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报验

混凝土配合比报验
混凝土配合比报验

砂浆配合比设计工程报验表

B 3.5 编号:

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监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报验表

B 3.5 编号:

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监制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注:目前并没有计算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的准确方法,也就是没有水胶比计算公式,轻骨料砼的水泥用量、净用水量都是从表中选取,初步计算出配比后,通过试配得到目标强度等级的配比。 主要原因为:轻骨料强度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但目前尚无广泛适用的水胶比-胶材强度-轻骨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模型,故无法预算混凝土强度。 一、基本要求 1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干表观密度可分为十四个等级,如表4.1.3所示 2轻骨料混凝土根据其用途可按表4.1.4 分为三大类。 3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1采用

表中值乘以系数0.80

5.3.3 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2 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颗粒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相对密度; 3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5.1.2-1) 式中,f cu,o—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配配制强度,MPa; f —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cu,k σ—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当无统计资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5.1.3取值。 表5.1.3 标准差σ值 (MPa) 4 按表5.2.1条选择水泥用量; 3 注:1.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水泥时水泥用量值;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水泥时的水泥用量值; 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骨料,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轻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3.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最新17.3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一、检查检测试验室环境条件:合理的温度应为20±5℃,湿度50%以上,2 温湿度计是否符合要求,后置水球是否有水,布条是否入水球内; 3 二、检查检测试验所用仪器设备以及辅助设备是否齐全,设备性能是否完4 好:对搅拌机进行试转,对电子秤进行整平和归零等,需要用到的设备有100Kg 5 电子称(称量骨料)、30Kg电子称(称量胶材及水)、1Kg电子天平(称量外加6 剂);称量材料用的器具(托盘、筒、水盆);取料用的器具(铁锹、小铲、抹7 刀、铁勺);塌落度试验工具(塌落度筒、捣棒、钢直尺、抹刀、湿抹布);容8 重试验工具(5升容积筒、捣棒、橡皮锤、抹布)等; 9 三、试验步骤 10 1.计算理论配合比 11 1.1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 +1.645σ 12 1.2计算水胶比W/B,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13 1.3选择单位用水量m w,并根据减水剂的减水率,换算所需用水量 14 1.4计算胶材总用量,并根据粉煤灰掺量比例(等量替代法),分别计算水15 泥m c 及粉煤灰m f 的单位用量,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计算外加剂 16 用量 17 1.5选择合理砂率β s 18 1.6根据体积法或者假定容重法,结合砂率计算公式,计算骨料的单位用量19 m s 、m g 20 2.根据理论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21

22 3.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制取规定龄期试件,确定最终配合比 23 4.施工配合比调整 24 (注:以上所牵涉到的计算和步骤,计算公式要详细,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25 明) 26 四、注意事项 27 1.试拌开始时,先采用试拌配合比的胶材、、细集料、水及外加剂比例进行28 涮膛,一般称取7-10L,时间满足整个搅拌机内身充分被浆体湿润,并清除膛内29 浆体,不得有稀浆留置膛内; 30 2.正式称取各种材料用量(按20L计算),注意计量精度,称量过程中注意31 去除皮重即归零; 32 3.将称量物倒入搅拌机内,注意倒料顺序:砂---胶材(可含外加剂)---33 碎石---外加剂(粉剂),盖好盖子进行干拌均匀,一般时间在1-2min,再加入34 水进行正式搅拌,设定搅拌时间一般为2-3min; 35 4.搅拌完毕后倒入事先湿润的拌盘内,先目测拌合物塌落度,然后用湿润36 的铁锹将拌合物来回翻拌均匀; 37 5.工作性检测:检测流动性即塌落度试验:器具要事先润湿,注意装料次38 数、插捣次数、插捣方法,砂率体现、提筒时间和方式,测定塌落度值的位置39 以及精确读数;检测粘聚性:用捣棒轻轻敲打侧面,观测拌合物倒塌方式;检40 测保水性:拌合物底层及周边是否有水析出;另外还要目测拌合物的包裹性能,41 看砂率是否适中; 42 6.拌合物容重测取:容积升湿润后称皮重,装料次数分两层,每层插捣25 43 下,螺旋式方式从外至中,每层完毕后在容积升壁外用橡皮锤敲打5-10下,称

全轻混凝土施工方案

全轻砼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 二零一五年六月 鸿笙苑·秀苑华俊工程

工程名称:鸿笙苑·秀苑华俊监理表-2

全轻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50-069-2007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 《全轻混凝土建筑屋面、楼地面保温隔热施工技术规程》Q/CQ-01-2011 《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J502/T-160-2013 【民用建筑底层地面、架空楼板和地下室外墙保温隔热工程应用技术要点】渝建发[2013]101号文 业主提供的施工图及各种文件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秀苑华俊·鸿笙苑项目 工程地点:重庆南岸区茶园鹿角地块 建设单位:重庆秀苑华俊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大地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 工程内容:本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鹿角地块,工程内容为秀苑华俊·鸿笙苑施工项目楼地面保温施工。本工程全轻混凝土主要部位是地面(功能转换处楼板)和分户楼板,保温材料全轻混凝土(1100级)的导热系数(限值λ≤0.28W/m.K、修正系数 1.20)、1051kg/m3≤表观密度≤1150kg/m3,热惰性指标D≤0.69,燃烧性能A级,强度等级LC≥15,设计厚度为40mm。 三、全轻混凝土特点 全轻混凝土是以轻粗骨料、轻细骨料、粉料、拌和用水按照一定配合比经混合搅拌、输送、浇筑成型、保湿养护而成的轻质混凝土。全轻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热、与基面结合力强、整体性好、不起拱、干缩比小、防火性能好等独特的材性,采用现场搅拌,一次浇注成型,具有施工安全、方便、速度快、无污染等优点。 四、性能指标及主要材料 全轻混凝土根据建筑工程设计和应用要求,可灵活调整配料比,提供不同密度等级的轻质混凝 1、粉料 符合《全轻混凝土建筑屋面、楼地面保温隔热施工技术规程》Q/CQ-01-2011里的规定。 2、轻粗骨料 符合《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一部分:轻集料》(GB/T17431.1-2010)里的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

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 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 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 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

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仍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 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遇到这种情况,应适当降低外加剂掺量,或提高砂率,使用细度模数较小的砂。 (五)混凝土流动性差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保水性均可以满足要求,就是混凝土拌合物看起来像用水拌合的,动感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混凝土中起分散作用的外加剂有效成分不足,可以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必要时需要降低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又不至于泌水。 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所规定的配合比进行调整。 (一)配合比调整的原因 (1)砂、石含水率、颗粒级配、粒径、含泥量等发生变化 砂、石含水率会因砂、石所处的不同区域及进料时间发生变化,造成混凝土坍落度发生变化。砂子的细度模数变化0.2,砂率相应增减1%~2%;砂石级配不合格或采用单级配时,砂率应适当提高2%~3%;石子最大粒径

全轻混凝土施工方案及要点

全轻混凝土施工方案及要点 1、施工准备及条件 1.1基层应清理干净,无油渍、浮尘、污垢、脱模剂、风化物、泥土等影响粘结性能的材料,并剔除表面凸出物,使基层平整。 1.2施工条件:楼地面保温层应在楼地面结构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1.3施工现场应做到通水、通电,做好机具摆放、调试、试样模具的清理准备工作,落实原材料堆放位置。 1.4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注。 2、施工方法 2.1根据设计要求,试配全轻混凝土,确定其轻粗骨料、轻细骨料、粉料、水及外加剂等的掺量。 2.2清理基层,使基层无油渍、浮尘、污垢、脱模剂、风化物、泥土等影响粘结性能的材料,并剔除表面凸出物,使基层平整,不得有积水。 2.3按照全轻混凝土层的设计厚度,用水泥砂浆贴点标高。 2.4施工前,基层作界面处理。 2.5在强立式搅拌机内按比例加入轻粗骨料、轻细骨料、粉料、水进行搅拌,搅拌一定时间后由出料口出小料,称其容重,满足要求后以推车等方式,将全轻混凝土输送到地坪上。 2.6采用分段流水作业摊铺全轻混凝土,虚铺厚度为实际厚度的 1.1~1.2倍,然后用刮杠刮平。 2.7现场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搅拌前应根据当时的气温、基层温度、水温计算所需水的用量以及全轻混凝土干混砂浆与轻骨料的配比; (b)单次搅拌量不宜超过0.5m3 (C)施工现场搅拌顺序和时间应符合如下要求: 粗轻骨料与1/2水混合后搅拌60s;再加入干混砂浆与余下的1/2水搅拌120S后形成拌合物。 2.8入模要符合下列规定: 拌合物料应在45min内完成,先采用轻型滚筒眼压提浆,根据设定的厚度再

用刮尺按定位点高度推刮平整。 2.9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全清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和喷水养护。 (b)采用自然养护时,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10全清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宜采用全清混凝土干混料:陶砂(粒径≤4mm):水=1:1.5:1配合比的砂浆修补。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检测试验室环境条件:合理的温度应为20±5℃,湿度50%以上,温湿度计是否符合要求,后置水球是否有水,布条是否入水球内; 二、检查检测试验所用仪器设备以及辅助设备是否齐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对搅拌机进行试转,对电子秤进行整平和归零等,需要用到的设备有100Kg电子称(称量骨料)、30Kg电子称(称量胶材及水)、1Kg电子天平(称量外加剂);称量材料用的器具(托盘、筒、水盆);取料用的器具(铁锹、小铲、抹刀、铁勺);塌落度试验工具(塌落度筒、捣棒、钢直尺、抹刀、湿抹布);容重试验工具(5升容积筒、捣棒、橡皮锤、抹布)等; 三、试验步骤 1.计算理论配合比 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 +σ 计算水胶比W/B,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 选择单位用水量m w, 并根据减水剂的减水率,换算所需用水量 计算胶材总用量,并根据粉煤灰掺量比例(等量替代法),分别计算水泥m c 及粉 煤灰m f 的单位用量,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计算外加剂用量 选择合理砂率β s 根据体积法或者假定容重法,结合砂率计算公式,计算骨料的单位用量m s 、m g 2.根据理论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3.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制取规定龄期试件,确定最终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调整 (注:以上所牵涉到的计算和步骤,计算公式要详细,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注意事项 1.试拌开始时,先采用试拌配合比的胶材、、细集料、水及外加剂比例进行涮膛,一般称取7-10L,时间满足整个搅拌机内身充分被浆体湿润,并清除膛内浆体,不得有稀浆留置膛内; 2.正式称取各种材料用量(按20L计算),注意计量精度,称量过程中注意去除皮重即归零; 3.将称量物倒入搅拌机内,注意倒料顺序:砂---胶材(可含外加剂)---碎石---外加剂(粉剂),盖好盖子进行干拌均匀,一般时间在1-2min,再加入水进行正式搅拌,设定搅拌时间一般为2-3min; 4.搅拌完毕后倒入事先湿润的拌盘内,先目测拌合物塌落度,然后用湿润的铁锹将拌合物来回翻拌均匀; 5.工作性检测:检测流动性即塌落度试验:器具要事先润湿,注意装料次数、插捣次数、插捣方法,砂率体现、提筒时间和方式,测定塌落度值的位置以及精确读数;检测粘聚性:用捣棒轻轻敲打侧面,观测拌合物倒塌方式;检测保水性:拌合物底层及周边是否有水析出;另外还要目测拌合物的包裹性能,看砂率是否适中; 6.拌合物容重测取:容积升湿润后称皮重,装料次数分两层,每层插捣25下,螺旋式方式从外至中,每层完毕后在容积升壁外用橡皮锤敲打5-10下,称取重量精确至50g,容重精确至10Kg/m3;注意容重的修正,当实测值与实际重量值相差超过±2%时,需进行修正,各种材料量需乘以修正系数,反之则不必要修正; 7.若所检测拌合物塌落度偏离所需值,需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即重新设计调整配合比,保持水胶比不变,调整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小)或保持砂率不变调整砂石量以降低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大)或同时调整水胶比和砂率(整体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吉林省天达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编号:TDJ C—SYBG—04 200807013R 试验报告 报告名称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委托单位白城市众信水利水电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名称白城市洮儿河灌区2008年度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二期)(第二标段) (公章) 报告完成日期 201 年月日

试验报告:共10页 委托编号:TD2010-016-01 试验编号:TDD10029、030 试验依据:SL 352-2006 批准: 审核: 试验:

一、概述 2010年2月2日,吉林省天达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受白城市众信水利水电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于2010年2月2日至4月2日,承担了白城市洮儿河灌区2008年度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二期)(第二标段)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任务。试验所用水泥、砂、石和外加剂等材料均由委托单位现场抽样提供,拌和用水均为试验室所在地饮用水。 二、委托要求 具体委托要求见表1. 三、原材料品质检验 (1)水泥:四平金隅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隅》牌普通硅盐酸泥,强度等级42.5.主要物理性能符合GB175-2007的要求,见表2. (2)细骨料:砂为粗砂(产地:白城镇西)。颗粒级配合格。所检各项指

标符合SL38-92和GB/T14684-2001要求,见表3和表4. (3)粗骨料:二级配卵石。所检各项指标符合 SL38-92、GB/T14685-2001、SL352-2006和DL/T5144-2001,见表5。

(四)外加剂:TNA高效减水剂和SJC引气剂(产地:吉林省化学建

筑材料公司)。所检各项指标符合GB8076-2008和DL5100-1999的要求,见表6和表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强度检测探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强度检测探讨 摘要 :混凝土的各项质量指标中 , 混凝土的强度与其他性能有较好的相关性 , 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质量情况。本文概述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探讨了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强度检测 ; 水泥 ; 浇筑 1 前言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石 4 种材料组成的 4种 材料用量的 3个比例 . 即水灰比、砂率、胶骨比 (胶凝体与骨料的比例。在实际工程中做好混凝土结构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 , 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 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配合比设计前 , 设计人员要做好下列工作 : 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 , 重点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件截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 , 以考虑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粒径的大小等参数 ; 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 , 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 ; 了解施工工艺 , 如输送、浇筑的措施 , 使用机械化的程度 , 主要是对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 , 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 ; 了解所能采购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根据这些资料合理地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 , 进行配合比设计。

3 混凝土混合比设计 , 是以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所得的经过 28d 期龄标准养护 这种方法存在着试配周期长、不能适应材料变化和现代快速施工的需要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试验室可采用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进行快速配制的方法 , 即通过检测水泥 3d 强度值来推算水泥 28d 的强度值 , 具体为按公式 : 来推测出混凝土 28d 的强度值。 3.1水灰比的确定 根据水灰比定律可知 , 在材料品种相同的条件下 , 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 , 其变化规律呈曲线关系 , 而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的变化规律呈直线关系。在关系曲线未建立之前 , 可以采用《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 JGJ 55-2000(以下简称《规定》提供的公式进行初步计算 , 该式中的回归系数 A 和 B 随所用材料的品种及质量不同而异 , 在试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 应结合丁程实际使用的材料通过试验求出 ; 当缺乏试验条件时 , 可参照《规定》中的有关数据 :碎石混凝土 A 取 0.46,B 取 0.48; 卵石混凝土 ,A 取 0.07,B 取 0.33。为水泥 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 但是 , 从多年来水泥的实测 28d 强度结果看 , 不同水泥厂的水泥富裕强度不尽相同 , 同一水泥厂同一品种水泥在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同时 , 大部分施工企业为节省试验费用 , 不能严格按施工检验程序送检 , 一般仅在一个单项工程开工前进行一次原料检验。若仅以这一次送检结果作为整个工程的材料质量指标是不适宜的 , 因此 , 可以将此次检测结果仅作为一个参考性的指标 , 在实际配合比设计时采用一个系数加以折算修正 , 该系数可取 0.7~0.9,这样既考虑到水泥富裕强度的变化 , 又可以不使折减值低于标准值以致影响合格判定。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 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三类。轻混凝土的主要特点为: 1.表观密度小。轻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观密度一般可减小1/4~3/4,使上部结构的自重明显减轻,从而显著地减少地基处理费用,并且可减小柱子的截面尺寸。又由于构件自重产生的恒载减小,因此可减少梁板的钢筋用量。此外,还可降低材料运输费用,加快施工进度。 2.保温性能良好。材料的表观密度是决定其导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轻混凝土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 3.耐火性能良好。轻混凝土具有保温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遇火强度损失小,故特别适用于耐火等级要求高的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 4.力学性能良好。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小、受力变形较大,抗裂性较好,能有效吸收地震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故适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 5.易于加工。轻混凝土中,尤其是多孔混凝土,易于打入钉子和进行锯切加工。这对于施工中固定门窗框、安装管道和电线等带来很大方便。 轻混凝土在主体结构的中应用尚不多,主要原因是价格较高。但是,若对建筑物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则可收到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考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节能效益,其技术经济效益更佳。 一、轻骨料混凝土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 (一)轻骨料的种类及技术性质 1.轻骨料的种类。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 轻骨料按来源不同分为三类:①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轻砂等);②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自燃煤矸石等);③人造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等)。 2.轻骨料的技术性质。轻骨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有松堆密度、强度、颗粒级配和吸水率等,此外,还有耐久性、体积安定性、有害成分含量等。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结构种类(保温的,结构保温的或结构的)及使用条件,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水量为净用水量与附加用水量两者之和;二是砂率为砂的体积占砂石总体积之比值;三是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满足要求。 在设计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之前应具备设计上规定的最大干表观密度和设计强度等资料,应了解配筋情况,施工条件及构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水泥标号和用量 用于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水泥标号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相应提高,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水泥用量多。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也不经济。水泥标号的选用可按照1-1资料确定。 不同强度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和用量1-1 序号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m3)水泥标号 1 ﹤LC 5.0 200 32.5 2 LC7.5 200-250 3 LC10 200-320 4 LC1 5 250-350 5 LC20 280-380 6 LC25 330-400 7 LC30 340-450 8 LC40 420-500 42.5 9 LC50 410-530 10 LC60 430-550 注:1、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如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等)和普通型(如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等)的粗骨料。上限适用于碎石型(浮石、膨胀矿渣等)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2、轻骨料混凝土的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当水泥用量平均增加20%,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约增高10%,但是随着水泥用量的提高,水泥用量每增加50 Kg/m3,容重增加约30 Kg/m3。水泥用量过高时,不但容重大、水化热高、收缩大,而且在经济上也不适宜。我国对高标号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用量规定不宜超过550 Kg/m3。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00 Kg/m3。 二、用水量和水灰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用水量减去干轻骨料一小时吸水量为净用水量。净用水量根据混凝土施工条件和稠度要求按表1-2选用。再根据表1-3选择附加水量。若缺乏轻砂吸水率的数据时,可增加10Kg左右的水,作为轻砂吸水率的附加水。而在试拌时,可根据工作性的要求再进行适当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作业指导书

1. 检验项目名称: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包括:抗渗砼,高强砼,泵送砼,大体积砼。 2.适应范围: 本试验细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使用普通砼的配合比设计。 3. 引用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1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式: a 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 cu,o≥f cu,k+1.645σ 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差(MPa)。 b 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 cu,o≥1.15f cu,k 4.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a 当具有近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差(MPa)。 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的强度值,MPa; mf 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 n ——统计周期内同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3.0MPa时,应按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应取3.0MPa。 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小于C6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4.0MPa 时,应按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4.0MPa 时,应取4.0MPa。 b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强度标准差σ可按表1取值。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委托单位:阳城县力强水泥构件厂报告编号:LQ—PHB13—001 建设单位:河南宝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报告日期:2013年5月22日工程名称:委托日期:2013年5月22日设计强度等级搅拌方法机拌 施工配置强度(MPa)振捣方法机捣坍落度要求(mm)180±20 工程部位 原材料 水泥厂家晋城山水品种及强度等级普通水泥42.5 检验 编号 YX2010-C-01 砂子产地 砂子品种机 制 砂 细度 模数 2.7 含泥量 (%) 0.1 泥块 含量 (%) 检验 编号 YX2012-S-01 石子产地 石子品种碎 石 粒径 (m m) 5-25 含泥量 (%) 0.3 泥块 含量 (%) 检验 编号 YX2012-G-01 掺合料厂家山西晋城 钢铁集团 名称矿粉掺量16.7 合格 证号 YX2012-F-01 外加剂厂家运城名称早强防冻减水剂掺量合格 证号 0301201100701 5 水胶比 每立方混凝土材料用量(kg) 水泥水砂子石子掺合料外加剂322 145 710 1100 65 8.9 0.37 重量比 水泥水砂子石子掺合料外加剂1.000 0.45 2.2049 3.416 0.201 0.023 砂率 (*) 每盘混凝土材料用量(kg) 39 水泥水砂子石子掺合料外加剂50.0 22.51 110.24 170.8 10.09 1.38 说明1、检测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施工中,按照配对称进料,并保证搅拌时间,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做好试块。 3、施工部门根据现场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 4、冬季施工时,外加剂应标准计算。 检验员:审核人:负责人: 阳城县力强水泥构件厂 2013年月日 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监制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与确定

第1题 已知水胶比为0.40,查表得到单位用水量为190kg,采用减水率为20%的减水剂,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 kg A.425 B.340 C.380 D.45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题 普通混凝土的容重一般为 _____ kg/m3 A.2200~2400 B.2300~2500 C.2400~2500 D.2350~245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3题 已知水胶比为0.35,单位用水量为175kg,砂率为40%,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为2400kg,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砂子用量 kg A.438 B.690 C.779 D.103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4题 某材料试验室有一张混凝土用量配方,数字清晰为 1:0.61:2.50:4.45,而文字模糊,下列哪种经验描述是正确的。A.水:水泥:砂:石

B.水泥:水:砂:石 C.砂:水泥:水:石 D.水泥:砂:水:石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5题 预设计 C30 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 MPa A.38.2 B.43.2 C.30 D.4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关于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灰比越大,粘聚性越差 B.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C.水灰比过大会产生离析现象 D.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要从控制原材料的的质量上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量使用新出厂的水泥 B.选用含泥量少、级配良好的骨料 C.对水质没有要求 D.合理选择、使用减水剂 答案:C 您的答案:C

全轻混凝土方案

全 轻 砼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编制日期:

一、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50-069-2007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 《全轻混凝土建筑屋面、楼地面保温隔热施工技术规程》 Q/CQ-01-2011 业主提供的施工图及各种文件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融汇泉景D区3#、4#楼、10#(部分)及地下车库(部分) 建设单位:重庆融汇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联盛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内容: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梨树湾,工程内容为住宅楼地面保温施工,保温材料全轻混凝土的设计等级为1100级,强度等级不小于LC15,设计厚度为40mm。 三、全轻混凝土特点 全轻混凝土是以轻粗骨料、轻细骨料、粉料、拌和用水按照一定配合比经混合搅拌、输送、浇筑成型、保湿养护而成的轻质混凝土。 全轻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热、与基面结合力强、整体性好、不起拱、干缩比小、防火性能好等独特的材性,采用现场搅拌,一次浇注成型,具有施

工安全、方便、速度快、无污染等优点。 四、性能指标及主要材料 全轻混凝土根据建筑工程设计和应用要求,可灵活调整配料比,提供不同密度等级的轻质混凝土。基本性能指标如下表: 全轻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材料组成如下: 4.1 粉料 符合《全轻混凝土建筑屋面、楼地面保温隔热施工技术规程》Q/CQ-01-2011里的规定。 4.2轻粗骨料 符合《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一部分:轻集料》(GB/T 17431.1-2010)里的规定。 4.3水 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4.4其他建筑用添加剂 4.5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发表时间:2009-11-20T11:00:29.90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5月下旬刊供稿作者:宋波[导读] 配合比设计是实现预拌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宋波(江苏固鼎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针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确定混凝土配比时“重设计、轻试配”的现状,结合配合比设计的条件要素,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整三 个方面,系统阐述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突出强调了试配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在经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过程。关键词: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适配调整 0 引言 配合比设计是实现预拌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配合比的确定比较随意,表现在对试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经试验确定配合比,纯凭经验确定配合比,想当然确定配合比,不能够根据原材料变化情况和用户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本文针对上述状况,结合本人实践经验,系统阐述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重点讲述混凝土试配过程。 1 配合比设计的条件要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条件要素包括:工程信息资料、工程技术要求、原材料质量情况、环境条件、搅拌站的生产数据和经验积累等。 1.1 任何预拌混凝土都是为工程及工程施工服务的,配合比的设计必须满足工程要求。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工作性的要求。此外,为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还必须满足相应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的要求。 1.2 目前预拌混凝土市场发展迅速,市场上原材料供应紧张,原材料来源复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必须针对原材料实际状况而确定,并能根据原材料波动情况及时作出配合比调整。 1.3 环境因素一般包括温度、湿度、交通状况等。不同的环境条件对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不同,如夏季施工,由于气温较高,混凝土表面水蒸发速度较快,应考虑防止预拌混凝土干缩裂缝和混凝土坍损过大,这就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适当降低砂率,降低砂率可加快现浇混凝土表面水析出速度,以平衡混凝土表面水蒸发速度,防止干缩裂缝。同时,降低砂率还有利于减少坍损。 1.4 建立企业质量数据库配合比设计计算是整个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第一步,配合比设计计算,就是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些理论、规范经验等选取一些参数,计算各种成分的用量。所以从设计计算的概念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经验数据积累的重要性。任何参数的选都取都是以经验积累为参照的,同时,计算出来的配合比经过试配后,配合比的调整乃至最终确定,也必定依据经验积累的数据为参照。 2 试配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设计计算、试配、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计算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中有详细的表述,这里不加阐述。在《普通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有关试配、调整的内容表述得较少,而试配又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试配所用原材料一定要有代表性,为保证试配结果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试配所用原材料必须要有代表性,则试配所用原材料的取样必须要有代表性。 2.1 取样的代表性在料堆上取样,因为影响取样代表性的因素太多,(例如:料堆的大小、堆料的方向、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个人比较赞成试配所需材料最好在输送过程中连续均衡取样。 2.2 样品取好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制样制样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样品能真正代表原材料,二是样品必须具有高度均匀性。常用的制样方法为四分法。 2.3 所有原材料,都必须严格根据国家标准检验后,才能根据检验结果计算配合比,进行试配。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来不及等所有原材料检验结果出来以后,就要进行试配,那么,作为试配方案确定的人员,就要注意收集原材料统计数据,着重做好下面的工作: 2. 3.1 日常收集原材料供应商的检验、试验报告。 2.3.2 建立企业自身对原材料检验的数据库,对各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要建立独立的分析台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定期评价供应商检验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程度,供应商检验报告长期可靠、准确的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时,报告结果可直接应用。 2.3.3 对定点供应的水泥,要掌握水泥的强度增长规律,并能用回归分析法依据水泥早期强度推定水泥的28天强度。 3 试配前的调整 在混凝土强度试验的配合比确定过程中,必须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条件要素,正确选取水灰比,砂率、用水量等,称之为试配前调整。 3.1 根据原材料状况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就参数的选取,有一些规定,这些规定,也是根据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得来的,可直接使用,例如:在用水量的确定上,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5-10kg,采用粗砂时,则可减少5-10kg,对流动性、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以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对砂率的选取有下列规定:①对细沙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小或增大砂率。②对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③对薄璧构件,砂率取偏大值。 上述内容,均为规程中根据原材料状况,对配合比设计参数的选择进行确定,日常生产中碰到的情况,往往要复杂的多,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原材料检验结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好设计参数的选择,对能够根据原材料检验结果来确定的参数,一定要先检验后确定参数,以确保配合比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3.2 日常做好影响混凝土性能(包括强度)的敏感因素分析当原材料质量特性发生变化时,要分析其对混凝土性能有无影响,影响大小。对影响较大的因素,可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原材料特性值的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具体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时,就是原材料质量特性值对设计参数选取时的影响。以设计参数为因变量,原材料某一质量特性值为自变量(假设其它因素相对稳定情况下),建立相应函数关系。无明显函数关系或找不出函数关系,但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的特性值,其与设计参数的关系也可用数据列表的形式表示。

全轻混凝土方案(最终版)

左岭新镇四期还建社区 1-1#~1-7#楼、1#~3#配电房、1#开闭所及1#地下室全轻混凝土楼面工程 专项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武汉鼎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6月30日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全轻混凝土特点: (1) 四、性能指标及主要材料: (1) 五、施工方案: (3) 六、资源配备: (4) 七、施工工艺流程图: (5) 八、验收计划: (5) 九、质量保证措施: (5) 十、检查验收标准与质量控制: (6)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8)

一、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50-069-2007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 《全轻混凝土建筑屋面、楼地面保温隔热施工技术规程》Q/CQ-01-2011 业主提供的施工图及各种文件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左岭新镇四期还建社区1-1#~1-7#楼、1#~3#配电房、1#开闭所及1#地下室 建设单位:武汉左岭新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武汉鼎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湖北天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内容:本项目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左岭镇,工程内容为项目楼地面保温施工,保温材料全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小于LC15,设计厚度为35mm。施工部位:1~7#楼书房、卧室、客厅楼面 三、全轻混凝土特点: 全轻混凝土是以轻粗骨料、轻细骨料、粉料、拌和用水按照一定配合比经混合搅拌、输送、浇筑成型、保湿养护而成的轻质混凝土。 全轻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热、与基面结合力强、整体性好、不起拱、干缩比小、防火性能好等独特的材性,采用商品全轻砼,一次浇注成型,具有施工安全、方便、速度快、无污染等优点。 四、性能指标及主要材料: 全轻混凝土根据建筑工程设计和应用要求,可灵活调整配料比,提供不同密度等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与确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与确定 第1题 已知水胶比为0.40,查表得到单位用水量为190kg,采用减水 率为20%的减水剂,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 A.425 B.340 C.380 D.45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题 普通混凝土的容重一般为_____ kg/m3 A.2200~2400 B.2300~2500 C.2400~2500 D.2350~245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3题 已知水胶比为0.35,单位用水量为175kg,砂率为40%,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为2400kg,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砂子用量kg A.438 B.690 C.779 D.103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4题 某材料试验室有一张混凝土用量配方,数字清晰为 1:0.61:2.50:4.45,而文字模糊,下列哪种经验描述是正确的。 A.水:水泥:砂:石 B.水泥:水:砂:石 C.砂:水泥:水:石 D.水泥:砂:水:石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5题 预设计C30 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MPa A.38.2 B.43.2 C.30 D.4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关于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灰比越大,粘聚性越差 B.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C.水灰比过大会产生离析现象 D.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C2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步骤

C2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步骤(一)1、设计依据 (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2、设计条件 (1)水泥:西安蓝田尧柏P.O42.5水泥,经检测物理指标和力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富裕系数为1.06 (2)碎石:渭南蒲城尧山碎石场碎石,经检测符合5~31.5mm 连续级配,掺配比例为1-3:1-2:0.5-1=40%:30%:30% (3)河砂:临潼新丰何寨季家砂场,经检测细度模数在Ⅱ区中砂范围内。 (4)水:采用灞河水,经外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5)外加剂:陕西协和建材有限公司,泵送剂 (6)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和现场具体施工工艺确定坍落度为180~200mm。 3、求试配强度 f cu,o≥f cu,k+1.645σ=25+1.645×5=25+8.225=33.225 4、求W/C W/C=(aa×f ce)/(f cu,o+a a×a b×f ce) =(0.46×45)/(33.225+0.46×0.07×45) =20.7/34.674=0.60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调整水灰比为0.52)

5、查表得用水量为210(Kg),掺外加剂的用水量为mwa=mwo(1-β)=210×(1-0.16)=210×0.84=176(Kg) 6、求水泥用量为m co=m Wo/(W/C)=176/0.52=338(Kg) 7、查表得砂率为44% 8、假定混凝土密度为2440Kg/m3 9、求每方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水泥+砂(x)+碎石(y)+水=2440 44%={砂/(砂+碎 石)}×100% 338+x+y+176=2440 44%={x/(x+y)}×100% x+y=1926 44%=x/1926 x=847 y=1079 10、理论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泵送剂 338:847:1079:176:3.38 1 : 2.51:3.19:0.5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