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附件一3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一、消渴(BNV06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E14.901)中医诊疗方案

(一)消渴(BNV060)—(糖尿病E14.901)中医诊疗方案

(二)消渴足病(BWC200)—(糖尿病足E14.606)中医诊疗方案

(三)消渴并痹病(BNV08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E14.408+)中医诊疗方案

二、瘿病(BNG12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E05.901)中医诊疗方案

三、骨痹病(BNV09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M81.991)中医诊疗方案

一、消渴(BNV06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E14.901)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BNV060)—(糖尿病E14.901)中医诊疗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及域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本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一)诊断标准:

1.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l999年WHO/ADA所定标准,列表如下。

表 1 糖尿病、IGT和IFG诊断标准

全血血浆

静脉血毛细血管血静脉血毛细血管血

糖尿病

空腹

或负荷后2小时

≥6.1(110)

≥10.0(180)

≥6.1(110)

≥11.1(200)

≥7.0(126)

≥11.1(200)

≥7.0(126)

≥12.1(220)

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

或负荷后2小时

≥6.1(110)

≥10.0(180)

≥6.1(110)

≥11.1(200)

≥7.0(126)

≥11.1(200)

≥7.0(126)

≥12.1(220)

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

或负荷后2小时

≥6.1(110)

≥10.0(180)

≥6.1(110)

≥11.1(200)

≥7.0(126)

≥11.1(200)

≥7.0(126)

≥12.1(220)

注:表中血糖单位mmol/L,括号内为mg/dl。

2.中医辨证标准

以中医四诊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八纲辨证为纲、脏腑辨证为目,进行系统辨证。

2.1证候辨证

2.1.1热盛证

主症:口渴引饮,易饥多食,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次症:心烦怕热,急躁易怒,尿频便秘。

2.1.2阴虚证

主症:咽干喜饮,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次症:头晕耳鸣,心悸失眠,潮热盗汗。

2.1.3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自汗,舌淡体胖,脉虚细无力。

次症: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

2.2分型辨证

证候及兼证在临床较少单独出现,多数以2种或2种以上证候相兼并存,并随病情,病程的进展有一定演变规律、按其演变规律分型。

(二)中医治疗方案

1.中医药辨证论治:

1)阴虚热盛证

主症:咽干口燥,心烦畏热。

次症: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溲赤便秘。

舌脉:舌红苔黄,脉细滑数,或细弦数。

方剂:玉女煎、白虎汤。

2)湿热困脾证

主症: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

次症: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方剂:三黄泻心汤、葛根芩连汤。

3)气阴两虚证

主症:咽干口燥,倦怠乏力。

次症: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

舌脉:舌红少津液,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方剂:生脉散、益气固本汤。

4)气虚夹湿证:

主症:神疲乏力,或食后倦怠,少气纳呆。

次症: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滑。

方剂:清心莲子饮。

5)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

主症: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冷,或手足畏寒,夜尿频多。

次症: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自汗易感,气短懒言,颜面肢体浮肿,尿多浊沫,或小便量少,男子阳痿,女子性欲淡漠,大便干稀不调。

舌脉: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方剂:真武汤

6)血瘀脉络证

主症:胸痛,胁痛,腰痛,背痛,部位固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疼痛夜甚。

次症: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心悸,心烦失眠。

舌脉: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纡曲,脉弦,或沉而涩。

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2.中医特色疗法:

2.1“治未病”疗法: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血糖介于正常和糖尿病(E14.901)诊断标准之间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越来越多。我们根据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开展了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

适应证:消渴前期(葡萄糖耐量异常)。

应用效果:对98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使用中药干预,经历时三年的随访观察,对所防治人群,仅12%的患者发展为显性糖尿病(E14.901),6%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与西药干预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2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疗法:我们在继承祖国医学整体观及系统论思想的基础上,打破传统三消辨证,针对不同病人建立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整体辨证理论提出了六型分治法,既调整了病人的全身情况,达到了阴阳平衡,又缓解了糖尿病(E14.901)患者的临床症状,使血糖控制良好,而且对西药起到了减毒增效作用,提高了治疗达标率,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适应证:消渴(BNV060)(显性糖尿病)。

应用效果:清、消、通和四法合参,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112例,症状缓解率82%;治疗2型糖尿病7778例,其中3282例患者在口服降糖西药的同时服用中药,症状缓解率92%,血糖达标率89%,西药毒副作用发生率8%,各项指标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2.3截断阻抑疗法:近年来,我们针对单纯糖尿病(E14.901)阶段,从加强二级预防中,以调整血糖为突破口,提出了“截断糖毒致损”的治疗法则,在阻止糖尿病(E14.901)并发症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适应证:新发糖尿病患者。

应用效果:在前期的临床观察中,我们根据“糖毒致损”理论,立“理糖泄毒”之法,目前正在进行的“中药复方治疗新发糖尿病的前瞻性研究”将初步揭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机制与作用环节。

2.4中医传统运动煅练(太极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病邪,而且取决于人体抵抗病邪、维持健康的能力。太极拳是一种带有显著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运动。

适应证:轻、中度病情糖尿病患者。

应用效果:太极拳锻炼人体的正气,提高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使人体气血健旺、流行通畅、脏腑协调、代谢正常。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传授太极拳,促进其体质改善。

3.中成药:

1)【糖脉康颗粒】

组成:黄芪、生地黄、赤芍、丹参、牛膝、麦冬、黄精等十一味药。

规格:颗粒剂,每袋5克,每盒10袋。

适应症: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禁忌:孕妇慎用。

厂家:成都中汇制药有限公司

2)【参芪降糖颗粒】

组成:人参(茎叶)皂甙、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枸杞子、麦冬、覆盆子、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规格:颗粒剂,3克×10袋。

适应症: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g,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一次用量可达3g,一日3次。

禁忌:有实热症者禁用,待实热症退后可以用。

厂家:山东鲁南制药有限公司

3)【玉泉颗粒】

组成:天花粉、葛根、麦冬、人参、茯苓、乌梅、黄芪、甘草、地黄、五味子等。

规格:5g×12袋

适应症:养阴益气,生津止渴,清热除烦。主治气阴不足,口渴多饮,消食善饥;糖尿病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4次。

禁忌:孕妇忌服。

厂家:北京同仁堂天然药物(唐山)有限公司

4)【益气复脉胶囊】

组成:红参、麦冬、北五味子等药味

规格:24粒*0.37g

适应症:益气复脉,养阴生津;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冠心病,心绞痛和衰老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禁忌:无特殊禁忌

厂家: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

5)【芪明颗粒】

组成: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

规格:4.5g*15袋

适应症: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辨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为3~6个月。

禁忌:尚不明确。

厂家: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

6)【玉兰降糖胶囊】

组成:黄芩、桑叶、牛蒡子、蓝花参、半枝莲、假万寿竹根、青葙子。

规格:每粒装0.3g*45粒

适应症: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消渴病,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改善。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粒,一日3次;饭前服用。

禁忌:尚不明确。

厂家: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

4.现代技术: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一般检查如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心率、体重质量指数及相关检查。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C肽;同时进行并发症的排查。进行相应的生活方式干预,必要的药物治疗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长期随访。

在近年工作中引进了部分较先进技术如:葡萄糖钳夹试;并在临床与科研中对胰岛α细胞在糖尿病发病及治疗中作用进行了一定研究,对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进行了科研观察。

5.相关科研成果:

5.1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糖复康治疗l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4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112例,症状缓解率82%,治疗2型糖尿病7778例,其中3282例患者在口服降糖西药的同时服用中药,症状缓解率92%,血糖达标率89%,西药毒副作用发生率8%,各项指标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5.2“糖脉康颗粒”已成为我省及全国各医院治疗糖尿病常用中成药,每年产值上亿元人民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疗效评定标准

1、综合证候疗效

显效:减分率≥70%;

有效:减分率30%~70%;

无效:减分<30%。

采用尼莫地平法公式计算:减分率=[疗前积分—疗后积分] ÷疗前积分×1OO%。

2 主要指标疗效

显效:空腹血糖4.4~6.1nmlol/L、或较疗前下降50%,餐后血糖4.4~8.0mmol/L、或较疗前下降50%,HbAlc<6.5%、或较疗前降低>2%。

有效:空腹血糖6.2~7.0mmol/L、或较疗前下降20%,餐后血糖8.1~10.0mmol/L、或较疗前下降20%,HbAlc 6.5%~7.5%、或较疗前下降>1%。

无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lc均未达有效标准。

(四)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及相关措施。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主要难点有:1、证型的兼夹情况非常普遍,很难用单一证型;2、对于血糖水平较高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的患者单纯中医药治疗有一定风险,需结合中西医治疗;3、疗效评价标准较为复杂,统计过程重点难以突出。

解决思路和措施:1、创新糖尿病的中医理论以及新疗法的探索;2、对疗法、方药进行科学的评价,制定合理、有效的疗效评价系统;3、对于伴有严重相关性疾病者,可酌情中西医结合治疗;4、对诊疗方案的评价体系进行修订:即除了要观察近期疗效(用方案1-2年)如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医症状积分等外,还要观察远期疗效(运用方案3-5年以上)如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与植物神经病变等)、大血管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全因死亡率等的观察。

消渴足病(BWC200)(糖尿病足E14.606)中医诊疗方案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早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已有记载,《黄帝内经》记载“膏梁厚味,足生大疔”。现代医学于1956年首先使用“糖尿病足”这一名词。认为该病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全身疾病,它既有糖尿病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又有肢端溃烂,感染等外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一)诊断标准:

1.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草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参照WHO1999年颁布的标准。①糖尿病患者,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发凉,紫绀,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足趾或足的畸形等有高危足表现者。②糖尿病患者,肢端溃烂,感染化脓或手足缺血性变黑坏死。③糖尿病患者有湿性坏疽或干性坏疽临床表现,并符合0~Ⅴ级坏疽标准者。④踝/臂血压指数,比值小于0.9以下者。⑤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肢端血管变细,血流量减少造成缺血或坏疽者。

⑥血管造影证实,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并有临床表现者。⑦电生理检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异常改变者⑧X线检查,骨质疏松脱钙,骨质破坏,骨髓炎或关节病变,手足畸形及夏科关节等改变者。上述要点具备前3条,再结合后5条中任何一项即可确诊为糖尿病足。

分级标准: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皮肤凉,紫褐色,麻木,刺痛、灼痛。感觉减退或丧失,兼有足趾或足的畸形。Ⅰ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有水疱,或血疱、鸡眼、胼胝等。皮肤有浅表溃疡,但未波及深部组织。Ⅱ级:感染病灶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轻度蜂窝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或感染可沿肌间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趾(指)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Ⅲ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蜂窝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趾(指)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不明显。Ⅳ级:严重感染致骨质破坏、骨髓炎及骨关节破坏或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发生湿性或干性坏疽。Ⅴ级:足的大部或足的全部有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死。肢端变黑、或干燥,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参考:

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

分级临床表现

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cellulitis),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级全足坏疽。

美国TEXAS大学糖尿病足分类方法

分级分期

1溃疡史 A无感染、缺血;

2表浅溃疡 B感染;

3深及肌腱 C缺血;

4骨、关节 D感染并缺血。

Fontaine分期

第一期:轻微主诉期

第二期:间歇性跛行期

第三期:静息痛期

第四期:组织坏死期

2.中医分级分期诊断标准:

1)0级:基本病机,气虚血瘀,脉络痹阻。

2)1-4级分为急性期与缓解期。

急性期:热毒壅盛。多见于由外伤所致足部感染初期,局部灼热肿痛,创面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或有较多坏死组织存在。

缓解期:本虚为主,余邪未尽。局部红肿消退,分泌物消失或有少量清稀分泌物,坏死组织脱落干净,或肉芽上皮组织开始生长。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案流程图

正 异

1. 中医药辨证论治:

1)0级:基本病机气虚血瘀,脉络痹阻,以脉通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 2)1-4级分为急性期与缓解期

急性期:急性期治疗以祛邪为主。局部宜及早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内服药以“脉通方” 为主,加减合用透脓散治疗。“脉通方”药物组成为:黄芪、桑椹、丹参、当归、泽泻、银花藤等;急性期去桑椹、当归,加白芷、皂角刺等药,以加强益气活血排脓,清解热毒之效。

缓解期:邪祛病缓,治疗宜扶正与祛邪并重。内服药以“脉通方”为主,加减合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主要用药为:“脉通方”去银花藤,加桂枝、赤芍、地龙、云苓、山药等药以温阳益气通络,健脾生肌。

3)介入治疗后:中药防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研究,以脉通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

2.中医特色疗法:

2.1中医传统运动煅练(太极拳)

2.2中医设备与技术:引进了腿浴治疗器(北京天人信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足疗仪(通化海恩达高科技有限公司)、熏蒸床(杭州立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红光治疗仪(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空气压力血液循环治疗仪(韩国(株)大星)开展了相关的物理治疗。

2.3糖尿病足的中药浴足与足底按摩疗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对糖尿病足(0级)人群开展中药外用与按摩治疗,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神经生理的作用,从而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经临床已观察近百例患者,提示中医药治疗对糖尿病足近期与远期均有明显疗效,起到阻止病情发展功效。2.4糖尿病足(伴感染)的中药外治法: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足局部感染多较难以控制,且易出现耐药菌株感染,使用西药抗感染治疗常难以收效,针对此采用中药复方汤剂外用,不易产生抗药性,达到抗感染,促进愈合的功效。经临床治疗数百例病例,局部外用中药优于局部使用抗生素。

3.中成药

1)【脉血康胶囊】

组成:水蛭素

规格:0.25克×24粒

适应症:破血,逐瘀,通脉止痛。用于癓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禁忌:孕妇禁用。

厂家: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血栓通胶囊】

组成:三七总皂苷

规格:每粒装0.18g(含三七总皂苷100mg)*20粒

适应症: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脑络瘀阻引起的中风偏瘫,心脉瘀阻微引起的心痛;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一粒,一日三次。

禁忌:孕妇禁用。

厂家: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3)【脉管康复片】

组成:丹参、鸡血藤、郁金、乳香、没药。

规格:0.3g*100片

适应症: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瘀血阻滞,脉管不通引起的脉管炎、硬皮病、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对冠心病、脑血栓后遗症有一定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片,一日3次。

禁忌:经期减量,孕妇及肺结核患者遵医嘱服用。

厂家: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4.现代技术:

1)一般治疗:①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重点进行足部护理知识教育。②饮食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食谱。③降糖治疗:要求所有病例均采用胰岛素治疗。要求使患者餐前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8.0mmol/L。

2)对症治疗:①降血压治疗:要求血压降至130/80水平以下。②降血脂治疗:要求血脂降至正常范围。③抗感染治疗。④纠正各种相关急慢性并发症和支持疗法。

3)外治法:所有病例的外治法根据糖尿病足分级而定,基本指导思想及方法如下:干性坏疽须先切除坏死部分。湿性坏疽先取深部组织分泌物做培养,然后进行外科清除,去除坏死组织。换药时先用0.9%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把庆大霉素(据药敏选择)注射液20万U、654-2注射液20mg、普通胰岛素10U三药混合,适量纱条在上述混合液中浸泡后敷于创面,视创面情况1~2天换药一次。感染难以控制者可根据培养结果局部选用相应敏感抗生素。

4)介入治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指针:具有严重间歇性跛行及Fontaine分期的III、IV期患者施行。血管腔内介入方法:对下肢动脉狭窄处先行球囊扩张,

要求长球囊(8~12cm),压力为6~12atm(1atm = 101.325KPa),每部位扩张2~3次,每次持续60秒,间隔30秒。球囊扩张后若形成动脉夹层形成及弹性回缩者,根据狭窄长度和动脉直径置入合适支架。

5.相关科研成果:

5.1我科自成立病房以来即开展了糖尿病性足病的防治研究并制定了诊疗规范,于2002年至2006年进行了大量临床观察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基础研究,据此对诊疗规范进行了多次修订及完善,集中医、西医疗法为一体,结合我科临床诊疗本病的特色和优势,最终形成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经专家鉴定意见如下:该项目首次从预防、治疗、护理、运动及针灸等方面对糖尿病足进行了综合干预的防治优化方案全面研究,选题新颖,具有创新性。该课题研究不仅规范了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分级标准、中医分期、证候积分以及疗效判定标准,而且还首次提出了糖尿病足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毒邪留恋”,并以“益气活血排毒”的治疗原则组成中药复方“脉通方”,通过严格的临床研究证明了该药以及该优化方案的疗效和切实可行性。本课题研究手段先进,临床以及实验数据、图片真实可信,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巨大优势,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5.2我科四川名中医亓鲁光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优化方案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行了“糖尿病足防治优化方案研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课题。该课题已获得四川省、成都市、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各一项。

5.3我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取得了突出的临床疗效,2007年初由四川省中医管理局授予的“四川省中医药糖尿病防治中心”,充分反映了我科在全省的影响力。

(三)疗效评定标准

1.近期疗效判定

1.1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1.2疗效指标分析

症状积分疗效判定方法

疗效指数(n)=×100%

临床治愈n≥90%

显效70%≤n<90%

有效30%≤n<70%

无效n<30%

疮面疗效评定方法

临床治愈肢体疮面完全愈合。

显著有效肢体疮面完全愈合2/3以上。

有效肢体疮面完全愈合在1/4~2/3之间。

无效肢体疮面完全愈合不足1/4或持续加重。

肢体功能评定方法(参照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标准判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订)

优一般情况下无自觉症状,能以100-120步/分的步行速度持续行走2500米以上,能进行正常工作,包括一般体力劳动。

良劳累后、天气变化及寒冷时仍有轻度临床症状,能以上述步行速度持续行走500-1000米,能进行一般非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

差肢体缺血症状比较明显,甚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经继续治疗无效或截肢者。

综合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暂行)》中“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糖尿病足的有关文献拟定。

临床治愈:

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n≥90%;

②肢体疮面完全愈合;

③行走速度100~200步/min,并能持续步行约1000m以上无不适者;

④理化指标检查评价有改善。

显著有效:

①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n<90%;

②肢体疮面愈合1/2以上;

③行走速度100~120步/min,并能持续步行约500m以上者;

④理化指标检查评价有改善。

有效:

①临床症状减轻,疗效指数30%≤n<70%;

②肢体疮面接近愈合1/4~1/2;

③行走速度100~120步/min,并能持续步行约300m左右者;

④理化指标检查评价可无明显变化。

无效:治疗1个疗程(4周)疮面愈合不足1/4,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持续发展、理化指标检查评价无明显变化甚恶化者。

2.远期疗效判定

2.1随访患者,主要判断疮面及肢体功能情况,复发率、截肢率、级间进展率,疗效判断标准同前。

2.2由0级进展到1至4级:按照1至4级方案治疗

2.3复发后治疗:仍按照前方案治疗。

2.4随访记录: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糖尿病足患者自护能力量表、复发情况、病情进展评价、记录用药、截肢情况。

(四)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及相关措施。

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主要难点有:1.目前中医防治多为个人经验总结,研究设计不严谨,客观指标观察较少,疗效判定标准不一致,缺乏实验研究等诸多不足之处,尚待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其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2.现在国内外治疗存在治疗费用高,截肢率高而生存质量下量,且复发率高,总体疗效不佳。

解决思路及相关措施:1.依托我院国家重点病种(糖尿病)研究基地、四川省中医药糖尿病防治中心,将我科已形成方案进行四川省内及国内推广,共同研究优化,形成规范,制定相应指南。2.对现有方案加大中医特色与估势研究,进一步降低截肢率,提高生存质量,利用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加强患者日常防治,降低得发率。

消渴痹病(BNV08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E14.408+)中医诊疗方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适和痛苦。由于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不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报道不一,根据欧洲多中心研究报道,28%的糖尿病病人有周围神经病变的证据。

(一)诊断标准: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确诊可根据病史,及麻、凉、痛、痿等临床表现,结合体检和电生理学检查资料,除病史和临床表现外,物理学检查、QST和NCS中至少两项异常,才能确诊。主要诊断依据包括:①有糖尿病病史或诊断糖尿病的证据;②出现感觉、运动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③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改变。④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它神经病变。为了给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定量判断的依据,近年来国外学者先后提出多个评分系统,较为简便和广泛使用的是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

1.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

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1.2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而定)

临床症状有蚁走感、肢端麻木、疼痛或出现烧灼感,踩棉花,踏木板等感觉异常,大便干结或不干结而排便不畅。临床体征可见感觉障碍(感觉减退感觉过敏等),膝、腱等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异常,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体感诱发电位提示周围神经病变。

2.中医辨证标准

中医辨证符合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有关内容制定)。口干咽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肢体麻木、肢端发凉、肢体疼痛,身痒、有蚁走感,便秘。

(二)中医治疗方案

1.中医药辩证论治:

主症: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身痒、有蚁走感。

次症:倦怠乏力、咽干口燥、多食易饥、肢端发凉、便秘。

舌: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少苔或花剥。

脉:脉象细数无力或细涩。

以上主症必备二项,结合次症、舌脉,即可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

药物组成:黄芪、白芍、麦冬、葛根、地黄、丹参、玄参、水蛭、川牛膝组成,口服,每次150ml,每日3次。

2.中医特色疗法:

2.1中医传统运动煅练(太极拳)

2.2中药外用与局部按摩疗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开展中药外用与按摩治疗,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神经生理的作用,从而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经临床已观察近百例患者,提示中医药治疗有明显疗效,起到阻止病情发展和恢复功能功效。

2.3中医设备与技术:引入智能通络治疗仪(郑州爱博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安诺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仪(美国Anodyne Therapy迪美德尔科技有限公)、腿浴治疗器(北京天人信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了相关物理诊治。

3.中成药:

1)【脉血康胶囊】

组成:水蛭素

规格:0.25克×24粒

适应症:破血,逐瘀,通脉止痛。用于癓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禁忌:孕妇禁用。

厂家: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血栓通胶囊】

组成:三七总皂苷

规格:每粒装0.18g(含三七总皂苷100mg)*20粒

适应症: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脑络瘀阻引起的中风偏瘫,心脉瘀阻微引起的心痛;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一粒,一日三次。

禁忌:孕妇禁用。

厂家: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3)【脉管康复片】

组成:丹参、鸡血藤、郁金、乳香、没药。

规格:0.3g*100片

适应症: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瘀血阻滞,脉管不通引起的脉管炎、硬皮病、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对冠心病、脑血栓后遗症有一定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片,一日3次。

禁忌:经期减量,孕妇及肺结核患者遵医嘱服用。

厂家: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4.现代技术:

对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神经肌电图检查、诱发电位(EP)检查;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中毒性末梢神经病变、感觉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鉴别,前者长有药物中毒或农药接触史,疼痛症状较突出。后者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多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运动障碍重,感觉障碍轻,1~2周后有明显的肌萎缩。脑脊液蛋白定量增高,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治疗目标:尽快消除或减轻症状;恢复周围神经功能。西医治疗原则:加强基础治疗,规范糖尿病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但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甲钴胺为维生素B12的衍生物,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口服、肌注或静脉给药;前列腺素E可扩血管,减轻血液粘滞度,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麻木、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引入了相应的诊治设备,尽量在早期病变时即确诊并早期治疗。

5.相关科研成果:

5.1先后主持“糖复康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通络糖泰防治实验性DPN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血管炎症的临床研究”、“参芪复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低度炎症及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参芪复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研究”等多项省部级课题,获部省局科技进步奖10余次。

5.2我科相关专家参与了糖尿病中医药防治指南相关指南的编写。

(三)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有关中医证候计量方法及糖尿病症状分级量化表的相关规定进行评定。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症状身痒有蚁走感,肢体麻木,肢体疼痛或刺痛等基本消失。

有效:治疗后症状身痒有蚁走感,肢体麻木,肢体疼痛或刺痛等明显改善。

无效:治疗后症状身痒有蚁走感,肢体麻木,肢体疼痛或刺痛等无明显改善。

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积分法(尼莫地平法)判定证候疗效: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疗效指标(n)= ——————————————╳100%

治疗前积分

显效:n ≥80%

有效:80%>n≥30%

无效:n<30%

(四)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及相关措施。

中医诊疗难点:

1.证型标准欠客观化,临床实际中多数患者并非标准

证型而是不同兼证,部分情况下,全身主症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局部,给辨证施治带来一定困难。

2.对于单纯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困难,需结合中西医治疗。

3.许多疗法、方药的可重复性差,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

解决思路及相关措施:

1.创新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理论以及新疗法的探索。

2.对疗法、方药进行科学的评价,制定合理、有效的疗效评价系统。

3.对于伴有严重相关性疾病者,可酌情中西医结合治疗。

3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附件一3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一、消渴(BNV06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E14.901)中医诊疗方案 (一)消渴(BNV060)—(糖尿病E14.901)中医诊疗方案 (二)消渴足病(BWC200)—(糖尿病足E14.606)中医诊疗方案 (三)消渴并痹病(BNV08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E14.408+)中医诊疗方案 二、瘿病(BNG12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E05.901)中医诊疗方案 三、骨痹病(BNV09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M81.991)中医诊疗方案

一、消渴(BNV06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E14.901)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BNV060)—(糖尿病E14.901)中医诊疗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及域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本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一)诊断标准: 1.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l999年WHO/ADA所定标准,列表如下。 表 1 糖尿病、IGT和IFG诊断标准 全血血浆 静脉血毛细血管血静脉血毛细血管血 糖尿病 空腹 或负荷后2小时 ≥6.1(110) ≥10.0(180) ≥6.1(110) ≥11.1(200) ≥7.0(126) ≥11.1(200) ≥7.0(126) ≥12.1(220) 糖耐量受损(IGT)空腹 或负荷后2小时 ≥6.1(110) ≥10.0(180) ≥6.1(110) ≥11.1(200) ≥7.0(126) ≥11.1(200) ≥7.0(126) ≥12.1(220) 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 或负荷后2小时 ≥6.1(110) ≥10.0(180) ≥6.1(110) ≥11.1(200) ≥7.0(126) ≥11.1(200) ≥7.0(126) ≥12.1(220) 注:表中血糖单位mmol/L,括号内为mg/dl。 2.中医辨证标准 以中医四诊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八纲辨证为纲、脏腑辨证为目,进行系统辨证。 2.1证候辨证 主症:口渴引饮,易饥多食,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次症:心烦怕热,急躁易怒,尿频便秘。 主症:咽干喜饮,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次症:头晕耳鸣,心悸失眠,潮热盗汗。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自汗,舌淡体胖,脉虚细无力。 次症: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 2.2分型辨证 证候及兼证在临床较少单独出现,多数以2种或2种以上证候相兼并存,并随病情,病程的进展有一定演变规律、按其演变规律分型。

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一、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侵袭机体 引起的,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发热等症状。针对感冒,中医常 采用以下诊疗方案: 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感冒的中药方剂有葛根汤、麻黄汤等,这些 方剂具有发汗解表、祛风解表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寒邪,缓解症状。 2.针灸治疗: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轻症状,并促进疾病的康复。 二、咳嗽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哮喘、支气管炎、感冒等疾病。中医 认为咳嗽多是由于风寒或痰热等因素引起的,常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中医诊疗方案包括: 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咳嗽的中药方剂有川贝清肺汤、板蓝根颗粒等,这些方剂具有祛痰、平喘、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咳嗽症状。 2.推拿治疗: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按摩胸部,调节呼吸道肌肉的 张力,改善气道通畅度,减轻咳嗽。 三、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类常见病,常见症状包括胃胀、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中医认为消化不良主要是脾胃失调引起的,诊疗方案有:

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消化不良的中药方剂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这些方剂具有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 2.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和体质特点,选 择适合的食物,如姜汤、八宝粥等,有助于促进消化。 四、失眠 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常见于情绪紧张、压力过大等情况下。中医认 为失眠主要是心神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诊疗方案包括: 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有安神补心汤、天麻钩藤饮等,这些方剂具有安神、养血、调理心脏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睡前调理: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兴奋,适当进行 放松活动,如按摩、泡脚等,有助于调整心身状态,促进入睡。 五、湿疹 湿疹是一种皮肤病,多由湿热、风邪、虚火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 括皮肤潮红、瘙痒等。中医诊疗方案包括: 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湿疹的中药方剂有龙胆泻肝汤、阿魏酸降脂 汤等,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湿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湿疹症状。 2.外治疗法:中医常采用外敷、熏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使用中草药 熏洗液、中草药敷贴等,以减轻瘙痒、消炎等。 综上所述,中医在常见病的诊疗中具有许多优势,如针灸、中药方剂 治疗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诊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并在 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在许多病种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院中医科作为一支重要的医疗队伍,具备了治疗许多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优势。本文将就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加以阐述。 一、肝胆疾病 1、临床路径 (1)初诊:为患者进行病史及身体状况详细询问,综合分析 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诊断:通过对患者的抽血检查、肝功能检测等检查,来 诊断肝胆疾病的具体类型和程度。 (3)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 中医方法来治疗疾病,并辅以西医药物。 (4)观察: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期观察,如诊断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5)随访:对治疗完成的患者进行随访,倾听患者宣泄情绪,纠正生活习惯,做好肝胆疾病的预防工作。

2、诊疗方案 (1)肝炎:治疗方案根据实证、表里、振奋解毒规律,选用 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填精补气等治疗方法。 (2)脂肪肝:选用明目、解毒、加强新陈代谢和抗氧化的治 疗方案,辅之以适度的瘦身及运动,对脂肪肝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二、心血管疾病 1、临床路径 (1)初诊: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及病史详细询问,采集病例 信息。 (2)辅助检查: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等检查,综合分析病情。 (3)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辨证情况,选择中医针灸、推拿、气功等方法,辅之以西医药物治疗。 (4)随访: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指导患者注意饮 食和生活习惯,加强运动与锻炼。 2、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在中医理论的 指导下,针对不同的疾病病种,中医医生会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下面将就一些疾病病种,介绍中医的优势和相应的诊疗方案。 一、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认为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常采用草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例如,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理气和胃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调理脾胃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二、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肺主气,气主宣肃”,强调呼吸系统对气的宣肃和输布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常采用宣肺清热、化痰止咳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推拿、拔罐等手法促进气机畅通,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三、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脑 主神明”,强调心脑血管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中医常采用活血化瘀、理气安神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艾灸等疗法促进血液循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四、代谢性疾病。 中医在治疗代谢性疾病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肾主 排泄”,强调代谢功能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对于代谢性疾病,中医常采用健脾和胃、

补肾填精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艾灸等疗法促进新陈代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总之,中医在治疗各种疾病病种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中医的诊疗方案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更注重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提高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中医的疗效,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医诊疗方案,早日康复。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针灸推拿在许多疾病的诊疗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下是一些 常见疾病的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 一、消化系统疾病 1.胃痛:中医认为胃痛是由于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的,可 采用灸法治疗,选择胃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进行灸热治疗,以 缓解胃痛症状。 2.腹泻:腹泻多为脾胃虚寒、湿热蕴结所致,可使用艾灸温阳散寒, 选择足三里、神阙、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或推拿按摩,帮助恢复脾胃功能,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 3.便秘:便秘多为脾胃湿滞、气滞、肠燥等原因引起,可采用针刺和 推拿结合的方法,选择足三里、大肠俞、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刺激和按摩,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二、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多为湿热痰浊阻滞所引起,可采用针 灸和拔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肺俞、脾俞、风门、大椎等穴位进行治疗, 以清热祛痰、活血化痰。 2.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时,可采用针刺和拔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 肺俞、风门、百会等穴位进行治疗,以平喘化痰、舒肺开窍。 3.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多为风寒、风热侵袭所致,可采用艾 灸和推拿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风池、大椎、合谷等穴位进行治疗,以祛风 散寒、解表开窍。

三、神经系统疾病 1.失眠:失眠多为心脾不调、肝阳上亢所致,可采用针灸和推拿相结 合的方法,选择心俞、脾俞、神门、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治疗,以平衡脏腑 功能、舒缓神经压力,促进睡眠。 2.头痛:头痛多为气滞血瘀、风寒侵袭所引起,可采用针刺和推拿结 合的方法,选择太阳、阳陵泉、巅顶等穴位进行治疗,以理气活血、祛风 止痛。 3.面瘫:面瘫由于风寒湿气侵袭面部所致,可采用针刺和推拿相结合 的方法,选择人中、迎香、阳白等穴位进行治疗,以舒筋活络、祛风散寒。 四、骨骼肌肉疾病 1.颈椎病:颈椎病多为风寒湿邪困结所致,可采用艾灸和推拿相结合 的方法,选择风池、天柱、大椎等穴位进行治疗,以舒筋活络、祛风散寒。 2.腰背痛:腰背痛多为气滞血瘀、肾虚所致,可采用针灸和推拿相结 合的方法,选择肾俞、腰阳关、中脘、命门等穴位进行治疗,以舒筋活络、温肾壮腰。 3.关节炎:关节炎多为湿热、痰湿阻滞所致,可采用针刺和拔罐相结 合的方法,选择阳陵泉、合谷、阳白等穴位进行治疗,以活血化瘀、祛湿 通经。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推拿在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 疾病和骨骼肌肉疾病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针灸推拿能够调整脏腑功能、活络气血、祛邪通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效果。当然, 在实际应用中,诊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实施方案 (2)

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实施方案 1. 引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 势和特点。在医院中,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疗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将介绍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实施方案的流程和要点。 2. 实施方案的流程 2.1 确定优势病种 首先需要在医院内确定中医优势病种。这可以通过医院的 数据分析和临床经验总结得出。一般来说,中医在某些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肝病、肾病、风湿病等。确定优势病种是制定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基础。 2.2 制定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流程和 时间节点进行医疗活动的顺序和内容。制定中医优势病种的临

床路径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收集相关文献和临床指南,了解该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和经验 - 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确定中医在该疾病中的治疗方法和关键环节 -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临床路径的流程和时间节点 - 将临床路径与医院的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路径的电子化管理和跟踪 2.3 制定诊疗方案 诊疗方案是指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诊疗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分析 - 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理论 - 中药 的选方和用药原则 - 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的应用 制定诊疗方案需要由中医专家组进行讨论和确定,并在临 床实践中不断优化和调整。 3. 实施方案的要点 3.1 多学科合作 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多 学科的合作。在制定临床路径时,需要由中医专家、西医专家、护理人员等多个学科的人员共同参与,确保路径的科学性和可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概述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诊疗各种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将对中医在一些常见病种的诊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能更好地了解中医在这些病种中所起到的作用。 高血压 病因分析 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由于肝阳上亢、阴虚火旺、痰湿内蕴等因素引起。高血压通常分为肝阳上亢型、肝肾亏损型、湿热内蕴型等,针对不同病因,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案 1.调理肝阳上亢型:应用降肝火、清热利湿的方法。常见的中药有龙胆草、黄芩、柴胡等。 2.调理肝肾亏损型:应用益肝补肾、滋养肝肾的方法。常见的中药有枸杞子、熟地黄、山药等。

3.调理湿热内蕴型:应用清热利湿、祛痰化痰的方法。常见的中药有茯苓、泽泻、白术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调理气血运行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糖尿病 病因分析 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由于气阴两虚、脾胃湿热、肝胆湿热等因素引起。糖尿病通常分为气阴两虚型、脾胃湿热型、肝胆湿热型等,针对不同病因,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案 1.调理气阴两虚型:应用益气养阴、滋阴清热的方法。常见的中药有黄芪、太子参、银耳等。 2.调理脾胃湿热型:应用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的方法。常见的中药有山楂、苦瓜、薏苡仁等。 3.调理肝胆湿热型:应用清肝泻火、利湿利胆的方法。常见的中药有柴胡、黄连、黄芩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通过调节气血平衡、改善脾胃功能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颈椎病 病因分析 中医认为颈椎病主要由于气血不畅、痰湿内蕴、肝肾不足等因素引起。颈椎病通常分为气血不畅型、痰湿内蕴型、肝肾不足型等,针对不同病因,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案 1.调理气血不畅型:应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常见的中药有川芎、红花、桑枝等。 2.调理痰湿内蕴型:应用祛湿化痰、温经通络的方法。常见的中药有藿香、陈皮、半夏等。 3.调理肝肾不足型:应用益肝肾、补血养阴的方法。常见的中药有当归、熟地黄、巴戟天等。 中医治疗颈椎病主要通过改善气血循环、祛除湿痰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总结 中医在高血压、糖尿病和颈椎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疗这些病种主要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来达到治疗目的。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病因会采用不同的中药组方。然而,中医治疗病症的效果需要长期的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防治中。本文将从中医药的优势出发,介绍中医治疗的病种以及相应的诊疗方案,并附有实例说明。 一、中医药的优势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环境等综合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以柔克刚:中医药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通过温补、滋养等方法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达到治疗的目的。相对于西医药以强力攻击病因的方式,中医药更加温和。 3. 兼顾预防和治疗:中医药强调预防,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二、中医药常见病种和诊疗方案 1. 感冒 中医药治疗感冒以辨证施治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银翘散、

葛根芩连豉汤等。例如:对于寒性感冒,可选用桂枝汤或者葛根芩连豉汤治疗。 2. 高血压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天王血压丸、加味逍遥丸等。例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可选用麦门冬汤或者逍遥丸进行治疗。 3. 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和全身气血的运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常用的中药

方剂包括蜜炙甘草汤、四君子汤等。例如:对于胃热痰凝型糖尿病,可选用真武汤或者淡之剂进行治疗。 4. 痛经 中医药治疗痛经主要通过调理经络、舒缓血气的运行,缓解痛经症状。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柴胡疏肝汤、当归活血丸等。例如:对于肝气郁结型痛经,可选用活血化瘀丸或者柴胡疏肝汤进行治疗。 5. 女性不孕症 中医药治疗女性不孕症主要通过调理经络、滋养血气,改善子宫内环境,提高受孕能力。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人参养胎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一直在历史长河中发扬光大, 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在当代医学中,中医的优势 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诊疗某些疾病方面更是表现突出。那么,究 竟哪些疾病更适合中医诊疗呢?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中医优势病 种诊疗方案。 一、内、外伤 内伤即内脏损伤,如心脏、肝脏、肺脏等。治疗内伤时,中医 有许多独特的方法。比如,采用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恢复伤处的 正常气血循环;采用药物治疗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以加快伤 口愈合。此外,内伤还可采用中草药煲汤来调理身体,促进恢复。 而外伤即皮肤、肌肉、骨骼等部位的损伤。治疗外伤时,中医 的手段更是独到。比如,镇痛止血等等,而中药药膏、外用敷料 则是中医治疗外伤的首选之一。药膏和敷料通常由中草药煎煮而成,具有镇痛、止血、杀菌、消肿等功效。 二、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是指口腔周围和口腔内部的疾病,比如龋齿、牙龈炎、口腔溃疡等。中医治疗口腔疾病需要运用舌诊、面诊、脉诊等方法,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中医治疗口腔疾病主要采用中草 药口服或外用,如煎草药水漱口、中草药牙膏刷牙等。此外,针灸、推拿也常被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 三、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妇科 肿瘤等。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较为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来进行处理。常用的中药有补肾、调理月经、消炎杀菌等功效。而针灸、推拿、艾灸等也常被用于 妇科疾病的治疗中。 四、精神疾病 中医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也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中医治 疗精神疾病通常采用精神疗法、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比如,针灸可刺激人体中的穴位神经,从而调节人体的脑电波,缓 解精神疾病的症状;中药则具有镇静、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

3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3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在诊疗 各种疾病时,中医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以下将介绍三种中医疾病诊疗方 案的优势。 1.内科疾病:中医在内科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内科 主要从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角度出发,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依据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运用中医特有的四诊法(望、闻、问、切)辅以脉诊、舌诊等手段进行病因病机分析和辨证论治。中医通过辨证 施治,既可以对病因直接调理,也可以对症状进行调理,达到整体的平衡。在治疗上,中医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拔罐等物理疗法以及中医养 生方式等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疗效显著。而且中医强调个体差异,根据 患者的体质和条件,个性化地进行辨证施治,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 满意度。 2.妇科疾病:中医在妇科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妇科 疾病的诊疗主要依据经络学说和妇科经验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强调“女子 阳和阴柔”的特性,注重通过调理气血、调理阴阳、调理经络等多方面来 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在治疗上,中医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等物理疗法, 对常见的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有着 较为独特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月经不调的患者,中医可以通过调理气血、阴阳,促进经络通畅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另外,中医还注重预防和保健,通过养生、饮食调理等方式来提高女性的整体健康水平。 3.肿瘤疾病:中医在肿瘤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肿瘤是由于内外因素导致了体内的阻滞、瘀滞,导致气血失调,从而形成 了肿块。中医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上,强调通过调理气机、活血化瘀来达到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许多在特定病种诊疗方面的优势。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及其优势。 1.感冒:中医常用的治疗感冒的方案为“清热解毒,解表散寒”。中 药中常用的药物有薄荷、连翘、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材。相比西 医常用的抗生素等药物,中医用药不会对肠道菌群造成太大的伤害,而且 可以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减少感冒的发作次数。 2.高血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案为“平肝降压,调理气血”。中医 强调通过调理肝脏功能和气血的运行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常用的中药 有降压的黄柏、丹参等。与西医药物相比,中药疗效较温和,没有明显的 副作用,特别适合长期服用。 3.糖尿病: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案为“清热补肾,调理脾胃”。中医 认为糖尿病主要是肾功能受损和脾胃功能紊乱所致。中医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等。与西医药物相比,中药能够改善体内的微循环,增强组织的 代谢能力,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4.颈椎病: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案为“活血化瘀,通经络”。中医常 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等。中医强调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达到缓解颈椎病症状的目的。相比西医的物理治疗和手术 治疗,中医能够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5.高血脂:中医治疗高血脂的方案为“祛湿化痰,通经络”。中医认 为高血脂主要是湿气内停和经络阻滞所致。常用的中药有薏苡仁、麦冬等。相比西医常用的降血脂药物,中医药物具有调理全身气血的功能,能够调 整机体的代谢功能,从根本上调理高血脂患者的体质。

总的来说,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调理:中医强调以调理整体为主,通过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自身调节功能,使病人不易复发。 2.个体差异: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对病人进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中医注重通过望、闻、问、切等病史和身体的细节观察来进行诊断,能够找到病人的病情所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体质改善:中医重视调整人体的体质,通过改善病人的体质来达到长期治疗的目的。中医诊疗不仅能够治疗疾病病兆,更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人体的体质,减少病症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诊疗疾病时,需要根据病因、病程、病情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合理选用中药治疗。此外,中医治疗需要患者长期配合,并且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康复指导,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总1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针灸推拿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 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治疗】 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采用〈1〉针刺治疗:穴取双侧:风池,颈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T1夹脊。椎动脉型加脑空,太阳,角孙,脑户,百会,后顶,强间等;神经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以上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 qd 〈2〉TDP照射:局部,30min qd 〈3〉拔罐:适量,5min qd〈4〉中频脉冲电治疗:颈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

qd〈5〉颈椎病推拿:30min qd①准备手法: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牵引颈部。③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牵抖上肢。 【按语】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2ml当归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于C5-C6颈夹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为一疗程,疗效较好。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务必配合颈部牵引3-5分钟,qd,疗效较满意。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对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中医认为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中医常称为“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等。 【治疗】 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解除肩关节粘连为治则。采用〈1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3个病种)

目录 1.目录 (1) 2.心悸病中医诊疗方案 (2) 3.胸痹心痛病中医诊疗方案 (7) 4.眩晕病中医诊疗方案 (12)

心悸(心律失常一室性早搏)诊疗方案 (2013年修订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1)主要症状和脉象: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脉象见数、促、结、代、缓、沉、迟等。 (2)次要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鉴于室性早搏多并发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内分泌或电解质异常,所以本科室对于该类病人常选择血液化验、心脏彩超、Holter^冠脉造影等助诊。) (1)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能够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棧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每1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搏称为间位性室性早搏。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形态相同,且偶联间期固定者,称为单形性室性早搏。若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冋期相等者称多形性室性早搏。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且偶联间期存在差异者,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 (3)病情分类 ①按发作频率分类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实施措施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实施措施为了发挥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在解决疑难杂症和难治性疾病等方面技术优势,能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根据我们中医科自身形成的特色即三个特色中医专科,具有一定的医疗资源、技术优势和成功经验,特制定以下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实施措施. 1、颈椎病诊疗方案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异病同治)诊疗方案疗效优势:这两个病种比较常见,尤其是病情较重和病情较长的,一般治疗效果较差。由戴维生主任担任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6年来临床治疗1500多例。方案中主要采取用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直接穴位或痛点注射,不仅能迅速有效地改善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和粘连状况,使病情缓解或临床治愈,而且复发率较底,复治仍然有效。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治疗】因其主要病机为颈椎退行性变,局部气血不和淤血阻滞,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因此最有效治疗方法是消除局部气血淤阻,局部用药是最佳的途径,适当剂量是疗效的关键。我们多年对1000余例颈椎病的治疗经验证明,该诊疗方案不仅疗效好、复发少,而且安全。 具体治疗方案是:用5号或7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10-14毫升和1.5-2 毫升利多卡因注射液于 C5-C6颈夹脊穴或痛点向内侧45度角注射,3-5天一次,一般4-6次,有明显的效果或临床痊愈。 2、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骶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 【治疗】因其主要病机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使局部气血不和、淤血阻滞而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应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为治则。因此最有效治疗方法是消除局部气血淤阻,局部用药是最佳的途径,适当剂量是疗效的关键。我们多年来对850余例的治疗经验证明,该诊疗方案,一次见效,复发少,而且安全。具体治疗方案是:用5号或7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10-14毫升和1.5-2毫升利多卡因注射液在L4--L5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夹脊穴(痛点)向内侧45度角注射,3-5天一次,一般4-6次,有明显效果或临床痊愈。 3、不育不孕症的中医诊疗方案 许多不育不孕症的治疗都十分棘手,但是只要临床辨病辩证清楚,结合现代仪器适时检测,施之辩证方药,常常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由我科中医妇科医师倪骏同志负责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因其为师承弟子,擅长治疗不育不孕,主要采用现代医学手段协助诊断和监测孕前孕后病情变化,用中药分阶段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4、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肝硬化腹水,尤其是顽固性腹水,是危及病人生命难治性疾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二位一体疗法”治疗十分有效。它由主任中医师戴维生同志担任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因其为我市著名肝病专家,尤其对疑难危重肝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该诊疗方案首先明确诊断,评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后,制定分阶段治疗方案,第一节段先以西药为主给予支持、利尿、降酶、退黄,使腹水消失、全身状况改善后转入第二阶段中医治疗,主要给予活血化瘀、软肝缩脾,大补精血等治疗。 诊疗方案实施措施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外科中医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用于治疗外科疾病及手术后辅助治疗。与西医外科相比,外科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在一些病种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将介绍外科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 1.慢性创伤性骨折 外科中医在慢性创伤性骨折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骨折是气血流通受阻所致,治疗的重点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这些方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骨折部位供血,加速骨折愈合。与西医单纯外科处理相比,外科中医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能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2.疝气 外科中医在疝气的治疗中也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腹股沟为经络会聚之地,疝气可以视为腹股沟部位的气血不畅所致。中医治疗主要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手段,调理全身气血,消除腹股沟部位的阻塞,以达到疝气的治疗目的。外科中医能够维持手术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并预防疝气的再发。 3.乳腺癌 外科中医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认为乳腺癌是由气滞、血瘀等导致的,治疗的关键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外科中医通过针灸、中药等手段,刺激穴位、调理全身,提高患者抵抗力,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此外,外科中医还能够帮助恢复术后身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烧伤创伤 外科中医在烧伤创伤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烧伤创伤会导致气血不畅,治疗的关键是疏通经络、活血散瘀。外科中医通过针灸、熏洗、中药等手段,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加速创面愈合。外科中医还能够帮助减轻烧伤后的疼痛,缓解创伤患者的不适感。 5.肿瘤 外科中医在肿瘤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认为肿瘤是气滞、血瘀导致,治疗的关键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并增加免疫力。外科中医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调理患者的整体气血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缓病情进展。此外,外科中医还能够辅助手术治疗,帮助术后康复。 以上是外科中医在一些病种的诊疗方案。外科中医在这些病种的治疗中,通过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能够提供更综合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外科中医治疗仍需与西医外科手段相结合,相互协作,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及诊疗方案 一、中风 中风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由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而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诊断依据包括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偏身麻木、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等症状,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常见于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粱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诊断还需作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有条件时应进行CT、磁共振检查以协助诊断。需注意与痫病、厥证、痉病等 进行鉴别。 证候分类: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捉。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

1、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日赤,肢体强直,口噤,XXX,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逆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4、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 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辩证施治: 中经络: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1. 引言 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 认可。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治疗,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而非仅仅消除症状。在许多病种中,中医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对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进行总结。 2.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症,中医在高血压的诊疗中有独到的优势。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主要与肝火上升、肾阴不足等因素有关。中医的治疗主要包括针灸、中药和饮食调理等方面。 2.1 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常用的针 灸穴位包括“太冲”、“内关”等,针灸时可选择用毫针、芒针等进行刺激。针灸治疗 可以舒缓肝火、调节肾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2.2 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也有良好的疗效。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天麻钩藤饮、降压片等。这些中药方剂通过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等途径来有效降低血压。中药治疗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2.3 饮食调理 中医对于饮食的调理也非常重视。高血压患者应少食盐、少吃高脂肪、高糖等 食物。中医推荐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杂粮、海鲜等富含钾、镁、纤维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 3.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中医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强 调通过整体调理,改善患者体质、调节内分泌功能等的方法来治疗糖尿病。 3.1 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二便泰胶囊、 蔓草胶囊等。这些中药方剂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等途径来治疗糖尿病。

3.2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热量,限 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中医还提倡患者多食用蔬菜、粗粮、高纤维食物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3.3 气功调理 气功是中医的一种特殊疗法,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内脏功能来调整体质。中医认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体质的失衡有关,通过气功调理可以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对糖尿病的抵抗力。 4.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病症,中医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 冠心病主要与心火旺盛、痰湿内生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强调整体调理、活血化瘀等方法。 4.1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 调节心脏的功能,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心兪”等。 4.2 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疗效。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丹参口服液、板蓝根注射液等。这些中药方剂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抗炎等途径来改善心脏功能。 4.3 饮食调理 中医饮食调理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也非常重要。冠心病患者应限制饮食中胆固醇 和脂肪的摄入,减少进食高盐、高糖等食物。中医还推荐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 和纤维的蔬果,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5. 结论 中医在某些病种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针灸、中药、饮食调理等综合 治疗方法,中医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的症状和根本原因,提高治疗效果。然而,中医并非适用于所有病种,对于一些急性、危重疾病,仍需综合运用现代医学方法进行治疗。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可以与西医相结合,共同进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 告 中医药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它通过调整人体内外环境,以整体观念治疗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药的结合中,一些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已经展现出重要的优势。本报告将对这些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临床疗效总结分析。 一、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药在冠心病的诊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通过调整心脏功能、改善和保护心肌,减少冠状动脉痉挛等作用,有效缓解了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降低了心肌梗死的风险。常用的中医诊疗方案包括针灸、中药调理和推拿按摩等,这些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中医药对糖尿病的诊疗也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水平等多种方式治疗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中医诊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饮食调理、针灸等,这些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轻并发症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药在慢性肾病的诊 疗中也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肾脏功能、改善肾小球滤 过功能、调节体内水盐平衡等多种方式改善慢性肾病患者的症状,并 延缓疾病的进展。中医诊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针灸、中医经络疗法等,这些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尿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等,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四、痛风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中医药对痛风的诊疗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湿气、寒热平衡,排除体内毒素,改善关 节炎症等方式缓解痛风患者的关节疼痛,减少关节病变的发展。常用 的中医诊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外敷疗法等,这些疗法能 够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减轻关节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也在其诊疗中表现出 了一定的优势。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脑神经功能、改善神经细胞的营 养供给,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中医 诊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这些疗法能够减轻运动 障碍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一些病种的诊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痛风和帕金森病等疾病在中医诊疗方案的指 导下,得到了较好的疗效和临床效果。随着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