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 2005-04-11[作者简介] 周大杰(1975-),男,山西省大同市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瑞典合作项目“首都生态圈水问题研究”。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周大杰1,董文娟1,孙丽英1,石缎花1,齐晔2(1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5;21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摘要] 流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应当着眼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尤其应当注重流域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不仅要廓清其理论概念,阐明补偿的实质、原则、分类、方式,而且需要研制可操作性强的补偿机制和对该机制的监督保障体系。

及时有效地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域下游发达地区对上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达到既可以保护上游生态环境,提高上游人民生活水平,又能促进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流域;水资源管理;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209(2005)0420131205 水是维持人类和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控制性资源之一。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

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大江大河的流向多数是自西向东,为了保持全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游地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保护。

而我国的西部却是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相对贫困,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负担是流域上游地区无法独自承受的,需要下游受益区和中央政府共同承担。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实施中央及下游受益区对西部地区和流域上游地区的补偿政策,可以理顺流域上下游区域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加快上游发展,减少地区灾害,促进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可以使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对中上游相对贫困地区的补给,不再是单纯的“扶贫”,更不是“恩赐”,而是一种社会分工和利益互补[1]。

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进展与优化路径

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进展与优化路径

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进展与优化路径田祥丽,孟春阳*(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是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践正在有序推进,但长江干流和支流的省际大规模横向补偿进展缓慢。

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建设,优化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路径,本文梳理了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主要制度文件,并对主要试点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其所面临的困境,应明确补偿具体内容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立健全横向生态补偿监督考评体系,建立发展型横向生态补偿支撑体系以及推动完善流域各部门协调运作机制以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横向生态补偿;长江经济带;补偿主体;补偿方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图分类号:D91;X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347(2023)02-0088-12收稿日期:2023-03-3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FX023);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9SFB5019)。

作者简介:田祥丽,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

E-mail:*****************通信作者:孟春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

E-mail:********************引用格式:田祥丽,孟春阳.长江经济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进展与优化路径[J].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23,8(2):88-99.Citation format:TIAN X L,MENG C Y.Implementation progress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in[J].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ree Gorges ,2023,8(2):88-99.Implementation Progress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Horizontal Ecological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inTIAN Xiangli,MENG Chunyang *(Law School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341000,China )Abstract:Basin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At present,the practice of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ins is being promoted in an orderly manner,but the progress of large-scale inter-provincial horizontal compensation in the main streams and tributar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slow.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in and optimize the path of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Belt basin,this paper composes the main institutional documents of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in and examines the main pilot practices to analyze the dilemmas they face,which should clarify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compensation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establish a sound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establish a developmental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upport system 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ordina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various basin sector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in.Key words: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compensation subject;compensation method;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DOI :10.19478/ki.2096-2347.2023.02.11□生态研究三峡生态环境监测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ree Gorges2023年6月Jun.2023第8卷第2期V ol.8No.2第8卷第2期89长江经济带作为实施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的创新示范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重视长江全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这也是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受流域内生态环境特点、上下游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影响各有不同。

目前国内已实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大多是在流域上下游政府与政府之间建立的。

本文根据贵州赤水河流域上下游行政区域分布、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特点,探索和研究包括企业在内的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

标签: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一、研究背景(一)国内主要河流生态补偿案例2008 年初,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试行)》和《江苏省太湖流域环境资源区域补偿试点方案》,对流域上下游行政区,依据交界断面水质情况进行环境补偿,将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补偿标准为:化学需氧量1.5万元/吨,氨氮10万元/吨,总磷10万元/吨。

补偿资金核算方法为:单因子补偿资金=(断面水质指标值-断面水质目标值)×月断面水量×补偿标准。

补偿资金为各单因子补偿资金之和。

(二)贵州省已实施的流域生态补偿案例清水江是流经黔南自治州和黔东南自治州的一条河流,受上游黔东南自治州境内的磷化工排污影响,清水江总磷长期超标。

2009年,贵州省政府在清水江流域上下游的黔南自治州和黔东南自治州政府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规定在两州交界断面水质实测值若超过可控制目标,则黔南自治州应向省级财政和黔东南州财政缴纳水污染补偿资金。

补偿资金由省级财政和黔东南州财政按3∶7的比例进行分配。

补偿因子及标准为:总磷0.36万元/吨,氟化物0.6万元/吨。

二、贵州赤水河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一)赤水河流域基本情况赤水河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北部,由毕节市七星关区鸡鸣三省村进入贵州,沿川黔边界流至仁怀市茅台镇,流经四川省合江县与习水河汇合后注入长江,干流全长436.5 千米,流域面积约18932千方平米,其中贵州省境内流域面积占56.4%。

赤水河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国酒茅台等酱香型优质白酒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域。

四湖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洪湖为例

四湖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洪湖为例
21 0 2年 9 月
湖 北经 济学 院 学 报 ( 文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Sp 02 e . 1 2
V 1 . o . No9 9
第 9卷 第 9期
四湖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洪湖为例
曾 霞 , 一 赵 琼 。王 玉 宝 z王 丹 , ,
(. 1 中南 财 经 政 法大 学 统 计 与 数 学 学 院 , 湖北 武 汉 4 0 7 ;. 北 经 济 学 院 统 计 与 应 用 数学 系 3 03 2湖



提 出了 洪湖 流域 水 污 染 综 合 治理 生 态补 偿 机 制 的基 本 思路 。 四湖 流 域 水 污 染 的 生 态补 偿 应 建 立 多 方一 起 努 力 的 公
共 治理 机 制 , 而保 证 污 染 治理 与 经 济 发展 的 良性 循 环 和 可持 续发展 。 从
关 键 词 : 湖 流 域 ; 污 染 ; 态补 偿 机 制 四 水 生
洪 湖 流 域 水污 染 源 主 要 分 为 农村 生 活 污 染 源 、农 业种 植
污染源 、 畜禽养殖污染源、 围网养殖污染源 、 精养鱼塘污染源、 旅 游废 水 污 染 源 ,各 种 污染 物 产 生 总 量 分 别为 C D 65 .3 O 471 0 吨 、 氮 97 .1 、 总 0 21 1吨 总磷 19 .0 4 1 2吨 。 1 根据《 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 针对流域内的面源污染 。 , 近 年 来计 划 实 施 的水 污染 防治 工 程 项 目有 : ( ) 产 养 殖 污染 源 的治 理 工 程 项 目 一 水


引 言
二 、 湖流 域 水 污 染 与治 理 概 况 洪
四湖 流 域 是 指 长江 中游 一 级 支 流 内荆 河 流 域 , 地处 长 江 、 汉水之间 , 因境 内有 长 湖 、 湖 、 三 白鹭 湖 和 洪 湖 四 大淡 水 湖 泊 而得 名 。 域 地 跨 荆州 、 门 、 江 三 市 。 江 汉平 原 重 要 的 组 流 荆 潜 是 成 部 分 。 着 经 济 社会 的发 展 , 随 四湖 流 域 发 展 过 程 中 的各 种 矛 盾 也 逐 渐 显 现 出来 , 态 环境 恶 化 、 涝 灾 害 频 繁 、 吸 虫病 生 早 血 疫 情 回升 等 问题 严重 阻 碍 了社 会 和谐 发展 。 四湖 流域 的科 学 管 理迫 在 眉 睫 , 流 域生 态 补 偿 是 水 资 源管 理 的重 要 手 段 之~ 。 而 生 态 补 偿 是 以保 护 和可 持 续 利 用 生 态 系 统 服 务 为 目的 。 以经 济 手 段 为 主调 节 相 关者 利 益 关 系 的制 度 安 排 。更 详 细 地 说 . 态 补偿 机 制 是 以保 护 生 态 环 境 , 进 人 与 自然 和谐 发 展 生 促 为 目的 。 据 生 态 系 统 服 务 价 值 、 态 保 护成 本 、 展 机 会 成 根 生 发 本 . 用 政府 和 市 场手 段 . 生 态 保 护 利 益 相 关 者 之 间利 益 运 调节 关 系 的公 共 制 度『 目前 , 国流 域 生 态 补 偿 面 临许 多 问题 , 1 1 。 我 仍 处 于 理论 研 究 和 实 践探 索 阶 段 , 施 流 域 区际 生 态 补偿 , 保 实 是 护 流 域 生 态环 境 、 现 流 域 经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重 要 途 径 。 实 我 国应 当采 取 流域 区 际生 态 补 偿 的准 市 场 模 式 ,建 立 健 全 流

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实施的环境保护政策。

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是通过对全流域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和管理,从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


府应对全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同时构建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以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企业则应遵守规定,减少对生
态环境的破坏,积极开展环保措施,从而为生态保护和改善作出贡献。

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环境治理、环
保设施建设、污染物减排、生态修复和绿化造林等。

其中,生态修复
和绿化造林是重要的环节。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种植草场、乡土
植物和树木,修建生态廊道,推广生态农业等,可以促进土地保护、
水资源保护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工作。

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
的作用。

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提升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带
来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提高
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从长远来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人类自然环境和地球生态系统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环保政策,其实施对于地区和全球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术和管理水平,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探讨研究

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探讨研究

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探讨研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

一、水资源管理中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与意义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和经济措施,对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行为进行激励,对因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补偿,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水资源使用者的成本意识,促使其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其次,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对因水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进行补偿,能够推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再者,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为了保障其他地区的用水需求做出了牺牲。

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地区的损失,促进区域之间的公平发展。

最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补偿机制体现了“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水资源管理中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一)外部性理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如水源涵养、生态调节等,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负外部性如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采等,其成本没有完全由开发者和使用者承担。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旨在内部化这些外部性,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和收益得到合理分配。

(二)公共物品理论水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这导致了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失灵,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进行干预。

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看作是政府为解决水资源公共物品属性带来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手段。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在黄河流域内,各地区之间根据其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状况,通过一定的补偿方式进行资源调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机制。

该机制的目的是促进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位于我国的北方,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域。

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差异,一些地区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退化,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保护了生态环境,但资源利用较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性和特点。

首先,需要确定补偿的标准和范围,即哪些地区需要进行补偿,以及补偿的方式和金额如何确定。

其次,需要建立补偿资金的来源和管理机制,确保补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公平分配。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各地区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各地区积极参与生态补偿工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资金补偿、资源调配、技术支持等。

补偿的对象可以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较好的地区,也可以是资源利用较多的地区。

通过补偿,可以促使资源利用较多的地区减少开发强度,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鼓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较好的地区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对于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补偿机制,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流域内各地区共同治理生态环境的合力。

其次,补偿机制可以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推动各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最后,补偿机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提高黄河流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然而,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流域生态补偿

流域生态补偿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概述流域生态补偿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意义上的概念,它是由生态学、经济学、法学三学科交叉而衍生出来的一个交叉概念。

目前法学界关于流域生态补偿概念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学者周大杰等认为“流域生态补偿是中央和下游发达地区对于保护环境敏感区而失去发展机会的上游地区以优惠政策、资金、实物等形式的补偿制度”;钱水苗认为“流域生态补偿是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在流域内上下游各个地区之间实施的以直接支付生态补偿金为内容的行为”;李磊认为“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上下游之间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受损和受益的不公平,由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给予一定补偿,补偿上游地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代价”。

为了实现全流域内上下游及各地区之间更好的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更好的体现全流域内的公平和正义,笔者认为对于流域生态补偿应该这样界定: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受益者向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供者(生态投入或失去可能的发展机会)给予的经济和非经济形式的补偿。

二、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一)流域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我国是开展流域管理比较早的国家,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原因在于:现有的流域管理机构职能单管理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履行职能所必须的自主管理权、经济实力、制约手段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有效监测的机制,以及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使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虚化;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行业管理与统一管理的关系没有理顺,职责权限交叉不清,矛盾重重。

流域水行政管理机构和水资源保护机构并存,水资源的量与质两个方面的管理被人为分割;流域内大型供水及引水工程分属不同地区和部门管理,尚未形成流域统一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利益相关方参与不足,用水户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没有形成权威的流域协商决策和协调议事的机制,公众权益得不到保障。

目前流域水资源竞相开发、分散管理的问题较为严重,流域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难以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不能对全流域水资源实施全方位的统一管理,也没有将水资源的管理纳入到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