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工作焦虑症怎么办如何缓解工作焦虑

患上工作焦虑症怎么办如何缓解工作焦虑
患上工作焦虑症怎么办如何缓解工作焦虑

患上工作焦虑症怎么办_如何缓解工作焦虑

*导读:现在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除了要正常的上班之外,有时还要被迫加班,不知不觉的很多人开始患上了工作焦虑症。那么患上工作焦虑症怎么办?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患上工作焦虑症怎么办?

*一、了解自己的焦虑状况

工作焦虑是指人们对工作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或者要做出重大努力情况进行适应时所发生的一

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焦灼不安兼而有之的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

一种信念。Bandura强调指出,自我效能感是积极性发挥作用最普遍、也是最为重要的心理机制,人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

达到理想的效果,并能阻止不理想结果的发生,才会有行动的动机。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属于安定型人格。美国的两位心脏病学家在19世纪就已经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的除了A型性格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性格的2倍,国内也有资料表明A型性格占冠心病人数的70.9%。当然,后来一些心理学者和专家又经过研究增加了C型人格和D型人格。我们主要研究最常见的A型和B型人格两种情况。

*二、工作焦虑与人格特征

人格因素与我们对压力的承受力有关。对于A型人格和B型人格及他们心脏病的不同感受性来说尤其明显。心脏病是压力的主要产物(Friedman和 Rosenman,1974)。A型人格的人更容易得心脏病、发怒、敌意、时间紧迫感和抑郁;B型人格的人可以

同A型人格的人一样努力工作,但是表现出更少的压力影响。A 型人格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强烈的竞争性和持续的时间紧迫感。他们喜欢压力大、节奏快、竞争性强、要求更高的工作。而且A型人格可能心怀敌意,尽管他们能成功的隐瞒这种特性,但是往往可以通过竞争表达他们的好胜。A型人格被认为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他们外向、自尊心强,对工作投入大,有很高的成就和权力需要,而且往往能够成为领导者。B型人格的人可能与A型人格的人一样有野心,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不同,工作及休闲时感受到压力较小,在相等压力条件下他们也会更努力工作却受到较少的有害影响。

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A型人格和B型人格维度的早期研究发现了A型人格和冠心病之间明确的关系。我们也对北京外企工作的员工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A型性格人在实际工作当中也表现出工作焦虑的人占所有有工作焦虑人数的75%,而B型人格仅占15%。但是另外一个现象也出现了,那就是型性格的人从事管理工作者更多,超过了一半以上。所有这些都说明A型人格的A型行为更容易产生工作焦虑,而B型人格即使在相同的环境和压力下则不容易产生焦虑。

*三、人格特征与自我效能感

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是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心身反应等中介过程而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班杜拉在1980年发表

的《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演说中,指出效能的自我感知影响思维模式、行动和情绪激活。A型性格性情急躁,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所以他们需要强烈的自我效能感来满足自己,这也是为什么领导者多是A型性格的原因。

我们的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紧张、焦虑、抑郁、倦怠等变量都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而与工作绩效存在显着正相关。自我效能感通过提高个体的目标水平、努力程度、应付、持久性对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北京部分外企的企业管理者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基层、中层管理者绩效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

*四、不同人格特征应该如何面对工作焦虑

A型性格的人由于性格中由于存在生活节奏快,做事匆忙,有些顾头不顾尾,但又争强好胜,竞争心强等特点,所以一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学会劳逸结合,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又因为A型人格的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性格外向但是有时候锋芒毕露,所以一定要调整自己热爱竞争的心态,凡事尽力而为之,适当给自己减速,工作之余要学会享受生活,凡事留有余地,对人对事都不搞绝对化。待人诚恳友善,多看别人的长处遇事要冷静,不急不躁,凡事三思而后行等。B 型人格有人说最典型的成功者就是司马懿,虽然在平常的工作中很难有突出的表现,但是过着相对平稳的生活,如果你是B型人格,那么首先要恭喜你没有太多机会抑郁和焦虑,但是你却缺乏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在如此严酷的就业环境当下,那么就要适当的给予自己一定的改变。

其实这里我很想介绍大家去修习一下禅修,佛陀说:一切功德皆由禅定出。因为禅修是需要安静的,当我们从浮燥的世界进入安静的世界以后,我们会体会到很多在浮燥世界里面体会不到的事情,我们会在这个安静的世界里发现平是难以察觉到的问题,当我们发现了这些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后,我们就会想办法去对治它。如何去对治它就是禅修中所使用的功夫,利用这些专注地用功方式去对治这些心浮气燥;去忍受这些无聊与压抑;去想办法解决身心的困扰;去与自己平时感受不到的困苦作斗争;去调

整自己的身心以适应这些烦恼。如果能够偶尔做一次禅修不仅仅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有氧运动,同时对于身体本身也是受益良多的。

*五、在职场中如何为人处事

1、言简意赅: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的声调,一定会使你半事功倍。

2、决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长外常挂在嘴边,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点。这无形贬低了别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结果则是使别人更看轻你。

3、决不夸张:夸张有损真实,并容易使人对你的看法产生怀疑。精明者克制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话简明扼要,决不夸张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自己是说谎的一种形式。它能损坏你的声誉,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十分不好影响环境。有损你的

和风雅和才智。

4、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杂事上,要维护好同事间的关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的人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5、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把同事当作教师,将有用的学识和幽默的言语融合在一起,你所说的话定会受到赞扬,你听到的定是学问。

浅谈精神疗法治疗精神疾病

浅谈精神疗法治疗精神疾病 发表时间:2012-08-08T09:43:20.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王娟 [导读] 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初期只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开导,也就是精神治疗,是很容易治愈的。 王娟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内科 121100) 【摘要】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升学,就业,失恋,失去亲人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处处存在,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就会紊乱,出现失眠,头痛,抑郁,强迫,焦虑,心慌,胃部不适等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形成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初期只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开导,也就是精神治疗,是很容易治愈的。 【关键词】精神疾病分类精神治疗 精神疾病与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疾病,是由社会、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活动、行为失常。 精神病分类: 精神分裂症——其表现为思想紊乱、认知紊乱、情感紊乱、行为紊乱。 强迫心理症——患者脑中不断重复一些思想或意念,驱使患者不断重复和无法停止某些行为。 焦虑症——最突出的症状是精神及躯体的焦虑反应,但却往往无特别可理解的原因。它分为急性焦虑症患者和慢性焦虑症患者。 抑郁躁狂症——大约1%的人口可能患上此病症,其中有些患者会极端忧郁,另一些则极端兴奋。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 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的时机。 精神治疗: 1.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兴趣与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改变病人的思维心境。 2.对一般患者宜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增强其自信。 3.对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宜安置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乐活动。 4.兴奋激动的患者,宜安排在人少、单调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参加易引起兴奋的文娱活动。 5.对慢性衰退的患者,宜安排简单刻板的工疗项目,督促训练患者活动,使患者的智能,行为等精神状态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6. 对有特长或康复期患者,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等。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7.在组织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对象。做到“三防”(防消极、防冲动、防逃跑)患者重点看护或另行组织,严重者暂不予户外活动。 8.对服药量较多,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直接参加剧烈的活动,可组织他们在旁观看。在活动过程中还须防止意外,做好应急处理。 9.在工疗过程中,应经常查点工疗用具,若有缺少,必须及时追查寻找,严防突然意外事件发生。要时刻密切观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与需求,精神病患者提出的需求,能够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精神病患者讲明情况以求得理解,最好用婉转的讲话技巧说服之。尽量减轻和消除精神病患者的不安心理,使他们体会到人们的关心、温暖而安心住院。 精神治疗-技巧: 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与患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精神病作为一种精神心理上的疾病,治疗的要点自然更要从心理治疗着手。关于精神病相关问题,精神病治疗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上的安抚,身边亲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的冷漠甚至歧视都会让精神病患者雪上加霜。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我们需要也应该去主动关怀那些精神病患者,用我们的温暖给他们送去康复的福音! 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病人的智商与正常人差别不大,有的还很高。只是发病的急性期受幻听、幻视、妄想等病态的影响,出现某些痴呆、不注重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等状况,也有的是在治疗或停药后就可以好转及消失。

浅谈中学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产生和应对措施

浅谈中学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产生和应对措施 东营市第一中学赵书田 心理健康在生理学上定义为:心理健康又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来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也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的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来实现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心理上还比较稚嫩,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中往往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在突然的挫折和困难面前也容易心理失常,因此,作为我们教师要全面掌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各种心理问题,要加强教育的镇对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心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焦虑在我校学生身上表现的比较普遍,其中大部分学生较轻微,持续时间也较短,这种轻微、短暂的焦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然而也有很少的学生焦虑时间持久,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很敏感,他们入睡困难,易被惊醒,经常体验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和心烦。这种心境不仅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若不及时疏导和诊治,容易演变成一种稳固的心理定势,久而久之就转变成为恐惧症等影响。 中学生焦虑这种心理主要源于学习压力,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1、学习成绩不好带来的压力,咨询时,有的同学说:“我想学好,但不知怎的,总是学不会,心理觉得很闷”。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不得法引起的,他们为不知如何学习而苦恼,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在心理上逐渐造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对外界的评价非常敏感,缺乏自信,严重者情绪沮丧,出现轻生的思想,2、学习成绩好带来的心理压力,调查时,也有同学说:“我整天睡不着,总是怕自己的成绩会由好变差”。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竞争激烈,心理脆弱,总想保持学习成绩好的优势,不能承受考试失败的打击,因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3、考试及升学带来的压力,调查时,还有同学说:“越接近考试,我就越慌,慌什么?什么都慌!这种情况主要是升学压力过大,平时学习不扎实,临考恐惧而引起的情绪

当你遇到焦虑烦躁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当你遇到焦虑烦躁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人都会有焦虑的时候,遇见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或者是说不愿意去面对问题,一旦遇见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时候,人都会有焦虑的情绪。我们不可能不遇见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在遇见问题的时候不那么焦虑,那么如何在问题中保持让自己不焦虑呢? 首先我们都应该知道的是,焦虑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里产生的;它也有可能是来此外界的某种因素导致我们内心对他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抵触情绪,一旦这个抵触情绪和外界的事物发生矛盾,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焦虑,不安,不快乐,烦躁的情绪! 我们知道了焦虑的情绪是有我们自己的心里产生的,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去解决或者是预防它的产生呢? 因为焦虑是自己心里不安和外界的某种情绪因为矛盾产生的,首先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心里情绪,让自己的心里做到平静淡容,当遇到外界的某种与内心不和的时候,不要第一时间的去抵触它,试着让自己的内心和它交流;如果你还是无法与此和谐相处,那么尽可能的避开它,总之不要让自己的内心和他产生矛盾,让自己变得焦虑和不安! 当人产生焦虑和不安或者是烦躁的时候,做事情就会产生极端,偏移自己原来的所想和计划!一旦自己恢复了情绪之后就会疑问“为什么我会在那个情况下,做出这个样子的反应?那个人是我么?……” 生活中之后为焦虑不安、烦躁之后做出的事情后悔的人有不少!他们都是知道这个样子是不对的,但是为什么自己还是要去这样做呢?很多人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的去寻找答案,然不知的是,当他带着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又一次的陷入到了焦虑情绪中去,很容易再一次的重蹈覆辙! 为不让自己一而再的犯下不该犯的错误,就不要让自己被焦虑的情绪控制,请你随时的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去接受外界中的种种不安和矛盾,后来你会发现,原来泰然的和外界矛盾相处是这么快乐的事情! 商场中的事情也是一样的,不要让自己被焦虑的情绪所感染,常常使自己保持一颗平静泰然的心! 北京博语翻译公司作为语言翻译服务的文化公司. 北京博语翻译公司的员工深知这个问题,所以总是可以很好的把控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常常保持着一个平静淡然的心!总是和客户在交流中以微笑开始,以愉快结束! 祝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度过快乐的每一天!

浅谈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浅谈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8-11-28T15:11:53.24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作者:杜向坤宫兰云[导读] 作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之一,焦虑症患者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表现出焦虑心境,并且此种疾病诸多伴随缓解倾向以及复发倾向[1]。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 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最终就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分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 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完成焦虑症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焦虑症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预后能力。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焦虑症;睡眠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during the nursing of anxiety disorder.Methods:62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gital parity method;the control group(31 cases):during the clinical care of anxiety disorder,the traditional basic nursing mode was applied;the observation group(31 cases):clinical anxiety disorder.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during the nursing work,and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leep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anxie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go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P < 0.05),and the sleep quality of the anxie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 0.05).Conclusion:Rational selec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to complete the nursing work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can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negative emotional score and sleep quality,so as to optimize th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anxiety disorder;sleep quality 作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之一,焦虑症患者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表现出焦虑心境,并且此种疾病诸多伴随缓解倾向以及复发倾向[1]。本次研究意在明确合理护理方法完成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并且将其睡眠质量加以改善,以此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61岁,平均年龄为(40.15±1.95)岁;观察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65岁,平均年龄为(40.29±1.96)岁;对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展开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对照组焦虑症患者主要就对其病症变化细致观察、对其生活情况加以指导干预以及按照医嘱完成疾病基础治疗等展开;观察组则分别从患者及其家属两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1.2.1 将患者心理护理力度充分加强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在同焦虑症患者交流沟通期间,能够将掌握的心理疏导方法合理运用,从而获得针对性干预结果;就患者内心呈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加以了解,之后制定对应性心理干预方案并且有效实施。此外就焦虑症患者的家庭情况认真了解,就导致患者表现出焦虑情绪的具体原因加以分析,之后能够做到从根本研究焦虑症疾病的心理干预措施。此外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将焦虑症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显著提高,以确保对患者讲解的专业性以及详细性,以确保通过焦虑症疾病知识讲解,使得焦虑症患者的内心消极情绪得以减轻[2]。 1.2.2 将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力度充分加强 对于焦虑症患者自身在受到病情严重折磨的同时,患者家属同样受到严重精神折磨。对此,护理人员指导焦虑症患者家属除了对患者给予必要的鼓励以及支持之外,还需要对自身心理状态加以调节,从而确保将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信心显著增强。此外,要求患者家属需要将同焦虑症患者之间的交流力度以及沟通力度显著加强,使得患者能够从内心体会到亲人的支持以及鼓励,从而对于内心积极心态的保持加以显著促进,最终对于焦虑症疾病治疗加以显著性促进[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表现以及睡眠质量表现展开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方法SPSS20.0对所有焦虑症患者护理结果展开分析,计量资料(睡眠质量状况等)组间比较以形式展开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結果 2.1 消极情绪判断结果对比 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

七种焦虑症表现

七种焦虑症表现 焦虑症表现: 既然造成焦虑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也就需要一种适当的方法来使其康复,焦虑症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内心的不良因素而引发,一般焦虑症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梦、头晕腹泻、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忧心烦躁等等现象,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在安全性和起效时间等方面确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因此,重视加强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为了治疗焦虑症采取了很多办法,今天就来介绍从以下7个方面整合治疗干预。 生理方面的原因: 包括大脑或身体的生理机能失衡。这些原因包括: 1)浅呼吸; 2)2)肌肉紧张; 3)3)持续的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4)4)营养和饮食因素 情感方面: 抑制情绪——特别是抑制生气的情绪——可能是引起慢性焦虑和遭受惊恐发作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恐慌的感觉只是沉浸于生气、沮丧、悲伤或绝望的表象。很多有焦虑症的人成长的家庭不鼓励表达自己的情绪。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可能对确认自己当时的情绪怎样都感到有困难,更不要说表达这些情绪了。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从所周知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针对失眠、焦虑等有效果,为什么直接补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对平衡,必需符合人体的营养平衡需求,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人种,用量也会不同。比如褪黑素,很多国家用量是中国规范用量的N倍,而褪黑素过量反而会引发抑郁、焦虑,影响性功能。再比如多巴胺过量相当于吸食能上瘾的违禁品。

焦虑症的调节方法

1 药物治疗: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安全且有效,多数病人均可在短期内得到症状缓解。 2 支持性心理治疗: 经由倾听的方式让病人倾诉造成焦虑及身体症状的可能压力来源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及解释。 3 认知行为治疗: 透过对疾病及可能病因认知上的重建,让病人认识心理焦虑状态与身体症状的相关,并利用肌肉放松训练或生物迥馈等补助治疗,让病人学习如何利用自我暗示,或借机器的协助,降低肌肉紧张度等,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焦虑症治疗效果良好与否与个人性格、罹病时间长短、人际关系稳定度及环境压力程度等有关,家人在面对焦虑症病人时,应尽量体谅病人症状的不舒服,并予以适当的支持,且尽快协助病人就医。 浅谈焦虑 焦虑是种极普遍的情绪感受,是每个人由小到老都会有的经验。所以说,焦虑不一定就是不正常的反应,其实适当的焦虑不仅无须避免,反而可以促使个体表现得超出平常的水准。例如,人在紧张的状态下常可工作得更久,或在紧急实有跑得更快,力气更大的情形,俗话说「狗急跳墙」也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不是所有的焦虑表现都是病态的,也不是所有会焦虑的人(世上恐怕找不到一个丝毫不会焦虑的人)都是有焦虑疾患的。 焦虑的症状有轻、有重,也有形式不一样的表现,常见如颤抖、肌肉紧绷、 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易受惊吓、烦躁、心悸、胸闷、冒冷汗、口干、头晕,严重的甚至强烈到以为自己要死掉或失控,像恐慌发作即是。一般说来病态焦虑的特点如下: 一、焦虑表现程度(强度、长度)超过情境刺激的程度许多; 二、焦虑的程度达到明显影响个体的生活、社交、工作、人际等功能。

有了病态的焦虑便需要接受专业的评估,接受必要的协助或治疗。常见的焦虑疾患有:恐慌症、强迫性精神官能症、畏惧症(如社交畏惧症)、泛焦虑症、创伤后压力症等。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方法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一、药物治疗 有些人认为药物治疗能帮助心情放松及调适生活压力,日前主要的抗焦虑药物有苯二氮昱类,包括劳拉西泮、安定、阿普唑仓和氯硝西泮。缺点为有时可导致困倦、易激、头晕和依赖。虽然如此,近些年来它们已广泛取代了巴比妥酸盐。巴比妥酸盐不仅明确有成瘾的危险,而月。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是一个威胁。另一类抗焦虑药是J螺环酮,其副作用比苯二氮曼类小,但肝肾疾患者禁用。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在使用前应向医生咨询。 二、物理治疗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是最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疗效快、无副作用和依赖性等特点,该疗法通过美国FDA认证、欧洲CE认证和中国药监局认证。它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焦虑症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焦虑症的治疗。 三、营养与饮食疗法 经常焦虑的人很难放松心情,但这种情绪又必须纾解。此时适当的饮食就显得极重要。由焦虑引起的疾病,通常源自营养不足,因为此时身体无法正常地处理营养素。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营养补充物质,你可以适当加以选择服用。补充营养素:维生素B群、钙、镁、维生素c含生物类黄酮、维生素A、钾、卵磷脂等。保健药膳:玫瑰花烤羊心、枣麦粥、天然草药等。 四、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推荐用于特殊的恐惧症如飞行恐惧、舞台恐惧或考试和体育竞赛恐惧症。对广泛性焦虑症亦有帮助。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进行催眠,催眠师仅仅是教你如何运用技巧以达到最佳效果。与生物反馈疗法合作常可加强催眠疗法的作用。 五、多运动 运动及休息非常重要!你将惊讶它们带来的效果。作运动可消除烦恼及控制紧张与焦虑的情绪。一来,它能消耗一些紧张时所分泌的化学物质。二来,它让肌肉疲劳,也就是让肌肉放松。你可以跑步、走路、打球等等。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益,但要能定时定量。十天牛个月才运动一次,是不会有效果的。 六、按摩

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当五月天的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响起来的时候,有多少人产生了共鸣。仿佛觉得这首歌唱的就是自己,“我不是真正的快乐,我的笑只是我的保护色”,有多少人是在假装快乐而掩盖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的焦躁不安时时挂在脸上?那你真的知道你是为什么而焦虑么? 在生活中所见的焦虑的人大多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四肢不全,或身患重疾的人,而更多的是四肢健全能身体力行的生活还算可以的年轻和中年人。其实,只要我们正确的去面对,以及采取沈阳脑康中医院的一些方法可以缓解,至少适当的缓解焦虑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1、正确的面对工作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工作的难度、工作的长期性、工作的状态、工作当中的人际关系,家庭因素等都可以让我们产生焦虑,这是正常的现象,每个人在工作当中都会有产生焦虑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而不要觉得只有自己才会有这种情绪,去逃避甚至厌恶焦虑。 2、找到焦虑情绪产生的根源。举例,如果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就让自己放松下来,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做;如果是因为和同事的人际关系不好,就去分析自己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好,是自己的原因还是比人的原因,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3、多和领导、同事、朋友、家人沟通。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心事和难事与他人诉说就是一种情感的倾诉,同时,把自己的困难与他人进行交谈,还可以得到他人的指点,很多时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对待工作和同事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态。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工作中的一点小事情,而独自生气,也许你的领导和同事觉得并没有什么,但是你自己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工作中最怕的就是玻璃心。作为一个职场人,我们应该要学会培养一种包容、大度的情怀,多从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同事还是不理解,可以相互沟通和探讨。 5、关系和爱护自己是消除职场焦虑的一剂良药。感到焦虑要么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要么是因为自己的表现不够让自己满意,如果在工作中,可以多给自己一些关爱和鼓励,如完成一项工作时请自己看场电影,晋升之后给自己一场心灵旅行等,都是让自己活得职场满足感的有效方法,当你能从工作当中感到更多的温暖和爱的时候,焦虑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而纵观整个焦虑的人,更多的却是在慢慢变老的纠结中去,害怕于老了的自己不能工作,害怕老了的时候再也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害怕最后不能安心的离去。所以害怕变老才是我们真正焦虑的原因。

浅谈社会焦虑现象

浅谈社会焦虑现象 ——社会焦虑现象弥漫的 原因、表现与解决办法 我国社会目前面临许多社会问题,社会焦虑现象在都市人身上随处可见,并且有逐渐年轻化和向城郊与农村发展的趋势。随着这种现象逐渐普遍化,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社会焦虑症,其表现多为忧虑症、焦虑症、抑郁症,更有严重的导致精神分裂甚至轻生。而现在随着我国对社会问题的重视,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提上了议程。“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意见》是中央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门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135112.html, 2011年11月08日 19时14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 一、中国社会弥漫焦虑的原因 中国社会弥漫焦虑现象的原因大致为以下几点: (一)社会经济整体利益结构要发生全方位大幅度而且是急剧的调整;

(二)社会风险因素的空前增加; (三)许多社会成员信仰的丢失。(来源中国政府创新网《吴忠民:中国为何弥漫着社会焦虑》作者吴忠民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6日)根据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人类行为是有社会和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的。而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社会建设重点将会从经济建设逐渐转移至社会问题的解决与社会制度的完善。所以从此角度来看,中国社会成员的行为难免会受到重大影响,社会的改变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引起诸如房价升高、失业率升高、结业率减低以及通货膨胀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影响到社会成员的行为,导致现在中国社会焦虑现象普遍出现在社会成员中,从而引起自杀率提升、心理问题严重等诸多严重社会问题。(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135112.html,/ 《中国统计年鉴》) 二、社会焦虑现象表象 如前面所说,社会焦虑逐渐成了普遍心态。社会焦虑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就业焦虑: 自从1999年我国实行大学扩招以来(2011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现在大学生的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化为普通教育。这也导致了现在大学生数量聚集增加,严重增加了应届大学生的结业压力。 (二)身份焦虑

毕业前焦虑症怎么办

毕业前焦虑症怎么办 毕业前很多人都有焦虑症,但是考试,担心自己的成绩差,担心回家被父母吵,所以说很多孩子一面临考试的时候都会患上焦虑症,这样的焦虑症是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的,对孩子来说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面对这种焦虑症疾病来说,如果孩子不及时改善的话,那么日后会越来越严重,毕业前的焦虑症该怎么办? 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态迎接毕业后的挑战,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配合,积极预防和及早发现并及时疏导孩子的焦虑紧张情绪,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王文亮专家指出,对于有退学厌学倾向的学生,家长和学校要联合起来改善其所处的环境。如果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改变,就必须请心理医生诊治。 1、自我反省:会患上焦虑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过于的把自己面对某些情绪体验或者是欲望进行压抑,让它潜伏在自己的无意识中,从而产生了病症;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反省,懂的把潜意识中的痛苦和自己的朋友或者是亲人诉说出来,这样也能改善焦虑症。 2、自我松弛:所谓的自我松弛也就是当你在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去想象一些有可能发生的种种危险情况,然后让最弱的情

景首先出现,并让这些情景重复的出现,当你在这些情景中慢慢的不会感觉到焦虑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这也能改善这方面的病情。 3、增加自信: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这种焦虑症治疗方法能树立患者治愈的信心。 如果孩子在毕业前患上了焦虑症疾病的话,就要用这些方法来及时的给孩子做好改善和调理的准备,让孩子的焦虑症及时的控制,毕业之前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避免在这个时候责备和埋怨孩子,不然孩子对自己是没有信心的,这样对焦虑症疾病的影响也就更大了。

浅谈压力与焦虑

浅谈压力与焦虑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肌肉发紧、皮肤起痘、不思茶饭,甚至有些人时常会感到抑郁、缺乏自信、胸闷气短等。我们常常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叫“压力”或者“焦虑”。那么压力和焦虑究竟有什么关系?他们又是以何种机理作用于人体,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压力或者焦虑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多关于压力的字眼:升学压力、就业压力、购房压力等等,我们先就几大压力做一个分析: 一、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也可被称作升学压力,事实上在当今社会里,一名学生从小学时代起就开始接受各种压力。小学要升初中、初中要升高中、高中还得升大学,这样就带来一系列升学压力。这种“升学压力”可算是学业压力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学业压力中的“主线”。中国目前的国情是“人多学位少”,于是众多的莘莘学子们为了争抢有限的学位而废寝忘食地学习。中国目前主要的升学检验手段就是考试分数,分数成为了一位学生的命脉。举个例子,某小学生语文考了99,数学考了98,看上去分数很好了,可实际上呢?班上还有许多同学考了“双百分”。结果是:老师大力表扬“双百分”、家长鼓励孩子下次考双百分,孩子于是会产生这样的观念:“我为了99、98分所付出的努力得不到鼓励,而且不管我再怎努力,总会有人超过我。”在下次考试时,这位孩子可能会瞻前顾后,害怕1分2分的失误,结果成绩越发考的不好。长此以往,一种负面情绪可能会降临到孩子头上,这就是焦虑(关于焦虑的概念等内容在之后叙述)。以上以一个小学生的亲身经历作为切入点,说明了升学压力是如何作用在一个小学生身上,并使之产生焦虑情绪。 到了初中、高中阶段更是如此,“万人争过独木桥”的高考是每一位中学生最终都要面对的一道关口。一次次考试、各种补习班向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向学生

我是如何走出焦虑症

我是如何走出焦虑症 2018年对我于我的人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欣喜的开始计划二胎,怀上二胎,在抵抗着早孕不适的同时,老公生病了,得的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在这之前从未听说过还有这种病。 两个多月后,经再三考虑,也担心孩子在怀上时老公可能已经得病,而且老公足足住院两个月,最终决定放弃了这个两个多月的孩子,这个决定和过程非常艰难,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苦难。9月20日做的手术。 12月4日,老公再次住院,当一切最坏的念头天天围绕自己,当天我就彻夜未眠,以为第二天白天可以补眠,可还是没睡着,连续一周没睡着后,我的精神接近崩溃,开始出现心慌等一系列症状。当下整个人状态非常差,坐立不安,每天拉肚子,对于吃穿等一系列基本生活都失去兴趣,每天吃最简单的,穿最简单的,衣服都懒的换,不管怎样都是不舒服的,觉得活着失去意义,人生第一次想到死,我多么迫切希望当下宇宙可以大爆炸,那样我就可以解决我的父母孩子没有我该怎么办的问题。当我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告诉我的妈妈,我睡不着的痛苦,她给我炖猪心,咨询一个原来得过仰郁的表姐,带我去附近的诊所打营养针。

在打了第二次的针后,我受不了了,对于一个焦虑症的人来说,根本没有耐心而言,点滴真的打到越来越焦燥的状态,第二天早上我连车都不敢开了,一直在家里来回踱步,我觉得我应该去精神病医院,希望医生直接给我一针,让我镇静,脱离当下的痛苦。一个非常好的朋友送我去了本地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通过熟人找了一个医生,陈医生。医生在听了我的病情述说后,说我得的是焦虑症,开了几种药,主要有阿普唑仑片(佳乐定)、氯硝西皮泮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启程),其中氯硝是晚上吃的,吃半片。 自从开始吃药,白天我就昏昏欲睡,靠在椅子上,状态非常差。晚上吃了氯硝也仅能睡几个小时。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我没有请假在家休息,因为我没法一个人在家呆着,我宁愿到单位,我把情况和我的领导说了后,领导非常体谅,几乎没叫我做事,我每天都是艰难的从床上起来,强迫自己去上班,这个过程,只有自己体会过,才知道有多艰难,任何非常小的事情,在当下都是非常艰难完成,比如要洗一个头,对于当下的我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当时的心理很多疑,百度查这几个药,发现像氯硝已经算比较重的安眠药了,而且很难戒,我不知该怎么办,我的病情也不能告诉老公,只能增加他的担心,也不能告诉11岁的儿子,他还未成年啊,更不能告诉婆婆,她当下已经很难了。我只能找朋友诉说,每天一坐上车,就戴上耳机,给最要好的朋友打电话,一路聊到单位,不说话,我就

焦虑症最佳康复途径从七个方面着手干预

焦虑症最佳康复途径从七个方面着手干预 焦虑症最佳康复途径从七个方面着手干预: 既然造成焦虑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也就需要一种适当的方法来使其康复。今天就来介绍从以下7个方面整合治疗干预。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 生理的 情感的 行为的 心理的 人际的 自我的 存在主义的—精神的 1、生理方面的原因: 包括大脑或身体的生理机能失衡。这些原因包括:1)浅呼吸;2)肌肉紧张;3)持续的压力对身体的影响;4)营养和饮食因素 2、情感方面 抑制情绪——特别是抑制生气的情绪——可能是引起慢性焦虑和遭受惊恐发作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恐慌的感觉只是沉浸于生气、沮丧、悲伤或绝望的表象。很多有焦虑症的人成长的家庭不鼓励表达自己的情绪。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可能对确认自己当时的情绪怎样都感到有困难,更不要说表达这些情绪了。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众所周知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针对失眠、焦虑等有效果,为什么直接补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对平衡,必需符合人体的营养平衡需求,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人种,用量也会不同。比如褪黑素,很多国家用量是中国规范用量的N倍,而褪黑素过量反而会引发抑郁、焦虑,影响性功能。再比如多巴胺过量相当于吸食能上瘾的违禁品。

[总结范文]如何消除焦虑

[总结范文]如何消除焦虑 如何消除焦虑 总结精选(1): 如何消除焦虑情绪 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了,都市的人们长期在生活在其中,而有些人不善于调节,心理焦虑越来越重,连带身体也会不知不觉的开始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不适,那么情绪焦虑怎样办 情绪焦虑的构成原因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应对许多有压力的事情,举凡家庭事务的处理、小孩的照顾、工作的变迁、钱财的处理…..等等。有些人应对压力的烦恼反应是合理的,他们虽然烦恼,却能维持生活步调,有效率地应对事情,而不至于于像只无头苍蝇,让时间浸再在转移不开的紧张焦虑中。相反的,有些人比一般人难以镇定,稍微想到一点烦恼,就整日害怕不安。通常主要以一种持续,漂浮不定的害怕感为主,容易慌乱紧张,很难藉其它事情转移掉。肌肉可能紧紧的,胸口闷闷的,流汗,心跳加快、颤抖、头晕、胃不舒服等身体反应也会出现一两样。长期焦虑下,人变得容易发脾气,坐立难安,睡眠也受到影响。 情绪焦虑的特征

焦虑症以长期的神经质、多虑为主要的特征。一般人认为的日常琐事,此症病人却终日担心,害怕可能会有什么不幸发生,因而变得很胆小,有时会有莫名的不安感,脑海里尽是些解不开的愁思。病人会变得过份警觉、情绪放松不下,因而发生失眠、精神不集中,思考迟钝;记性差、易怒、做事没有耐性等现象。因为心理上有严重而长期的焦虑、不安,所以会引发种种身体上的不舒服,最常见的是疲倦、肌肉酸痛、头重、头痛、眼皮跳、全身肌肉紧张、放松不下、容易惊吓,而且常常头晕、心跳快、口干、肠胃不舒服、常常小便、手脚冰冷、喉咙有梗塞感、脸部潮红、一阵冷一阵热的发作等各式各样的身体与心理症状。焦虑症是精神官能症中最普遍的一种疾病,病患往往不了解疾病的本质,而四处做身体检查,使原先就极紧张的情绪因检查不出病因,而变得更加不安。事实上,此类疾病的症状是在精神障碍下所引发出来的神经系统功 能上的种种病症。 对付焦虑情绪的调适措施 1药物治疗: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安全且有效,多数病人均可在短期内得到症状缓解。 2支持性心理治疗: 经由倾听的方式让病人倾诉造成焦虑及身体症状的

大学生总是焦虑怎么办

大学生总是焦虑怎么办 想要知道总是焦虑怎么办,需要先知道它是什么,焦虑是指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弗洛伊德在早期和晚期提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焦虑理论。他在早期的时候,认为焦虑是由于性本能转变而来的,而且“力比多”能量的释放受到阻碍时,个体就会表现出焦虑性神经症。到了晚期,由于发现不同的冲动往往产生同样的焦虑,因此RSHWHO渡氧是有效解决方案,实验数据表明有效改善由压力引起的各种紧张状态改善37%,身体疼痛改善54%,记忆力和注意力状况改善46%,睡眠改善21%,情绪改善74%,人际关系改善32%,体重控制改善42%。在晚期的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焦虑的根源而并非本我,而且由于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影响,他把焦虑分为现实焦虑、神经症焦虑和道德焦虑三种类型。 人本主义焦虑观: 人本主义的焦虑研究是站在存在主义立场上的,认为焦虑是人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是由人的内在冲突引发的情绪反应。罗洛·梅把焦虑划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病焦虑。在《心理咨询百科全书》中车文博认为:焦虑尚无精确定义,大体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人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情绪状况。国内关于焦虑情绪的研究有许多,如李积萍的《大学就业焦虑问题研究综述》、《对大学生运动员运动焦虑的研究》等。研究显示RSHWHO渡氧的主要功能: 1、提高睡眠质量:可作用于人体自然的激素循环,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由于焦虑导致的失眠,使睡眠深沉,醒后神清气爽。 2、镇静、安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定的作用,在情绪激动时可安定神经,在疲劳时则能帮助恢复精神。神经衰弱、心情不安而睡不着或头痛时可尝试补充。 3、保护消化系统和心脏:缬草根部所含的缬草环氧三酯可帮助缓解痉挛及疼痛,有助于缓和神经性的消化不良、胃痉挛或肠炎。此外,它还有保护心脏、降低血压的功能。 大学生性别在焦虑各个层次的影响及调适建议: 在不显著的情况下中度焦虑情绪没有差异,中度焦虑情况下,女生焦虑大于男生,也就是说女生焦虑程度是要比男生大一些的。要克服焦虑,最好的办法便是找回自信、提升自信,自信有助于我们摆脱焦虑。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其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事的能力是令人怀疑的,加大了失败的可能。其次要学会放松自己,让自己从焦虑的情绪中走出来。每天学习之余,放松自己,去跑跑步,不但锻炼身体,也可以让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办法。第三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无论提高学习效率还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都需要我们拥有饱满的精神。

浅谈考试焦虑症治疗方案

浅谈考试焦虑症治疗方案 发表时间:2017-04-27T08:54:21.307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7年3月作者:朱志敏[导读] 作为心理老师必须对考试焦虑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帮助,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是学生能坚持正常的学习活动。河北省雄县中学 071800 摘要:本文是利用宣泄和放松训练等手段治疗考试焦虑的案例。通过SCL—90测试[1]。利用书上的方法对其治疗,使其降低了焦虑水平,从而能坚持正常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考试焦虑高中生心理辅导 心理学家把这种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个体希望防御或逃避考试的情绪紧张状态叫做考试焦虑[2]。心理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紧张往往妨碍认知活动,降低学习效率,从而妨碍考试成绩,而成绩欠佳又反过来加剧学生对考试的焦虑。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会使人患身心疾病。作为心理老师必须对考试焦虑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帮助,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是学生能坚持正常的学习活动。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小李,女,18岁,汉族,高三学生,独生子女。有一天她来心理咨询时非常苦恼地说:“老师,近来我的情绪很反常,终日焦虑不安,有时会无端地闷闷不乐,近来上课常走神,思绪常不知不觉地飘向别处,且难于收回。更难受的是晚上睡觉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入眠,有时竟眼睁睁到天亮。对自己的这种态度又气又急,特别是一想到其他同学能专心致志的复习,学习成绩日益进步时,更恨自己,恨自己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恨自己辜负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 二、问题行为表现: 1、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总走神。 2、近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得一到考试就紧张、焦虑。 3、怕高考考不好对不起老师、父母。精神紧张使自己晚上睡不好觉,失眠。 三、心理辅导与干预 根据来访者的自述、班主任和家长的反映以及本人的观察,逐步诊断来访者的问题属于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属于考试焦虑情绪。 通过前面的咨询、评估与诊断,结合来访者的表现与症状,与来访者商量,决定采取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法。具体目标是找出来访者焦虑的根本原因,理解她的处境,调整她在情感上的认知,从思想上解决她的顾虑。接着用系统脱敏法对她进行脱敏,一步一步的消除。最终目标是能让她正常的处理学习与情感的关系,恢复自信,更好的学习、生活。高考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 具体做法是: 第一阶段: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用尊重、真诚、同情、积极关注的态度,倾听李某的谈话。询问李某的生活事件,特别是对她来说记忆深刻的事件。确定咨询目标,通过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其心理矛盾和改变意愿;让李某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我焦虑什么? 第二阶段:分析李某考试焦虑的原因与根源,调整认知及行为。 建立焦虑等级:将李某的考试焦虑反应按程度轻重从弱到强顺序排列“焦虑等级”序列事件。如下所示: 1、看到高考倒计时 2、考前一周想到考试时 3、考前三天想到考试时 4、考试前一个晚上想到考试时 5、考试当天早上 6、走在去考场的路上时 7、进入考场时 8、坐在考场中,等待老师发卷时 9、第一遍看考试卷子时10、做试卷时听到其他同学写字的刷刷声。 对其进行系统脱敏,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首先让求助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的程序,使其进入放松状态。当求助者感到松弛后,我便进行言语提示或让其自我暗示想象第一等级的焦虑情境,当产生焦虑体验时,再次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然后再想象那种情境,通过多次反复,最后达到对该等级刺激情境不再产生焦虑体验,然后进入下一等级,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直至完成所有等级焦虑的脱敏,从而达到最终消除考试焦虑。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 反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李某从考试焦虑症中走了出来,他基本上能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得失和成败。在考试中也能发挥正常水平。 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增强自信心,在紧张状态时做放松训练。每次成功后,及时表扬自己。 四、讨论与总结 考试焦虑作为对成就情境的一种认知反应类型,与能力自我知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绝大多数人的焦虑属于非病理性的,其焦虑反应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暂时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当个体认为无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焦虑随之提高。教育工作者应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根据不同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具体情况,对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进行综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保持适度的考试焦虑,从而使不同能力知觉的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成就情境,而不致因过度的焦虑分散注意力,妨碍智力水平的正常发挥。这对教师和管理人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