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资性别差异的分布效应研究
国民男女人均收入差距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国民男女人均收入差距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在我国经济改革以前,女性基本上都实现了就业,女性劳动参与率超过90%,在总体劳动力中女性占了48%,但是女性所得的平均工资仅仅占男性就业者的84%,可见当时,女性劳动参与率相当高,但是所得到的报酬却与她们所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
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来一样,我国的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仍然很严峻。
经济改革开始以后,国家虽然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妇女就业问题,但是并未有国家政策层面针对女性劳动者的保护。
虽然我国在1995年1月1日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其中出台了一些保护女性劳动者的措施,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却存在很大的阻力,由于市场经济的开始,导致了分配机制发生了根本改变,使得男女性的性别工资差异更加明显。
在女性找工作的过程中,性别歧视俨然成为了职场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企业为了控制运行的成本,通常因为女性的性别特征与男性对比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劣势而放弃选择女性职员或者用相对较低的工资雇佣女性职员。
职场中存在很多歧视现象,其中对女性的歧视问题特别明显。
2015年2月16日西班牙工人总联合会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欧洲范围内,欧盟统计局只对时薪差距进行比较,在没有考虑兼职和特定企业的情况。
西班牙工人总联合会指出,西班牙的时薪差距是19.3%,超出了欧洲平均水平16.5%,只有匈牙利、德国和斯洛伐克超过了20%。
如果按总年薪计算,西班牙的工资差距高达24%,如果再考虑到兼职的变量,那么差距就更大了。
在同等兼职条件下,女性的收入比男性低33.7%,意味着200万女性受到极端工资歧视,占西班牙女性劳动者的25%。
这也说明了性别歧视的客观存在。
然而,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这种歧视现象虽然对女性来说极为不公平,但背后也隐藏着诸多原因。
导致性别工资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教育。
男性和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将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从而形成性别工资差异。
教育是提高未来收入并且实现职位升迁的重要人力资本,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都会获得不同的报酬,进而产生了性别工资的差异。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及其社会经济效应近年来,关于性别平等话题的讨论愈发频繁。
作为社会各领域重要的一部分,劳动力市场也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性别差异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并对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在劳动力市场中,女性通常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歧视,这导致了她们在就业机会和收入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劣势。
首先,传统社会观念对女性有着特定的期望与固定的角色分工,这使得女性更多地从事家庭和社会关怀的工作,而男性更多地从事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这种性别角色分工的存在,使得职业机会对女性来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次,女性在工作中也面临着与家庭责任的平衡问题。
尽管有育儿假等政策的保障,但女性在家庭抚养和照顾上的责任仍然更大,这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上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的存在。
而这种性别差异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女性劳动力的浪费意味着整个社会资源的浪费。
无论是高等教育资源还是职业培训资源,在性别差异存在的情况下,女性所享受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都远远低于男性。
这种资源的浪费意味着整个社会效益的下降。
其次,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导致了女性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的下降,进而影响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
没有经济独立性的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往往受到制约,这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来促进性别平等和改善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实施,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职业发展空间。
这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来实现。
例如,建立更多的托儿所和家政服务中心,为女性解决家庭照顾责任与工作责任之间的矛盾。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教育。
这可以通过加强对性别平等教育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再次,我们还可以通过推广灵活就业制度,鼓励更多的家庭主妇和女性加入劳动力市场。
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

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动男女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工资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性别差异在工资收入上是普遍存在的。
根据统计数据,男性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要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因为男性职工在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上的比例较高,而这些岗位往往具有高薪、高绩效的特点。
与此女性职工更多地从事低技能、低薪的工作,比如服务业、办公文员等。
这种差异导致了男女职工工资收入的不平等。
性别差异在职业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在职业选择上往往受到限制。
许多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与家庭生活更加兼容的工作,比如教师、医生等职业。
这些职业往往薪酬较低。
与此相反,男性更多地选择有挑战性和高收入的职业,如工程师、金融从业人员等。
这种职业倾向的差异也会导致性别工资差异的产生。
性别差异在职业晋升和职业发展中也存在。
许多研究表明,女性往往在晋升机会和晋升速度上受到限制。
这种限制主要来自于组织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比如对女性晋升的歧视态度、对女性生育的歧视等。
这些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女性在职业发展上处于劣势地位,进而影响到了她们的工资收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缩小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
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性别歧视的打击力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建立符合性别平等原则的招聘和晋升机制。
我们应该重视对女性职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她们的职业竞争力。
社会应该加强对家庭责任的共同承担和家庭事务的合理分配,以便让女性在职业发展上更有空间和机会。
我们应该提高全社会对男女职工工资平等的认识和意识,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鼓励男性在家庭中扮演更多的家庭角色,实现家庭和职业的平衡。
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农民工收入的性别差异实证研究

农业经济
2 0 1 3 / 1 2
农民工收兀的性别差异实i 正 研夯
◎陆
摘
璐
要 :本 文随机 选取 了江 苏省 8 5 9 名 农 民工作 为 实证研 究的对象 ,从 性别 角度 分析 了他 们之 间的收入 差异 ,结果显
示 ,女性农 民工的收入水平基本上都低 于男性农 民工 ,女性农 民工 的收入没有 文化程度 与时代 不 同导致的差异性 ,女性农 民 工的 小时收入会 受到 多种 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 生活 负担 、工作环境 以及社会观念 等,而男性农 民工的 自身 因素会对收入造成
由于笔者所在 的单位处于江苏省 ,因此 ,笔者在本 次研 都接受了小 学以上高 中以下的教育 或培训 。此外 ,样 本中的 究 中主 要选取了 江苏省 8 5 9 名 农 民工作 为此次 实证研究 的具 农 民工婚姻状况 有着较为显著 的性 别差异性 ,其 中的男性 农
体样本 。本 次研 究的调 查时 间是在 2 0 1 2 年3 月初 正式开 始 , 民工已婚人数较 多 ,而女性农 民工 已婚人数相对较少 ,各 自 5 %和 4 5 %。应该来说 ,该样本 中的女性农 民 主要采取 了阶段 抽样和配 额抽样的研究 方法。应该来说 ,江 的比例达到 了7
苏省作为我 国东部经济发展 较快的地 区 ,其在全国经济总 量 工的未婚 比例较 高。另外 ,农 民工 的就 业特征也有一定 的特 中 占据着重 要的地位 。然 而 ,江苏省 内也存 在一定的地 区性 殊性 ,大部分农 民工就业的企业属 于民营企业 ,他们从事 的
差异 ,根据经济 整体水平 来划分的话 ,江 苏省一般被划分 为 行业主要集 中在 建筑 业 、服务业等 ,其性别差异性并不够 显 苏南 、苏 中 、苏北三个 区域 ,它们各 自代表着较高经济 发展 著 。 水平 、中等 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较差经济 发展水平 。因而 ,在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研究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研究在现代社会中,性别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劳动力市场上,性别差异依然存在。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包括薪酬不平等、职业选择和晋升机会的限制以及工作-家庭平衡的挑战。
一、薪酬不平等薪酬不平等是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女性的工资普遍低于男性。
尽管一些国家已经通过法律来禁止性别薪酬歧视,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这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就业行业的性别分工、女性在工作中所受到的歧视以及对女性职业地位的刻板印象。
二、职业选择和晋升机会的限制性别差异还体现在职业选择和晋升机会上。
在某些行业中,女性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限制。
科技、工程和金融等领域常常被认为是男性主导的领域,女性在这些行业中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机会。
此外,女性在晋升方面也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使得女性很难获得出色表现后的晋升机会。
三、工作-家庭平衡的挑战工作-家庭平衡是许多职业女性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尽管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但女性在家庭职责上承担的仍然较多。
这使得她们更难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
这也导致了一些女性在事业上的暂时或永久折损,从而影响了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和薪酬。
四、推动性别平等的措施为了减少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促进教育的性别平等,鼓励女性参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学习。
其次,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执行性别平等的人力资源政策。
此外,改变和消除刻板印象,提高对女性职业经历和成就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建立更多家庭友好政策,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和育儿假等福利,以帮助女性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
总结: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
尽管在性别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法律法规、教育和政策改革等,我们可以逐渐减少这些差异,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公平和平等的机会。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薪酬差异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薪酬差异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薪酬差异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男女平等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仍然存在着男女在工作岗位上待遇不平等的现象。
这种性别薪酬差异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劳动力市场的性别薪酬差异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性别薪酬差异的存在1.1 公司内部在某些公司中,男性往往在职位晋升和加薪方面更容易得到优待,而女性则可能会受到性别歧视的影响,无法获得应有的晋升机会和薪资待遇。
1.2 行业差异不同行业之间的性别薪酬差异较为明显。
在一些传统的男性主导行业中,例如工程、科技和金融等领域,男性的薪资普遍要高于女性。
而在一些更为女性化的行业,如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等,男女薪酬差异相对较小。
1.3 职业选择性别在职业选择上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强调关怀和人际交往的职业,而这些职业的薪资水平往往较低。
相比之下,男性更倾向于选择技术性和管理性较强的职业,这些职业的薪资普遍较高。
二、性别薪酬差异带来的问题2.1 不公平对待性别薪酬差异的存在导致了不公平对待。
同样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情况下,男性获得的薪资往往高于女性,这显然违背了努力工作应该得到相应回报的原则。
2.2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性别薪酬差异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和参与程度,从而浪费了大量未受到充分利用的人力资源。
如果能够消除性别薪酬差异,将有助于提高整体社会的生产力。
2.3 社会不稳定因素性别薪酬差异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当女性无法获得与自身能力和贡献相符的薪资待遇时,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如家庭矛盾、社会不满等。
三、解决性别薪酬差异问题的对策3.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加强对性别薪酬差异的监管和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执法力度。
对于存在性别薪酬差异的公司,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确保男女员工在同等条件下获得一样的薪资待遇。
3.2 推行公平的薪酬体系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对于消除性别薪酬差异至关重要。
性别差距在工资上的影响

性别差距在工资上的影响性别差距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普遍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男女在工资上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同一岗位上工作的男女之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性别差距在工资上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性别差距的根源性别差距在工资上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社会的某些传统观念。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开始强调男女平等,但男性职业在整个社会中仍然被赋予比女性更高的价值。
另外,由于许多行业都是传统上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性别分工”的现象。
女性逐渐被限制在一些低薪行业中,例如教育和医疗保健等。
这样一来,男性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工作机会,而女性则被削弱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二、现状分析当前,许多国家都开始关注性别差距给女性在职场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世界各地的女性,特别是那些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女性,经常需要面对工资不公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挑战。
比如在美国,尽管法律已经禁止对待男女的工资差距,但是男性仍然能够获得比女性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工作机会。
在印度,妇女在工资方面同样面临重大的差距。
调查显示,男性在同一职位上的工资要高出女性8-10%的薪资。
这些事实说明了性别差距在职场中的现实问题。
三、影响因素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性别差距的存在?一些影响性别差距的因素是经济和社会的根源。
比如已经提到,传统观念和职业选择问题是两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但是更多的还是来自组织方面的因素。
研究表明,如果公司缺乏女性领导者,那么女性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工资增长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此外,有的公司的招聘标准往往偏重于男性的体力和技能而往往忽视了女性智力和创造性方面的优势。
如果组织不重视女性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工资增长,那么性别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
四、探索解决方案如何解决性别差距所带来的影响?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却非常困难。
一些学者认为,改变传统观念和职业选择是一种解决方案。
这需要通过教育来逐步改变现有的观念和促进女性职业发展。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变化研究——来自面板分位数回归分解方法的证据

异分 解 为 由个体 特征 差 异造 成 的可 解释 部 分 , 以及 由特 征 回报 差 异造 成 的不 可 解释 部
分, 并将 后者 认定 为性别 歧视 。研 究歧视 问题 有 着很 强 的政 策 意义 , 因为解 决这 个 问题 并 不存在 平 等与效 率 的权 衡取 舍 , 公 共政 策完 全 可 以做 到 同时增 进 平 等 与效 率 ( 奥肯, 2 0 1 0 ) 。后来 的学者按 照 O a x a c a的思路 , 对工 资差 异分 解 方 法进 行 了发展 与改进 , 其 方
2 0 1 3年第 2期 马超 顾海 李佳佳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 变化研 究
异, 并发 现 男女 工 资差异 主 要 由行 业 内差 异造 成 ; 并且 歧 视是 造成 性别工 资 差异 的主要 原 因, 人 力资本 所起 的作 用 很 小 。郭 继 强 和 陆利 丽 ( 2 0 0 9 ) 在 O a x a c a分 解 的基 础 上 , 对 存 在 的“ 指数基 准 ” 问题进 行讨 论 并改进 了分 解 方法①, 发现 歧视 占总差异 的 7 4 . 0 2 %。
马超 , 南京大学政府 管理 学院, E - m a i l : m a c h a o 1 9 8 7 5 4 @1 2 6 . c o m, 通讯地 址: 江苏省 南京市栖霞 区仙林大道 1 6 3号 南京大学 1 5幢2 0 6室, 邮政编码 : 2 1 0 0 4 6 ; 顾 海,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E - m a i l : g h a i 1 0 0 8 @r i p . s i n a . c o n; r 李佳佳 ,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院 , E - ma i l : r a i n - j i a j i a @1 6 3 . c o n。 本 文 入 选 “ r 2 0 1 2微 观 数据 与实 证 方 法 国 际研 讨 会 ” , 马 超感谢会上各位专家对本文 的评议 与指导, 感谢 B l a i s e Me l l y和 曲兆鹏老师对分位 数分解方 法的指导。同时感谢 审稿人的宝贵修 改意见 。文责 自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工资性别差异的分布效应研究 ――基于反事实分析法的分位数模型论证
山西财经大学 林剑、程鑫、李雪静
目 录 Abstract ....................................................................................................................... - 1 - 摘要 .............................................................................................................................. - 2 - 一、问题的提出 .......................................................................................................... - 3 - 二、建模思想与模型设定 .......................................................................................... - 4 -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 ....................................................................................... - 4 - (二)工资分布的非参数估计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刻画 ................................... - 6 - (三)男性与女性工资方程的分位数回归模型 ............................................... - 6 - (四)分解方法的选择 ....................................................................................... - 7 - 1. 性别工资均值差异的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 ................................ - 8 - 2. 性别工资差异的分位数分解模型 .......................................................... - 8 - 3. 反事实工资分布的构造 .......................................................................... - 9 - 三、数据说明 ............................................................................................................ - 10 - 四、初步的描述统计分析 ........................................................................................ - 11 - (一)男性与女性平均工资的差异 ................................................................. - 11 - (二)“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的初判 ............................................... - 12 - 五、男性和女性工资方程的分位数回归系数差异分析 ........................................ - 13 - 六、性别工资差异的分位数分解结果分析 ............................................................ - 16 - 七、结论与建议 ........................................................................................................ - 18 - 附录 ............................................................................................................................ - 20 - 参考文献 .................................................................................................................... - 21 - - 1 -
Abstract Using CHNS(2009) data, we firstly apply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methods to observe the overall gender differential situation in China and to get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whether there exists the glass ceiling effect or the sticky floor effects in China by plotting the gender wage gaps in the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Then we use quantile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coefficients differential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he male and female wage equations.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ntile decomposition model based on counterfactual distribution we empirical the glass ceiling effects or the sticky floor effects from the point of distin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 our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tick floor effect in the urban of our country, while a strong glass ceiling effect exists in the rural of our country.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a lion share of the wage differential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is attributable to discrimination rather than to the human capi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exes. Comparing the productivity features return level of male with female on different quantile, we conclude that on the low position of wage distributions, education returns proportion of female is lower than that of male, and on the same time ,increasing of experience only make an significant effect on female wage which is on the low position of wage distributions. Returns propor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male. we also get the gender wage gaps are more obvious in blue-collar occupations,and the greater the wage differentials with the rise in wages. In the other hand, we find that the gender wage gaps are larger i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middle of the wage distribution. Keyword: Gender Wage Gaps; Glass Ceiling Effect; Sticky Floor Effect; Quantile
Decomposition; Counterfactual Distribution - 2 -
摘要:本文利用CHNS(2009)数据,首先通过非参数估计方法对工资分布函
数表现出的整体性别工资差异特点及不同收入水平的性别工资差异情况进行刻画,得到我国的性别工资差异是否存在“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的初步判断,然后应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男性和女性的生产率特征回报率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建立基于反事实分布的分位数分解模型,从区分城镇和农村的角度,对我国的性别工资差异是否存在“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进行实证,接着依据得到的分位数分解结果,对不同分位点上由性别歧视引起的工资差异程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的性别工资差异表现出“地板效应”,而我国农村的性别工资差异则呈现出明显的“天花板效应”,分位数分解的结果表明,对女性的歧视都是引起这两种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不同分位数上男性和女性生产率特征回报水平的比较得到,处于工资分布低端的女性教育回报率要低于男性,经验的增加只对低分位数上的女性工资产生显著作用,且回报率较男性低。通过比较还得到,蓝领职业的性别工资差异较明显,且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差异越大;工资分布的中间,私企的性别工资差异较大。 关键词:性别工资差异 天花板效应 地板效应 分位数分解 反事实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