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城轨线网规划第4章4.6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运营安全教案完整正规格式版[1]

城市轨道运营安全教案完整正规格式版[1]
第三节 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
21世纪的地铁, 以高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安全、舒适等功能吸引大中城市客运交通的80%以上。
第一代高速(时速200~350 )。日本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 法国的""高速列车, 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欧洲之星”, 德国的""城际列车。
第二代高速500 :磁悬浮列车, 日本计划沿东京至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修建磁悬浮新干线。
3、三种基本形式
(1)放射形线网
A.基本骨架: 至少3条相互交叉线路
B.中心区衔接换乘处理
(2)C.线形选择:采用直径线
(3)设置环线的线网
第二节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布置环线, 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为加强中心区边缘各客流集散点的联系;二为截流外围区之间的客流, 通过环线进行疏解, 以减轻中心区的客流压力。棋盘式线网
第三代高速: 地下真空磁悬浮或超高速列车。
板书设计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城市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1、定义
2、分类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小结
课题
安全概述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作业练习P14 2授课形式课堂三维目标
认知
认识所学内容
技能
熟悉专业范围
情感
能很好的了解交通运营安全概述
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
第一讲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述
课题
单元一 安全概述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09.8-09.8
作业练习
P14 2
授课形式
课堂
三维目标
认知
认识所学内容
技能

城轨交通概论复习试题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城轨交通概论复习试题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狭义
单元一 复习与思考
问答题 2、城市轨道交通按技术经济特征来分有那些基本形式?
地 铁
轻 轨
有 轨 电 车
单 轨 / 独 轨
磁 浮
自 动 导 向
市 域 快 速
单元一 复习与思考
问答题 3、地铁的优缺点有那些?
优点: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舒适,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等 缺点: 建造成本高 由于要钻挖地底,地下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 建设周期长 同样由于要挖地道,铺设铁轨,设备等等,以及各种调试工作。地铁从开始动工到 投入运营需要很长的时间。 前期时间长 建设地铁的前期时间较长,由于需要规划和政府审批,甚至还需要试验。从开始酝 酿到付诸行动破土动工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也是有可能的 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一旦发生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乘客疏散困难, 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单元四 复习与思考
三、问答题 2、简述闸瓦制动的工作原理。 Pp77
1-制动缸; 2-基础制动装置; 3-闸瓦; 4-车轮; 5-钢轨
单元四 复习与思考
三、问答题 3、简述车辆段的具体功能。
承担所属线路的车辆停放、清洁、列检工作
承担所在线路车辆的定修(年检)及以下车辆检查维修和临修工作
承担所属线路和由多条联络线互相沟通的线路的车辆架、大修工作
年。上海地铁一号线于
3、单轨通常区分为 跨座 式和 悬挂 式两种。 4、狭义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特指 地铁 、 轻轨 和 单轨 。
单元一 复习与思考
问答题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定义 广 义 采用轨道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 统,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 线路,具有车辆、线路、信号、车站、 供电、控制中心和服务等设施,车辆以 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 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特指地铁、轻轨和单轨(独轨)

2021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2021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都市快轨交通·第35卷 第1期 2022年2月 收稿日期: 2022-01-18 第一作者: 侯秀芳,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轨交通行业统计分析和城轨车辆市场技术工作,***************引用格式: 侯秀芳,梅建萍,左超. 2021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J]. 都市快轨交通,2022,35(1):12-16. HOU Xiufang, MEI Jianping, ZUO Chao. An overview of urban rail transit line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in 2021[J].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2022, 35(1): 12-16.

12

本刊特稿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doi: 10.3969/j.issn.1672-6073.2022.01.003 2021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

线路概况 侯秀芳,梅建萍,左 超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北京 100038)

摘 要: 截至2021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9 192.62 km,其中,地铁线路长度7 253.73 km,占比78.9%。2021年当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城市5个,新增线路长度1 222.92 km,其中,新增地铁线路长度971.93 km。新增运营线路涉及8种系统制式,分布在35座城市,共62条(段)线路,新投运线路条(段)数及所涉及城市数均为历史新高。 关键词: 城轨交通;线路;概况;运营;地铁;统计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73(2022)01-0012-05

An Overview of Urban Rail Transit Line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in 2021

HOU Xiufang, MEI Jianping, ZUO Chao (China Association of Metros, Beijing 100038)

城市轨道交通》试题库

城市轨道交通》试题库

城市轨道交通》试题库城市轨道交通》试题库一、填空题:(20题)1.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轨道形式可以分为重轨铁路、轻轨铁路和独轨铁路三种形式。

2.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运能可以分为大运量系统、中运量系统和小运量系统三种形式。

3.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路权专用程度可以分为全封闭、半封闭和全开放三种形式。

4.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建立综合公共交通系统。

5.1804年2月29日,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轨道。

6.1863年1月10日,伦敦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地铁,标志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

7.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

8.1984年,英国伯明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9.1899年,中国北京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轨道。

10.1996年,中国台北建成了台北第一条城轨交通线路。

11.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商业运营线路于2002年12月在中国上海建成。

12.城轨交通路网规划主要包括产生背景研究、路网结构研究和实施规划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13.城轨交通路网结构研究主要包括合理规模研究、路网结构形式研究、路网方案客流测试和路网方案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

14.城轨交通车站的位置有四种常用的选择:跨路口、偏路口、两个路口之间和贴道路红线外侧。

15.城轨交通的路线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16.编制城市路网规划的基本思路有先线后点和先点后线两种。

17.城轨交通限界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和接触限界。

18.城轨交通地下工程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和沉管法。

19.城轨交通地下工程暗挖法包括盖挖法、新奥法、浅埋暗挖法和矿山法。

20.城轨交通的轨道有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和其他附属设备等六部分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试题库一、填空题:(20题)1.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重轨铁路、轻轨铁路和独轨铁路三种形式。

2.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大运量系统、中运量系统和小运量系统三种形式。

城轨交通弱电一体化及在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应用探讨

城轨交通弱电一体化及在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应用探讨

建设规划0 引言轨道交通弱电系统主要为轨道交通提供行车控制、乘客服务、运输调度、运营管理以及安全保障等,主要包括:信号系统、通信专业子系统、AFC、FAS、BAS等。

随着现代工业系统集成和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轨道交通传统分立的各专业子系统开始转向发展以统一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综合自动化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一体化系统,并开始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向乘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体验。

轨道交通领域倡导:采用新兴技术,建立敏捷安全的IT基础设施与服务交付模型;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公共交通运营和管理组织;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业务价值。

因此,对于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交通)重要形式之一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简称单轨交通),如何依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展总体指导原则,设计符合单轨交通中低运量运营特点的单轨交通弱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信息化集成技术、现场设备创新集成,网络综合承载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城轨交通弱电系统集成技术和现状1.1 集成技术目前,城轨交通系统建设模式、系统架构都是以现代工业系统集成技术为指导总原则。

现代工业系统集成发展方向主要是将信息、网络、软件与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系统信息共享、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实现行业业务需求,其中工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成为关键环节。

现代工业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是通过硬件接口的标准化、通信协议标准化,适配众多厂家现场设备;通过构建开放的系统集成平台,用信息化技术满足用户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1]。

2010年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规范》,规范定义了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环境和技术,将工业企业生产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与经营决策系统综合集成,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大系统”。

当前工业领域系统集成方式分为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端对端集成。

城轨交通弱电一体化及在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应用探讨■ 陈国芳 卓开阔摘 要:轨道交通传统的系统集成模式和技术正在发生变革,传统分立的各专业子系统向以统一信息平台为基础转变,以实现综合自动化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系统,并能够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向乘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体验。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综合含答案4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综合含答案4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综合含答案4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综合试题04一、填空题1.全世界地铁只有地铁盈利。

2.轨距= + 。

3.连锁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车编组主要考虑、、三个因素。

5.线网设计内容包括、、线路纵断面设计三个方面。

6.车站乘客使用空间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我国轨道交通车辆A型车的宽度为______ ____m。

8.列车运行的三级控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转辙机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1.下列各处不适合建立地铁车站的为()A、机场B、公园C、大学城D、敬老院2.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要保证国产化率达到()以上。

A、50%B、60%C、70%D、80%3.一般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采用1分格或2分格,即每一等分表示()A、1 minB、2 minC、3 minD、1 min或2 min4.为满足故障运行工况,每隔()座车站应加设渡线。

A、1——2B、2——3C、4——5D、5——65.隧道线和高架线多采用()A、沥青道床B、碎石道床C、整体道床D、其他道床6.隧道线和高架线多采用()A、碎石道床B、混凝土整体道床C、沥青道床D、其他道床7.适合市区软土层隧道施工的施工方法是()。

A、明挖施工法B、矿山施工法C、盾构施工法D、沉管施工法8.上海的地铁采用()V直流供电。

A、600B、750C、1500D、30009.下列哪种闭塞显示制度适用于客货混行的铁路系统()A、二显示自动闭塞B、三显示自动闭塞C、四显示自动闭塞D、四显示带防护信号自动闭塞10.我国现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大部分实行()。

A.单一票价制 B.计程票价制 C.区段票价制 D.区域票价制三、多选题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由()组成A、区间结构B、车站C、轨道D、停车场2.大客流的组织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疏散客流,其主要措施()A、增加列车运能B、增加售、检票能力C、临时疏导D、关闭出入口E、进行进出分流3.轨道交通线路车站在市中心密集地段间距约为()A、1kmB、600mC、2kmD、4km4.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原则包括()A、地铁选线设站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B、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指导C、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整体要求出发,做到网络统筹、资源共享、合理配置,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工程投资。

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

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T/CAMETXXXXXXX—XXXX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17-12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本标准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城轨(2017)011号]编制。

2 编制工作组概况2.1 编制工作组参编单位本标准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铁路集团公司、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

2.2 编制工作组成员及分工表 1《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组成员及分工3 主要工作过程3.1 计划、预研阶段(2017.2~2017.3)2017年2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题会议议定了市域快轨交通团体标准建设工作,协会委托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研究和编写工作。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要求,筹备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建立联络机制,制定标准编制方案及进度安排,邀请行业内各相关单位,征询行业内各相关单位意见,总结交流市域快轨规划和建设经验,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拟定标准编制方案。

3.2 立项阶段(2017.3~2017.7)2017年3月,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团标编制工作方案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书》上报中城协。

2017年3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召开市域快轨交通团体标准立项审查会,《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通过标准申请立项审查。

城轨运营管理学习计划(2篇)

城轨运营管理学习计划(2篇)

第1篇一、前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适应城轨行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个人在城轨运营管理领域的专业素养,特制定本学习计划。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城轨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了解国内外城轨运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最新动态。

3. 提高自身在城轨运营管理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三、学习内容1. 城轨运营管理基础理论-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述- 城轨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城轨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 城轨运营管理的组织架构2. 城轨运营规划与设计- 城轨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轨车站规划与设计- 城轨车辆规划与设计- 城轨信号与通信系统规划与设计3. 城轨运营调度与控制- 城轨运营调度原则与方法- 城轨列车运行图编制- 城轨列车运行调度与控制- 城轨故障处理与应急预案4. 城轨运营安全与质量- 城轨运营安全管理体系- 城轨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城轨运营质量管理- 城轨运营安全教育与培训5. 城轨运营成本与效益分析- 城轨运营成本构成- 城轨运营成本控制- 城轨运营效益评估- 城轨运营经济效益分析6. 城轨运营市场营销- 城轨运营市场分析- 城轨运营市场营销策略- 城轨运营客户关系管理- 城轨运营品牌建设7. 城轨运营信息化管理- 城轨运营信息化概述- 城轨运营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 - 城轨运营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 - 城轨运营信息化安全管理四、学习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 重点学习城轨运营管理基础理论,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述、城轨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流程和组织架构等。

- 完成相关书籍和资料的阅读,参加线上或线下培训课程。

2. 第二阶段(4-6个月)- 深入学习城轨运营规划与设计、城轨运营调度与控制、城轨运营安全与质量等方面的知识。

- 参与实际项目案例研究,了解城轨运营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

3. 第三阶段(7-9个月)- 学习城轨运营成本与效益分析、城轨运营市场营销、城轨运营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指标权向量为W = [w1 , w2 ,, wm ]T 归一化矩阵为R = [rij ] nm 则方案i的效用 U i 为: U i w j rij
按最大效用准则确定的最优方案满足
x * {xi / max u i }
i
( xi R )
候选方案的综合评述
经过以上过程,可以从预选方案中推选出2~3个(不宜过多)候选 方案,对其进行综合的比较和评价,这部分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
C4与对外交通设施的连通度
C5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协调 C6与城市历史及景观风貌的协调
实例 B2 对居民出行条件的改善作用 C7线网客流覆盖率 C8换乘系数 C9主要集散点连通度(主要集散点:城市公交枢纽、市级的行 政中心、大型商业中心、大型文体中心、大型娱乐中心、大型会展 中心等) C10公交出行比例 C11居民公交平均出行时间 C12与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
B4 建设实施性
C10工程实施可行性 C11分期建设计划的合理性
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指标值归一化处理 3 权重及综合评价选优 1) 权重的确定 权重是指对于评价目标,评价系统或评价指标之间相对重要程度。 权重的确定对方案比较评价的意义重大,所以需仔细分析、慎重进行。 2) 综合评价选优 在计算出各评价指标分级指数和确定出系统及指标权重的基础上, 以线性加权和法求出待评价各方案的综合效用值,选择具有最大效用 值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1)准则层的确立
确立准则层为四个要素:
B1 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B2 对居民出行条件的改善作用
B3 运营效果
B4 建设实施性 2)指标的筛选原则 在确定了准则层后,对于指标的选取遵从实用性、非重叠性、可行性的原则
实例 B1 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C1线网密度 C2核心区换乘节点数 C3与城市布局结构的协调
3.实施 1) 近期线网的实施性。
形成与城市近期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基本线网的条件是
衡量整个线网方案的重要指标。近期线网的优劣可以从以 下几个角度分析: (1)与远期线网的实施是否存在矛盾。 (2)各条线路是否具备独立运营,并建成一段、运营一段的
条件。
(3)各线之间是否具备良好的换乘关系。 (4)是否与城市建设发展的近期要求相适应。
小 结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具体某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的依据之一。本章
探讨了轨道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探讨了一般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的方法体系,重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确定、网络 框架结构的分析及其形成、方案评价与选择,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城市轨 道交通线网规划确定的具体操作过程。
§4 方案评价
2) 工程难易度。
4.社会效益 主要体现在提高旅客出行质量、对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缓解、源自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保护的贡献等方面。
5.战略发展 重点涉及与土地利用吻合程度、沿线土地开发价值以 及发展适应性等方面。在城市的外围区,由于存在一 些不可预见因素和城市建设过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
n ——
3.009
5.147
3.000
2
一致性指标
C .I n 1 C .I R.I
max n
0.005
0.037
0.0002
0
相对一致性指标
C .R
0.008<0.1
0.033<0.1
0.00002<0.1
0
3.层次总排序
由WA=WB· WC计算各平价指标的权重为: A=(WC1WC2WC3WC4WC5WC6WC7)=WA—B· WB—C=
4.6
线网方案的评价
对规划获得的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集,决策者必须从中选择最优 方案,做出决策。 任何规划的决策最终都归结为方案评价,评价是对路网规划过程和
结果的鉴定,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决策的正确性。
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评价是涉及众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在我国对城市 轨道交通线网进行系统性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可以供参考和借鉴的资
0 0.441 0.232 0.071 0.162 0.094 0 (0.701 0.193 0.106) 0 0 . 364 0 0 0 . 364 0 . 279 0 0 0.75 0 0 0 0.25 0
=(0.309 0.233 0.077 0.114 0.136 0.053 0.080)
1.732 0.577
的归一化
i i


j 1
n

i
0.701 0.193 0.106
0.462 0.462 0.077
0.75 0.25
A的最大特征值
max
( A )i i 1 ni
2) 工程难易度。
4
社会效益
主要体现在提高旅客出行质量、对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缓解、对 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保护的贡献等方面。
5
战略发展
重点涉及与土地利用吻合程度、沿线土地开发价值以及发展适应 性等方面。在城市的外围区,由于存在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和城市建设 过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性质和规模都可能起变化,轨道交通线网在 这些地区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B2 (C2,C5 ,C6)
1 6 1 1 1 6 1/ 6 1/ 6 1
B3 (C3,C7)
1 3 1/ 3 1
A各行元素的几何 平均值
i
i


n
aij
j 1
n
2.88 0.79 0.44
1.817 1.817 0.303
计算内容
判断矩阵
A (aij )nm
A (B1,B2,B3)
4 6 1 1/ 4 1 2 1/ 6 1/ 2 1
B1 (C1, C2, C3, C4 ,C5)
2 5 3 5 1 1/ 2 1 3 2 2 1/ 2 1/ 3 1 1/ 2 1/ 2 3 1/ 3 1/ 2 2 1 1/ 5 1/ 2 2 1/ 3 1 2.72 1.43 0.44 1 0.58 0.441 0.232 0.071 0.162 0.094
1
线网结构
1) 基本特征:该项主要比较线网特征与城市结构特点的符合程度。 2) 线网的覆盖性和密度:线网在城市特定区域面积覆盖率应大于 某一值。 3) 对外延伸和接口条件:城市主要出入口应有轨道交通线路衔接。
2
运营效果
1) 承担的客运量。从轨道交通本身而言,其线路是否可行,实 施后能否取得较高的运营效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线路未 来客流量和线路负荷强度。
实例
B3 运营效果 C13轨道交通日客运量 C14线路客运强度 C15客流断面不均衡系数 C16换乘站负荷均匀性 实例 B4 建设实施性
C17工程实施可行性 C18投资估算 C19分期建设计划的合理性
3)专家咨询意见及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调整 (1)专家意见反馈 在初步确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设计出专家调查材料(包括指标体系说明、评分表、意向调查及意 见反馈),以信函方式向专家咨询。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基本满足要求时,可以不进行下一轮咨询。
性质和规模都可能起变化,轨道交通线网在这些地区
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5 投融资方式
一、基本模式 一)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关系来分:
一、评价步骤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评价对象。 确定评价目的及准则。 建立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 各评价指标的分析与计算。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综合各评价指标的分析及 计算结果,对备选方案进行比选。 最终确定最优或满意方案。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目 标
准 则
指 标 C1与城市布局结构的协调
料不多,可以采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
案的优选。
一、 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目的 对各备选方案进行全面而系统的 定性定量分析,以确定城市轨道 交通线网在规划布局上与城市布
原则 (1)服从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结构; (2)考虑轨道网本身建设和运营的特性;
(3)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3
实施
1) 近期线网的实施性。
形成与城市近期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基本线网的条件是衡量整个线 网方案的重要指标。近期线网的优劣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与远期线网的实施是否存在矛盾。
(2)各条线路是否具备独立运营,并建成一段、运营一段的条件。 (3)各线之间是否具备良好的换乘关系。
(4)是否与城市建设发展的近期要求相适应。
(4)将可实施性计入在内; (5)体现必要性论证的功能; (6)注意后期的运营和建设; (7)做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局、城市发展的适应情况及在等
级、容量上与交通量的适应情况, 从而选择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 合理、实施上可行的最优或满意 的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应选择符合其特点的评价方法。城市轨道 交通规划决策的基本要素在于构建一个合理的准则体系,有足够可靠 的信息(数据),选择适用的决策方法,并具有简捷明了的特征。如
2) 客流的直达性和均衡性
轨道交通线网的客流直达性可由线网客流的平均换乘系数反映,
换乘系数越低,说明客流的直达性越高。线网客流的不均衡系数反映 出线网各条线客流的均衡情况,不均衡系数越小,说明线路承担的客
流越均衡,运营也就容易组织,运营效率也就更容易发挥,从另一个
角度说,线网线路的选线就越合理。反之,运营组织就不太有利。。 3) 平均乘距和在乘时间 轨道交通线网的修建必然使城市交通的可达性提高,出行距离加 长,从轨道交通本身而言,平均乘距和在乘时间的增长意味着轨道交 通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城市交通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