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预应力混凝土配制与浇筑

第1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最终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管桩设计概况 (1) 2.3地质情况 (1) 3、施工准备 (2) 3.1技术准备 (2) 3.2材料准备 (2) 3.3劳动组织准备 (3) 3.4施工现场准备 (3) 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3) 4.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3) 4.2人员组织 (4) 4.3机械设备 (4) 4.4测量、检测仪器 (5) 5施工进度计划、工期保证组织及技术措施 (5) 5.1施工进度计划 (5) 5.2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5) 5.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6)

6、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6) 6.1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7) 6.2管桩施工 (7) 6.3施工控制要点 (9) 7、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措施及验收标准 (10) 7.1质量管理体系 (10) 7.2质量保证措施 (13) 7.3质量验收标准 (14) 7.4突发情况 (15) 8、冬雨季施工措施 (16) 9、安全保障措施 (16) 9.1施工用电 (16) 9.2桩机安全要求 (16) 9.3吊车安全要求 (17) 9.4其他安全要求 (17) 10、环境保护及水土保证措施 (17) 10.1环保措施 (17) 10.2水土保持措施 (17)

1、编制依据 1.1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设计图纸(图号:郑阜施路通-01-26-29)及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设计通用图(图号:郑阜施路通-02-01-22); 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1.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SG409; 1.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 1.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1.8《液压静力压桩机安全操作规程》; 1.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1.1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1.1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铁路工程ZFZQ-02标段项目经理部三分部辖区起点里程为DK274+134.83,终点里程为商合杭DK187+687.32,管线全长为6km。其中区间路基DK277+317.41~DK277+681.04(长363.63m),郑阜DK277+681.04=商合杭DK182+920),区间路基DK182+920~DK182+950(长30m),站场路基DK182+950~185+200(长2250m),联络线路基DK185+200~DK185+326.560(长126.56m)路基全长为2.77km,其中该车站与商合杭场、规划阜淮城际场并站设置。 2.2管桩设计概况 阜阳西站段路基工点部分地段地基采用管桩加固。地基加固管桩21427根,共计管桩长度约64.4万延米。设计管桩型号PHC-AB-400(95),桩径规格为40cm,对应壁厚为9.5cm,按正方形布置,间距为2.4m,桩长12m、20m、25m、33m或35m,根据地质情况,现场采用静压法施工。 2.3地质情况

(完整版)桥梁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2 编制原则 1.3 编制采用的标准和规范规程 1.4 指导思想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目标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目标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 施工准备 3.2 施工总体安排及流水段的划分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4.1 测量控制方案及技术措施 4.2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3 承台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4 墩身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5 桥台盖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6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7 支座安装方案及技术措施 4.8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9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0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要点 4.11 混凝土浇注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2 桥面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五章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5.1 工程特点 5.2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5.3 桩基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5.4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6.1 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 6.2 质量体系 6.3 影响质量的因素 6.4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6.5 质量保证措施 6.6 质量的薄弱环节及预防措施 6.7 创优计划 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7.1 工程进度计划 7.2 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7.3 冬期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7.4 农忙季节及节假日正常施工保证措施 7.5 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7.6 高温季节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7.7 影响工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7.8 当工期出现偏差而应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章安全、文明、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8.1 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8.2 施工中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及预防措施 8.3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8.4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九章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资源配备计划 9.1 组织机构 9.2 管理人员配置计划 9.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9.4 劳动力配备计划 9.5 主要材料计划 第十章冬雨季施工、施工排水措施 10.1 冬季施工的措施 10.2 雨季施工的措施 10.3 施工排水措施 第十一章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 11.1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 11.2 风险控制 第十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2.1 现场布置原则 12.2 现场布置说明

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施工工艺

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施工工艺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施工工艺流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中的一些要求。 关键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张拉 正文: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指的是先浇筑水泥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制作构件,并在构件体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 1.后张法的分类: (1)按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形式分为: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 (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

关于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技术要点

关于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18-09-27T16:31:44.68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8期作者:莫慧勤 [导读]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令西方国家感叹,这种快速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交通事业的贡献,尤其是道桥项目。 身份证号码:4527241981****0023 摘要:近年来,广大群众的生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此时他们对于交通的需求力度也在提升,对此,我们国家的政府部门不断扩大道路和桥梁项目的建设规模,努力提升建设品质,旨在为广大群众的出行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作者在此前提之下,具体论述了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道桥项目建设技术要点有关的内容。 关键词:道路桥梁;基础施工;问题分析;技术要点 1、概述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令西方国家感叹,这种快速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交通事业的贡献,尤其是道桥项目。具体来讲,道桥工程的存在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还为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交通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由上可知道桥项目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它们的建设品质,换句话讲只有保证品质良好了,才能够保证项目的存在价值得以体现,才能够发挥出它们的存在意义,才能够切实增加使用时间,相反的如果品质较差的话,就会导致很多质量方面的问题,导致安全问题,严重的话还会给广大群众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对此,我们一定要积极关注项目建设质量,合理运用施工技术。笔者从项目施工技术方面着手,具体阐述了与之相关的内容。 2、道桥项目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出现几率较高的问题 2.1项目承台易于出现侵蚀现象 对于承台来讲,它主要是由混凝土建成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此处易于出现腐蚀问题。众所周知,承台所处区域的环境并不是非常好,而且存在不确定的水位要素,假如混凝土有关的施工工作存在问题的话,就会导致严重的腐蚀现象,对于项目的后续运行来讲十分不利,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整个项目无法使用,影响到相关方的切实权益。 2.2桩身不稳定 针对项目的基层部分来讲,桩的质量非常关键。不过通过分析当前时期的基础部分的施工工作可知,桩身不牢固的现象非常常见,假如出现了这种问题的话,就会导致项目的稳定性弱化,导致品质变差,通过分析可知,桩身之所以存在不牢固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打桩的时候其下方与较为坚硬的物体接触,使得下桩活动受到极大的阻碍,此时假如不使用合理的应对策略的话,就会导致桩体受到影响,导致其不牢固。 2.3裂缝现象 如今的道桥项目普遍使用混凝土,由此可见与之相关的施工技术的存在意义之重。然而在具体的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知,混凝土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问题频出,而一旦出现了问题的话势必会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导致很多负面现象出现,比如缝隙。通过具体的分析可知,缝隙现象的主要形成原因有两点。第一,建设工作完成之后没有合理养护。众所周知,恰当的养护不但能够确保水泥水化反应正常,同时还能够防止水分太快散失,提升了混凝土的强度,但是如果没有积极进行养护工作的话,就会使得其中的水分散失太快,对于提升强度来讲非常不利,进而导致缝隙出现。第二,气温和季节同样会导致缝隙现象出现。这主要是因为气温会直接的作用与其强度以及水化反应,假如外在温度太低的话会出现冰冻现象,体积改变的同时会使得材料中的水分膨胀,而一旦膨胀就会导致裂缝。 3、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 3.1把控好原料的品质 通过细致的分析可知,混凝土之所以会出现严重的缝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原料的品质太差。对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材料的品质。委派专门的工作者负责材料采购工作,确保材料的强度符合荷载所需,一旦发现劣质材料要坚决弃用。而且,还要确保材料的配比得当,同时要正确使用添加剂。掌握好搅拌的程度以及用时也非常关键,因为如果搅拌的时间太短的话就会导致它的密度受到影响,必然出现裂缝。因此,我们必须合理掌控水的比例,从根源处提升材料的抗压能力。通过上文的叙述可知,只有控制好原料的品质,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项目的质量优良,路桥基础施工的质量强化也确实需要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着手,我们应当依据施工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把控好施工的每个步骤,切实落实基础施工的技术控制要求。 3.2围堰基坑开挖技术要点 众所周知,地下环境是非常容易变化的,这就在无形之中使得道桥项目建设工作受到极大的阻碍。对此,在具体的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关注施工区域的地下环境的变化特征,特别是在处理地基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关注是否会有翻浆现象出现,如果出现的话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一般是借助回填等方法来控制浆液上翻。同时,在挖掘基坑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质地坚硬的物体,此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处理,确保基坑的牢固性高。 3.3处理好墩台与立柱的质量通病 要想确保立柱以及墩台的品质优良,就需要切实按照如下的要点开展工作。第一,把质量管控工作真正的落实到模板制作的整个过程中。众所周知,对于道桥项目的立柱以及墩台施工工作来讲,模板制作的意义非常重要,只有确保其品质良好了才能够保证项目总体品质优良,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模板制作方面的管理力度,切实依据设计好的尺寸开展制作工作,降低误差发生几率。第二,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关注立柱以及墩台高度问题,除此之外,还要重视的即垂直度问题,经由不定时的测试确保该数值符合设计规定。 3.4支架搭设的技术控制 对于道桥项目建设工作来讲,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即搭设支架。在设置支架的过程中如果存在问题的话,必然会对整个建设工作造成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设置支架时,我们一般使用钢管材质的脚手架,其主要材料为钢铁,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必须精准把控材料连接处的数值,切实依据设计规定预埋墩台。 3.5钢筋工程的技术要点 不论是道路项目的建设工作亦或是桥梁工程的建设工作,都离不开一项非常关键的材料,即钢筋。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关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技术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技术 一、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现状与发展 1、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结构特点 各种形式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在桥梁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按结构体系划分一般有:简支梁、连续梁、T形刚构、连续刚构、刚构连续组合梁以及V型墩刚构等。按截面形式划分有:I形梁、T形梁、 形梁、槽形梁、箱形梁等,大跨度超静定梁桥绝大多数采用箱形截面。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由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仍将是我国量大面广的中小跨径桥梁的首选结构。一般认为,简支梁桥的合理跨径在50m以下,超出这一范围,梁高会急剧加大,失去其经济合理性。 与简支梁相比,其它超静定梁则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那就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对地形、地质和通航要求适应性强、施工方便、较经济,已成为国内大跨径桥梁的首选桥型。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连续刚构同为大跨度梁式桥,但受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连续梁相比,连续刚构由于在墩顶处的墩梁固结,对梁跨形成附加约束,因而能够增加顺桥向的抗弯刚度和横桥向的抗扭刚度,从而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同时由于墩柱的约束,温度变化、收缩徐变等对连续刚构造成的内力影响,也比连续梁大得多;尽管在高墩桥

位,经常采用柔性墩结构,但桥墩的材料用量、设计难度要比连续梁大得多。 与连续刚构相比,连续梁桥在支座处仅提供竖向约束。所以,在正常“恒载+活载”作用下的跨中截面弯矩要比连续刚构大,但由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各种内力要比连续刚构小很多;大跨度连续梁对支座的承载能力要求很高,甚至需要特别设计(如南京长江大桥二桥北汊桥连续梁的支座吨位达到65000KN)。但它要求桥墩只承受竖向反力,在深水基础的情况下允许采用高桩承台,能够大大简化基础及桥墩的设计与施工。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受力特点则介于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之间;V 型墩刚构则具有增加桥梁刚度的特点。总之,在大跨度桥梁的桥式方案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权衡选择。 2、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现状与发展 桥梁跨越能力,也就是常说的跨径大小,是桥梁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交通、桥梁设计和施工各方面的成就。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 在结构材料方面,高强、早强混凝土,又发展到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在特殊使用要求下的特种混凝土正在得到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正在取代传统的施工方法;在预应力技术上,高强钢绞线、大吨位群锚技术日益普及,目前1860MPa级的高强低松驰钢绞线,几乎包揽了新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天下(已研制出2000MPa的钢绞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 本标段内桥梁为石院子中桥长67米,上部为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采用柱式墩,U 型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1、基础施工 1、1桩基施工方法 钻机施工工艺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1.1.1施工准备: 开钻前根据地层岩性等地质条件、技术要求确定钻进方法和选用合适的钻具;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开孔前,测量班放出桩位中心后将钢护筒埋入土中正确对位。开孔时,采用短钻具、低钻速、轻压慢进。 1.1.2钢护筒的制作: 桩基护筒用δ=10mm的A3钢板卷制,护筒焊接采用开坡口双面焊,要求焊逢连续,保证不漏水。护筒埋置深度须符合下列规定:黏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 1.1.3钻进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钻进施工时,再次将钻头、钻杆、钢丝绳等进行全面检查;钻进时,钻头对准设计桩位中心,匀速下放至作业面,液压装置加压,旋转钻进,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资料掌握土层变化,及时捞取钻碴取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资料进行核对。根据核对判定的土层调整钻机的转速和钻孔进尺。 1.1.4护壁: 钻孔护壁采用泥浆护壁的形式。选用成品膨润土配制优质泥浆,其具有相对密度低、粘度低、含砂量少、失水量少、泥皮薄、稳定性强、固壁能力高等优点。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不同的泥浆比重。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参照<公路桥梁施工规范>(JTG/T F50-2011)泥浆性能指标。 1.1.5第一次清孔: 钻孔至设计高程,经过检查,孔深符合要求后,开始进行清空。清孔采用换浆法,在钻进至设计深度后,稍稍提起钻头,同时保持原有的泥浆比重进行循环浮碴,随着 终 孔 清 孔 测 孔 安放钢筋笼 安放导管 测孔深、孔径、倾斜度 测泥浆性能指标 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水密性试验 测孔深、孔径 钢筋笼及检测管制作 凿桩头 二次清孔 灌注混凝土 检查泥浆指标及沉渣厚度 制作混凝土试件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大全

中央电视塔塔身竖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 第1章工程概况 中央电视发射塔是国内首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塔身的高耸结构。塔体地面以上高度为40 5m,施工高度为420m(图4-4-1),竖向预应力结构包括塔身和两节混凝土桅杆。该塔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达到9度。塔身和桅杆均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保证塔身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刚度。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使全塔处于弹性状态;在遭遇到高于设防烈度的强震后,仍有较好的延性与变形恢复能力。 塔身及桅杆竖向预应力筋布置如图4-4-2所示。 图中第①部分为16-7Φj15,第②部分为24-7Φj15,第③部分为64-7Φj15,第④部分为20-7Φj15。 塔身由外筒和内筒组成。外筒截面为环形,其外径自下而上由39.34m变至12.00m。塔身竖向预应力筋包括由-14.3m至+1l2.0m和+257.5m沿筒体布置的两段,分别为20束和64束7Φj15钢绞线束。塔身和桅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截面上有效预压应力值为1~1.5MPa。 塔身竖向预应力施工是该塔预应力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竖向预应力束最长达271.8m,国内尚无施工先例可借鉴。为顺利完成该塔竖向预应力施工,采取了技术论证、试验研究和探索型施工试验直至工程应用逐步深入进行的技术路线。针对竖向预应力施工的特殊性,提出如下施工难点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竖向预应力预埋管材料的选择及铺设工艺。 竖向预应力超长束的穿束关键技术的研究。所采用的穿束工艺应具有施工简便、实用性强和效率高等特点。 竖向预应力张锚工艺研究及张拉辅助设备研制。 竖向孔道摩阻损失测定方法研究。 竖向孔道灌浆的浆体性能试验及足尺灌浆试验。 第2章竖向预应力管道铺设 中央电视塔塔体竖向孔道最长达27l.8m,预应力管道的铺设和塔体滑框倒模施工同步进行。竖向孔道从底部-14.3m开始,直至+257.5m铺设完毕,整个施工周期较长。管道的铺设工艺受塔身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各个工序影响,避免竖向孔道堵塞和过大的垂直偏差,是研究管道铺设工艺应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由于塔身竖向孔道的铺设随塔体滑框倒模施工逐节向上完成,塔身外筒环形截面的外径逐渐变化,且塔楼部位的水平与竖向结构交叉及各种孔洞较多,因此管道铺设施工中的不可预见因素较多。此外,塔身混凝土浇筑采用了振捣成型工艺,冲击作用对孔道管可能造成损坏。为保证竖向孔道材质本身的可靠性,确定采用镀锌钢管作为竖向孔道材料(内径68mm),其连接采用套扣和套管焊接工艺。尽管镀锌钢管的成本高于波纹管,但用作竖向长孔道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孔道管辅设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施工过程中不会锈蚀。 塔体混凝土浇筑时,可避免发生振捣冲击而损坏孔道管的现象。 孔道垂直灌浆过程中,钢管可承受较高的压力。 刚度大,水密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和连接。 塔身滑框倒模施工中,孔道铺设采用定位支架,以保证其位置准确。随着塔体的逐步升高,采取了定期检查并通孔的措施,每根孔道管的上口均加盖,以防异物掉入堵塞孔道。实践证明,

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价值工程 0引言 桥梁深水基础的修建是跨海跨江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水基础的修建关键在于如何摆脱水深的影响。因为在深水环境下建造基础不仅是施工难题,更是设计难题。在近代,我国主要采用沉箱、沉井技术进行施工;随着桩基础以及钢板桩围堰技术的发展,现代跨海大桥主要采用桩基进行施工;发展到当代,双承台钢管桩基础得到广泛的采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用于解决深水施工的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逐步获得工程人员的青睐,取得十足的发展。 1工程概况 某桥梁深水承台双壁钢围堰,水深8m ,承台为正方形,尺寸10m ×10m ,厚3m ,河床为密实细砂。本设计承台基础平面图如图1所示,钢围堰平面图如图2所示。 2双壁钢围堰优点分析 双壁钢围堰是一个带有单斜面刃脚的圆形双壁全焊水密钢结构圆筒,有自浮力,有强度更高的双壁钢壳,筒的内、外壁形成的空间称之钢壳。内、外壁由钢板围焊而成,圆筒上、下均不设底板或盖板,钢壳下口以环形单斜面刃脚封闭,钢壳上口敞开,以方便施工时往钢壳内灌注混凝土或注水。 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①双壁钢围堰具有高强的双壁钢壳,从而可以承受较大的内外水压。②双壁钢围堰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封底后,排水不受施工水位的限制,从而摆脱了施工的季节限制。③墩位处水深对双壁钢围堰施工不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双壁钢围堰施工法进行施工时,如果能够配合使用空气幕下沉技术还可以将围堰下沉到更深的水域,从而扩大了双壁钢围堰施工法的应用范围。④双壁钢围堰下沉就位后,可以直接充当钻孔桩基的施工辅助设施。 3围堰结构选择 根据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双壁钢围堰宜制作成圆形,这样不仅制作简便而且下沉时也容易控制。但是当考虑承台结构的尺寸限制时,必须将围堰尺寸加大数倍,从而提高了工程的造价。同时,围堰作为承台和墩(塔)身施工的先决条件,围堰平面形状的选择也必须受到承台尺寸的限制。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双壁钢围堰多设计成矩 形、圆形和扇形。在双壁钢围堰法应用早期,一般采用圆形结构。但 是随着桥梁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它结构形式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进行围堰结构设计时,必须在综合考虑围堰工程造价、受力特性以及施工难易程度基础上进行选型。 本设计中深水承台尺寸为10m ×10m ,围堰平面形状为正方形,外壁尺寸为15.6m ×15.6m ,内壁尺寸为13m ×13m ,内外壁板均为6mm ,壁腔厚1.3m 。围堰本身实际上是个浮式钢沉井,井壁钢壳是由有加劲肋的内外壁板和若干层水平钢桁架组成,中空的井壁提供的浮力可使围堰在水中自浮,使双壁钢围堰在自浮状态下分层接高下沉。围堰内外壁间设置8个隔舱板,在平面上将围堰分为8块,隔舱板将围堰分为8个互不连通的密封隔舱,利用向隔舱不等高灌水来控制双钢围堰下沉及调整下沉时的倾斜。围堰竖向总高22.5m ,考虑到浪高最大为1.5m ,围堰高出水面部分为2m ,围堰竖向分为5节(4.5m+5m+5m+4m+4m),井壁底部设置刃脚有利于切土下沉。 由于水深较大,为了保证围堰的整体刚度和稳定,在围堰内部设置两层截面形式为工字型内支撑。由于刃脚承受土压力及水压力较大,故刃脚段适当加密水平桁架的竖向间距(0.5m),其余部分水平桁架竖向间距为1m 。面板竖向加劲肋采用L50×5角钢,角钢与面板共同承受外荷载。水平环板采用准200mm ×10mm 钢板,钢板也与面板共同承受外荷载,同时在进行受力计算时,环板与参与受力面板作为桁架的弦杆进行受力计算。 4围堰施工工艺 4.1围堰加工工艺在本次工程中,钢围堰的制作流程如下:①胎架的设置。为了获得满足尺寸要求的围堰,在车间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设置恰当合适的胎架。组装用的胎架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刚度,从而避免在组装过程中胎架发生过大的变形。同时,胎架的尺寸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从而确保围堰尺寸的正确性。②钢围堰下料。在进行钢围堰构件下料前,必须对构件进行样本的制作。如果构件中存在无法确定具体尺寸的构件或者连接件时,必须通过实样的制作来确定尺寸。③分块组装。钢围堰主要由环板、壁板以及水平桁架等构件组成,当各构件制作完备后要将这些构件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组装。④焊接加工。双壁钢围堰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焊缝处理,焊接前必须对所有焊缝分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为了双壁钢围堰的整体焊接变形,双壁钢围堰中的内外壁板采用两面自动焊进行。⑤试拼出厂。当围堰的分块加工完毕后,运送到试拼场进行出厂前的试拼,然后再用于施工。 4.2双壁钢围堰的锚碇系统布置根据施工水域水文条件和通航要求,围堰锚碇系统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布置方式。本工程的锚碇布置系统主要如图3所示。 4.3围堰接高当双壁钢围堰的锚碇系统布置妥当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围堰接高。围堰接高的方式主要有: ①利用起重的船只将“钢堰”进行吊装接高;②当首节吊装完毕后,将围堰分块用导向船上的起重设备进行接高;③首节采用吊装 ————————————————————— —作者简介:王剑亮(1977-),男,陕西周至人,硕士学历,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 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Deepwater Foundations of Bridge 王剑亮Wang Jianliang ;赵建刚Zhao Jian'gang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咸阳712000)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f C.R.E.C ,Xianyang 712000,China )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横跨长江大河的桥梁不断涌现。桥梁的深水基础施工是大跨度桥梁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深水基 础施工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在工程实际中一般采用围堰和钢吊箱进行施工。本文以***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为背景,详细的阐述了双壁钢围堰 法在深水基础施工中的应用,并做了简单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双壁钢围堰法的可用性。 Abstract:With the rising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the Yangtze river bridge across the river emerge.The deep water foundations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large span bridge construction.Bridge construction in deep water foundations always starts in complex environment,cofferdam and steel construction hanging box are gener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ep water foundations bridge of***in the background,the double-wall steel cofferdams in the deep water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implify,finally ge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of double steel cofferdam. 关键词: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有限元分析;施工方案Key words:deep water foundations ;double-wall steel cofferdam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onstruc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92-02 图1承台平面图(单位:m )图2钢围堰平面图(单位:mm ) ·92·

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方案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施工方案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由国家计委立项,是浙江省及杭州市的重点工程项目。该工程中3座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是目前国内同类工程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技3,池体最大内径24m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单位工程。其单池容积为l0926m,工程规模与我国首次在济南建造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相当,目前与其并列属世界第二位、亚洲第一位。该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国建筑八局浙江分公司施工。 1工程概况 消化池池体高32m,埋深13.6m,内空高41.7m,池壁厚由700mm渐变至400mm,外形呈三维曲面体。池体内壁采用无毒环氧防腐涂料防腐,外壁采用聚氨酯发泡保温、钢龙骨彩钢板饰面。基础为桩承台,50根?1000mm钻孔灌注桩,长45m,钢筋混凝土承台厚度最小为1600mm。池体为双向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筋为7·j5,直径15.7mm,公称面积150m㎡,标准强度为1860N/m㎡,环向共设置122圈(由呈半圆形的2束筋组成)预应力筋,且为分段均布(分3种规格:5×7·j5、4×7·j5、3×7·j5),竖向均匀布置64束(3×7·j5)预应力筋。混凝土等级地下无须应力部分为C30、S8,其余为C40、S8,均掺4%TJ外加剂。 2工程施工特点 2.1非预应力钢筋安装尺寸、位置要求准确地下承台部分钢筋由多层环向、竖向和径向钢筋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地上壳体部分钢筋为2层由环向和竖向钢筋组成的网片。环向钢筋在现场放大样用弯曲机弯曲成型,采用电弧焊将其焊成封闭式的圆环。环向筋和竖向筋形成壳体网状结构,安装成型后难以校正,所以对钢筋尺寸、位置要求准确,否则模板无法就位。 2.2模板及支撑体系复杂消化池池壁呈三维曲面体,其截面尺—寸随标高变化而变化,模板及支撑体系加工、安装、校正难度大。 2.3混凝土质量要求高混凝土工程质量要经受满水闭气试验的考验,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施工缝处理要求很高;池壁为曲面,预应力张拉孔加固筋多,混凝土振捣困难;混凝土养护难度大。 2.4无粘结预应力施工难度大预应力张拉孔的尺寸受结构限制,预应力筋张拉只能采用变角张拉。预应力筋分布广,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就位和移位都十分困难。 3非预应力钢筋安装 3.1钢筋支架 钢筋支架安装前,先计算出支架尺寸(包括半径等)与标高的关系,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池体中心线量出相应标高的支架半径以确定支架位置。本工程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基础底板部分钢筋采用L50mm×5mm支架;承台部分利用本身的结构钢筋作为支φ25架,即将竖向筋、环向筋和径向筋点焊成整体,形成立体骨架体系;地上壳体部分采用. 钢筋制成的平面衍架,间距为1500mm(见图2)。 3.2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钢筋是在现场大样的基础上进行下料和弯曲制作,其误差控制在5mm范围内。 钢筋安装的顺序是先安装结构钢筋网片,然后为开洞及安装洞口加固筋。安装前计算出竖向筋每隔500mm高度或径向筋不同半径(间隔500mm)的间距,并标注在钢筋支架上。安装时,先每隔500mm固定竖向筋或径向筋位置,然后再安装水平筋或环向筋。为增强结构钢筋的整体性,可适当将结构筋与支架点焊连接。钢筋安装比模板工程要提前一个施工段。钢筋接头采用搭接和绑条焊(d≥22mm)。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 施 工 方 案 XX建筑工程公司 年月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2.1 设计概况 (3) 2.2 工程地质分布情况 (3) 3.施工组织及部署 (4) 3.1 工程目标 (4) 3.2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5) 3.3 施工准备 (5) 4.施工进度计划 (9) 5.劳动力计划 (10) 6.施工总平面布置 (11) 6.1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1) 6.2 施工总平面图内容 (11) 7. 主要施工办法 (12) 施工工艺流程图 (12) 7.1试打桩 (12) 7.2测量放线 (12) 7.3沉桩 (13) 7.4焊接接桩 (14) 7.5送桩 (14) 7.6终止沉桩 (15) 7.7空孔处理 (15) 8.确保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6) 8.1管理措施 (16) 8.2技术措施: (16)

9.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7) 10.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措施 (18) 11.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9) 12.相关附表: (20) 12.1 预应力管桩检验标准 (20) 12.2 桩位偏差检验标准 (21)

1.编制依据 1.1 XX市金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XX市XX建筑工程公司签定的施工合同。 1.2 XX岩土工程勘察院提供的《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3 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桩基础平面图。 1.4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图集、地方标准、法规图集。类别名称编号或文号如下: 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行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行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装技术规范》JGJ46-88 国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国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行标《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 省标《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苏G03-2002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商业公寓楼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 建设地点:XX市 2.1 设计概况 桩型: A区为PC-400(80)A-C70-13、13,桩数165根,桩长26m,桩端入持力层深度≥1000mm,单桩设计承载力2200KN,桩顶标高-5.380m。 B区为PC-400(80)A-C70-10、11、11,桩数60根,桩长32m,桩端入持力层深度≥1000mm,单桩设计承载力2200KN,桩顶标高-5.380m。 C区为PHC-500(100)A-C80-14、14、14,桩数147根,桩长42m,桩端入持力层深度≥1000mm,单桩设计承载力4000KN,桩顶标高-6.080m。 2.2 工程地质分布情况 参见《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之情况说明。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转体施工技术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国家不断扩大对运输部门的投资,并高度重视桥梁的修建工作,同时预应力技术也得到了突破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转体施工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桥梁施工的特点、流程、方法等方面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桥; 转体施工; 转盘制作 【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he state of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investment,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while prestressed technique also get the breakthrough,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lso swivel get applied more and m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method of bridge construc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 keywords 】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swivel construction; turntable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在交通线的扩展方面桥梁的修筑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在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概况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概况 同济大学混凝土桥梁研究室 事○○三年十月

一、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自出现以来的每次重大技术収展,都和材料、结极体系和施工工艺等 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促进不断収展: 1. 预应力材料 ?高强、高性能及轻质混凝土技术収展,使混凝土受力性能改善、耐久性提高、浇筑更方便,也使预应 力混凝土桥梁结极自重荷载下降 ?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材収展,使预应力混凝土的效率大大提高,也促进了预应力器具和设备収展

一、引言 1. 预应力材料 ?纤维增强聚合物预应力筋技术収展,使预应力筋兼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疲劳、非磁性等优点于一 体,一些钢材难以兊服的弱点消除,将预应力混凝 土桥梁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収展领域 ?利用现代传感和通讯等技术的智能化预应力混凝土材料,不间断监视结极的工作状态、生命轨迹,将 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健康、安全运行提供有利保障

一、引言 2. 预应力桥梁结极体系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极,兼有预应力和钢筋混凝土结极的优点,兊服了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极的缺点?无粘结体内预应力混凝土结极,消除了后张预应力筋管道的压浆,降低了预应力摩阻损失 ?双向预应力、预弯预应力体系是预应力概念的新収展,它们使结极的高跨比显著减小,满足了一些特 殊的使用要求

一、引言 2. 预应力桥梁结极体系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极,极造简化、补索方便、施工简单,维护方便、总体经济性优越,逐步成为在 经济、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方面最有竞争力的方案?钢—混凝土组合式预应力桥梁,利用钢腹、预应力混凝土顶板与底板在受力、极造及施工等方面的优 点,成为预应力桥梁一种新的収展方向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不但具有可靠的强度、抗震能力及抗裂性,而且具有行车舒适平稳、养护工作量小、伸缩缝小、造型美观、设计及施工经验成熟等一系列优点,是目前桥梁结构中的常见桥型。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苏省青阳辅道桥的施工方法,此桥梁跨径198m,设计为54m+90m+54m的三跨连续变截面箱梁,悬臂施工法施工。 标签: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法;验算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具有一系列优点。连续梁桥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它具有变形小,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抗震能力强,养护简单等优点。连续梁桥可以说是现代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种桥型,特别是高速路的发展使连续梁桥达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它与简支梁桥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简支梁桥以跨为单位,各跨梁在支点上断开;而连续梁桥则是由若干跨梁组成一联,再由一联或多联组成整桥,各跨梁在支点上连续通过。 1、发展现状 自60年代中期在德国莱茵河上的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法建成Bendorf桥以来,悬臂浇筑施工法得到不断改进、完善和推广应用,从而使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桥型之一,因此巨大的时代潮流促使工程人去不断推进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的发展。 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比欧洲起步晚,但是发展却很迅速。在预应力材料的选择及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交通网中,桥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桥梁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对桥梁的平稳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混凝土连续梁桥无疑成为了建设道路的首选。 2、工程概况 青阳港辅道桥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县级市昆山的一座辅道桥。青阳港辅道桥分南北两幅建于原青阳港大桥南北两侧,北辅道桥桥梁起讫点桩号分别为FBK7+950.0、FBK8+814.0,桥梁全长864m,其中在桩号FBK8+531.375~FBK8+680.765间的桥梁平面位于R=3479.625m的左偏圆曲线上;南辅道桥桥梁起讫点桩号分别为FCK8+018.0、FCK8+882.0,桥梁全长804m,其中在桩号FCK8+531.375~FBK8+682.515间的桥梁平面位于R=3520.375m的左偏圆曲线上。全桥行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均为向外2%横坡,人行道为向内1.5%横坡。

浅析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浅析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本文首先对桥梁施工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简述桥梁工程蕴含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1、桥梁施工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于是乎桥梁工程建设飞速发展,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更是至关重要。 (1)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中,人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相信是每一个人在做事前考虑的第一要点。因为只有安全了,才能使宝贵的生命不受到伤害,使生活充满欢乐、更加美好。身边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人人都不能忽视。安全之行,始于足下。一座桥梁的质量好坏,也就影响着人的安全。 (2)当我们建造一座桥梁,特别是大型桥梁工程,它的投资额是非常大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座桥梁,不仅仅只能考虑其实用,我们还要计算其成本的高低。当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投入少、产出多,以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的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对施工中的计划、组织以及控制投入、产出的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与计划,而管理与计划的基础和依据就是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 2、桥梁工程蕴含的技术 桥梁工程所蕴含的技术主要包括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几个方面。 (1)桥梁是在道路跨越河流、山谷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段而修建的构筑物,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道路地质复杂程度的增加,桥梁的数量与规模在道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于是,不难发现:它是道路选线时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除特大桥梁需单独进行勘察外,一般桥梁工程地质勘察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重要部分,应予以重视。 (2)桥梁有效的设计有利于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更有效,更合理地运用资源。桥梁设计技术更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它不仅要艺术与美的结合。还要求严格的规划。 (3)桥梁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桥梁施工技术。其有着严格的要求与规范。工欲保安全,必先守规章。在施工技术中,将不断引用新技术和高效率、高功能的机具设备,借以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