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

合集下载

改良“二袖套管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改良“二袖套管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6 i ; 5m n2周生存率 为 9 % 。移植肝组织在术后 1周可见大量的单核淋 巴细胞浸润 , 门静 脉周 围的汇管 区尤 为明 3 在
显; 肝脏实质有点状 坏死。术后 2周细胞浸润增加 , 肝实质可见桥状坏死。术后 1月移植 肝组织内细胞浸润和坏死减 少, 且可见肝细胞和胆管 增殖 。结论 : 采用改 良“ 二袖套管法 ”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 型手术 成功率高 , 稳定性 好 , 是 研 究肝移植术后机体生化生理改变 、 免疫状 态变化等的 良好技 术平 台。
n l z d a d mo p o o ia i v s g t s w r t i d o h r f at i r t s l n ai . a ay e n r h lg c n e t a in e e s d e n t e g at f rl e r n p a tt n Re u t : l i o u s e v a o sl s W i h d f a in, u c sf l ae o 0 t t emo i c t h i o a s c e s t f1 0% w s a h e e h rd ci n o e e p r n a d 1 u r a c iv d i t ep o u t f h x ei n o t me t mo e . l
a p id i he e t bih n fo h t pc lv rta p a tto n r t. S r i a i fr cp e tr t r p le n t sa l me to r oo i ie r ns l n ain i a s u vv tme o e i i n as we e s t l
维普资讯
第l 6卷第 5期
20 0 6年 l 0月

三种不同种属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外科技术

三种不同种属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外科技术
n i q u e”. W e mo n i t o r e d t he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 Res u l t s Th r e e h u nd r e d a n d s i x t y c a s e s o f r a t o r t ho t o pi c l i v e r t r a n s pl a n t a t i o n we r e p e r f o r me d i n t o t a l a n d t h e s uc c e s s f ul r a t e o f t h e mo d e wa s 8 8. 3% .Th e Wi s t x、 a S D a nd Bu fa l o g r o u p o f t h e s u vi r v a l r a t e o f on e we e k a r e r e s pe c t i v e l y 91 . 3% 、 9 0. 6% a n d 8 3. 7% :Th e i r s u vi r v a l r a t e s o f o n e mo nt h a r e r e s pe c t i v e l y 83. 7% 、 8 2. 7% a n d 7 2. 9% . C o nc l us i o ns Th e S O - ph i s t i e a t e d mi e r o s ur g i e a l t e c hn i qu e a n d t he d e l i c a t e s u r g i c a l ma ni p ul a t i o n a x e t he ke y t o p e fo r m r a s u c c e s s f ul r a t o r t h o t o p i c l i v e r t r a ns ‘ pl a n t a t i o n o p e r a io t n. To l e r a n c e t o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o f p u r e br e d r a t i s di fe r e n t f r o m hy b r i d. Op er a t i o n a l di fi cu l t y du e t o a na t o my v a r i a t i o n c a n b e o v e r c o me by de l i c a t e s ur g i c l a ma ni pu l a t i o n. Ke y wo r ds: Li v e r Tr a n s p l a nt a t i o n; Mi c r o s u r g e r y; Ra t

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17 . )d,s nf a t h r rta hti ecn o o p( 8 9±7 6 i ic nl sot nta t ot lg u 1 . gi y e h nh r r . )d.Co cuin Lvrt npa tt nf m d n r sa n lso ie aslnai o o o t r o r Wi r rt t rcpet D rt cnrsl i ct eet n rat n hc ysrea n ielmo e i eerho c t rjcin as o eiin as a eutn auerjci e ci ,w i ma ev sa d a S o o h dl n rsac faue eet o
T eT i fl td H si l U a—e nv ri h hr A ie opt ,S N Y t nU iesy,Gun zo 16 0,C ia d i a a s t aghu5 0 3 hn )
【 btat O jc v T sbi oe o au e co foht i le asl ti a . tos A s c】 bef e oet lham dl f ct retno r o pc i rtnpa a o i rt Me d r i a s e j i t o v r n tn n s h
c nrl ru a sd t b e e te i o t o p w su e oo s r h mmu etlrn e e u t T e s ria t f a n tee p r n o p w s( . og v n ea c .R s l h u v l i o f i h x ei t u a 7 4± o s v me g t r me g r

大鼠肝移植过程图

大鼠肝移植过程图

游离供体门静脉完毕(结扎幽门静 脉、脾静脉)
紧贴膈环下方剪断供体肝上腔静脉
分离切断供体门静脉幽门支
供体修整,肝下腔静脉及门静脉袖 套
肝上腔静脉修整完毕,两角缝吊牵 引线
游离受体肝下腔静脉
结扎切断受体胆总管 (已结扎)及分 离肝固有动脉
分离门静脉左右支(图为左支)
经门静脉驱除受体肝脏余血(变为 土黄色)
大鼠肝移植过程图
游离肝周韧带,显露结扎左膈下静 脉
剪开胃结肠韧带无血管区,游离肝 脏尾状叶
游离尾状叶
游离右腰静脉全身肝素化
分离结扎右肾离结扎右肾上腺血管
供体胆道置入硬膜外导管
经腹腔动脉全身灌注冰乳酸林格液
供肝灌注良好,变为土黄生色
供体植入,缝合肝上腔静脉前壁
肝上腔静脉吻合完毕前排除气泡
门静脉袖套吻合完毕后固定
门静脉袖套吻合开放供肝迅速再灌 注
肝下腔静脉袖套吻合完毕
修整受体胆总管 (供肝胆道支撑管内 已有胆汁产生)
两袖套及胆道插管完毕
关腹时大鼠清醒抬头
术毕大鼠自行翻身 ,毛发蓬松,直立。
游离肝周韧带,显露结扎左膈下静 脉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研究进展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研究进展

症 等几 个方 面仍 需要进 行 大量 的研 究 , 稳定 的 动物 实 验模 型 的建立 就 故
显得 至关 重要 , 是研 究这 些 问题 的有 效 途 径 L 。 与 其 他实 验 动 物 相 比 , 2 ] 大 鼠具 有解 剖结 构类 似 于人 类 , 易 饲养 , 殖 较 快 , 于 观 察 等 优 点 , 容 繁 便 故 大 鼠肝移植 模 型是 目前 基 础 与 临床 中最 常 用 的 动 物模 型。 大 鼠肝 移 植术 式 模 型大 体 的分 型 有大 鼠原 位肝 移 植 ; 鼠异 位 肝移 植 ; 鼠慢 性 大 大 排斥 反 应 的建 立 ; 他 的模 型 ( 体积 式 、 助性 原 位 部分 、 心 跳供 体 其 减 辅 无 等) 3。本 文仅对 大 鼠的原 位 肝移 植实 验研 究 的进 展作 一 综述 L ] 1 大 鼠模 型 的优点 基础 和 临床 的肝移 植模 型 主要 以 鼠为造 模对 象 , 鼠原 位 肝 移植 模 大 型是 目前 最常 用 的动物 模型 。RO TM 主 要有 以下 优 点 : 与 较 大 的实 L ① 验动 物 ( 、 ) 比 , 管肝 移植 实 验在 技术 上更 容 易 实施 , 得 益于 显 狗 猪 相 尽 但 微外 科 的发 展 , 助 手术 显 微 镜 的放 大 , 借 使用 精 细 的 显微 手 术 器械 及 缝 合材 料 ( 管) 对 细小 的组 织 进 行精 细 手术 , R TM 的建 立 成 为 可 套 , 使 OL 能[ 。②有 大批 基 因型 明确 的纯 系 大 鼠 供 我们 选 择 , 近 交 系动 物 、 I ] 如 封 闭群 和杂 交群 等 。③单 克隆 抗 体 可 以 特异 和灵 敏 的 鉴定 大 鼠在 免 疫 排 斥异 以及 免疫 耐受 方面 起重 要作 用 的淋 巴细 胞 , 们 目前 对 大 鼠 的免 疫 人 分子 的认 识越 来越 多 。④ 大 鼠繁 殖 快 ( 娠期 和哺 乳 期 较 短) 成 本 低 、 妊 、 易于饲 养 、 有较 强 的抗 病 能力 , 人 的解 剖结 构 类 似 。⑤ 建 立 的 模 型 具 和 具 有 良好 的重 复性 , 济性 , 经 并发 症与 大 动物 肝脏 移植 基本 相 同 。 2 大 鼠的 麻醉 动物 模型 的建 立是在 动 物 的麻 醉状 态下 进行 的 , 模 型 的建 立 过程 在 中, 凡是 能影 响麻 醉 效果 的 因素 都 会 对 模 型 的存 活 率 和成 功率 造 成影 响I 。由于 每种 动物对 不 同麻 醉药 的 反应 , s ] 以及 不 同剂量 的维 持 效 果不 同, 故在 动物 的麻 醉过 程中 , 应选择 对 动物 机 体影 响较 小 、 作用 持 续 时 间 短, 而且 对实 验结 果影 响小 的 的麻 醉剂 , 而 达到 维 持稳 定 的麻 醉 效 果 。 从 大 鼠原 位 肝移植 模 型 , 麻醉 用药 的选 择 及麻 醉深 度 的掌 握 是保 证 手 术顺 利 进行 的关 键之 一 , 时也 是减 少大 鼠术 中及 围手 术期 死 亡率 的关 键 因 同 素 之一 。目前用 于大 鼠肝 移植 模 型手 术 的麻 醉药 物种 类 较 多 , 要 有 乙 主 醚、 氯胺 酮和 戊 巴比妥 等 , 种麻 醉药 有各 自的优 缺点 和应 用 范 围L 。 每 6 J 2 1 麻 醉药 的使 用情况 : 鼠肝 移植 模 型建 立 过程 中, . 大 目前 主 要使 用 乙醚 和 氯胺酮 两种 麻醉 剂 。乙 醚采 用吸 人 式给 药 , 由于 其对 呼 吸 道 的 刺 激作 用 , 造成呼 吸 困难甚 至 窒息 , 会 因此 在 给药 前 , 行 肌注 阿 托 品 的 要 预 处理 L 。氯胺 酮 , 7 J 化学 名是 2 ( 一氯 苯 基) 一 2 一2甲胺 基 一环 己酮 盐酸 盐 , D mi 9 5年 引入 临床 后 , 自 o n 16 o 至今 仍 是 非 巴 比妥 类 静 脉 麻 醉 药镇 痛 效果 唯 一确定 的麻 醉药 [ 巴 比 妥类 麻 醉 药 目前仍 在 大 鼠 肝 移植 模 型 的建 立 中使 用 。 因其 比较 大 的 肝脏 毒 性 , 严 重 影 响肝 脏 的 功 能和 但 会 实 验结 果 , 故很 少使 用 。彭 勇[ 等 在 用改 进 的二袖 套 法制 作大 鼠模 型的 。 ] 过程 中, 大 鼠随机 分为 对 照 组 、 醚 组 、氯 胺 酮 组 、 合 氯 醛 组 巴 将 乙 水 戊 比妥组 , 观察 每 种麻 醉 剂 的麻 醉 过 程 、 大 鼠 生理 和肝 功 能的 影 响 以及 对 无肝 期 开 始后 的 死亡 率 , 出各 种麻 醉对 肝 移植 大 鼠均有 明显 影 响 , 得 但 乙 醚具有 对生 理 、 功影 响小 , 肝 期 开始后 死 亡率 低 的优 点 , 可作 为 肝 无 故 制作 大 鼠原位 肝 移植模 型 的首 选麻 醉 方法 。 国内外 许 多 文 献报 导 , 氯胺 酮在 大 鼠肝移 植 中的麻 醉多 见 于 供 体 , 受 体 多 用 乙 醚 。就其 原 因 , 而 是 由于大 鼠肝移 植要 经 历无 肝 期 这 一特 殊 过 程 , 肝 ��

大鼠原位肝移植可控性胆道外引流模型的建立

大鼠原位肝移植可控性胆道外引流模型的建立
One h nd e o r t o r t ot o o c fv r u r d ne as f as rh tpi i e
【 b rc O j t e T ee pa dacdcn oal biytc etnl rng a A s at t 】 b cv odvl navne ot lb ia at x ra d i ei rs ei o rl e lr r e a a n t
肝 循 环 , 且 提 高 了术 后 生 存 率 , 于术 后 胆 道 管 理 。 而 便
【 关键词 】 肝移植 ; 胆 道 ; 引流术 ; 模型 , y
C nrl bebl r at xen l ria ei as r oo i l e a slnainmo e Q UMig o tol l iayt c etr a d an g rt ot tpc i r rn pa tt d l I n — a i r n h v t o
Fr o i lf l t ua dcl nv sy F zo 50 5 C ia it s t f i e t Fj nMei i r t,uhu3 0 0 , h sH p a A a d o i i a U ei n C r sodn uhr orp nigato: e Jn - n E ald igeg ao.o .n i f g,m i ln n @yho cr c ge :j f n
【 摘要】 目的 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可控性 胆道外引流模 型 。方法 将 10只原位肝 移植大 1
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7 O只 , 制作可控性 的胆道外 引流 回流通路 ; 照组 4 对 O只 , 进行 二袖套法 大 鼠原位 肝移植并制作单纯 的胆道外 引流 。术后进行胆汁检测及 生存评估 。结 果 术后 4周 , 实验 组大 鼠的 胆汁分泌量 、 汁酸 总量及胆 汁中 C D A和 C C 胆 A、 C D A所 占的 比重 均高于对照组 ( P值分别 为 00 5 .2 、 0 0 40 0 60 0 9及 0 0 1 。实验组 4周生存率为 8 . % , . 1 、.0 、.2 .0 ) 5 7 对照组为 5 .% ; 5O 生存分析示两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00 8 。结论 P: . 1 ) 该大 鼠原位肝移植可控性 胆道外引流模 型 , 不但 维持了大 鼠的肠

三种不同方法小体积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比较

三种不同方法小体积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比较

三种不同方法小体积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比较鲍国清;王以巧;沈柏用【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年(卷),期】2010()6【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小体积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的途径。

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作为供受体,分别采用体内切除肝脏灌注、体内灌注后原位切除肝脏和体外切除肝脏的方法获取小体积供肝,采用Kamada两套管法植入供肝。

比较3种方法的术后1周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体内切除肝脏灌注组、体内灌注后原位切除肝脏组、体外切除肝脏组的无肝期、冷缺血及总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周存活率分别为80.0%、75.0%、8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25.0%、1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不同的获取移植物的方法都可以保证较高的术后存活率,可根据具体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总页数】3页(P576-578)【关键词】肝移植;大鼠;动物模型;小体积【作者】鲍国清;王以巧;沈柏用【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相关文献】1.两种不同方法的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比较 [J], 梁廷波;郑树森;徐骁;范上达2.三种不同种属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外科技术 [J], 肖江卫;王崇树;魏寿江;周彤;王城;李忆秋3.改进小体积肝移植供肝大鼠模型建立方法的实验研究 [J], 王晓明;周才明;李君4.三种小体积肝移植大鼠模型的比较 [J], 李江;刘斌;刘静5.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三种切肝方法的比较 [J], 姚爱华;浦立勇;李相成;姜超;马跃峰;刘现忠;仲跻魏;王学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技术的若干改进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技术的若干改进

2 i 肉注射 阿 托 品 00 . 肝 下 下 腔 静 脉 套 0mn肌 .3g
管 长度 3 5mm,内 径 19m . . m. 门静 脉 套 管 长 度 3 2mm, 内 径 16mm. 胆 管 插 管 长 度 5 2m . . . m, 内径 0 7m . m.外 壁 均加 刻 凹槽 .
WA G Q a , I i A i g— u , I i N i L ,R N Ja n L n h a L a X o—yn C E a g A n a , H N G n ,Y N Hog—x n i a (D p.fHp t —bl r ug r,T e1t e l’ o i l u m n , u mi 5 0 1 hn ) eto eao iayS re i y h s P o e S s t K n ig K n n 6 0 1 ,C i p H pa o f g a
s is s o ta h d li t b e a d c n b s d i he e p rme to ie r s l n to n t e rt . u t h w h tt e mo e s sa l n a e u e n t x e i n flv rta p a t in i h as n a
[ 关键词 ]大鼠 ;外科 ;手术 ;肝 移植 [ 中图分类号 ]R 5 . [ 673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0 4 0 (0 7 2— 0 3- 3 0 3— 76 20 )0 0 4 0
I p o e e t n S r i a o e c n q e f Ra m r v m n s o u g c lM d lTe h i u s o t O r h t p c Li e a s l n a i n t o o i v r Tr n p a t t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可编辑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

作者:王振猛,唐乙,宋少华,陆智杰,王全兴,俞卫锋

【摘要】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外科手术技巧,为研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1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配对后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通过改良Kamada“二袖套”法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结果 改良Kamada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共52例,7d 生存率88.5%,7例长期存活大于100 d。 结论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需要极度的耐心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模型的建立有助于研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免疫及器官保存。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大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technique fo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and illustrate the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future study.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en male SD rat were randomly paired as donor and receptor and were performed with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by modified Kamada’s two cuffs technique.Results As a result, 88.5% of the 52 rats with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survived more than 7 days and 7 ones survived longer than 100 days. Conclusion Extreme 精品 可编辑 patience and skillful surgical techniques are necessary for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ransplantation immunity and organ preservation.精品

可编辑 Key words: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imal model; rat

Starzl于1963年首先为一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儿童施行肝脏移植手术后,肝移植术已逐渐成为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仍不可避免,并已成为移植肝功能不佳或原发性无功能的主要原因,在术后1周内需再次行肝移植的患者中移植肝无功能约占81%[1]。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是研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免疫、器官保存等基础理论的理想模型,对于进一步探讨围术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文章已比较多,本文主要从手术细节方面具体讨论手术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精品

可编辑 1.1 材料 供受体均采用封闭群SD雄性大鼠,购自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重200~250 g,实验室清洁级饲养,随机配对后以体重较轻者为供体。门静脉袖套采用内径2.2 mm,外径2.6 mm的套管鞘,袖套长约3 mm,下腔静脉袖套使用内径3.0 mm,外径3.6 mm 的聚乙烯奶品吸管,袖套长3 mm,袖套均留2 mm 柄部供夹持,以刻槽器在管壁上刻槽以防止打结时丝线滑脱。胆总管套管应用外径1 mm 的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导管,长6 mm,两端修剪成斜面。显微器械购自上海手术器械厂。结扎线用5-0普通丝线,血管缝合线用7-0号丝线,均购自上海金环医疗用品厂。灌注及保存液均为4 ℃ 乳酸钠林格液,其中每ml灌注液中含肝素25 U,地塞米松20 μg;肝素化液为4 ℃ 生理盐水,每ml含肝素50 U。

1.2 手术方法 1.2.1 供体 按照改良Kamada法[2]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乙醚吸入麻醉成功后,腹腔内迅速注射苯巴比妥(50 mg/kg),大鼠取仰卧位,腹部大十字切口,剑突牵引,置腰垫,将肠袢移至腹腔外左侧,覆盖湿纱布,远离肝脏剪断肝镰状韧带、冠状韧带,游离并双结扎离断左膈下静脉。游离肝盘状乳头突表面韧带以充分暴露盘状乳头突。双结扎离断食管静脉,离断肝胃韧带,游离肝动脉并挂线待灌注后打结。分离胆道,距离左右肝管汇合部1.5 cm 处插管,结扎后远端剪精品 可编辑 断,留牵引线一根备用。暴露幽门静脉并挂线待灌注后打结。剪开肝尾状叶的韧带和下腔静脉以及肾静脉表面的后腹膜及结缔组织膜,暴露肾静脉并双重结扎离断。将左肾静脉至肝尾叶之间的下腔静脉完全游离,肝尾状叶后部穿线结扎右肾上腺静脉,然后剪开右侧肝食管韧带。暴露右腰静脉,注入4 精品

可编辑 ℃ 肝素生理盐水2 ml,棉球按压止血;将后腹膜分离至腹主动脉分叉处,约肝素化后2 min 由腹主动脉分叉处穿刺置入套管针。剪开膈肌,夹闭胸主动脉,剪开心脏及下腔静脉胸内段,在套管针穿刺点以下剪开下腔静脉,匀速注入4 ℃ 灌注液20 ml,同时在供肝表面缓慢浇冰水保持低温。依次结扎并离断肝动脉和幽门静脉。钝性游离门静脉,并在脾静脉水平以喇叭形切口离断。剪断膈肌,稍微提起肝脏钝性游离下腔静脉在左肾静脉水平以喇叭形切口离断。以林格液保存在不锈钢碗并置入4 ℃ 冰箱中。

1.2.2 修肝 将不锈钢碗放在自置冰槽中,修剪肝下下腔静脉,剔除多余结缔组织后套入袖套,然后同法处理门静脉,将套管针置入门静脉袖套处,注入4 ℃ 林格液10 ml,进一步冲洗肝脏并观察是否有冲洗液由肝上及肝下下腔静脉流出。沿肝上下腔静脉内壁剪除胸内段下腔静脉,然后将肝上下腔静脉前壁的肌肉全部剪掉,后壁则保留部分膈肌。左侧穿一较长血管缝合线供缝合,右侧穿一短血管缝合线供牵引。供肝保存于4 ℃。 精品

可编辑 1.2.3 受体 受体术前应禁食8~10 h,麻醉前10 min 肌注阿托品0.03 mg,乙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取腹部纵切口,胸骨柄根部结扎并牵拉以利于暴露,以自制“U”型拉钩牵引双侧肋弓。彻底止血,肠袢移至腹腔左侧,以温盐水纱布包裹。基本处理同供体,不同点在于直接结扎并离断肝动脉,不处理幽门静脉及右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结扎后不离断。左右肝管分支结扎后近肝侧剪断,并留置牵引线。检查所需用具后,血管夹夹闭门静脉,进入无肝期计时,近肝侧门静脉分支内注入2 ml 室温林格液将肝内血管床残留血液驱回体循环,血管夹夹闭肝下下腔静脉。由左侧膈下向右置入沙氏钳,连同部分膈肌一起钳夹,注意不要钳夹肺组织并观察大鼠呼吸及心跳情况。贴近肝表面剪断肝上下腔静脉,近肝侧剪断门静脉,剪断肝下下腔静脉,同时保留少量汇入部的肝尾状叶。供肝原位置入,先缝合左右两侧血管壁,然后从肝上下腔静脉左侧后壁水平连续外翻缝合,前壁也采用连续外翻缝合,吻合结束前肝上下腔静脉内注入少量室温保存液,将肝内气泡排出。将供肝翻向头侧,以直血管钳夹紧门静脉,尽量靠近断端,稍微向尾侧松门静脉血管夹,剪刀贴近血管钳剪开受体门静脉前壁,在门静脉背侧预留丝线结扎,弯血管钳夹住袖套柄,室温保存液冲洗受体及供肝门静脉内壁,排出气泡后将供肝门静脉袖套置入受体门静脉内。以预留线双重结扎,开放门静脉血流。释放沙氏钳,无肝期结束计时。同法将下腔静脉袖套置入受体内,开放下腔静脉。受体胆总管以预留的两根牵引线固定稳妥后,剪开受体左右胆管汇合部,将供肝胆总管套管插入受体胆总管内,丝线结扎并与供肝预留的胆道精品 可编辑 丝线结扎。检查腹腔有无出血并以棉球吸尽腹腔内液体,肠袢还纳腹腔内,腹壁逐层缝合。 2 结果精品

可编辑 术后从苏醒翻身开始计时,存活超过24 h视为手术成功[3]。供体手术时间30~39 min,供肝准备时间13~21 min,受体手术时间47~66 min,受体无肝期时间17~26 min,7 d 生存率88.5%(46/52) ,最长存活的7例超过100 d。2例失败于门静脉袖套滑脱出血(2例),空气栓塞(2例),肝上下腔吻合口出血(1例),胆漏(1例)。远期死于供肝慢性失功能、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

3 讨论 3.1 麻醉 供体以腹腔内注射苯巴比妥(50 mg/kg)为首选,该法不会染污空气且不对术者造成影响。受体仍以乙醚持续吸入麻醉为最佳, 其浓度可控制,在无肝期容易终止,同时乙醚诱导快,苏醒快,对大鼠术后恢复有利[4]。但乙醚会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受体术前应当肌注阿托品,围术期可将大鼠舌拉出减少通气障碍。在受体无肝期内, 因为缺少肝脏代谢,麻醉深度难以控制,应撤去乙醚。初学者经常因专心手术而忘记麻醉深度致大鼠呼吸心跳停止,因此应密切注意大鼠呼吸情况,如有呼吸频率减慢,应暂停手术操作并停止麻醉,待呼吸平稳后再继续麻醉和手术。一般而言,呼吸停止后的复苏常难以奏效。精品

可编辑 3.2 肝脏灌注 腹主动脉穿刺置管后要防止血液倒流入注射器内,胸主动脉钳夹要确实,剪开胸内段下腔静脉时应避免损伤胸主动脉,然后可开始灌注,在腹主动脉穿刺点以下剪开肝下下腔静脉,注意防止损伤腹主动脉影响灌注效果。灌注要缓慢均匀,速度不宜过快,约维持在2~3 ml/min,灌注过快易于引起肝细胞水肿,灌注过慢则会引起灌注不足。经腹主动脉灌注1 min 即可发现肝脏颜色变淡,否则应及时予门静脉灌注。灌注时应间断的将0 ℃ 冰水浇在肝脏表面,灌注满意的肝脏无水肿并保持原有质感,呈土黄色,肝叶边缘锐利。

3.3 修肝 根据供肝门静脉直径选择相应大小的门静脉袖套,口径不能太小,以刻槽器在管壁上刻槽以便丝线结扎时不易滑脱。清除供肝门静脉周围脂肪结缔组织,幽门静脉应紧靠门静脉结扎离断,留结尽量小,以免大团线结残留袖套内影响套管操作和门脉血流通畅。套管时将袖套柄对准胆管以确保受体套管时柄部向上,便于夹持,结扎时应保证丝线在套管的槽内,防止滑落。对于下腔静脉,要求基本同门静脉,套管时将袖套柄对准尾状叶的切状缘。修剪肝上下腔静脉时,先将下腔静脉周围全部展开并充分暴露,观察血管壁的边界。然后提起肝上下腔静脉胸内段与膈肌平面成一定角度,于腔静脉壁与膈肌环交界处剪一小口作为突破口沿上腔静脉壁和膈肌环交界处将肝上下腔静脉胸内段全部修剪掉。沿膈肌环将前壁剩余膈肌组织修剪掉,后壁则保留部分膈肌。缝牵引线时应保证前壁比后壁略多一些,以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