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被查科室: 检查日期:年月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科室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201 年度科室区 1.项目名称: 降低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性 2.预期目标:<1% 3.问题叙述:各种护理执行单的签名缺漏或及时性不够。 4.原因分析: ①护士对各项护理执行单的签名不够重视。 ②科室护理人员缺编,工作繁忙。 ③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对记录的重要意义了解。 ④护士长督查不够,没有及时处理不规范现象。 ⑤护士执行操作流程的依从性不够。 ⑥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不够强。 ⑦低年资护士增加,实习生存在单独操作现象。 5.是否展开调查与改进:(√)展开PDCA调查与改进()偶发性异常,不需调查 计划(Plan) 改进方案 1)全面提高护士对各项护理执行单的 重视性。 2)注意合理弹性排班,减少单位时间 内工作繁忙的现象。 3)学习病历的规范要求及有关病历的 法律意义。 4)护士长加强稽查力度,及时了解签 名情况。 5)科内进行规范操作考核。 6)教育护士提高责任心。 7)学习科室各种执行单的填写规范。 8)加强带教新护士及实习生。 实施(Do) 1)科室举行PDCA的会议,做到科 室所有成员知晓与参与。 2)讨论各班职责的合理性,并进行 改进,使护士单位时间避免出现 过于繁忙的现象。 3)向护理部申请增加护士人数。 4)学习病历检查评分标准及法律知 识。 5)护士长及时检查每日护理执行单 的签名情况,并了解责任人。 6)整理科室护理执行单的具体种 类,组织护士进行学习。 7)新护士及实习生由专人带教。 处理(Action) 监控:以渐长周期持续进行监察,直至科室此项护理稳定运行,护士养成良好的习惯。 检查(Check) 1)每日抽查护士执行单的签名情 况,漏签率<1% 2)每位护士都了解掌握病历规范要 求。 3)护士对执行单签名重视,能主动 规范执行操作流程。

护理_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科 年度:2013年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阳

成员:静、欧敏、侯茂华、林巧、成凤、维、江利霞、周超琴、黄耀皿、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2013年度科护理质量目标 1、床护比≥1:0.4 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压疮、各种护理缺陷、跌伤、走失、坠床、静脉炎等)≤20人次;护理严重差错、事故为0。

3、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各种信息知晓率、护理措施执行率≥95%、健康教育90%。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按二甲办、护理部要求,以科室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下继续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使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组长:阳(主管护师)。 副组长:侯茂华(护师)、静(护师)、欧敏(护师) 小组成员: 侯茂华(护师)、欧敏(护师)、周超琴(护师)、勋明(护师)、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疗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 XX科 年度: 2017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陈文添主任 成员;陈文威副主任 质控员: 陈文威副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与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科室主任就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 2017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与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与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持续改进方案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旳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并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旳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旳督促检查,改变医院感染管理是院感办一个部门旳事情的认识,提升执行力。 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员参与,院感办与医院其他部门联合同心协力,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特制订2018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的诊疗活动。 二、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管理目标 ●医院感染现患率≤8%; ●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医院感染漏报率≤15%;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 ●手卫生依从性≥80%;正确率≥95%; ●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100%; ●全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100%;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100%; 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如下图 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结构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任:王爱民 副主任:胡成杰麦松江孙继鸿 委员:张文顺柴文豪党卫红李献国田永强崔保星黄河艳赵春秀李素珍陈英张莉娜刘万利温会申王萌萌郭振敏司丽杨军明张丽娜田万芹黄汇丽乔继红尹美玲李艳炜王艳平樊媛媛侯凤娟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 科长:侯凤娟 (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组,下设17个一级质控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一级质控人员名单(共60人)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

辛集市第二医院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手段、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的督促检查,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觉性,提升执行力,特制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 二、医院感染管理目标 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支持改进考核各项评分大于90分。 三、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标准 1、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医院感染漏报率w 15% ;医院感染现患率w 8%;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率》96% ;清洁切口感染率w 1.5%;清洁切口甲级愈合率》9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送检率》30%;抗菌药物使用率w 60%;传染病报告率100%;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手卫生依从性》80%;治疗室空气w 500cfu/cm 3,物表w 10cfu/cm 2,医务人员手w 10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w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必须无菌。 2、医院感染管理各科室质量考核评分表(见附件) 四、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内容 (1)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3)落实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报告制度。 (4)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胃镜室、临床检验部门、血透室、ICU、产房和消毒供应中心等。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6)加强手卫生规范的落实,科室要加强对手卫生依从性监管,将科室与院感科对手卫生的督查纳入绩效考核。 (7)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加强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严格外来器械管理。 (8)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等。 (9)落实院感知识、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培训。 (10 )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管工作。 (11 )做好职业防护工作,减少职业暴露。 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管理组织 院长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主任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负责全面实施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与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配合;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定期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问题。 六、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方法 1、科室自查,科室感控小组不定期自查,每月按院感质量持续改进考核表进行考核评分,将评价与整改记录于科室院感手册上。 2、院感科不定期督查与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每月进行院感质量管理通报。 3、院感科每月按质量考核表进行考核评分,考核结果与科室和个人绩效相结合。90分合格,低于90分,每降低1分扣科室绩效系数1%。对存在的问题未整改,科主任、护士长负连带责任。个人按医疗质量规范化管 理单项奖惩制度执行。 4、医院感染委员会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估;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履职情况进行自 我评估(对照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标准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院感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为提高我院院感管理工作、促进医疗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目标化、制度化、操作规程化、设施规范化,在医院整体工作的统一部署下,为加强医院感染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并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科室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201 年度科室区 监控:以渐长周期持续进行监察,直至科室此1)每日抽查护士执行单的签名情况,漏 签率 2)每位护士都了解掌握病历规范要求。 一、项目:降低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性(至<1%)

二、与各种护理执行单漏签名有关的不良事件:药物执行后未签名,患者自觉未 执行,护士无法查对举证。三、成立改进小组 组长: 成员:全体护士 四、改进前现状调研:(检查的执行单包括:输液巡视单、口服卡) 1.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情况 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29%左右。 2.护士对签名不重视,执行后补签也不及时,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10%左右。 五、第一次复查(2014年3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8%左右,较整改前下降9%。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8%左右。 六、第二次复查(2014年6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4%左右,较一季度下降5%。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8%左右。 七、第三次复查(2014年9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3%左右,较一季度下降1%。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持续加强,能每日进行签名检查,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5%左右。 3.本季度改进的进度减慢的原因分析: 1)、低年资护士增加过快,轮转人员多。 2)、护士的培训没有跟进,操作规范执行不够到位。 3)、护士长监督不到位,平时此项护理改进项目宣传不够 4)、监督人(责任护士)人员不稳定。 八、第四次复查(2014年12月份)

持续改进记录表.doc

妇产科 9 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检查存在问题 无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住院患者跌倒率,个别护理人员对跌倒坠/ 坠床管理床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不熟 悉。 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标准 一级护理质量不熟悉,责任护士对患者的 情况掌握不全面。 整改整改 督查者分析及整改措施 效果 责任人 原因分析:科室人员对患者的安 全方面的意识较缺乏,对患者安 全隐患疏于评估。 整改措施:立即加强科室高危人 蒲亚良好程莉群的动态评估,做好记录,提高 科室人员的安全意识,组织学习 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与规范,消 除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责任制护理落实不到 位。 整改措施:告诉责任护士熟悉并 良好程莉 余润 掌握护理级别,多与患者沟通, 了解其情况及所需要求,落实好 责任制护理并定期检查。

复查情况: 复查者:复查时间: 急诊科 2 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检查存在问题 整改整改 分析及整改措施督查者 责任人效果 病区环境管理 压疮管 理 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库房不整洁,污染物品和 清洁物品未分开放置,物立即整改刘芳良好苏里品放置凌乱。 原因分析: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整 不知晓压疮制度和处理流程改措施:科室加强核心制度的培张密良好苏里 训,考核 原因分析:对患者安全查对制度、 操作时未主动邀请患者或家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概念不强,核对 属陈述姓名,没有使用姓名、较差。刘辉良好苏里年龄核对患者身份整改措施:科室加强核心制度的培 训,考核,要求人人掌握

复查情况: 复查者:复查时间: 急诊科 3 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整改整改 督查者责任人效果 手卫生 原因分析:医院未配备合格在洗手中、关水过程中都的洗手设施 管理质刘燕良好刘芳污染了手整改措施:立即上报医院安 量 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原因分析:对患者安全查对 患者身操作时未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概念不强,核对较差。 份识别属陈述姓名,没有使用姓名、刘辉良好苏里 整改措施:科室加强核心制 与沟通年龄核对患者身份 度的培训,考核,要求人人 掌握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麻醉科年度:2013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质控 员。质控员负责填写《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2、科室制订每年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及医疗 质量控制指标。 3、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 重点内容。 4、《科室日常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周检查并记录 次(特殊情况及时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 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月份医 疗工作总结表》,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并完成 全年医疗工作总结表》的填写。 麻醉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方平(副主任医师):科主任 副组长:陈霞(护士):代理护 成员:黄祖容(麻醉医师)眭晓渊(麻醉医师)游帅(麻醉医师)唐秀利(护师)陈春蓉(护师)肖艳(护师) 蕾(护师) 职责: 1 、制定科室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诊疗规范、操作常规、职责、预案、流程。 2、督促检查各项制度、职责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及整改。 3、针对科室院内感染控制、投诉、纠纷、危急值报告的处理 情况、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持续改进。 4、定期进行自查、评估分析及整改措施的效果评价。 二、具体分工及职责:组长方平(副主任医师) 全面负责本科医疗质量及安全。督促各小组成员职责落实情 况,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质控会议,听取各质控小组的汇报,总结各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记录本 (临床科室部分) 科室: 二 一三年度

目录 一、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织管理 1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名单 (2) 2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量控制要求 (2) 3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3) 4 医院感染监控医师、护士职责 (3)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科室自查记录 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医疗部分) (5) 2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护理部分) (29) 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考核计划 1 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 (53) 2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成绩表 (55) 5 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措施 (68) 6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登记 (71) 7科室监控小组会议 (73) 8 医院感染事件记录 (76) 9 职业暴露锐器伤登记表 (79) 10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83)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量控制要求

一、各科室应按照医院相关要求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要成员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二、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要求,制定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落实;每月组织本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感染病例监测报告、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多重耐药菌管理、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查;及时组织感染病例讨论,控制医院感染暴发,降低医院感染率。 三、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自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记录、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并能追溯,制定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名单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建立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护士长—— 成员:监控医师—— 监控护士——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计划的实施,监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 二、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医院感染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感染原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三、制定本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计划,落实本科室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目标。 四、按照制度要求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检病原标本,

持续改进记录表

妇产科9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整改 责任 人 整改 效果 督查 者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 理 无患者跌倒坠床风险 评估率,个别护理人员 对跌倒坠床管理相关 制度和规范不熟悉。 原因分析:科室人员对患 者的安全方面的意识较缺 乏,对患者安全隐患疏于 评估。 整改措施:立即加强科室 高危人群的动态评估,做 好记录,提高科室人员的 安全意识,组织学习跌倒 坠床的相关制度与规范, 消除安全隐患。 蒲亚良好程莉 一级护理质 量 护理人员对分级护 理标准不熟悉,责任护 士对患者的情况掌握 不全面。 原因分析:责任制护理落 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告诉责任护士 熟悉并掌握护理级别,多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情况 及所需要求,落实好责任 制护理并定期检查。 余润良好程莉

复查情况: 复查者:复查时间: 急诊科2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整改 责任人整改 效果 督查者

病区环境管理库房不整洁,污染物品 和清洁物品未分开放 置,物品放置凌乱。 立即整改刘芳良好苏里 压疮管理不知晓压疮制度和处理 流程 原因分析:核心制度落实不 到位整改措施:科室加强核 心制度的培训,考核 张密良好苏里 患者 身份识别与沟通操作时未主动邀请患者 或家属陈述姓名,没有 使用姓名、年龄核对患 者身份 原因分析:对患者安全查对 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概 念不强,核对较差。 整改措施:科室加强核心制 度的培训,考核,要求人人 掌握 刘辉良好苏里

复查情况: 复查者:复查时间: 急诊科3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整改 责任人整改 效果 督查者 手卫 生管理质量在洗手中、关水过程中 都污染了手 原因分析:医院未配备合 格的洗手设施 整改措施:立即上报医院 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刘燕良好刘芳 患者身份识别操作时未主动邀请患者 或家属陈述姓名,没有 使用姓名、年龄核对患 原因分析:对患者安全查 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 份概念不强,核对较差。 刘辉良好苏里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符合二级医院要求,特制定该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为指导,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为标准,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二、工作目标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加速实现《江苏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要求。 三、主要任务及指标 1、继续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把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2、继续以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为蓝本,以《江苏省医院感染质量评价标准》抓落实。 3、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一步调整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有记录。 4、医院要将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纳入全院对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内容。 5、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培训工作,院感科工作人员每年接受一次医院感染专业知识学习与知识更新;院感科每年要组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二次、新上岗人

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次,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专业知识水平。 6、制定监管程序,完善各项制度,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制定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监管程序,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使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程序化、制度化。 7、坚持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监测每季一次。监测结果院感科每季汇总反馈到科室。 8、加强手术室与供应室管理 (1)功能、人员配备与医院工作量相适应。 (2)区域化分清楚: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3)各区布局、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 (4)每季进行一次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监测,监测结果(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达标。 (5)供应室下收、下送制度并落实。 (6)狠抓手术切口感染控制工作。制定手术室切口感染管理制度,硬式内镜清洁消毒制度、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组织手术室工作人员学习并讨论手术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下科室督查制度落实情况,严防手术切口感染事故发生。 9、根据卫生部印发《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内镜进行规范化管理。 10、加强新生儿室管理,严格新生儿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及环境卫生监测工作,严防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 11、加强消毒产品管理工作。药剂部门必须从正规渠道采购消毒产品,按要求索证、验收、保管、记录,科室必须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配制、使用。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持续质量改进报告本 项目名称提高各种护理执行单 签名的及时性 部门 负责人 启用时间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 201 年制

科室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201 年度科室区 监控:以渐长周期持续进行监察,直至科室此1)每日抽查护士执行单的签名情况,漏 签率 2)每位护士都了解掌握病历规范要求。 一、项目:降低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性(至<1%)

二、与各种护理执行单漏签名有关的不良事件:药物执行后未签名,患者自觉未 执行,护士无法查对举证。三、成立改进小组 组长: 成员:全体护士 四、改进前现状调研:(检查的执行单包括:输液巡视单、口服卡) 1.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情况 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29%左右。 2.护士对签名不重视,执行后补签也不及时,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10%左右。 五、第一次复查(2014年3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8%左右,较整改前下降9%。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8%左右。 六、第二次复查(2014年6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4%左右,较一季度下降5%。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8%左右。 七、第三次复查(2014年9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3%左右,较一季度下降1%。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持续加强,能每日进行签名检查,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5%左右。 3.本季度改进的进度减慢的原因分析: 1)、低年资护士增加过快,轮转人员多。 2)、护士的培训没有跟进,操作规范执行不够到位。 3)、护士长监督不到位,平时此项护理改进项目宣传不够 4)、监督人(责任护士)人员不稳定。 八、第四次复查(2014年12月份)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科内自查)

XXXXXX妇产科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本 科室: 年度: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2016年月日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一. 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 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及考核工作。 2. 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身体素养文化意识。 3. 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二. 加强护理管理,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1.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量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控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 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 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件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 4. 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查对制度。 三. 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 在培养护士日前礼仪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2. 注意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高整改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旳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并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经过形式多样旳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旳督促检查,改变医院感染管理是院感办一个部门旳事情的认识,提升执行力。在专业感控人员的带动下,实现医院全员参与,院感办与医院其它部门联合同心协力,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特制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的诊疗活动。 二、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管理目标 ●医院感染现患率≤8%; ●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医院感染漏报率≤15%;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率≥95%; ●手卫生依从性≥80%;正确率≥95%; ●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100%; ●全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100%;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100%; 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如下图

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结构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任:王爱民 副主任:胡成杰麦松江孙继鸿 委员:张文顺柴文豪党卫红李献国田永强崔保星黄河艳赵春秀李素珍陈英张莉娜刘万利温会申王萌萌郭振敏司丽杨军明张丽娜田万芹黄汇丽乔继红尹美玲李艳炜王艳平樊媛媛侯凤娟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 科长:侯凤娟 (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组,下设17个一级质控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一级质控人员名单(共60人)

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 XX 科 年度: 2017 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 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 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 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制订每月医疗质 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 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 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 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陈文添主任 成员;陈文威副主任 质控员:陈文威副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 管理,制定科室医 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 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 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 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 核。 2017 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科室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201 年度科室区

一、项目:降低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性(至<1%) 二、与各种护理执行单漏签名有关的不良事件:药物执行后未签名,患者自觉未 执行,护士无法查对举证。三、成立改进小组 组长: 成员:全体护士 四、改进前现状调研:(检查的执行单包括:输液巡视单、口服卡) 1.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情况

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29%左右。 2.护士对签名不重视,执行后补签也不及时,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10%左右。 五、第一次复查(2014年3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8%左右,较整改前下降9%。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8%左右。 六、第二次复查(2014年6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4%左右,较一季度下降5%。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增加,有进行补签,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8%左右。 七、第三次复查(2014年9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3%左右,较一季度下降1%。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持续加强,能每日进行签名检查,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5%左右。 3.本季度改进的进度减慢的原因分析: 1)、低年资护士增加过快,轮转人员多。 2)、护士的培训没有跟进,操作规范执行不够到位。 3)、护士长监督不到位,平时此项护理改进项目宣传不够 4)、监督人(责任护士)人员不稳定。 八、第四次复查(2014年12月份) 1.调查中发现各种护理执行单签名的漏签率占10%左右,较一季度下降3%。 2.护士对签名重视度持续加强,能每日进行签名检查,存档的执行单漏缺率5%左右。 九、未达到<5%的正确率的原因: 1.护士责任心不强,操作后签名的意识还不够强。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及其效果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及其效果 目的探讨在医院的感染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改进前)间我院的感染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同时与2014年1月~12月(改进后)间的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改进前所监测的患者人次是130次,出现医院感染的共8例,感染率是6.15%;而改进后所监测的患者人次是140次,出现医院感染的共5例,感染率是3.57%,改进前后的感染率对比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的感染管理当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地提高医院对感染的控制水平,降低感染率。 标签: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该井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这一管理理念当前在医院的感染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理念在应用过程中,不仅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能力与水平,还为医院健康发展与完善提供动力保障[1]。本文主要在综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基础上,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的感染管理中的效果,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汇总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3年1月~12月(改进前)间我院的感染科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同时与2014年1月~12月(改进后)间的感染率进行对比。改进前所监测的患者人次是130次,而改进后所监测的患者人次是140次。此外,所有收集的研究对象皆无意识障碍,并且文化程度达到调查研究的要求,可独立接受并完成调查。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调查小组首先要综合应用走访调查、个案分析和问卷反馈等方法对院内各科室工作情况加以监督,并把工作重点放在易于感染的部门与重要科室及调查流程上,与各部门管理者进行沟通,明确各科室以往出现的感染事件与感染事件出现的次数及其产生的影响。同时按照调查资料对一些重点科室实施蹲点调查,找出感染因素与感染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例会形式进行总结。 1.2.2持续质量改进方法①成立科室感染控制小组:由各个科室的的主任、感染控制医生、护士长、感染控制护士来组成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与权限。②完善感染控制的制度与措施:遵守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及规范,及时更新与完善院内感染管理的制度与控制措施,组织成员培训,要求掌握一定的感染控制技能水平;③感染控制的风险评估:各科室首先对医院的感染控制状况实施风险评估,院内感染控制科室要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与人群以及高位因素等进行评估,接着根据所设计到的感染风险时间实施风险评估,提出干预对策;④加强科室的自查:充分发挥出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职责,并制定相应的科室自查指标与标准,要求每个科室都在遵守标准的前提下,每周检

持续改进自查问题梳理表

二级中医医院持续改进自查工作问题梳理表(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措施) 细则编号内容解决措施现有印证材料缺乏的印证材料存在问题需协调解决 的问题 亟需解 决 的问题 备注 1.1.2 医院科室综合考核 指标中有应用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的中医临床路径和 诊疗方案相关指标, 并落实。1、4月将临床路径的入组率、完 成率、中医诊疗方案的符合率纳 入医院综合考核指标中。2、3月 31日前完成科室临床路径与诊疗 方案的修订。 / / / / / 分值:4 分 应得:4 1.2.1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门诊诊疗行为规范, 体现中医理念和思 维。1.要求门诊医生认真落实望闻问 切、四诊合参、辩证施治、按要 求书写门诊病历内容包括病史、 必要的辅助检查、四诊摘要,初 步中医诊断、治疗的理法方药要 与辩证思路一直)。 1.中医执业医师都能 根据门诊诊疗行为开 展诊疗工作。 2.门诊日志有体质辨 识及处理意见 / 分值:25 分 应得:4 1.3.1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推广、人员交流、优 势病种中医诊疗方 案推广等中医对口 支援工作。1.制定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推 广工作实施方案,并按方案开展 工作。 1.开展中医对口支援 工作方案。2.培训资料 3.下乡开展中医服务 资料。4.开展中医适宜 技术培训资料。 未开展优势病种 中医诊疗方案推 广工作。 分值:5 分 应得:5 1.3.2 加入国家中医适宜 技术视频网络平台, 积极组织收看课程 培训,参加相关视频 会议,接受或提供远 程中医技术指导。在本周培训时开始完善缺失的印 证材料。 1.培训方案。 2.听课考勤表。 3.培训试卷。 1.考勤制度 2.视频会议记录、 3.远程中医技 术指导。 4.听课笔记 分值:8 分 应得:5 合计分值:42 分 应得: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