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

考试重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一、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在利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课题对象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更好地激励教师不断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保持对本课程教学工作的热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评价要求

1新课程评价理论强调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首位。

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3评价方式的开放性,采取开放和灵活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

4评价要注重发展过程,关注学生求职、探索和努力的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5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要重视学生、家长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6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

7评价内容综合化,包括三维目标,之中对学生清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综合评价。

8评价具有反馈、诊断、激励、教育、发展、导向、调控等多方面功能。评价意义

对知识目标进行评价

对能力目标进行评价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

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6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7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三、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原则,导入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2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因课制宜,不同类型的课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不同教学内容的课程也应选择不同的导入形式。

3时效性原则,与时俱进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

4趣味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有效性原则,忌设置无效提问,浪费时间。

6启发性原则,

7多样性原则,导入形式可丰富多样,图片、视频、音乐形式不限。

四、思想政治课程特点

1从课程性质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理论教育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2从课程内容上看,关注学还是呢过时间,使其或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五、思想政治课程功能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1具有导向性功能。包括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

2规范性功能。考扩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对思想观念的规范、对道德行为的规范、3个性化功能。考扩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合理建构作用,对个性化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

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备在现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思想政治课程资源

1丰富和拓展课程资源

2主动开发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特色开发、共同开发)

八、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本质

1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2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九、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规律

1知行统一的规律。理论和行为

2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4时代性规律

十、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的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

5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6课内课外相结合原则

7创新性原则

8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十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

1传统式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读书指导法

社会调查法

2创新式

启发式教学方法

发现式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假设或答案、检验假设或答案、得出结论)

探索式教学方法(呈现疑难情境、提出假设和收集资料、得出结论)

问题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反思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点拨教学法

图示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政治学科--考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生活 1.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第二章政治生活 1.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党要坚持民主执政,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建设。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以保障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2.简述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政协之间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1)四者的地位和作用: A.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职能。 B.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它行使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 C.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它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行政工作决定,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向其报告工作。 D.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2)四者关系: 中国共产党冀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程序使之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爱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是国务院根据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征求全国政协委员会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第五章法学基础理论 1.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运用证据规定的指导原则有哪些?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搜集证据。 (2)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而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而无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但只要其他证据确凿,同样可以判决其有罪并处以刑罚。 2.人民法院对于那些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 先予执行: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学科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二部分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外语教学主要流派:

学习策略 简答题: 一.简述高中英语课程基本理念 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 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简述教师如何提高专业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不仅看学习,整体素质也发展,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基本出发点 2)改变教学角色,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还是(学习)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合作者。 3)能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教学。 4)开放的工作方式,教师间合作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提高素质。 5)终身学习 语音教学

高中生应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教学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共同基础--持续的学习动机,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2.鼓励学生选修,加强选修课的指导 1)提供多样化选择,发展个性 2)设计以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为依据,充分调查学生学习兴趣、水平、需求3)教学内容多样性、目的性、拓展性、可行性、地方特色、跨文化特性 3.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形成自主学习 5.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原则: 1)明确目的 2)真实意义 3)涉及接收、处理、传递等过程 4)过程中使用英语 5)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 6)任务结束有具体成果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7.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教学活动类型: 1.调查和采访活动 2.探究活动 3.合作学习 4.即兴发言与讨论 5.反思活动

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1)

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高中思想政治《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思想政治《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上课时带几种实物进教室:食物如香蕉;手机用于播放音乐;药品青霉素、土霉素。引导学生说—说这四组图片中物品的用途与价值?并分析四种物品具体价值的共性。 教师归纳:分析其共性,可以看到,物质现象或精神现象的某种属性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就有价值,价值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价值观的含义。 活动一:想一想。 教师作一个假设:现在开始下一个小时的大雨,下雨有无价值?请你判断。 教师归纳:在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利用事物,并形成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观念,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第59届联大法律委员会以71票赞成、35票反对、4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以决议的形式通过《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政治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中国投了反对票。想一想:中国为什么投反对票? 学生前后桌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完后分享讨论成果。

3.价值观是人生重要的导向。 多媒体展示下列故事:两个年轻人找工作。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分小组进行思考讨论,讨论完了派代表分享观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材料一:漫画《当年砍树人,如今植树人》,根据今天所学到 的知识,学生思考回答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道理? 教师总结: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同学们重点掌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作业:想一想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响应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是人生重要的导向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说一说什么是价值观?【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人们在认识各种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 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 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重大的反作用。价值观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自己 所在阶级的影响,也受到个人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体现出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2.请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知识目标】 理解价值观的含义;知道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人生道路的选 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价值观,正确地认识、改造世界,正确地选择人生道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答案: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B.

(2)在该种变换下,不变的性质: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是在某条件下点的轨迹所形成的对称图形;变化的性质:图形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不再以原点为中心点,不再与坐标轴相交,图形距离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 12.参考答案: (1)微积分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基础课程,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故在学习微积分时可以收集有关微积分创立的时代背景和有关人物的资料,并进行交流;体会微积分的建立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2)“杨辉三角”在中国数学文化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还科学地揭示了二项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构成规律,由它还可以直观看出二项式定理的性质.故可以在二项式定理中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杨辉三角”,有意识地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13.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建模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模型准备:在模型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研究对象的信息,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研究对象.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

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 (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 (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 (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 (3)设计恰当的测评题目。 5.形成完整的教案 (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 (2)掌握教案必备的组成要素。

(完整版)初中政治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高频考点

教师资格证初中政治考点备考 考点·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劳动,它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考点·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统一: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考点·供求影响价格 当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当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此时,这个市场就成为了卖方市场。反之,当市场中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对购买者有利,称为买方市场。 考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考点·我国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考点·促进就业的措施 1.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2.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考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考点·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考点·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考点·市场经济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考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供参考)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选择题 1.若多项式()432341 f x x x x x =+---和()321 g x x x x =+--,则f(x)和g(x)的公因式为 A.x+l B.x+3 C.x-1 D.X-2 【解析】A:由辗转相除法可得 2.已知变换矩A=[ 3 ],阵则A将空间曲面(x?1)2+(y?2)2+ (Z?1)2=1变成 A.球面 B. 椭球线 C. 抛物线 D. 双曲线 【解析】B:由已知的条件设曲面经矩阵A变化后为 [ 3][ x y z ]=[ x 2y 3z ]= [ x' y' z'] , 则x= x', y=1 2 y', z=1 3 y'故其方程为 (x?1)2+(1 2y?2) 2 +(1 3 Z?1) 2 =1; 3.为研究7至10岁少圭牢手儿嚣的身高情况,甲、乙两名研究人员分别随机抽取了某城市100名和1000名两组调查样本,若甲、乙抽取的两组样本平均身高分别记为α、β(单位:cm阴阳、严的大小关系为 A. α>β B. α<β C. α=β D.不能确定 【解析】D:随机抽样的结果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4.已知数列{a n}与数列{b n},n=1,2,3…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若对任意的整数n,有a n≤b n,lim n→∞ b n=b,且b<0,则a<0;

B . 若lim n→∞ a n =a,lim n→∞ b n =b,且a N 时,a n ≥b n 则 a >b D . 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有a n ≥b n ,lim n→∞a n =a,lim n→∞ b n =b,且 b>0,则a>0 【解析】B:取a n =1n ,b n =1?1 n ,lim n→∞a n =0,lim n→∞b n =b,0<1,而a 1=1> b 1=0, a 1=b 1=12,因此结论不正确; 5.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C.(a ??b ??)2+(a ?×b ??)2 =a ?2b ??2 D. (a ?×b ??)×c ?=(a ??c ?)b ??+(b ???c ?)a ? 【解析】B: 由向量积的性质可得(a ?+c ?)×b ??=a ?×b ??+c ?×b ?? A.(-3,3) B.(?13,13] C.[?13,1 3) D. [-3,3] 7. 20世纪初对国际数学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 .贝利-克莱因运动 B.大众教学 C .新数学运动 D.PISA 项目 【解析】A: 第一次数学课程改革发生在20世纪初,史部"克菜园-贝利运动'.英国数学家贝利提出"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大众"、"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应用"的改革指导思想;德国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教育的意义、内容、教材、方法等,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结合近代数学和教育学的新进展,不断进行改革。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全

思想政治课程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理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具体表现: 1、既有德育的性质,也有智育的性质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与素质总和提高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一、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第一节:课程内容与实施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形态 1、综合课程 内容的综合性、呈现方式的综合性和课堂教学形式的综合性 2、课堂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内涵 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 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 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思想政治课的文本结构 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四节:思想政治课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二、评价建议 1、评价要求 1)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5)采用多种学习评价方式 6)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丰富、拓展课程资源 1、文字与音像资源 2、人力资源 3、实践活动资源 4、信息化资源 (二)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1、自主开发 2、共同开发 3、特色开发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 第一节:教学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 1、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2、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重过程与重结果的统一 二、教学规律 1、认识的渐进性规律 2、认识的曲折性规律 3、师生互动规律 第二节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基本组织形态,课外实践活动是辅助形态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 1、组织教学及技能训练 2、导入新课及技能训练 1)情景式导入 2)材料式导入 3)问题式导入 4)衔接式导入 3、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设计 1)分解法 2)问题前置法 3)故事法 4)留白法 4、巩固新课及技能训练 5、布置作业及技能训练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英语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请用2B结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In English, the aspirated [p h] and the unaspirated [p] are ____ . A. minimal pairs B. in phonemic contrast C. two distinctive phonemes D. i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2. /s/ and/θ/ can be distinguished by_____. A. manner of articulation B. place of articulation C. vibration of the vocal cords D. aspiration of articulation 3. You' II find this Travel Guide to be of great ___ in helping you and your children to get around Malaysia. A. cost B. price C. value D.

expenditure 4. When the train_____, all the school students were surprised to see that the Carlisle team had one man only. A. pulled down B. pulled on C. pulled of D. pulled in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ontains an inflectional morpheme? A. Disappear. B. Blacken. C. Oxen. D. Anti-pollution. 6. Reading is to the mind____ food is to the body. A. that B. which C. as D. what 7. He had no time and energy to play with his children or shop with his wife, but he __ home a regular salary. A. did bring B. does bring C. did get D. does get 8. In fact, they would rather have left for London_____ in Birmingham.

2020下半年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2020下半年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2017下半年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几千年了,也 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哲学流派,他们往往会抱着某个问题争论不休, 从而使得哲学领域出现“百可争流”的思想,但哲学家们争来争去,最终都要回答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从而将思绪纷繁的哲学派别化 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们今天,就和大家 一起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 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思维与存在 也可以用“意识和物质”两个词语进行替换。 教师: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提问: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到底是谁决定谁。 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教师追问: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宇宙飞船、航空母舰、高铁动车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会大体浮现出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航空母舰体积非常大,可以运载飞机火箭等。这些想象就是我们哲学上说的意识。如果我现在跟秦始皇、汉武帝讨论这些,他们得脑海中会有这样的反映吗? 从这里看,大家觉得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呢?是谁决定谁呢? 学生回答: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教师提问:“同一性”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观点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评总结:根据我们班同学有三种看法,认为意识可以正确认识物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提问: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庄周梦蝶。 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楚梦和现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作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间作飞舞状,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然而,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综合素质》(高级中学)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综合素质》(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思想政治》试讲稿模板(政治生活模板)

高中《思想政治》试讲稿模板(政治生活模板) 一、开头话语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高中思想政治的X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抽题题目)。下面我将展开我的试讲。 二、导入语言 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上的这幅图片/这段视频(或者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音乐),看完/听完之后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关于……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XXX。 三、新授语言 (1)互动环节 请同学们结合亲身经验、现象、新闻提问,思考为什么在我国会这样?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是否也这样?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分钟后老师找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看同学们思考的都很认真,前面的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说的很好。 (2)政策、权利、义务的内容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给出我国规定的…… (3)理解并应用 同学们,作为当代的学生,遇到某些与该政策制度有关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现在请大家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面对这些,我们该

怎么做?第二小组讨论的非常激烈,就请第二小组代表来说吧,你认为……回答的声音洪亮,逻辑清晰,很好,请坐。第五小组代表,看你眉头紧锁,那你来谈谈你的看法吧!思考的角度新颖,也很有深度,请坐。他认为。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合在一起呢,就是我们正确的做法。 四、作业环节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下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一下关于……的资料,我们下节课来一起分享。 五、小结环节 同学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现在请最后一排的那位男同学来谈谈,你今天都有哪些收获呢?(生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看来大家学的很认真,都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那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能…… 六、结语环节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试讲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8下高中物理真题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图1所示为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个演示实验示意图。用不同数量的小球(可选用豆粒、玻璃球、钢球等),分别从不同高度连续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该实验通常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的物理知识是() @ (3-3P28) A.气体的压强 B.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 D.功能原理 《 2.有些球类比赛在开赛前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如图2所示,若裁判员以5.0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硬币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A.1.27 m B.1.35 m C.1.40 m > D.1.54 m 3.如图3所示是某种安检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可以检测是否携带金属物品通过安检门。门框绕有线圈,闭合电键后,当金属物体通过线圈时,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非金属物体靠近时则对电路中的电流没有影响。其工作原理是() A.电流的磁效应 B.电磁感应现象

< C.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D.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4.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 A.h、l均变大 — B.h、l均变小 C.h变大,l变小 D.h变小,l变大 5.下面的各种核反应中能产生中子的是() A.用γ光子轰击26 12Mg,生成物之一为26 11 Na | B.用α粒子轰击14 7N,生成物之一为17 8 O C.用质子轰击7 3Li,生成物之一为8 4 Ba D.用α粒子轰击7 3Li,生成物之一为10 5 B 6.如图5所示,将水平匀强电场中质量可忽略的带电小球M和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后,同时释放,M、N均保持静止,则() ) A.M的带电量比N的大 B.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 C.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 D.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N做正功 7.如图6所示,一束单色光由空气以45°角射入厚度为d的长方形玻璃砖,入射点与出射点的水平距离为s。若所有的光线只在两水平界面发生折射与反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记20161017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记20161017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真题完整版

2018年下半年《高中数学》真题 一、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与向量平行的平面是()。 A.x-2y+z=1 B.2x+y+3z=3 C.2x+3y+z=3 D.x-y+z=3 2. 的值是()。 A.0 B. C.1 D. 3.函数f(x)在[a,b]上黎曼可积的必要条件是f(x)在[a,b]上()。 A.可微 B.连续 C.不连续点个数有限 D.有界 4.定积分的值是()。 A. B. C. D. 5.与向量,线性无关的向量是()。 A.(2,1,1) B.(3,2,1) C.(1,2,1) D.(3,1,2) 6.设f(x)=acosx+bsinx是R到R的函数,V={f(x)∣f(x)=acosx+bsinx,a,b∈R}是线形空间,则V 的维数是()。 A.1 B.2 C.3 D. 7.在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中,要求最高的是()。 A.理解 B.了解 C.掌握 D.知道 8.命题P的逆命题和命题P的否命题的关系是() A.同真同假 B.同真不同假 C.同假不同真 D.不确定

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 9.求函数x x x f sin 4cos 3)(+= 的一阶导数为0的点。 10.设???? ??=2512D ,表示???? ??''y x 在D 作用下的象,若 ???? ??y x 满足方程xy=1,求??? ? ??''y x 满足的方程。 11.设f (x )是[0,1]上的可导函数,且 有界。证明:存在M >0,使得对于任意,有 。 12.简述日常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目的。

2019年上半年《高中政治》学科教师资格面试题精选

2019年上半年《高中政治》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 一、考题回顾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几千年了,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哲学流派,他们往往会抱着某个问题争论不休,从而使得哲学领域出现“百舸争流”的思想,但哲学家们争来争去,最终都要回答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从而将思绪纷繁的哲学派别化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思维与存在也可以用“意识和物质”两个词语进行替换。 教师: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提问: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到底是谁决定谁。 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教师追问: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宇宙飞船、航空母舰、高铁动车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会大体浮现出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航空母舰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题集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一、教育学、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规律3 概括地说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就是帮助教师或未来教师获得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必需的专业思维意识和基本的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原则和方法的一门课程。 教育事实,其含义广阔,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可感知,可认识的事物;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职工与学过程中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 教育问题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说、当做一个个的“教育问题”提出来进行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才是教育科学的发端,于是就产生了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一、育情境的介入对教育学研究产生的影响7 1.化理论学习2。典型示范引导3。逼真的模拟训练4。知识转化技能5。理论联系实际二、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7 1.加强了教材的教学法功能2。帮助任课老师克服缺少中学教育经验的局限3。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的变化。在教育中,其‘认知线索是:情境——材料分析——理论确立——实践设想。教师教学过程为:描述——引导——讲述——养成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体验——感知——原理——实际联想。4。引导教学内容的更新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一、教育质的规定性12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师资格证之高中政治要点

教师资格证之高中政治要点 一、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时效性,有效性,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多样性 二、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问题设置 1、紧密联系课堂,紧扣教学主题 2、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从易到难,从理论到实际 3、紧贴时政 4、忌重复、忌繁杂,注意时效性和有效性的结合 三、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处理好课堂与预设的关系 2、没有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3、评价方式单一 4、评价主体单一 5、评价内容单一 四、综合探究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1、时间不足 注意处理好主题探究和本单元其他教学内容的关系 处理好课堂外管与放的关系 2、学生参与不充分 综合探究课堂中采用多样性的课堂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参与度,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两种形式,注意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五、思想政治课程评价要求 1、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教学效果进行监控,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2、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3、评价内容综合化,包括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综合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学生、家长、教师的评价 5、评价方式多样化,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 6、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放在突出位置,注意三个教学目标的评价,评价要客观全面。 2、教学评价中,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要注意教与学两方面的学生参与 3、教师应对学生能力的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5、采用多种学习评价方式 6、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 七、教学活动设计步骤 1、确定主题 2、活动目标 3、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 5、活动总结 八、情景创设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考试重点(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一、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在利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课题对象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更好地激励教师不断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保持对本课程教学工作的热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评价要求 1新课程评价理论强调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首位。 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3评价方式的开放性,采取开放和灵活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 4评价要注重发展过程,关注学生求职、探索和努力的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5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要重视学生、家长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6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 7评价内容综合化,包括三维目标,之中对学生清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综合评价。 8评价具有反馈、诊断、激励、教育、发展、导向、调控等多方面功能。 评价意义 对知识目标进行评价 对能力目标进行评价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 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6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7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三、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原则,导入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2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因课制宜,不同类型的课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不同教学内容的课程也应选择不同的导入形式。 3时效性原则,与时俱进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 4趣味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有效性原则,忌设置无效提问,浪费时间。 6启发性原则, 7多样性原则,导入形式可丰富多样,图片、视频、音乐形式不限。 四、思想政治课程特点 1从课程性质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理论教育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2从课程内容上看,关注学还是呢过时间,使其或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五、思想政治课程功能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1具有导向性功能。包括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 2规范性功能。考扩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对思想观念的规范、对道德行为的规范、 3个性化功能。考扩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合理建构作用,对个性化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 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