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吉林大学经济统计学答案.

(整理)吉林大学经济统计学答案.
(整理)吉林大学经济统计学答案.

1:某投资项目某年前3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 %,7 % 和9 %,则该项目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注::选项中符号 ^ 表示乘幂,如:8^1/3 =2)

1.(105% x 107% x109%)^1/3 ?1

2.(105% x 107% x 109%) ?1

3.(5% + 7% +9%)/ 3 ?1

4.(105% +107% +109%)/ 3 ?1

2:国庆60周年献礼影片《建国大业》上映第一周的票房收入不属于()数据

1.数值型

2.品质数据

3.分类

4.定量数据

3:假设某班级20人的英语测试成绩分布如下:

数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数 1 2 8

6 3

则,这2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的异众比例是()

1.40%

2.60%

3.80%

4.20%

4:据调查,某班级20人的上学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以整小时计)分布如下:

小时

数 0 1 3 5

6 7

数 2 2 4 8

3 1

则,这20名学生上学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的中位数是()

1.3小时

2.4小时

3.5小时

4.不存在

5:适合用累计频数进行统计整理的数据的类型最低级别应是( )

1.分类数据

2.顺序数据

3.数值型数据

4.定量数据

6:某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人所接触者调查)是属于()

1.普查

2.抽样调查

3.重点调查

4.典型调查

7:某地区某年7月份的零售价格指数为105 %,这说明该地区

()

1.零售商品销售量平均增长了5%

2.由于销售量变动使商品价格平均增长了5%

3.零售商量销售价格平均上涨了5%

4.零售商量销售价格平均上涨了5%

8:据调查,某班级20人的上学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以整小时计)分布如下:

小时

数 0 1 3 5 6

7

数 2 2 4 8

3 1

则这20名学生上学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的众数是()

1.3小时

2.4小时

3.5小时

4.不存在

9:某寝室六位学生的捐款数分别是 50元,50元,80元,80元,100元和100元,以下哪个平均指标对这组捐款数而言是不存在的

()

1.众数

2.算术平均数

3.中位数

4.以上三种

10:假定某商品的销售量受季节的因素影响,又经计算得1?4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85% ,108% ,112% ,95% ,该商品的销售量受季节因素影响最大的季度是()

1.第1 季度

2.第2 季度

3.第3 季度

4.第4 季度

11:下表是某商场2009年1-6月份销售额(单位:万元)资料,月

份 1 2 3 4

5 6

销售

额 10 14 12 13

14 12

若以1月份为基期,则5月份的定基增长率为()

1.(14 / 13 )x100 %

2.(14/13 ) -1

3.140%

4.40%

12:在下列数据中,属于顺序数据的是()

1.参加国庆60周年游行活动的人员地区来源

2.为国庆国庆60周年阅兵式和游行活动提供保障的部门

3.我国投入到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药品类别

4.2009年1-3月我国CPI回落幅度排序

13:据调查,某班级20人上学年参加勤工俭学的月平均收入(单位:元)分布如下:

入 50 150 260 340

450 500以上

数 2 3 5 7

2 1

则这20名学生上学期每月平均参加勤工俭学月平均收入的中位数是()

1.260 元

2.300元

3.340元

4.不存在

14:在下列数据中不属于数值型数据的有()

1.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参加表演的人数

2.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节目个数

3.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燃放的焰火种类数

4.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上的节目种类

15:与2007年10月份相比,某地区2008年10月份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购得去年同样质量等级的食用油数量的105%,该地区2008年10月

份食用油的同比物价指数是( )

1.100% / 5%

2.105%

3.100% / 105%

4.95%

16:某单位员工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受灾者捐款,其中20%的人捐助100元,40%的人捐助200元,25%的人捐助300元,其余捐助500元以上,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1.500元

2.300元

3.40%

4.

200元

17:我国200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属于()

1.典型调查

2.抽样调查

3.全面调查

4.重点调查

18:我国2005年1月1日开始进行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属于

()

1.抽样调查

2.重点调查

3.全面调查

4.典型调查

19: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0%,

环比下降0.3%;这表明,2008年10月份CPI总水平与()相比上涨4.0 %,与()相比下降0.3 %

1.2007年9月份,2008年9月份

2.2007年10月份,2008年1月份

3.2007年10月份,2008年9月份

4.2008年1月份,2008年9月份

20:某只股票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上涨了5%,两天累计涨幅达()

1.10 %

2.15.5%

3.7.5%

4.

15.5%

21:假设某班级20人的英语测试成绩如下:

数 63 70 75 80 84

8 8 93

数 2 3 5 4

3 2 1

则,这2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的中位数是()

1.80分

2.75分

3.72.5分

4.77.5分

22:“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收视率调查是属于()

1.普查

2.抽样调查

3.重点调查

4.典型调查

2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2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3.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3.4%;到了5月份,涨幅已经有所回落,此后这一态势继续,到9月份,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到9.7%,猪肉价格涨幅回落到2.6%。这表明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9月份()

1.食品价格下降了 9. 7%

2.猪肉价格下降了2.6%

3.食品价格上涨了9.7% ,但涨幅比5月份的涨幅有所回落

4.猪肉价格上涨了2.6% ,同时涨幅也比5月份的涨幅有所上升

24:某地区2007年7月份的零售价格指数为105%,这说明()

1.零售商品销售量平均增长了5%

2.由于价格变动使商品销售量平均增长了5%

3.零售商量销售价格平均上涨了5%

4.由于销售量变动使商品价格平均增长了5%

25:据一项调查显示:某学院二年级200名学生的学费来源中,80%完全来自于家庭收入,10%来源于勤工俭学和奖学金,8%来源于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其他来源占2%。则这200名学生学费的众数是()

1.80%

2.家庭收入

3.2%

4.20%

26:收集数据常采用的方法中不包括的是( )

1.普查

2.询问调查

3.观察

4.实验

27:某日某农贸市场猪肉按部位每公斤价格如下:1号肉12元 , 2号肉10元,3号肉 14元,当日某人分别花12元,15元和 7元分别购得三种部位的猪肉,则该人所购猪肉的平均价格是

()

1.(12+15+7)/ 3

2.(12+15+14)/(12/12 +15/10+7/14)

3.(12/12+15/10+7/14)/ 3

4.(12+10+14) / 3

28:据一项调查显示:某学院二年级100名学生中,60%的学生的月平均伙食费在300~340元之间,则320元可代表这100名学生月平均伙食费的()

1.集中趋势

2.离中趋势

3.离散程度

4.中位数

29:在下列数据中不属于顺序数据类型的是()

1.年龄

2.奖学金等级

3.年度奖学金数额

4.专业

30:若某个季节的季节指数为110%,则说明该季节的平均水平( )总平均水平

1.低于

2.等于

3.高于

甲、乙两个班级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如下,优秀:2名和3名,良好:12名和15名,中等4名和7名及格2名和5名,那么这两组成绩中离中趋势较小的班级是____________,其异众比率为____________ 回答:甲、 2/5 =40% ( 12/ 20 =3/5 >15/ 30=1/2 )

2:只能用统计条形图和饼图来展示的数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回答:分类数据

3:异众比率公式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

回答:非众数组的次数

4:适合用累计频数进行统计整理的数据的类型最低级别应是

____________

回答:顺序数据

5:加权平均指数是以某一时期的____________为权数,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指数

回答:总量

6:反映一组分类数据离中趋势的异众比例是这组数据中____________

占全体数据总数的比例

回答:非众数组次数

7:适合用直方图展示的数据类型只能是____________

回答:数值型数据

8:

某地区2008年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如果用同样多的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少购买3% 的商品,则该地区2008年10月份的同比物价指数是____________

回答:(100/100 ) / (97/100)=100/97

9:统计调查的方式除了普查外,还有两种常用的形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回答:抽样调查、统计报表

10:离散系数测度的是总体中各标志值的平均____________

回答:相对离散程度或离散程度的相对值

11:

抽样调查是对从总体中随机抽取____________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回答:一部分单位

12:个体指数是反映____________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

回答:单个

13:统计某高校学生学费来源,其中80%来源于家庭收入支持,则该

校学生学

费来源的众数是____________,其异众比例是____________

回答:家庭收入支持、20%

14:异众比率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非众数组的次数/总次数或1- 众数所在组的次数/总次数

15:

某地区2009年8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如果用同样多的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多购买2% 的商品,则该地区2009年8月份的同比物价指数是

____________

回答:(100/100 ) / (102/100)=100/102

16:计算公式前期水平/100 所表示的动态指标是____________

回答:增长率1%的绝对值

17:增长率每增长1%而增加的绝对数量被称为____________

回答:增长率1%的绝对值

18:综合指数体系中三个指数间的关系是价值指数等于相应的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回答:数量指数、质量指数

19:异众比例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____________趋势

回答:离中

20: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和____________

回答:推断统计

1:在首都举行的庆祝国庆60周年演出活动中,下列数据中不属于数值型数据的是()

1.演出场次数

2.外地进京演出单位总数

3.演出剧目种类

4.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总数

2:在下列数据中属于顺序数据类型的有

()

1.专业

2.奖学金等级

3.生源地区

4.外语语种

3:在下列数据中只属于分类数据的是()

1.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代表团个数

2.2008年某个股票交易日上证指数

3.2008北京奥运会的现场观众总人次

4.美国新一届总统大选的参选党派

4:测度分类数据的离中趋势可采用()

1.众数

2.异众比例

3.中位数

4.四分位数

5:下表是某商场2009年1-6月份销售额(单位:万元)资料,

份 1 2 3 4

5 6

销售

额 10 14 12 13 14

12

则5月份的增长1%的绝对值为()万元

1.1.3

2.1.4

3.0.13

4.0.14

6:假定某商品的销售量具有趋势和季节两种因素,根据以往6年的季度数据测某商品的销售量具有直线趋势为Yt=300+0.3t ,又计算得1?4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85% ,108% ,112% ,95% 。根据以上信息,第7年第1季度该商品的销售量的预测公式应为( )

1.Y25 =(300+0.3 x 25 ) x 0.85

2.Y25 =(300+0.3 x 25 ) x 1.08

3.Y25 =(300+0.3 x 25 )x0.95

4.Y25 =(300+0.3 x 25 ) x 1.12%

7:在下列数据中不属于数值型数据类型的有

()

1.

工种

2.工龄

3.年度奖金数额

4.月工资额

8:以下不属于收集数据常采用的方法是()

1.访问调查

2.电话调查

3.网上调查

4.抽样调查

9:在下列数据中属于品质数据的是()

1.我国进入世界前500强的企业数

2.某影片上演一周的票房收入

3.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部队人数

4.2008年我国总体经济在全世界的排位

10:下列方法属于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1.用条形图来描述某书店上周所销售的各大来图书的销售量排行分布

2.用饼图来展示某学院08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3.从某大学10%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抽样调查他们的就业意向情况,并以此来估计全校10000名本科生的就业意向情况

4.某城市09年前6个月份猪肉的平均销售价格比较分析

11:在下列数据中,不属于数值型数据类型的是()

1.职业类别

2.受教育年限

3.年度缴纳的个税额

4.年薪

12:一个含季节因素的季度时间数列,若第一季节的季节指数为95%,则说明该季度的平均水平低于( )

1.第二季度的平均水平

2.第三季度的平均水平

3.总平均水平

4.第四季度的平均水平

13:假设某班级20人的英语测试成绩如下:

数 63 70 75 80 84

8 8 93

数 2 3 5 4

3 2 1

则,这2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的中位数是()

1.80分

2.75分

3.72.5分

4.77.5分

14: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这表明:

1.与去年一季度相比,经济增长了 6. 1%,增长速度慢了4.5 %

2.与去年四季度相比,经济增长了 6. 1%,增长速度慢了0..7 %

3.与去年一季度相比,经济增长了 6. 1%,增长速度慢了0.7 %

4.与去年四季度相比,经济增长了 6. 1%,增长速度慢了4.

5. %

1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0%,环比下降0.3%;这表明,2008年10月份CPI总水平与()相比上涨4.0 %,与()相比下降0.3 %

1.2007年9月份、2008年9月份

2.2007年10月份、2008年1月份

3.2007年10月份、2008年9月份

4.2008年1月份、2008年9月份

16:据一项调查显示:某学院二年级100名学生中,60%的学生的月平均伙食费在300~340元之间,则320元可代表这100名学生月平均伙食费的()

1.集中趋势

2.离中趋势

3.离散程度

4.中位数

17: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属于()

1.总指数

2.个体指数

3.物量指数

4.单项指数

18:某日某农贸市场猪肉按部位每公斤价格如下:1号肉12元 , 2号肉10元,3号肉 14元,当日某人分别花12元,15元和 7元分别购得三种部位的猪肉,则该人所购猪肉的平均价格是

()

1.(12+15+7)/ 3

2.(12+15+14)/(12/12 +15/10+7/14)

3.(12/12+15/10+7/14)/ 3

4.(12+10+14) / 3

统计学答案整理

统计学答案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质量指标( D )。 A. 不能用数值来反映 B. 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C. 必需用数值来反映 D. 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 2、从认识的顺序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B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和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3、指出错误的命题( B )。 A.凡统计指标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B.凡统计标志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C.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D.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 4、统计认识对象是( A )。 A.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 D. 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 5、统计所研究的是( A )。 A.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B. 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 C.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 D. 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6、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C )。 A. 统计推断法 B. 统计分组法 C. 大量观察法 D. 综合指标法 7、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布是( C )。 A. 连续型变量分布 B. 离散型变量分布 C. 正态分布 D. 其他类型分布 8、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以分为( B )。 A. 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B. 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C. 开口组数列和闭口组数列 D.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9、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分为( A )。 A.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 D.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 10、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A )。 A. 工业企业总数 B. 工业职工总人数 C. 工业设备台数 D. 工业增加值 1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 B )。 A. 权数绝对数大小 B. 权数相对水平大小 C. 权数平均值大小 D. 权数总和大小 12、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A)。 A. 集中趋势 B. 离中趋势 C. 变动趋势 D. 分布特征 13、由相对数指标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 D )。 A. 算术平均法 B. 调和平均法 C. 几何平均法 D. 根据所掌握资料而定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就是重点!都要背与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与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与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就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就是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就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与指标 标志就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与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就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就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就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就是变异,什么就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就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与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与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就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就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就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确定 ⒉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分章整理

第二章商品 考研真题 1、简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08年) 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枢纽?(09年) 3、举例说明价值的形成过程(10年) 4、为什么供求不能决定市场价值(10年) 5、抽象劳动(06年) 6、商品价格变动取决于哪些因素(05年) 7、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差别。为什么要把抽象劳动看做简单劳动?(07年) 第三章货币 1、通货膨胀(2次)和通货紧缩。 2、信用的本质以及信用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3、信用的主要形式。 4、货币职能有哪些? 5、国家信用 第二篇经济制度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2次) 2、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3、土地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的共性与区别 4、运用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关系原理,论述中国企业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斩落路径。 5、部门内竞争和部门间竞争的区别和联系 6、资本有机构成(第四节)P78 7、土地经营垄断P75 8、简述超额僧与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9、分析简单价值形式 10、为什么说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范畴 11、借贷资本及其特点 12、论述剩余价值形成的过程 13、资本主义地租怎样产生的

14、马克思对资本有几种划分的根据和意义是什么 1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为什么? 16、简述可变资本的双重意义 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 1、结合美国金融危机论述资本主义国有制产生的原因、作用和实质 2、二战后新技术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3、新技术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的新变化? 4、分析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的新变化 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收入分配中为什么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和效率。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4.、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原理阐述共同富裕的目标 5、试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6、按要素分配 第三篇经济运行 第八章市场经济体制 1、论述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2、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第九章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1、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缺陷 第十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和功能

经济统计学复习题

经济统计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给出标准差S与离散系数Vσ的计算公式,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和适用场合。 2. 试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要求至少包括:调查目的,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创业意向,创业项目的领域,创业资金来源,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行性,最大的困难,对大学生创业所持的态度和建议等等)。 3. 试就统计数据的四种类型给出统计整理与显示的方法(统计图要求划出示意图)。 4. 统计学是怎样一门学科?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各有什么特点?举出常用的三种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学在工商管理领域的两种应用。 5. 什么是个体指数? 什么是总指数?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6. 试简要说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在统计学中的作用。 7. 某高校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情况如下:考研及出国30%,国企:20%, 政府机关及金融机构:20%,高校及科研机构:12% ,外企及合资企业:8%,自主创业、民营企业:5%,其他:5%,请根据这些数据,画出两种统计图形的示意图,并给出其它三种常用的统计图形的名称。 二、填空题 1. 某只股票周二上涨了5%,周三跌了5 %,则两天累计变化的幅度是。 2. 按照计入指数的项目的个数多少,指数分为总指数和两种。 3. 某地区2008年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如果用同样多的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少购买 3% 的商品,则该地区2008年10月份的同比物价指数是。 4. 以某一时期的价值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指数是。 5. 某企业近三年的年利润率分别为8% ,5% 和10%,则该企业这三年的 年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应为。 6. 将下列指标分类: (1)2005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产量(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 (3)股价指数(4)销售量指数(5)单位产品成本 (6)某商店全年销售额 (7)某企业在岗职工人数和下岗职工人数的比例 (8)我国高等院校“十五”期间年平均招生人数 哪些是时期指标哪些是时点指标;哪些是一般平均数, 哪些是序时平均数;哪些是相对指标 7. 个体指数是反映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多种项目或 变量变动的相对数是。 8. 普查是,而抽样调查 则是。 9. 甲、乙两个班级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如下,优秀:2名和3名,良好:12名和15名,中等4名和6名及格2名和4名,那么这两组成绩中离中趋势 较小的班级是,其异众比率为;如果要比较它们的相对离散程度,应该使用的是,它的计算公式为 Vσ= 。 10. 若某种商品1-4季度季节指数分别为80%,98%,122%,100% ,则说明第1季度的平均水平 总平均水平20% ,受季节因素影响最大的季度是。 11. 假定某商品的销售量具有趋势和季节两种因素,根据以往6年的季度数据测得某商品的销售量具有显著的直线趋势为Yt=500+0.2 t ,又计算得1季度和2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02%和105% 。根据以上信息,第7年第1,2季度该商品的销售量的预测值较高的季节应是。

统计学答案

统计学课本课后作业题(全) 题目: 第1章:P11 6,7 第2章:P52 练习题3、9、10、11 第3章:P116思考题12、14 练习题16、25 第4章:P114 思考题6,练习题2、4、6、13 第5章:P179 思考题4、练习题3、4、6、11 第6章:P209 思考题4、练习题1、3、6 第7章:P246思考题1、练习题1、7 第8章:P287 思考题4、10 练习题2、3 第一章 6..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 kg。要求: (1)描述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 (2)描述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 (3)描述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 (4)描述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50=226.8 kg。 7.“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要求: 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 (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 (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二章 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统计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1.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 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统计设计,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3. 统计总体:根据一定数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的事物的全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标志: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标志分为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用文字、语言描述)和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用数值表现)。 不变指标:一个总体中各单位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变异指标:在一个总体中,当一个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可能都相同。 第二章 1. 统计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定期报表制度。 调查方式按调查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时间标志可分为连续性(经常性)调查和不连续性(一次性)调查 (一)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全面调查。特点:非经常性调查、最全面调查。 (二)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可分为概率调查和非概率调查。 (三)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它是一种不连续的调查。 (四) 定期报表制度又称统计报表制度,它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 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定期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3.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调查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4. 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先分后组) 间断型分组和连续型分组,等距和异距注意事项 第三章 1. 简单算术平均数121 n i n i x x x x x n n =++ +== ∑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11221121 n i i n n i n n i i x f x f x f x f x f f f f ==+++== +++∑∑ 3. 组距数列的算术平均数 4. 相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5. 调和平均数 6. 几何平均数 7.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 1 , ()0n n i i i i nx x x x ===-=∑∑ 8. 组距数列的众数112O O O M M M L d ?=+??+? 9. 组距数列的中位数12e e e e M e M M M f S M L d f --=+?∑ 11. 方差(注意与样本方差的区别)P102: 10,11题 第四章 1.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包含 ,相等 ,和 ,差 ,积 ,逆 ,不相容 。 2. 概率的计算: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加法法则 ,乘法公式 条件概率 ,全概率与贝叶斯公式 3. 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网上作业多选题

1: 商品的价格()。 1. 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比 2.与市场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3. 必须与商品的价值保持一致 4.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动成反 答案为:1 2 4 2: 在价值型式的发展中,一般价值形式是()。 1.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唯一的、同一的商品上 2.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固定地表现在贵金属上 3. 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4.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答案为:1 4 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 1.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 商品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3. 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规律作用的结果

4.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 5. 竞争规律作用的结果 答案为:3 4 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整个过程()。 1. 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的 2. 不在流通领域进行 3. 既在流通领域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 4. 以流通为媒介,在生产领域中实现价值增值 5.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剩余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剩余价值答案为:3 5 5: 货币的起源是()。 1. 商品交换自发产生的 2.价值形式和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3. 政府强制规定的 4.贵金属天然居有货币属性 答案为:1 2

6: 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1. 完整性 2.交错性 3.开放性 4.核心性 5.联系性 答案为:1 3 5 7: 生产价格()。 1. 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2.是平均利润与成本价格之和 3.是成本价格 4. 其社会总额与商品价值社会总额是相等的 5. 与商品价值在任何生产部门两者在数量上都是相等的答案为:1 2 3 5 8: 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 1.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2.社会主义劳动群众具体所有制 3.

经济统计学题库

第一章引论 一、选择题 1.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 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2.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 A.年龄B.性别C.企业类型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6.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参数是()。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7.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8.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总体是()。 A.IT业的全部从业者B.500个IT从业者C.IT从业者的总收入D.IT从业者的消费支付方式9.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月收入”是()。 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型变量 10.一项民意调查的目的是想确定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的话题。调查结果表明:4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家庭财务状况,38%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有关教育的话题,1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爱情问题。该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是()。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实验数据 11.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A.参数B.总体C.样本D.统计量 二、判断题: 1.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的规律的过程。() 2.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据特征的方法。() 3.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4.推断统计学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5.定量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指能够用数值来表现。() 6.定性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7.统计指标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三种形式。() 一、选择题 1.D 2.D 3.A 4.B 5.A 6.D 7.C 8.A 9.C 10.A 11.D 二、判断题:

[整理]东财《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位数 答案: D 【2】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主产品( )的原则对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 A: 生产性 B: 多样性 C: 同质性 D: 先进性 答案: C 【3】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提供对一个( )的全面观察。 A: 企业 B: 家庭 C: 单位 D: 经济体 答案: D 【4】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确定的关系 A 答案: 【5】下列属于双边备择假设的有()。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6】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都提出原假设,与原假设对立的假设称为()。 A: 备择假设 B: 单边检验 C: 双边检验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7】可以用来显示定性数据的统计图是()。

B: 直方图 C: 条形图 D: 散点图 答案: C 【8】对水库中鱼的存量,往往采用()获得数据。 A: 重点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全面调查 答案: B 【9】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减少,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A: 单相关 B: 复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答案: D 【10】平均增长量等于()。 A: 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B: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C: 各期水平与上一期水平之比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11】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 A: 增长速度 B: 环比发展速度 C: 平均发展速度 D: 累计增长量 答案: B 【12】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A: 7% B: 10% C: 7.1% D: 15% 答案: C 【13】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形成( )。 A: 期末存量 B: 期初流量 C: 期末流量 D: 本期存量 答案: A 【14】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目的是剔除按现期市场价格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 )变动因素,以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实际变动。 A: 价格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计算部分全用红色标注了!其他红色的是我的推断,可能出什么题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是重点!都要背和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和指标 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是变异,什么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确定

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备考资料(七)

吉大《政治经济学》(七) 如何比较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垄断的研究? 在对垄断问题的研究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着较大的差异。 首先,两者所研究的垄断的范围不同。西方经济学对垄断的研究仅限于经济领域,将垄断视为市场类型的一种,孤立地研究单个厂商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后果。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垄断的研究不仅涵盖经济领域,而且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将垄断看作资本主义社会深厚的经济基础,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次,在垄断形成的原因上两者的认识存在差异。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差别是垄断产生的一个主要根源,众多厂商之间的有差别的产品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自由,也使厂商具备了垄断该产品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认为自由竞争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再次,两者研究垄断的目的不同。西方经济学从市场理论出发,通过考察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来表明不同市场类型的经济效率。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出发,通过考察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表明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深刻的经济根源,它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最后,两者的研究深度不同。正因为西方经济学把垄断看成是一种纯粹的经济现象,简单地把垄断归因于产品的差异性,将垄断研究的目的停留在对市场组织经济效率的检验上,使得其对垄断的研究仅限于垄断现象的表面,就现象论现象,没有什么深度,这与西方经济学的阶级属性相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垄断看成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深厚的基础,用历史的方法探究了垄断形成的真正原因,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表明垄断的形成及其统治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与西方经济学在垄断问题上的研究比较起来,显然要深刻得多。 当然,尽管西方经济学对垄断的研究不尽深入,但它所得出的垄断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某些消极作用的观点,是值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借鉴的。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也十分重视对这种作用的研究,但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作用的研究是置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体系内的,是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技术为哪些人服务,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完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在不同的所有制前提下,答案是截然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充当着资本家获取利润并使工人从属于资本的手段,是为资本家榨取更多剩余价值服务的,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和欺辱经济技术落后国家服务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是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完全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可见,所有制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从而决定了科学技术的作用,而非相反。所以,当我们考察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影响时,不应该忽略了这一问题而留下所有制的真空。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1章 绪论 1、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2、统计的特点P3 数量性 具体性 综合性 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P10: 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标志、变异与变量P10: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连续型: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指标与标志P11 (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区别: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文字回答问题的指标。而标志既有反映数量也有反映品质。 第2 章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P13 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地位: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 2、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P13-14 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二、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三、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 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P14:含义: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优缺点:,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一些重要项目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耕地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和库存普查等; 随机抽样调查P14:含义(按随机原则(机会均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第七章】系统抽样、多阶 简单随机、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段抽样)及适用场合;非随机抽样:含义(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 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P15 (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

《政治经济学》大一上学期-必考名词解释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使用价值】是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通货膨胀】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即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完全由他个人决定,劳动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即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为他人、为社会的劳动。这种劳动所生产的商品通过交换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按照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具体劳动】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们在生产中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经济统计学就业方向可以面向金融,统计,经济,会计这四个大方向。而经济统计学毕业生中大部分人成为了会计,其次是数学教师,然后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学最好的就业方向就是进入 事业单位,但这些单位往往很少招本科的学生,一般都是要求硕士 以上学历。因而,对于本科生来说,经济统计学由于所学范围宽广,知识涉及学科较多,学得广而不精,所以在就业的时候就存在一个 转向的问题。但数据处理是统计学的优势所在,是会计,经济等专 业都没有的优势,所以不必为就业的问题担心。 经济统计学专业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 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 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统计学不仅要注重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统计学自身在统计原理、统计技术、统计方法等领域也要谋求 创新和突破。 一直以来,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在统计学生的就业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完善,随着中国全球化贸易的发展,民间统计越来越热。民间统计是政府统计之外的涉及市场调研、统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等内容的`一系列统计活动,包括各类统计调 查公司、统计信息咨询中心、统计师事务所、统计研究所,以及把 统计方法运用于企业决策和管理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是介于市 场和企业、居民之间的一个桥梁,主要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市场微观 信息。民间统计机构,由于其服务的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性,目前 在我国获得大幅度的发展,已经逐渐为广大统计学生提供广阔的就 业机会。随着民间统计机构的持续发展,民间统计机构必将成为统 计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1、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差 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本容量 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006.396.12 2 22205.02=?=?=E s z n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电信 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大客 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试在 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的比率进 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 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统计学重点整理-CH11

.H reject not do , F If . H reject , > F If o c o c F F ≤ others the from different is means the of one least At ::321a k o H H μ μμμ==== Chapter 11: Analysis of Variance Experimental Design a plan and a structure to test hypotheses in which the researcher controls or manipulates one or more variables. Independent Variable Treatment variable 實驗變數 - one that the experimenter controls or modifies in the experiment. Classification variable -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at was present prior to the experiment, and is not a resu lt of the experimenter’s manipulations or control. Levels or Classifications - the subcategorie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used by the researcher in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also referred to as factor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變異數分析 – a group of statistical techniques used to analyze experimental designs . ANOVA begins with notion that individual items being studied are all the same One-Way ANOVA 單因素變異數分析: Procedural Overview The null hypothesis states that the population means for all treatment levels are equal Even if one of the population means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Testing the hypothesis is done by portioning the total variance of data int6o the following two variances Variance resulting from the treatment (columns) Error variance or that portion of the total variance unexplained by the treatment One-Way ANOVA: Sums of Squares Definitions One-Way ANOVA: Computational Formulas Assumptions underlie ANOV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