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住房价格也一路上扬。超过居民承受能力的价格把部分中低收入居民挡在住房市场之外,原有的住房保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本文通过目前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现有住房保障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住房保障;问题;措施

一、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历程

(一)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和试点阶段

1979—1990年之间,是我国房改的酝酿准备和探索试点阶段,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住房商品化。在低租金、实物分配政府保障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由国家拨款建房,向居民全价出售公房。1988年l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工作会议,同年2月印发了《关于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房改的法规性文件,标志着住房制度改革进入了整体方案设计和全年试点阶段。

(二)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配套改革阶段

1991—1994年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和实施的阶段。1992年的5月1日,《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实施,上海开始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开辟了新的稳定的住宅资金筹集渠道。

(三)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实施阶段

1994—1997年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实施阶段,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该决定要求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做好原有政策与该决定的衔接工作等,标志着住房制度改革已进入深化和全面阶段。1998年以后,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构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

二、我国现有的住房保障体系

(一)经济适用房制度

是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适合于中低收人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政策性房。

(二)廉租房制度

所谓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为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

(三)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住房基金进行强制性储蓄,并由政府集中支配,定向用于住宅融资的管理制度。它是实现住房实物分配向以按劳分配为

主的工资货币化转变的有效形式。

(四)公租房制度

公租房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投资或提供政策支持建造的,以较低租金租赁的政策性公共住房,租住对象为达不到廉租房申请要求,短期内又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的“夹心层”群体,它是现有保障性住房结构体系的完善和补充。

三、我国现有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住房立法,未能实现住房立法工作的与时俱进,也未曾从法律的高度保障其权威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更没能在立法层面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住房保障的法规实施机制薄弱,运行、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法律的约束使得针对低收人家庭的住房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住房保障覆盖面较小,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严重不足。

面对众多的住房保障需求,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中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覆盖比率非常低,廉租住房的保障率尚不足5%,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投资目前也仅占住宅投资的5%左右。

(三)住房保障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

很长一段时间,廉租房制度未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财政体系迟迟未能明确地将住房保障纳入财政预算,只有少数城市建立制度性财政资金供应计划,多数城市依靠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和公房

售房款的余额部分作为廉租住房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成为廉租房制度推进的瓶颈。

(四)住房保障的供应体系不完善。

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基础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但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缺失之处,如:缺乏明确目标和长远规划、保障性住房供应量短缺、暗箱操作等诸多问题。

四、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措施

(一)加强住房保障立法,将住房保障法制化

应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制定统一的住房保障法,对居民拥有适当住房这一权利加以规定和保护,明确规定居住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是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从而不仅为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及其相关政策措施的采用提供法律依据,而且也对居民享受有关住房保障待遇以及由此形成的其他财产权利与非财产权利给予法律保障和支持。

(二)规定多种住房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

要对住房保障资金来源进行规定,确保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有稳固的基础,可规定以下方式拓宽住房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建立专向基金;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由于保障对象的收入水平千差万别,住房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状

况也有所不同,所以住房保障体系也应按层次进行划分,并灵活地适应不同保障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保障标准。

(四)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加快制定公共租赁住房法规,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建立合理的公共租赁住房产权与收益分配制度,确保保障对象的保障待遇,同时确保公共利益,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杨紫煊.经济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褚超孚.城镇住房保障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陈伯庚,顾志敏,陆开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孔宏.住房公积金的社会保障作用[j].煤矿现代化,2005(4).

[5]徐成文,朱德开.经济法视野下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j].特区经济,2010(1).

[6]赵伟,曾繁杰.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症结与改革思路[j].甘肃社会科,20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