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理论知识

智力障碍理论知识
智力障碍理论知识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学知识

1、智力障碍儿童的定义:年龄在18岁以下,智力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并伴随着明显的社会适应性行为障碍的儿童。

2、智力障碍的分级:

(1)传统上,按照接受教育的能力,可以把智力障碍分为:可以教育的、可以训练的和需要

监护的三个级别。

(2)按照智力障碍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这四个级别又分别称为四级智力障碍、三级智力障碍、二级智力障碍和一级智力障碍。

四个级别所对应的智商和社会适应能力分别是:

轻度的智商在?2.01~3个标准差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属于轻度适应缺陷;

中度的智商在3.01~4个标准差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属于中度适应缺陷;

重度的智商在4.0l~5个标准差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属于重度适应缺陷;

极重度的智商在5.01个标准差以上,社会适应能力属于极重度适应缺陷。

3、智力障碍儿童的病理原因:

遗传因素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孕期感染是导致智力低下患儿的又一主要致病因素,尤以妊娠前三个月感染影响最大;再者孕期营养不良是宫内胎儿生长迟滞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学专家经过大量研究,现在可以知道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

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

4、出生后患病?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4、预防措施:要减少弱智儿童的发生,就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避免近亲结婚,对严重遗传病尽量动员绝育术。? 避免早婚和超过40岁妇女高龄生育,因为容易使染色体异常发生先天愚型。? 做好产前保健检查,提高处理难产的技术,减少产伤,有条件的地区对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早发现病人,早期治疗,减少弱智儿童发生。

一级预防

采取措施积极防止或减少智力障碍的发生。例如:普及婚前检查,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提倡优生优育,反对近亲结婚,缺碘地区的重点人群及时补碘,科学接生等等,可以有效地预防智力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采取二级预防措施旨在阻止一些致病因素导致智力障碍。例如已经发现一个儿童有,就可以为该儿童制定严格的食谱,减少或基本不让他进食带有苯丙酮酸的食物,就可以有效地阻止体内大量积累苯丙酮从而避免影响大脑发育。同时,对一些可能出现智力障碍但尚无明显障碍表现的儿童(称为“高危儿童”)提供医学、教育和社会等全面帮助,可以有效地减少高危儿童出现智力障碍。

三级预防

采取三级预防旨在减轻智力障碍产生的消极后果。对智力障碍儿童和高危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就是最重要的三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限制障碍带来的功能缺失,让智力障碍儿童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

一级预防是在做好婚检和产检,二级和三级预防是对于儿童出生之后有轻微症状的进行预防,智力障碍在大多数人看来或许是没能够接受的,但不管是怎样的结果,应该坦然接受。

5、掌握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和个性发展特点

认知发展特点: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对认知的有关概念并么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可以

肯定的是,认知实质上就是对信息的接收、贮存和使用,具体表现于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的活动,其中,智慧活动是最主要的活动。

感知特征:A感知速度缓慢B感知觉容量小C视知觉不够分化。

注意特征:A不随意注意占优势,随意注意发展缓慢。B注意的稳定性差,并且难以转移。C注意范围狭窄。D注意的分配能力差。

记忆特征:A遗忘规律先快后慢.B有识记不正确现象。C以机械记忆为主,有意义记忆为辅。思维特点:以具体直观、概括或抽象水平低是智力落后儿童最典型的思维特点。

学习特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学习兴趣较少,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的需要不占优势。

个性发展特点:

意志品质:A主动性不足。B意志软弱。C缺乏自制力。D固执。

情绪特征:A情感分化慢。B情绪受环境影响大。C高级情感体验少。

自我评价的特性:过低的自我评价和对自己过高的评价。

6、智力测量的原理:

从第一章所介绍的智力落后的定义可以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智力落后,主要是从他的智力发展水平和适应性行为水平来判断。而智力发展水平和适应性行为水平,分别通过智力测验和适应性行为测验来评估。因此,智力落后的评估问题主要涉及到智力的评估和适应性行为的评估两方面.

第一节智力与智力测验

一智力概念的历史沿革

长期以来,智力的概念问题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众说纷纭的

问趣,至今没有一致的意见。

智力一词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上很早就出现过。战国时期的韩非说:“智力不用则君穷乎臣。·①东汉的王充说:“夫贤者才能未必高而心明:智力未必多而举是。”①三国时期的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用。·②苟子也曾说过:·知之在人者谓

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①类似的描述还能找到很多,虽然它们还只是初步的.表面的和肤浅的,但毕竟已经涉及到了智力这个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来看,对智力的这些描述是难能可贵的。在西方,大约从古希腊起便有了刘智力本质的种种揣测。哲学家柏拉图曾试图用三分法讨论智力的概念。他把理性和心智。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训练

⒈掌握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训练的一般方法

1、逐步养成法:逐步养成法是行为矫正的一个方法。它对于智力落后儿童自理行为的养成

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实施方法是把要塑造的行为通过任务分析,分成一个个的步骤,即小步子,然后采用正向或逆向逐步强化的方法,逐步逐步训练,整个训练步骤训练完毕,行为也就养成。

2、游戏法:训练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重要方法。

3、实际锻炼法:是指让儿童到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学习的方法。

⒉掌握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矫正的一般方法

1、纠正:当儿童在说话时出现表达不正确,教师应立即予以纠正,而不要置之不理。例如,儿童说:“这是一只漂亮的房子”,教师应马上纠正:“这是一座漂亮的房子”或“这是一栋漂亮的房子。

2、扩充:当儿童表达不完整或不充分时,教师应立即加以扩充。相当多的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有一种简约化倾向,即句子中常常只有主语和谓语,缺乏其他修饰成分,这时候,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扩充。例如,儿童说;“我吃饭”。可以扩充为“我正在食堂吃饭。” 3.简单说明(simple expatiation):即对儿童的语言加以简单的说明,使其意思更清楚明了。例如,儿童说:“狗在叫。·可以简单地说明为:“小狗看到有人来了,在汪汪地叫。”

4.复杂说明(complex expatiation):教师对儿童语言的说明比简单说明在内容上更详细,句子结构上更复杂。例如,儿童说:“狗在叫”。教师可以说;“有一只大黄狗,当看到一个以前从未看见过的人向它走来的时候,它瞪起双眼,汪汪地叫起来”。

5.变换方式(alternatives):对儿童的厝言表达方式加以改变。例如,儿童说:“小狗正在汪汪地叫”。教师变换一下方式,说:“是的,小狗正在汪汪地叫”。可是,它为什么会叫呢?是生病了还是有人打它?

6.完成(completion):这种方法类似于我们经常用到的填空练习,即由教师说出或写出句子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儿童自己去完成。例如:“天空是(蓝色的)”、“鲜花是(美丽的)”、“动物园里有(老虎)”。

7.替代(replacement):用不同的物品或动作来替{t同一句型中的主浯或润浯。例如,可以让儿童练习:“(小猫)跳’、(小鱼)跳’、小猫(叫)、小狗(叫)”。

8.变换的替代(alternative replacement):与前面的替代相比,这种方法更灵活,更富弹性。例如,·(小狗)正在叫”,“(小猫)正在叫吗?”(小狗)叫得多凶啊,·

9.复合(combination):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些零散的句子,要求儿童自由联结成一个或几个句子。例如下面三个句子“桃花开了“,“桃花是红色的”,“桃花在公园里”,可以结合为“红色的桃花在公园盛开”。

10 修改(revision):在语言训练中,教师要求儿童在不改变原文意义的前提下换成另一句话来表达。例如,儿童说:“我的叔叔名字叫张三。”换成另一句话就是“张三是我叔叔”。

⒊掌握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训练的一般方法

1.教具的选择及使用。教具在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伊塔德、谢根,蒙台梭利等都非常重视教具在感知训练中的应用,并自制了一大批教具。可以这样认为在感知肌能训练中,离开了教具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和家庭要注意使用教具。

首先,组织者要充分认识到教具的作用。如听觉(听能)训练中,要儿童辨别各种鸟nL,声,(很明显)我们无法在所有场合所有时间将许许多多鸟展现在儿童面前,相反,录音磁带和幻灯机(或电影机和图片)相结合,则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将鸟叫声(鸟和声音两种刺激)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是靠了磁带和底片和图片这些教具的作用。

其次,组织者应积极寻找教具.感知训练中使用的教具和感知训练的内容一样非常丰富。大体讲来,凡是与人的感知有关的实物、玩具等等都可作为教具,如针,线,剪刀、水果、粮食(大豆,谷粒,米粒),收录机,幻灯机以及各种玩具和穿的服装等等。教师可以自制教具,也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教具,也可以买儿童玩具作教具(如中央教科所的333——系列玩具就是很好的一套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训练教具)。组织者要注意使教具与教学内容配套,尽量做到系统化。

第三,组织者应正确地使用教具。感知肌能训练中教具主要是用来操作进而克服智力落后者的缺陷的。因此,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操作使用教具的机会,相应的教具如沙包,彩球等,最好每个学生都有一份。教具的具体使用请参考第八章。

2.感知训练的组织。对于感知训练的组织问题,未有一致的意见。有人强调将感知训练作为单独内容来看,有的人主张将感知训练和各科软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设。到底何种方式为好,尚无定论。实际上,感知训练的内容牵扯到许多方面,它和各科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教委颁布的智力落后学校的课程可以分做三大部分:一是活动课,包括体育。美工,音乐。兴趣活动等。二是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三是劳动技能课,活动课本身就是一些感知肌能活动,像体育课中的正步走,俯卧撑;像美工课中的纸工,泥工等:像音乐课的唱歌弹琴等。劳动技能课也有感知肌能的训练作用,即使文化课中也存在着感知训练的内容。因此从提高效益出发,我们试图提出以活动课为基地向其它科渗透,以专设课为辅助的组织策略。具体组织时,可分三大组织方式。(1)将肌能训练,感知能力和肌肉活动的配合以及空间位置的认识和活动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美工,音乐教师相互协作,作好有关训练。

(2)将感知训练内容和文化课结合(尤其是小学低年剁,辅之以专门的感知训练课。(3)将劳动拔术课纳入感知训练的荚糠最下,有意识地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肌肉活动能力。这样,单独的感知训练的课时减少,加大了活动课的内容,也丰富了这些课的内容和形式。这就要求学校有一个整体规划,既分工又合作,将感知训练的内容合理地分配于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3.将游戏法作为感知训练的主要方法。感知训练应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因此,组织者在组织时应多以游戏的方法,寓训练于兴趣中,寓训练于活动,游戏中,提高训练的效果。关于游戏法的详细内容请参见第九章。

4.训练和示范相结合,以训练为主。感知肌能训练主要不是教授给学生有关的知识,它主要是通过有关的信息刺激来发展儿童的身心机能。因此,传授知识不是本课程的目的,本课程应以训练为主。在训练时,组织者要注意示范,注意纠正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错误方式方法和缺陷行为。感知肌能训练的实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目前国内尚无多少实践可供提炼。但是基本方面是肯定的,用大的信息量来刺激智力落后儿童,以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多的刺激量,达到此一目标,感知训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个别化教学计划与行为矫正技术

⒈掌握智力障碍儿童行为矫正的理论和技术

第二节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行为矫正是以一系列学习原理为理论基础的.本节主要介绍·和行为矫正有关的理论。

一应答性条件反射厚理

典型的应答性条件反射的理论是巴甫洛夫(Pavlov.I.P)用狗做实验完成的。

食物(如肉松)作为无条件刺激物(us)能引起狗的无条件反应(uR),即食物能引起狗分泌唾液。铃声做为五条件刺激物(cs),不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应。但是如果将食物和铃声配对,即在喂狗食物前先让狗听列铃声,这样反复操作10次以后,不给狗食物只让它听到铃声,狗也会分泌出少量的唾液的反应。如果配对继续下去,即让狗先听到铃声再给予食物,这样20,30次以后,仅仅让狗听到钤声,狗也会分泌相当的唾液,即条件反应(cR)形成。’

上述过程用图丧示即是;

学习之前:食物(uS)+分泌唾液(UR)

(条件作用前) 铃声(cs)+无反应或无关反应

学习过程:配/食物(us)+分泌,唾液(uR)

(条件作用中) 对[铃声(cs)———口,

学习后:铃声(cs)+分泌唾液(CR)

(条件作用后)

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结论是:

(1)条件刺激(cs)和无条件刺激(us)经过多次配对(学习) 之后,条件刺激也会引起反应(cR)。

(2)在条件刺激之后给予无条件刺激,或者将条件刺激搭配起来,给予无条件刺激称为强化。强化某一刺激,不强化与之类似的刺激,则前者产生条件反射,后者不产生条件反射。这称之为分化。

(3)条件反射形成之后,不再强化条件刺激,仅呈现条件刺激物,那么条件反射就会趋向停止,这称之为消退。

(4)条件反射形成后,和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电会产生条件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泛化华生(Watson.J,B)利用敲打金屑棒发出的尖锐的声音作为无条件刺激,仅仅几次就建立了儿童对白鼠(条件刺激)的恐惧反应.儿童本来喜欢白鼠,当儿童接触白鼠时配之以尖锐的金属敲击声,便建立了儿童对白鼠的惧怕反应。随之,通过强化,华生又将儿童惧怕白鼠的反应类化到白兔上,即建立了儿童惧怕白兔的反应.应答性条件反射在行为矫正中.应用很广,厌恶疗法,内部敏

5e法.系统脱敏法都是应答性条件反射原理的应用.

二、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Skinner,B.F)所创造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是通过·斯金纳箱·的有关实验提出的.

饥饿的白鼠在箱内到处嗅闻,偶尔它碰到连接食物仓的杠杆,掉下一颗食物豆(或鱼片),白鼠很快吃完。然后,他又到处嗅闻,偶尔碰到连接食物仓的杠杆,又掉下一颗食物豆。经过多次反复,白鼠就学到了这样一个事实:按压杠杆就会出现食物,按压杠杆成为获取食物的手段。这样,杠杆(s)和按压杠杆(R)这个行为之间就形成了固定的联系。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结论是:

(1)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发生后,如果有食物出现(强化物),那么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就会增加。

(2)如果一个操作(行为)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强化物),那么这个行为发生的次数就会增加。

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在行为矫正中得到较多应用。正强化原理,惩罚原理可以看作是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应用。除去上述两种理论外,影响行为矫正的理论还有认知学习论和模仿学习论.认知学习论强调通过主体的认知即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参与来改变自身的行为。摹仿学习论强调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摹仿来改变成建立自己的行为,我们认为,智力落后儿童特别是中度以上智力落后儿童的自我意识能力较差,因此,我们不准备详细介绍有关的认知矫正法。

第三节强化物

我们将会看到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在智力落后儿童的行为矫正中,特别是在使用条件反射的有关结论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拟专节对此加以介绍.一强化物的含义与分类

强化物是一种刺激,它对于行为的产生或巩固具有某种促进作用。前述应答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物即食物就是强化物,操作条件反射中,自鼠按压杠杆后出现食物豆,这食物豆就是一种强化物。强化物对行为具有强化作用。例如,儿童向长者称‘爷爷·(行为),长者报之以微笑(刺激)和“好孩子·(刺激)的赞扬声,那么,微笑和“好孩子·就是强化物。

关于强化物的分类,因标准不同,结果不甚一致。台湾学者陈荣华将强化物分为如下几类:

I.原级强化物或非社会性强化物。这类强化物主要以·物·的形式出现,包括食物、操作性物体和拥有性物体.

(1)食物性强化物。如饼干,雪糕、巧克力等。

(2)操作性强化物。如玩具。电视,乐2S等。

(3)拥有性强化物。如小刀,手套,钢笔等。

2.次级强化物和类化强化物。这类强化物以·符号’或·象征物·出现。是指和其他原级强化物发生关联而获得相等强化效果的刺激物。如分数,奖状。毕业证等。这一类强化物的优点是:

(1)它的陵用不受时空的限制,如某种食物没有时就不能作强化物;

而分数可以随时都有o(2)强化效果优于原级强化物。

3.社会强化物。是指在交往中表现出的动作,语言及体态语官.如微笑.拥抱、‘好孩子·等。

4.代币。能够累积并且可以代换其他强化物的条件刺激物称为代币。这实际上是一种次级强化物。它本来不具有强化作用,但是使之与其他有强化作用的刺激物相关联,这样,它也具有了某种强化作用,故称代币。

第四节行为矫正的几个基本原理和策略

本节我们仅介绍几个常用的并且在智力落后教育中使用较多的原理或策略。

一行为矫正中常用的几个厚理

1.正强化原理

我们先看这样的两个例子。

例(1) 教师刚给特殊班的智力落后学生布置完作业(情境),

常有破坏性行为的xx生此刻正在桌边安静地做作业(行为),教师走向XX,拍拍他的肩,说:·XX你真用功,这次你一定能按时交上作业,对吧9”(直接结果),这样xX学生将来更有可能在教室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例(2) 儿童早饭后上学(情境),笑着向父母说:“爸爸妈妈再

见I·(行为)爸爸妈妈说:“好孩子,再见I·(直接结果)那么将来小孩上学前更有可能喊“爸爸妈妈再见·(长期影响)。

上述两个例子表示:

行为发生后如果接着跟随一个良性刺激,那么今后再发生类

似行为的可能性增大。或进一步描述为: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某人做了某件事之后,立即给予一个好的结果,那么今后这人遇到相似情境时就很容易去做同样的事情。这就是正强化原理。行为发生后出现的这个好的结果(良性刺激)叫做强化物,由于他具有奖励性才使行为巩固下来.下面我们选择的这个例子就是利用正强化的例子⑦。查尔斯是一个教养院的重度智力落后患者,身体很强壮。因他伴有严重的癫痫,故需经常服药。但是,他总是吐出护士在早上和中午让他吞的药。由于他的强壮,总是能成功地反抗护士强迫他吃药。护士便选择了用正强化的原理来矫正他的行为。查尔斯非常喜欢抽烟。但是,他并不是时时都有烟抽。一天早晨,护士和查尔斯坐在一起,在附近的一张查尔斯达不到的桌子上,她放了一把假药丸。她大约每隔一分钟递给查尔斯一颗假药丸,指导他吞下去,一共10次。但是,查尔斯只吞下第3颗,其余全都吐了出来。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护士非常坚决地试着把药丸故到查尔斯嘴里,约1分钟1颗,他吐出了开始的7颗,吞下了第8颗,第9.1o颗也被吐了出来。接着,护士拿出一支烟对查尔斯说:·我把药放到你嘴里。如果你吞下去了,我就让你吸一口烟。·(指导语)。然后她把药丸放到他嘴里,但他又吐了出来,在接下来的4分钟,查尔斯吐出了4颗药丸。这段时间,查尔斯非常渴望抽烟,甚至显得很可怜.但护士努力克服丁对查尔斯的怜悯,坚决地按指导语做,当他吞下了放在他嘴里的第6颗药丸时,她立即给他吸一口烟(用强化物强化),且极力表扬他(强化).在按下去的4个1分钟间隔坐,他吞下了4颗药丸,每次都让他吸一口烟.第二天早晨,护士按照同样的指导语进行训练(吞下1颗药丸吸一口烟),结果他吐出了开始的两颗,以后的8颗都吞了下去。第三天早晨,他又进行同样的程序,除一颗外,查尔斯吞下了所有的药丸。

根据这样的进步,护士很容易将这个程序迁移到服真药丸的治疗中去。

在利用正强化原理时,要注意下述几点:·

(1)明确儒要强化的目标。

(2)选择有效的强比物。

(3)行为发生后立即予以强化。

(4)避免误用正强化。

误用正强化的例子很多。例如,智力落瞬儿童正在用餐(情境),一个女孩举起碗在大声怪叫(行为),一位保育员走过来向其空碗加上米饭(直接结果——强化),将来当女孩空碗时,更有可能发出怪叫声(长远影响)。

2.消退原理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 母亲正在洗衣服,儿子在一边玩耍(情境),儿子开始用脚屠门(行为),母亲仍旧洗衣服,对儿子蹋门行为不予理睬(直接结果),今后儿子用玛门引起母亲注意的可能性减小(长期影响).

例(2) 在一个弱智儿童班级中,一些儿童完成了作业并举手示意(情境),另一个智力落后儿童开始咬指甲(行为)。教师注意举手的学生而不注意咬指甲的学生(直接结果)。今后咬指甲学生类似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减小(长期影响)..上述两个例子表示:

行为发生以后,如果不跟随通常的强化,那么今后再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减小。或进一步描述为: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某人做了某件事情之后,并不跟随通常的强化,那么今后这入遇到相似情境时,做同样事情的可能性减小。这就是消退原理。行为出现后,环境不予理睬,即行为不再受到强化,那么这种行为就会消退。

下面是利用消退原理矫正智力落后儿童缺陷行为的例子①。

十岁的弱智儿童彼得患有孤独症。矫正者企图教他说话并参加一些基本的幼儿园活动。但是彼得经常大发脾气,具有诸多缺陷行为。如跺脚,蹋人,尖叫,扔东西.打自己耳光.哭喊,或者乱喊·割·,·针刺’。“医生’这类的话语,影响教学活动。这些行为可能是他受到挫折(例如阻止他离开房间)或者是强化不当造成的,矫正者试图用消退原理消掉他这些缺陷行为。矫正最初在—间小房间内进行。他坐在扶手椅里,扶手椅靠着墙,以防止他来回走动。每当他开始发脾气时(行为发生),治疗者就转过身去不理睬他(不予强化),直到他停止发脾气,并安静地坐上15二20秒时(良好行为发生),才向仙说:·好孩子。”并给他一枚代币(强化优良行为),这代币以后可以换取食物或糖果。每当彼得不发脾气达15—20秒时,可接受另一代币。由于本程序是不理睬他的发脾气行为而同时强化他安静坐着的行为。结果经过九次训练之后,他的发脾气行为在教育情境中逐渐地减少,并趋向于不再发脾气。这样便可以发展他的言语能力和其他技能.在利用消退原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消退的行为应该非常具体,不应该笼统,同时,不能希望在短时间内消退所有的不良行为。

(2)在消退某一行为的过程中,这一行为电许变得更坏,矫者对这一点要心中有数。

(3)消退最好应和其他原理如正强化相结合,在消退不良行{为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优良行为。

(4)避免误用消退原理。

下述两例是对消退原理的误用,请注意。

例(1) 福利院中两个保育员在讲话。一个智力落后儿童走过来站在边-E(情境)。他耐心地站在边上等了几分钟(保育员没有反应),最后他开始打扰保育员,保育员停止谈话,听他说话(直接结果)。今后,他安静等着的可能性减少,而打扰的可能性增大。

例(2) 智力落后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和保育员坐在电视机室(情境),某一智力落后儿童安静地坐了20分钟(行为),保育员只顾自己,没有人对安静坐着的儿:童有反应(直接结果),将来这儿堑静坐的可能性减小(因为这个行为没有强化)..

3.惩罚原理

看下述两个例子:

例(1) 爸爸、妈妈,儿子三人正在吃午饭(情境),儿子饭毕用筷子响亮地敲着饭碗(行为),妈妈用筷子猛力敲了一下儿子的手腕(直接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境,儿子再敲碗的行为可能减少。

例(2) 三年级的同学正在自习(情境),学生小A用手捅了小B一把,两人争吵起来(行为),这时老师进来当场宣布给小A班级内记过处分(直接结果),那么,今后类似情境下小A再捅小D一把的行为可能减少。

惩罚原理被描述为:某个行为发生以后,如果紧跟一个不良后果(或厌恶刺激),那么,这个行为今后出现的可能性减小。或者<进一步描述为;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某人做了某件事情之后,接着跟随一个不良后果,那么今后这人遇到相似情境时做同样事情的可能性减小。这个不良的后果或刺激叫惩罚物。批评,记过处分等是学校常用的惩罚物。惩罚原理的使用还包括剥夺儿童某些喜欢的行为,如取走他的玩具,禁止某种游戏活动等。我们强调惩罚原理在行为矫正中的作用,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主张用体罚来矫正学生的行为。

下例是一个应用惩罚原理的事例④:

智力落后儿童里基因为抓人和咬人被牢牢戴上特制的布手套和面罩,工作人员想矫正里基的这两个行为。他们先决定矫正他的咬人行为,然后再解决抓人行为。他们估计里基咬人(或抓人)的可能的强化是工作人员跑来营救受害儿童时引起的注意。显然,不能用不管受害儿童来消退这种不良行为,那样,将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工作人员考虑是否可用惩罚来矫正他的不良行为。通过观察,他们看到里基不喜欢戴他的面罩,这样,他们就将面罩作为惩罚物。他们设计了这样的程序:里基只要不咬人就可以不戴面罩,但一咬人就被戴上面罩。在他一次咬人之后,他立即被戴上面罩,并持续十分钟。当面罩去掉后,对于·不咬人·行为,他得到了大量的社会注意(如表扬,赞美等)。不久,里基就不再咬其他儿童了。

这以后,他们决定用手套作惩罚物来矫正抓人行为,即里基只要抓人就被戴上手套。在他抓人事件发生后,就立即给他戴上手套十分钟。但这个策略失败了,抓人行为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丁,这说明手套不是惩罚物而可能是强化物。于是工作人员又尝试将面罩作为惩罚物使用。如果戴上面罩还抓人,他们决定(也仅仅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击。这个程序的结果相当有效。里基的抓人频率逐渐减少。当面罩戴着时,他的抓人次数很快降到了零。、

在使用惩罚原理时,要注意下述几点,

(1)要选择有效的惩罚物。所谓有效,是指个体最厌恶或最

不易接受的刺激。

(2)要明确敞惩罚的行为,避免将惩罚的行为泛化。

(3)把握好惩罚的时机,在行为发生后立即予以惩罚。

(4)惩罚的态度要一致,特别是在家庭或学校,父母,教师

要有一致的态度。

(5)惩罚原理要和弧化原理结合使用,惩罚的同时强化其优

良行为。

(6)避免惩罚误用。

误用惩罚的例子非常多见,下述即是一例.

妈妈在洗衣服,儿子在一边胡闹,妈妈劝说不听(行为)。一周后爸爸出差回来,妈妈将儿子的前述行为向丈夫诉说,结果爸爸二话没说抬手就打在一边好好玩耍的儿子。

4.相互抵制原理

我们先看下述例于。

一个小女孩比较喜欢唱歌,但她有赖床行为,往往不能及时起床上学。当父母将其叫醒则在床上哭一阵。后来父母在矫正者指导下和女儿订了合同。若她起床后马上唱歌的话就可以得到两个圆圈,起床不唱歌只得到一个圃圈。每周若获得十个圆围(5天),周日可去公园游玩,并吃冰淇淋。开始的时候,她起床后全家一起合唱简单的歌曲,并鼓励她一起唱。为了“唱歌’和得到去公园的机会,她就不能·哭泣’,结果不到一周就把小女孩爱哭习惯矫正过来。人的行为方式在同一时间或空间上往往只有一种方式,与这种方式相反的方式就不会发生,如兴奋时往往不能平静,兴奋与平静往往互相抵制,不能同时发生(上例中小孩唱歌就不能哭泣)。这就是相互抵制的原理。相互抵制原理在行为矫正中应用也较多。像矫正智力落后儿童的自伤行为,可用相互抵制原理,如矫正儿童的撞头行为,鼓励她唱歌跳舞,只要进行这些活动,其撞头行为自然不能发生。

二行为矫正的几个主要策略

实际上上述各原理的使用不是单一的,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要同时使用几种原理,制定出一个具体的策略或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矫正。下面是几个常用的策略或方法.

1.逐步养成策略又称塑造策略。它在塑造智力落后儿童的不足行为中尤其是程变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的行为中,有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意义是指连续强化与终点行为有关的一连串反应或行为,最后塑造出新行为的方法。逐步养成策略和任务分析法有联系。往往将终点行为通过任务分析确定一连串的分步行为,然后利用正强化原理先建立各分步行为。

人类许多行为的形成过程也是这样的。如婴儿发·妈妈”音的过程;(1)口中发出声音妈妈就予以强化,(2)发出丫丫丫的声音才强化;(3)发(mn)才强化;

(4)发(m。,m。)才强化。有人用逐步养成策略成功地塑造了大脑麻痹且右半身偏瘫的6岁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走路行为。他们确定的终点行为(要求她毫无援助地从电视室独立走到餐厅),然片确定了与终点行为声关。

⒉会制订智力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

⒊智力障碍儿童游戏活动的组织

四、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

⒈理解我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关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种类和相关说明等方面的内容,并能联系教学实例进行说明。

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培智学校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较全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

3.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

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

4.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在课程开发上,继承我国特殊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结合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实际,通过探索、总结、发展和创造,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课程,使课程更适合智力残疾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6.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

在课程实施中,各地在使用国家课程方案时,可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性。

三、课程设置

表1 培智学校课程计划表(节)

四、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本课程方案(简称“方案”下同)立足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课程设置的原则,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方案充分考虑了智力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构建了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一般性课程体现对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约占课程比例的70%~80%;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约占课程比例的30%~20%。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一般性课程为必修课,设置以下六类科目:

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活适应——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劳动技能——以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对学生进行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能力。

唱游与律动——课程将音乐律动与舞蹈、游戏相结合。通过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和律动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绘画与手工——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运动与保健——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通过体育运动,提高

学生的大肌肉群活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平衡能力,刺激大脑肌能的发展。提高安全意识和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习基础的卫生保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知识和方法,培养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选择性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的区域环境、学校特点、学生的潜能开发需要而设计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有四类科目,课时可弹性安排。

信息技术——以学习简单的通讯工具运用、计算机操作、互联网络运用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一般在高年级设置。

康复训练——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知、言语、思维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语言——在学生已有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学习第二语言,如:地方语言、民族语言、普通话以及简单的外语等;对不能使用语言的学生也可以采用其它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或沟通辅具。

艺术休闲——通过程度适宜的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活动,使学生尝试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丰富、愉悦学生的精神生活;学习若干种简单的休闲方式,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提高智力残疾学生的生活质量。

校本课程——学校可根据地域特征、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设置和开发的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课程的开设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与地方的课程资源。

4.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社会实践时间活动为2周,机动安排时间为2周(用于远足、参观、运动会、艺术节等)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为13周。

1~6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不超过30节,7~9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不超过32节。

5.每节课上课时间一般为35分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智力残疾程度和课程的性质进行适当调整。

6.每天安排15分钟晨会,进行专题教育活动;每天安排30~40分钟眼保健操、广播操和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每周安排2课时班队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建议低年级安排综合实践活动,高年级安排班队活动),高年级可安排2课时课外兴趣活动。

7.学校应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应将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训练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体需要安排一定时间的个别训练,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补救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8.课程评价

⑴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广泛性焦虑障碍第七

广泛性焦虑障碍 一、定义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有原因不明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有显着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往往能够认识到这些担忧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因难以忍受而感到痛苦。病程不定,但趋于波动并称为慢性。 多数GAD患者合并有抑郁障碍或其他焦虑障碍,称为共病现象。常见的共病有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等,共病造成GAD的诊断和治疗困难。 二、流行病学 GAD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约为%%,在普通人群中年患病率%%,45—55岁年龄组比例最高,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GAD常为慢性病程,国外资料显示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已经有10年病程者并不少见。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荟萃分析表明GAD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度大约为32%。 2.神经生物学: (1)神经影像学: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杏仁核,研究发现GAD的青少年杏仁核体积增大,前额叶背内测体积也增加;杏仁核、前扣带回和前额叶背内测活动增加,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而前额叶背外侧活动相对下降。(2)神经生化 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焦虑伴有警觉程度增高和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表现,提示患者的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加。某些可以降低去甲肾上腺素能活动的药物如可乐定,有减轻焦虑的作用。? ②?5-羟色胺的作用:??5-羟色胺释放增加时,出现明显焦虑反应。??? ③γ-氨基丁酸的作用:γ-氨基丁酸有抗焦虑的作用。焦虑也许与γ-氨基 丁酸的功能不足有关。 ④乳酸盐的作用:静脉注射乳酸盐可以引起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研究的重 大进展之一。乳酸盐的致焦虑作用已在制造焦虑模型及检验抗焦虑药物的疗效中得到应用。 ⑤另外,尚有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血浆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及白细胞介素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皮质醇却低于对照组。待焦虑症状缓解后,上述各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 3.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焦虑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从而形成焦虑。在临床上,一些焦虑障碍的患者病前有应激性生活事件,特别是威胁性事件更易导致焦虑发作。近来的研究显示童年时期发展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对照料者的矛盾情感、父母的过度保护、被虐待和威胁、与养育者过多分离均可能是焦虑产生的原因。 四、临床表现 GAD起病缓慢,可与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尽管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症状迁延,病程漫长者社会功能下降。 1.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 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有的患者不能明确意识到他担心的对象或内容,而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内心体验,称为

焦虑和焦虑障碍的专业判断和详解

焦虑和焦虑障碍的专业判断和详解 ?彻底认识焦虑 可能每个人经常会说到一个话题,比如我最近好焦虑,那么焦虑这个名词,大家的理解是一样的吗? 很多人想到焦虑,可能首先想到一个词语——担忧。 “我担忧很多的事情,因为我担忧下个礼拜是不是要考试?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我担心我的身体健康会怎么样啊?唉,我担忧房贷什么时候还呢?等等等等。” 焦虑是不是等于担忧呢? 担忧确实就是焦虑的一种,而且是主要的一种心理状态。 但也有一些人说:“我很紧张,紧张是不是焦虑呢?” 你会发现其实从这些心理学的名称里面,它们的概念是有一些相互重叠的。 “考试之前很紧张”——可以理解为考试之前很焦虑;“站在台上发言很紧张”——也可以说站在台上很焦虑,所以你会发现紧张原来也是焦虑的代名词;还有,恐惧,是不是也是一种焦虑呢,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焦虑呢? 有些人害怕,那他们怕什么呢?当然我们说“看到老虎会恐惧,看到蟑螂也会恐惧”,还有些人到了高处也会恐惧? 还有一些人可能还恐惧一些莫名其妙的一些东西,平常人觉得不恐惧的东西,他会恐惧,比方说有些人怕水,有些人怕坐飞机,有些人怕坐高铁,有些人怕打针,就会发现它也是焦虑的一种体现方式。 那么还有一些人呢,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烦闷,容易生气,觉得最近心情特别烦躁,有的时候稍微一点小事情会发怒,这会不会也是一种焦虑感呢? 又或者说“有些人在人前讲话会非常脸红、惊慌、出汗、很害羞”,害羞会不会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方式呢? 所以说你看我们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它不同的含义,其实来讲,都跟焦虑是沾边的。

包括还有一种内疚,会觉得对不起别人,会觉得生存愧疚,其实你会发现他心里面也是忐忑不安的,所以有的时候焦虑它囊括的东西是很多的,那焦虑到底是什么呢? 通常来讲,焦虑是指向未来的,它是指向那些可能的不幸或者危险,它具有一些不确定性,对未来没有把握,他害怕,很担忧,这个通常就是焦虑。 有人说世界上是没有不焦虑的人的,因为人总归是有欲望的,无欲无求可能就出家了,但其实出家人也是有欲望。 有人说只要有了欲望就会有焦虑,这个观点也是很有意思的,其实焦虑它也不单纯的心理层面事情,焦虑的人有时候还有很多生理的反应,比方说一个人很紧张的时候,手心出汗、脸上发红、心跳加快,那这些都是一些生理的反应,这些生理的反应,其实也是焦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生理性焦虑,而且有一些焦虑已经过头了,过头了以后就不是一种正常人的焦虑反应,它就会变成一种病态,这个时候就称之为病理性的焦虑。 这个是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他有的时候不在于,这个人有还是没有焦虑,而在于焦虑出现的频率和严重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长短,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频率很高、程度比较重,影响她的正常生活了,可能就是一种病理性的焦虑了,那就有可能到心理障碍的地步。 那焦虑的状态,到底跟我们的生活状态,它是成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用这张图来看一下,横坐标,表示一个人的焦虑水平,纵坐标表现状态。

关于精神卫生的知识

关于精神卫生的知识 1、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精神卫生问题(mental health problems),又称心理卫生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 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又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组疾病的总称。可分为两大类,即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病指患者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

状,如幻觉、妄想、行为异常,并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这类病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轻性精神障碍则是指患者无严重持久的精神异常,尚能适应社会生活,对病态体验有一定的认识、有求治欲望,如神经症,失眠症和某些心理障碍。 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 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10大类为: 1. 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 2.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 3.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4. 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 5.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 6. 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失眠症。 7.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 8. 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 9. 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 10.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2、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

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新)

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的病象都是变态心理,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十分繁杂,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不仅不同的病人症状不一样,就是同一病人,每次患病及同次患病的不同时期也表现不一样,但如能掌握其“万变不离其宗”的要领,就可以把这个病区别出来。 该病的主要表现是精神活动(也称心理活动)脱离现实,在知觉、情感、思维及意志行为之间互相不协调及互相影响,而导致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适应能力降低,因此常不能维持原来的学习工作能力,原来的生活习惯方式也变为异常。 临床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有: 一、早期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许多病状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最早被发现很多时候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生活较前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常漫不经心,学习成绩下降,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逐渐对人冷淡,疏远亲人,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偶然可发现有一两句话不可理解或“牛头不对马嘴”,或有时有点奇怪的行为。如突然发怒摔烂东西,或为一点小事执拗与人纠缠不休,无理取闹,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此时常易被误会为“思想问题”或性格改变。有部分患者会诉说:时有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疲倦无力等不适,也有表现为怕脏,反复洗手,无故心慌

恐惧,心烦意乱等,也常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部分患者可因躯体有病或精神受刺激等因素诱发,突然出现失眠、兴奋、言语与行为明显异常,少数会出现短暂意识不清并有片断性幻觉妄想或呆着不动成为木僵状态等。 二、充分 期此期为精神分裂症明显显露特征性病状时期,其表现如下: 1.思维障碍也称联想过程障碍,较轻病状时为思维散漫,病者讲话或写文章时,每句话文法结构尚通顺,但上下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连贯性,因而整段讲话或文章使人无法理解其中心内容。病状严重时加重思维破裂,不仅句与句之间无联系,每个语句也不完整,好象语词的杂拌或语句的堆积,紊乱得支离破碎,好象一个文盲的人乱按打字机所打出来的文章。 2.情感障碍。病者在安静时表现冷淡,对周围事物无兴趣,不关心,与亲人疏远,告知重大事件时无动于衷,喜欢一人独坐房中,甚至连吃饭也不与亲人一起吃。有时会出现兴奋激动或焦虑抑郁等反应,但大多与周围环境无联系而是受幻觉妄想所支配,有时其情感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为亲人开追悼会的时候他却站在一旁自笑。其情感也常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如笑嘻嘻的叙述她的悲惨遭遇。 3.意志行为障碍: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如要完成某项任务必须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才行。病者无论对学习或工作都无责任心,抱无所谓的态度,对近期或远期的打算也不考虑,整天无所事事地呆坐、卧床或无目的地徘徊,甚至日常生活

【指南荐读】DSM-5之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指南荐读】DSM-5之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在“每当人多的时候就感到害怕,这也是一种病?”一文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焦虑障碍的多种分类。在本文中,将根据DSM-5内容,详细介绍较为常见的两类焦虑障碍: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障碍。 “ 1.惊恐障碍诊断标准A. 反复出现不可预测的惊恐发作。一次惊恐发作是突然发生的强烈的害怕或强烈的不适感,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发作期间出现下列4项及以上症状。注:这种突然发生的惊恐可以出现在平静状态或焦虑状态。 心悸、心慌或心率加速。出汗。震颤或发抖。气短或窒息感。哽噎感。胸痛或胸部不适。恶心或腹部不适。感到头昏、脚步不稳、头重脚轻或昏厥。发冷或发热感。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现实解体(感觉不真实)或人格解体(感觉脱离了自己)。害怕失去控制或“发疯”。濒死感。 注:可能观察到与特定文化有关的症状(例如,耳鸣、颈部酸痛、头疼、无法控制的尖叫或哭喊),此类症状不可作为诊断所需的4个症状之一。B. 至少在1次发作之后,出现下列症状中的1-2种,且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持续地担忧或担心再次的惊恐发作或其结果(例如,失去控制、心脏病发作、“发疯”)。在与惊恐发作相关的行为方面出现显著的不良变化(例如,设计某些行为以回避惊恐发作,如回

避锻炼或回避不熟悉的情况)。 诊断特征惊恐发作是突然汹涌而来强烈的害怕或不适,在几分钟内达到顶峰,而且在此期间,13项躯体和认知症状列表中有4项或更多症状出现。临床工作者要仔细询问惊恐发作之前或导致发作的系列事件,以及个体对惊恐发作是否有明显原因的自我判断来确定惊恐发作是不可预期的还是预期的。超过一次的不可预期的完全症状的惊恐发作,才能诊断为惊恐障碍。 患病率在美国和几个欧洲国家的总人数中,惊恐障碍成年人和青少年12个月的患病率估计为2%-3%。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受到影响,比例约为2:1。性别差异始于青少年期,在14岁以前已经可以观察到。在小于14岁的童患中,惊恐障碍的患病率很低(;64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0.7%,可能反应了其严重程度降低到亚临床水平。 发展与病程美国惊恐障碍的中位起病年龄为20-24岁。少数个案开始于儿童期,而45岁后起病较少见,但也有可能发生。如果该障碍未经治疗,通常病程是慢性的,但会加重和减轻。一些个体可能有阵发性的发作,在发作之间伴多年的症状缓解,而其他人可能有持续的严重症状,只有少数个体在数年内完全缓解且无后续复发。惊恐障碍的病程常常由于一系列其他障碍而变得错综复杂,特别是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 2.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A.在至少6

焦虑障碍试题和标答

一、选择题(每空5分,多选或少选不得分,共50分) 1、下列哪些疾病的诊断标准中病程至少为6个月? (ACD) A、分离焦虑障碍 B、选择性绒默症 D、社交焦虑障碍 C、特定恐怖症 2、惊恐障碍中一次惊恐发作是突然发生的强烈的害怕或强烈的不适感,并在() 达到高峰,总的病程持续至少( )C A、几分钟6个月 B、十几分钟6个月 C、几分钟1个月 D、十几分钟1个月 3、在分离焦虑障碍中,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持续(. ) 成人则至少持续() A A、9周6个月 B. 9周1个月 C、6周1个月 D、6周6个月 4、下列那种疾病中会出现“濒死感”?B A、分离焦虑障碍 B、惊恐障碍 C、特定恐怖症 D、社交焦虑障碍 5、下列那种焦虑障碍表现为持续地不能讲话,而不是明显的焦虑或害怕?C A、分离焦虑障碍 B、惊恐障碍 C、选择性绒默症 D、社交焦虑障碍 6、( )可出现于任一种焦虑障碍的背景下,也可出现于其他精神障碍中以及驱体疾满之中。C A、分离焦虑障碍 B、选择性绒默症 C、惊恐发作 D、社交焦虑障碍 7、下列那种焦虑障碍发作时并无特定对象或特定场景?()AC A、广泛性焦虑障碍 8、选择性绒默症 C、惊恐障碍 D、社交焦虑障碍 8、下列那种焦虑障碍可出现在谵妄之时?( )C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选择性绒默症

C、物质药物所致的焦虑障碍 D、社交焦虑障碍 9、下列那种焦虑障碍在社交情况下发生?(BD A、分离焦虑障碍 B、选择性绒默症” C、特定恐怖症 D、社交焦虑障碍 10、在很多焦虑障碍中,成人的表现为焦虑或害怕,儿童可表现为(ABCD) A、哭闹 B、发脾气 C、惊呆 D、依恋他人 二、问答题(50分) 简述场所恐怖症的诊断标准A。

第六章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 B.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 C.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 D.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 2.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A. 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B. 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C.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D. 发作性情感障碍 3.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 B.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 C.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 D.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 4、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A.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B. 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C.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D. 发作性情感障碍 5..躁狂症的睡眠障碍是:( ) A.入睡困难 B.睡眠需要减少 C.早醒 D.多梦 E.嗜睡 6..治疗抑郁时,首要注意的问题是:( ) A.拒食导致营养不良 B.活动少而引起合并感染 C.自杀.自伤 D.症状波动、昼重夜轻 E.疼痛 7.有关碳酸锂中毒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 A.肾脏疾病的影响 B.钠摄入减少 C.中毒不引起昏迷 D.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 E.呕吐 8.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为方面的护理重点是:( ) A.防止伤人毁物 B.防止自杀 C.帮助与环境的接触 D.保证环境的安全 E. 以上都是 9.躁狂症的睡眠障碍是:( ) A.入睡困难 B.早醒 C.睡眠需要减少 D.多梦 E.嗜睡 10..躁狂症思维表现常见:( ) A.思维中断 B.思维奔逸 C.思维贫乏 D.思维破裂 E.思维散漫 11.有关碳酸锂中毒症状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 A.共济失调 B.肌肉抽动 C.中毒不会引起昏迷 D.肢体运动协调障碍 E.呕吐 12.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为方面的护理重点是:( ) A.防止伤人毁物 B.防止自杀 C.帮助与环境的接触 D.保证环境的安全 E. 以上都是 13、双相情感障碍都具备的临床表现是( ) A木僵B睡眠障碍C心境高涨D行为增多 14.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 B.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 C.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 D.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 15.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 ) A.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B.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C.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D.发作性情感障碍 16、某青少年男性,15岁,家人诉其近2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不与人交往,孤僻离群,对亲人冷淡,不讲究个人卫生,常独自发呆自笑。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抑郁症 B、孤独症 C、心境障碍 D、人格障碍 E精神分裂症 17.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健康教育精神病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精神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精神病及具体表现? (1)精神病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 (2)精神病具体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鉴于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医学上诊断精神病较多还是依赖经验和病史采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如果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思维﹑情感和行为如果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的表现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其本人也难以自圆其说;同时,这些精神活动的偏离又是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为主要表现,这样的精神活动就具有精神病性特征。 (二)、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凡是智力正常的思维、行为总是要受到法则的约束,也就是说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忽视这一点,对自己的言行无所顾忌,是非不分,这种现实检验能力的丧失,常常是精神病的重要特征,在临床上称之为无自知力或无内省力,表现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不接受治疗。 (三)、影响个人或周围环境这种偏离的言行常常严重地影响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表现为不能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工作和学习能力

下降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四)、偏离持续时间以某个时间为界,精神状态前后判若两人,这种偏离的精神活动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判断精神疾病都要具备病程这一观察指标,只有达到相应的病程,才可以诊断为某种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规定病程两周以上,精神分裂症为一个月。 符合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判定其患有精神病。精神病一般具有治愈率低,易复发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或丧失。所以一旦确定患有精神病,应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复发,才能使病人尽早回归社会。 二、精神病的分类 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古代将精神病分为“癫、狂、痛”三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也确定了许多病种和不少病型。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四种。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

DSM5焦虑障碍诊断标准

焦虑障碍 分离性焦虑障碍 A.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会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至少符合以下表现中的3种。 1.当预期或经历与家庭或主要依恋对象分别时,产生反复的过度的痛苦。 持续性和过度的担心会失去主要依恋对象,或担心他们可能受到诸如疾病、受伤、灾难或死亡伤害。 持续的、过度的担心会经历导致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的不幸事件(走失,被绑架,事故,生病)。 因害怕离别,持续表现出不愿或拒绝出门、离开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其他地方。 持续和过度的害怕或不愿独处或不愿在家或其他场所与主要依恋对象不在一起。 持续的不愿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或不愿在家或其主要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睡觉。 反复做内容与离别相关的噩梦。 当与主要依恋对象你别或预期离别时,反复的抱怨躯体性症状(例如:头疼、胃疼、恶心、呕吐)。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持续4周,成人则至少持续6个月。这种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根号的解释,例如,像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因不愿过度改变而导致拒绝你家,想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因妄想或幻觉而忧虑分别,想广场恐怖症中的因没有一个信任的同伴陪伴而拒绝出门,像广泛性焦虑中的担心疾病或伤害会降临到其他重要的人身上,或想疾病焦虑障碍中的担心会生病。 选择性缄默症 在被期待讲话的特定社交情况(例如,在学校)中持续的不能讲话,尽管在其他情况中能够讲话。 这种障碍妨碍了教育或职业成就或社交沟通。 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至少一个月(不能限于入学的第一个月)。 这种不能讲话不能归因于缺少社交情况下所需的口语知识或对所需口语有不适感所致。 这种障碍不能用一种交流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儿童期发生的流畅性障碍),且不能仅仅出现在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 特定恐怖症 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况(例如,飞行、高处、动物、接受注射、看见血液)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注:儿童的害怕或焦虑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或依恋他人。 恐惧的事物或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立即的害怕或焦虑。 对恐惧的事物或情况主动地回避,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特定的事物或情况所引起的实际危险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相称。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的解释,包括:(如在广场恐怖症中的)惊恐样症状或其他功能丧失症状:(如,在强迫症中的)与强迫思维相关的事物或情况:(如,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提示物;(如,在分离性焦虑障碍中的)离家或离开依恋者;或(如,在社交恐怖症中的)社交情况所致的害怕、焦虑和回避。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的幻觉妄想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再外围是人格、适应不良。 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1.大脑包含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 2.更复杂的是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细胞能与其他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3.大脑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环路,构成我们的行为和精神活动的基础. 4.如果脑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势必影响正常的精神功能. 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 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ABA 单胺类及相关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 如DA过高: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中脑皮层下边缘系统)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 如DA过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皮层内、前额叶皮质)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 5-HT功能过高:躁狂 5-HT功能过低:抑郁 重性抑郁障碍:NE功能低下 ICD-10中精神障碍分为哪几大类? ICD-10主要分类类别为: 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 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 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 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第一节概述 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1.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 ①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②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

精神病防治基本知识

精神病防治基本知识 对于精神病,你知道应该怎么进行防治吗?下面精神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精神病及具体表现? (1)精神病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 (2)精神病具体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鉴于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医学上诊断精神病较多还是依赖经验和病史采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如果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思维﹑情感和行为如果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的表现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其本人也难以自圆其说;同时,这些精神活动的偏离又是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为主要表现,这样的精神活动就具有精神病性特征。 (二)、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凡是智力正常的思维、行为总是要受到法则的约束,也就是说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忽视这一点,对自己的言行无所顾忌,是非不分,这种检验能力的丧失,常常是精神病的重要特征,在临床上称之为无自知力或无内省力,表现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不接受治疗。 (三)、影响个人或周围环境这种偏离的言行常常严重地影响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表现为不能适应家庭和社会环境,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四)、偏离持续时间以某个时间为界,精神状态前后判若两人,这种偏离的精神活动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判断精神疾病都要具备病程这一观 察指标,只有达到相应的病程,才可以诊断为某种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规定病程两周以上,精神分裂症为一个月。 符合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判定其患有精神病。精神病一般具有治愈率低,易复发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或丧失。所以一旦确定患有精神病,应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复发,才能使病人尽早回归社会。 二、精神病的分类(6种重性精神病病人诊断标准)

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 以下描述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抑郁发作[轻度(F32.0)、中度(F32.l)、重度(F32 2)和(F32.3)]。各种形式的典型发作中,病人通常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也很常见的症状还有稍作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其他常见症状是: (a)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b)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 (C)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d)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e)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f)睡眠障碍; (g)食欲下降。 低落的心境几乎每天一样,且一般不随环境而改变,但在一天内可显示出特征性的昼夜差异。与躁狂一样,临床表现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青少年病人中,非典型的表现尤为常见。某些病例中,焦虑、痛苦和运动性激越有时比抑郁更为突出。此外,心境分改变也可能被易激惹、过度饮酒、戏剧性行为、原有恐怖或强迫症状恶化等附加特征或疑病性先占观念所掩盖。对于三种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的诊断均要求至少持续两周,但如果症状格外严重或起病急骤,时间标准适当缩短也是有道理的。 以上某些症状可以提出来构成被广泛认为具有特殊临床意义的特征性表现。这些“躯体”症状(见本节引言,112页)最典型的例子是: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早上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早晨抑郁加重;客观证据表明肯定有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为他人提及或报告);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通常定义为过去1个月里失去体重的5%或更多);性欲明显降低。一般只有肯定存在4条上述症状时,才被视为有躯体综合征。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轻度(F32.0)、中度(F32.1)、和重度(F32.2和 F32.3)抑郁发作几个类别都仅用于单次(首次)抑郁发作,若再具有抑郁发作,则应归于复发性抑郁障碍(F33.-)的亚型中。 标出不同的严重程度旨在包括不同类型精神科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临床状态。轻度抑郁发作患者多见于初级保健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而精神科住院部主要处理重度抑郁患者。 与心境〔情感〕障碍伴随的自杀行为最常见的是服用处方药自行导致中毒,对此应采用ICD-10第X X章(X60-X84)的补充编码加以记录。这些编码不涉及自杀未遂与“准自杀”的区别,因为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自伤这一总类。 轻度、中度、重度抑郁之间的区分有赖于复杂的临床判断,包括症状的数量、类型、以及严重度。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的表现通常是帮助了解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但是,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使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社会功能之间并不呈现平行关系,这种影响很常见也很有力,因而将社会功能表现纳入严重程度的基本标准并非明智之举。 存在痴呆(F00-F03)或精神发育迟滞(F70-F79)并不排斥可治性抑郁发作的诊断。但由于交流的困难,诊断较平时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客观可观察到的躯体症状,如: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及体重下降、睡眠障碍。 包含:抑郁性反应的单次发作;重症抑郁(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心因性抑郁或反应性抑郁(F32.0,F32.1,或F32.2)

心境障碍的概念

1.1心境障碍的概念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的或原发的症状,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轻重程度不一,轻者无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轻,重者可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重;多为间歇性病程,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病程。 1.2心境障碍类型 按ICD-10分类,心境障碍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性抑郁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等几个类型。 1.2.1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三高”,可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等。发作应至少持续1周,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躁狂可一生仅发作一次,也可反复发作。若躁狂反复发作,按ICD-10归类为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表现: 1、情感高涨情感高涨是躁狂发作的基本症状。典型的表现为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心 境轻松、愉快,生活快乐、幸福;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其高涨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言语诙谐幽默,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欢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易激惹、愤怒、敌意,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持续时间较短,易转怒为喜或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患者联想的速度明显加快,思维内容丰富多变,自觉脑子聪明,反应敏 捷。语量大,语速快,口若悬河,有些自感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速度。联想丰富,概念一个接着一个的产生,或引经据典,或高谈阔论,严重时可出现“音联”和“意联”。 3、活动增多患者自觉精力旺盛,能力强,想多做事,做大事,想有所作为,因而活 动增多,整日忙碌不停,但多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的表现爱管闲事,爱打抱不平,爱与人开玩笑,爱接近异性;注重打扮,行为轻率和莽撞,自控能力差。患者无疲倦感,严重时可出现攻击和破坏行为。 4、夸大观念及夸大妄想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 妄想,但内容多与现实接近。 5、睡眠需求减少及其他症状睡眠明显减少但无困倦感,食欲增加、性欲亢进、交感 神经兴奋症状等。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1.2.2 抑郁发作

精神病防治知识大全

精神病防治知识大全 1、什么叫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发病时有害因素侵犯的部位是人的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 2、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病因不明,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现实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4、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联,对他(她)不利。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5、精神病复发有什么征兆? (1)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2)在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头晕、头疼。 (3)无故出现情绪低落或特别高兴,或脑子想问题困难,或突然脑子里涌现出许多事情。

6、患精神病后应怎么办?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急性期,应该到相关机构进行就诊,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遵医嘱,可回家进行后期康复,但必须终身服药。 什么是重度精神病 重度精神病指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严重异常的病。 重度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一、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1、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其次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同时,定期陪同病人到专科门诊复查,并作有关辅助检查。 2、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 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乐、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病人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3、营造适合康复的家庭环境。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以和

严重精神障碍知识培训题及答案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1.符合《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开展管理治疗对象为() A 户籍为本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B 本辖区常住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C 本地医疗机构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2、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指() A 在本辖区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B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C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3、对于病情稳定者严重精神障碍病患者应该()月随访一次。 A 6 B 2 C 3 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种 A 6 B 2 C 3 5、对于病情不稳定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该()天随访一次。 A 30 B 15 C 90

二、判断题(共2题,每题10分) 1、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职责是:协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 2、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 三、问答题(共1题,每题30分) 1、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BCCAB 二、判断题(共2题,每题10分) √√ 三、问答题(共1题,每题30分)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尧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 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可有情感高涨、低落以及与此相关其他精神症状的反复发作、交替发作,或混合发作。因而其临床症状特征可按不同的发作方式分别叙述。 1.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通常以典型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低症状”,以及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共患焦虑,个别可存在精神病性症状。 2.躁狂发作 临床上,躁狂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常伴有瞳孔扩大、心率加快、体重减轻等躯体症状以及注意力随境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等认知功能异常,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和思维不连贯,成为“谵妄型躁狂”。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3.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4.环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心境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均较轻,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十分愉悦,活跃和积极,且在社会生活中会作出一些承诺;但转变为抑郁时,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随后,可能回到情绪相对正常的时期,或者又转变为轻度的情绪高涨。一般心境相对正常的间歇期可长达数月。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这种心境的波动与生活应激无明显关系,与患者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过去有人称为“环性人格”。 5.恶劣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轻度抑郁,而从不出现躁狂。患者在大多数时间里,感到心情沉重、沮丧,看事物犹如戴一副墨镜一样,周围一片暗淡;对工作兴趣下降,无热情,缺乏信心,对未来悲观失望,常有精神不振、疲乏、能力不足、效率降低等体验,严重时也会有轻生的念头;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不受严重影响。常有自知力,主动要求治疗。患者抑郁常持续2年以上,期间无长时间的完全缓解,如有缓解,一般不超过2个月。此类抑郁发作与生活事件和性格都有较大关系,也有人称为“神经症性抑郁”。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基础知识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基础知识 1、严重精神疾病主要包括哪6种? 答:1.精神分裂症 2.分裂情感性障碍 3.偏执性精神病 4.双相障碍 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注: 精神发育迟滞的一定要伴发精神障碍的才算重精,如果只是精神发育迟滞 不伴发精神障碍的不属于重精) 2、危险性评估分为多少级、具体每级是什么表现? 答: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6级 0级:无符号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还是公共场合。 3、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分为? 答:稳定患者:指危险性评估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的患者。(随访时限要求:≤90天随访一次)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指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

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的患者。(随访时限要求:1月随访一次) 病情不稳定患者:病情不稳定患者,指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随访时限要求:2周内随访一次) 4、什么是失访? 答:在3个月内进行三次随访,均未访到,此患者为失访。(第一次、第二次的随访只要求有纸质版,不录入系统;第三次随访必须录入国家系统。) 5、双向转诊工作要求? 1.坚持知情同意原则,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选择权。 2.对转诊不合作的患者,应尽量争取家属的支持,必要时与街道残联、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和患者单位联系,协助转诊。 3.患者表现暴力、攻击、冲动、伤人或自伤,有肇事肇祸倾向时,可联系辖区派出所协助转诊。特殊或紧急情况可与专科医院急诊科联系 6.对精防工作人员的要求? 答:要求保密原则,每个直报用户必须由直报用户本人进行操作,如果因工作原因调换了精防人员,直报用户相应的也要重新申请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