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现代汉语平时作业答案.pdf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现代汉语平时作业答案.pdf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现代汉语平时作业答案.pdf

《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和练习一 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 “语音”思考和练习一 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 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声母总表(略)。 三、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p。 2.舌尖后清擦音是sh。 3.舌尖中浊边音是?。 4.舌尖后浊擦音是r。 5.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是j。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āng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ān , gēng ,guā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 lán :共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nán :共h , l, a3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历年考题: 96年:加点字注音:漂.浮piāo 漂.洗piǎo 和.平hé附和.hè 98年:专有名词开头大写,99页 99年:<4分)西安xī’ān回流 huí liú 因为yīn wéi篝火 gōu huǒ

现代汉语修辞学(八)

现代汉语修辞学(八) 一、填空题 1.把下面各例句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⑴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⑵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⑶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丽多彩,可谓鲜艳极了。() ⑷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⑹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⑺说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 ⑻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为人民当牛马。() ⑼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⑾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⑿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全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 ⒀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全世界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⒁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⒂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2利用同音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利用多义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 3.设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4.反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 5.讽刺性反语是______,表达______、______或______,多用于对敌斗争;愉快性反语是______,表达______、______或______,多用于人民内部,往往带有幽默风趣的意味。 6.把下面各例句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①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开花,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蠢才哪里来。() ②“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③“真是荒唐之至!”刘思杨忍不住笑了起来,“打了败仗,国民党国防部还要厚着脸皮宣布和平,真是别开生面的大杰作。”() ④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秀丽的容貌竟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眼角和额上添了些岁月流逝的痕迹。() ⑤我们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白杨树?() 7.仿词可以是______仿造,也可以是______或______仿造。前者叫做______,后者叫

现代汉语修辞学学习资料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 一、修辞 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有效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题旨:就是表达者说写时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旨。 情境:包括说写时的上下文语境乃至说写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还包括说写时的场合等等。 二、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是陈望道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 所谓“消极修辞”,就是“注意在消极方面,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其适用 的范围当然占了(甲)境界(引者注:指‘记述的境界’)的概念的语辞的全部,但 同时也做着其余两个境界(引者注:指‘表现的境界’、‘糅合的境界’)的底子。 其适用是广泛语境的全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法。假如普遍使用的,便可以 称为基本的,那它便是一种基本的修辞法。”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四五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由此可知,陈望道所说的“消极修辞”是一种专注于在语法、逻辑上努力的一种语言活动。即表达者的说写应该合乎语法规范、符合逻辑事理,也就是“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的境界,也就是基本修辞。 所谓“积极修辞”,就是“注意在积极的方面,要它有力,要它动人。同一切艺术 的手法相仿,不止用心在概念明白地表出。大体是具体的、体验的。这类手法颇不宜 用在(甲)境界的语辞,因为容易妨害了概念的明白表出,故(甲)境界用这种手法可说 是变例。但在(乙)境界中,却用得异常多。”“此外,(丙)境界(引者注:指‘糅合的境界’)的语辞,如一切的杂文,寻常的闲谈等,却又用不用都无妨。”(陈望道《修辞学 发凡》第四五至四六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由此可见,陈望道所说的“积极修辞”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调动一切积极手法力图提高表达效果为终极目标的语言活动。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有力”、“动人”的目标,它可以突破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 因此,也可以说,“积极修辞”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创造性语言活动。 三、修辞文本 所谓“修辞文本”,就是特指表达者(说写者)为了特定的交际目标,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那些言语作品。 补充:古代“修辞”的含义 1.“修理文教” ①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文言》) 唐代孔颖达对这句话的疏解是: ②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上云进德,下复云进德;上云修业,下复云居业

“现代汉语修辞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 1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3.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适逢其会.(时机)言必信,行必果.(有结果) B.独当.(掌管)一面举措失当.(适合) C.革故鼎.(更新)新投机倒.(转换)把 D.洞.(透彻)若观火铤.(快走的样子)而走险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狂风一起,飞.砂走石。 ②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漂.着。 ③这篇文章语言晦涩,理论肤浅 ..,不值一读。 ④深山有猛虎出没 ..。 ⑤他是共产党人肝胆相照 ....的朋友。 ⑥进攻的时候,首先要炸掉敌人修在桥头的堡垒 ..。 ⑦这部书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 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②⑥④⑦③⑤ C.②⑥①④③⑤⑦ D.②④①③⑥⑤⑦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线是: ①鲸和海豚的四脚也逐渐成鳍状。 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③《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为目的开办学校及其他教 育机构。 A.退化原形营利 B.退化原型营利 C.蜕化原型盈利 D.蜕化原形盈利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 也趋之若鹜 ....。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7.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D.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I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动引人。 8.对下列语句中的修辞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一篇新闻的正题是“先‘拾柴’后‘烧火’”(副题是“某集团军新班子通过调查研究取得工作主动权”)——正题综合运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寓意深远。 B.“当太阳以轰响的光彩……”(艾青《吹号角》)——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太阳跳出地平线时给人的那种震惊感、辉煌感表现得动人可感。 C.在我们走向胜利的路上,不仅荆棘丛生,而且路旁随时有扒手在窥视着,想乘我们不备,窥取我们奋斗的果实而去。——其中一连串的比喻都是借喻。 D.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丑恶的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其中的“笔”“鬼脸”“高等的画家”用的是借代修辞。 9.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现代汉语第六版黄伯荣

现代汉语(第六版黄伯荣)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2、词汇方面 (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占优势 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只有具有词语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1)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 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作用是:构成声调,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现代汉语第六章 修辞手法

章六修辞 一、名词解释; 1、修辞:指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积极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加工后的最 恰当的语言形式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语言加工实践活动即修辞。主要有三个含义,一是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二是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2、语境:即语言环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关系等。包括主观语境因素如 身份、职业,和客观语境因素,如时间、地点。 3、长句:指词语多,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句子,包括分句长、层次复杂的复句。 4、散句: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5、主动句/被动句:一件事物中既有施事又有受事,表达时用施事作主语的是主动句,用受事做主语的是 被动句。 6、比喻:又称譬喻、打比方。即用本质不同但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其中被比 方的事物称“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称“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是“喻词”。 7、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加以描绘,或将甲物当作乙物加以描写的辞格。 有拟人和拟物两种基本类型。 8、借代:即换名。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代替,其中被代替的事物为“本体”, 用以代替的事物为“借体”。 9、拈连:即顺拈,利用上下文语境,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用于乙事物的辞格。甲事物一般为具体事 物,列于前;乙事物一般为抽象事物,列于后。利于形成风趣简练的修辞效果。 10、双关: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里面两种意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辞格。 11、仿词: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的辞格。是仿似的一种形式。 【仿似即仿化,包括仿词和仿句】 12、反语:又称反话、倒反,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以表达本意的辞格。 13、婉曲:又称“婉转”,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借用与其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表达的修辞手法。 14、设疑:又称“歧义”,指说话时特意将关键部分隐藏而达成疑义,随后在适当时候补说以消除疑义、明 了语义的辞格。 15、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以表达相同、相 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手段,包括正对、反对、串对三种基本形式。 16、排比: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并连续说出相关意思,从 而使得内容及语势增强的修辞手段。 17、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上下递接的辞格。又称联珠、顶 针。 18、回环:将前后语句组织成循环往复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修辞手段。 19、映衬:为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或相反、相异的事物做陪衬的辞格。 20、层递:指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辞格, 包括递升和递降两种基本类型。 21、通感:又称移觉,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受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 二、简答题; 1、修辞与语音的关系? 答:【区别】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语音研究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修辞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规律以提高表达效果,及研究语音现象于特定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民族风格等。 【联系】:二者相互促进; (1)语言在突出语义及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修辞内容,形成修辞方式,如歇后语、双关。

考研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刘邦始建都于汉中,汉中因汉水而得名。公元前206年,刘邦得天下,国号称“汉”。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汉语”的名称。汉语虽然是由汉朝而得名的,但汉语的实际存在却远在先秦之前。对外族人原有“南蛮、北狄、西羌、东夷”之称,后统称北方、西方之少数民族为“胡”人。公元304年,汉胡民族开始大融合,胡人说汉语不太标准,于是有“胡言汉(乱)语”的说法,后又派生出许多词语:胡闹、胡扯、胡说、胡缠、胡臭、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又有了胡椒、胡杨、胡琴、胡萝卜等词语。 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这是狭义的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符合人们使用汉语的客观情况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共同语都需要有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为标准音,而不能把不同地方的语音拼凑成一种标准音,汉民族共同语也是这样。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辽、金、元、明、清以来的800多年,大多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五四”运动以后的“国语”、“国音”也都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北京语音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大势所趋。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并不包括北京人口语中的土音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现象等。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北方话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宋代话本、元朝的戏曲杂剧、明清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用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方话也通过这些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五四”以后众多的白话作品也多由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的流传更扩大了北方话的影响,北方话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历史的必然。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同时也意味着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普通话词汇来源于北方话,但并不是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那些不具普遍意义、地方性很强的土俗的词语就不宜吸收到普通话中。另一方面,为了使用的需要,普通话也可适当吸收非基础方言中的有用成分,如方言词、古语词、外来词等,来丰富普通话词汇。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由于经过作者加工的书面语语法比口语语法更具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而宜以书面语著作作为语法标准的依据。但并不是现代白话文著作的所有用例都可作为规范,作品中的特殊用例、方言语法成分及语法方面的错误用例等均要排除在外。因而这一条理解为“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更为准确。 三、现代汉语方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 一、修辞: 1、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有效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p1 二、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是陈望道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p2 三、修辞文本:所谓“修辞文本”,就是特指表达者(说写者)为了特定的交际目标,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那些言语作品。p3 第二节修辞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一、修辞学与现代汉语修辞学p4 二、修辞学与语音学、词汇学和语法学p4 三、修辞学与逻辑学p5 四、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p5 第三节学习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意义p6 第二章现当代修辞学简史 第一节我国现代修辞学研究 一、现代修辞学的形成过程p7-11 2. 代表著作 (1)郑奠及其《中国修辞学研究法》(2)杨树达及其《中国修辞学》(3)唐钺的《修辞格》(4)王易的《修辞学》和《修辞学通铨》(三)确立阶段——以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 第三节我国当代修辞学研究 一、当代修辞学出现新局面的原因p1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语言学家的语言研究和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创造了崭新的社会环境。 2.《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社论)的发表。 3.《语法修辞讲话》的连载。从1951年6月7日开始,《人民日报》连续登载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

我国修辞学出现新局面的主要表现(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p11 二、三本颇具特色的修辞著作p12 (一)《语法修辞讲话》(二)《修辞概要》 (三)《现代汉语修辞学》 四、修辞学研究的新阶段p13 第三章语音修辞 第一节语音与修辞 一、现代汉语语音特点p15 二、汉语语音的修辞功用p15 语音修辞的功用主要在于能使语言流畅顺口,节奏分明,声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第二节连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的修辞功用 一、连绵词的修辞功用:连绵词是一些不能分解的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就是说,这些词一旦被分开,单个的字都不能表示任何意义。P15 (二) 连绵词的修辞功用 连绵词经常被运用在对联和诗词的对偶句中,具有回环荡漾,悦耳动听的效果。 二、叠音词的修辞功用p16 三、象声词的修辞功用: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摹声词,是一类纯粹用来模仿声响、记录声音的词。P17 (二)象声词的修辞功用:象声词的修辞功用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缩短人和自然界的距离,使人感到自然轻松亲切 第三节平仄的修辞功用 一、平仄相谐p18 二、平仄的修辞功用

现代汉语第六版本黄伯荣.docx

现代汉语 ( 第六版黄伯荣 )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著作为规范 的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 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 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2、词汇方面 (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占优势 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 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 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只有具有词语意义的声音 才是语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1)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 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作用是:构 成声调,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 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起重要作用 4、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 于声波振动的形式。作用是:区别意义。 音色的差别由三种因素造成:(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式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2)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1、它首先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语言的各种意义靠语音表达出来,语音和意义之间 并无必然的联系,是由使用一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2、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3、语音有系统性,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现代汉语修辞论文

论 广 告 语 言 中 的 修 辞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08511 姓名:赵瑞 学号:99088706

论广告语言中的修辞 摘要: 广告语修辞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了强烈的功利性,它是一门浓缩的、综合的艺术。修辞是一种个性化、意图化的认知方式,广告修辞将这一意图直接指向商品本身。广告修辞的过程是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既有解读广告中受众对广告话语的认知也有构建广告的广告人对受众的劝说。广告作为一种功利性的传播活动必然追求效果,希望消费者购买。广告修辞不但使消费者更形象地感知产品的特性,还在消费者对品牌认同、消费引导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修辞手法,广告,广告效应 一、当前的信息时代,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广告真正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除了其色彩、画面、音乐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语,它是广告的灵魂所在。作为广告的重要载体——广告语,在传达广告的内容时,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修辞,来宣传商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修辞是语言的艺术化,它是指用各种表现手法对文字语句积极地进行调整和修饰,以使语言表达更准确、鲜明、生动而有力,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法。

在现代广告中,运用修辞对广告语进行创意,一方面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商品的特点,实现广告的信息功能;另一方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给受众以启示和联想,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缩短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激起受众强烈的购买欲望,产生预期的广告效应。 二、广告语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技法 1、比喻 比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打比方来使某一事物更形象生动,更有感染力、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契合了广告语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达完美信息的特性,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秦牧说:“精致的比喻就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出奇特的变化。”它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可以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形象的表现,可以把陌生的概念变成熟悉的事物,可以将平淡表现为生动。所以,比喻也是广告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可以使广告语生动、鲜明形象,引发受众的想象,帮助受众更加具体地认识产品的特征 例如: (1)雪馥儿童护肤系列,纯净、柔和、全心呵护,恰似妈妈的温柔。(雪馥儿童护肤广告) 对孩子的呵护莫过于妈妈的温柔了,因此用“妈妈的温柔”来比喻儿童护肤系列,奇特地、艺术地说明了它对孩子皮肤的全心呵护和它带给孩子的舒心与快乐。这则广告紧紧抓住了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护之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B1卷

黄山学院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现代汉语》( 本科)期末试卷(B)(时间120分钟) 试卷编号: WX9C05 文学院17汉语言文学12 班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现代汉语的阐述正确的是() A.现代汉语从狭义上看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 B.现代汉语从广义上说是不包括汉语方言的。 C.目前对现代汉语的缘起时间不存在争论。 D.现代汉语狭义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无关。 2.根据教材的说法,有关方言分区正确的是() A.上海话属于吴语区; B.安庆方言属于徽语区; C.旧徽州府所辖治地属于赣语区; D.长江以南广大区域都是北方官话区 3.有关普通话音节中音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话的一个音节中最多只有四个音素,最少必须具备一个,且是辅音音素; B.音素是分析音节得出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从音高的角度划分的; C.汉语拼音方案中一个字母可以表示多个音素; D.“水”这个汉字的音节中只有3个音素。 4.下列各组元音中能充当韵头的是() A.a o e B.i u y C.u o e D.e o y 5.有关单韵母的描写正确的是() A.“A”舌面央不圆唇元音; B.“o”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 C.“y”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D.“e”是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6.既是浊辅音,又能充当声母,还可以做韵尾的是() A.p; B.n; C.ng; D.m 7.有关汉字的表述有错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汉字字体发生了三次重大改变:一是书同文;二是隶变;三是汉字简化。 C.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简化,最终是走拼音化道路。 D.汉字是世界上三大古文字之一,是迄今仍在使用的唯一古文字。 8.下列每组汉字从造字法看属于会意的一组是() A.森晶淼 B.上下三 C.休、颖、刃 D.江喝好 9.下列有关汉字部件组合关系属于框架组合的是() A.凶凼问 B.厅庆司 C.巫坐爽 D.晶森淼 10.下列汉字简化中简化方法是草书楷化的是() A.汉记邓; B.长尧书; C.声齿飞; D.响灶宝。 1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别字的是() A.惩前避后 B.欢呼雀跃 C.膛目结舌 D.大相劲庭 12.下列各组中不是语素的一组是() A.人猫雨 B.蝴氢叶 C.也了民 D.蜻蝙蝴 13.下列有关语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B.语素按音节分,可以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 C.语素按能否成词,可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D.替代法没有局限性,是检测一个词由几个语素构成的好方法。 14.下列语言单位中都是重叠词的一组是() A.爸爸爷爷哥哥 B.饽饽奶奶姥姥 C.星星蛐蛐蝈蝈 D.妈妈姐姐看看 15.下列属于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的是() A.扩展法 B.单说和单用 C.剩余法 D.替代法 16.下列各组词从语义场看属于顺序义场的一组是() A.红-黄-蓝-白-黑 B.丈夫—妻子 C.老师-学生 D.小学-中学-大学 17.下列成语从结构看属于并列结构语的是() A.精卫填海刻舟求剑火中取栗一视同仁 B.望梅止渴夜郎自大四面楚歌人模狗样 C.学而不厌短兵相接近水楼台老骥伏枥 D.不言不语古今中外起承转合山清水秀 18.下列属于谚语的一组是() ----------------------------------------装-------------------------------------- 订------------------------------------- 线----------------------------------------------------

现代汉语修辞学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修辞学的历史 一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先秦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从初期的封建社会过渡到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由于政治经济急剧的变动,反映在哲学思想上是诸子著述勃兴,百家争鸣;可是修辞学方面,却还只是在萌芽阶段。 表现: 1)岛村泷太郎(即岛村抱月)氏著《新美辞学》,以为《诗》六义中的赋、比、兴,是诗的措辞法,是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 2)孔子曰:“情欲信,辞欲巧”,“巧”在这里认为是“婉曲”的修辞法。 结论: 先秦的修辞思想,还在萌芽时期,所以诸子的修辞学说——特别是孔子的修辞学说,还不够系统、明朗,须待后世的学者来阐说,不过就大体上来说,除了孔子有时主张巧言、文采外,一般的论点都是反对美言华辞主张意足而已的。 二中国修辞思想的成熟期————两汉时代 两汉时代,封建制度已臻于成熟的阶段。由于一般帝王想利用孔子守旧的思想以统治人民,故大力提倡儒家的学说。反映在文学艺术方面是重视辞藻形式的辞赋独盛,铺陈超乎常度;而针对这种修辞现象所作的批评,也显得比较具体。就拿论述饰辞来说,不论赞成也好,反对也好,都已有了比较具体的观念。对于一般的修辞理论(包括论消极修辞)或是辞格(积极修辞),也大都能清楚地表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这一个时期可以说是修辞思想的成熟期。 表现: 1董仲舒《春秋繁露》论《春秋》的用辞。 西汉景帝时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十七卷,是一部有关政治历史、伦理、礼俗的著作。书中谈到《春秋》的用辞,这是一个开创者。这里最早论述了“辞格”:“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

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这是最早的论析字。 2刘向《说苑》主张饰辞和善说。 两汉时代的大编辑家刘向,在元帝时曾数上书言天下事,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讥刺时事,指陈灾异。只因那时候外戚专权,屡遭诽谤,刘向终于没有被“君上”所器重。可是刘向并不灰心,也没有因此改变了他的“志愿”。他悟出自己的陈辞太切直了,太没有讲究修饰了,这也许是失败的一大原因吧。因此他写了一篇《善说》,后来收在《说苑》里,开头便说: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忻愤懑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也。’《诗》云:、‘无易由言,无曰苟矣。’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子贡曰:‘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以自通也。主父偃曰:‘人而无辞,安所用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 他最后两句话说得最是透彻明白,原来辞是不可不修的,而修辞的目的,是为了使游说时能说得好,能为人君所重用。 3王充《论衡》反对华文饰辞、评论夸饰。 王充是东汉伟大的思想家,他不能容忍当时委靡不振的文风,首先揭示了形式原于内容的观点,他认为形式与内容应该“外内表里,自相副称”,不应该只顾形式的雕琢,而忽视了内容的真实。在《论衡·超奇》篇中,他说:“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现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则是五色之禽,毛妄生也。” 他以为文只是要表意,用不着虚饰。他又说:“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情见于辞,意验于言。”“浅意于华叶之言,无根核之深,不见大道体要”。“虚

黄伯荣《现代汉语》语法-词类笔记讲解学习

D10.27 第一节语法概说 语言三要素: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语言的组合法则) 语法:1)语法规律——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 2)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语法研究三个方面:句法、语义、语用。 语法体系:1)语法系统——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2)语法学体系——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语法性质:1)抽象性、概括性 2)稳固性,但又具有时代特征 3)民族性 语法单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意义结合体。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短语:由词组成、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隔离性停顿。 句法成分:句法构成的组成成分。 1)主语: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2)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宾语的成分。 3)宾语:位居动语后头,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4)修饰语:

a)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位居名词前头、修饰名词 的成分。 b)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位居动 词形容词前头的修饰成分。 5)补语: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抹布的补充成分。位居谓词后头起补充说明作用。 ※层次分析法 ※成分符号减半法——动前有主状,动后有补宾。 第二节实词(上) 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目的: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依据:1)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分布功能,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 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实词都能当句法成分。还指词与词 的组合能力。 2)参考依据:词的形态和意义 形态:构型形态。重叠(研究——研究研究) 构词形态。凿(单独为动词,加“子”构成名词)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印欧语系里,划分词类主要凭词的形态标记,虚词无词类形态标记和功能可言,只凭语法意义。 ※虚词有依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能力,但不能充分句法成分。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表示人或事物或时地的名称。 1)专用名词鲁迅中国澳门 2)普通名词朋友(个体);群众(集合);道德(抽象);阳光(物质) 3)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 一、修辞: 1、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有效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p1 二、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是陈望道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p2 三、修辞文本:所谓“修辞文本”,就是特指表达者(说写者)为了特定的交际目标,适应 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那些言语作品。p3 第二节修辞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一、修辞学与现代汉语修辞学p4 二、修辞学与语音学、词汇学和语法学p4 三、修辞学与逻辑学p5 四、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p5

第三节学习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意义p6 第二章现当代修辞学简史 第一节我国现代修辞学研究 一、现代修辞学的形成过程p7-11 2. 代表著作 (1)郑奠及其《中国修辞学研究法》(2)杨树达及其《中国修辞学》(3)唐钺的《修辞格》(4)王易的《修辞学》和《修辞学通铨》(三)确立阶段——以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 第三节我国当代修辞学研究 一、当代修辞学出现新局面的原因p1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语言学家的语言研究和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创造了崭新的社会环境。 2.《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社论)的发表。 3.《语法修辞讲话》的连载。从1951年6月7日开始,《人民日报》连续登载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 我国修辞学出现新局面的主要表现(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p11 二、三本颇具特色的修辞著作p12 (一)《语法修辞讲话》(二)《修辞概要》(三)《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和练习一 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 “语音”思考和练习一 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 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声母总表(略)。 三、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p。 2.舌尖后清擦音是sh。 3.舌尖中浊边音是?。 4.舌尖后浊擦音是r。 5.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是j。 四、根据所提供的声母,写出它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k:舌根、送气、清、塞音 2.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3. n:舌尖中、浊、鼻音 4. x:舌面、清、擦音 5.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五、试把下列字音的声母写出来 京(?) 沪(h) 津(?) 吉(?) 黑(h) 晋(?) 蒙(m) 鲁(?) 苏(s) 皖(?) 闽(m) 赣(g) 鄂(?) 湘(x) 粤(?) 琼(q) 陕(sh) 甘(g) 青(q) 新(x) 川(ch) 滇(d) 黔(q) 台(t) 七、有些方言区的人对声母n、?的发音有困难,就把下列词语的音读混了:女客——旅客,男衣——蓝衣,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