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的概念

1.1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的概念

“公共管理”一词首次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行政学者古利克(Luther Gulick)提出。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或一门学科)正式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

1.1.1 定义

1.张成福: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与Otto, Hyde, Shafritz 的观点相同

2.王乐夫: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事务分为四类:国家公共事务(立法、司法)、政府公共事务(政府组织维护公共秩序和满足社会总体利益)、社会公共事务(非营利组织领域的公共事务)、国际公共事务

3.薛澜: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与其它公共组织一起,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2)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3)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1.1.2 Public Administration和 Public Management

1. "public" 含有政府的、公立的、社会的、公用的、公共的、公开的等多种意思,反义词是 "private"( 私人的 )

Public和private源于拉丁语:前者意思是“人们的”,后者意思是“分开”

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区分的标准:收益和损失是公共的还是个人的,以及组织作为为社会而不是某些个人服务的机构的程度

公共性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

一是其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如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而不是作为某一个特定阶层或群体实现其意志的工具。

二是其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的实施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或私人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治理governance)

按国际通行标准对公共组织分类:

宗教性组织、社会性组织(俱乐部、沙龙)、文化性组织(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学术性组织(私立大学、研究机构)、保护性组织(行业协会、工会)、政治性组织(政党)、慈善组织(基金会、孤儿院、红十字)、社会运动组织(环保组织、人权运动组织、女权运动组织)从不同的学术视角诠释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就是服务。一切管理活动无论是指导、协商、调控、约束还是强制,都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服务

管理就是协调。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冲突,协调人与人、

人与物、物与物的矛盾(0.87、7、8.7、9万)管理就是平衡。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平衡, 人与自然的平衡, 发展与环境的平衡,一个国家中内地与沿海地区发展的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平衡

管理就是发展。致力于取得效益,致力于创新,致力于发展。没有发展,管理就没有意义行政等于管理

行政是政府事务管理美国1985年《公共行政学词典》:行政是“政府及公共机构事务的管理和指挥”

行政是与政治相区别的表现某种职能的概念。“行政是执行国家意志的职能。”(弗兰克?古德诺)

行政是一种执行活动(行动)。“行政是决定和政策的执行程序”

行政是与立法、司法相区别的一种活动篮智勇:二者常用来相互定义。但行政指政府的决策管理,兼有行政命令色彩。古罗马的市政官员叫做Administrator而不是manager。

管理常与企业相关。管理比行政更具操作层面的含义。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报告、都属于这一范畴。西方把市政经理City Manager和市长Mayor区别开来,说明市政经理不决定大的市政方针。Public management,private management,none-profit management 的搭配使用屡见不鲜,。

Administration有宏观施政的色彩在我国,行政管理特指与政府相关,特别是与政府部门对内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

1.1.3 作为一个学科的公共管理学有三种解释:

1,公共管理学等同于公共行政学。坚持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学者们。(彭和平)2,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综合了公共行政的方案设计与组织重建、政策与管理规划、经由预算制度进行资源分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方法艺术3,公共管理是不同于公共行政学的一种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Barry Bozeman, Jeffrey Straussman, Laurence E.Lynn, Hal.G.Rainey

薛澜:行政管理一词不适宜用来泛指对所有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而用公共管理一词就显得更方便。应该实现从行政管理范式向公共管理范式转换,把由政府以外其他公共组织参与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也包括到公共管理的范畴中来

张成福: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特点

(1) 公共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integrative concept) 。格恩 (A.Gunn)认为公共管理是一种介于企业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third Way) 。在“什么”(What)与“为何”(Why)层面上沿袭公共行政,而在如何 (How) 层面上沿袭企业管理:

在维持“公共”性格的基础上,运用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解决公共问题(2) 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任何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解决两大问题,内部\技术问题 (The Internal/Technical Problem)、外部\整合问题(The External /Integrative Problem)。当代公共管理非常重视外部整合问题

兼顾内外环境关系,特别是重视外部环境,强调战略管理是公共管理与

传统行政之不同 (Bozeman and Straussman)(3)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强调的是政府行政或政府管理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or government management)

公共管理中的管理者包括政府、私部门、非营利部门、非政府组织等都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治理(governance),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关系网络,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公共管理的使命。(4) 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责任。

公共管理强调价值的调和,不仅重视三E,即经济、效率、效能,同时也重视公平、正义和民主

公共管理强调责任(accountability)的重要性。(问责)

(5) 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重视理论与实务之间结合。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的政府部门的改革(reform)、变革 (change)、再造 (reinventing)、创新(innovation)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对象

另一方面,政府改革不停,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理论也不断发展(6)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特点,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借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1.2 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许多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即有强制性。其他组织则不具有这种公权力。私部门的管理行使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私组织的权威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种权威往往不能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微软与国有大企业)。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Fragmentation of Authority)的。处在各种政治力量(如立法、司法、政党、利益集团等 ) 相互作用之中

工商企业或私部门管理则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议题在于保证政府及其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公共的利益

私人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政府施政受法的约束和支配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目的是保障私领域的权益,减少暴政的侵害。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是非法的”。

私领域的管理更多的遵循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5.政府与市场

(1)垄断与市场。私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有竞争者。公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只有一家, 公共部门往往缺乏竞争的压力。

(2)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而私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私人产品,是可以分割的、排他的,价格也是可以衡量的。

(3) 自由与依赖。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 可以自由选择;而公共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公民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远离市场的压力是公共部门绩效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管理承担着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职责。在多元发展的社会中, 社会利益是多元的,社会的价值也是多元的,而且利益和价值之间往往是冲突的,政府需要在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作出平衡和抉择。因此,政府治理中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multi-rationality), 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如效率与公平、改革与稳定(机关改革、军队反腐)。

私部门的管理大多为经济理性的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富豪的善举)共同之处或相似的地方:都需要政策管理 (Policy Management),包括制定目标规划、实施方案、执行与评估问题;都涉及内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问题(人力、财政、信息、组织资源),都处理和管理外部关系等等。同时,许多科学的管理方法、技术都可普遍运用

1.3 公共管理学的源流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价值定位和活动规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科。

研究对象: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行为

源头:

威尔逊(Woddrow Wilson) 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威尔逊“执行一部宪法比制定一部宪法要困难的多”。

“行政科学的指导价值是效率;有效的公共行政要求政府权力有单一的领导中心。”

政治与行政之间存在重要区别,政府官员的任命应建立在公正和功绩而不是党派偏见的基础上

行政科学以一种管理的科学为前提,而且与传统的政治相分离(基本内涵是管理技术而非政治理念)

1、前公共管理学时期

第一个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年-1926年)

古德诺(Frank J. Goodnow) 1900年提出the political/administration dichotomy 的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怀特(White)主张政治不要干预行政,行政管理是科学,应维持价值中立,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其《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是公认的第一本公共行政学教科书)。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魏劳毕1929年《公共行政的原则》Princip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强调科学的普遍适用的行政原则的存在。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不考虑环境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 POSDCORB 就是行政原则的最佳体现

古利克提出:planning, organizing, staffing, directing, coordinating, reporting, budgeting所谓的行政原则,往往彼此矛盾。事实上亦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行政情境。赫伯特·西蒙 (Herbert

Simon) 认为这些原则充其量是行政格言。

40年代之前,公共行政立足于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即政治行政二分法与行政原则。使行政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缺憾:忽略了政治环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缺乏对政治环境的研究与了解,更没有对政治管理的探讨。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1946-1959)。

二分法和行政原则受到普遍质疑,公共行政学开始向政治学回归。

这时期的行政学具有强烈的规范取向 (normative orientation),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 对改进行政实务助益不多。有“公共而无行政”政治学对公共行政的性格产生影响, 民主、公民参与、正义、正当程序等成为公共行政学者的价值追求第四阶段 : 公共行政即管理学

从 1960 年至 70 年代起,部分行政学者转向管理领域寻求发展。

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假设基础之上: 一是公共行政与私部门的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generic management); 二是企业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

将公共行政类同于一般管理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

其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是否相同?

公共行政与私人的企业管理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强调不同的价值。如奥特、海德、夏夫里茨认为,企业管理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强调成本、利润,而公共行政则以民主宪政为基础,强调公共利益、公平、正义、法治

艾力森: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在所有重要的层面上都不同, 而在所有不重要的层面上都相似。

质疑之二是企业是否比政府有更高的绩效?

顾塞尔 (Goodsell):对政府绩效不彰的批判,都是演绎式推理,缺乏实证。

公共行政即管理学的发展,形成了有管理无公共的窘境,完全忽略了公共管理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公私管理之差异,由于大环境之差异,私部门管理的知识、技能、概念与工具,在引人政府部门运用后,产生格格不入甚至失灵的情形

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有相当一批的公共行政学者试图将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取向 (Normative Orientation) 及一般管理的工具取向(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结合起来,发展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途径:公共管理途径。

20世纪70年代,进入公共管理学发展阶段

2、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张成福:

(1) 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

二战后,政府权力扩张,职能范围扩大,角色多样化(罗斯福的传统、福利观念),一方面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为支付大量公共开支所采取的重税政策导致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和民众的不满,政府受抨击(2) 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新西兰1985年赤字比率(财政赤字/GDP)为9%是警戒水平的3倍。

(1991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3%)

经济危机使新西兰国家党失去在国会的多数党地位,工党执政

3) 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ungovernability)的增加。

西方国家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如都市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恶化问题、消费者保护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种族歧视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层出不穷,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政府力不从心,加之官僚体系本身的保守、消极、被动,以及官僚制度的墨守成规、不负责任(省委书记的批示)、衙门作风、繁文缚节、官样文章、腐败均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广东救灾),政府改革的呼声日盛 (4) 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20 世纪 70-80 年代起,具有保守主义政治倾向的政党在西方执政, 认为政府失灵比市场更为严重

亲市场的信念大行其道,公共行政求助于市场或者类似市场的解决之道,几乎成为一种不可置疑的选择(新自由主义)

3、当代公共管理学的形成

分为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

20世纪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有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产生。公共政策学院,特别是政策分析课程(Policy Analysis Program),强调计量分析与经济学的应用,然而公共部门对此取向与分析的需求却不高,而对管理问题较有兴趣。这些学院考虑到市场需求又

不愿落入传统公共行政的窠臼, 便提出公共管理。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

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以研究取向而言,重视非理论性的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采用个案研究法B途径的公共管理

20世纪70年代,企业管理学院(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开始重视工商政策与战略管理,不再着重于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于是纷纷改名为管理学院(School of Management)。受此影响,一些公共管理学者发展起 B 途径的公共管理。波兹曼:

(1) 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一心一意想划清与传统公共行政的关系,B 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与公共行政学者有较密切的关系

(2) 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认为公私部门管理有别,B途径的公共管理不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有什么质的差异。他们偏好、认同并接受企业管理的概念与工具,并将之引人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上(3) 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依赖案例研究, 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兼采案例研究与量化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方法。

(4) P途径学者长于个案的处理与分析,B途径比较重视学术的研究与理论的建构。

(5) P途径以高层管理者一一特别是政治性任命人员一一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B以具备文官资格的公共管理者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

4、公共管理学之特质

会议达成共识:

(1) 以公共管理者为教学研究重心,重视实践经验,从成功的管理经验与个案中提取管理处方

(2) 重视公共组织与公共管理的公共特性,特别关注外部政治因素对公共管理的冲击与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关联

(3) 不仅关注管理过程的研究与设计, 更重视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在此以后,公共管理学者们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研讨会问题:政治与行政能分开吗?

1、被称为第四权力的官僚机构。总统四年一任,总统能否有效指挥官僚机构要看总统与助手的能力和决心。有时官僚们有自己的政治倾向,可以依靠封锁信息或过虑信息、拖延时间等方法来影响总统的决策或决策的执行。官僚的存在使三权分立变为实践上的四权分立。

总统的目的是控制和掌握官僚为其政治目的服务。官僚机构是接受控制还是抵制控制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经常的是斗争与妥协。(尼克松、里根)2、铁三角。国会议员支持民众拥护的官僚机关,官僚机构也在为群众服务,但这些群众是特殊的利益集团。“他们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解释公共政策,并生活在公共监督之下的鱼缸中。他们也像被选举出来的政治官员一样,受着政治和政府中其他因素的限制”。

公职人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游行、或在公共场合公开表达自己的不

同的政治观点,这是一种控制官僚的政治倾向对国家管理的影响的企图。

第二章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与其他公共组织

2.1 公共部门与私部门(政府与市场部门)

公共部门 (public Sector)主要指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

私人部门 (private Sector)是指企业和家庭

二者的区别

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一是公共部门负责人所拥有的职务的合法性直接或间接从政治选举过程中产生

二是政府拥有合法强制力,私人机构没有

政府是社会中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构(暴力垄断)

二者相互依赖。私部门依赖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和法律秩序。政府依赖于私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政府运作的基础结构——赋税

公共管理的三种基本途径:市场(自由资本主义)、政府(共产主义国家)、市场和政府

2.2 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投资热潮)

二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市场经济中的垄断、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

2.2.1 公共物品的提供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

“公共物品指每个人对它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的产品”,私人物品的总消费量等于所有个人的消费量总和,在公共产品上,个人消费等于集体消费。"公共物品举例:

物质产品(航标灯、公路、街心花园、知识)

政府提供的非物质产品和服务(如法律、规章、政策、环境保护、天气预报、消防、国防、良好的社会秩序)

有效率的政府本身

公共产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指在公共产品消费上,无论受益者数量多少,个人从其中获得的收益量是保持不变的。(街道两旁的路灯、电视节目)私人产品一旦形成消费,原来的总量产品将减少

非竞争性体现公共产品消费的均衡性,表明每个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利益是相同的2.非排他性。公共产品是不可分的,其一旦提供,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国防,整个国家的居民都可从政府所提供的国家安全中受益

私人产品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易于分割,也易于出售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讲导论 1.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 Who?——谁来管理? 公共管理者——人(公务员、公共事业举办者、公共事业工作人员等) 政务性管理人员:上级考核选派,民主选举的决策型高级管理人员 业务性管理人员:通过考试招聘等途径任用的执行型专业管理人员 公共管理者——机构 政府机构 非政府公共机构(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组织、企业化的公益性组织) What?——管什么? 从管理领域来看,要管经济、管社会、管政治 从具体公共事务内容来看,要管理10个方面的公共事务:国家发展战略、公共政策与决策、法律和行政程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职人员、公共财政(公共预算、政府采购等)、国土和其他公共资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公共项目、公共信息、各项公共事业、政府绩效 从与私人部门的比较来看,要根据公共管理的要求和特点管理公共部门自身: (1)不同的结构——权利责任的清楚与模糊:公共机构组织效率的管理 (2)不同的激励——客户和资金:公共激励机制的管理 (3)不同的背景——长期连续性与届内任期短期性:决策体制管理

(4)不同的目的:利润与大众福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管理 Why?——为什么管?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看不见了路 政府失灵:看得见的手只看自己的手指 外生性失灵——不完全信息决策 内生性失灵——非公共利益行为 体制性失灵——投票悖论、组织间关系、时滞 传媒和舆论失灵:非正式组织行为、无政府主义行为、奴隶思想 How?——怎样管? 角色与知识的运用,三个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两类知识,新问题 2.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的作用 作为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案例教学法中,知识是双向流动的,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不仅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真理和智慧,教师也能获得教学经验,开拓教学视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以及联系案例运用理论的能力 3.公共部门管理和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 政治权威——经济权威 多元制衡——自主性 公共利益——私人利益 法的支配——意志支配 政府——市场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 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 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 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 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 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 的内容。 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 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 制等。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1)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最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利,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施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事务:指设计全体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3.公共管理人格;指公共管理者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尊严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以及所理解与现实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总和。 4.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行政计划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力。因此,在行政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 5.公共管理监督: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 C )。

A.政府集权的特征 B.政治行政二分法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D.官僚制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C.亚当?斯密 D.洛克 6.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C ),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A.《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B.《公共行政原理》 C.《行政之研究》 D.《行政行为》 7. 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B)思想。 A.四权分立 B.五权分立 C.六权分立 D.议行合一 8.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和(A )途径。 A.公共管理 B.公共组织 C.公共问题 D.公共事务 9.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通的公共管理途径,其中的一种是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被成为(B ) A. B途径 B. P途径 C. S途径 D.T途径 10.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期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B )角色。 A.全知全能政府 B.“守夜人”和“警察” C.服务型政府 D.懒汉 11.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D )。 A.政府失灵 B.市场转变 C.政府改革 D.政府再造 12.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是( B )。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可說是一門研究政府改革之理論與實務的學科,尤其自1980年代以來以新公共管理為理論基礎之各國行政改革,更為世界掀起一股政府再造的風潮。本章從公共管理領域進入,進而探討新公共管理的內涵,以及各國政府改革措施,並歸納政府再造的共同特色,以利瞭解公共管理相關內容之輪廓。 申言之,本章包含三大重點: (一)公共管理概論(包含意涵、研究途徑、未來發展與挑戰)。 (二)公私部門管理異同。 (三)新公共管理與政府再造。

第一節公共管理的意涵 擬答 欲探討公共管理之共同特質,必先瞭解其意涵,茲簡述學者之觀點 如下,而後歸納其共同特質: (一)公共管理之意涵: 1.培里(J.L. Perry)和克拉馬(K.L. Kraemer): 公共管理為新的途徑,結合了傳統公共行政規範取向及一般管 理的工具取向。前者關切民主與行政間的關係,如公平、正義, 後者則重視組織的設計、運用與資源分配。 2.波茲曼(B. Bozeman)與史朝斯曼(J.D. Straussman): 兩人界定公共管理為「政治權威的管理」,亦即公共管理無法 侷限於政策分析的科學色彩,或者說公共管理無法自外於政治 系絡而運作。 3.林恩(Jr. Lynn): 認為公共管理即為「政策管理」(Policy Management),簡述如 次: (1)從管理的觀點探討公共政策,才能落實政策目標及理念。 (2)政策管理係針對具有行政責任的公經理人(Public Manager), 在特定環境限制下,對於政府政策採取有利的詮釋與行動。 (二)公共管理之共同特質: 1.大體而言,公共管理的特徵有四點:(余致力,1999:27) (1)以公共管理者為教學研究對象。 (2)既重視公共系絡或政治環境,亦重視管理知能與策略。 (3)以政府方案為焦點,重視績效,強調部際關係與府際關係。 (4)採科際整合與個案研究的途徑,強調實務與理論並重。 3

公共管理学答案

公共管理学 交卷时间:2018-04-25 08:56:40 一、单选题 1. (3分)要素性资源一般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等。 A. 企业能力 B. 土地资产 C. 货币资产 D. 公共资产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A (3分)战略管理包括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 A. 监督 B. 评价 C. 审查 D. 推广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B 3. (3分)PEST分析法是从技术、政治、经济和()四个角度入手的宏观分析模型。 A. 环境 B. 创新 C. 发展 D. 社会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5. (3分)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和法律制度两大方面。 A. 文化制度 B. 技术水平 C. 物质技术 D. 政治制度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3分)下列哪类产品属于具有非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 A. 公园 B. 高速公路 C. 有线电视 D. 海洋资源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6. (3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战略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环境因素、程序因素和()三方面。 A. 交易因素 B. 文化因素 C. 竞争因素 D. 道德因素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A 7. (3分)根据政策监督的层次性可以将政策监督分为逐级监督、越级监督和()。 A. 公众监督 B. 自我监督

C. 目标监督 D. 事后监督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B 8. (3分)公共池塘资源是指具有竞争性和()特点的资源。 A. 非排他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公共性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A 9. (3分)精神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状况和()状况。 A. 精神文明 B. 宗教信仰 C. 精神品质 D. 思想道德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10. (3分)公共预备编制的基本过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三个步骤。 A. 预算计划 B. 目标制定 C. 预算分配 D. 决算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 公共管理学 作业1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 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 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 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人员。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专业资料. . 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1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 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 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 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第一章 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 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⑤改变现行的政策。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 答: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化技能。④诊断技能。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 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

的工作经验。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 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⑧公共组织的独占性。⑨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2.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 答: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第三章 1.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战略管理可视为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 战略公理的基本特征: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数据挖掘及决策树

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 2016 — 2017 学年第学期) 信自楼444 一、上机目的及容 目的: 1.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及其过程; 2.理解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OLAP之间的关系 3.理解基本的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的工作原理与过程,掌握数据挖掘相关工具的使用。 容: 给定AdventureWorksDW数据仓库,构建“Microsoft 决策树”模型,分析客户群中购买自行车的模式。 要求: 利用实验室和指导教师提供的实验软件,认真完成规定的实验容,真实地记录实验中遇到的 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或程序流程图) 请描述数据挖掘及决策树的相关基本概念、模型等。 1.数据挖掘: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音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 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项集的频繁模式 分类与预测分类:提出一个分类函数或者分类模型,该模型能把数据库中的数据项 映射到给定类别中的一个; 预测:利用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再运用最新数据作为输入值,获得未来 变化趋势或者评估给定样本可能具有的属性值或值的围 聚类分析根据数据的不同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数据类 偏差分析对差异和极端特例的描述,揭示事物偏离常规的异常现象,其基本思想 是寻找观测结果与参照值之间有意义的差别 3.决策树:是一种预测模型,它代表的是对象属性与对象值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树中每个 节点表示某个对象,而每个分叉路径则代表的某个可能的属性值,而每个叶结点则对应从 根节点到该叶节点所经历的路径所表示的对象的值。决策树仅有单一输出,若欲有复数输 出,可以建立独立的决策树以处理不同输出。 算法概念 ID3 在实体世界中,每个实体用多个特征来描述。每个特征限于在一 个离散集中取互斥的值 C4.5 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 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在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能够完成对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或使用软件) 1台PC及Microsoft SQL Server套件 四、实验方法、步骤(或: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 (一)准备 Analysis Services 数据库 1.Analysis Services 项目创建成功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 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四大支柱:科学、技术、管理、教育 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因此,一个国家管理能力的高低,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成败。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实现公共管理是我国行政发展的目标选择 (一)中国传统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隐含的缺失 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的管理及为此进行的行政机关内部事物的管理。它实际上是一种政府行政、政府独政的局面。 其间隐含着以下缺失: 1.政府主导,居高临下--其结果是牺牲民主 2.救世主观念,"保姆"意识--其结果是牺牲社会活力。 3.擅权专政,失去监督--其结果是导致腐败 4.全能政府,职能上的"帝国主义现象"--其结果是导致低效 (二)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包含的积极内含 公共行政的基本涵义:公共行政是指为了公益目的,由享有国家公共权力的机构或人员在公民广泛参与及其制约下对公共事物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共行政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公共行政主要方式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社会公共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从宏观上间接调控社会生活;公共行政职责任务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管理好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促进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公共行政概念包含的积极内含:

1.管理的目标--为了公共利益、公众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部门利益。 2.管理的范围--公共事物,而非一切事物。 3.管理的把握--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4.管理的过程--公民参与及其制约。 5.管理的机制--公共责任制度。 (三)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其实现的变革 1.公共管理的含义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规划、协调和执行的活动。 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概念应注意三点: (1)公共管理主体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三大主体所组成的管理体系。 三大主体中,政府是公共管理实施的"主渠道"。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非政府组织和民众参与公共管理在现代国家中呈逐步发展的趋势。 (2)公共管理客体(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 它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三个方面。如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发展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开展社会公共服务等。 (3)公共管理的核心是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事实上或者可能影响到全体成员的利益。公共利益是全体成员个人利益的体现,但公共利益又不是成员个人利益的加总。 实施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如为全社会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市场秩序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 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本质。 2.公共管理实现的变革 (1)管理的主体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组织、非政府公共部门(中介组织)也参与到公共事物的管理中来,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教材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政府部门:以财政拨款作为经费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的单位 的总称。 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过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试图为公共管理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增进公共利益的学问。 二、复习思考题 1、试比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主体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的公共部 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 门和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行政机关。 (2)追求目标不同。公共行政更关注组织 内部的执行过程,而公共管理则 将视野大大拓展到组织的外部,以追求最终的好的结果为己任,并时时强调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3)公共管理的逐渐兴起并对公共行政有取而代之之势。政府部门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它的期望和定位,公共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管理学有哪些学科特征?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科技整合的学科。 它需要综合地吸收当代各门社会 科学的合理内核,来搭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范式和分析框架。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也呈现 多样化特点。 (3)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实践发展是相 吻合的。 (4)公共管理学从“内部取向”转向“外 部取向”。它重视战略管理、绩效 管理、责任机制和外部整合,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竞争性。 (5)公共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开放性 学科。 (6)公共管理学提倡案例分析法。 (7)公共管理学(作为指导政府部门活动 的理论规范前所未有地)强调管 理者个人责任和对结果负责。 3、如何理解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1)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从其 管理对象来看,有相当多的事务 属于经济事务(如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食品和药品安全的管理、对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制定和管理等)。一方面,对管理这些事务的政府部门官员来说,具备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经济知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还要承担管理国有企业的任务。(管理竞争性领域的公公企业是我国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特色之一。) (2)政府管理的即使是非经济事务,仍需要采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当政府部门的官员都时刻提醒自己资源是有限的、并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收益-成本分析法来权衡他所要处理的众多事情时,管理的成效将要提高的多。) (3)经济学可以首先明确事务性质而后选择恰当的制度工具,从而节省管理的成本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协调矛盾、均衡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好公共事务并花费尽可能少的成本。)(4)公共管理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管理过程和方式呈现市场化取向,如何把握合适的度仍需要运用经济学知识来加以回答。 4、你是怎样理解工商管理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基础性影响的。 (1)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科,工商管理理论和实 践必然会对公共管理学产生影响。当公共管理学在经济学途径上诞生并强调“企业型政府”理念时,工商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当然构成公共管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

第一讲公共管理科学与科学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在字面上的涵义:管辖和处理 张立荣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中管理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决策、组织和控制,促进其相互协调,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二)什么是公共管理 西方学者在“管理”之前加上“公共”的意义在于: 第一,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第二,强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强调公共管理主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第四,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参与性 第五,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 二、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及其要点 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目的是提供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知识学陈振明 (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策略——技能说张成福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 ——实践说张康之 上述定义包括7个要点: 第一,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政府部门。 第二,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第三,公共管理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第四,公共管理的方向和手段,具有多样性。 第五,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在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高效化。 第六,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第七,公共管理已经的实质,在于揭示公共管理活动的客观运行规律。 三、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 公共管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西方国家 公共管理学产生的学科背景:它是在突破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局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代表性理论: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及韦伯的科层制 第二阶段:成熟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 代表性理论: 第三阶段:科学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效率 1 公共管理效率的概念 (1)效率和公共管理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所取得的管理成果、效果、社会效益与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项公共资源投入的比率。 公共管理效率概念所包含的两层含义: 1)内涵—经济价值观; 2 )外延—社会价值观。 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实质是追求内涵与外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2)公共管理效率的特点: (1)综合性; (2)层次性; (3)可测定性; (4)相对性; (5)滞后延伸性。 2 公共管理效率的分类 性质:(1)正效率(2)负效率 主体:(1)个体效率(2)群体效率 层次:(1)决策效率(2)管理效率(3)执行效率 实现程度:(1)计划效率(2)实际效率 3 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 总: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政府发展思想。 因为:(1)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社会公平。 (3)社会公平为公共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公共政策目的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1 经济调解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1)计划手段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2 市场监管 1)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加强制度建设 ◇2加强信用建设 ◇3从严监管 3)反对垄断 垄断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的主要形式,也是反垄断的主要对象 3 社会管理 1)人口管理 2)环境管理 3)调节居民收入和国民财富分配 4)维护社会秩序 4 公共服务 1)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2)基础设施建设 三、行政组织 1 行政组织的概念 含义: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 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职权划分4)职位配置 5)人员结构6)管理方式7)运行程序8)法律规范 2 行政组织的特点: 1)权威性 2)服务性 3)层级性 4)适应性 5)合法性 6)强制性 3 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构成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构成: 1)领导机关——中央机构 2)职能机关——又称执行机关、业务机关(各部、委、办、局等) 3)辅助机关——分:政务性、事务性、综合性、专业性) 4)监督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政治监督 审计机关——经济监督 5)派出机关

《公共管理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治理: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公共政策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即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发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量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5.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 6.组织: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7.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8.第三部门:指介于政府部门和营利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 二、填空题 1.(雪城会议)(政策)(商业) 2.(有差异或不同) 3.(公共组织) 4.(结果或产出)(外部取向) 5.(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组织)。 6.(共同目标)(协作愿望)(沟通)。 7.(政府失败或政府失灵)(市场失灵) 8.(等级控制)(网络) 9.(公正)(他律)(自律)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综观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的实践,可以将政府的行为模式概括为以下五种角色: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试述网络治理的特征:(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