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补偿 PPT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我
(2)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国
针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以及
的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国家
环
逐步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积极推进国家公园
境 保
体制试点。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
护
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盖
措
境
保
护
政
策
体
系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二 自主学习 1.我 国 的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①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
我 国 的
保护并重 ②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环 并举的环境保护措施。
境 ③深入实施污染防治行
保 动计划。
护 ④积极推进生态系统保 措 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施 及 ⑤新组建了生态环境部。
成
效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目前该省的生态补偿范围已从单一的大气环境扩展至水环境、土壤环境和自然保护 区等领域。
【问 题】
1.生态补偿机制如何“撬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2.在生态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之间,如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还可以建立哪些方面的 生态补偿机制?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活动 小组学习 1.生态补偿机制如何“撬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限 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知识窗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 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的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 ● 行政手段 指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具体来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政 策、规划及行政决议、决定等,实施对环境和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法律手段 指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主要包括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组建 执法队伍,通过强制性手段调整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并通过司法程序实施行政、 经济或刑事制裁。 ●经济手段 指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经济手段间接管理环 境,使各类活动朝着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向发展。 ●教育手段 指利用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以 及国家环保方针、政策等,从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使公众自觉参与环保行动。 技术手段 指借助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 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高中地理】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人工增雨
跨流域调水
三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探究九: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措施
3.黄河全流域统筹规划应对断流的措施
节流措施
节水农业
污水净化
城市节水
宣传教育
三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活动:对比分析黄河不同河段水资源的利用
1.图4.13 所示两河段的用水结构与全流域的相比,各有什么特点? 2.从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5.黄河下游断流带来的影响。
对河口三角洲及海域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景观图
●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
三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探究八:黄河流域的人水矛盾
5.黄河下游断流带来的影响。
空间范围
主河道
河流沿岸
主要影响
自然原因: ① 黄河流域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
少,蒸发量大,水量小; ② 下游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③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 ① 流经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
生活用水量大; ②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③ 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枯水期干流
活动:对比分析黄河不同河段水资源的利用
问题:2.从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农业方面:喷灌、滴灌;推广耐旱型农作物; 工业方面:提升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后再排放等; 生活方面:提高水价;洗菜水进行浇花、冲厕所等; 全流域协调用水,分配用水份额等;
四 拓展应用
探究十:分析莱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
黄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和分配
三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探究九: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措施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在黄河流域内,各地区之间根据其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状况,通过一定的补偿方式进行资源调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机制。
该机制的目的是促进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位于我国的北方,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域。
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差异,一些地区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退化,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保护了生态环境,但资源利用较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性和特点。
首先,需要确定补偿的标准和范围,即哪些地区需要进行补偿,以及补偿的方式和金额如何确定。
其次,需要建立补偿资金的来源和管理机制,确保补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公平分配。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各地区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各地区积极参与生态补偿工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资金补偿、资源调配、技术支持等。
补偿的对象可以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较好的地区,也可以是资源利用较多的地区。
通过补偿,可以促使资源利用较多的地区减少开发强度,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鼓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较好的地区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对于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补偿机制,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流域内各地区共同治理生态环境的合力。
其次,补偿机制可以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推动各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最后,补偿机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提高黄河流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然而,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何扩大正面效应、缩小负面影响?制定最优方案,合理选址,采取环保建
设措施,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机制,提高环保意识。
2.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但是目前长江航运面临着通航连续性差、
通达性差和航运设施落后等问題。查找有关资料,议一议,如何充分发挥
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
注 : 二 分 日 和二至 日皆就 北半球 而言
豚的柄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白鳍豚生存环境不断恶
化,繁殖能力减弱:过往船只多,船只威胁白鳍豚的生存,人类乱捕乱杀。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二
活动
(62页)
2.说一说长江流域湖泊的重要功能;议一议,保护长江流域的湖泊对整个长江流
域的环境保护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生态价值:调节气候(增加湿地附近地区水汽含量,形成降水,减小气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二
阅 读 (92、93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
2015年4月国家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该城市群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 主体,战略定位是我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 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业基础扎实, 矿产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运输发达,产业基础雄 厚,科技教育资源丰富,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重 要地位。武汉是老工业基地和中部经济中心,产业体系相对 成熟,现已形成以光电信息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 业群。长沙、株洲、湘潭是湖南的“金三角”,综合经济实 力占到湖南的2/5。南昌一九江工业走廊是江西加工制造业 的主要集聚区。
航)、供水(地下水位下降)、水产业(动植物资源减少)等社会经济价值。
注 : 二 分 日 和二至 日皆就 北半球 而言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路径
传统产业现状分析
分析传统产业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进 行绿色化改造的必要性。
绿色化改造技术路径
探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的技术路径,包括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循 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
绿色化改造政策与措施
分析政府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方面的政策与措施,如财政支 持、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
典型案例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
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 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 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成效评估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 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01
背景介绍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 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该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生物 多样性丰富,保护意义重大。
典型案例分析:深圳绿色创新发展实践
01
深圳绿色创新发展背景
介绍深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背景及发展目标,包括绿色低碳循环发
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
02
深圳绿色创新发展实践
分析深圳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的具体实践,如制定绿色产业政策、
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培育新兴绿色产业等。
03
深圳绿色创新发展成效及启示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 明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 出
在一些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 盾依然突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仍面临挑战。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亟待 加强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各国加强合作 ,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经典PPT-(16)

3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原则
4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目录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原则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四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五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 应对重大环境问题的挑战
第一部分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
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 存在状态。
生态 文明
加
1 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快
2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建 3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立
健
4 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全
5 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
1
从传统的“向自然宣 战”、“征服自然”等 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
2
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 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 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 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模 式转变
3
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 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 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 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
《新安江流域(安徽段)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补偿研究》

《新安江流域(安徽段)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补偿研究》一、引言新安江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之一,其安徽段流经多个县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新安江流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对新安江流域(安徽段)的生态系统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生态补偿措施,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安江流域(安徽段)生态系统特征1. 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新安江流域位于安徽省南部,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多样。
流域内山清水秀,植被丰富,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2. 生物多样性新安江流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珍稀濒危动植物等。
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是众多珍稀鱼类的栖息地。
此外,流域内还有多种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构成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3. 水文特征新安江流域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河流纵横交错、水系发达。
流域内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为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
三、新安江流域(安徽段)生态问题及原因1. 生态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新安江流域面临着水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
其中,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2. 原因分析生态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包括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等。
此外,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也加剧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
四、生态补偿措施研究针对新安江流域(安徽段)的生态问题,提出以下生态补偿措施:1. 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措施,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质标准,保障流域内的水资源安全。
2. 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
3.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等,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第40讲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完善长江生 态保护补偿
机制
①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等方式,激发沿江省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 ②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实行分类分级的补偿政策 ③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上中下游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 地区进行横向生态补偿
开展生态文 全面贯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
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重点保护好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
库等重要湖泊水库。
3.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1)保护与综合治理: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建立地区间、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
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典型试题
(2023·浙江宁波镇海高中期末)2022年8月,长江武汉段水位较往年同期偏低,受 其影响,在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下,一段江心丁字坝露出水面,吸引了不少人来此打卡 拍照。丁字坝是一段伸入江水(或海水)中的堤,呈“丁”字形。下图为武汉鹦鹉洲长江 大桥附近的丁字坝景观图。完成3~4题。
3.该水域修建丁字坝的目的是( A )
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 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生态效益:
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
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 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
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 小;
含沙量;改善水质
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
坝,起到束水的作用,其作用在于整治航道,优化长江水道航运环境,A正确;丁字坝位于江心,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