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工作手册试题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试题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试题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试题及答案(三)

(2007-08-06 09:52:29)

转载▼

标签:

学习公社

1. 根据事件的成因和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D)

A 重大传染病疫情

B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C 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

D 以上均是

2. 新出现的传染病爆发查明(B )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

A 病原

B 流行病学病因

C 流行特征

D 分布规律

3.以下关于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点叙述错误的是(B)。

A 患者多分布在传染源周围,呈聚集性。

B 人们常在成年后感染。

C 群体性发生多见,在短时间内罹患率可升高到较高水平。

D 疾病的发生常与居住、生活条件有关

4. 世界卫生组织(C)年首次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交通安全日”。

A 1998

B 2002

C 2004

D 2006

5. 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应该遵守的基本防护导则不包括(B)。

A 一般要求

B 眼晶体防护

C 甲状腺防护

D 应急人员返回导则

6. 粗制棉籽油中游离棉酚达(A)%属于超标。

A 0.02

B 0.2

C 2

D 20

7.现场验伤后濒死或死亡者标识成(C),可暂不做处置。

A 红色

C 黑色

D 绿色

8. 有关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临床表现说法正确的是(D)

A 可出现痉挛或抽搐发作

B 可出现意识朦胧,情感暴发

C 可出现假性痴呆

D 以上均可出现

9. 呼出的气体有鞋油味的中毒物质最有可能是(A)。

A 苯胺

B 各种酸类

C 光气

D 乙醇

10. 医院感染的流行爆发分型为(D)

A 某一综合症的流行爆发

B 某一系统疾病的流行爆发

C 某一病原菌的流行爆发

D 以上均是

11.热浪是地表经过(D)方式吸收太阳能产生的。

A 辐射

B 传导

C 对流

D 以上都是

12. 地震灾害时要做好尸体处理的(D)五个环节。

A 洒、包、捆、运、埋

B 喷、装、捆、运、埋

C 喷、包、移、运、埋

D 喷、包、捆、运、埋

13. 霍乱标本应在(C)内尽快送检。

A 半个小时

B 1 小时

C 2 小时

D 8 小时

14. 引起脑膜炎的寄生虫是(C)。

A 血吸虫

B 姜片虫

C 血管圆线虫

15. 中毒患者皮肤黄疸有可能是(C)中毒。

A 亚硝酸盐

B 一氧化碳

C 药物性肝炎

D 酒精中毒

16. 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的穿衣顺序:鞋套、裤子、(B)、剂量计、外层手套。

A 防护服、内层手套、防护帽和口罩

B 防护帽和口罩、内层手套、防护服

C 防护服、防护帽和口罩、内层手套

D 内层手套、防护服、防护帽和口罩

17.造成危害最大的化学恐怖袭击方式是(B)

A 纵火施毒

B 爆炸施毒

C 制造泄漏事故

D 食物、饮水中投毒

18. 引起痢疾的寄生虫是(C)。

A 蛔虫

B 绦虫

C 丝虫

D 阿米巴

19. 医院感染的感染源包括(D)

A 带菌者

B 环境储源

C 其他病人和工作人员

D 以上均是

20.地震引起的骨折伤中有(C)为脊柱骨折。

A 10 %

B 20 %

C 25 %

D 40 %

21. 群发性臆症是一种(C)造成的接种事故。

A 接种失误

B 接种剂量过大

C 心理因素

D 接种途径错误

22. 对SARS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医学观察(B)天

A 7

B 14

C 21

D 28

23. 以下寄生虫病发病率与气候无关的是(A?)。

A 旋毛虫病

B 急性血吸虫

C 疟疾

D 以上都不是

24.引起局部淋巴腺病的寄生虫是(A)。

A 非洲锥虫

B 亚洲锥虫

C 欧洲锥虫

D 大洋洲锥虫

25.以下不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溶血尿毒综合症的是(D)。

A 急性肾功能衰竭

B 血小板减少症

C 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26.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B)引起。

A 细菌

B 病毒

C 衣原体

D 支原体

27.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被加热的食品的中心温度至少要达到(B)℃以上。

A 70

B 80

C 90

D 100

28.如果某点的β+γ表面污染水平大于(B)Bq/ cm2 (100 cm2 面积平均),则应去污。

A 2

B 4

C 6

D 8

29.中毒患者皮肤显樱桃红色有可能是(B)中毒。

A 亚硝酸盐

B 一氧化碳

C 药物性肝炎

D 酒精中毒

30.左旋咪唑等咪唑类驱虫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D)

A 各种过敏反应

B 流感样综合征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C 过敏性休克和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

D 脑炎综合征

31.灾区药品供应管理体制的原则不包括(D?)。

A 层次少

B 精干

C 效率高

D 保障供给

32.以下病毒发病率与气候有关的是(A)。

A 登革热

B 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热

C 流行性肌痛

D 以上都不是

33.责任报告单位应当在发现急性职业中毒事件(A)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 2

B 4

C 6

D 8

34.ADR因果关系评价准则有(D)

A 时间方面的联系

B 联系的普遍性和特异性

C 联系强度

D 以上均是

35.呼出的气体有干草味的中毒物质最有可能是(C)。

A 苯胺

B 各种酸类

C 光气

D 乙醇

36. 呼出气体含金属味的中毒患者最有可能是(D)引起的。

A 钡盐

B 河弧菌

C 有机磷农药

D 砷化物

37.毒蘑菇食物中毒可引起溶血型的毒素是(A)。

B 红菇属

C 白毒伞

D 紫丝盖伞

38.以下属于在早已知道的疾病中发现的新的病原体的是(D)

A 戊型肝炎病毒

B 艾滋病病毒

C 伯氏疏螺旋体

D 幽门螺旋杆菌

39.人感染的猪链球菌主要是猪链球菌(B)型。

A 1

B 2

C 6

D 7

40.常温下为无色有臭蛋气味的气体是(A)

A硫化氢

B磷化氢

C 氯气

D 光气

41.脊髓灰质炎病人的消化道隔离期为(D)。

A 7天

B 14天

C 21天

D 40天

42.食物与饮用水放射性监测首选的监测量包括地面上方(B?)处的λ外照射剂量当量率。

A 0.5m

B 1m

C 1.2m

D 1.5m

43.(A)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A 卫生部

B 全国爱卫会

C 国务院

D 红十字会总会

44.对危重伤员进行专科治疗在救护空间上属于(C)。

A 现场抢救

B 后送伤员

C 医院救治

D 院外救治

45.共同暴露的调查包括(D)。

A 共同暴露因素

B 共同暴露者的追踪

C 共同暴露者的调查与管理

D 以上都是

46.常温下为无色或微黄色,略有葱头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是(d )

A 硫化氢

B 磷化氢

C 氯气

D 硫酸二甲酯

47.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为(A)。

A 蚊虫

B 蜱

C 啮齿动物

D 病媒不明

48.我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菌群以(A)为主

A A群

B B群

C C群

D W135群

49.恐怖分子进行的比较次要的化学恐怖袭击方式是(D)

A 人工布毒

B 爆炸施毒

C 制造泄漏事故

D 食物、饮水中投毒

50.烧伤面积在(B)以上的严重伤员,伤后2小时即会出现休克。

A 50%

B 70%

C 80%

D 85%

51.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英文缩写为(B)

A PC-TWA

B PC-STEL

C IDLH

D 以上均不对

52.对变异型克雅氏病具有高度感染性的组织是(C)。

A 结缔组织

B 上皮组织

C 中枢神经组织

D 肌肉组织

53.食物中毒样群体性心因反应的预后(C),一般()后遗症。

A 差,有

B 较差,有

C 良好,无

D 好,有

54.火灾现场的特点是(D)。

A 火灾、烟气蔓延迅速

B 空气污染、通气不畅

C 人、物集聚和杂乱拥挤

D 以上都是

55.对无传染性的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的原则是(D)。

A 减少发病

B 减少死亡

C 避免后遗症

D 以上都是

56.SARS疑似患者死亡后应尽早进行解剖,采集肺、气管等重要器官样本,每份样本应采集

(A)g,淋巴结()个,立即置于()以下保存或冷藏送至有关实验室。

A 10-20,1,-4℃

B 10-20,2,-70℃

C 20-50,2,-70℃

D 20-50,2,-4℃

57.现场观察投放的实物及残迹属于(A)监测。

A 空情

B 地情

C 虫情

D 以上都不是

58.火灾医疗救援的原则不包括(A)。

A 先轻后重

B 先急后缓

C 先救命

D 后治创

59.以下关于SARS冠状病毒RNA检测结果可以判断为阳性不正确的是(D)

A 至少两个不同部位的临床标本检测阳性

B 收集至少间隔2天的同一种临床标本检测阳性

C 在每一个特定检测中对原临床标本使用两种相同的方法检测阳性

D在每一个特定检测中对原临床标本重复PCR方法检测阳性

60.观察昆虫是否出现反常现象属于(C)监测。

A 空情

B 地情

C 虫情

D 以上都不是

70.化学恐怖事件的现场医疗卫生救援任务不包括(A)

A 书写事件报告

B 现场中毒者的医疗救治

C 参与现场毒物监测

D 参与现场调查和健康效应评价

71.人感染猪链球菌主要通过(D)途径而得病。

A 消化道传播

B 呼吸道传播

C 密切接触,主要是宰杀病、死猪

D 以上均是

72.人猴痘发病最多的非洲国家是(D?)。

A 刚果民主共和国

B 喀麦隆

C 尼日利亚

D 利比里亚

73.物中茄碱含量大于(A)mg可以引起中毒。

A 25

B 45

C 75

D 100

74.当全身照射剂量是(C)时,被照射者照后8-15小时早期红斑或异常感觉。

A 〈1

B 1-2

C 2-4

D >6

75.地震伤员最多见的危及生命的急症有(D)。

A 呼吸道梗阻

B 心脏骤停

C 窒息

D 以上都是

76.理想的病因判定标准中必要病因是(C)。

A 在该疾病患者中总能检出该病原体。

B 在其他疾病患者中不能检出该病原体。

C 能从该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到该病原体,且其传代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

D 从患该病的动物中能分离到相同的病原体。

77.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C)。

A 病毒

B 细菌

C 立克次氏体

D 以上都不是

78.以下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属于Ⅲ级自然灾害的是(C)

A 紧急转移安置100万人以上。

B 死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C 倒塌房屋10万间以上,15万间以下。

D 死亡50人以下。

79.(C)加强对自来水水源、出厂水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提供安全饮用水。

A 环保部门

B 质检部门

C 水务部门

D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80.根据事件的成因和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D)

A 重大传染病疫情

B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C 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

D 以上均是

81.新出现的传染病爆发查明(B)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

A 病原

B 流行病学病因

C 流行特征

D 分布规律

82.以下关于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点叙述错误的是(B)。

A 患者多分布在传染源周围,呈聚集性。

B 人们常在成年后感染。

C 群体性发生多见,在短时间内罹患率可升高到较高水平。

D 疾病的发生常与居住、生活条件有关

83.世界卫生组织(C)年首次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交通安全日”。

A 1998

B 2002

C 2004

D 2006

84.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应该遵守的基本防护导则不包括(B )。

A 一般要求

B 眼晶体防护

C 甲状腺防护

D 应急人员返回导则

85.粗制棉籽油中游离棉酚达(A)%属于超标。

A 0.02

B 0.2

C 2

D 20

86.现场验伤后濒死或死亡者标识成(C),可暂不做处置。

A 红色

B 黄色

C 黑色

D 绿色

87.呼出的气体有鞋油味的中毒物质最有可能是(A)。

A 苯胺

B各种酸类

C 光气

D 乙醇

88.医院感染的流行爆发分型为(D)

A 某一综合症的流行爆发

B 某一系统疾病的流行爆发

C 某一病原菌的流行爆发

D 以上均是

89.以下不是SARS疫情控制“四早”原则的是(A )

A 早诊断

B 早报告

C 早隔离

D 早治疗

90.采集麻疹急性期病人的血清最好为发病(C)天内。

A 1

B 3

C 7

D 10

最新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 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5.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6.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8. 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9.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1. 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12.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3. 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 14. 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6. 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17.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8. 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0. 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1.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2.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3. 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

则? 2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 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26. 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7.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9举 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41 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答案.doc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答案 1.(B)负责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技术方案。 A宣传部门 B卫生部门 C教育部门 D科技部门 2.西尼罗热是经(C)传播急性发热性疾病。 A鸟类 B牲畜 C蚊子 D鱼类 3.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将人感染猪链球菌分为(O四类。 A普通型、休克型、脑膜炎型、败血症型 B普通型、关节炎型、脑膜炎型、败血症型 C普通型、休克型、脑膜炎型、混合型 D普通型、休克型、心内膜炎型、败血症型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负责接受生物恐怖报告的部门,应在生物恐怖事件核实后2小时内,向(D)进行网络直报。 A上级人民政府 B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 D卫生部 5.发生化学恐怖事件后,应在(C)设立现场临时医疗救护站接受中毒患者。 A染毒区 B染毒区下风向处 C染毒区外围上风或侧风向处 D以上均不对 6.引起脑炎的真菌是(B?) o A李士特菌 B新型隐球南 C 土拉伦斯菌 D链球菌 7旱灾主要是由于(D)原因所致的自然灾害。 A气象 B过度放牧 C滥砍滥伐

8.以下无季节性发病特征的食物中毒类型为(A) o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有毒植物食物中毒 C真萌毒素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9.马尔堡病毒也称为绿猴病毒,为(B )。 A正链RNA病毒 B负链RNA病毒 C正链DNA病毒 D负链DNA病毒 10.对丁?群体性心因反应患者发病的先后顺序与其服药或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D) o A 一致 B不一致 C不一定 D以上均不对 11.有机磷类杀虫剂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 A阿托品 B亚甲蓝 C二筑丙磺钠 D乙酰胺 12.以下病毒发病率与气候有关的是(A ) o A登革热 B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热 C流行性肌痛 D以上都不是 13.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属于长期防护措施的是(B ) o A控制进出口通道 B控制食品和饮水 C个人防护 D服用稳定性碘 14.关于药物不世反应事件说法错误的是(D ) A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事件。 B匆物不良反应事件与匆物有因果关系。 C匆物不良反应事件是否确为匆物所致必须经分析评估。 D它也可以理解为临床新出现的偶然事件及不良反应。

药学三基考试试题

药学三基考试试题2011年7月 科室姓名分数 一、A型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不良反应不包括()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戒断效应 D.后遗效应 E.继发反应 2.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A.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B.为了使血药浓度继持高水平 C.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D.为了延长半衰期 E.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 3.下列哪种给药方式可避免首关效应()A.口服 B.静脉注射 C.舌下含服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4.下列哪种不属于常用的局麻药()A.利多卡因 B.可卡因 C.普鲁卡因 D.丁卡因 E.布比卡因 5.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中主要的氧化酶是()A.黄嘌呤氧化酶 B.醛氧化酶 C.醇脱氢酶 D.P—450酶 E.假性胆碱酪酶 6.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A.既有对因治疗作用,又有对症治疗作用 B.既有副作用,又有毒性作用C.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D.既有局部作用,又有全身作用E.既有原发作用,又有继发作用 7.有关地高辛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口服时肠道吸收较完全 B.同服广谱抗生素可减少其吸收 C.血浆蛋白结合率约25% D.主要以原形从肾排泄 E.肝肠循环少 8.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氯丙嗪 B.苯妥英钠 C.苯巴比妥 D.安定 E.丙戊酸钠 9.苯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镇静 B.催眠 C.镇痛 D.抗惊 E.抗癫 10.乙酰水杨酸小剂量服用可防止脑血栓形成,是因为它有哪项作用()A.使PG合成酶失活并减少TXA2的生成 B.稳定溶酶体膜 C.解热作用 D.抗炎作用 E.水杨酸反应 11.硝酸甘油最常用于心绞痛的急性发作,因它首先而且主要产生下列哪项作用()A.降低心室容积 B.降低室壁张力 C.扩张静脉 D.扩张小动脉 E.降低耗氧量 12.下列哪类激素主要用于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4、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级别。 A.1 个 B.2 个 C. 3 个 D.4 个 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6、下列那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A.突发性 B.危害的严重性 C.未知性 D.公共属性 7、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 A.黄色 B.蓝色 C.棕色 D.橙色 E.红色 8、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经济责任 9、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

药学三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临床药学三基试题 临床药学(西医)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是(D)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强 C药物排泄加快 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药物转运加快 2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C ) A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抑制排泄 C减慢了吸收 D延缓分解 E加进了增效剂 3.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D ) A庆大霉素 B两性霉素B C氨苄西林 D四环素 E氯霉素 4.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仅用于尿路感染,其作用弱 B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氟原子 D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G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环丙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5.应用乙醚麻醉前给予阿托品,其目的是(D ) A协助松弛骨骼肌 B防止休克 C解除胃肠但道痉挛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镇静作用6.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C ) A甲痒氟烷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γ-羟基丁酸 E普鲁卡因 7.下列哪种药物较适用于癫癎持续状态(E) A巴比妥 B阿米妥 C苯妥英钠 D三聚乙醛 E安定(地西泮) 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 安定是具有很强的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是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首选药. 8.儿童及青少年患者长期应用抗癫癎苯妥英钠,易发生的副作用是(B ) A嗜睡 B齿龈增生 C心动过速 D过敏 E记忆力减退 9.肾上腺素是受体激动剂(A ) Aα/βBα1CβDβ2 E.H 10.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是 (D ) A扩张冠状动脉 B降压 C消除恐惧感 D降低心肌耗氧量E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11.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是 (C ) A利血平 B甲基多巴 C胍乙啶 D氢氯噻嗪 E可乐定 12.钙拮抗药的基本作用为 (D )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是钙与蛋白结合而降低其作用C阻止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阻止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13.阿糖胞苷的作用原理是 ( D) A分解癌细胞所需要的门冬酰胺 B拮抗叶酸 C直接抑制DNA D抑制DNA多聚酶 E作用于RNA 14.乳浊液(a).胶体溶液(b),真溶液(c),混悬液(d)这4种分 系统按其分散度的大小,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B ) A.a〉b〉c〉d B.c〉b〉a〉d C.d〉a〉b〉c D.c〉b〉d〉a E.b〉d〉a〉c 15.不耐高温药品应选用何种最佳灭菌方法 (E ) A热压灭菌方法 B干热灭菌法 C流通蒸气灭军法 D紫外线灭菌法 E低温间歇灭菌法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书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年修订版(仅供参考)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3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3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4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4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4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4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5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5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5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5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6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6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6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6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6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7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7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7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7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8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9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0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10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10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0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1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11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11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2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4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 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 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 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

南安继续教育卫生应急管理答案

卫生应急管理 课后测试 单选题 1、根据本讲,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形势的特点不包括()。(6.67分)D种类单一 正确答案:D 2、根据本讲,我国面临的突发事件形势与挑战描述不正确的是()。(6.67分)D社会安全危险因素减少 正确答案:D 3、根据本讲,2013年全国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6.67分) A1077.0 正确答案:A 4、根据本讲,目前国际卫生条例要求每一个成员国一旦确认有SARS类似的事件发生以后,要在()小时内向世界卫生组织进行通报。(6.67分) C24.0 正确答案:C 5、根据本讲,我国卫生应急的核心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已经建立了()级指挥决策系统。(6.67分) A3.0 正确答案:A 6、根据本讲,全球实验室网络的作用不包括()。(6.67分) D前线救援 正确答案:D 1、根据本讲,全球新发传染病达49种,我国已发现新发传染病()种。(6.67分)B28.0 正确答案:B 5、根据本讲,我疫情监测能力大幅提升,直报单位覆盖全国()万个。(6.67分)

C6.8 正确答案:C 6、根据本讲,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来讲,最核心的是()。(6.67分) D急性传染病 正确答案:D 多选题 1、根据本讲,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步骤不包括()。(6.67分) A预防 B准备 C处置 D责任追究 E恢复 正确答案:A B C E 2、根据本讲,我国突发事件的分类是()。(6.67分)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宗教分歧实践 E社会安全事件 正确答案:A B C E 3、根据本讲,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进步包括()。(6.67分) A决策系统从无到有 B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 C协调机制从单一到联动 D管理方式从经验到科学 E工作重点从重处置到常态和非常态并重 正确答案:A B C D E 4、根据本讲,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后发展的方向是()。(6.67分) A发展立体的灾难医疗救援 B加强交流与合作 C加深对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D健全灾害医疗救援体系 E以上都是

药剂学三基考试试题与答案.doc

药剂学考试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分): 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的是()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排泄加快 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药物转运加快 2、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 A.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抑制排泄 C.减慢了吸收 D.延缓分解 E.加进了增效剂 3、治疗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首选() A.苯唑西林 B.氨苄西林 C.羧苄西林 D.氯唑西林 E.红霉素 4、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 A.庆大霉素 B.两性霉素B C.氨苄西林 D.四环素 E.多西环素 5、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B.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有氟原子 D.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G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子中引入了8-甲氧基和氮双氧环结构6、应用吸入麻醉前给予阿托品,其目的是() A.协助松弛骨骼肌 B.防止休克 C.解除胃肠道痉挛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镇静作用 7、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 A.甲氧氟烷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γ-羟基丁酸 E.普鲁卡因 8、下列哪一药物较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A.司可巴比妥 B.异戊巴比妥 C.乙琥胺 D.阿普唑仑 E.地西泮 9、儿童病人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时,易发生的副作用是( ) A.嗜睡 B.软骨病 C.心动过速 D.过敏 E.记忆力减退 10、肾上腺素是什么受体激动剂() A.αβ B.α C.β D.M E.H 11、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的药物是() A.酚妥拉明 B.硝酸甘油 C.利尿酸 D.酚苄明 E.利血平 12、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是() A.扩张冠脉 B.降压 C.消除恐惧感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13、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是() A.利血平 B.甲基多巴 C.胍乙啶 D.氢氯噻嗪 E.可乐定 14、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组织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组织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卫生应急宣传手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知识 宣传手册 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四个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实行分级管理,共同负责的原则 (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乙、丙类传染病局部小流行、局部小爆发,每起食物中毒30例以下,放射性一级事故,波及面及影响较小的中毒事件和其他较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区政府(管委)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二)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为较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人民政府及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组织、指导、协助、支持或直接参与。 1. 跨县区的疫情、中毒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辖区内鼠疫、霍乱疑似首发病例或首发疫情; 3. 辖区内发现疑似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或输入性疑似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的病例; 4. 首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一个县区多乡镇多点爆发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并呈蔓延趋势; 5. 一个县区范围短期内乙、丙类传染病波及数个乡镇,出现多

点爆发,发病率比常年上升数倍以上,或乙类传染病在多个村屯、单位发生爆发流行; 6. 每起食物中毒30~99例,其他急性中毒出现严重症状者3~9例,放射性二级事故; 7. 辖区内学校、幼儿园、旅游景区、涉外饭店、重要厂矿等场所发生重要传染病疫情或中毒事件或其他有较大影响的公共卫生事件; 8. 辖区范围内发生不能确诊及病因不明的群体疾病。 (三)以县区为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由市政府迅速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并请自治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工作组给予指导、协助、支持和直接参与。 1. 发生鼠疫疫情,霍乱2例以上; 2. 在5天内发生病毒性肝炎50例,伤寒、副伤寒10例,痢疾100例,出血热5例,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登革热20例,炭疽10例,或引起2例以上死亡;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3. 当发生跨我市辖区的重大疫情,经实验室证实的脊髓灰质炎显示毒株病例或输入性脊髓灰质炎显示毒株的病例; 4. 其他急性传染病在1/3以上乡镇范围流行,或疫情跨我市辖区爆发流行或造成2例以上死亡病例; 5. 发生50例以上病因不明的相同疾病并造成死亡; 6. 食物中毒100例以上或出现死亡,其他急性中毒10例以上或出现死亡,放射性三级事故。 (四)出现跨我市辖区中毒事件,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或发生跨县区鼠疫、霍乱,发生跨县区范围流行至5人以上死亡,特大或其他可能造成国内外严重不良影响事件,视为特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由市人民政府迅速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并组织各级政府各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药剂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考试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0分): 1、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的是( ) A ?药物作用增强 B ?药物代谢加快 C ?药物排泄加快 D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 ?药物转运加快 2、 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 ) A ?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 ?抑制排泄 C ?减慢了吸收 D .延缓分解 E ?加进了增效剂 3、 治疗耐青霉素G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首选( ) A ?苯唑西林 B ?氨苄西林 C ?羧苄西林 D ?氯唑西林 E ?红霉素 4、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 ) A ?庆大霉素 B ?两性霉素B C ?氨苄西林 D ?四环素 E ?多西环素 5、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B ?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 ?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有氟原子 D .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 G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 ?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子中引入了 6、应用吸入麻醉前给予阿托品,其目的是( A ?协助松弛骨骼肌 B ?防止休克 C ?解除胃肠道痉挛 D ?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 ?镇静作用 7、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 ) A ?甲氧氟烷 8-甲氧基和氮双氧环结构 )

B ?硫喷妥钠 C ?氯胺酮

D . E Y羟基丁酸普鲁卡因 8、 下列哪一药物较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A . 司可巴比妥 B . 异戊巴比妥 C . 乙琥胺 D . 阿普唑仑 E . 地西泮 9、 儿童病人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时,易发生的副作用A . 嗜睡 B . 软骨病 C . 心动过速 D . 过敏 E . 记忆力减退 10、肾上腺素是什么受体激动剂() A .a3 B .a C .3 D .M E . H 11、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的药物是() A .酚妥拉明 B .硝酸甘油 C .利尿酸 D .酚苄明 E . 利血平 12、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是() A .扩张冠脉 B .降压 C .消除恐惧感 D .降低心肌耗氧量 E . 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13、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是() A .利血平 B .甲基多巴 C .胍乙啶 D .氢氯噻嗪 E .可乐定 14、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 .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 .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 .组织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 .组织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 . 加强钙的吸收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 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 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奋、严谨、、创新”。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3.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4.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

卫生应急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的条件是:E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短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短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2.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为:A A、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B、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上下协调一致 C、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D、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部门负责、上下协调一致 3.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的方式是:C A、监测报告 B、信息管理 C、网络直报 D、信息报告 E、电话报告 4.我国开展的原因不明肺炎病例监测,是采用哪种监测方式进行症状监测:B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系统监测 D、病原学监测 5.霍乱监测工作中外环境和食品监测的目的是:D

A、及时发现病例、掌握疫情动态、分析流行因素 B、掌握霍乱疫情的环境影响因素 C、了解霍乱弧菌的传播途径 D、了解霍乱弧菌在外环境的存在和变化情况 E、保证食品安全 6.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哪一级部门批准:B A、卫生部 B、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E、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批准 7.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列》中,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B A、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B、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对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C、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D、能够引起人类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对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E、能够引起人类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8.关于AFP病例的及时随访,以下正确的是:B A、麻痹后30天随访 B、麻痹后60天随访 C、麻痹后45天随访 D、麻痹后75天随访 9.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诊断要点应不包括:B A、肌力下降或消失

2019年药学医院三基考试试题

2019年**医院药学三基考试 部门: ----------------- 姓名: --------------------- 成绩: ------------------- 一、单选题(25×2=50分) 1、药物的首过效应是( ) A、药物于血浆蛋白结合 B、肝脏对药物的转化 C、口服药物后对胃的刺激 D、肌注药物后对组织的刺激 E、皮肤给药后药物的吸收作用 2、对革兰阴性菌无效,对厌氧菌有较好疗效( ) A、林可霉素 B、红霉素 C、吉他霉素 D、万古霉素 E、四环素 3、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可被下列哪种药物拮抗( ) A、VitB1 B、VitB2 C、VitB6 D、VitB12 E、VitE 4、喹诺酮类药的抗菌作用机制()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5、有关解热镇痛药的镇痛原理,目前主要认为是() 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B、抑制末梢痛觉感受器 C、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D、抑制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 6、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阻止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阻止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7、细菌对青霉素类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产生水解酶 B、产生钝化酶 C、改变代谢途径 D、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8、下列关于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的优点,正确的是() A、抗菌谱广 B、毒性低 C、利于吸收 D、增强抗菌作用 9、对于青霉素所致素发型过敏反应,宜立即选用() A、肾上腺素 B、苯巴比妥 C、糖皮质激素 D、苯海拉明 10、下列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医院卫生应急培训试题_答案

卫生应急技能培训考核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 B、6 C、12 D、24 2.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卫生行政部门确认。 A、国务院 B、省级 C、市级 D、县级 3.到目前为止,法定传染病共有()种。 A、33 B、35 C、37 D、39 4.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一次食物中毒()人及以上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5 B、10 C、20 D、30 5.本地区发生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疑似病例,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A、Ⅰ B、Ⅱ C、Ⅲ D、Ⅳ 6.有权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或公告的有()。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区卫生局 D、各医疗卫生单位 7.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为()。 A、120 B、110 C、12320 D、12345 8.以下疾病监测属于主动监测的为()。 A、传染病网络直报 B、疫情漏报调查 C、学生因病缺课监测 D、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包括()。 A、医疗卫生单位 B、乡村医生 C、个体开业医生 D、公民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于()年颁布。 A、2001 B、2003 C、2007 D、2009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突发公共事件根据事件发生过程、性质和机制进行分类,可分为 、、、 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依据: 、、。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的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4.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该包括、、。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置警示标识分为、、、 四类。 6.卫生应急一案三制是指、、、。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2.卫生应急工作的原则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案的条件 4.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职责

2019.3三基考试题(药师药剂学基本知识)

XX医院 2019年3月三基考试试题 类别:药剂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物理配伍变化有() A.分解破坏 B.变色 C.疗效下降 D.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E.产气 2. 药物配伍后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氧化 B.聚合 C.分解 D.还原 E.吸附 3. 下列有关热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A.热原可溶于水且耐热 B.热原可以被活性炭吸附 C.热原具有挥发性 D.热原可被超声波破坏 E.热原具有滤过性 4. 关于控释制剂特点中,错误的论述是() A.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 B.可使药物释药速度平稳 C.可减少给药次数 D.可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 E.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5.制备渗透泵片剂常用的水不溶性聚合物是() A.聚乙烯 B.醋酸纤维素 C.卡波姆 D.聚乙二醇 E.硅橡胶 6.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设计的生物因素是() A.代谢 B.油水分配系数 C.剂量大小 D.pKa、解离度和水溶性 E.稳定性 7.酯类药物易产生() A.聚合反应 B.水解反应 C.氧化反应 D.光学异构化反应 E.脱羧反应 8.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注射用甘油,其作用是() A.等渗调节剂 B.乳化剂 C.保湿剂 D.增塑剂 E.助悬剂 9.以下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 A.吐温-80 B.亚硫酸钠 C.司盘-80 D.硬脂酸钾 E.三氯叔丁醇 10.下列不属于软膏剂附加剂的是() 抗氧剂 B.润滑剂 C.保湿剂 D.透皮促进剂 E.防腐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 A.PH值 B.无菌 C.降压物质 D.无热原 E.澄明度

最新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则?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4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2020年卫生应急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及教育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2020年卫生应急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2、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采集疑似病倒、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等标本时,工作人员应采用(C)级防护。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4、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6、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7、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8、下列那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C) A.突发性 B.危害的严重性 C.未知性 D.公共属性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10、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A) A.黄色 B.蓝色 C.棕色 D.橙色 E.红色 11、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经济责任 12、( C )是本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县委 B、县人大常委会 C、县政府 D、县应急办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E.慢性肺部疾患 14、下列哪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B) A.自然灾害 B.慢性血液疾病 C.公共卫生事件 D.事故灾难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实施,标志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 C)管理轨道。 A.行政 B.政府 C.法制 D.自我约束 16、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为:( A )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17、霍乱属:( C ) A、国家检疫传染病 B、地区检疫传染病 C、国际检疫传染病 D、局部地区检疫传染病

医学三基(药剂科)药剂学三基考试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药剂学三基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 )( ) A.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抑制排泄 C.减慢了吸收 D.延缓分解 E.加进了增效剂 2、治疗耐青霉素 G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首选( )( ) A.苯唑西林 B.氨苄西林 C.羧苄西林 D.氯唑西林 E.红霉素 3、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B.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有氟原子 D.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 G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子中引入了 8-甲氧基和氮双氧环结构 4、儿童病人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时,易发生的副作用是 ( )( ) A.嗜睡 B.软骨病 C.心动过速 D.过敏 E.记忆力减退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肾上腺素是什么受体激动剂()() A.αβ B.α C.β D.M E.H 6、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是()() A.扩张冠脉 B.降压 C.消除恐惧感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7、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组织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组织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8、乳浊液(a)、胶体溶液(b)、真溶液(c)、混悬液(d),这四种分散系统,按其分散度的大小,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A.a>b>c>d B.c>b>a>d C.d>a>b>c D.c>b>d>a E.b>d>a>c 9、不耐高温药品应选用何种最佳灭菌方法()() A.热压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流通蒸汽灭菌法 D.紫外线灭菌法 E.低温间歇灭菌法 10、普鲁卡因水溶液的不稳定性是因为下列哪种结构已被氧化()() A.酯键 B.苯胺基 C.二乙胺 D.N-乙基 E.苯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