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耻与知耻教育

谈耻与知耻教育
谈耻与知耻教育

谈耻与知耻教育

宁城县天义第二小学李凤鸣

学校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他应该具有很浓的民族人文色彩和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因为人文特征是一个民族最具有特色的标志,抛开人文色彩的任何教育都将渐渐使民族特色淡去,最终导致民族的消亡。所以,抛开人文色彩的任何教育,都将是苍白无力的,更不会被人们和规律所接受,德育尤是如此。

反思我们的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德育效果不佳有目共睹。究其原因,除了我们的学校德育切入点的泛化、德育策略和方法的失当、德育政治色彩过浓外,更重要的是德育内容脱离民族传统实际、造成学校德育远离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特色,使德育失去中华传统人文色彩的结果。因此,若要改变德育效果不佳的现状,合理的定位学校德育传统人文内容和切入点,是学校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本人认为,我们的学校德育应选择传统道德“八德”为主要德育内容,以“知耻”为德育切入点。本文仅就后者进行阐述。

一、耻的道德作用

“恥”字的《说文》解释是:“恥,辱也,从心,耳声。”

《辞海》解释应是本义:①耻辱,可耻的事情。②羞愧之心。

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关涉的基本内容之一,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之一的重要德目。在传统文化中“耻”的包容甚广:清俭、正直、死难、谦退、辞让、忠节、强谏、义烈、悔过、让功、拒贿……都属于明耻;奢侈、谄谀、邪佞、专恣、妒贤、徇私、贪污、耽溺、残酷、狎昵、辱命……都斥为无耻。这些概念的内涵至今尚有其足资借鉴之处。可以说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具有的丰厚的耻观念,在道德理性、道德规范、道德践行等层面,都全面地渗入、深刻地积淀和濡养了中国古代道德,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代耻文化。我国历朝历代都继承着重耻的传统,把明耻视作知人论世的准则,而无耻则是使人无地自容的唾骂之辞。大之于治国平天下,小之于修身齐家,“耻”几乎已是衡量是非、善恶、忠奸、曲直的一个标尺,也是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力量,并继续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耻的道德作用之一: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作为德目的“耻”系指羞耻心、知耻心。所谓羞耻心,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亦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孟子还把它作为一切悖礼犯法行为的根源。所以圣人说:“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即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人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恐怕也就是人是有意识、懂廉耻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把这种道德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意思是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不能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朱喜认为: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有知荣识耻的思想品格,才能真正实现“至于善”的目标。近代思想家康有为说:“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康有为:《孟子微》卷六)。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可见,知耻、明耻是人之所以避恶向善的基础。

所以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家看来,知耻是做人最可贵的东西。管子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指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春秋《管子·牧民》)。这里的四维就是系在网四角上的绳索,借助四维,网的纲、目才能提得起来。全句译意为:国家有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不稳;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倾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什么是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管仲认为,有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矩;有义,就不会妄自尊大;有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耻,就不会屈从坏人。顾炎武针对管子的“四维”论进一步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顾炎武:《日知录·廉耻》)。这些论述,其实讲的就是:“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知耻可贵这样一个道理。

2、耻的道德作用之二:不耻则无所不为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孟子"尽心上》),大意是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感,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呀。

正常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会觉的羞耻。如果一个人安于羞耻,或者不觉的是羞耻,反以为是荣耀,那就不可救药了。

当一个人无耻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呢?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日知录·廉耻》)不廉洁的人把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不知耻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可以说,一个人要是丧失了耻感,其为人必定是一个堕落、丑恶的人格,犯文乱理,无所不为。甚至由不知耻而发展到不要命,这绝非耸人听闻,自古至今屡见不鲜。而如果一群人在某一个问题上丧失了耻感,那就会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造成不良风气,而一旦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由于不良风气已经成为行为者的“制度化头脑”,行为者在不良风气之中而不能自拔,因而很难改变过来。进而会出现群体性的耻感消解。这种情况还会随着追随不良风气的“报酬递增”而不断强化,变得十分顽固,从而造成对社会风气的败坏,其危害十分可怕。高兆明教授指出:“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光荣意识,亦需要耻感意识,不仅需要光荣文化,亦需要耻感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文化,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社会”(参见高兆明《耻感与存在》《伦理学研究》2006,5)。

可见,如果一个人知耻,具有正确的荣辱观,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知荣知耻,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其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德、崇仁尚义,弱小也能变为强大。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她虽然饱经忧患,虽然灾难深重,但始终屹立不倒、不可征服,就在于她的人民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正确的耻感。前贤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志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先烈“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的豪气,激励着无数人为正义、为自由、为尊严而战。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国家的尊严,都是与中华民族的这种宝贵的知耻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二、“耻”德的社会文化意义

关于“耻”的社会文化意义,孔子讲得最经典: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

语·为政》)。人有了羞耻心,才能意志坚定,于贫富、得失、义利之间有所取舍,而不是任凭欲望的驱使;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一个人懂的羞耻,才能自省自勉。有羞耻之心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战胜自我。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否则,人没有了羞耻心,就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可见个人的文明是与人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的。

不仅个人的文明与人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一个社会的治乱也总是与人们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的。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大行其道。

其实“耻”的伦理真义应该是“自耻”。明朝学者吕坤在《呻吟语·治道》中说:“五刑不如一耻”,即再严酷的刑罚,也不如让百姓懂的一个“耻”字。吕坤认为,教育人懂的廉耻要比重刑更重要。人的道德提高了,知道了什么叫羞耻,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能明辨是非,这比犯了法再来处罚更有效。因此,儒家一贯主张教化为先,惩罚在后。

由此可见“耻”德的社会文化意义,就在于其能使人“有耻且格”,在于其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评判的重要手段和标准。并由此形成了以“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人不可以无耻”、“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等格言为代表的耻文化。同时形成了一条以耻德教育为基础的“教耻——知耻——化民成俗”的耻文化链:亦即“人不可以无耻——耻德是做人的标准(耻德)”;“必有耻,则可教——耻德是道德教化的前提(教耻)”;“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耻德是品德养成的保证(知耻)”;“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德是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首要任务(化民成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历史上,耻文化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旺盛精神生命力的社会,应当是一个“有耻且格”的既合宜有序又富含价值的自律型社会,而不是一个“免而无耻”的只受外在规则支配的他律型社会。但传统文化崩坏而导致的伦理道德的“合法化”危机,市场逻辑滋生的个人主义,法制主义的误区,导致现代文明中全社会性的“耻感”钝化和退化。所以现代道德教育,必须通过正本清源,恢复耻感作为道德体系和伦理精神体系原素和原色的历史地位,康复被现代性的文化细菌所感染的道德生命,

推动民族伦理精神在新的文化条件下辩证发展。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应该是社会教育的任务。

三、知耻教育的意义

知耻作为传统道德的基础性规范,乃是人的德性和人格的基本要求或前提。然而,在我国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道德实践中,耻规范与知耻教育受到了冷落,社会道德某些方面的倒退和滑坡与此不无关系。因此,加强知耻教育,培养羞耻心及“耻”德养成在现实学校德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道德教育认为,知耻教育是德育的基础。要通过教人知耻而引人从善、向善。他的意义在于:

1、教人知耻,以别禽兽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主张并重视知耻教育。为了整顿社会道德,一些有影响的思想家(如管仲、孟子、朱熹、陆九渊、顾炎武、龚自珍、章太炎等等),都大力提倡知耻,并将耻置于更重要的地位。

他们认为,德育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地避免犯罪。在他们看来,知耻就是有“羞恶之心”,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还认为是否知耻,有无羞恶之心,是区分人禽的一个标志。所以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因此他们很重视“有耻且格”的教化效果,从而教人知耻,以别禽兽,要求人们“行己有耻”(即一个人出言行事应有知耻之心)。

2、知耻,百德之基

知耻在品德养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在论述耻或羞耻心的过程中,着重揭示了知耻在人们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耻心是培养和增进道德的前提和第一步;知耻能使人自我鞭策,激起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精神,成为进步、自强的动力;知耻心是一道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道德堤防。

3、知耻而后知自尊自强

“知耻”就是懂得羞耻。他是激人奋发,催人上进,激发良心,走向自尊自强的内在动力。越王勾践知耻方能卧薪尝胆,苏秦知耻方能悬梁刺股,文天祥知耻方能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说知耻而后知义,知耻而后知勇,知耻而后知廉,知耻而后知仁,知耻而后知礼,知耻而后知信,知耻而后知忠孝节义,知耻而后知为官之道,知耻而后知自尊自强。

4、“风俗之美”在于“养民知耻”

“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康有为:《孟子微》卷六),就是说,教育培养民众的耻感是治理天下、造就良风美俗的根本之所在。知耻、有耻、耻感或羞耻之心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人格的基本点,也是人对自己之为人的自觉。就是说,一个人知耻、有耻感,就会明分善恶、荣辱,自觉地不想做、不去做假丑恶的事,即所谓“耻不从枉”。有耻感即表明对善的认同和追求。没有耻感就不能具体地把握善,因而也就不能具体地感受到为善的光荣和高尚;在无耻之徒那里的所谓“善”只是伪善而已。因此可以说,没有耻感也就不会有具体的荣感,因而也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耻感是对恶的抑止力和为善的激发力,是为善祛恶的内驱力,即所谓“知耻向善”。所以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要“养民知耻”。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暴露无遗,拜金主义、权力崇拜甚嚣尘上的情况下,特别重视“知耻”教育具有其极其深刻的意义。

四、知耻:文明的道德底线

所谓道德底线,就是守卫人的最基本的尊严、良知起码的防线,也就是使人不至于堕落为禽兽的那条最后防线,是任何人只要他还有人性,都认可并遵循的普遍伦理。每一种文明都必须具有道德底线,只有这样的道德底线存在,才能防止人的集体性道德犯罪与无意识全面堕落。在一种文化形态中,人如果偶发疯狂的不道德行为,那么一般不是这种文化的罪过,但是,如果这种文化形态能够容忍那些违反人道泯灭人性的行为长期的发生、进行,甚至成为一种非人的习惯和风气,而且这种文化形态不但没有发出抗议的声音与排斥的行动,反而业已将这些非人的习惯和风气融入自身,人们不再以罪恶为罪恶,不再以非人为非人,不再以羞耻为羞耻,那么这种文化一定在某些方面出现重大的缺陷。

那么在传统道德中,哪一个德目堪称道德底线呢?让我们看一看道德底线应具备的条件。

道德底线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经由一些最基本的价值和伦理,人仍保持“人”必须具有的特性、样态和本质,使人免于沉沦和野蛮到非人的境地。违背了这样的底线道德,就是普通意义上的失德、缺德,是丧失起码的人性和人的本质特征。

道德底线应具备的条件之二是:它是人之为人的下限。就是说,它不是要求人做圣人、贤人、君子,做有德行的人的道德,而是要求人不失去“人”的起码准则的道德。形象地说,人在人兽之间、文明人与野蛮人之间划了一条界线,越过这一界线,就不是“人”之所为,就“不是人”了。

道德底线应具备的条件之三是:所有人都承认的共同道德和价值,凡具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人们都认同和遵循的伦理。道德底线关涉的不是高级层次的规范(如信仰、社会文化理想、终极关怀),而是最低层次的规范,是作为“人”的最后要求,所以这些规范是文明人都可以、都应该接受的。任何人,无论种族、文化、道德差异如何,都不能拒斥这些道德规范。

勿庸置疑且相当明了,堪称道德底线的德目只有知耻。正是有知耻这个文明的道德底线,人才不会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人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有些事绝对不能做。人脱离动物界,创造和发展文化和价值的历史活动,可以从两极看:一极是创造和建设出理想和应然的状态,解决“人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朝什么状态发展”的问题;另一极是划定文化的下限,解决“人起码是什么样态、绝对不能做什么”的问题。人给自己划定下限,就是经由一些基本的伦理和道德文化,把自己与自然、与动物区分开来,把自己从蒙昧和野蛮状态提升出来,成为“人”、“文明人”。这个区分,就是道德的底线。线内的行为是作为“人”至少可以容允的,虽然不一定高尚;线外的行为本质上说不是“人”的行为。许多行为,是人无论如何不可以做的,这是人之为人的起码要求,是人与兽、文明与野蛮的基本区别之所在。否则我们就说他“没有人性”、“畜生”,甚至“禽兽不如”,就不齿于人类。

正是有知耻这个文明的道德底线,人也不是任何事实都可以接受的。人必须享受“人”的礼遇,人至少应该被当作人看待、对待。就个体来说,当人遭遇到作为“人”所不应该接受也无法承受的事件时(如妇女被强暴、人被极端地羞辱和折磨),这对主体来说,是莫大的耻辱,是一种罪孽之事。人为了逃避和拒绝非人的遭遇,宁愿选择死亡。对群体来说,当人们经历了或身边发生了“人”所不应该接受也无法承受的事件(如同类相食、自己的同胞被异族屠杀)时,对这些主体来说,也是莫大的耻辱,是一种罪孽。人无法面对这样的行为,就是因为它越过了人之为人应有的底线。

在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意识中,道德底线是一条基本的、绝对的道德律令,是人把自己与禽兽区分开来的一条最后分界线,因此,除非社会出现严重的病态和变态,每个人都不可能也不敢

越过这一底线。因而伦理底线成了文化和文明中的一种严厉的禁忌。事实上,弗洛伊德就是这么认为的。在他看来,人类的宗教和道德起源于原始的禁忌。通过压抑原始野蛮的兽行和情欲,人类就进到了文明阶段。尽管这条底线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中被弄得十分复杂、十分神秘,但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内化这样一种文化意识:人有人生活的基本样态、标准和价值。

作为一种禁忌,底线道德是通过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唤起强烈的耻感和罪感来维系的。人以越过底线伦理为耻辱,为罪孽,因而自觉地不去作违背这一伦理的事。

耻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主体做了逾越底线伦理和基本的文化禁忌的事,就觉得这样的事情和行为可耻、羞耻;遭遇到了逾越底线伦理和基本文化禁忌的、作为“人”所无法接受的事实,就觉得是一种奇耻大辱。

许多伟大文明都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其中犹以中华文明为典型。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我们一向以“礼仪廉耻”为“国之四维”,其中又以“耻”为最。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种最基本的区分,并因此划出“文明人”的道德底线:人禽之别和华夷之别。前者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后者是文明人与野蛮人的区别。如果你的所作所为表明你与“禽”、与“夷”没什么区别,那就是可耻的。

在中国伟大的先哲们看来,知耻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起码,一个连起码的羞耻都不知道人就不是人了。所以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解释道:“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陆九渊也云:”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为人哉?”

因此,道德和文化价值的建构,就是要在人们内心深处构建起知耻这个文明的道德底线,唤起这样的警戒意识:为人之举而不为兽之举,有知耻之心而不是无耻。只有这样,人们才有自觉的价值意识。在儒家伟大先驱孔子看来,用惩罚的手段,人也许因为害怕而不越轨,但那只是被迫和无奈;只有当人知耻了,才会自觉地不去做那些可耻的事。所谓“有耻且格”、“行己有耻”是矣。

五、结论

从以上阐述中,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耻德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他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人在对待事和做

事上能做到知耻,就能“羞为非也”。“行己有耻”、“有所不为”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塑造健康人格,以及纯化社会风气,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2、知耻是道德认知之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个体才能明善恶、辨是非,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他是个体道德建构的内在心理机制,是道德素质之底线,是对所有卑鄙可耻的事物是一种强有力的抵抗。

3、知耻是百德之基。正因为知耻是百德之基,所以是“立人之大节”。教人知耻,可以别禽兽,化风俗;可以使人知耻而后知自尊自强;可以引导人从善、向善。

由是自然会得到这样的领悟:知耻作为传统道德的基础性规范,乃是人的德性和人格的基本要求或前提。然而,在我国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道德实践中,耻规范与知耻教育受到了冷落,社会道德某些方面的倒退和滑坡与此不无关系。因此,加强知耻教育,培养羞耻心及“耻”德养成在现实学校德育中不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社会道德风气不尽如人意,人们的耻感下降,从枉、不正的行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颠倒的荣辱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社会。抛弃正当的是非善恶观念,以膨胀的私利为荣辱标准;以不该耻者为耻,不以耻者为耻;放弃自律,追随无耻;对于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的麻木和容忍等成为时尚的风气。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仅是非不分,而且廉耻不顾,常常是以耻为荣、以耻为乐。他们有的是以权谋私、鱼肉百姓;有的是贪脏枉法、中饱私囊;有的则制假贩假、赚取不义之财;有的嚼舌头;有的搬弄是非;有的把错误当成优点,把不是当成理由。在这些人看来,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私欲,干什么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甚至还会因此而自鸣得意,乐不释怀。这种种现象破坏了社会规则的效力,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腐化了社会风气。可

以说当今之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个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知耻,其迫切程度犹如渴极需水、饿极需食一样。恐怕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它不仅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意,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愿意,更符合传统的道德文化和道德发展规律。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德育工作,却成为一块“软肋”,我们的德育对象——学生,学习目的迷失、人生价值观错位、群体秩序混乱、冷漠嫉妒心态膨胀、诚信缺失、纪律松散、道德滑坡的“群体无意识”现象有愈演愈烈和扩散的趋势。部分青少年学生道德信仰逐渐淡漠,未成年人犯罪比率逐年上升的惨痛事实,使德育的实效性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外来文化的冲击,多元价值取向的两难抉择;社会传媒错误的导向;学科教学的过度评价,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考试一手硬,德育工作一手软”,只问成绩,不管品德;学校和教师面对多元价值的无能,弱化道德教育的责任而放任学生自由选择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知耻这一“大端”教育的缺失和虚浮,致使学生缺乏对道德价值核心的认同和感情,离开了起码道德意识的驱使,失去了道德原动力。

先贤告诉我们:“教人,使人必先知耻;无耻,则无所不为。既知耻,又须养护其知耻之心,督责之使有所畏,荣耀之使有所慕””(许鲁斋《许文正公遗书》),“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子语类》卷九,十四),“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者,治教之大端”(康有为:《孟子微》卷六)。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更让我们懂得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知耻”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最关键、最起码的内容。荣誉感促人上进,知耻则是上进的开始。知个人之耻,就能维护个人人格的尊严和荣誉;知国家之耻,就能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因此,学校德育应注重培养、激发和保护存在于人们内心的“耻感”或“羞耻之心”,把知耻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要通过教育和培养使学生产生知耻情感,

形成知耻意识,把握知耻标准,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浇铸成坚不可摧的中流砥柱。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那就是——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和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知耻”正是这震撼我们心灵的道德规范,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每一天,我们都面临是非荣辱的选择:路过十字路口,是停下遵守信号灯,还是快步抢行;看到别人有困难,是热心相助,还是冷漠处之……举手之间,是善恶美丑;点滴之中,有是非荣辱。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教育和千万人的实践,才能蔚然成风,才能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让知耻教育,从你、从我、从他、从在座的每一位做起吧!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多年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一直处在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而有些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字、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使教师转变观念,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第二,要注重学习,勇于实践。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才能在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索。这里说的探索包括教师个体的独立研究和教师群体的共同研究。就目前教师的研究能力来看,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独立开展课题的实力,因此,应提倡多开展群众性的专题研究活动,还要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第三,要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进行教育科研首先是提出问题并确立课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该主要是本校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教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当前教师的科研课题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各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班主任工作等。其次是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要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最后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从目前看,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主要是这个方式。 第四,学校领导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努力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介绍科研方法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

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读《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感

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读《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感——读《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感 徐敬建 转眼间又到月底了。 这个月最重要的是把陈大伟老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读完了,断断续续,总算看完了。 谈起读这本书的初衷,主要是由于自己对教育科研的痴迷,感觉自身理论功底太薄,于是就搜寻相关书籍,加上先前零星地对陈老师的文章的拜读,深深的对陈大伟老师的思想所吸引,就有了深入读这本书的冲动和欲望! 网上购书,方便及时。拿到书本,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是啊,从教二十余年,怎么就没有感觉的做教师的幸福呢?问题在哪里?陈老师的经历给了我最好的诠释,他从一般中学教师,到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教授;从中学到中专,再到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有力,快乐而充实,一路前行,一路思考,有过迷茫,有过徘徊,披荆斩棘,走出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这本书采用《论语》对话式的结构,读之不在浮躁和厌倦,似陈老师就在眼前,两位对话老师睿智的见解和提问及迷茫,似乎与自己有关,不敢有半点马虎。就如陈老师在自序中所言,大多一线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自己亦有同感。陈老师以人的幸福生活为依归,致力与从人本的角度思考教育科研的立场,打破了单纯理论的单调与乏味,开启了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自我专业成长的新思想。 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窥道在天在屎溺",文化无处不在,关键要培育自己的"道法自然"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何时不学习?何处不成长? 这本书共分五个话题: 之一:教育研究,我心有主。陈老师用《中庸》里的一句话开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哲学层面上思考和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是整个讨论的灵魂和核心。 之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实施行动、反思总结是如何做研究的一般方法。问题是我们的

明荣知耻谈人生

明荣知耻谈人生 八荣八耻的根本是什么呢?我常常想,当一个人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些;当一个人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他就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们比肩齐高!请看这一串光辉的名字: 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说他抵三个师,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科学证明中国有储量丰富的石油。 李瑞环,热爱本职岗位,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焦裕禄,将灾难中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诚实守信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邱少云,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到牺牲。 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踩在脚下。 我是一名在共和国太阳照耀下成长起来的国家工作人员,从呀呀学语到而立之年,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少年,如今已成为一名共产党的普通干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除了自然科学知识以外,还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目标并且为之奋斗终身的道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价值观的高度概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反映了百姓的呼声。 荣辱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的标准。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辱,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人云:“人不可以无耻”,意思是说,真正学会做人,要从知耻开始。“八荣八耻”以其平实而富有深意地阐明了做人、做事的标准。告诉大家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不该做,要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八荣八耻”帮助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不仅旗帜鲜明,内容具体,而且看得见、摸得着,可对照、可实践,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生活得最好的人,不是寿命最长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高尚的美德在于养成,良好的风气在于形成。只有加强

普通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普通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以前,一提起“课题研究”,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认为课题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我们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没办法做,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这两年,随着我校课题研究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现在有很多教师已经不满足参与,而是希望能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但又不知道怎样入手。介于这种认识,现在结合我校教育科研的实际状况和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实际水平,我从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教师怎样进行研究以及课题研究的基本阶段三个方面为老师们进行《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校本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从而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一、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 1、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小学教师要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专业,那就要求我们教师变“教书匠”为“研究型”的教师,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的教科研素养,“教科研素养”是一个教师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2、教师自身的需要 创名牌学校必须开展教育科研,同样,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必须投身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教育科研;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还得依靠教育科研。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使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

仅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教师通过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同理,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才有可能了解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作用。 其次,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由于了解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教师才有可能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喜的是近几年来我们的向校长已经为大家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不难看出,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中,教师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发展。 二、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一)正确把握教育科研在学校的定位 1、学校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重在实践,重在改造本校的教育现实,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本校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知荣明耻

知荣明耻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着称,身为礼仪之邦,我们更要弘扬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XX年的春天,一个声音响彻天地,惊天巨雷在华夏回荡——xx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历经五千年沧桑的神州大地,涌动起滚滚弘扬传统美德、发扬时代精神的滔滔巨浪!曾几何时,当我们呼唤着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英雄时,却痛心地听到:有人把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这些人民英雄叫成傻子”!我们无比愤怒、我们非常迷茫、我们痛苦、我们渴望人人知荣名耻!我们质问:难道利益真的比人的感情还大吗?!”两千年前,孟子断言,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两千年后,许多人却迷失了方向。 八荣八耻”,为我们树起了标杆,指明了方向!聆听着这一声春雷,我心潮澎湃,一个个感动了我,更感动了中国的身影,闪现在眼前:一身正气的任长霞:铁面无私,除暴安良,扶危济困,赢得百姓爱戴,因为她心中有着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她离去时,市民十里长街相送,告诉我们:以服务人民为荣!真正的耕耘者袁隆平:淡泊名利,用科学撒播富足,靠智慧让人们远离饥饿。 他朴实的笑容诠释着:以崇尚科学为荣!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13岁,就用单薄的肩膀担起家庭重任,在生活中早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 他给生活的回答是: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

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火车的鸣笛声在唐古拉山口鸣响着,怎能忘记,那一张张被高原阳光烧灼得如黑碳的脸膛,那一双双被钢钉、铁轨打磨成糙石的大手?如同他们的心和意志,钢铁般坚强,却不乏呵护生命的温柔。 地球之巅的勇者,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只留下一个名字——青藏铁路建设者!一群普通劳动者们,他们汗水里和笑脸上分明写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行动上讲诚信、知荣辱。 这,不仅关系个人的品质,也关系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衰!这绝不是在唱高调!百多年前,当祖国任人欺凌、宰割的时候,梁启超先生就曾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先哲虽逝,余音绕梁!今天,我要学先生之语,大声呼唤:少年知荣辱,则国必强盛!”让我们把八荣八耻”铭记在心,贯彻于行,从小开始,从我开始,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为祖国奉献,于人民有功的人。 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吧,让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在我们身上焕发异彩吧,让祖国母亲,从我们肩上,走向繁荣昌盛,走上世界之巅!

国学漫谈:制艺之辨

国学漫谈:制艺之辨 邸永君 制艺,即八股文,别称制义、时艺、八比等,简称八股,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专用文体;相对于古文而言,又称“时文”。随着科举制度之废止,传统时代之终结,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其评价贬斥居多,肯定绝少。而当今时过境迁,百年回首,平心静气,公正客观地评估其文化价值,具有一定意义。 考八股之名,正史最早见于《明史·选举制》。其云:“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而八股文之固定程式,则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其滥觞当在北宋时期,神宗熙宁(1068—1077年)年间,王安石行新政,以唐代依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诸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而应试文体尚未整齐划一,更未要求对仗排比。但因当时作诗、填词之风强劲,排比、对仗之法几乎是人人皆能,并早已形成习惯,不少士子于不自觉中便运用排比对仗甚至骈体之法撰写文章,其间多有古代典故现身文中,且已有“代圣人立言”之要求。所以在目的、风格及结构等方面,已具八股文之雏形。元代科举,基本沿袭宋制。按经义作文,但又明确规定《四书》《五经》为国家正式教本,题目只能出自上述诸经典,内容也必须以其为规范。明洪武元年(1368年),诏开科举,太祖对制度、文体皆有严格要求、明确规定。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正式规定起、承、转、合之文章格式,分为八段,其中四段又要求各分为两股,八股文正式定型。清承明制,继续沿用。直至戊戌变法,方得松动;最后,又随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之废而寿终正寝。 八股文属于命题作文,其基本特点大致有四。其一,题目一律用《四书》《五经》原文。其二,要代圣人立言。若题目摘孔子一言,则文章主人公便是孔子,士子须以孔子口吻;若摘孟子之言,则相应变为孟子口吻。其三,对经典之理解,皆有所依而不可自由发挥。《四书》主朱子《四书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氏(即蔡沈,笔者注)《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其后,《春秋》亦不用张洽《传》,《礼记》止用陈浩《集说》。其四,文章体裁结构有一套严格而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词,作为开端。入手为起讲后过渡之文。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此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此外,八股文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定为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约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南宁外国语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宗旨,不断完善机制,关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实施以来,学校确立“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研与科研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博雅学生培养、学校文化建设’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坚持策略创新,整合研究模式,巩固研究成果,形成科研优势,以此带动学校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学校确立教科研工作的三大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动力。 1.健全机构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参加的科研领导、工作小组, 制订了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和活动方案,采取“校长一一教导处一一教研组一一课题组”的四级管理模式, 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导处为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形成教育科研合力,让教科研工作在规范有序中运作。 2.抓好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机制 为使教科研工作步入科学管理的快车道,学校还完善了一系列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教育科研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工作奖励评价方案》等等,并由专人负责,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使课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保障机制 学校每年用于各项课题研究的经费达到4?5万元,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教师 人手一台电脑,班班通设备和高科技电子白板的使用,为教师查阅资料、提高课堂教学与研究效率提供了方便。学校每年除了添置大量图书、报刊以外,还为教师订购各类专业刊物,如《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 科学》《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等。其中,《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经常作为精神福利免费发放给教师阅读、学习。 二、立足实践,策略创新,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提高质量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和学生。为此,我校关注教师队伍、紧盯教学实际、着眼学生发展,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策略创新为保障,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1.源于实践,务实立项 随着立项课题的逐步增多,我们认为,科研工作不能贪多求全,更不能脱离学校和教师实际,有项就立,有题就做,必须坚持科研与教研的同步发展,落实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策略。为此,我校立足实际,认真开展立项前的调研工作,针对存在的真实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最适合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科研课题,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的研究”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研究”“语文、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等,让这些课题的立项、研究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真正服务于师生发展。 2.实效培训,打造队伍 有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就应当引领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激发教师生命潜能,让教师走上幸福的科研之路,学校做实“引领”这篇文章,不断创新形式, 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快速提升。 一是全员读书,丰富内涵。为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充电、开阔眼界,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撰写学习活动心得体会,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并通过每周“大家推荐”的形式,分享教师通过学习积累的精华,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二是行动研究,促进成长。为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着眼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上学期,学校开展教学模式研讨、同课异构活动、读书论坛、教有妙招、网上研讨、导学案编写比赛、素养大赛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参与中提升,在历练中成长。 三是名师引领,协同发展。我校以“强化教师发展意识”为目标,做好七名工程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 机结合,提升教师素质,带动学校发展。学校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立足名师自身培养的同时,通过“课 堂教学展示” “成长之路报告会”、送课下乡、网上研讨、师徒牵手等活动,引领带动全体教师协同发展。

七年级《明荣知耻让美德滋润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七年级《明荣知耻让美德滋润生命》安全教 育教案 第十一课时明荣知耻让美德滋润生命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什么是自尊、知耻,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2、知道自尊知耻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培养个人的知耻之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 七年级安全教育教案第十一课时明荣知耻让美德滋润生命 [过程与方法] 采取正确的方法面对羞耻感,从“知耻”而“记耻”,“记耻”而奋发,发挥羞耻心的积极作用。 正确对待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学会自尊,学会尊重别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个人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履行应尽义务的态度。 树立在个人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讲道德、负责任的价值观。 3、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

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羞耻之心,义之端也”,“什么是自尊”,“自尊与自傲、虚荣的区别”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羞耻之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改变陋习,培养良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知识体系: 框:做人从知耻开始。 什么是羞耻的观念? 羞耻的观念指: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 羞耻之心有何重要意义? 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能使人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 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 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能够催人奋进。 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对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 羞耻之心能树立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而促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学校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该增强研究的意识,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科研呢?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 科学的理论对教育科研起到定向、规范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教育科研必定起点低、盲目性大。 教育科研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每一项教育科研总是围绕着如何解决教育问题而展开的。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也决定了研究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科研的永无休止的任务。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揭示教育规律,使人们按教育规律办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老师说,教师的工作是教书,只要把学生成绩提高上去了,何必搞教育科研?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是从事教育科研还是不从事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能给我们老师带来什么好处。 二、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1、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位老师,可以说,从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尊重、领导认可,并有相当知名度的好老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可以说都想在教育教学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名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呢?上海市浦东区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四个时期。 职初期:参加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工作(如上课、备课、作业批改、学生谈心等),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如作息制度、生源情况、备课组情况、教师情况等),与同伴形成工作关系。其成长的主要动力,是对教师职业的好奇、向往以及学校管理的压力(如教案、作业检查,听评课,各种材料的撰写,学生成绩的对比等)。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教师职前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个人的基本素质。一般情况下是1到3年。 第一次专业成长期:教师们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1)是进一步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其主要方式是边教学边熟悉教材,其主要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学科式”掌握,尚未发展到对教材的“教学式”掌握。 (2)是对教学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成长方式是模仿,其成长标志是能够熟练驾驭和控制课堂,但主要是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上,对于为什么这么做,则思考不多。 (3)对学生的关注。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这种学生观并未受到审视和提炼,但教师的教学开始考虑学生。

教师教育科研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教育科研的思路和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在教育教学中,第一线的教师应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呢?我们的体会是: 一、钻研教科研理论 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最基本要素。何为教育科研?教育科学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教育科研是对教育领域未知的问题提出解答。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要注重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接受教育具有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提出,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好胜心和自我实现的需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中,要结合研究学习理论,多参加不同类型、形式的研讨会,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学以致用,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工作和学习相结合。把自己的教学理论升华,教师不应仅仅是教书匠,而应做教育科研型的专家。 教师还应了解教育科研的五个特征:1、问题性。这是首要特征。从研究活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看,它是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为终点的一种理性的探究活动。2、继承性。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查阅文献资料是为了防止重复研究,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3、创新性。这是本质特征。在前人或他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体现新。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做别人做过的课题,也是创新;实践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理论加以补充、说明、修正,提供教育工作新方法,改进原方法,都是创新。没有创新,就失去了教育科研的意义。4、实践性。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对实践要有指示意义。5、准控性。要控制变量,做到自变量可操作,因变量可测量。这是教育科研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二、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要善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科教学改革成功经验中提出研究的问题。对此类问题,要站在理论的高度,用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学习理论中发现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其提出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 只有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我们现在教师写的教案基本上还是50年代从苏联借鉴来的写法,即“五大”教学环节——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等,教学过程实为教材内容的搬家和翻版。对这些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我们要进行反思。我们提倡教师的教学设

国学漫谈

国学漫谈:仁的生态维度 国学漫谈:仁的生态维度 乔清举 国内外学界之所以长期把儒学简单地视为一种关于人际关系的伦理体系,与对“仁”的片面理解不无关系。诚然,“爱人”是仁的最初的和基本的说明。不过,历史上仁的含义是不断发展的。汉儒提出了“爱人以及物”的解释,使仁具有了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性内涵。宋儒把仁作为人心的德性、天地的“生生之德”,使仁成为万物的本体,实现了仁、天地生生之德与人心的统一和天与人的贯通。宋儒还进一步主张“为天地立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确立了人对于自然的生态责任。 一、“仁,爱人以及物”:生态道德共同体的形成 “道德共同体”是可以用道德态度对待的事物的范围。西方传统上尤其是近代以来,仅仅把人列入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植物活着是为了动物,所有其他动物活着是为了人类。”托马斯·阿奎那说:对于动物,“根据神的旨意,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之,可杀死也可以其他方式役使”(转引自《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康德主张,人对于动物“不负有任何直接的义务”,道德身份只限于作为主体和目的的人。与西方思想颇为不同的是,“仁”作为指示道德共同体的概念,是包括整个外部世界的,不限于人,因而具有生态的性质。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又说“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非常明确地把动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范围。郑玄指出:“仁,爱人以及物。”(《周礼注疏》)物在中国哲学中是个外延最广的概念,包括人和外部世界的一切事物。所以,“爱人以及物”的道德共同体的范围是全部外部世界,“民胞物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物”也莫不如此。《宋史·道学传》提出:“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以遂其性。”这可以作为儒家生态道德共同体的注脚。 二、“天地生物之心”:仁的生态本体化与内在化 《易传》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这里的“天地”是自然的总名;“生生之德”指自然运行中生命的诞生、完善与和谐的总体趋势,是宇宙演化过程的生态性本质,也可被称为宇宙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一个概念,其实也具有本体论意义,反映了世界运行的可期待的结果,是事实,也是价值,还是宇宙演化的动力。“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思想得到了当代生态科学和生态哲学的肯定。生态学家约翰·布鲁克纳说,自然中有“一种有机动力,……按照它的建造和意图把一切都结合成令人惊奇的一片”(《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也说:“进化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它以我们还没有充分理解的机制,形成一切生物物种与生命过程。”(《哲学走向荒野》)这里的“有机动力”“创造性”,也都可以说是“生生”或“生生之德”。

(完整版)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潍坊瀚声国际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办公室 新课程教学的发展,需要对中小学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建立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工作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升华教育智慧的过程。学校教育科研一体化,做到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发展,更大程度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但是审视当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现状,我深深感觉到学校教科研工作确实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问题清单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一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有点高不可攀,自身的理论功底薄弱,接触面窄,缺乏研究能力,研究工作无从下手;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

重,压力大,工作忙,教育科研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一些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认为两者不可兼得;认为教育科研只是急功近利,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获取名利。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师生交往中都有很多的“困惑”,但是面对这些“困惑”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许多人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品质。把“问题”变成“课题”的意识有待提高。 从中折射出来的问题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学习的不够,读书太少,所以对身边的教育资源不能进行很好的挖掘和利用。 教师的科研问题选择和论证能力,科研计划的设计能力,科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课题的选择过大,论证概念不清,说服力不强,研究思路混乱,找不准突破点,研究方法的选择不切实际等等。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教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如缺少必要的刚性激励评价机制,难以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与教和学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科研的成果必须是教育实践的物化成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但在实际的教育科

明荣知耻爱岗敬业

明荣知耻爱岗敬业 ——“爱”的宣言 演讲者: 王川芸(杨塘中学)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 大家上午好! 坦白的说,在我那颇为贫乏的词库里,我实在找不到更为确切的词语来概括我今天的演讲,也实在写不出更为精彩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因此我只能把它取名为“爱的宣言”。 我是一名教师,从教刚一年,虽然我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但我有一颗热情、真诚、执著的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之心。我自豪,因为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自豪,因为我是一名年轻教师;我自豪,因为我是一名中学教师。 回想一年前的我还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学生,一年后的现在我已是一名人民教师。角色的快速转换有时连自己也难以置信。在新担任的角色中,我显得太稚嫩,唯恐自己不能胜任或不够到位。因此,那些教坛的老前辈们是我学习的楷模。当然,学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教学相长,边教边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是个硬道理,我是深知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是理所当然的,更重要的是“明荣知耻,爱岗敬业”。国家主席胡锦涛适时提出了“八荣八耻”,它就是一台良心的

天平,不断地调整人们的行为方式;它就像一几明镜,让人们重新看到了真实、真理和正义。 教师的任务在于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以德为本,德的核心是“爱”。因为爱,我把一课课教案不仅写在备课本上,而且牢记在心里,上课便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因为爱,面对调皮的学生,更多了几分宽容和耐心;因为爱,我自学的脚步从不敢停;因为爱,辛苦忙碌将伴我终生。我深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师德核心是一个“爱”字。只有爱,才能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的重托,而爱不仅仅是挂在口头上的一个字,它是要实实在在去践行的,它是要具体落实在每一天的每一节课和每一件事上的。 记得去年冬天晚自习的一节课上,我正在班级备课,同学们静静的写作业,忽然听到隐约的抽泣声,我不觉停下手中的笔,环视四周发现一个女生在哭,我走过去询问原因,原来是因为她的手生冻疮疼痛不能拿笔写字而哭的。我安慰她并带她到校门外的诊所买了冻疮药,然后到了我的宿舍,用热水泡了一会儿再敷上药,她不哭了,连声说,:“谢谢老师!”我摇摇头。我们笑了,一起回到了教室。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11月3日,那一天,我和往常一样给同学们上课,但我注意到他们听课并不是很认真,眼神怪怪的,似乎很神秘,还透着窃喜的感觉,好像是串通好

《教师怎样开展教育科研》读后感

《教师怎样开展教育科研》读后感 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教师角色在不断发生改变,很多学者明确指出,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还应是指导者、管理者、咨询者、学者。在众多的角色中,还有一个不能或缺的角色:研究者。“研究”,是教师专业工作方式之一,是教师工作自主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内在机制。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将“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使得自己的工作显出“生命力和尊严”,具有不可替代性。近日我认真学习了《教师怎样开展教育科研》这本书,从中领会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作用和重要性,现就将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还应当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良好的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成功保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一名教师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教育形势,教出优秀的学生。为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必须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需要关怀与温暖,这样才能健康成长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发扬他们的优点,使他们能坚定目标,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对于问题学生,要更多的关心。赏识比批评和惩罚更有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善于使用“表扬的武器”。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自己的思想觉悟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更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使我更加下定了决心严格要求自己,使我更加下定了决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包括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教科研结合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本学期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做“一点穷追”的常态教科研,如何物化教研成果等问题。 课题研究使教师对教育情景更加敏感,认识和识别自己所处的情景和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策略,改进教育行为,促使教师不断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师会不知不觉踏上了研究之路,在“学习—实践—反思”这三者之间循环游走。 首先,使教师不断的读书学习,滋养教师底气与灵气。 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把学习变成内需,而非外因。教师意识到一个教学问题,通过长时间读书、与同事讨论来解决问题。对研究型教师而言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学识的广度、厚度、深度决定着你把学生托起的高度。研究型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等等方式,持续不断的学习。使学习真正的融入生活,使教书育人生涯有汩汩的春水流淌、有浓浓的绿意萌发,使教师的人生充盈剔透、美仑美奂。 其次,养成教师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引领教师走向卓越。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思想从何而来?关键要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课题研究中的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学行为的症结所在。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反思能“使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通过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2010年12月29日 12:24 来源:新华日报参与互动(0)【字体:↑大↓小】 徐小跃,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导。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核心提示 中国古代先贤圣哲们最关注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作为思想文化的“国学”始终一贯地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儒家所谓的“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 人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达观”的心境,还要有“冷观”的智慧。这“三观”体现了多重性的生活方式,亦反映了儒释道互补的特性。 中国人的灵魂是有多重性的。 在儒家高唱“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高唱“夫虽在庙堂之上,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佛家高唱“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的声响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事情”遂形成中国人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儒是牡丹,道是菊,佛是莲”

国学寄寓“经史子集”,“儒道佛”乃其精华 “国学”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损害,遂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以此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提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由此可知,“国学”概念的出现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何谓“国学”?对“国学”的定义,时下有多种。但在我看来,可把问题简单化。“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分而言之,“国”,专指中国,“故”是过去的意思,“学”是指学术、思想。合而言之,“国学“就是指中国过去的学术思想,也即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存放在哪里?要了解这一点,我在这里借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以述之。中国古人将不同性质、内容的书籍分为四类,即“经”、“史”、“子”、“集”。“国学”就是保存在这“经”、“史”、“子”、“集”当中。“经”主要指儒家的典籍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经”有《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史”指各种体裁的历史书籍,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像《楚辞》《乐府诗集》等。 如果要问“国学”的精华是什么?那就要说到“儒道佛”了。有的学者就把“国学”主要归结为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在中国过去就有这样的说法,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可见,中国人是多么看重这三家。 对作为“国学”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道佛三家,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是什么呢?回答是:思想。因为思想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而思想是由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真正要进入国学的殿堂,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一定要对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所把握。 国学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中国古代的先贤圣哲们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中国圣贤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亦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古人云:“思以其道易天下”。就是说,中国古人思考着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即“道”来改变天下。说白了就是,他们建立学说、提出思想的目的乃是: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 群经之首的《周易》有这么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强调的是通过关注“人文”,以达到变化和成就天下以及天下人之心的目的。这里出现了为大家非常熟知的一个概念——人文,这是当下许多人都喜谈的一个概念,“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等。但你要问他究竟什么叫“人文”?恐怕很少人能明了它的深义。《周易》是这样给“人文”下定义的,它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意思是,能止于文明的即是人文。这是对作为人并能够成为人而提出的标准。中国古人告诉你作为一个人,要知道“当其所为”和“不当其所为”。也就是说,人一定要知道你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这里有不

科研助推教师成长

科研助推教师成长 近几年来,我校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群体。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社会美誉度高;他们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他们勤思考、肯专研,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评比都取得优异成绩。是什么促进了“双甸高级中学”这样一所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的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我校在“金帆杯”大型科研活动的引领下。以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从教师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不断引领教师在教科研的舞台上展示自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健全制度,目标引领 目前我校已形成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和年级组课题研究小组这样一个科研管理网络。各个层次的部门也都有自己教科研管理工作的计划和目标,这样使我校教科研工作层层落实,职责分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制度的有效支撑。校长室和教科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有关精神,制定了诸如: 《双甸中学教科研管理制度》、《双甸中学教科研奖励制度》、《双甸中学校本研修制度》等,通过相关制度来规范和激励教师的教科研行为,从而

促进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入一个长效发展的有利机制。 我校教师都根据学校的各项教科研制度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自主规划设计个性化的专业成长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通过目标引领使教师把教科研内化成自觉行为,在教学中研究,在教学中提升发展,在发展中实现自我。他们也由操作型的教师成长为准专家型教师,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二、搭建平台,促进成长 教科研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策略,同时教学实践为教科研提供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为了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利用各种机会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通过活动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课题研究一一理论联系实际。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大到省级课题,小到县级个人微型课题,学校定期举办课题研究培训会、分析会、研讨会、开题会、课题阶段总结会。课题都是教师们自选的教学中的疑惑,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2)科研沙龙——研讨成为需要。学校定期举行教学研究沙龙,“教科研沙龙”活动给了广大一线教师思维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有利 机会和良好平台。沙龙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积极和有效的交流,让大家在交流中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真正让研讨成为了一种需要。 (3)教学比武——展示挑战自我。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比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