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扣带术

合集下载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的护理探讨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的护理探讨

孔源性视 网膜脱 离好发 于 中老年人 , 尤其 是有 高度 近视 的患者 , 与老年人或高度近视的玻璃体和视 网膜常有 变性有 这 关 L 。至今 , l J 原发性视 网膜脱离 仍 以手 术为 主要手段 , 冷凝 因 其副作用小 , 目前普遍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中。我院于 19 97~ 20 07年对 8 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实施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
a d r ie t e s c e s l rt d c r ae n as u c s f l ae a u e rt . h i n Ke wo d r e mao e o sr t a ea h n y r s h g tg n u i l d tc me t e n s l r u k i g s r ey ce a b c l ug r l n f e i g a d d an g e n r z n r ia e n ri g u sn
术, 虽然手术治疗 的成 功率 已大为 提高 , 仍有 部分 患者心 理 但 问题较为突 出。 由于手术 的特 殊性 , 护理 要求很 高 , 加强 围手
成功 率和 治愈 率。
【 关键 词 】 孔 源性视 网膜脱 离; 扣带术; 巩膜 冷凝放 液术 ; 护理 【 中图分 类号】 R741 2 7.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 9 (09 0- 4- 62 13 20 )1 03wi l h gn t g n u t a ea h n e td b ce a u k i g s r ey c m i e t ce a r e i g a d u sn f8 a e t e r ao e o sr i l d t c me tt ae y s l r b c ln u g r o lr e n r l b n d w h s lr fe zn i l n

前房穿刺在视网膜扣带术中的应用体会

前房穿刺在视网膜扣带术中的应用体会

前房穿刺在视网膜扣带术中的应用体会目的:回顾性分析125例病例应用前房穿刺放液法替代传统视网膜放液术在巩膜扣带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所有患者采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冻、巩膜外垫压和/或环扎治疗。

术中均前房穿刺放液。

根据术中指测眼压情况采用一次或多次前房穿刺放液,降低眼压,使冷凝头顶压视网膜裂孔及垫压硅胶垫更为有效。

结果:一次手术网膜全复位成功率为97.6%,近期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外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前房穿刺放液较传统视网膜下放液更安全、有效。

标签:前房穿刺放液;巩膜扣带术;副作用;手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采用扣带修复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视网膜脱离扣带修复手术中,往往因为患者眼压高、视网膜脱离太高或视网膜裂孔太靠周边导致术中冷凝头在眼压高的眼球上极易滑动,不能准确定位冷凝,或因视网膜脱离太高而无法看到冷凝的反应[1]。

本研究采用了前房穿刺放液方法降低眼压配合扣带修复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眼科收住的12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所有患者均无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史。

其中男74例,女51例,平均年龄(47±16)岁。

右眼68例,左眼57例。

21例(16.8%)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

所有患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均在C1级以下,有晶体眼114眼(91.2%),人工晶体眼10眼(8%),无晶体眼1眼(0.8%)。

视网膜脱离范围小于1个象限者18眼(14.4%),1~2个象限者52眼(41.6%),2~3个象限者41眼(32.8%),全脱离14眼(11.2%)。

于巩膜外冷凝联合巩膜外加压和(或)巩膜环扎术。

1.2 手术方法患者平卧,常规消毒铺巾。

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3~4 ml球后及球结膜下注射。

依据手术范围所需(局部垫压或环扎),作象限性或全周球结膜剪开,3.0丝线悬吊直肌。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4例临床分析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4例临床分析

好 等优 点 手 术 成 功 的 关键 是 : 视 网膜 裂孔 的 查 找 、 定位、 预 压 和封 闭 。 关键 词 : 裂孔 性 视 网膜 脱 离 : 巩 膜扣 带 术
巩膜扣带术也称巩膜折叠术 , 是指使巩膜变形 向内 陷的方法。 它包括巩膜外加压术 、 环 扎术 、 巩膜缩短术 。它是通过巩膜壁 的内陷
使视 网膜 色素上皮层 与裂孔 处视网膜神经上皮贴近 , 以达 到封闭裂 孔, 缓解和消除玻璃体牵引的 目的【 l I 。此手术是治疗 原发性 ( T L 源性 ) 视 网膜脱 离的常用办法。我院 } {2 0 0 9年 1 月~ 年2 0 1 1年 1 2月 , 共 收治原发性视 网膜脱 离 1 1 7例 , 对其 中 1 1 4例( 1 1 4眼 ) 施 行巩膜扣
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说明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 疗腹股 沟疝与传统 的术式 比较具 有创伤小 、 操作简单 、 术后恢 复速
度快和不易复发等优 势, 适合在基层医院里广泛应用 。
参 考 文献 :
… 张 业 泽 无 张 力 疝修 补 术 在 基 层 I S . 院的临床应 用与体会 I J l S I . 学信 息( 上旬
刊 )2 ( 1 1 1 , ( ) 9 ( ( ) 6 ) : 1 0 5 —1 0 6
『 2 1 刘擎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 术治疗腹股沟疝 5 8 例 临床分析Ⅱ 川占 床和 实验 医
学杂志 2 0 0 8 . 0 8 ( 0 5 ) : 7 8 — 7 9
余 责龙. 两种修补 术治疗腹股沟疝 l 临床 效 果 对 比观 察 U J 人 民 军医 2 0 1 1 , 1 2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1 月第 2 6 卷第 1 期( 上半月) 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J a n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1

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冯俊才;杨丽霞;杨朝霞;杨元璋【期刊名称】《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年(卷),期】2005(027)007【摘要】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36例(36眼)行巩膜扣带术.均按我们提出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的3项要求(准确的裂孔定位,适度的冷凝和恰当的放置外垫压物)进行手术.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视网膜复位30眼(83.33%),失败6眼(16.67%),失败原因:1眼发生鱼嘴现象,3眼裂孔封闭不良,2眼垫压偏位.术后视力提高33眼,不变2眼,下降1眼.眼压升高3眼,服药后恢复正常.垫压物松动,环扎带移位及冷凝过度各1眼.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非增生性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简单可靠.应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手术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总页数】3页(P529-531)【作者】冯俊才;杨丽霞;杨朝霞;杨元璋【作者单位】新密市眼科医院,河南,新密,452370;新密市眼科医院,河南,新密,452370;新密市眼科医院,河南,新密,452370;新密市眼科医院,河南,新密,4523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1+2【相关文献】1.非凝固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J], 柴建生;路晓明;温安东2.非凝固巩膜扣带术联合Nd:YAG倍频激光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J], 帅开地3.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治疗非后极部裂孔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J], 田超伟; 王雨生; 马文霞; 窦国睿4.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J], 江海波;邓娅青;王楠;熊思齐5.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J], 江海波;邓娅青;王楠;熊思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肖紫云;李家璋;宋秀胜【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50)003【摘要】目的总结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巩膜扣带术(SB)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1例(21眼)复杂的RRD行PPV联合SB的视网膜解剖复位、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术后并发白内障6眼,一过性高眼压3眼,无其他并发症.3~12月行硅油取出术,并发白内障者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21眼视网膜均复位,视力较术前提高2~7行,平均5.2行,无1例视力下降,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部分复杂的RRD行常规PPV视网膜复位术难以达到解剖复位、封闭裂孔的疗效,通过PPV联合SB是治疗这类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总页数】3页(P204-206)【作者】肖紫云;李家璋;宋秀胜【作者单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眼科,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眼科,恩施4450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眼科,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91;R774.1;R776.4【相关文献】1.巩膜扣带术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对黄斑结构改变及视力预后的影响 [J], 崔丽;姜燕荣;赵明威;黎晓新2.巩膜扣带术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对黄斑结构改变及视力预后的影响 [J], 崔丽;姜燕荣;赵明威;黎晓新;3.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J], 区显宁;梁勇4.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注气术治疗伴有下方破裂的视网膜脱离:结果能否与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注气及巩膜扣带术相比 [J], Wickham L.;Connor M.;Aylward G.W.;肖颖5.对比分析巩膜扣带术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J], 吕婷婷;牛彤彤;王海林;尹蓉实;安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的护理探讨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的护理探讨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的护理探讨
马荣芹
【期刊名称】《西南军医》
【年(卷),期】2009(11)1
【摘要】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患者的护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行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使其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护理方法.结论积极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率.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马荣芹
【作者单位】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山东,临沂,27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4.1+2
【相关文献】
1.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J], 肖紫云;李家璋;宋秀胜
2.巩膜外冷凝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 [J], 田祥;蒋模
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冷凝术后发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 [J], 王建仓;周亚莉
4.光凝和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前膜生成的比较 [J], 虎学君;
韩婧;张小隆
5.巩膜扣带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FEVR相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J], 张芳霞; 马卫国; 朱瑞红; 何利东; 虎学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巩膜扣带术治疗伴视网膜下增殖的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治疗伴视网膜下增殖的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论著(临床研究)巩膜扣带术治疗伴视网膜下增殖的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田农,黄振平,葛轶睿[摘要]目的伴视网膜下增殖的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 m atogeno us re ti na l detach ment ,RRD)手术仍是难题,文中回顾性分析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治疗陈旧性RRD 伴明显视网膜下增殖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陈旧性RRD 患者15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B 级(包括B 级)以下病例15例(15只眼),男12例,女3例;年龄17~45岁。

近视患者14只眼,所有患眼均有明显视网膜下增殖,术前视力:6例0.01,6例为0.02~0.08,3例0.1。

所有患者视网膜脱离范围在1/2象限及以上,黄斑脱离,手术方法为传统的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

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视网膜复位14例,成功率为93.33%,其中男11例,女3例。

多数复位患者的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Z=-3.24,P <0.01);1例未复位患者放弃再手术。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 l cohe rence to mography ,OCT)的随访结果显示,当常规眼底检查正常时,黄斑区视网膜仍未完全复位。

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RRD 伴视网膜下增殖安全有效,黄斑区视网膜的完全复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增殖;巩膜扣带术[中图分类号]R 77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8199(2011)06059304基金项目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Q 3)作者单位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田农(医学硕士)、黄振平、葛轶睿]Sclera l buck ling pr ocedur e f or longstand ing rheg m a togenous retina l detachm en t w ith sub reti na l fibrosisTI AN No ng ,HUANG Zhen ping ,GE Y i ru i(De pa rt m e nt o f Opht ha l m olo gy ,Na njin g Ge nera l H os pita l o f N anjing M ilitary Co mman d,PL A ,N anjing 210002,J iangsu ,China )[Abstra ct ]O b ject i veIt re m a i ns a cha llenge ho w t o m anage by su rgery longstand i ng rheg m a togenous reti na l de tach m ent(RRD)w it h sub re tina l fi brosis .Th is retrospective st udy is to eva l uate t he effecti veness of the sc lera l buck ling procedure i n the treat m ent of longstandi ng RRD with subreti na l fi brosis .M e thod s F ifteen pa ti ents ,12m ales and 3fem ales ,su ffer i ng fro m longstandi ng RRD w it h subreti na l fi brosis i n 15eyes under went the sclera l buck li ng procedure co mb i ned with cryotherapy and d ra i nage .The patien ts ranged in age fro m 17to 45years ,w it h m yop i a i n 14eyes (93.3%)and with rem arkab l e sub re ti nal fi brosis i n al.l The ret i na l detach m ent was bet ween 2and 3quadrants with m acula detach m ent .P roliferati ve vitreoreti nopathy was classifi ed as grade B or A in all the cases .The preoperati ve vi sua l acu ity was0.01i n 6eye s ,0.02-0.08i n anot her 6,and0.1i n t he ot he r 3.R esu lts One m onth after surgery ,reti na l reattachm en twas achieved i n 14eyes (11in m ales and 3i n fe m a les),w i th a success rate of 93.3%,and m ost of the pati ents sho wed an obvi ously bette r visua l acu it y than before su rgery (Z =-3.24,P <0.01).The onetha t fa il ed i n retina l reatta ch m ent re f used reoperatio n .Op ti ca l coherence to m ography (OCT)dur i ng t he f oll o w up revea l ed tha t co m p l e te reti na l reatta ch m ent obvious l y lagged beh i nd t he nor m a l fi nd i ngs of the ro u ti ne ocu l a r f undus exam i nati on .C on clusionSc leral buckli ng procedure is safe and eff e cti ve f or t he trea t m ent of RRD f ,y [K y ]R ;S ;Sf:200907:210002l ongstanding w it h subreti na l i brosis tho ugh it m a take al onger ti m e to achieve co m p l e te m a cu l a r rea ttach m ent .e word s heg ma to geno us reti na l detach m en t c l era l0引言陈旧性RRD以患者年龄较小、病程较长、多数超过3个月以上、眼底检查以视网膜浅脱离、视网膜下增殖膜形成为其显著特征,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其手术治疗多倾向于巩膜扣带术[1-3]。

透明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透明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透明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2例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联合巩膜扣带术。

结果:12例患者视网膜均复位且视力提高,随访2~18月,有2例发生后发障,行YAG激光治疗,未见视网膜复发性脱离。

结论:对一些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可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联合巩膜扣带术,这样既扫除了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障碍,又不耽误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还可以术后增加视力。

【关键词】白内障;视网膜脱离;手术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的患眼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行白内障手术,而后再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既分期手术。

这样常常使一些可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发展成必行玻璃体切割术,给患者造成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眼组织的损伤。

我们20043~20055月共对12例玻璃体增殖不明显的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同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联合巩膜扣带术,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左眼3例,右眼9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65岁,平均515岁,右眼9例,左眼3例。

白内障分级:2级核9例,3级核3例,12例患者均可模糊看见眼底;玻璃体增殖均低于C级;视网膜脱离:局限性脱离10例,全部脱离2例。

12方法12例患者均先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00线缝合角膜切口一针后再行巩膜扣带术。

2结果21视网膜复位情况12例患者视网膜均复位,随诊2月~18月未见视网膜脱离复发。

22视力提高情况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3并发症术中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有2例发生后发障。

3讨论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时,为了使视网膜脱离手术获得清晰的视野,寻找视网膜裂孔率增高,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术后观察方便,术后也能获得较好的视力,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分期手术,既先进行白内障手术,后进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但这样不仅有可能延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治疗,而且增加了患者在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探讨
摘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取决于三个因素,即视网膜裂孔,玻璃体液化及有一足够的拉力使视网膜与色素上皮分开。

Gonin首先提出漏水的裂孔是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因此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原则是封闭裂孔。

如今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很多,其中巩膜扣带术是其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术式。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文献综述
如今巩膜扣带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对患者的视力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术式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方法的应用使巩膜扣带术逐渐成熟,但其术后对眼的不良影响也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促进大家对巩膜扣带术的认识不断加深。

总的来说巩膜扣带术分为巩膜环扎术和巩膜外加压术,两种术式适应症有所差异,各有其优缺点。

巩膜环扎术:现今的巩膜环扎术无论在加压封孔还是形成360度持久加压嵴上均令人满意。

此外,它产生了一个假的“锯齿缘”,理论上可防止以后的视网膜脱离,也具有封闭未查到的视网膜裂孔的优点。

因此,巩膜环扎术已被广泛采用,尤其在治疗复杂型的视网膜脱离上,成为使用最多的术式。

但随着其广泛的应用,术后眼球改变也受到大家重视。

薛艳等对30例(3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环扎术,分别于术前3d、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行患眼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比较术前、术后的检查结果,指出巩膜环扎术会影响眼球表面微环境。

李小英对25例行巩膜环扎术患者前后眼轴及屈光度分析,发现术后眼轴长度的增加,眼屈光度向负值偏移。

故巩膜环扎术应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正,且术中应尽量减小手术范围和损伤程度,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巩膜外加压术:巩膜外加压术指在视网膜相应裂孔处加一硅胶条或硅海绵等材料,以顶压与视网膜黏连更牢固。

如果视网膜下积液多,则应切开巩膜放出视网膜下液体,使视网膜平复。

在视网膜裂孔相应的巩膜表面放置外加压物,可以缓解裂孔周围动态的和固定的玻璃体视网膜牵拉,使视网膜贴向加压物,加压物的推顶使裂孔封闭,防治来自玻璃体腔的液体再次进入视网膜下。

这种方法不需要切剥巩膜,能保持巩膜完整性,可缩放或不放视网膜下积液,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后组织反映及并发症。

目前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发展趋势是以最小量的手术封闭裂孔,提高复位率。

许正华等对57只连续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进行最小量单纯外垫压手术.术中只垫压视网膜裂孔区。

不做环扎术,通过随访发现初次手术成功率为93%,结果证明最小量单纯外垫压术对大多数新鲜性、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术后视力恢复好。

闵寒毅等在探讨最小量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并发症中得出,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能够做到最小的创伤、最高的视网膜复位率、最小的再次手术率和最好的视功能恢复,无放液最小量巩膜外加压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展望:视网膜是我们眼睛里特殊且重要的器官,它的解剖位置、结构、功能都比较复杂,其病理也同样复杂。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二次手术率低的手术会得到不断的发展,新的手术方式将得到不断开拓。

参考文献
【1】刘光辉彭辉灿.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进展.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9)
【2】韩磊,季磊,姬成东,吴广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方法探析.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三队:亚太传统医药.2009
【3】闵寒毅,毛进,高斐等.无放液最小量巩膜外加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医学杂志.2011
【4】李小英.巩膜环扎术后眼球屈光状态分析.山西省忻州市中医:实用医技杂志.2009
【5】乔岗,王晓莉等.巩膜扣带术临床路径实施1年的结果分析及可行性评价.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四川医学.2011
【6】薛艳、侯光辉、纪虹、朱晓谦.巩膜环扎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眼表改变.眼科新进展.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