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曲轴设计作业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班级:411007班作者:霍占伟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指导老师:李峰2012.10.15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材料力学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

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

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4)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5)为后续课程教学打下基础。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 设计题目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E 、μ,许用应力为[σ],G 处输入转矩为e M ,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t F 、径向力r F 的作用,且r F =2t F 。

曲柄臂简化为矩形截面,1.4≤h D ≤1.6,2.5≤hb≤4, 3l =1.2r,已知数据如下表:(一) 画出曲轴的内力图。

(二) 设计曲轴颈直径d ,主轴颈直径D 。

(三)设计曲柄臂的b 、h 。

单缸柴油机曲轴-13页文档资料

单缸柴油机曲轴-13页文档资料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学号:41091307姓名:吴茂坤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指导老师:李锋2019.10.20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2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2三、设计题目··3四、设计过程··41、画出曲轴的内力图··42、设计曲轴颈直径d和主轴颈直径D ·63、校核曲柄臂的强度··74、校核主轴颈H-H截面处的疲劳强度··95、用能量法计算A-A截面的转角yθ,θ·9z五、设计的改进措施及方法··13六、程序计算部分··13七、设计体会··15八、参考文献··15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材料力学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

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

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让我们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3)使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柴油机曲轴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柴油机曲轴设计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曲轴是发动机对外输出动力的核心部件,是驱动车、船等运输工具的重要动力来源。

曲轴的功用是把活塞、连杆传来的气体力转变为转矩,用以驱动汽车的传动系统和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以及其他辅助装置。

曲轴的工作情况是极其复杂的,它是在周期变化的燃气作用力、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惯性力及它们的力矩作用下工作的,因此承受着扭转和弯曲的复杂应力。

曲轴是内燃机中承受冲击载荷传递动力的关键零件,也是内燃机五大件(机体、缸盖、曲轴、凸轮轴、连杆)中最难以保证加工质量的零件,发动机曲轴作为重要运动部件,同时因曲轴工况及其恶劣,因而对曲轴材料、曲轴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动平衡等要求十分严格。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对曲轴的寿命和整机的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世界各国对曲轴的加工都十分重视,不断地改进曲轴加工工艺,最大可能地提高曲轴寿命。

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传统工艺已不能满足当前设计和生产需求,在长时间、高速运转下,曲轴极容易过早出现失效或断裂,严重影响曲轴的寿命和整机可靠性。

曲轴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轴颈磨损和疲劳断裂,内燃机曲轴部分的结构形状和主要尺寸对内燃机曲轴的抗弯疲劳强度和扭转刚度有重要影响,因而在内燃机曲轴设计时,必须对内燃机的结构强度问题予以充分重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1 国内外曲轴加工技术的现状目前车用发动机曲轴材质主要有球墨铸铁和钢两类。

由于球墨铸铁曲轴成本只有调资钢曲轴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且球墨铸铁的切削性能良好,可获得较理想的结构形状,并且和钢质曲轴一样可以进行各种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来提高曲轴的抗疲劳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所以球墨铸铁曲轴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资料显示,车用发动机曲轴采用球墨铸铁材质的比例在美国为90%,英国为85%,日本为60%,此为,德国比利时等国家也已经大批量采用。

国内采用球墨铸铁曲轴的趋势则更加明显,中小型功率柴油机曲轴85%以上采用球墨铸铁,而功率在160KW以上发动机曲轴多采用锻钢曲轴。

单杠柴油机曲轴课程设计

单杠柴油机曲轴课程设计

单杠柴油机曲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杠柴油机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曲轴在单杠柴油机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3. 学生能够描述曲轴的构造、材料及常见的故障类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单杠柴油机的曲轴部件;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曲轴故障分析与判断;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曲轴保养和维护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相关工程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严谨分析的科学态度;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正确使用和维护机械设备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技术类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结合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单杠柴油机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了解单杠柴油机的整体构造,重点讲解曲轴在其中的作用;- 深入剖析柴油机工作原理,强调曲轴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重要性。

2. 曲轴的构造、材料及常见故障类型:- 详细介绍曲轴的结构设计、材料性能及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分析曲轴常见的故障类型,如断裂、磨损、弯曲等,并探讨其产生原因。

3. 曲轴的检测与维护:- 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专业工具对曲轴进行检测,掌握检测方法和步骤;- 讲解曲轴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技巧,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操作环节:- 安排学生进行单杠柴油机的拆装实践,观察并识别曲轴及其相关部件;- 组织学生进行曲轴检测和维护的实操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缸柴油机曲轴》

缸柴油机曲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学号:41091307姓名:吴茂坤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指导老师:李锋2011.10.20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2)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2)三、设计题目 (3)四、设计过程 (4)1、画出曲轴的内力图 (4)2、设计曲轴颈直径d和主轴颈直径D (6)3、校核曲柄臂的强度 (7)4、校核主轴颈H-H截面处的疲劳强度 (9)5、用能量法计算A-A截面的转角yθ,zθ (9)五、设计的改进措施及方法 (13)六、程序计算部分 (13)七、设计体会 (15)八、参考文献 (15)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材料力学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

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

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让我们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3)使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设计题目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E 、μ,许用应力为[σ],G 处输入转矩为e M ,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t F 、 径向力r F 的作用,且r F =2t F 。

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数据号:7.2I16学号:4212XXXX姓名:学长只能帮你到这了指导教师:魏媛2014年9月9日目录:1.设计目的2.设计任务及要求2.1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要求2.2分析讨论及说明部分的要求2.3程序计算部分的要求3.设计题目及设计内容4.设计的改进意见及措施4.1提高曲轴的弯曲强度 4.2提高曲轴的弯曲刚度 4.3提高曲轴的疲劳强度5.设计体会6.参考文献7.附录7.1 通用程序框图7.2 C语言程序7.3 计算输出结果7.4 标识符1.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系统学完材料力学课程之后,结合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利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

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的综合运用,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使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具体有以下六项: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课程设计可把材料力学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际中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6.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2.设计任务和要求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到处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自动化制造系统大作业】柴油机曲轴柔性制造系统的研究

【自动化制造系统大作业】柴油机曲轴柔性制造系统的研究

柴油机曲轴柔性制造系统的研究1.加工对象:曲轴是发动机上一个重要的零部件。

它在工作时要承受很大的扭矩。

以及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的弯曲力。

曲轴的工作情况决定了曲轴的结构,进而也决定了曲轴制造工艺的复杂性。

2.工艺分析:柴油机曲轴大致有3部分组成:( 1 )曲轴前端(小头)( 2 )由连杆轴颈、曲柄臂及主轴颈组成的曲拐;( 3 )曲轴后端( 法兰) 。

按照曲轴加工步骤,可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2部分。

1 )曲轴粗加工工艺曲轴粗加工工艺采用A V L新工艺。

工艺流程见图1 。

加工工艺中,采用复合加工数控机床引入了“一次装卡,全部完工”的概念。

该F MS车铣中心集成了双主轴车削中心,五轴加工中心。

深孔镗、铣、钻和三坐标功能于一身,在一台具有双主轴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上可以对曲轴进行完全加工。

加工后的曲轴可直接转入精加工工序。

图12 )曲轴精加工工艺在曲轴精加工方面,则采用工序集成的CBN数控磨床,即一次装夹可完成磨削曲轴全部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所有工序,此类磨床一般配有双砂轮头架。

图2中给出了曲轴的精加工工艺流程。

图23.系统组成:曲轴柔性制造系统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储运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3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

图31 )加工子系统根据曲轴工艺要求。

曲轴FMS加工子系统主要是由2台复合数控加工中心( 数控复合粗加工中心和数控复合磨床) 、与之相配的工业机器人、自动气压夹具、数控清洗机、检测装配设备组成。

2 )物流子系统物流子系统用以实现工件及工装夹具的自动供给和装卸。

以及完成工序间的自动传送、调运和存贮工作。

包括各种传送机构、自动导引小车、工业机器人及专用起吊运送机、工件装卸站、工件存储工位、刀具输入输出站、刀库等。

物流子系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自动完成刀具和工件的输送工作。

曲轴FMS系统由全自动立体仓库、工件出入托盘站、上下料机械手臂、2条输送带和编码系统组成。

3 )信息子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以处理柔性制造系统的各种信息,输出控制CNC机床和物料系统等自动操作所需的信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联系,对系统进行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柴油机整体设计方案及曲轴详细设计方案

柴油机整体设计方案及曲轴详细设计方案

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使用)
题目:6110柴油机整体设计及曲轴详细设计
学科部:理工学科部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车辆092
学号:7012909050
学生姓名:刘杰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曾文职称:副教授
学科部主任:
审核日期:
说明
1.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系或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
学生。

2.进度表由学生填写,每两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设
计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1个月内提交给指
导教师批阅。

4.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
和毕业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设计与计算说明书题目:车床主轴设计学校:西南交大峨眉姓名:陈霖学号: 200975901.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系统学完材料力学课程之后,结合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

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的综合应用,又为后续课程(机械设计﹑专业课等)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使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具体有以下六项: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性。

2)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知识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际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6)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2.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3.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要求设计计算说明书是该题目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果的说明,要求书写工整,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明确,表达完整。

具体内容应包括: 1)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所求及零件图。

2)画出构件的受力分析计算简图,按比例标明尺寸﹑载荷和支座等。

3)静不定结构要画出所选择的基本静定系统及与之相应的全部求解过程。

4)画出全部内力图,并标明可能的各危险截面。

5)危险截面上各种应力的分布规律图及由此判定各危险点处的应力状态图。

6)各危险点的主应力大小及主平面位置。

7)选择强度理论并建立强度条件。

8)列出全部计算过程的理论依据﹑公式推导过程以及必要的说明。

9)对变形及刚度分析要写明所用的能量法计算过程及必要的内力图和单位力图。

10)疲劳强度计算部分要说明循环特征,max σ,min σ,r,m σ,a σ,的计算,所查k,α,β各系数的依据,疲劳强度校核过程及结果,并绘出构件的持久极限曲线。

4.分析讨论及说明部分的要求1)分析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并讨论其原因﹑改进措施。

2)提出改进设计的初步方案及设想。

3)提高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措施及建议。

5.程序计算部分的要求1)程序框图。

2)计算机程序(含必要的语言说明及标识符说明)。

3)打印结果(数据结果要填写到设计计算说明书上)。

6.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与工程中的一般设计过程相似,从分析设计方案开始到进行必要的计算,并对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应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前松后紧,甚至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设计准备阶段。

认真阅读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明确设计要求,结合设计题目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制定设计的步骤﹑方法以及时间分配方案等。

2)从外力及变形分析入手,分析计算内力﹑应力及变形,绘制各种内力图及位移﹑转角曲线。

3)建立强度﹑刚度条件,并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以及必要的公式推导。

4)编制计算机程序并调试程序。

5)上机计算,并打印出结果。

6)整理数据结果并书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分析讨论设计和计算的合理性﹑优缺点,以及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8)课程设计总结,准备答辩。

注: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能,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可查阅《材料力学》或相应的工程手册等有关资料。

无论从何处查得,均需标明出处。

一.设计题目: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图1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许用应力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G 处输入转矩为 e M ,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t F 、径向力r F 的作用,且/2r t F F =。

曲柄臂简化为矩形截面,1.4/ 1.6h D ≤≤,2.5/4h b ≤≤,3 1.2l r =,s=70mm ,D=70mm,有关数据如表1,表2。

表1 固定数据1/l m2/l m/E GPa μ[]/MPa σ1/MPa τ- τϕτε 0.11 0.181500.27 120 1800.050.78表2 设计计算数据/P kW/(/min)n r/r m 3 1.2l r =13 260 0.005 0.042要求:1) 画出曲轴的内力图;2) 设计曲轴颈直径d ,主轴颈直径D ; 3) 校核曲柄臂强度;4) 校核主轴颈H-H 截面处的疲劳强度,取疲劳安全系数2n =。

键槽为端铣加工,主轴颈表面为车削加工。

5) 用能量法计算A-A 截面的转角y θ,z θ。

二.外力分析:曲轴的计算简图如图2。

计算外力偶矩M z:==9549×=477.45 N·m 计算切向力F t、径向力F r:==9549 N=4774.5 N 计算支反力:==2963.5 N ;= 1811 N=5927 N=3622 N三.内力分析:画出曲轴内力图,如图3。

由Q dMF dx 可知,M 与梁的长度的关系总是比Q F 和梁的长度关系高一个数量级。

当lh(梁的跨度与截面高度之比)较大时,不需要对弯曲切应力进行强度校核[1],因此在内力图里没画出剪力图。

1.主轴颈以EF 段的左端(1-1)截面最危险,受扭矩和两向弯曲。

1312312128.62()221.632()110.822x e y Fz z Fy M M N m lM F l N m lM F l N m==⋅=-=⋅=-=⋅2.曲轴颈以CD 段中间截面K (3-3)最危险,受扭矩和两向弯曲。

3313179.83250.90125.45x Az y Az z Ay M F r N m M F l N m M F l N m==⋅==⋅==⋅ 3.曲柄臂以DE 段下端(2-2)截面最危险,受压缩、扭转、Z 向纯弯曲、X 向横力弯曲。

23223222128.62()221.632()110.8221140.47x e y Fz z Fy N Fy M M N m lM F l N ml M F l N mF F N==⋅=-=⋅=-=⋅==四.强度设计:设计曲轴颈直径d 、主轴颈直径D 、校核曲柄臂强度。

1.主轴颈直径D 的设计:主轴颈处于两向弯曲和扭转的组合变形,这里选用比较保守的第三强度理论进行设计。

222311112221113132[]r x y zx y z M M M W M M M Dσσπ=++=++≤222111322236332[]32128.62221.63110.823.141201027.4710x y zM M M D m mπσ-++≥++=⨯⨯=⨯取30D mm =。

2.曲轴颈直径d 的设计:与主轴颈直径的设计相同,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

222333322236332[]3279.83250.90125.453.141201029.1410x y zM M M d m mπσ-++≥++=⨯⨯=⨯ 取30d mm =。

3.曲柄臂的强度校核:曲柄臂的危险截面为矩形截面,受扭转、两向弯曲及轴力的作用。

如图4为曲柄臂上(2-2)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可能危险点出现在1D 、2D 、3D 三点。

1)对1D 点进行应力分析。

该点处于单向压缩:2222222222/6/6N x zx zN x z F M M A W W F M Mbh bh b h σ=++=++。

2)对2D 点进行应力分析。

扭转切应力,查《材料力学》[1]表3-1,用插值法求得α,γ。

22yM bh τα=正应力由轴力、绕Z 轴的弯矩共同引起。

222222/6N zzN z F M A W F Mbh b h σ=+=+应用第三强度理论:2234r σστ=+ 。

3)对3D 点进行应力分析。

与2D 点分析相同:应用第三强度理论:''2'234r σστ=+ 。

综上分析,曲柄臂满足强度要求时必须有:1D 点:[]σσ≤ 2D 点:3[]r σσ≤ 3D 点:'3[]r σσ≤或者至少要满足:1D 点:[]5%[]σσσ-< 2D 点:3[]5%[]r σσσ-< 3D 点:'3[]5%[]r σσσ-< 。

另外处于经济性考虑,应该尽量使截面积S hb =最小。

''222222/6N xxN x F M A W F Mbh bh τγτσ==+=+由以上分析可以编写计算机程序,计算出h、b的最优值。

计算最优h、b的C程序:#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io.h># define H 1000 /*换算常数*/# define D30 /*主轴颈直径D*/# define Y 120 /*许用应力120MPa*/ void main (){float Mx,My,Mz,F;float Z1,Z2,Z3,Q2,Q3,Y2,Y3;float h,b,h1,b1;float a,r;float s,m=(1.6*D)*(0.4*1.5*D);printf("input Mx,My,Mz,F:\n");scanf("%f%f%f%f",&Mx,&My,&Mz,&F);for(h=1.4*D;h<=1.6*D;h+=0.001){for(b=0.25*h;b<=0.4*h;b+=0.001){ if(h/b>=2.5&&h/b<=3) /*(查表3-1),利用插入法确定a,r*/ {a=0.213+0.018*h/b;r=0.837-0.028*h/b;}else{a=0.222+0.015*h/b;r=0.777-0.008*h/b; }Z1=F/(b*h)+6*H*Mx/(b*h*h)+6*H*Mz/(b*b*h); /*计算D1点正应力*/Z2=F/(b*h)+6*H*Mz/(b*b*h); /*计算D2点正应力*/Z3=F/(b*h)+6*H*Mx/(b*h*h); /*计算D3点正应力*/Q2=H*My/(b*b*h*a); /*计算D2点切应力*/Q3=r*Q2; /*计算D3点切应力*/Y2=sqrt(Z2*Z2+4*Q2*Q2); /*应用第三强度理论*/Y3=sqrt(Z3*Z3+4*Q3*Q3);if(Z1<Y&&Y2<Y&&Y3<Y){ s=b*h;if(s<m) /*出于经济性考虑,选取使截面积S最小的h,b*/ {m=s;h1=h;b1=b;} }}}printf("get the result:\n");printf("h=%6.3fmm\nb=%6.3fmm\nS=%8.3fmm^2",h=h1,b=b1,m);}运算结果:input Mx,My,Mz,F: 128.62 221.63 110.82 696.96get the result: h=45.844mm b=18.338mm S=840.663mm^2出于经济性考虑,将“if(Z1<Y&&Y2<Y&&Y3<Y)”改成 “if((Z1-Y)/Y<0.05&&(Y2-Y)/Y<0.05&&(Y3-Y)/Y<0.05)”后 得到如下结果:input Mx,My,Mz,F 128.62 221.63 110.82 696.96get the result: h=45.105mm b=18.041mm S=813.750mm^2现在取h=45.8mm ,b=18.3mm 对曲柄臂强度进行校核:当18.338,45.844b h ==时,查《材料力学》[1]表3-1,利用插入法得:0.258α=、0.767γ=、0.249β=(后面刚度计算时会用到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