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燃气轮机基本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及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

第一讲-燃气轮机基本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及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
第一讲-燃气轮机基本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及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

第一讲:燃气轮机基本原理及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授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的组成

2):燃气轮机发展史

3):我国燃气轮机工业慨况

4):GE公司燃气轮机产品系列及其编号

第二章:燃气轮机热力学基础知识

1):工质的状态参数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功和热量

第三章:燃气轮机热力循环

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主要技术指标

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

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第四章: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

1):PG9171E型燃机型号简介

2):PG9171E型燃机性能参数简介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的组成

燃气轮机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热能动力机械。现广泛应用的是按开式循环工作的燃气轮机。它不断地由外界吸入空气,经过压气机压缩,在燃烧室中通过与燃料混合燃烧加热,产生具有较高压力的高温燃气,再进入透平膨胀作功,并把废气排入大气。输出的机械功可作为驱动动力之用。因此,由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再加上控制系统及基本的辅助设备,就组成了燃气轮机装置。如果用以驱动发电机供应电力,就成了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幻灯)

第二节燃气轮机发展史

燃气轮机是继汽轮机和内燃机问世以后,吸取了二者之长而设计出来的,它是内燃的,避免了汽轮机需要庞大锅炉的缺点;又是回转式的,免去了内燃机中将往复式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而带来的结构复杂,磨损件多,运转不平稳等缺点。但由于燃气轮机对空气动力学和高温材料的要求超过其他动力机械,因此,发展燃气轮机并使之实用化,人们为之奋斗了很长时间。如果从1791年英国人约翰·巴贝尔(John Baber)申请登记第一个燃气轮机设计专利算起,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奋斗,到1939年,一台用于电站发电的燃气轮机(400OkW)才由瑞士BBC 公司制成,正式投运。同时Heinkel工厂的第一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燃气轮机发展成熟而进入了实用阶段·在此以后,燃气轮机的发展是很迅速的。由于燃气轮机本身固有的优点和其技术经济性能的不断提高,它的应用很快地扩展到了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

首先在石油工业中,由于油田的开发和建设,用电量急剧增加·建造大功率烧煤电站不具备条件(没有煤炭,交通不便,水源紧张,施工困难等),周期也不能满足要求·而燃气轮机电厂功率不受限制,建造速度抉,对现场条件要求不高,油田有充足的可供燃用的气体和液体燃料·不少油田还利用开发过程中一时难以利用的伴生气作燃气轮机燃料,价格便宜,发电成本低,增加了燃气轮机的竞争力,所以在油田地区,燃气轮机装置被广泛应用,除用于发电外,还在多种生产作业申用燃气轮机带动压缩机(例如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回注,气田采油等)和泵(例如原油管道输送和注水等)。

其他工业部门,如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化工厂、造纸厂等等;它们不仅需要机械动力,而且需要大量热(例如蒸汽)。这时用燃气轮机来功热联供,在满足这两方面需要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节能,故应用发展较快。

实践证明,燃气轮机作为舰船推进动力,其优点显著,特别是排水量为数千吨的军舰,近一、二十年来所建造的大多是用燃气轮机作为推进动力的,飞机上应用涡轮喷气发动机等航空燃气轮机时,不仅重量轻,功率大,且迎风面积小,效率高,适宜于高速飞行,故早在50年代就基本上取代了活塞式航空发动机。

近十多年来,燃气轮机在电站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是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由于燃气轮机起动迅速,且能在无外界电源的情况下起动,机动性好,用它带尖峰负荷和作为紧急备用机组,可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燃气轮机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技术性能大幅度提高。单机功率已240MW(GT26),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的效率达43.86%(STIG-IM5O00),已超过了大功率、高参数的汽轮机电站的效率,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的效率更高达55%,并正在向60%迈进。先进的燃气轮机已普遍应用模块化结构·运输、安装、维修和更换都比较方便,而且广泛地应用了孔探仪,振动和温度监控,焰火保护等措施,其可靠性和可用率大为提高,指标已超过了蒸汽轮机电站的相应指标。此外,在环保方面,出于燃气轮机的燃烧效率很离,排气千净,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CO、S0X,等排放物一般的都能够达到严格的环保标准,再结合应用注水或注蒸汽抑制燃烧、干式低NOX燃烧室,或者在排气管路中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等技术措施,可施使NOX的排放低至9ppm,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因此,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特别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已作基本负荷机组或备用机组得到了迅速的应用。1987年,英国燃气轮机的产量首次超过了汽轮机的产量,据统计,从1968年初到1992年5月,世界范圈内出售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有了9801台,总装机容量达2.38亿KW,而92年的订货达635台,3174万KW,目前全世界的装机容量正以约

燃气轮机性能指标主要影响因素及提高性能途径研究

燃气轮机性能指标主要影响因素及提高性能途径研究 摘要: 本文以9e燃机为例,概括介绍了国内已经投产的燃气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并通过对不同设计和运行条件下技术性能指标的对比,分析对燃气轮机性能指标产生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和简述了提高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燃气轮机;性能指标;功率;热耗率;影响因素;abstract:illustrated by 9e gas turbine, the main technic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gas turbine in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under different design and operation condition, an analysis on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s presented, so as to summarizethe major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keywords: gas turbine; performance parameter; power; heat rate; influencing factor 中图分类号:th138.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燃气轮机是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登上发电工业舞台的。但是由于当时机组的单机容量较小,而热效率又比较低,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只能作为紧急备用电源和调峰机组使用。 60年代时欧美的大电网曾发生过电网瞬时解列的大事故,这些事

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与核心技术

[研究?设计] 收稿日期:2005208215作者简介:彭文华(1972-),男,江西永新人,学士学位,讲师,主要从事涂布机、分切机等印刷包装机械的设计工作和机制工艺 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9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喷涂式热熔胶涂布机)。 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与核心技术 彭文华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 要:介绍了凹版印刷机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并对凹版印刷机的牵引、干燥、对版、刮墨等技术进行了分析,可供广大设计人员和操作工艺人员参考。关 键 词:凹版印刷机;工作原理;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T S 8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22895(2006)022******* 1-双工位放卷部分;2-气液纠偏机构;3-凹版印刷部分;4-烘箱干燥部分;5-套印对版部分;6-导辊;7-动力牵引机构;8-双工位收卷部分 图1 六色凹版印刷机总结构示意图 0 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凹版印刷技术在国内发展极其迅速,凹版印刷机在国内的制造技术和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凹版印刷比柔性版印 刷质量高,所以柔性版印刷技术的推广在国内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凹版印 刷机与胶印机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 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适用于 多色印刷,可用于对玻璃纸、BO PP 、 PET 、PE 、PV C 、 铝箔等卷筒状材料进行多色连续印刷,是许多彩印厂必备的印刷生产线,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对提高该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及操作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里作者根据自己对凹版印刷机的开发设计经验,向大家介绍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1 凹版印刷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目前在凹版印刷中应用最广的是六色凹版印刷机。该设备的总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双工位放卷部分、动力牵引部分、气液纠偏部分、凹版印刷部分、烘箱干燥部分、套印对版部分和双工位收卷部分等组成。其实物外观图见图2。六色凹版印刷机的生产流程如图3所示。印刷时首先按图1所示的走线方向,将卷筒基材穿好,然后慢速启动电机,放卷卷筒基材在动力牵引机构的连续牵引下,利用气液纠偏机构控制基材的横向偏移,然后基材就进入第一色印刷组进行印刷,印刷后利用电热烘箱产生的热风对其印刷表面进行干燥, 使印刷油墨中的溶剂图2 六色凹版印刷机外观图充分挥发后再依次进入其它印刷色组进行印刷和干燥,最后利用收卷装置对印刷成品进行收卷即完成了卷筒基材的多色印刷加工工序。可以通过调节前后2个动力 牵引机构对基材的牵引速差和控制收卷装置的离合器张力及放卷装置的制动器阻力,使卷筒纸在牵引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张力;通过调节调偏辊使卷筒基材运行平整、不起皱;通过调节套印机构,改变2印刷组之间基材的长度来纵向对版;通过调节版辊的轴向移动量来横向对版,实现对卷筒基材的多色套印,从而达到所需的印   第24卷第2期2006年6月   轻工机械 L ight I ndustry M achi nery   V o l .24,N o.2. June .,2006

印刷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印刷機結構: ?視覺定位系統 ?擦拭系統; ?錫膏填塗系統 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視覺定位系統 CAMERA的結構: ?兩個鏡頭,STENCIL+PCB ?一個PCB STOP SENSOR 可作錫膏覆蓋率檢查: ?用CAMERA的PCB鏡頭 ?可設定覆蓋率參數,不合格的機器會自動提示 視覺定位系統 PCB STOP SENSOR感應到PCB后.PCB 停 CAMERA的兩個鏡頭分別識別stencil和PCB上的MARK,以識別的圖像完全重合為基准,來完成定位精准度,在校對位置時,PCB不動,只有STENCIL可移動調整.(分X.Y. )

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真空擦拭杆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溶劑棒 導紙杆輔動軸 真空擦拭杆 擦拭系統 1.擦拭時由氣缸將擦拭杆頂起,使擦拭紙與鋼板接觸. 2.濕擦時的溶劑量要控制在濕擦完畢時,濕的擦拭紙正好被用完. 3.溶劑的噴量可通過調整溶劑泵的頻及沖程來進行控制.

印刷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 錫膏填塗系統 1.刮刀采用鋼刮刀.角度標準45~60度,現用60度. 2.印刷時錫膏在鋼板上是滾動,一般滾動的直徑為1~1.5cm 3.刮刀的壓力一般為0.5+0.1 kg/inch 锡膏印刷现在被认为是,表面贴装技术中控制最终焊锡节点品质的关键的过程步骤。印刷是一個建立在流體力學下的制程,它可多次重復地保持,將定量的物料(錫膏或黏膠)涂覆在PCB的表面,一般來講,印刷制程是非常簡單的,PCB的上面與絲網或鋼板保持一定距離(非接觸式)或完全貼住(接觸式),錫膏或黏膠在刮刀的作用下流過絲網或鋼板的表面,并將其上的切口填滿,于是錫膏或黏膠便貼在PCB的表面,最后,絲網或鋼板與PCB分離,于是便留下由錫膏或黏膠組成的圖像在PCB上. 在印刷锡膏的过程中,基板放在工作台上,机械地或真空夹紧定位,用定位销或视觉来对准。或者丝网(screen)或者模板(stencil)用于锡膏印刷。在手工或半自动印刷机中,锡膏是手工地放在模板/丝网上,这时印刷刮刀(squeegee)处于模板的另一端。在自动印刷机中,锡膏是自动分配的。在印刷过程中,印刷刮刀向下压在模板上,使模板底面接触到电路板顶面。当刮刀走过所腐蚀的整个图形区域长度时,锡膏通过模板/丝网上的开孔印刷到焊盘上。 在锡膏已经沉积之后,丝网在刮刀之后马上脱开(snap off),回到原地。这个间隔或脱开距离是设备设计所定的,大约0.020"~0.040"。脱开距离与刮刀压力是两个达到良好印刷品质的与设备有关的重要变量。 如果没有脱开,这个过程叫接触(on-contact)印刷。当使用全金属模板和刮刀时,使用接触印刷。非接触(off-contact)印刷用于柔性的金属丝网。 手工印刷機(MANNAL PRINTERS) 手工印刷機是最簡單而且最便宜的印刷系統, PCB放置及取出均需人工完成,其刮刀可用手把或附在機台上,印刷動作亦需人手完成,PCB與鋼板平行度對準或以板邊緣保証位置度均需依靠作業者的技巧,如此將導致每印一塊PCB,印刷的參數均需進行調整變化。 半自動印刷機(SEMIANTOMATIC PRINTERS)

燃气轮机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燃气轮机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摘要:燃气轮机机组具有超强的北线性,人们掌握它的具体实施工作过程运行 规律是很难得。在我过电力工业中对它的应用又不断加强。为了更加透彻的解决 这个问题,本文将通过建立燃气轮机机组系统建模及模拟比较研究机组设计和运 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它的性能。 关键词:燃气轮机;系统建模;性能 1模拟对象燃气轮机的物理模型 在标准IS0工况条件(15℃101.3kpa及相对湿度60%)下,压气机不断从大气中 吸入空气,进行压缩。高压空气离开压气机之后,直接被送入燃烧室,供入燃料 在基本定压条件下完成燃烧。燃烧不会完全均匀,造成在一次燃烧后局部会达到 极高的温度,但因燃烧室内留有足够的后续空间发生混合、燃烧、稀释及冷却等 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使得燃烧混合物在离开燃烧室进入透平时,高温燃气的温 度己经基本趋于平均。在透平内,燃气的高品位焙值(高温、高压势能)被转化为功。 1.1燃气轮机数值计算模型与方法 本文借助于 GateCycle软件平台,搭建好的燃气轮机部件模块实现燃气轮机以上物理模型的功能转化,进行燃气轮机的热力学性能分析计算的。在开始模拟燃 气轮机之前,首先对燃气轮杋部件模块数学模型及计算原理方法进行简单介绍。1.2压气机数值计算模型 式中,q1 、q2 、ql 分别为压气机进、出口处空气、压气机抽气冷却透平的 空气的质量流量; T1*、 p1* 分别为压气机进出口处空气的温度、压力; T2*、 p2* 分别为压气机出口处空气的温度、压力 ηc、πc分别为压气机绝热压缩效率,压气机压比 γa为空气的绝热指数;ρa为大气温度;?1为压气机进气压力损失系数 ιcs、ιc分别为等只压缩比功和实际压缩比功 i*2s、i*2、i*1分别为等只压缩过程中压气机出口处空气的比焓,实际压缩过程中压气机出日处空气的比烩和压气机进日处空气的比焓; 当压气机在非设计工况下工作时,一般计算方法是将压气机性能简单处理编制成 数表,通过插值公式求得计算压气机的参数,即在压气机性能曲线上引入多条与 喘振边界平行的趋势线,这样可以把压比,流量,效率均视为平行于喘振边界的 等趋势线和转速的函数。本文采用了同样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燃气轮机变工况性 能过程中引入无实际物理涵义的无量纲参变量CMV(compressor map variable),仅相当于引入的平行于压气机喘振边界的趋势线,压气机的质量流量、压力和效 率计算是通过上下游回馈的热力计算结果,插值寻找能够使得上下游热力参数 (压力,温度,输出功率,转速,流量)计算收敛的工作点,即压气机的变工况 工作点。 1.3燃烧室数值计算模型 其中 式中: α为过量空气系数: L0为燃料的理论空气量:

第一讲燃气轮机基本原理及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

第一讲:燃气轮机基本原理及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授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的组成 2):燃气轮机发展史 3):我国燃气轮机工业慨况 4):GE公司燃气轮机产品系列及其编号 第二章:燃气轮机热力学基础知识 1):工质的状态参数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功和热量 第三章:燃气轮机热力循环 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主要技术指标 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 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第四章:9E燃机性能型号参数 1):PG9171E型燃机型号简介 2):PG9171E型燃机性能参数简介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的组成 燃气轮机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热能动力机械。现广泛应用的是按开式循环工作的燃气轮机。它不断地由外界吸入空气,经过压气机压缩,在燃烧室中通过与燃料混合燃烧加热,产生具有较高压力的高温燃气,再进入透平膨胀作功,并把废气排入大气。输出的机械功可作为驱动动力之用。因此,由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再加上控制系统及基本的辅助设备,就组成了燃气轮机装置。如果用以驱动发电机供应电力,就成了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幻灯)

第二节 燃气轮机发展史 燃气轮机是继汽轮机和内燃机问世以后,吸取了二者之长而设计出来的,它

是内燃的,避免了汽轮机需要庞大锅炉的缺点;又是回转式的,免去了内燃机中将往复式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而带来的结构复杂,磨损件多,运转不平稳等缺点。但由于燃气轮机对空气动力学和高温材料的要求超过其他动力机械,因此,发展燃气轮机并使之实用化,人们为之奋斗了很长时间。如果从1791年英国人约翰·巴贝尔(John Baber)申请登记第一个燃气轮机设计专利算起,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奋斗,到1939年,一台用于电站发电的燃气轮机(400OkW)才由瑞士BBC公司制成,正式投运。同时Heinkel工厂的第一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燃气轮机发展成熟而进入了实用阶段·在此以后,燃气轮机的发展是很迅速的。由于燃气轮机本身固有的优点和其技术经济性能的不断提高,它的应用很快地扩展到了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 首先在石油工业中,由于油田的开发和建设,用电量急剧增加·建造大功率烧煤电站不具备条件(没有煤炭,交通不便,水源紧张,施工困难等),周期也不能满足要求·而燃气轮机电厂功率不受限制,建造速度抉,对现场条件要求不高,油田有充足的可供燃用的气体和液体燃料·不少油田还利用开发过程中一时难以利用的伴生气作燃气轮机燃料,价格便宜,发电成本低,增加了燃气轮机的竞争力,所以在油田地区,燃气轮机装置被广泛应用,除用于发电外,还在多种生产作业申用燃气轮机带动压缩机(例如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回注,气田采油等)和泵(例如原油管道输送和注水等)。 其他工业部门,如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化工厂、造纸厂等等;它们不仅需要机械动力,而且需要大量热(例如蒸汽)。这时用燃气轮机来功热联供,在满足这两方面需要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节能,故应用发展较快。 实践证明,燃气轮机作为舰船推进动力,其优点显著,特别是排水量为数千

燃气轮机复习题(新)

电站燃气轮机课程复习思考题 1. 词语解释: (1)循环效率:当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把外界加给工质的热能q转化成为机械功l c的百分数。 (2)装置效率(发电效率): 当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把外界加给工质的热能q转化成为电功l s的百分数。 (3)净效率(供电效率): 当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把外界加给工质的热能q转化成为净功l e的百分数。 (4)比功:进入燃气轮机压气机的1kg的空气,在燃气轮机中完成一个循环后所能对外输出的机械功(或电功)l s(kJ/kg),或净功l e(kJ/kg). (5)压气机的压缩比: 压气机的出口总压与进口总压之比。 (6)透平的膨胀比: 透平的进口总压与出口总压之比。 (7)压气机入口总压保持系数:压气机的入口总压与当地大气压之比。 (8)燃烧室总压保持系数:燃烧室的出口总压与入口总压之比。 (9)透平出口总压保持系数:当地大气压与透平的排气总压之比。 (10)压气机的等熵压缩效率:对于1kg同样初温度的空气来说,为了压缩达到同样大小的压缩比,等熵压缩功与所需施加的实际压缩功之比。 (11)透平的等熵膨胀效率:对于1kg同样初温度的燃气来说,为了实现同样的膨胀比,燃气对外输出的实际膨胀功与等熵膨胀功之比。 (12)温度比:循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比。 (13)回热循环:在简单循环回路中加入回热器,当燃气透平排出的高温燃气流经回热器时,可以把一部分热能传递给由压气机送来的低温空气。这样,就能降低排气温度,而使进到燃烧室燃料量减少,从而提高机组的热效率。 (14)热耗率:当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把外界加给工质的热能q,转化成机械功(或电工)

凹版印刷机工作原理与应用

第一章概论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1.1凹版印刷原理及特点 1.1.1 凹版印刷的原理 凹版印刷从其名称上就可以得知:它的文字图像是凹入版面的。也就是说凹版的空白部分都在同一平面上(版面),而图文部分位于空白部分之下,并以不同深度凹入版面来表现原稿图像的浓谈层次。这样的印版称之为凹版。用凹版复制图像的印刷称为凹版印刷。 原稿上的暗调层次在凹版上相应的印刷部分,其低凹的深度大;反之,原稿上最明亮的层次在凹版上相应印刷的部分,其低凹的深度就浅。因此,凹版的印刷部分是根据其凹下去的深浅程度所含的油墨的不同来表现印刷图像的深浅层次。 1.1.2 凹版印刷的特点 凹版印刷与凸版、平版相比较,凹版保存并传递油墨的载体是网穴。由于网穴的油墨容积可以各不相同,所以传递的油墨量也就各异,因此,凹版印刷的印品与平、凸、丝网印刷相比,具有墨层厚实、色彩鲜艳、层次清晰丰富和真实感强等特点。

(1)墨层厚实。一般来说,印刷的油墨层厚度乎印约2ym,凸印约7严m,而凹印可达9—20Pm,仅次于丝网印刷,墨层的厚实可产生许多特殊效果,如立体感强,能在大幅面的粗质纸、塑料薄膜和金属箔上印刷的优点。 (2)墨层干燥快,不需要喷粉,可以进入下一工序。 (3)凹版印刷属于干式叠印,无润版液干扰,图像质量和纸张尺寸比较稳定。 (4)承印材料适应广。 (5)耐印率高,适合大批量印刷。 目前,凹版印刷的印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纸包装,如烟盒、酒盒、酒标、香皂盒、药盒等等。 塑料软包装,如食品包装、化妆品、医药包装、种子包装、工业品包装等。 有价证券印刷,如钞票、邮票等。 第二章凹版印刷的分类 按承印物形状,凹版印刷可分为单张印刷和卷筒印刷。按制版的方式不同,凹版又可分为腐蚀凹版和雕刻凹版两大类。腐蚀凹版又包括照相凹版和照相加网凹版。雕刻凹版包括电子雕刻凹版、激光雕刻凹版、机械雕刻凹版和手工雕刻凹版。 2.1 雕刻凹版 雕刻凹版是用刻刀直接在印版滚筒的表面刻出与原稿图文相对应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凹坑,按刻刀的控制方法可分为手工雕刻凹版,机械雕刻凹版及电子雕刻凹版。 2.1.1 手工雕刻凹版 手工雕刻凹版是技术人员用刻刀在印版滚筒的表面按照原稿图文进行手工雕刻制成的,印版材料可用铜板或钢板。手工劳动繁重,制版费用大,周期长。但是手工雕刻的凹版线条清晰,印刷品层次感强,难以伪造。大多用于制作有价证券及高质量艺术品的印刷凹版。 2.1.2 机械雕刻凹版 机械雕刻凹版是用机械控制刻刀在印版滚筒的表面进行雕刻制作的,它减轻了手工雕刻的繁重劳作,制版速度快,周期较短,制版费用也较低。主要用于制作有价证券的印刷凹版。 由于手工和机械雕刻制版的费用较高,制版周期长,所以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就防伪包装来说,手工雕刻凹版也许就是最好的制版方法。因

凹版印刷机结构与输墨原理

凹版印刷机结构与输墨原理(图解) 发表于:2010-02-26 来源:我的耗材网发布人:李法华频道:资讯导购分类:印刷基础知 识 【我的耗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3642312.html,】凹版印刷,采用直接印刷方式,印刷机的结构比平版印刷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印刷速度快,印版耐印力可达100万印以上,是其它印刷方法无法相比的。 凹版印刷机,按照印刷幅面,分为单张纸凹印机和卷筒纸凹印机。现在使用最多的是卷筒纸的凹版印刷机。 凹版印刷机,根据印刷品的用途,常常配备一些辅助设备、提高印刷及印后加工的能力。例如,作为书刊用的凹印机,在收纸部分附设有折页装置;作为纸容器的凹印机,附设有进行冲轧纸盒的印后加工设备。无论哪一种凹版印刷机,都由输纸部分、着墨部分、印刷部分、干燥部分、收纸部分组成。其中着墨机构、印刷机构、干燥系统具有特色。 (一)着墨机构 凹版印刷机的着置机构由输墨装置和刮墨装置两部分组成。输墨的方式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着墨方式是把印版滚筒的1/3或1/4部分,浸入墨槽中,涂满油墨的滚筒转到刮墨刀处,空白部分的油墨被刮掉,如图5-19(A)。 间接着墨的方式是由一个传递油墨的胶辊,将油墨涂布在印版滚筒表面,胶辊直接浸渍在墨槽里。如图5-19(B)。 图5-19输墨方式

刮刀装置由刀架、刮墨刀片和压板组成。刮墨刀片的厚度、刀刃角度以及刮墨刀与印版滚筒之间的角度可以调整。 (二)印刷机构 由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组成。凹印是直接印刷,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把印版网穴中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因此,压印滚筒表面包复有橡皮布,用以调节压力。 (三)干燥系统 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系统,可以采用红外线干燥、蒸气干燥以及空气干燥等。油墨干燥的速度应与印刷速度相匹配。

压铸机的基本构造与成型原理

壓鑄机的基本构造与成型原理 壓鑄工業源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至二十世紀初鋁合金鑄造已成為商業所應用,壓鑄工業目前已發展成為多种合金進行壓鑄的行業,包括鋁合金、鋅合金、鎂合金和銅合金的鑄件。在一些地方,也在詴驗黑色金屬壓鑄。壓鑄件產品中占最大比重的是鋁合金鑄件,占30%--50%;其次為鋅合金鑄件;銅合金鑄件只占壓鑄件總產量的1%--2%。應用最多的是汽車、拖拉机制造工業;其次是儀表制造和電子儀器工業;此外還有農業机械、國防工業、計算机、醫療机械制造業中,壓力鑄造也用得較多。用壓鑄方法生產最大鋁合金鑄件重量可達50KG,鑄件最大直徑2米,最輕的壓鑄件只有几克。用壓鑄生產的零件有發動机气缸体、气缸蓋、變速箱、發動机罩、儀表和照相机的殼体和支架、管接頭、齒輪等。 第一章壓鑄的基本概念 一、壓鑄的定義 壓鑄根据其發展過程,各個時期的定義有所不同,目前壓鑄行業普遍接受的壓鑄定義為:在高壓下,將熔融金屬壓入精密的金屬模具內,在短時間內獲得高精度且良好鑄造表面的鑄件,這其中包含了下述的几個要素: 1.制成精密的金屬壓鑄模具; 2.配以可以開閉模具和可以壓入金屬溶液的裝置; 3.將鋁液以高壓方式壓入封閉的模具內; 4.冷卻后將模具打開; 5.可將鑄件從模具型腔內自動頂出的裝置; 6.反复進行上述過程動作且大批量生產。 二、壓鑄工藝過程 壓鑄工藝流程可用下圖來簡略地表示: 三、壓鑄的特點 (一)与其它鑄造方法相比,壓力鑄造有以下几方面优點: 1.鑄件的尺寸精度高,尺寸偏差小后續加工少; 2.表面光滑,可獲得良好的光洁度; 3.可以壓鑄形狀复雜的薄壁鑄件;

4.在壓鑄中可嵌鑄其它材料(如電熱管)的零件; 5.設計自由度大,可降低后續加工費用; 6.具有高的生產率,過程易于自動化,一般冷壓室壓鑄机平均每班可壓鑄600~700模次,我們公司201PH机种最高記錄為1692模此/班2人。 (二)壓鑄的主要特點: 1.壓鑄時由于液体金屬在腔內的流動速度极高,液流會包住大量空气,最后以气孔形式留在鑄件中,所以用一般壓鑄方法得到的鑄件不能進行較多余量的机械加工。但鑄孔并不是不可以改善,通過改進模具設計、成型工藝,可大幅度減少鑄孔的產生。 2.對內凹复雜的鑄件,壓鑄最為困難; 3.高熔點合金(如銅、黑色金屬)壓鑄時壓鑄模具壽命低; 4.不宜小批量生產,因壓鑄模具制造成本高,壓鑄机生產效率高,小批量生產經濟上不合理。 第二章壓鑄机的基本构造 一、壓鑄机的种類 壓鑄机一般分為熱壓室壓鑄机和冷壓室壓鑄机兩大類。冷壓室壓鑄机按其壓室結构和布置方式分為臥式壓鑄机和立式壓鑄机兩种,臥式壓鑄机液体金屬進入型腔流程壓力損失小,有利于傳遞最終壓力,便于提高比壓,故使用最廣。 二、這里介紹的是我們公司選用的臥式冷室壓鑄机的結构。 壓鑄机主要有開合模結构,壓射結构,動力系統和控制系統等組成。 (一)合模机构: 開合模及鎖模机构統稱為合模机构,是帶動壓鑄模的活動模部分進行壓鑄的開合机构。推動活動模合模的力稱為合模力。由于充填時壓力的作用,合攏的壓鑄模仍有被脹開的可能,故合模机构有鎖緊壓鑄模的作用,鎖緊壓鑄模的力稱為鎖模力,一般鎖模力等于或小于壓鑄机額定合模力的85%,開模力為鎖模力的1/8—1/16,隨机种而异。 合模机构的傳動形式包括動力式(即全液壓式)和机械式兩种。而机械式又分為曲肘式、斜模式和混合式三种,我們公司壓鑄机采用得是曲肘式。此机构由三塊座板組成,并且用四根導柱將其串聯起來,中間是活動模板,由合模缸的活塞杆經過曲肘机构來帶動,動作過程如下:當液壓軸進入合模缸時,推動合模活塞帶動連杆,使三角形鉸鏈擺動。通過力臂將力傳給動模,產生合模動作,要求活動模和固定模閉合時成一直線,亦稱為“死點”,即利用這個“死點”進行鎖模。 (1)合模力大,曲肘連杆系統可將合模缸推力放大16—26倍,這樣合模缸直徑可大大減小,同時高壓油的耗量也顯著減少。 (2)運動特性好合模速度快,在合模中曲肘离“死點”越近,動模移動速度越慢,使活動模与固定模緩慢閉合;同樣在剛開模時,動模運動速度也慢,這利于防止開模時將產品拉裂,也有利于頂出鑄件。 (3)合模机构剛性大。 (4)控制系統簡單 曲肘合模机构缺點是對曲肘系統的轉軸和軸套材料,加工精度和潤滑要求高。 (二)壓射机构 壓射机构是實現壓鑄工藝的關鍵部分,它的結构性能決定了壓鑄過程中的壓射速度、增壓時間等主要參數。

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名词解释: 1.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 上的工艺技术。 2.印刷机的共轴传动:共轴传动技术是指印刷机中部分或全部机 组的动力来源于同一电机驱动的机械长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 等把运动和功率传到这些机组,这些机组之间并没有传动关系,即这些机组的动力来源于同一机械机械长轴,共用同一根轴, 简称工轴传动 3.印刷机的无轴传动:无轴传动是指印刷机中每个机组,甚至是 每个滚筒或辊子的动力都是相互独立,分别采用单独的伺服电 动机按照运动控制器发出的程序指令进行驱动从而保证各机 组同步运转的传动方式。 4.压纸吹嘴机构功能:1.在分纸吹嘴吹起纸堆最上面的一张纸时, 压纸吹嘴立即向下压住纸堆,以免送纸吹嘴将下面的纸张带着; 2.在压纸吹嘴压住纸堆后便吹气,使分纸吹嘴分离出来的纸张 完全与纸堆分离,以便输送;3.探测纸堆高度 5.承印物定位原理:定位沿两个方向同时进行,通过前规进行上 下方向的定位,通过测规进行来去方向的定位。 6.超越递纸式递纸装置:当承印物在输纸板前经过前规预定位及 侧规定位后,通过加速机构使承印物加速到略大于压印滚筒的 表面速度,把承印物牢靠地推到压印滚筒上的前规进行定位,

再由压印滚筒的咬纸牙排咬住承印物进行印刷。 7.组合上摆式前规的特点:定位时间长,不利于高速度,高质量 印刷。 8.组合下摆式前规的特点:定位时间长,定位精度较高,有利于 高速度,高质量印刷。 9.采用两倍径或三倍经压印滚筒的特点如下:○1有利于将油墨转 移到承印物上,便于下一色组油墨的叠加与套印○2可以减少印刷过程中承印物的交接次数,消除了多次交接时所产生的交接误差,从而保证了套印的精准,确保印刷质量的稳定○3有利于保持承印物的平整度,特别适合厚的承印物或硬的承印物的印刷○4有利于保证套印准确性和减轻印迹蹭胀○5由于压印滚筒直径大,承印物在印刷是弯曲的力度小,承印物托稍在与橡皮布分离时,反弹力小,反弹到橡皮布滚筒的可能性就小,这样承印物被蹭胀和橡皮布受损的可能性就减小 10.传纸形式的特点:○1压印滚筒咬牙传纸○2链条咬牙传纸○3传纸 滚筒咬牙传纸 11.离让值:和压状态下两滚筒中心矩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2.同时离合压:橡皮布滚筒与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同时合压或离 压 13.顺序离合压:橡皮布滚筒先与印版滚筒合压,转过一个角度后, 再与压印滚筒离压合压 14.轴制动:制动力施加在与纸卷芯部相固连的轴(或制动环)上

影响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特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特性的因素分析 姓名:张瑞琦学号:2012031426 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对改变电力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提高电网调峰灵活性有重要作用。随着天然气开采技术的提高以及西气东输和引进液化天然气两大工程的启动, 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对任一个联合循环方案, 其热力系统及组成均有所区别, 而且环境条件和运行参数如环境温度、大气压力、空气相对湿度、海拔高度、空气进口压损及余热锅炉烟气阻力、燃料类型、蒸汽循环方式、循环水温度、入口空气冷却等对整个热力循环的出力和热耗的影响也不同。为使建成后的联合循环电厂单位投资最省、热效率最高、投产后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对影响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系统的出力和热耗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选择合适机型和运行方式。 1 环境因素的影响 1. 1 大气温度 大气温度对简单循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的性能有相当大的影响。随着大气温度的升高,空气比容增大, 吸入压气机的空气质量流量减少,导致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的出力减小。即使机组的转速和燃气透平前的燃气初温保持恒定, 压气机的压缩比也会有所下降, 燃气透平做功量减少, 但排气温度却有所增高, 使得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的出力和热耗产生变化。 随着大气温度升高, 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的出力均成线性下降, 但是联合循环的出力的减小较燃气轮机平缓。环境温度每升高10度 , 单循环燃气轮机出力下降5% ~ 7%,联合循环出力下降3. 5% ~ 5. 5% 。这是由于联合循环的燃气透平排气温度略有增高, 可以在余热锅炉中获取更多的能量, 到蒸汽轮机中去做出更大数量机械功的缘故。另外, 随温度升高, 燃气轮机相对效率成曲线下降, 每升高10度相对效率下降0. 05% ~ 1. 8% 。然而, 大气温度对联合循环机组的相对效率影响不大, 这是由于大气温度变化对燃气Brayton 循环及蒸汽Rankine 循 环热效率的影响相反, 在大气温度约为15度时, 联合循环热耗达到最低点, 此时Brayton 循环及蒸汽Rankine 循环热效率的乘积为最大值。 1. 2 空气湿度 有研究表明: 当空气温度< 37度时, 即使相对湿度为100% 时, 大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数量仍然是很少的( 即绝对湿度值很小) , 其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然而, 随着燃气轮机单机功率增大, 以及为降低NOx 的排放而进行的注水注汽,绝对湿度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从图2 中不难看清: 空气绝对湿度与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机组的出力和热耗均成线性关系, 且各自的影响几乎一样。绝对湿度每增加0. 01, 出力下降0. 001% ~ 0. 002%, 而热耗上升0. 002%~ 0. 004% 。 1. 3 大气压力和海拔高度的影响 目前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大都是按ISO 状态条件( 大气压力p a = 0. 1013MPa、环境温度15度、相对湿度60%) 进行设计的。不同的海拔高度将导致不同的平均大气压力, 随着海拔的升高,p a 和t a 都在下降。而燃气轮机的出力与所吸入的空气质量流量成正比, 而质量

燃气轮机的选型

燃气轮机的选型 在燃气轮机选型时,对其热力性能方面的考虑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机组热效率和燃料成本相结合的综合经济性。单方面考虑热效率高低常常是不全面的,一般需把机组热效率和燃用的燃料成本结合起来,更全面权衡机组的经济性。因为有时地理因素更优先于热效率,如某些地区的用户可能更注重燃气轮机对燃用廉价原油和重油的能力与相应的长热部件寿命性能。 (2)热力循环系统优化的问题。影响燃气轮机热力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如透平初温、压气机压比、回热度(若采用回热循环)等热力参数,压气机、透平、燃烧室等部件效率,进、排气道等各部分流阻损失等。其中许多参数受到设计制造时的技术与设计水平所制约,一般要根据设计和技术条件选取,如透平初温就要根据高温材料和冷却技术来确定。而压气机压比要通过热力循环设计优化分析来确定。 (3)机组的全工况或变工况热力特性。实际上,随着环境大气条件、外界负荷或系统本身等变化,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装置总是处于非设计工况下运行,全面考虑全部可能运行区域的特性,就更为重要和实用。主要包括: 1)随大气条件变化的机组变工况特性。由于燃气轮机的工质来自大气环境、又排回大气,其输出功率对大气条件,特别是对大气温度非常敏感。通过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性能(设计工况的效率与功率)相对比值随大气温度变化的典型规律。大气温度总在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相对的输出功率都会下降,但联合循环的功率减小要比燃气轮机平缓,燃气轮机效率下降,而联合循环的效率稍有增加;反之,当温度下降时,两者的输出功率都会增加,燃气轮机效率提高,联合循环效率稍有降低。至于大气压力则与机组安装地区的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燃气轮机及其联台循环的功率都与大气压力成正比,而两者的效率与此无关。但当分析机组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对燃气轮机性能影响时,要考虑大气温度和压力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2)随外界负荷变化的机组变工况特性。燃气轮机是通过调节燃料量、也就是调节透平初温来适应外界负荷变化,而不像汽轮机那样是通过改变蒸汽工质质量流量来改变功率,所以机组热经济性随负荷变化而变化趋势就非常明显。 2.燃料与环境问题 (1)燃料问题。燃气轮机燃用的燃料对电站的环境特性,还有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主机选型时需全面考虑可供燃用的燃料问题,包括燃料的来源、供应量、质量以及候选机组对其适应性与要求等。燃气轮机适合燃用气体燃料和从高级的航空煤油到低级的锅炉渣油的液体燃料。但所用燃料的各种品质会严重影响燃气轮机装置的运行、维护和成本。因此,燃料的最佳选择应

GE公司F级燃气轮机总体性能参数

GE公司F级燃气轮机 1 F级燃气轮机产品系列及其性能演变 F级燃气轮机已有多种多样的型号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在MS6000、MS7000、MS9000系列中都有F级的产品,表1列出F级燃气轮机最新机型简单循环的性能,表2列出50Hz的F级燃气 表1 F级最新机型燃气轮机简单循环性能 基本参数MS9351FA MS7241FA MS6101FA 净出力/MW 255.6 171.7 70.1 效率/% 36.9 36.4 34 透平进口温度/℃1327 1327 1288 压比15.4 15.5 14.9 质量流量/kg·s-1624 432 198 排气温度/℃609 602 597 频率/Hz 50 60 50/60 表2 50HzF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性能 基本参数S109FA S209FA S106FA S206FA 净出力/MW 390.8 786.9 107.4 218.7 净热耗率/kJ·(kWh)-16350 6305 6767 6654 净效率/% 56.7 57.1 53.2 54.1 MS9001FA、MS7001FA、MS6001FA型燃气轮机都有18级的压气机和3级的涡轮机,以冷端驱动和轴向排气为特点,有利于联合循环布置。F级燃气轮机采用GE公司传统可靠的分管式燃烧系统,

并可配备双燃料燃烧系统,如在以天然气为主燃料时,可以轻油为辅助燃料。当天然气供应发生故障时,机组可自动切换到轻油燃烧,使燃机不因燃料供应故障而停机,进一步保证了机组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机组也可根据要求,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双燃料混合燃烧。此外,F级燃气轮机可燃用低热值燃料,从而扩大了发电厂的燃料使用范围和灵活性。F级燃气轮机应用于IGCC电厂,可 GE公司在其制造MS6000型、MS7000型和MS9000型机组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底盘部套、控制和辅机组合一体的快装模块结构,这种标准化布置可减少管道、布线及其他现场相关联接的工 F级燃气轮机还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环保特点。由于机组的效率高,单位发电量的NO x和CO排放量较少。采用干式低NO x(DLN)燃烧室,大大降低了NO x的排放。180多台采用干式低NO x燃烧室的F级燃气轮机已累计运行近30 0万h。有些电厂的NO x排放量甚至低于10mg/kg。 1.1 7F和7FA、7FB型燃气轮机 自从1987年生产第一台7F型燃气轮机后,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了一系列F级的燃气轮机。图1以7000系列中的F级燃气轮机为例,展示了F级燃气轮机的发展过程。(图中华氏温度t F 换算因数为)其主要性能见表3。 图1 F级燃气轮机的发展过程 表3 7F系列燃气轮机主要性能

燃气轮机和燃气内燃及发电机组对比

燃气轮机和内燃机发电机组性能及经济 性分析 2014-9-9 摘要:介绍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配置。对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性能(性能参数、变工况特性、余热特性、燃气进气压力)、经济 性等进行比较。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系统;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经济性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and Economy of Gas Turbine and Gas Engine Generator Units Abstract :The configuration of gas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is introduced .The performance of gas turbine generator unit including performance parameters ,variable conditions characteristics ,waste heat characteristics and gas inlet pressure as well as the economy are compared with gas engine generator unit . Keywords: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gas turbine generator unit ; gas engine generator unit ;eeonomy 1 概述 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以下简称分布系统)是指布置在用户附近,以天然气为主要一次能源,采用发电机组发电,并利用发电余热进行供冷、 供热的能源系统[1-11]。主要设备包括发电机组、余热利用装置等,作为动 力设备的发电机组是分布系统的关键。 分布系统通常采用的发电机组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以下简称燃气轮机组)、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以下简称内燃机组)。燃气轮机组是以 连续流动气体为工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旋转式动力设备,包括压气 机、燃烧室、透平、辅助设备等,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等 优点。在分布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是发电功率范围为25?20000kW的微 型、小型燃气轮机组。 内燃机组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气缸内部燃烧并产生动力的设备,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具有体积小、热效 率高、启动性能好等优点,发电功率范围为5?18000kW美国不同规模分 布系统的发电机组发电功率见表 1 。

胶印印刷机原理及其它

胶印印刷机原理及其它 一、印刷机种类 一般而言,承印物不同,采取的印刷方式也不同,承印物材料有下列几类: 1、纸张:这是最常见的印刷,新纪元印务就是在纸张或和纸张相类的材质上印刷。 2、塑料印刷:多见于包装袋的印刷。 3、特种材料:指在玻璃、金属、木材等材料上的印刷。 印刷机种类有: 1、胶印印刷机:一般采用平版印刷,多用于四色纸张印刷。胶印印刷还用于铁皮等薄板材质上的印刷,这种机器称为印铁机。 2、凹版印刷:指用凹版(一般指钢版)印刷,多用于塑料印刷。 3、柔性版印刷:指用柔性材料版(一般指树脂版等)印刷,这实际上是凸版印刷,多用于大批量不干胶商标印刷。 4、丝网印刷:可以在各种材料上(尤其是非平面材质上)印刷,多用于礼品、容器等印刷。 二、单张纸胶印机结构及原理 如此众多印刷机,除了胶印机外,其它机器本人也只是泛泛了解。胶印机又分单张纸胶印机和轮转机。 单张纸胶印机是指印刷纸张是一张张、平铺进入机器印刷的。 轮转机是指纸张是用卷筒纸进行印刷的一种大型印刷机械,多用于大批量书刊、报纸的印刷。 这两种印刷机都是胶印机,其原理是一样的,只是输纸、传递、收纸方式不同罢了。所以,下面我以单张纸四色胶印机为例,讲讲胶印机的结构及原理。 下图(图一)是海德堡GTO四色胶印机侧剖面图。印刷机型号不同,机器结构不同,但基本构造大同小异,原理是一样的。

1、传动部分所谓传动,就是把印刷机原动机的运动,通过皮带、齿轮、链条等传输到印刷机各工作部分,使各个工作机件能按照工作要求,作周期性的、紧密协调的、准确的机械运动,以完成印刷动作的机构。它相当于我们人的骨骼和关节。 在上图中,我们看不到印刷机的传动部分。印刷机的传动部分在印刷机底部、下部和印刷机侧面机墙内。 印刷机的原动机就是电动机,传动方式一般有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三种方式。其中带传动(用皮带传动)精度最低,一般印刷机的原动机(马达)和下一个从动轮之间,采用带传动;齿轮传动精度最高,在印刷机侧面机墙内,使纸张传递、墨辊组、水辊组、滚筒运行的,一般采用齿轮传动;链传动(链条传动)用于精度要求较高,但又不方便使用齿轮传动的部分,一般用于输纸部分和收纸部分。 我们知道,印刷精度要求极高,我们要求印刷品上图文误差在几丝(1丝=0.01毫米),而决定印刷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报告3——透平特性的计算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 (报告三) 学号: 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 2010年4月

透平特性的计算 一、透平特性计算的意义 目前,燃气轮机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发电等诸多领域,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透平变工况通常是指转速、入口压力、温度以及出口压力的变化。上述参数的变化将会导致级间热降的重新分配、速度三角形的变化以及流动损失的改变,最终引起涡轮级综合参数(流量、效率以及功率)的变化。 讨论变工况可以更好的了解已设计好的透平在工况变动时性能的变化(如功率、效率、扭矩等)和各参数的变化规律。使运行时能情况明了。一个好的透平,应该在设计工况和变工况下都是工作良好的。在设计时,就要预先考虑变工况的性能,对于变工况运行时间较长的机组,尤其要注意到这点。工况变动的多少,要视具体任务而定。如机车的燃气轮机,在拖动平原地区长途特快客车时,工况就变得少,如果是站内调度车厢之用,工况就变动得多。此外,讨论透平变工况还可以为整个装置的变动工况计算及调节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 二、特性线获取的方法概述 变工况特性曲线的决定方法分实验和计算两种。实验法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也是校核计算法是否准确的客观标准。但实验法要有一定的设备和消耗,在机器未制造出来以前,也无法进行。整台透平试验,要有足够大的风源,只有专门的科研生产机构才能实现。当然,也可根据相似原理,做缩小比例的模型试验,此时就要做模型。总之,试验费用是昂贵的。实验法是好,但不易办到。计算法虽准确度差点,却容易实观。 计算的方法较多,把用经验公式或类似机组的比拟方法除外,则现存的计算法基本原理都差不多。把透平看成一个流道,以平均直径处基元级代替级,在各轴向间隙(即前述之特征截面)处满足基本方程(即连续方程、能量方程、运动方程和状态方程),就可推算出各不同相似准则数下(如膨胀比和折合转速),其它准则数(如效率、折合流量等)为多少。各种方法的不同大致是由计算时选用的叶栅损失模型、简化假定和计算技巧不同造成的。一般地说,所作假定越符合实际,计

压铸机的工作原理与本体结构

第2章压铸设备 2.1 压铸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2.1.1 压铸成型特点 熔融合金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充型,并在高压下冷却凝固成型的一种精密铸造方法。 压铸特点: ①压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高; ②压铸件表层组织致密,硬度和强度较高,表层较耐磨。 ③可采用镶铸法简化装配和制造工艺; ④生产率高,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⑤由于压铸速度极快,型腔气体难于完全排除,厚壁难以补缩,使压铸件易出现气孔和缩松; ⑥压铸模具结构复杂、材料及加工的要求高。 2.1.2 压铸机的分类、型号 1.分类 按熔炼炉设置、压射装置、锁模装置布局等。 热压室压铸机 卧式冷压室压铸机 立式冷压室压铸机 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 2.型号 J1113B J表示金属性铸造设备;第一位数字表示所属列,共有两列,“1”为冷压室,“2”为热压室;第二位数字表示所属“组”,共有9组,“1”表示卧式,“5”表示立式;第二位数字后数字表示锁模力的1/100kN;型号后的字母表示第几次改型设计。 2.1.3 压铸机的工作原理 2.1. 3.1 热压室压铸机

热压室压铸机工作原理图 1-动模;2-定模;3-喷嘴;4-压射冲头;5-压室;6-坩埚 a-压室通道;b-鹅颈嘴;c-鹅颈通道 压射部分与金属熔化部分连为一体,并浸在金属液中。鹅颈嘴b的高度应比坩埚内金属液最高液面略高,使金属液不致自行流入模腔。 模具闭合。压射时,冲头向下封住通道a时,压室、鹅颈通道、模腔构成密闭系统。冲头以一定的推力和速度将金属液压入模腔,充满型腔并保压适当时间后,冲头提升复位。 2.1. 3.2 立式冷压室压铸机 锁模部分呈水平设置,负责模具的开、合及压铸件的顶出。压射部分呈垂直设置,压室与金属熔炉分开。压铸时,模具闭合,舀取一定金属液倒入压室,反料冲头应上升堵住浇道b,以防金属液自行流入模腔。当压射冲头下降接触金属液时,返料冲头随压射冲头下移,使压射室与模具浇道相通,金属液迅速充满模腔a 。冷却后,压射冲头上升复位,反料冲头往上移动,切断余料e并将其顶出压室,接着开模顶出压铸件。 立式冷压室压铸机工作原理图 a)合模;b)压射;c)开模、取件 1-动模;2-定模;3-压射冲头;4-压室;5-反料冲头 a-模腔;b-浇道;c-金属液;d-压铸件;e-余料 2.1. 3.3 卧式冷压室压铸机 压室与熔炉分开设置,压室水平布置,并可从锁模中心向下偏移一定距离。 压铸时,金属液c注入压室→冲头向前压射→金属液经内浇道a压射入模腔b→保压冷却→开模,同时,冲头继续前推,将余料e推出压室,让余料随动模1移动,压射冲头复位。动模开模结束、顶出压铸件d,再合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