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常见奶牛繁殖疾病的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奶牛酮病ppt课件

奶牛酮病ppt课件
酮病奶牛可降低产奶量和乳汁质量。对乳汁质量的影响表现为增 加乳汁脂肪和尿素浓度,降低蛋白质和乳糖浓度。
酮病奶牛表现延迟发情,卵泡囊肿增加,人工授精次数增加,受 孕率降低,空怀时间延长。
酮病可增加真胃移位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
酮病虽能够治愈,也很少引起奶牛死亡,但酮病发生后治疗费用 的增加、奶产量大幅度的降低、乳成分的改变、繁殖率的降低及 淘汰率的升高等问题给牧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和 预防酮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奶牛酮病
危害 病因 临床症状 发病机理 诊断 治疗 预防
一、危害
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导致酮血症、酮 尿症、酮乳症和低糖血症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有4% ~ 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在我国高 产牛群中,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2%~20%,而 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10%~30%,且酮病的 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四、发病机理
瘤胃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反刍动物体内的葡 萄糖约50%来自丙酸,乙酸和丁酸少部分转变为乙酰乙酸和β-羟 丁酸,而在二者为能量时,须消耗草酰乙酸,而丙酸又是草酰乙 酸的先质。
当体内糖消耗过多、消耗速度过快,引起糖供给和糖消耗间不平 衡。一方面,瘤胃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丙酸用于生糖增多,使乙 酸和丁酸被利用为能量受阻,转为生酮途径。另一方面,当糖供 给不能满足糖需求时,引起血糖浓度下降,于是迅速动员体脂肪 和体蛋白加速糖元异生,同时也加速了酮体的生成。而组织利用 酮体时需消耗草酰乙酸,在草酰乙酸先质丙酸缺乏的情况下,酮 体利用率降低。最后出现低血糖症和高酮血症。
神经型 突然发病,初期表现兴奋,精神高度紧张、不安,大量 流涎,磨牙空口咀嚼;视力下降,走路不稳,横冲直撞。1~2 d 后转入抑制期,反应迟钝,精神高度沉郁,严重者处于昏迷状态。

奶牛疾病课件-PPT课件

奶牛疾病课件-PPT课件

肺大理石变
肺坏死
▲1950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开始并研制成 以下几种菌苗: ①牛肺疫培养物弱毒菌苗(1953);
②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1958); ③牛肺疫兔化一绵羊适应菌苗。 对本病采取屠杀病牛,全部牛只一律采用 疫苗免疫,到1970年全国消灭了牛肺疫。
▲4. 牛流行热
北京首次发生与1966年,1976年又流行一次,南方此 病流行普遍,时间间隔不定。1977年经北京农大等单位 从南郊农场病牛病料中分离出病毒后,才肯定了该病。
气管内集食物
喉咙麻痹、眼突出、流涎
* 防治:
①贯彻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②做好灭蚊蝇工作; ③加强对病牛的治疗,促进康复;
④流行热疫苗预防注射。
▲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1988年7月,日本进口的牛群中,犊牛表现神经症状,死 亡率占70%,流产率达22%。 1991~2019年,通过临床诊断,病毒中和试验等,确诊 为IBR。
(4)对久治不愈或慢性顽固性乳房炎病牛,应及时淘汰。
▲酒精阳性乳
(1)酒精阳性乳的发生与酸度无关。 (2)其粗蛋白、粗脂肪及氨基酸含量与正常乳无差异,仍可利用。 (3)因氨基酸含量变异大,故稳定性差。 (4)其pH值与Na含量比隐性乳房炎的低,说明它并非为炎性乳。
(5)高温、高湿、雨水和冷刺激为其发生的应激因素,加热使其凝固性消 失。防治方法是减少应激因素,饲料中应注意精粗比及蛋白质、Ca、 P 、 Mg、 Na的喂量与比例,治疗可选用调节机体全身代谢,解毒保肝和改 善乳房机能的药物。
(1)传染病的研究
对牛白血病、牛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及犊 牛腹泻进行了研究。1989年,遵照农业部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 施细则》的要求,除了上述几种疫病外,并对口蹄疫、兰舌病、副结核、 牛肺疫等9种疫病进行了普查。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开展了乳房炎、蹄病、 瘤胃酸中毒、酮病、酒精阳性乳等防治研究。

《牛常见病防治技术》PPT课件

《牛常见病防治技术》PPT课件
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病牛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泽较淡质地松软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泽较淡质地松软心外膜与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心肌切面心外膜与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条纹如虎有灰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条纹如虎斑称为斑称为虎斑心虎斑心以心内膜的病变最为显著
病至后期,出现脱水和自体中毒现象,结膜发绀, 眼球凹陷,皮肤弹力降低,常卧地,头颈伸直或弯 向肩胛部,昏睡。
瓣胃阻塞
诊断
本病特征是鼻镜干燥龟裂,排粪干硬呈算盘珠样, 瓣胃区触诊硬且敏感。结合瓣胃穿刺试验即可确诊。
如为本病,进针时可感到阻力很大,内容物坚硬, 且可感到进针时的沙沙音。
食道阻塞
注意牛舍清洁卫生和通风保暖。 提高牛群健康水平,防止本病 的发生。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又名急性瘤胃扩张,是反刍动物 贪食大量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膨胀的饲料引 起瘤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 和阻塞以及整个前胃机能障碍形成脱水和 毒血症的一种严重疾病。
病因
原发性病因
贪食、精料过多:采食了大量不易消化 吸收的饲料,如青草、苜蓿等;或易于 膨胀的饲料,如玉米、大麦等。
2.在口炎、舌炎、齿病经过中,咀嚼障碍,影响消 化功能;或因肠道疾病、腹膜炎以及外产科疾病 反射性抑制,以至引起继发性前胃弛缓。
3.某些营养代谢疾病,如牛骨软症,生产瘫痪、酮 血症;或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病以及某些中毒性疾 病等,都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而伴发前胃弛缓。
4.在牛肺疫、牛流行热等急性传染病; 结核、布氏杆菌病等慢性体质消耗性 疾病以及血孢子虫病和锥虫病等侵袭 病,都常常呈现消化不良综合症。
牛场管理水平与疾病发生程度关系密切
发生疾病的危害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可通过空 气、水、动物、人、用具、车辆等传播。当某一牛场 发生传染病时,由于防疫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可引 起当地、邻近地区甚至邻近省、市的畜牧场暴发同种 疾病,导致被感染动物大批死亡,造成养殖场倒闭。 有些病还会感染人类。一些慢性疾病则造成动物生长 缓慢、肉质不良,奶牛的产奶量减少及牛奶质量下降。 被污染后的设备和环境,在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很难 清除,给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Fra bibliotek食道阻塞

《养牛与牛病防控》课件——39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养牛与牛病防控》课件——39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母牛产后7天内要饮用37℃的温水,7天之后可以降至10~20℃。观 察粪便发现粪便稀薄、颜色发灰、恶臭等不正常现象,则应减少或 停喂精补料。
自由采食优质干草,产后3天内,一般饮用豆饼水较好,3天后补充 少量混合精料,逐渐增至正常,产后15天精补料喂量达到体重的1% 。
三、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9
重点:早断奶,及早发情。
1.舍饲哺乳母牛 (1)饲养 母牛分娩2周后,日粮粗蛋白含量不能低于10%,同时,供给充足的 钙、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混合精料补饲量2~3千克,可大量饲 喂青绿、多汁饲料,保证母牛产后正常发情。
(2)管理 产后2周,若母牛恢复良好,可回原群饲养。舍饲哺乳母牛宜根据牛 场的饲料资源和管理水平在产后2~4月进行人工断奶,产后3个月逐 步减少混合精料喂量,青粗饲料应少给勤添。加强运动、刷试牛体 、自由饮水。
一、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6
2.管理 妊娠母牛应保持中上等体况即可,不宜过肥。控制棉籽 饼粕、菜籽饼粕、酒糟等的饲喂量。判断母牛膘情的简 易方法是看肋骨凸现程度。离牛1~1.5米处观察,看不 到肋骨说明偏肥,能看到3根肋骨说明膘情适中,看到4 根以上肋骨说明偏瘦。
应做好保胎工作。妊娠后期单独组群。无论放牧或舍饲 ,都要防止挤撞、猛跑。临产前注意观察,保证安全分 娩。每天自由活动3~4小时。纯种肉用牛难产率较高, 尤其初产母牛较高,须做好助产工作。
5
1.饲养 妊娠前期(从受胎到怀孕26周)。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 饲养,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精补料,如 果能保证玉米青贮或青草供应,可不喂精补料。每天饲 喂2~3次。 妊娠后期(27~38周龄)。以青粗饲料为主,搭配适量 精补料。精补料饲喂量应根据体况和粗饲料的质量来确
定。如果饲喂全株青贮玉米或豆科和禾本科的混合牧草, 基本上不需要饲喂精补料。自由饮水,水温应在12~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