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浅析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市场的变革,传统陶瓷艺术在中国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和影响力。

而在急需振兴的陶瓷行业,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是必须要强调的。

本文将从传承和创新两个方面,对于传统陶瓷技艺的发展做一些浅析。

1、加强教育培训,推广技艺传统陶瓷技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传承其悠久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加强教育培训和推广显得至关重要。

一方面,应当鼓励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增设陶瓷技艺和文化艺术类的专业或公开课程,并向社会广泛推广传统陶瓷文化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其中的美。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类陶艺课程推广活动,与当地的艺术团体、博物馆、美术馆等展开合作,建立起综合性陶艺教育平台,为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一个氛围有利的环境。

2、培养高素质陶瓷工匠在传承陶瓷技艺方面,对陶瓷工匠的培养与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传统工艺中,技艺的娴熟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磨练,而现在许多工匠大师已年逾花甲,急需年轻人继承和发展。

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年轻工匠、提高陶瓷工匠的专业技能,将创作技艺和方法传承下去。

同时,也要为陶艺家提供更完善的生活保障和艺术创作空间,支持自由创作,推进陶瓷艺术的升级和发展。

3、传统技艺融合当代元素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保持传统制作方式的同时,也要在设计上融入当代元素,给陶瓷艺术带来新的面貌和发展机会。

例如,将当代设计中的流线型和简洁的美学风格引入到陶瓷制作和装饰中,使其从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突显出陶瓷制作的艺术魅力,符合现代人们独具审美价值观的需求。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陶瓷制作在传统半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成品质量不稳定,设备不能自动控制等问题。

而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通过运用数字化设计、自动化制作、创新材料和装备等新技术手段,可以极大地提升陶瓷制作效率和品质,让传统陶瓷技艺得到更好的发扬。

2、发扬创新精神,探索新的应用领域除了推动制作技术升级,陶瓷制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应用领域,掀起新的创新浪潮。

浅谈陶瓷青花瓷的传承与创新

浅谈陶瓷青花瓷的传承与创新

312018.4期收稿日期:2018-03-14/吴和龙浅谈陶瓷青花瓷的传承与创新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 l u e a n d W h i t e P o r c e l a i n ,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等品种。

青花装饰是景德镇陶瓷装饰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万紫千红的彩瓷艺术中独树一帜。

一、传统青花的特征明代青花装饰艺术,吸取了明代以前和明代当时的各种工艺美术和绘画的营养。

既博采众长、取精用宏,又保持了青花装饰艺术的特色,所以才能够蔚为一代大观,创造了明代青花装饰艺术的新风格。

明代青花装饰艺术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

装饰内容是从生活中来的,画的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各种人物、风景、花卉图案都反映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

运用文字图案作装饰、也巧妙地运用各种花木把它装饰起来,做到自然贴切、调谐一致。

技巧上,用线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笔触意致带着奔放豪爽的感情,画时成竹在胸、一气呵成。

描写静止的事物也具有一种流动的美。

形式上变化多样。

清代青花装饰艺术以康熙为代表。

(清《陶雅》)记载:“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心独步本朝矣。

”装饰题材极其丰富,民间喜闻乐见的演义小说、戏曲故事、长篇诗文比比皆是。

受当时木板年画的影响,画面宏大,图案形式的装饰越来越少,通景式国画装饰形式越来越多。

总的风格,用笔拘谨工整,花纹繁缛,意境凡俗,讲究吉祥。

造型丰富,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型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

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意义

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意义

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意义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陶瓷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载体,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陶瓷文化是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传承陶瓷文化可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的多样性,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有更加突出的地位。

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有助于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陶瓷的制作需要经过反复的琢磨和实践,需要工匠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通过传承陶瓷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

这种对美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激励人们在各个领域追求卓越和创新。

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陶瓷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还是一种实用品。

传承陶瓷文化可以激发人们对于陶瓷制品的兴趣和需求,进而推动陶瓷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陶瓷制品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室内装饰,可以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实用的功能。

传承陶瓷文化有助于提升陶瓷制品的品质和品牌价值,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对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传承陶瓷文化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同时,传承陶瓷文化也可以促进国际间陶瓷艺术的交流与合作,使不同国家的陶瓷工艺相互借鉴和融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陶瓷艺术作品。

传承中国的陶瓷文化意义重大。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论陶瓷艺术在中华文明中的作用

论陶瓷艺术在中华文明中的作用

论陶瓷艺术在中华文明中的作用
陶瓷艺术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其作用的简要概述:
1. 文化传承: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通过研究和传承陶瓷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文化。

2. 艺术价值:陶瓷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陶瓷艺术的发展推动了艺术的进步和创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艺术宝库。

3. 生活方式:陶瓷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从餐具、茶具到建筑装饰,陶瓷艺术无处不在。

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水平。

4. 经济价值:陶瓷艺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陶瓷旅游、陶瓷出口等。

5. 国际交流:陶瓷艺术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

通过陶瓷艺术,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增进国际间的了解和友谊。

6. 教育作用:陶瓷艺术在教育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陶瓷制作、欣赏和学习,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总之,陶瓷艺术在中华文明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发展艺术、推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陶艺论文

陶艺论文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李照宇工科试验班(工学) 3130104748摘要: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而在中国,陶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

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直是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历经千年,仍盛而不衰。

本篇论文将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现当代陶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浅谈中国的陶瓷艺术。

关键词:中国陶艺文化;发展历程;现代陶艺。

正文:一、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活动。

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仰韶文化的彩陶。

仰韶文化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

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

曾出土了像人面鱼纹盆这种艺术珍品。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那便是黑陶艺术。

龙山文化采用快轮制陶技术,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自身的黑色取胜,表面光亮如漆,器体薄如蛋壳,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

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传统陶瓷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陶瓷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陶瓷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传统陶瓷工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技艺和独特的工艺。

然而,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陶瓷工艺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陶瓷工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传统陶瓷工艺的保护意识。

传统陶瓷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保护传统陶瓷工艺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传统陶瓷工艺的保护支持力度。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爱上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个人也应该主动参与到传统陶瓷工艺的保护中来,尊重传统陶瓷工艺的价值和精神,传承和弘扬传统陶瓷工艺。

其次,要加强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学习和研究。

只有深入了解传统陶瓷工艺的工艺技巧、装饰图案和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承和发展。

各级教育机构应该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的陶瓷工艺师和研究人员。

同时,传统陶瓷工艺的老师傅们也应该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后辈,保证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

此外,要加强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陶瓷工艺在长期的演化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可以通过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结合,开发出更多的陶瓷产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同时,传统陶瓷工艺也可以吸收外来的艺术元素,进行融合创新,使传统陶瓷工艺更具时代性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加强传统陶瓷工艺的展示和推广。

举办陶瓷艺术展览、展销会等活动,向公众展示传统陶瓷工艺的魅力和价值。

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传统陶瓷工艺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传统陶瓷工艺。

总之,传统陶瓷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加强保护意识,加强学习和研究,加强创新和发展,加强展示和推广,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和传承好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传统陶瓷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滋养。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民间美术的起源与传承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

民间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陶瓷文化。

中国的陶瓷工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陶瓷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早就被中国人民广泛使用和发展。

陶瓷的制作烧制技术、图案装饰等方面,都融入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例如,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精湛的彩陶艺术作品,即展示出中国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民间美术在汉代达到了一个高峰。

汉代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光辉。

汉代的民间美术主要表现在织锦、木雕、泥塑、刺绣等方面。

其中,著名的织锦作品《墨母待诏图》等是汉代民间美术中的瑰宝。

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还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礼仪观念的特点。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民间美术在唐代重新繁荣兴盛。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黄金时期。

在唐代,民间美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和传承,主要体现在壁画、佛像雕塑、陶瓷等方面。

如承德遗址出土的唐代勾线磁器,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别具一格的装饰图案成为当时的代表之一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在明、清两代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明清时期,中国民间美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此时,民间美术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艺术观念,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明清时期的民间美术主要表现在木版年画、刺绣、泥塑等方面。

例如,扬州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明清时期民间美术的代表之一如今,中国民间美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以传统文化为素材的民间美术作品受到国内外的青睐,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例如,京剧脸谱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绘画、手工制作等领域。

此外,民间木雕、剪纸、窗花等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陶瓷传统艺术的传承

陶瓷传统艺术的传承

陶瓷传统艺术的传承
陶瓷作为我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工艺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电子化的时代,但是陶瓷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工艺技术的逐渐萎缩,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陶瓷艺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师徒制度的培养和传承。

将老一辈的陶瓷工艺大师和年轻的传承人联系起来,建立师徒制度,通过口述和实践的方式将技艺传承给后人。

二是推广传统陶瓷艺术。

通过举办艺术展览、文化节、陶瓷文化交流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传统陶瓷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人们对传统陶瓷的认识和爱好。

三是注重科研和创新。

除了传承传统陶瓷技艺,还应该加强对陶瓷材料、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和发展。

总之,传承传统陶瓷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够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张毅 魏颖
来源:《江苏陶瓷》2019年第01期

摘; 要;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发展史,在历史画卷的长河里,中国
陶瓷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资源丰富以及东方神秘享誉世界。日本陶瓷注重与宗教传统、人
文环境、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欧洲陶瓷植根于工业革命,皇家气派与欧
洲文化的土壤;美国的陶瓷艺术彰显科学技术、文化多元与现代主流美术的特征。伴随着人类
文明的不断进步,陶瓷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在不断进步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陶瓷艺术传承是成长的根本,成长是传承的动力。

关键词; ;陶瓷艺术;陶瓷艺术传承;陶瓷艺术发展
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的巴比伦,南亚恒河
流域的古印度,东亚黄河流域的古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陶器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文明进
化的标志。陶瓷艺术文化流光溢彩,中国为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中国古代陶
瓷技艺不仅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还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他们竞相模仿的榜样。陶瓷文化
是千年华夏文明的象征,中国被公认为世界陶瓷的发源地。也正是因为古代中国陶瓷艺术在世
界艺术发展的突出地位,在英语词汇中“中国”(China)和“瓷器”(china)是统为一体的,中
国是唯一以瓷为名的国家。

1; 陶瓷艺术的传承
陶瓷艺术传承利用天然物质,按照自己的思想,创造一种新的时代载体,它揭开了艺术
传承崭新的一页。陶瓷艺术的发展贯穿了陶瓷艺术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
址发现的陶器碎片到磁山文化红陶,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虽然制作工艺原始,但各种装饰
纹饰却富有艺术创造,形式变化多样。各地人类文明中的彩陶文化的制作工艺、造型和装饰图
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有些民族的彩陶文化延续至今。进入阶级社会,商、周、春、秋、战国
时期的红陶、灰陶彩绘陶,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绿釉硬陶都具有时代特色。特别是
青瓷釉色典雅秀丽极具时代特色,隋代白釉瓷器、唐三彩、宋代的五大名窑、元代青花、明代
的万历五彩、清代的青花、色彩艳丽的粉彩、万紫千红的古彩、明镜剔透的玲珑瓷、五彩缤纷
的颜色釉等等陶瓷艺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先人在陶瓷材料、工艺、烧成等领域的尝
试为全人类的陶瓷工艺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明、清两个朝代的陶瓷艺术辉煌成就,傲视世界
数百年。在每一个时期的发展中,陶瓷艺术文化在不断地沉淀,文化内在非常丰厚,表现在它
博大的陶瓷艺术中。

虽然清后期,外敌侵略,经济萧条,民不聊生,陶瓷艺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
几千年的陶瓷艺术传承并没有被摒弃,改革开放为后期的迅速崛起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人类文
明的飞跃发展。陶瓷产品在不同的领域出现,陶瓷技术无处不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关于陶瓷的发展
中国首先发明了瓷器,中国陶瓷器通过丝绸之路及海路出口到东南亚及欧洲。随着时代
的快速发展,中国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冲击,西方的文明就和艺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在发展,为
中国陶瓷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原始原料的基础上,演变成新材料、新工艺。釉料作为一
些人类的艺术媒介,通过烧成的方式注入新的生命力,在传承传统的技艺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
创作理念、情感,新观念使陶瓷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陶
瓷艺术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具有观赏功能的一种艺术,不光技艺在精益求精,而
且中国陶瓷艺术已融入时代潮流,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与时俱进的陶瓷艺术奠
定了新的里程碑。世界各地许多陶艺家通过探索,挑战材料技术和观念,采用各种机械设备和
工具提高生产工艺水平,研究新配方,尝试不同的效果,新方法、新工艺层出不穷,不重复前
人,不重复自己。

3; 传承对发展的影响
历史的车轮在每次的变革中滚滚向前,每一次發展变革都是在传承的基础上的延续,唐
代北方白瓷和南方青瓷,色彩鲜艳的“三彩”釉,它运用黄、绿、褐、蓝色组合。例如宋代五大
名窑,明净剔透的玲珑瓷等等这些都是千年技艺不断传承的必然结果。陶瓷文化经历了几千年
的传承,特别经历了宋朝和明朝两个鼎盛时期,这两个时期历史上被称为古代的第一次高峰和
第二次高峰。到了清代后期,社会动荡才让陶瓷艺术处于低潮。

伴随着文明的发展,中国陶瓷转变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的生产。贴近生活、与时俱
进,把中国传统文化转化到合适的陶瓷艺术成长中去。中国传统陶瓷的文化内涵和西方的陶艺
创作观念完全不同,所以中国陶瓷艺术在艺术交流上很自然就会发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
方、继承和发展思想观念的冲突。中国传统艺术讲究文化传承,艺术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文化的
深厚。当今发展是多元化的发展,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艺术的融合。

4; 结; 语
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中最原始的材料,也是全球最普通、最吸引人的艺术材料。今天
作为艺术形式的陶艺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陶瓷工艺的内涵。陶瓷艺术传承是成长的根本,成长
是传承的动力。中国陶瓷艺术将会提升到崭新的阶段,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 考 文 献
[1]江文波,杜志权,江云珍.试论现代陶艺中的历史积淀[J].陶瓷研究,2010(01):70-71.
[2]朱鸿钧.论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J].江苏陶瓷,2007(S1):14.
[3]陆军.中国美术馆陶瓷理论研论文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