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类型与防治 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 的发病原 因及 防治措施
李 志鹏 ( 山东省诸 城 市畜牧 兽 医管理 局 2 6 2 2 0 0 )
仔 猪 腹泻 是 影 响 养 猪 业 的 重 要 疾 病 之 一 ,是 一 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随 着 气 温 的下 降 和 天 气 的 潮 湿 ,哺 乳 仔 猪 极 易发 生 腹 泻 现 象 。 它 不 仅 给 畜 牧 业 带 来 直 接 的经 济 损 失 ,而 且 还 严
流行 性腹 泻 、传 染 性 胃肠 炎 、轮 状 病 毒 感 染 等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是 由病 毒 引 起 的 一 种 急 性 传 染 病 。 以 呕 吐 、腹 泻 、 脱水 和 1 0 日龄 内仔 猪 死 亡 率 高 为 特 征 ,5周 龄 以 上 的 病 猪 很 少 死 亡 。 仔 猪 流 行 性 腹 泻是 由 一 种 冠 状 病 毒 引 起 的一 种 高 度 接 触 性 传 染 病 ,多 发 生 在冬 春 季 节 。轮 状 病 毒 是 由轮 状 病 毒 引 起 的仔 猪 急 性 胃肠 炎 症 , 1 0 ~ 2 8 日龄 猪 最 易 感 染 ,并 有 明 显 的腹 泻 症 状 ,死 亡 率 较 低 。
3 防治 措 施
3 . 1 搞 好 圈 舍 环 境 卫 生
腹 泻 ,对 养 猪 业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1 发 病 原 因
很 多 因 素 都 可 能 引 起 仔 猪 发 生 腹 泻 ,尤 其 是 以 1 — 3月 龄 的仔 猪 最 为 常 见 。临 床 上 根 据 仔 猪 发 病 的原 因 可 分 为 以 下 四
种类 型 : 1 . 1 细 菌性 因素
红 痢 、 黄 痢 、 白痢 、 副 伤 寒 和 痢 疾 等 。 黄 痢 ,主 要 在 生 后 数 小 时 至 5日龄 以 内仔 猪 发 病 ,以 1 ~ 3日龄 最 为 多 见 。 红 痢 。主要 发 生 于 1 日龄 ,一 般 病程 较短 ,死 亡 率极 高 。 白痢 , 1 0 . - - 3 0 日龄多 发 ,死 亡率 低 ,但影 响生 长 发育 。仔 猪 副伤 寒 ,多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什么时候打?猪腹泻苗几天产生抗体?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什么时候打?猪腹泻苗几天产生抗体?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广泛流行,多发于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具有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流行面广和各年龄猪只均可感染的特点。
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仔猪危害严重,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困扰世界养猪业发展的难题。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方法,那么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什么时候打?猪腹泻苗几天产生抗体?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广泛流行,多发于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具有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流行面广和各年龄猪只均可感染的特点。
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仔猪危害严重,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困扰世界养猪业发展的难题。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方法,那么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什么时候打?猪腹泻苗几天产生抗体?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有哪些?1.灭活疫苗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王明等,人工感染仔猪,发病时,取其肠载膜和肠内容物制备组织灭活苗,仔猪免疫保护试验验证了该灭活苗的保护效力,然而,由于其生产成本高,且难于控制质量,因而不能用于大量生产。
1994年马思奇等和1999年钱永清等,先后用细胞传代病毒制备了氢氧化铝细胞灭活苗,由于其较好的安全性和保护率,己被广泛应用。
2弱毒疫苗PED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虽好,但仍存在着制备时间长、生产成本高和产生免疫保护力所需时间长(2周)的缺点,不适用于紧急预防。
为克服以上缺点,又研制了弱毒苗。
国内,童昆周等于1996年研制出细胞弱毒疫苗,免疫效力试验证实该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较好。
1998年咚有恩等,将CV777强毒株传代致弱,制备细胞弱毒疫苗,免疫保护试验证实其具有更好的免疫保护效力。
国外,Kweon等于1998年将野毒株KPEDV-9的第93代的细胞传代毒,接种妊娠母猪,试验结果显示,妊娠母猪的免疫应答水平得到提高,且新生的仔猪还可抵抗PEDv野毒感染。
2006年,Song等经口服和肌肉注射的方式,给妊娠晚期母猪接种细胞致弱的DR13毒株,产后仔猪发病率明显降低,且口服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更好一些,另外仔猪slg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口服免疫组明显高于肌肉注射免疫组,从实验结果可知,PEDV细胞弱毒苗可经口服免疫晚期妊娠母猪,从而有效预防仔猪PEDV感染。
猪流行性腹泻(PED)的预防和控制

猪流行性腹泻(PED)的预防和控制日前,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刘芳副教授在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16年年会学术报告会上介绍了猪流行性腹泻(PED)的预防和控制。
据介绍,PED首先在1971年被发现于英国,而我国于1976年首次报道该病。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目前仍只有一个血清型。
猪群感染PEDV后1-2天即开始排毒,5-6天达到高峰,并可持续排毒35天。
母猪感染后,可通过乳汁把病毒传给初生仔猪。
在2010年之前,PED多发生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季节性明显,但2010年之后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仔猪出生时正常,吃奶后半天-1天开始呕吐,接着很快出现腹泻,发病率最高可达100%,死亡率高达90%-100%,保育猪、中大猪、母猪、公猪少见腹泻,使用抗生素、干扰素、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效果不理想。
PED是导致近年产房仔猪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疫苗免疫、生物安全、猪群的健康水平、猪舍的环境控制是防控PED的重要措施;母猪对PED的免疫力是预防初生仔猪发病的关键;4-13日龄仔猪对PEDV的抵抗能力取决于母猪初乳及乳汁中抗体含量水平。
鉴于PED的发生已无明显季节性,建议对母猪实行普免(4次/年)或跟胎免疫。
1。
猪流行性腹泻怎么治

此病逐渐成为猪场之痛,虽然猪场流行性腹泻似洪水猛兽,但是养猪人只要抓住了其软肋,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还是有可能将猪场损失降到很低的。
那么如何减少此事的发生呢?
一、临床表现
母猪不拉稀但是仔猪拉稀发病一般集中在2至4日龄,发病初期也包括7至10日龄仔猪,仔猪发病时先呕吐后拉稀,蔓延十分迅速,1-2天就相继脱水而死亡,总的来说,猪场流行性腹泻对仔猪危害尤其严重,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养猪人发现仔猪粪便颜色多样,伴有恶臭,就要注意了。
二、防治措施。
1、做好母猪,仔猪的免疫,母猪要做好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尽可能减少这些垂直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同时仔猪也应该做好相应的疫苗免疫。
2、减少猪群的应激,重视哺乳仔猪的保温,尽可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干燥,针对母猪应激的问题,可以在水中添加宝利康500克混水200斤,能有效解决母猪的应激反应。
3、定期做猪场保健,全场猪群每月一周同步保健,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滋生。
发生呕吐腹泻后立即封锁发病区和产房,尽量做到全部封锁。
4、对8日龄~13日龄的呕吐腹泻猪用口服补液盐拌土霉素碱或诺氟沙星,温热39℃左右进行灌服,每天4次~5次,确保不脱水为原则。
仔猪腹泻病的类型及综合防治措施

等 必 需 氨 基 酸 ) 时 ,生 长 速 度 和 饲 料
效 率 有 明 显 提 高 ,仔 猪 腹 泻 下 降 4 0 % 左 右高 ,但 死 亡率 低 。
2 发 生 诱 因
2 . 1 断 奶 应 激
断 奶 应 激 是 造 成 腹 泻 的 主要 原 因 。
1 . 8 猪轮 状 病 毒 腹 泻
这 是 控 制 仔 猪 早 期 腹 泻 的最 重 要
的方 法 之 一 .据 国 外 报 道 ,仔 猪 饲 料 C P 2 2 %降 至 1 9 % ( 但 必 须 添 加 赖 氨 酸
猪 轮 状 病 毒 腹 泻 也 是 由病 毒 引 起 的 . 多 发 生 于 8周 龄 以 内 的 仔 猪 ,发
如添 加 1 ~ 1 . 5 %的柠檬 酸 和 5 ~ 8 % 的 乳 清 粉 等 ,使 胃肠 保 持 一 定 的 酸度 ,
可 控 制 腹泻 发 生 。
3 . 4 应 用 酶 制 剂
从 营 养 上 看 ,仔 猪 由 吃 母 乳 变 成 吃 饲
料 ;从 环 境 上 看 ,由产 房变 成仔 猪栏 ;
疾 病 ,这 些 因素 都 能 引 起仔 猪 腹 泻 。
3 综 合 防治 措 施 3 . 1 减 少应激 因素
仔猪腹泻病的类型 及综合防治措施
发 ,小 猪 发 病 率 约 为 7 5 % ,断 奶 仔 猪 可达 9 0 %动物 以上 , 死亡 率为 5 — 2 5 % ,严 郭 晓雷 一 辽宁 省北 票市东官 卫生 监督 所 0 0 一
量 ,防 止过 食 引 起 消化 不 良和 下 痢 。
3 . 2 降低 仔 猪 饲 料 中 的 粗 蛋 白质
的 水 平
病 原 为 流 行 性 腹 泻 病 毒 ,各 种 年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一、概述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成员(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为冠状病毒。
其它病毒如轮状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亦可引起猪的传染性腹泻)。
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特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敏感,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在一定浓度下都能杀灭该病毒。
猪舍的环境温度可影响猪体内病毒的繁殖,在8~12℃的环境中比30~35℃的环境中产生的毒价高,这可能是本病在寒冷季节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病毒不耐热,在4℃以上不稳定,56℃加热45分钟,65℃加热10分钟即死亡。
相反在4℃以下的低温,病毒可长时间的保持其感染性。
放在阴暗处历时7 天仍保持其感染力。
肠道内的病毒在-20℃可保存6个月,在-18℃保存 18个月仅下降一个对数滴度。
病毒在PH4~8稳定,PH2.5时则被灭活。
对光敏感,在阳光下曝晒6小时即被灭活。
紫外线能使病毒迅速灭活。
三、流行病学猪流行性腹泻病多发于寒冷的冬春季节,即11月至翌年4月之间。
有时夏季也可发生该病。
该病目前仅感染猪,未发现感染牛、羊等其它动物。
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发病,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 100%,成年母猪为15%~19%。
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病死率可达50 %以上,但以两周龄内哺乳仔猪易感染、死亡率最高。
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症状相似,但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程度较轻、传播速度稍慢。
一般是有一头猪发病后,同圈或邻圈的猪在1周内相继发病,4~5周内传遍整个猪场,死亡率不高,有一定的自限性,经1个月左右流行恢复痊愈。
该病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猪和康复后带毒猪。
该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个器官、体液和排泄物(如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的气体等),但以病猪的小肠粘膜、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和扁桃体含毒量最高。
在发病早期,呼吸系统组织和肾的含毒量也相当高。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鉴别与防治

(3)、腹腔补液疗法:
5%葡萄糖200ml,5%碳酸氢钠30ml,四环素10万IU,维生素C10ml。1次/d,连用2d或0.9%氯 化钠注射液200ml、5%葡萄糖注射液75ml、5%碳酸氢钠25ml,黄芪注射液(香丹注射液)10ml、 1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g(头孢噻呋5g)、氯化钾3ml(呕吐、重度腹泻症状加减)、地塞米松注射液 3ml。
4、治疗方法:
(1)、口服补液盐疗法: 1.5 g 氯化钾、3.5 g 食盐、2.5 g小苏打、20 g 葡萄糖应用1 000 mL水混合搅拌均匀。具体的方 法是:1 d 给发病仔猪提供 2 到3 次补液盐。补液剂量控制在:每千克体重标准是50 ~ 80 mL 对 于轻微腹泻仔猪,80 ~100 mL 对于一般、严重类腹泻情况。 (2)、干扰素治疗: 用鸡新城疫I系苗(500羽份装)1瓶,加注射用水50毫升混匀,每头每次5毫升,肌肉注射或交巢穴注 射,每天1次,连用2天。作为干扰素诱导剂,现配现用。
研究发现同源性高的毒株不一定能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产生交叉保护, 所以通过毒株的同源性对 比进行选苗意义不大。 应用肠道猪传染性胃肠炎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反应检验S-INDEL Iowa106 和原始美国PEDV-PC21A株是否诱导了任何不同的肠道抗体反应。结果显示这两种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毒株在肠道中诱导了主要的IgA-ASC反应,提示IgA-ASC在PEDV肠道免疫中起主要作用,而非 IgG和IgM-ASCs。
研究表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均能诱导明显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但灭活苗主 要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且通常不足以引起局部粘膜免疫反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活疫苗可引起良 好的黏膜免疫应答,但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强毒株或小肠粘膜免疫机能不足时,猪传染性胃肠 炎病毒在小肠内增殖,易在猪群内传播,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提示“返饲”存在极大风险。
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p o u t e a d r s i tr y d o i s e c d d b r d ci n e p r o y s n r me v r n o e y v a u
1 临 床 症 状
肠管壁变薄 , 系膜淋 巴结水肿 , 系膜 充血 , 肠 肠 镜检肠绒毛严
重萎缩 。 5 诊 断要点
患病仔猪肠道膨大 , 胀气 , 剪开有恶臭 , 液体 , 充满 肠管 壁变薄 , 肠系膜淋 巴结水肿 , 肠系膜充血 , 有严重脱水症状 。
6 防治措施
主要表现为腹泻。开始 为黄 色黏稠粪便 , 后期排水样稀
养 猪
仔猪流行性腹泻 的防治
张志标 ,古文 良
( 东省五华 县畜牧 兽 医局 ,五华 5 0 广 14 0) 4
关键词 : 猪 ; 行 性 腹 泻 ; 治 仔 流 防
D0 I 0 3 6 / . : 。9 9J I 1 SSN.6 1 6 2 2 2 10 0 1 7 - 0 7.01 . .5
猪流行性 腹泻是 由病毒 所引起 的一种急性肠 道性传染 病 。仔猪一年 四季都易感发病 , 多发于冬 、 春两季 , 但北方冬 季偏 多( 每年 1 O月至次年 2月 )南方春季偏 多( , 每年 1 2月 至次年 4 )每个 日 阶段都有发生 。 月 。 龄 因仔猪健康状况的不
同, 其死亡率有所不同。
61 加强防疫 .
对外来人 、 车辆等要严格消毒 。严 防狗、 猫
便, 被毛凌乱 、 无光泽 , 猪体脏 , 门红且外 凸, 肛 眼睑水肿或凹 陷( 严重脱水 )拱背 , , 四肢僵 硬 , 行走摇摆 , 动作不协调 , 体温 升高 , 伴随有 呕吐症状 , 的呼吸急促 , 有 抑郁 , 厌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猪腹泻的类型与防治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仔猪腹泻的类型与防治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一、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哺乳仔猪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痢、白痢、丙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红痢以及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较为常见,保育仔猪则以离乳引起的应激而致下痢以及寒冷、饲料等应激引起的拉稀较为多见。
1.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
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12h后突然有1-2头表现全身衰弱,很快死亡。
以后同窝中其他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状,腥臭,严重的肛门松驰,排粪失禁,沾污尾、会阴和后腿部,肛门和阴门呈红色,精神萎顿,吃奶减少或不吃,迅速消瘦脱水,昏迷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剖检以肠道病变为主,可见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的内容物和气体。
2.仔猪白痢一般发生在730日龄以内的仔猪,以714日龄最常见也最严重,1月龄以上的仔猪较少发生。
病猪突然发生腹泻,以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的腥臭粪便为特征。
病猪拱背,行动迟缓,被毛粗乱,肛门周围粘满粪便。
气候剧变、阴雨潮湿、栏舍污秽、母猪乳汁不足或过浓稠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与发展。
病程2-7d,如能积极治疗,合理饲养,一般死亡很少,大部分可自行康复。
3.仔猪红痢又叫出血性肠炎或坏死性肠炎,由丙型魏氏梭菌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以排红色粘液粪便为特征,发病快,病程短,常常是全窝发病全窝死亡,发病季节不明显。
剖检病变主要为肠粘膜充血、出血,易脱落,肠系膜充血,淋巴肿胀。
4.断奶后腹泻常发生于断奶后4-10d,粪便为水样,严重者肛门失禁,有时边吃料边排粪。
断奶应激、饲料变化、卫生不良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5.病毒性腹泻主要是传染性胃肠炎、流行腹泻和轮状病毒感染,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粪便腥臭,混有气泡、凝乳块或未消化的饲料。
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病死仔猪尸体明显脱水,剖检可见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胃底粘膜轻度充血,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
6.寄生虫性腹泻以球虫、蛔虫引起的腹泻较为多见,发生于20日龄以上的猪只,一般呈慢性经过,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有的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或有体温升高。
病猪发育不良,衰竭死亡或成为"僵猪"。
临床上仔猪腹泻通常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大多数为混合感染,根据仔猪发生腹泻的时间、粪便的性状,结合剖检的情况可作初步的诊断。
怀疑寄生虫引起的可收集粪便作病原培养或作虫卵检查。
二、防治由于仔猪腹泻的病源的复杂性及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因此临床上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尤其应注意分娩舍内的管理与疾病控制1.加强饲养管理分娩舍、保育舍注意保温、干燥、通风和清洁卫生,有条件的猪场应遵守"全进全出"和"空栏消毒,间隙一周"的原则。
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认真清洗消毒,特别是乳房和外阴周围。
初产仔猪应及早吃足初乳。
仔猪断脐带、断尾、剪牙等应消毒,并注足量的维丁胶性钙。
哺乳仔猪应尽早补加教槽料,使断后能尽快适应饲料。
2.强化免疫接种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查清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使用疫苗。
怀孕母猪可于分娩前4周接种一次或分娩前6-7周与2-3周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和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二联疫苗,分娩前3周接种大肠杆菌性腹泻三价K88、K99、987P或四价
(K88、K99、987P、F41)基因工程灭活苗,使初生仔猪在母乳中获得较强的免疫力,减少发病和死亡。
也有人用仔猪粪便喂临产前2-3周的母猪,据说效果不错。
3.药物防治治疗仔猪腹泻以抗菌、补液、收敛、母仔兼治的原则。
(1)等孢子球虫被认为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第二位病原,仅次于致病大肠杆菌。
母猪在配种前、仔猪断奶后一周应进行驱虫,并加强对粪便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杜绝循环感染。
(2)母猪分娩前可适量给予硫酸镁、植物油等缓泻剂以防便秘。
哺乳母猪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红霉素或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药物,对预防仔猪腹泻有一定的作用。
(3)下痢仔猪可选用得米先长效注射液、必好素M猪泵、蒽诺沙星、土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
(4)脱水严重的仔猪,可腹腔注射10葡萄糖生理盐水10-30mL,并加适量的抗生素(如卡那霉素、链霉素等)。
或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补液盐的配制方法氯化钾1.5g、碳酸氢钠(小苏打)2.5g、氯化钠(食盐)3.5g、葡萄糖20g,加水到1000mL,同时可加入适量物庆大霉素、氟派酸等,让其自饮,不能自饮者,要灌服。
当然,腹腔补液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5)弱仔肌注维丁胶性钙和维生素B12针,或口服葡萄糖和复合维生素B族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