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性格的塑造

合集下载

动作设计对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影响

动作设计对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影响

动作设计对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影响作者:丁艺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1期摘要:动画中动作的设计,是以剧本中的文字形象为基础,创造出真实的、生动的、鲜活的、鲜明性格的卡通角色形象。

动画师在熟练掌握了基本运动规律之后,应该具有演员般的表演能力,在设计动作的时候必须发掘、寻找角色行动的独特方式和个性化的手段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性格鲜明、真实生动的角色形象来。

动作设计是动画艺术的载体,是塑造和表现角色性格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动画;动作;表演;性格;节奏动画是一门模拟现实运动的艺术,运动规律是它的艺术形式体现。

它是利用人的视觉残留原理和人的心理调和功能,把一种虚拟的、幻觉的运动变成真实的影像运动的过程。

动画的运动不仅是客观实体的真实运动,更是人为创作出来的。

运动规律的艺术价值是各种技巧与艺术的表现。

运用技巧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艺术的表现,而艺术表现也是通过技巧来完成的。

动画的魅力在于虚拟角色的表演,银幕上鲜活的卡通形象都是由幕后的动画师所创造。

动画中的动作设计的好坏就像电影里的演员演技的高低。

夸张幽默是动画角色动作设计的主要特征,表演是动画动作设计者所必须的特质之一。

表演艺术是对生活的浓缩和升华,可以是生活的原本状态,也可以超越这个原本的状态。

动画中的表演不但也禀承了这样的典型与升华,而且还有一大特性就是其超越现实的夸张与想象,提供幻觉享受和幻觉化存在,实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成为了动画的魅力所在。

而这一切的表演,皆出于动画师对生活的体验转化成完美的动态的设计。

影视作品最早的存在艺术形式是无声电影,想必看过卓别林电影的观众朋友无一不被其夸张的肢体语言逗笑。

在早期的无声电影中,能够让观众看懂并理解剧情的办法只有演员的肢体语言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动作,他完全是靠演员的演出技巧来贯穿的,这对于动作的要求是很高的,台上角色的性格,内心世界都要靠其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

现如今的动画师要做的工作就是来设计动作以便传递出角色的性格。

动画剧本的立意和角色塑造

动画剧本的立意和角色塑造

动画剧本的立意

动画剧本的视角
《萤火从之墓》 —写实—正面视角 《某个街角的故事》—童话—小视角 《大炮之街》 —哲学—独特视角 《打,打个大西瓜》—幽默—对立视角
动画剧本的立意
2.动画剧本的主题
一部动画片的主题,可以是一种哲学理念,也 可以是一种意境或情感。它甚至可以是一个无法 用语言概括出来的存在,但它却是剧本故事必不 可少的灵魂。
它来源于创作对于生活的感悟,反应作者的某 种观点。而这观点必然贯穿整个故事,渗入到剧 本的结构、情节、对白以及种种细节中去。
哲学理念
意境或情感
动画剧本的立意

动画剧本的主题
例子:《功夫熊猫》的主题表达 故事内容:小人物苦练功夫,成就大英雄, 除掉大坏蛋 。 主题:只要努力,自信,小人物也能成功。 人物设臵——神龙秘籍——祖传秘方
动画剧本的立意

动画剧本的视角

动画剧本的主题
如何拥有有新颖的立意

动画剧本的立意
矛盾冲突
人物设置
情节走向
主题
细节刻画
台词、音乐
动画剧本的立意
1.
动画剧本的视角
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角度。正面表现, 侧面反映,多角度观察事物。

例子:反战题材 《萤火从之墓》—《某个街角的故事》— 《大炮之街》—《打,打个大西瓜》
角色塑造
1.建立自己的人物档案 人物档案的内容大致如下: 家乡,现居,年龄,性别,嗜好,外貌特征, 血型,星座,口头禅,习惯动作,人生信 条,职业,幸运物品,父亲,母亲,家庭 状况,人物自我评价,其他人评价,喜欢 的食物,喜爱的颜色,喜爱的动物,喜欢 的季节,害怕的事物,饮食习惯,衣着风 格等。

动画角色表演知识点总结

动画角色表演知识点总结

动画角色表演知识点总结一、角色表演的基本要素1. 角色塑造角色塑造是角色表演的基本要素之一。

通过角色的外貌、服装、言行举止等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个性魅力。

角色塑造需要演员对角色进行深入挖掘和把握,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从而对角色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角色塑造,演员可以更好地演绎角色,使角色更具有生命力和魅力。

2.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角色表演的核心要素之一。

演员需要通过表情、动作、声音等形式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情变化。

情感表达需要演员对角色的情感进行深入的感悟和把握,通过情感的真实和饱满的表达来感染观众,使观众对角色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3.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角色表演的重要手段之一。

演员通过肢体的动作、姿态、动作等形式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表现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

肢体语言需要演员通过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把握,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表现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肢体语言是角色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情感。

4. 声音表达声音表达是角色表演的重要手段之一。

演员通过声音的音调、音量、语调等形式来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心情变化。

声音表达需要演员通过对角色性情感的深入感悟和把握,通过声音的表达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声音表达非常重要,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5. 现场互动现场互动是角色表演的重要环节之一。

演员需要通过现场互动和互动对象的互动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表现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

现场互动需要演员通过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把握,通过表情、动作、声音等形式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二、角色塑造的技巧1. 角色分析角色分析是角色塑造的基础。

演员需要对角色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把握,从而对角色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角色分析,演员可以更好地把握角色,使角色更具有生命力和魅力。

2. 角色造型角色造型是塑造角色的基本手段之一。

动画角色性格探讨

动画角色性格探讨

角色性格 的塑造对动画片的成功起着关键性 的作 用。例如经典 动画角色米老 鼠和唐老鸭 ,角色性格设计就 非常成功 。米老鼠 聪明机 智, 乐于助人 . 是完美 的化身。而唐老 鸭脾气暴躁 , 好与 人争执 爱抱怨 。 作品通过角色性格 的强烈对比引起戏剧 冲突 ,
取 得 了非 常 好 的 艺术 效 果 。
事情 节 发 展 的 主要 因素 。 剧 性 是 戏剧 艺术 的最 主 要 的 特 征 。 戏 动
画片也是一样 .动画片更加 强调戏剧性 。我们要善于制造戏剧
;突 ,使动画角色 的个性魅力在戏剧冲突中得到充分 的展现。 中
的世界都产生 了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
在动画片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动画形象。因此在动画片
动画角色的塑造最关键就是造型及角色性格的塑造 , 独特的 中,动 画形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 国产动 画片 中.动画 性格魅力是动画角色的灵魂。 我们所熟悉的经典动画角色都有极 角色塑造往往显得不足或者 欠佳 。 例如国产动画片《 虹猫蓝兔》 ,
和 民族 文 化 的 艺术 形 式 。动 画 片 的 幽 默 、 风趣 、奇 妙 以及 它 的 链条和一个 清晰 的商业模式 ,动漫产品的设计推广前期资金投 哲 理 性 ,使 其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 ,不 仅 是 对 少年 儿 童 ,对 成 年 人 入和动 漫作 品原创力的不足等造成 了动漫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
容, 因此 , 色 塑造 一 定 要 准 确 到位 , 入 挖 掘 角 色 的 个 性 。具 角 深
有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的动 画角色可 以传情达意 .推动剧情 的 发展。动画角色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 它也 具有深刻 的 内涵 , 人格魅力和气质等 因素。例如动画片 白雪公主》中, 人 物性格的刻画非常 的成功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白雪公主和 七个小矮人 的性格 中都充满 了孩子般 的天真特点 ,七个小矮人 年龄有老 有少 ,性格各异 ,每个人的性格 中都充满 了童趣 尤 其在命名上也充分 切合 了角色性格:万事通 、爱生气 开心果 、

论动画的角色塑造

论动画的角色塑造

论动画的角色塑造【摘要】对于动画而言,既没有脱离角色的事件也没有与角色无关的场景,人物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动画团队的协作,角色的塑造不是简单的平面造型,而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动画制作过程的问题,所以本文试图从动画整个制作流程出发来诠释角色的塑造。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塑造;动作表演一、情节塑造从导演和剧作的角度来看,角色既是主题又是表现故事和剧情的材料和工具,所以对于动画创作者而言,始终要清醒认识到动画所有的气氛渲染、角色塑造、镜头剪辑都是为了故事情节的表现服务的,在角色塑造过程中,角色塑造的情节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角色对于情节的塑造起到导向和承载的作用,但是同时角色性格的体现也恰恰是通过情节的处理来反映的,正如迪斯尼动画影片中花木兰的塑造,在她得知年迈父亲要从军的消息后,决定替父从军,正是替父从军的这一情节又反过来体现了花木兰的孝心、聪明和果断。

人物的塑造切忌的是用“邪恶”“凶狠”“可爱”等一些抽象的词汇来定位一个角色,这样做会极大的阻碍角色成长的可能性以及角色的多面性,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角色应该是丰满的、鲜活的、有特点的,所以对于整个人物塑造而言,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要把握的是情节化的角色这一中心思想。

二、造型塑造造型塑造,也就是角色的平面视觉呈现,也是传统意义上的角色造型设计,在传统绘画中有个词叫“以形写神”,在角色的视觉设计上最终还是需要一种纯视觉化的追求。

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角色的平面造型设计:(1)角色定位。

在实现自己设计前最好找一个生活中真实的人物的原型进行设定,因为这种方法带有很强的导向性,角色定位能够很快的实现塑造角色内心和世界观,对角色的设定就要考虑到角色的生长环境、家庭背景、它的偶像、它的目标、它遇到最好和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并且这样的要素可以帮助我们在剧情设定下准确预定出角色的动作。

(2)视觉差异。

视觉差异就是角色的内在性格多样性与视觉设计的外在多样性的匹配,在进行形象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弄清楚的是这个角色,一个优秀的角色设计师不仅在角色把握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艺术造型方面也要有深刻的体会,因为一个角色设计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设计师在这两个方面的操控能力。

探析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塑造技巧

探析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塑造技巧

探析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塑造技巧动画片作为电影艺术的分支,在世纪的长河里不仅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宝库,也创造了一批深入人心的虚拟明星。

对于动画电影而言,角色塑造是创作的核心所在,成功的动画角色决定了作品的艺术成就、审美高度和鲜活的生命力。

在动画走向产业化发展的今天,那些虚拟的动画明星们还将影响电影的商业价值和衍生产品的命运。

纵观世界动画发展史,美国动画可谓是独领风骚,米老鼠、白雪公主、小熊维尼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史莱克、瓦力、小黄人.....更是当代动画电影最耀眼的商标。

在这些角色的背后有着美国动画人不懈的追求,和一套经久不衰的叙事法则。

本文将以《疯狂原始人》为例,从主角的造型、性格以及配角的设置三方面切入,探索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塑造技巧。

独特造型配合细腻表达动画角色承载着动画电影的根本,角色的塑造有着丰富的表现内容和多样的表现手段。

然后由于动画电影叙事节奏紧凑,为了让观众能迅速代入剧情,了解故事情节,动画角色的塑造首先就要借助于独特的造型设计。

在美国动画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颇具风格的造型艺术。

美国动画电影多表现简单且夸张的人体结构、线条清晰、形态健美。

很多造型已形成概念化的图形符号,例如用强有力的方形线条表现正面男性角色、柔和的圆形来塑造女性,而反面角色的造型多用三角形和尖锐的直线。

更重要的是,创作者会根据角色所处的时空背景决定人物形象,并加入相应的视觉元素,使得造型尽可能完美地融合于叙事。

《疯狂原始人》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设在了远古时代,其角色造型并不符合传统审美,而是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复古的原始气息,尽显野蛮特质。

影片一开场,瓜哥一家人集体亮相,他们面容粗糙、身形粗犷,行为粗俗。

新颖而夸张的形象瞬间将观众吸引,甚至让人认为原始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多一分少一毫都欠缺了些魅力。

观众的直观感受来自于主角们颇有讲究的造型设计,不同角色的独特造型,使得他们迥异的性格特征也呼之欲出。

瓜哥是一家之主,是强硬权威的父亲形象,他固执、刻板、所以他的造型最接近野蛮的原始人。

武侠动画的角色塑造

武侠动画的角色塑造

武侠动画的角色塑造摘要:武侠动画角色的塑造着重在外貌、性格、武器武功方面,外貌上采用动物形象,强调少年化和时尚化。

性格方面沿用扁平性格的路线,注重和动画作品的思想、象征关联。

武器上以冷兵器的剑、刀为主,对角色的武功招式的设计不遗余力。

此外,依靠角色的名号、与不平凡的事迹联系,可以为武侠动画的角色塑造服务。

关键词:武侠动画;角色塑造;类型动画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截止8月底,关于武侠动画的研究,从中国知网上看,计7篇论文;从万方网来看,不足10篇(含笔者的2篇),论文很少专门去谈武侠动画的角色。

以下我们试着从以貌写人、以性格写人、以武写人三个方面去谈,以总结武侠动画角色塑造上的艺术规律。

一、外貌动物形象。

武侠动画比真人武侠电影有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动物角色的出现与发挥。

[1]动画擅长运用动物作为角色,如著名的米老鼠、唐老鸭、汤姆猫等。

武侠动画至今创造了很多动物明星,以虹猫蓝兔系列动画和《功夫熊猫》系列动画为代表,如虹猫、阿宝等。

动物形象的角色在外貌上大体沿用动物形象的特点,让观众从外表上,就能知道是猫是狗;但都穿着人的衣服,学人的直立行走运动,即基本上都采用拟人化的方法来塑造武侠角色。

拟人化的方法的优点既有动物形象行侠仗义的陌生化效果,又有借鉴既有武侠文艺成果的便利。

这个方法经过《虹猫蓝兔七侠传》开创,由《功夫熊猫》发扬到全世界,《兔侠传奇》继续发扬,可以预见,动物形象的武侠角色将会成为武侠动画的主流,从而即便在形象层面,与真人武侠电影等区别开来,以突出其类型优势。

少年化。

动画形象的武侠动画角色的运用,其中一个便利是带来少年化的效果。

在动画形象中,小观众天然地与之接近。

尽管给熊猫阿宝配音的演员不是青少年,但谁会去想阿宝有三四十岁呢,最多十来岁而已。

这是从动物形象上设置带来少年化的取巧。

《勇闯天下》是以黄飞鸿为主角的非动物形象武侠动画电影,其角色改编的结果就是少年化,对比真人武侠电影《黄飞鸿》系列,就很显然了。

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角色性格设计

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角色性格设计

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角色性格设计【摘要】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通过精心设计的角色性格,展现了哪吒、李靖、玉莲、李建成和太乙真人等人物在故事中的独特魅力。

哪吒作为主角,经历了叛逆和成长的过程,展现出坚强和勇气;李靖展现了坚毅和慈爱的一面;玉莲则展现了柔情和坚毅的特点;李建成的复杂性格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戏剧性;太乙真人的阴谋与复杂性格则为故事增添了悬念和挑战。

这些角色性格的成功设计为电影增添了深度和魅力,让每个角色都成为故事情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角色性格设计的成功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让整部影片更加引人入胜。

【关键词】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角色性格设计,哪吒,李靖,玉莲,李建成,太乙真人,成长,叛逆,坚毅,慈爱,柔情,复杂性格,阴谋,深度,魅力,故事情节,成功。

1. 引言1.1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背景介绍电影的背景设定在一个神话般的世界,人物角色和场景设计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韵味,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电影在情节设置和角色塑造上也别具匠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通过对每个角色的性格设计和故事线的编排,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引发了观众对人性与命运的思索。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情节、画面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下,成为了一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感染力的动画电影。

1.2 角色性格设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角色性格设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电影角色不仅需要有引人注目的外表,更需要有深度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特征。

角色性格设计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行为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通过塑造每个角色的独特性格,电影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

角色性格设计还可以为电影赋予情感共鸣,让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联系并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每个角色的性格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说角色性格设计是电影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为电影增添了深度和魅力,让观众更容易被吸引和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角色性格的塑造
[摘要] 角色性格的塑造是一部动画片的制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元素之一,动画片中成功的角色性格塑造,最容易让观众认同和喜爱。

本文从角色性格的定位、角色性格的塑造手法等方面探讨如何塑造动画角色的性格,展示角色的个性魅力,为动画前期创作提供更好的制作方案。

[关键词] 角色性格精简化处理法大胆夸张法
动画片是通过对角色形象和性格的刻画来深入主题的。

对于一部动画片而言,无论是素材的收集、题材的敲定,还是主题的提炼都不能离开对角色性格的塑造而单独进行。

一部动画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形象的塑造,而塑造角色形象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角色性格的塑造。

角色性格的刻画通常都要求融入作者对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事物的独特观察视角和感悟,体现了作者的某种情感。

只有这样,塑造出的角色才能够个性鲜明且富有生命力,让观众更加容易认同和喜爱。

一、角色的性格定义及作用
所谓角色性格是指作者对所要描绘的角色赋予的类似于人类的性格,是角色在动画场景中表现出来的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点,如英勇、刚强、懦弱、粗暴等。

赋予动画角色生灵活现的性格是作者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作者艺术灵感的体现。

成功的动画角色通常都是性格特征非常鲜明的形象,都具有非常典型的性格特征。

例如韩国动画系列片《倒霉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主人公倒霉熊的造型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但这并不妨碍这个胖胖的小家伙成为众多观众喜爱的对象。

倒霉熊受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吸引万千观众的性格。

该片作者对倒霉熊性格的定位是既乐观、单纯,富于冒险精神,又非常爱占小便宜,喜欢欺负弱小。

角色身上的小毛病小缺点不但没有令人讨厌,相反,正是由于这些拟人化的性格上的缺陷使得角色本身更加真实生动,显得越发可爱。

再如《怪兽电力公司》中阴险狡诈的蓝道,《冰河世纪》中为了得到松果宁可将生命置之度外的小松鼠······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画明星身上都被赋予了属于角色自己的个性特点,从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形象才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由此可见,角色性格的定位在展示角色个性魅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角色性格的基本塑造手法
1.角色性格的精简化处理法
动画片中的角色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必定来源于现实生活,所表现出的行为举止必定是“人性”的一部分,动画角色的性格也要从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某些人身上去概括和提炼。

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性格是复杂而多变的,但是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就要求作者在塑造动画角色时要进行简化,尽量选择那些最具典型性,最鲜明和最富有表现力的性格特征,使角色性格特征鲜明,让观众容易把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角色性格的精简化。

《怪物史莱克》中那只整日喋喋不休、语速很快的驴子,几乎没有停止过说话,哪怕是面对可怕的巨型火龙,驴子这一角色的性格特征完全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身上都能找到原型,是现实生活中人类某些性格的凝聚、概括和升华。

精简化角色性格就好比是画速写,速写要求用简练的线条将对象的轮廓进行概括性的勾勒,同样,如果抓住了一个角色的富于典型性、概括性的性格特征,就可以将角色的个性魅力进行充分的展示。

2.角色性格的大胆夸张法
角色性格的塑造光靠概括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往往过于平淡,不够戏剧化。

现实生活中的人,通常也不够典型,这时我们可以把现实生活中人群的某些性格特征集中到一个角色身上,同时加以艺术夸张、放大,甚至到极致。

此时我们所塑造出的角色就会变得性格鲜明、独具匠心。

动画片尤为注重对角色性格的夸张描绘,这样的动画角色才能给观众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例如曾风靡一时的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就是在角色性格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夸张。

片中主角小新是个还在上幼稚园的孩子,但是作者却尝试着将他的性格刻画成了“最无耻”的小孩:喜欢和漂亮姐姐搭讪,喜欢看泳装美女写真集,喜欢光着屁股跳大象舞……这些似乎与儿童毫不相称的行为,正是作者为小新精心设计的独有性格特征,让观众不得不佩服作者在进行角色性格定位时的大胆夸张手法。

也正是由于这一夸张的性格特征的塑造,使得小新成了最具有张扬个性的卡通人物的代表,深受小朋友和童心未泯人士的欢迎。

三、动画角色个性的辅助塑造方法
1.在动画故事的情节安排中变化角色的性格
动画片通常是在讲一个故事,当故事结束的时候,对角色性格的刻画也就完成了。

在此过程中,有的角色性格自始自终都很鲜明,不曾改变;有的角色的性格可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与之前截然不同。

角色的性格不是被要求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的。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角色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可能会发生转变,按照人类性格变化逻辑,在经历这些变化后,角色的性格也理所当然的会发生改变。

这也是符合观众审美意愿的。

在梦工厂的经典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中,史莱克一开始就非常讨厌那头喋喋不休,整天围着他转的小毛驴,经常对他大吼大叫,希望那头小毛驴立刻从他眼前消失。

但当他们一起冒险闯关,为解救公主并肩作战之后,使得史莱克对眼前的小毛驴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最终他们还变成了最好的朋友。

在这个过程中,
怪物史莱克的性格也由最初的自卑、自闭变得积极向上,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千与千寻》中的千寻一开始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小女孩,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后来由于想要救回因贪吃而被变成了猪的父母,无意间闯入了汤婆婆控制的人类禁地。

期间千寻也曾害怕和彷徨过,但是因为对父母的爱,以及后来锅炉爷爷和小白对千寻的鼓励使得胆小的千寻克服困难,最终在逆境中成长起来,变得勇敢、胆大,并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由于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能让角色的性格拟人化地发生变化,就会创造出更加丰满的角色形象。

2.角色性格塑造要富于创意
对于观众而言,动画角色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他们身上的想象力元素。

大多数成功的的商业动画片,富于创意的角色性格特征成为其稳定票房收入的卖点。

要想让整部影片充满想象力,就必须首先赋予角色富有创意的个性特征,此种手法不同于夸张,类似于幻想,但又符合观众的视觉逻辑。

动画角色富于创意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要突破常规的角色性格设计框架,在塑造角色性格时注入想象的元素。

这种想象力在角色身上的体现,正是动画创作中角色塑造的一个独有的特色。

动画片的形式和表现力上的特点,都和幻想的内容很契合,这也体现在角色的个性塑造上面。

正如迪斯尼所说的:“幻想和夸张”是动画的本性,而剧中的角色更是要体现这一点。

在动画片中,角色身上富于想象力的个性特征,往往会成为主宰剧情发展最重要的力量。

例如《虫虫特工队》中的蚂蚁菲利,已经成年,却酷爱发明创造,经常会利用身边的小物件,制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新发明,如用草叶和露珠做的望远镜,先进的高效收割机等等。

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

故事最后,正是由于菲利爱幻想的特点,才让他想到用树枝和叶片做假鸟的点子,最终打败了敌人。

菲利的这一性格特征对剧情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3.展现角色性格特征的情节安排
角色动画的故事情节在发展时,必须将出镜角色的性格特征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清楚地展现出来。

在动画创作过程中,除了主要角色外,其余角色所拥有的时间相对较少,如何在短时间内清楚交代所有角色的性格特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依性格制作角色造型的前提下,观众在看了角色的造型后对于角色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需要进一步的情节来强化角色的性格特征,这一情节的表现是需要表演时间的。

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安排下,必须对每个角色给予一定量的情节安排,用以交代角色性格,否则角色的性格无法充分表现,角色定位就会比较模糊。

4.角色性格的动作展现
在成功的动画片中,角色的肢体动作对于角色个性的塑造,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个角色的行为动作不可能去违背他的性格,如果角色的动作与其性格无法相对应,观众就会对角色在故事中的定位无法把握,从而造成理解上的混乱。

所以,动画片中角色的动作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急性子的角色,其动作都是相当急促的,而慢条斯理的角色,动作则是缓慢平顺。

这两者的差异,都必须靠着角色的动作才能体现出来。

动画片中,每个出镜的角色需要被安排足够的时间去表演,才能将角色的个性鲜明的呈现,在情节的安排上,需要将角色动作的表演纳入其中。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动画角色的诞生过程,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于角色性格的塑造。

可以说独特的性格魅力是一个动画角色的灵魂,动画角色的人气高低与其个性魅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准确定位角色性格,寻找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典型性格,加以综合、升华,并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地夸张,创造出的角色身上才会有以往的角色所没有的特质,才能够更好地展示出角色的个性魅力。

同时,展现角色性格与故事情节的安排是密不可分的。

角色透过对其性格特征的塑造,设计出造型,再为故事中的每个角色安排时间,进行与性格相对应的动作表演,这样才能让动画角色的个性更加鲜活,这样的动画片会更加完美和精彩。

参考文献:
[1] 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方,史春艳.影视动画剧本创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 孙立军,李捷.现代动画设计[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