运动效果 B.特效效果 C.切换效果 D.透明度

影视广告制作基础知识

影视广告制作基础知识 1 帧和帧速率 20世纪最后十年,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电影行业,都在数字化的大潮中驶过。的确,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使这一领域引入了全新的技术和概念,而且也给这一领域的节目制作、传输和播出都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乎于一般人的预料和想象。 像电影一样,视频是由一系列的单独图像(称之为帧组成的,并放映到观众面前的屏幕上。每秒钟放映若干张图像,会产生动态的画面效果,因为人脑可以暂时保留单独的图像,典型的帧速率范围是24~30帧/秒,这样才会产生平滑和连续的效果。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或者多个音频轨迹与视频同步,并为影片提供声音。 帧速率也是描述视频信号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每秒钟扫描多少帧有一定的要求, 这就是帧速率。对于PAL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25帧,而对于NTSC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30帧。虽然这些帧速率足以提供平滑的运动,但它们还没有高到足以使视频显示避免闪烁的程度。根据实验,人的眼睛可觉察到以低于1/50秒速度刷新图像中的闪烁。然而,要求帧速率提高到这种程度,要求显著增加系统的频带宽度,这是相当困难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全部电视系统都采用了隔行扫描方法。 2 Premiere6.0中常用图像文件格式介绍 Premiere 6.0中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总共有12种,现在分别对它们进行简单介绍。 1.GIF格式 GIF格式(图形交换格式形成一种压缩的8位图像文件,这种格式的文件目前多用于网络传输,它可以指定透明的区域,以使图像与页背景很好地融为一体。GIF图像可以随着它下载的过程,从模糊到清晰逐渐演变显示在屏幕上。Animated GIF(动画GIF图像可使网页生动活泼,上网的人肯定已经有所体会。利用GIF动画程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教学大纲教学文案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教学大纲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 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选修/必修 计划学时:32~48 计划学分:1~2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已经成为宣传观点、推广品牌、销售产品的必备工具,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的必备能力。不管是找工作还是自己创业,短视频的制作和运营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和机会。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短视频的策划、制作与运营,为学生呈现完整的短视频从0到1的运营图谱,包括短视频的概念和分类、短视频平台、短视频的策划、剪辑、运营以及短视频大号的案例研究、短视频的变现等一系列内容,从而达到利用短视频实现有效营销效果的学习目的。 三、课程教学要求 (一)知识要求 1、了解短视频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不同的短视频平台 3、了解短视频策划 4、了解短视频制作 5、了解短视频运营 6、了解短视频大号的案例 7、了解短视频变现

(二)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掌握基本的短视频工具使用方法,具备现有工具应用和新工具挖掘的能力,能有效地开展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等工作。 (三)素质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有意识的关注短视频工具版本更新与操作优化,激发学生的迭代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四、课程教学内容 章名称主要内容重难点关键词学时类型 一短视频 风口: 你能抓 住的下 一个流 量机会 了解短视频定义、分类、和直播的 异同 了解优质短视频的5个元素 如何辨别短视 频的优劣? 2 理 论 讲 授2 二短视频 平台: 你不得 不了解 的四个 平台 了解四个短视频平台的发展 了解四个短视频平台的特点与玩法 如何选择适合 自己的短视频 平台? 2 同 上 三短视频 策划 了解用户画像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 掌握做用户画像的步骤和方法 掌握做竞品分析的方法 如何做用户画 像? 如何做竞品分 析? 2 理 论 讲 授 和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第三章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3.1 视频的基础知识 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其中视频是最直观、最具体、信息量最丰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电视、电影、VCD、DVD以及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活动图像等都属于视频的范畴。 摄影机是指用胶片拍摄电影的机器,摄像机是用磁带、光盘、硬盘等作为界质记录活动影像的机器,广泛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家庭及其他各个方面。 摄影机使用胶片和机械装置记录活动影像,所采用的是光学和化学记录方式,摄象机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 1 视频的定义 ?视频(Video)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25或30帧/秒),所以视频又叫作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能形运动的图像,每秒钟显示帧数越多,即帧频越高,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视觉暂留现象』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根据实验人们发现要想看到连续不闪烁的画面,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要达到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视频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随时间而变化 ?有与画面动作同步的声音(伴音) ?图像与视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静止的图片称为图像(Image),运动的图像称为视频(Video)。 ?图像与视频两者的信源方式不同,图像的输入靠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设备;视频的输入是电视接收机、摄象机、录象机、影碟机以及可以输出连续图像信号的设备。 2.视频的分类 ?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 ?模拟视频是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早期视频的记录、存储和传输都采用模拟方式,如在电视上所见到的视频图像是以一种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再用盒式磁带录像机将其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模拟视频的特点: ?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 ?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 ?使用磁带录象机将视频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传统视频信号以模拟方式进行存储和传送然而模拟视频不适合网络传输,在传输效率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图像随时间和频道的衰减较大,不便于分类、检索和编辑。 ?要使计算机能对视频进行处理,必须把视频源即来自于电视机、模拟摄像机、录像机、影碟机等设备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要求的数字视频形式,这个过程称为视频的数字化过程。 ?数字视频可大大降低视频的传输和存储费用、增加交互性、带来精确稳定的图像。 ?如今,数字视频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包括直接广播卫星(DBS)、有线电视(如图5.2)、数字电视在内的各种通信应用均需要采用数字视频。 ?一些消费产品,如VCD和DVD,数字式便携摄像机,都是以MPEG视频压缩为基础的。 数字化视频的优点

《视频制作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视频制作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GX047B 课程名称:视频制作与处理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授课学时:总学时30(理论学时:15+实践学时:15) 学分:2 课程性质: 《视频制作与处理》是一门全院公共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较全面地学习视频制作的基本知识,掌握Premiere Pro 2.0的操作流程和新功能,能够使用Premiere Pro 2.0进行视频制作与处理,制作出实用的多媒体、网络、数码电影方面的作品。在领略数字视频制作的魅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 课程目标: 通过Premiere Pro 2.0的学习,进行视频制作与处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视频制作和处理的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视频制作过程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具体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视频制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 Premiere Pro 2.0的基本操作,如转换,字幕制作,叠加运动,渐变叠加素材,

运动变化的速度、状态和特效的调整,音频素材的编辑处理,节目预演和生成,常用的编码解码器的使用,视频跳转和链接,节目回录等;掌握 Premiere Pro 2.0的基本技巧,能够使用Premiere Pro 2.0进行视频制作与处理,制作出实用的多媒体、网络、数码电影方面的作品。 (2)了解当今世界视频制作与处理的最新成果,把握视频制作与处理的发展走向,视频制作与处理的最新技术,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及时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视频制作与处理能力,提高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3)了解影视画面编辑的基本知识/原理(如镜头、景别、编辑技巧、拍摄技巧,蒙太奇理论等),提高视觉文化素养。 先修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一)》、《多媒体技术基础》等。 课程内容: 第一章初识Premiere Pro 2.0 【目的要求】认识Premiere Pro 2.0的工作区(用户界面),熟悉视频制作的流程,理解软件思想。掌握Premiere Pro 2.0的配置要求、视频制作的流程、常用外部文件格式、配置要求,软件安装,菜单命令,参数设置。了解设置项目的参数,理解组织管理素材、项目窗口使用、外部素材输入、素材管理的方法,掌握分析素材属性的方法和技巧。 【重点与难点】认识Premiere Pro 2.0的工作区(用户界面),熟悉视频制作的流程,理解软件思想。 【主要内容】

《Premiere 视频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16 学分 1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Premiere视频编辑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教学对象:爱好影视编辑的在校学生 考核方式:影视作品制作 先修课程:Photoshop、After Effects 二、课程简介 Premiere是由Adobe公司开发的专业非线性影视编辑软件,它集视频、音频处理于一体,功能强大、易学易用,深受广大影视制作爱好者的喜爱。其非线性表现在于对每一帧画面的编辑可以进行非线性的调整。其核心技术是将视频逐帧展开,以帧为单位进行编辑,能与音频剪辑精确同步。它的功能主要包括:(1)编辑和组装各种视频、音频剪辑片段;(2)对视频片段进行各种特效技术效果处理;(3)在视频剪辑上添加各种字幕、图标和其它视频效果;(4)在两段视频之间增加各种过渡效果;(5)设置音频、视频编码及压缩参数;(6)改变视频特性参数,如图像位深、视频帧率、以及音频采样等;(7)给视频配音,对音频剪辑片段进行编辑,调节音频与视频同步。通过学习,一名普通影视爱好者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来完成自己的影视作品,创作出有个人特色和风格的MTV。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是为爱好影视编辑的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它是一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按照“软件功能解析—课堂案例—课堂练习—课后实践”这一思路进行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视频编辑的基本知识,掌握Premiere软件影视制作的全过程,学到更多影视制作的方法、技巧,使学生可以快速具备一门专

业技能,拓展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Premiere Pro CS3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对Premiere Pro CS3的概述、基本操作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以快速了解并掌握PremierePro CS3的入门知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知道Premiere Pro CS3的各功能面板,掌握软件的安装和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 软件安装;认识软件用户操作界面;了解各功能面板;软件菜单介绍;软件基本操作。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进行Premiere Pro CS3软件的安装? 2、如何建立工作项目和对项目进行自定义设置? 3、如何导入素材和利用素材库组织素材? 4、如何创建脱机素材和蒙版素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教师讲授、学生上机实验、课堂讨论和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有投影仪的多媒体计算机机房,通过教师演示讲授、学生上机实验、师生合作交流、学生课后实践的一体化方式开展教学。 第二章Premiere ProCS3影视剪辑技术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对Premiere Pro CS3的中剪辑影片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分离素材、群组和嵌套、采集和上载视频、使用Premiere Pro CS3创建新元素等。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剪辑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要求学生掌握使用PremiereProCS3剪辑素材、分离素材、群组和嵌套、采集和上载视频以及创建新元素。 (二)教学内容

视频剪辑与制作 提纲

视频制作与剪辑 ——《会声会影X4》的使用 目录 Part I 初始界面与参数设置 1.1 初始界面 1.2 参数设置 Part II 剪辑与制作 2.1 素材的加入与整理 2.1.1 素材的分类 2.1.2 素材的加入方法 2.2 视频 2.2.1 选取 2.2.2 导入 2.2.3 修剪 2.2.4 调整 2.3 音频 2.3.1 轨道管理 2.3.2 音频 2.4 图片 2.5 标题与字幕 2.5.1 标题 2.5.2 字幕 2.6 转场和即时项目 2.6.1 转场 2.6.2 即时项目 2.7 捕获功能 2.8 扩展功能 Part III 压制与格式 3.1 保存 3.2 压制与格式 3.3 视频格式

Part I 初始界面与参数设置 1.1初始界面 标题栏文件的名称 菜单栏 文件新建项目,打开项目,保存,保存为模板,插入素材到 素材库和时间轴 编辑撤销、重复——时间轴工具栏上的快捷键 复制、粘贴等——鼠标右键均可以完成 工具(不常用) 设置 预览窗口素材/项目 素材库 时间轴窗口(预览窗口,故事版视图和时间轴视图) 故事版视图:一般为制作很简单的图片、视频拼接,用这个 模式可以批量设置素材区间,素材之间的转场效果 时间轴视图:最常用模式。编辑清晰方便。 1.2 参数设置 常规工作文件夹工作时的临时文件保存的地址。 自动保存间隔根据电脑的配置来定。 N 重新采样质量默认好。根据对画质的要求选择。 宽银幕的勾选16:9 必须在开始制作之前进行设置 Part II 剪辑与制作 2.1 素材的加入与整理 2.1.1 素材的分类 在Corel VideoStudio Pro 中,素材分为视频、音频和照片。 X4中新增加了媒体项目,方便了对素材的整理和管理。 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建立文件夹,方便素材的取用和管理。 素材库中的项目隐藏和显示按钮方便选取素材。 视图显示方式:列表视图和缩略图视图。调整预览图的大小。 素材排序方式。 2.1.2 素材的加入方法 菜单栏中文件下拉菜单中的将媒体文件加入素材库。 导入媒体文件的功能按钮。 (选中文件夹中)在素材库鼠标右击,插入媒体文件。 直接打开素材所在文件夹,拖动加入素材库。 2.2 视频 2.2.1 选取 选择用来制作的视频,可以是素材库中的内容,也可以是计算机中的已有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教案

四、运营人员 运营人员的工作直接关系着短视频能否被人们注意,进而进入商业变现的流程。 五、演员 拍摄短视频所选的演员一般都是非专业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根据短视频的主题慎重选择,演员和角色的定位要一致。不同类型的短视频对演员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脱口秀类短视频倾向于一些表情比较夸张,可以惟妙惟肖地诠释台词的演员;故事叙事类短视频倾向于演员的肢体语言表现力及演技;美食类短视频对演员传达食物吸引力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生活技巧类、科技数码类及电影混剪类短视频等对演员没有太多演技上的要求。 第三节短视频的策划 一、短视频脚本策划与撰写 (一)拍摄提纲 拍摄提纲就是为短视频搭建的基本框架。在拍摄短视频之前,我们将需要拍摄的内容罗列出来。选择拍摄提纲这类脚本,大多是因为拍摄内容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拍摄提纲比较适合纪录类和故事类短视频的拍摄。 (二)文学脚本 文学脚本在拍摄提纲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细节内容,使脚本更加丰富、完善。它将拍摄中的可控因素罗列出来,而将不可控因素放置到现场拍摄中随机应变,所以在视觉和效率上都有提升,适合一些不存在剧情、直接展现画面和表演的短视频的拍摄。例如,“罐头视频”就是运用这种脚本方式的代表之一。 (三)分镜头脚本 分镜头脚本的创作必须充分体现短视频故事所要表达内容的真实意图,还要简单易懂,因为它是一个在拍摄与后期制作过程中起着指导性作用的总纲领。此外,分镜头脚本还必须清楚地表明对话和音效,这样才能让后期制作完美地表达原剧本的真实意图。 (四)脚本的构成要素 脚本的构成主要包括8 个要素,即框架搭建、主题定位、人物设置、场景设置、故事线索、影调运用、音乐运用和镜头运用。 二、按照大纲安排素材 创作者在撰写短视频大纲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大纲要呈现出主题、故事情节、人物与题材等短视频要素,二是大纲要清晰地展现出短视频所要传达的信息。 三、镜头流动,引导关注 观众在观看短视频时所感受到的时间和节奏变化,都是由镜头流动产生的。短视频以镜头为基本的语言单位,而流动性就是镜头的主要特性之一。镜头流动除了表现在拍摄物体的运动上之外,还表现在摄像机的运动上。 第四节短视频的拍摄 一、镜头语言

《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节视频的获取和加工 ——“我是大导演”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七章音视频获取与编辑》中的第2节内容。本章内容趣味性强,《第2节视频的获取和加工》更是图片、声音、视频的一个综合应用。组织好学生学好本章内容,是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的一个激发,也是能力的一个提升。为将来网页制作、动画制作也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office 软件的界面比较熟悉,但对于新的软件会有畏惧感 2、学生是处于青春期间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喜欢自由和个性张扬。 3、学生会使用网络学件进行学习,并能够从网络学件上下载或上传资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视频格式的类型、特点及一般应用场所 (2)了解视频加工的几个常见软件 (3)熟悉Movie Maker的窗口界面 (4)掌握用Movie Maker软件编辑视频的思路和流程 (5)掌握视频过渡和视频效果在视频制作中的应用方法 (6)掌握用Movie Maker在视频中添加、制作片头和片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制作1分钟左右的小视频过程中,掌握视频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能够对视频文件有一定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在创作过程当中,作品主题与音乐相融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常识 (3)通过《怒放的生命》的视频小作品引导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4.行为与创新 能够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视频的加工与处理为生活添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视频制作流程 (2)视频过渡和视频效果的添加 (3)片头和片尾的制作 2.教学难点 (1)尽快消除Movie Maker软件的陌生感 (2)片头和片尾重叠效果的制作和应用。

视频剪辑培训爱剪辑教案

视频剪辑培训爱剪辑教 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信息技术应用实务操作能力培训视频剪辑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介绍当前流行的,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视频剪辑软件《爱剪辑》,了解它的界面组成及如何应用该软件剪辑和制作简单的视频作品。课程主要通过视频制作实例,教学《爱剪辑》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 1.如何添加、截取、删除视频片段; 2.如何给视频添加特效字幕; 3.如何给视频添加音频、图片、相框和贴图; 4.如何设置视频片段的转场特效; 5.如何保存设置和导出视频。 三、教学过程: (一)、快速添加视频 添加视频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1、打开视频文件所在文件夹,将视频文件直接拖曳到爱剪辑“视频”选项卡即可。 方法2、在软件主界面顶部点击“视频”选项卡,在视频列表下方点击“添加视频”按钮,或者双击面板下方“已添加片段”列表的文字提示处,即可快速添加视频。使用这两种方法添加视频时,均可在弹出的文件选择框,对要添加的视频进行预览,然后选择导入即可。 (二)、两种方法自由剪辑视频片段,精确踩点

方法1、在主界面右上角预览框的时间进度条上,点击向下凸起的向下箭头(快捷键Ctrl+E),打开“创新式时间轴”面板,并结合“音频波形图”和“超级剪刀手”精确踩点。 通过“创新式时间轴”剪辑视频片段时,涉及的快捷键如下: “+”:放大时间轴 “-”:缩小时间轴 “上下方向键”:逐帧选取画面 “左右方向键”:五秒微移选取画面 “Ctrl+K”或“Ctrl+Q”:一键分割视频 关于截取视频片段,以及使用创新式时间轴的详细技巧,可查看 方法2、添加视频时,或双击底部“已添加片段”面板的片段缩略图,进入“预览/截取”对话框后,通过“Ctrl+E”调出时间轴,结合方法1选取需要的画面,点击该对话框“截取的开始时间”和“截取的结束时间”处,带左箭头的拾取小按钮,快速拾取当前画面的时间点,可截取视频片段。该方法可用于重新修改截取片段的时间点。 (三)、添加音频 添加视频后,在“音频”面板点击“添加音频”按钮,在弹出的下拉框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添加音效”或“添加背景音乐”,即可快速为要剪辑的视频配上背景音乐或相得益彰的音效。 同时,爱剪辑还支持提取视频的音频,作为台词或背景音乐。并可实时预览视频画面,方便快速提取视频某部分的声音(比如某句台词)。 (四)、为视频添加好莱坞级别的酷炫字幕特效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

一、色彩知识 (一)色彩模式 1、RGB色彩模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模式。所谓三原色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 2、灰度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 3、LAB模式是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外一种颜色模式转变的内部颜色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一个亮度和两个色度通道A和B组成,其中A代表从绿到红,B代表从蓝到黄。 4、HSB模式色相:区分色彩的名称。饱和度:某种颜色的浓度含量。饱和度越高,颜色的强度也就越高。亮度:颜色中光的强度表述。 (二)图形、像素和分辨率 1、计算机图形可分为两种类型:位图图形和矢量图形。位图图形也叫光栅图形,通常也称之为图像,它由大量的像素组成。位图图形是依靠分辨率的图形,每一幅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像素。矢量图形是与分辨率无关的独立的图形。它通过数学方程式得到的,由矢量所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例如徽标在缩放到不同大小时都保持清晰的线条。 2、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它是位图图形的最小单位。像素有以下三种特性:像素与像素间有相对位置;像素具有颜色能力,可以用位来度量,像素都是正主形的;像素的大小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组成整幅图像像素的数量多少。 3、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图像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则图像越清晰。 (三)颜色深度 图像中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称作颜色深度,通常有以下几种颜色深度标准:1、24位真彩色:每个像素所能显示的颜色数为24位,也就是2的24次方,约有1680万种颜色;2、16位增强色:增强色为16位颜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16次方,有65536种颜色;3、8位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8次方,有256种颜色。 (四)Alpha通道 视频编辑除了使用标准的颜色深度外,还可以使用32位颜色深度。32位颜色深度实际上是在24位颜色深度上添加了一个8位的灰度通道,为每一个像素存储透明度信息。这个8位灰度通道被称为Alpha通道。 二、视频基础 (一)非线性编辑 简单地说就是使用计算机对视频进行处理通常称为非线性编辑,指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在计算机中对各种原始素材进行各种编辑操作,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计算机硬盘、光盘等记录设备上这一系列完整的工艺过程。 (二)非线性编辑的应用范围 1970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完全实现了数字化以及与模拟视频信号的高度兼容,并广泛应用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领域。目前基于PC平台的非线性编辑软件有Adobe Premiere等。 (三)彩色电视的三种制式: NTSC制(美国,加拿大,日本等);PAL制(欧洲,中国等);SECAM制(法国等)(四)时间码 视频素材的长度和它的开始帧、结束帧是由时间码单位和地址来度量的。 小时:分钟:秒:帧的形式确定每一帧的地址。 PAL制采纳的是25帧/秒的标准。

视频制作与处理试题

视频制作与处理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补考试题 《视频制作与处理》 (满分100分) 班级:营销1404 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 1、用来表现被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引导观众将被摄主体放置在一定的参照环境中进行观察常用(A )镜头表示。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移镜头 2、PAL制式的播放速度为每秒( B )帧。 3、如果要拍摄远景、全景画面,摄像应采用( B )焦距的镜头。 A.长焦距镜头 B.短焦距镜头 C.中焦距镜头 D.以上都不是 4、电影电视构图的组成为( A )。 A.主体、前景、背景 B.主体、陪体、环境 C.主体、陪体 D.前景、环境、主题 5、在同等条件下,下列音乐格式中,文件大小最小的是( C )。 6、以下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B )。

7、以下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D )。 8、某视频的尺寸为720×576,其单位是( D )。 A.位 B.字节 C.颜色 D.像素 9、DV的含义是(B )。 A.数字媒体 B.数字视频 C.模拟视频 D.预演视频 10、我国普遍采用的视频制式为( A )。 C.SECAM 11、视频编辑中,最小单位是( C )。 A.秒 B.字节 C.帧 D.像素 12、启动Premiere软件可通过( A )方法实现。 A.选择“开始/所有程序/Adobe Premiere Pro CS4”命令启动 B.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 C.打开Premiere Pro CS4文件方式启动 D.以上的方法均可 13、“时间线”面板中哪个参数可设置音频轨道素材的显示方式 ( C )。 A.“显示波形”按钮 B.“设置显示风格”按钮

音视频编辑与制作教材

ISBN 计算机号TN31282 978-7-5084-3128-4 丛书名21世纪紧缺型人才培训规划教材——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书名音频视频编缉与制作 作译者韩雪涛主编 开本16开平装(光膜)字数310 千字 印张12.75 页数204 页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第1版2007年08月第2次印刷 定价18.00元网上售价16.20元 编辑室万水公司责任编辑宋俊娥 分类号TN911.7 主题词语言信号处理-教材;数字图像处理-教材 内容提要 音频视频是多媒体信息的主要类型,也是信息传递、表现的最重要方式。音频视频的编辑处理技术从属于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主课程的学习,相信读者已对音频视频有了大概的了解,本教材的教学目的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图”配“文”的形式,学习音频视频的实际编辑方法、制作技巧以及相关软件和硬件的使用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影音节目创作能力。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音频视频的基础知识、音频视频文件的采集与保存、音频视频素材的编辑处理,以及VCD光盘制作等。所有内容以制作最终影音作品为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来讲解实际工作的编辑过程和各项需求(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知识拓宽和技术延伸,如音频素材的标准、视频规格以及制作VCD光盘等。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技能型教学,本主修课程另外配置了《音频视频编辑综合实训》 (配盘),可以很好地辅助进行实践性、巩固性教学。 本书配有PowerPoint制作的电子教案,教师可以根据情况任意修改,如有需要, 可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网站(http://www,waterpub.com.cn/softdown /)下载。

《Premiere 视频编辑》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 16 学分 1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999002 课程名称:Premiere视频编辑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教学对象:爱好影视编辑的在校学生 考核方式:影视作品制作 先修课程:Photoshop、After Effects 二、课程简介 Premiere是由Adobe公司开发的专业非线性影视编辑软件,它集视频、音频处理于一体,功能强大、易学易用,深受广大影视制作爱好者的喜爱。其非线性表现在于对每一帧画面的编辑可以进行非线性的调整。其核心技术是将视频逐帧展开,以帧为单位进行编辑,能与音频剪辑精确同步。它的功能主要包括:(1)编辑和组装各种视频、音频剪辑片段;(2)对视频片段进行各种特效技术效果处理;(3)在视频剪辑上添加各种字幕、图标和其它视频效果;(4)在两段视频之间增加各种过渡效果;(5)设置音频、视频编码及压缩参数;(6)改变视频特性参数,如图像位深、视频帧率、以及音频采样等;(7)给视频配音,对音频剪辑片段进行编辑,调节音频与视频同步。通过学习,一名普通影视爱好者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来完成自己的影视作品,创作出有个人特色和风格的MTV。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是为爱好影视编辑的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它是一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按照“软件功能解析—课堂案例—课堂练习—课后实践”这一思路进行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视频编辑的基本知识,掌握Premiere软件影视制作的全过程,学到更多影视制作的方法、技巧,使学生可以快速具备一

门专业技能,拓展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Premiere Pro CS3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对Premiere Pro CS3的概述、基本操作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以快速了解并掌握Premiere Pro CS3的入门知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知道Premiere Pro CS3的各功能面板,掌握软件的安装和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 软件安装;认识软件用户操作界面;了解各功能面板;软件菜单介绍;软件基本操作。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进行Premiere Pro CS3软件的安装? 2、如何建立工作项目和对项目进行自定义设置? 3、如何导入素材和利用素材库组织素材? 4、如何创建脱机素材和蒙版素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教师讲授、学生上机实验、课堂讨论和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有投影仪的多媒体计算机机房,通过教师演示讲授、学生上机实验、师生合作交流、学生课后实践的一体化方式开展教学。 第二章Premiere Pro CS3影视剪辑技术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对Premiere Pro CS3的中剪辑影片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分离素材、群组和嵌套、采集和上载视频、使用Premiere Pro CS3创建新元素等。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剪辑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要求学生掌握使用Premiere Pro CS3剪辑素材、分离素材、群组和嵌套、采集和上载视频以及创建新元素。 (二)教学内容

视频编辑制作教学设计课题

《视频编辑制作》教学设计 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冯长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利用网络资源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单元已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互动性的学习方式转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逐步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本文是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三册“视频编辑制作”的教学设计,主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克服单纯只教技术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主动探究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工具。 【指导思想】 引入美国学者比尔的“三层塔”教学思想,比尔“三层塔”教学法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讲完一般的背景后,接着进行本门学科的训练;第二,运用本门学科的知识,解决这一领域的大量问题;第三,各门学科通过共同的问题,互相联系起来。通过运用“三层塔”教学法,引导学生搜索其他相关学科的素材和利用网络学习环境,互动协作完成视频编辑创作的过程。结合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现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去。 【教学课题】 视频编辑制作(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二章广东教育出版社)1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掌握一种以上视频编辑软件的制作技巧,具体哪一种不作硬性要求,如:绘声绘影、品尼高studio、Premiee等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视频的后期制作等。

②技能目标:能在视频编辑制作时根据需要适当加入字幕、转场特效、添加背景音乐等特效;培养学生视频编辑制作的审美能力、互动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创作——交流——评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会表达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①难点:视频编辑制作通过前面几个小节的学习铺垫,大部分学生对掌握本节的技巧并不困难。而难点在于怎样根据主题创作出一个色彩和谐的有意义的优秀视频作品. ②重点:培训学生逐步建立起通过视频后期制作来表达生活的能力。 ③对策:针对本课时理论性不强的特点,强调学生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相互观摩比较,逐步建立通过视频创作美的意识。教学进程如下:作品演示观摩——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小组交流评选——展示总结。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明显提高,比七年级时更能够自觉而专一地完成学习活动。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 教学需要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 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短视频编辑与制作(视频指导版)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学时:35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无 选用教材:《短视频编辑与制作》 适用专业:本书可作为本科院校及职业院校新媒体类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用书。 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简介 本书从短视频商业变现方式到制作全流程,从构图到录制,从移动端短视频制作到PC 端短视频制作,从短视频制作App到专业级的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的使用,全书列举了大量精彩案例,并详细介绍了案例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三、课程教学要求

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一)学习方法建议 1.理论配合实战训练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短视频编辑与制作能力; 2.实际申请短视频平台账号,根据传播效果评估自己的视频制作质量。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秋叶、郑昊、米鹿编著,201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 本书采用“图解教学”的体例形式,一步一图,以图析文,让读者在实操过程中更直观、更清晰地掌握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技术的流程、方法与技巧。同时,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PPT、教案、微课视频、案例素材、习题库等立体化的配套资源。选书老师可以登录人邮教育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fa3668099.html,)下载并获取相关教学资源。同时,扫描封面上的二维码或者直接登录“微课云课堂”(https://www.360docs.net/doc/fa3668099.html,)后,用手机号码注册,在用户中心输入本书激活码(9b403ecc),将本书包含的微课资源添加到个人账户,获取永久在线观看本课程微课视频资源的权限。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在线学习习题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0%。

最新视频制作基础知识教学提纲

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 1 帧和帧速率 20世纪最后十年,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电影行业,都在数字化的大潮中驶过。的确,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使这一领域引入了全新的技术和概念,而且也给这一领域的节目制作、传输和播出都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乎于一般人的预料和想象。 像电影一样,视频是由一系列的单独图像(称之为帧)组成的,并放映到观众面前的屏幕上。每秒钟放映若干张图像,会产生动态的画面效果,因为人脑可以暂时保留单独的图像,典型的帧速率范围是24~30帧/秒,这样才会产生平滑和连续的效果。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或者多个音频轨迹与视频同步,并为影片提供声音。 帧速率也是描述视频信号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每秒钟扫描多少帧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帧速率。对于PAL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25帧,而对于NTSC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30帧。虽然这些帧速率足以提供平滑的运动,但它们还没有高到足以使视频显示避免闪烁的程度。根据实验,人的眼睛可觉察到以低于1/50秒速度刷新图像中的闪烁。然而,要求帧速率提高到这种程度,要求显著增加系统的频带宽度,这是相当困难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全部电视系统都采用了隔行扫描方法。 2常用图像文件格式介绍 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总共有12种,现在分别对它们进行简单介绍。 1).GIF格式 GIF格式(图形交换格式)形成一种压缩的8位图像文件,这种格式的文件目前多用于网络传输,它可以指定透明的区域,以使图像与页背景很好地融为一体。GIF图像可以随着它下载的过程,从模糊到清晰逐渐演变显示在屏幕上。Animated GIF(动画GIF)图像可使网页生动活泼,上网的人肯定已经有所体会。利用GIF动画程序,把一系列不同的GIF图像集合在一个文件里,这种文件可以和普通GIF文件一样插入网页中,GIF格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能处理256色,不能用于存储真彩色图像。 2).BMP格式 BMP格式是微软Windows应用程序所支持的,特别是图像处理软件,基本上都支持BMP 格式,BMP格式可简单分为黑白、16色、256色、真彩色几种格式,其中前3种有彩色映像。在存储时,可以使用RLE无损压缩方案进行数据压缩,既能节省磁盘空间,又不牺牲任何图像数据。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广泛普及,BMP格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过其劣势也比较明显,因为其图像文件的大小比JPG等格式要大得多。 3).JPG格式 JPG是JPEG的缩写,JPEG几乎不同于当前使用的任何一种数字压缩方法,它无法重建原始图像。JPG利用RGB到YUV色彩的变换,以存储颜色变化的信息为主,特别是亮度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