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康复

肌肉骨骼康复
肌肉骨骼康复

肌肉骨骼康复学

一、肌肉骨骼康复学(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肌肉骨骼

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评定与治疗的方法以及伤残预防等问题,并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假肢和矫形器技术以及职业训练等手段,改善或代偿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特点

(一)早期康复

●肌肉骨骼伤病的康复从临床处理的早期就开始康复,康复医师及治疗师参与临床治疗计划。

●康复早期介入,可能避免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二)与骨科相互渗透

●骨科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功能恢复

●康复医学已渗透到骨科临床各方面

●从受伤到手术后,从组织愈合到功能恢复,从职业训练到回归社会,都需要康复治疗

●近年来,骨科的各种新手术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

●康复专业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

康复时,应了解手术过程。

●现代骨科疾病的治疗已经不能停留在仅仅是吃药、手术的阶段。

●治疗的最后效果并不是比手术,而是要看病人最终功能恢复的结果。

●需要康复医学的干预。

(三)专业性强

●肌肉骨骼康复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熟悉或掌握骨科临床检查方法、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用以指导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技术是肌肉骨骼康复学的重要内容

(四)以小组方式工作

●康复医师、骨科医生、各种康复治疗师、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组成一个治疗小组(team work),共同负

责肌肉骨骼患者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等

●康复治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常需骨科医师与康复医师协商决定

(五)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与运动医学、物理医学、老年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社会学等有密切联系

肌肉骨骼康复学

肌肉骨骼康复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肌肉骨骼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评定与治疗的方法以及伤残 预防等问题,并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假肢和矫形器技术以及职业训练等手段,改善或代偿 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2.Colles骨折:骨折端长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松质骨内,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称~。 3.Smith:如果骨折远端向掌侧与尺侧移位,临床上称~。 4.Tinel征(叩击试验):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 经损伤的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 5.Heberden结节:皮肤发热和红肿通常少见,但远侧指间关节受累,其背面形成的骨性隆起即Heberden结节。 6.Bouchard结节:而近端指间关节受累形成的关节膨大,称之为Bouchard结节。 7.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部肌肉和筋膜、颈神经根、脊髓、椎动 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8.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部,另一只手放在大腿前方保持膝关节伸直体位, 先健侧后患侧,将患者下肢抬高,正常抬高角度为70度,在抬高患者下肢的过程中出现下肢的放射 性疼痛为阳性。 9.直腿抬高加强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出现阳性后,将患肢下放到不痛的角度后,再将踝背屈,如再次出现疼痛则为~。 10.肌筋膜疼痛:是一个在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的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绷紧带或疼痛的结节,触压时有 疼痛和可能引起的远处牵涉痛;常有交感现象;也称为肌筋膜触发点疼痛。 二、简答题 1.骨折的临床治疗原则? 答:①准确的复位:有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 ②有效的固定:有内固定和外固定 ③合理的功能锻炼 2.骨折康复治疗的分期及各期的治疗目的和方案都是什么? 答:㈠骨折固定期(早期) (1)目的:①消除肿胀②缓解疼痛③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④促进骨折愈合 (2)方案:①抬高肢体:远端高于近端,近端高于心脏。 ②主动运动:是消除水肿最有效的方法 ③物理疗法 ?㈡骨折愈合期(后期) ?目的:①消除残存水肿②软化和牵伸挛缩的纤维组织③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 ④恢复肌肉的协调性和灵巧性 ?方案:①物理疗法:蜡疗、红外线、短波、热敷、离子导入。 ②按摩:继热疗后,手法比早期增强。 ③运动锻炼 ④支具和矫形器的使用:随着ROM的改善,支具和矫形器也要相应调整。 ⑤作业疗法上肢采用作业治疗和职业前训练,下肢以步态训练为主。 3.肌腱滑动结构包括哪些? 答:①腱周组织、②滑膜鞘、③纤维鞘管④腕支持带 4.指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答:康复早期(1~3周) (1)制动:需固定3周(2)理疗:超短波、紫外线、水疗、超声波(3)支具:前臂背侧保护支具 康复中期(4~5周) (1)主动运动(2)主动助力运动(3)被动运动(4)理疗:蜡疗、超声波 康复后期(6~12周)

肌肉骨骼康复学选择题及答案.doc

肌肉骨骼康复学选择题及答案 1、运动功能检查内容是 C.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2、康复治疗的重要原则 C.主动运动 3、康复治疗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功能训练方法是 B 运动疗法 4、关于下肢长度的测量,正确的是 A 自髂前上棘经髌骨中线至 内踝下缘 5、“ 4”字试验的意义是D评估髋关节 6、抽屉试验主要用于检查 B 前交叉韧带 7、McMurray 试验主要用于检查 C 半月板 8、关于肌肉骨骼伤病的临床检查,错误的是 A 检查压痛时,先 从痛区中心开始施压,逐渐向周围正常组织移动 9、人体关节中运动范围最大和最灵活的关节是 B 肩关节 10、出现“方肩畸形”的是 A 肩关节脱位 11、常合并桡神经损伤的骨折是D肱骨干骨折 12、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人,伤后未经功能康复,拍肘关节的X 线片,如果在骨折周围组织内有一片白色云雾状阴影,密度较深或有骨样密度,局部肿胀,触之硬韧感,关节运动障碍明显,即 可提示已发生 E 骨化性肌炎 13、肱骨大结节骨折复位或手术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关 键是 C制动、休息 14、神经损伤的病人慎用下列哪项治疗C浸蜡治疗 15、容易引起骨不连的骨折的是 B 舟状骨骨折

16、常引起缺血性坏死的骨折是C月骨骨折 17、右手示指主动屈曲受限,被动活动正常,其原因是C神经性 麻痹 18、手部骨折的复位要求是 A 功能复位 19、手外伤病人手部应固定的姿势是 A 功能位 20、舟骨骨折,若固定不良,最易引起的并发症是C骨不愈合 21、拳击运动员训练时不慎发生第 5 掌骨头骨折,造成掌骨头向 掌侧移位,骨折向背侧成角,复位后,手应固定在D保护位 22、男,青年,溜冰运动不跌倒,左手部支撑地面,左腕剧痛, X 线检查未见有骨折线,其正确处理是 B 短臂石膏固定,制动 2 周后重复 X 线片检查 23、腕部切割伤造成桡动脉、掌长肌、桡侧腕屈肌及正中神经断 裂,应如何处理 D彻底清创,修复断裂组织,伤口缝合,必要时桡 动脉结扎 24、骨折治疗原则是 C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25、肌腱滑动结构的组成成分是 A 腱周组织 26、肌腱损伤修复后,极易发生粘连的部位是 B.II区 27、根据 Verdan 分法,将指伸肌腱分为几区 E.VIII区 28、指屈肌腱修复术后1-4周,动力支具使C腕处于掌屈30°, 掌指关节屈70,指间关节伸展位 29、指屈肌练习时,指浅屈肌相对于骨滑动范围最大的是 A 直拳 30、手外伤后屈肌练习的方式有 E.除 D 以外全是

骨骼肌肉病的康复

骨骼肌肉病的康复 骨骼肌肉伤病的康复学时掌握:骨折康复原则及各期主要康复训练内容、颈椎病的急性期康复目标、腰突症的概念及主要治疗方法、类风关的诊断标准及康复治疗方法。 了解:软组织损伤康复的主要内容、脊柱骨折康复的训练方法、肩周炎的功能锻炼法。 一、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的康复(一)概述:、骨折的概念:是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了破坏。 包括骨裂。 、骨折专有体征:)畸形)骨磨擦音磨擦感)反常活动、骨折康复新理念:只要骨折端固定牢靠即可进行康复治疗。 可以静力性练习逐渐过渡到动力性练习。 等长收缩可以促进骨痂愈合。 、骨折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促进血肿和渗出的吸收促进骨折断端纤维连接和骨痂形成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防止骨止后的并发症。 、骨折的稳定性与康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后不移位。 如骨裂、青枝骨折、嵌插型骨折、横型骨折、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性后易移位。 如压缩性骨折压缩、斜形骨折、螺旋型骨折、粉碎性骨折(块以上)、骨折康复原则及各期主要康复训练内容骨折早期(血肿机化期):应在骨折后日即开始原则应以动静结合、局部和全身并重。

以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为主非固定关节的患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尽量保持健肢关节的正常活动。 (~周内)骨折中期(纤维骨痂形成期):此期骨折断端已有纤维骨痂形成骨折已较稳定。 应在原运动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运动量增加强度对相关肌肉进行抗阻训练。 (~周)骨折晚期(骨折塑形期):此期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此期康复重点应在因骨折而被固定的关节。 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及重新训练肌肉的灵巧度。 以主动运动为主必要时辅以被动和抗阻运动。 如在持续被动机器(CPK)辅助下运动。 临床愈合看间接叩痛有无。 、软组织损伤一般是指皮肤、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 必须重视和及时康复以免遗留后遗症。 (二)四肢骨折后的康复复位、固定和康复是现代医学治疗骨折的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在心理上要有正确的“康复”。 其次四肢骨折无论手术或石膏等方法固定只要局部固定是牢固而有效的都要及时地进行功能锻炼。 早期治疗、骨折后~周:骨折早期(血肿机化期):应在骨折后日即开始原则应以动静结合、局部和全身并重。 以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为主非固定关节的患肢的主动和被动活

-肌肉骨骼康复学

名词解释 1、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炎症损伤。 2、搭肩试验:患侧肘关节屈曲,把手搭在对侧肩关节上,若肘关节不能与胸壁紧贴,则为阳性,表 示肩关节脱位、粘连。 3、Cobb角:在脊柱X线正位片上,先在弧度最上端椎体的上缘画一水平线,再在弧度最下端椎体 下缘画一水平线,再作这两条水平线的垂直线,两垂线的交角即为Cobb角,表示脊柱侧凸的程度。 4、叩击试验: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 示为神经损伤的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征阳性则为神经恢复的表现。 5、骨化性肌炎:又称为异位骨化或异位骨化症,其特征为关节周围的正常软组织内有新骨的形成。 6、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部,一手放在大腿前方保持下 肢伸直位。先健侧后患侧,将患者下肢抬高,正常抬高角度为70°。在抬高患者下肢的过程中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 7、肩袖:又称旋转袖、肌腱袖,是由盂肱关节囊周围的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组成, 是维持盂肱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 8、Colle’s骨折:折端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的范围内松质骨内的骨折,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 男性。 9、假体松动:是骨与假体界面之间存在超出弹性模量差异而引起的位移以外的活动,称之为假体松 松。假体松动是关节置换术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 10、手的休息位:自然放松,不用力,手肌群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腕关节背伸10-15°,轻度尺偏, MP与PIP半屈。从食指到小指,越往尺侧屈曲越多,各指尖端指向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外展,指腹靠近食指DIP桡侧,如手握笔姿势。 11、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或其分支受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受到损伤,其损伤的典 型表现为自主神经障碍、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问答/简答/病例分析 1、骨折脱位的一般体征和特有体征? 2、骨关节炎的特有症状? 临床症状:①关节疼痛:常为OA的首发症状,多为定位不明确的深部疼痛,呈钝性,弥漫性或关节酸胀感②关节僵硬:在逐渐活动关节15-30分钟后缓解③关节肿大④关节活动响声:多为病程较长的患者⑤关节无力,活动障碍:OA晚期的患者关节无力,关节活动障碍。 体征:①压痛:有症状的OA患者沿关节线有压痛②关节肿大或关节积液:可由关节骨性隆起、滑膜炎、渗出液所致③骨摩擦音(感):关节在主被动活动时,出现骨摩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明显的骨摩擦音(感)有诊断意义④关节畸形:可由关节挛缩、关节膨大、对位不良、半脱位等导致⑤关节活动受限⑥其他:肌肉萎缩 3、下腰痛的治疗方法? ①健康教育 ②卧床休息 ③腰围制动 ④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止痛消炎药、肌肉松弛剂、外用药、中成药、扩张血管药、营养神经药 ⑤物理因子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中低频电疗、高频电疗、蜡疗、光疗等 ⑥腰椎牵引疗法快速牵引慢速牵引 ⑦手法治疗 ⑧中医传统疗法 ⑨运动治疗放松运动、单侧直腿抬高运动、单侧抱膝运动、双侧抱膝运动、坐位体前屈等等 ⑩椎间盘微创疗法 ?注射疗法经皮阻滞疗法局部痛点封闭

康复治疗系肌肉骨骼康复学考试题(内容参考)

康复治疗系肌肉骨骼康复学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20分) 手的休息位: 伸膝装置: 脊髓休克: 皮节: 异味骨化: 假体松动: 周围神经损伤: 下背痛 腰椎间盘突出: 网球肘: 二、选择题:(30分) 1、关于下肢长度的测量,正确的是 A、自髂前上棘经髌骨中线至内踝下缘 B、自髂前下棘至内踝下缘 C、自髂后下棘至外踝下缘 D、自髂前上棘至外踝下缘 E、自髂前下棘至外踝下缘 2、手部骨折复位要求是 A、功能复位 B、解剖复位 C、近乎解剖复位,允许稍微成角 D、近乎解剖复位,允许稍微旋转移位 E、近乎解剖复位,对位对线达90% 3、骨折治疗原则 A、复位、牵引、固定 B、清创、复位、功能训练 C、牵引、固定、功能训练 D、复位、固定、功能训练 E、以上均不是 4、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弃杖行走的主要依据是 A、患者的自然感觉 B、肌力检查 C、关节活动度检查 D、平衡检查 E、X线片检查 5、尺神经损伤在前臂损伤可出现 A、腕下垂 B、猿手畸形 C、银叉畸形 D、爪形手 E、以上都不是 6、脊髓损伤ASIA损伤程度分级中,损伤平面以下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在3级以下者属于

A、A级完全性损伤 B、B级不完全性损伤 C、C级不完全性损伤 D、D级不完全性损伤 E、正常 7、脊髓损伤后心里变化过程中,对患者影响最大的阶段是 A、震惊阶段 B、否定阶段 C、抑郁或焦虑反应阶段 D、对抗独立阶段 E、适应阶段 8、股骨干骨折术后CPM的应用正确的是 A、术后麻醉未清醒的状态下即可开始 B、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后开始 C、术后肿胀消退后开始 D、术后第3天开始 E、术后第5天开始 9、主要伸膝肌是 A、髂腰肌 B、阔筋膜张肌 C、缝匠肌 D、股四头肌 E、股内侧肌 10、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最严重并发症是 A、感染 B、压疮 C、深静脉血栓 D、异位骨化 E、肌肉萎缩 1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康复目标不包括 A、控制肿胀 B、预防感染血栓形成 C、控制疼痛 D、增加肌力 E、促进伤口正常愈合 12、桡神经在前臂损伤可出现 A、腕下垂 B、猿手畸形 C、爪形手 D、银叉畸形 E、以上都不是 13、骨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不在正确的是 A、物理因子治疗 B、药物治疗 C、关节镜治疗 D、关节置换术 E、关节松动 14、牵引有明显疗效的颈椎病类型是 A、软组织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型 E、神经型 15、CRPS病程多久可以介入心理治疗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2个月 三、简答题:(20分) 1、骨不连接的影响因素

骨骼肌肉病的康复演示课件

骨骼肌肉病的康复演示课件 骨骼肌肉伤病的康复学时掌握:骨折康复原则及各期主要康复训练内容、颈椎病的急性期康复目标、腰突症的概念及主要治疗方法、类风关的诊断标准及康复治疗方法。 了解:软组织损伤康复的主要内容、脊柱骨折康复的训练方法、肩周炎的功能锻炼法。 一、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的康复(一)概述:、骨折的概念:是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了破坏。 包括骨裂。 、骨折专有体征:)畸形)骨磨擦音磨擦感)反常活动、骨折康复新理念:只要骨折端固定牢靠即可进行康复治疗。 可以静力性练习逐渐过渡到动力性练习。 等长收缩可以促进骨痂愈合。 、骨折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促进血肿和渗出的吸收促进骨折断端纤维连接和骨痂形成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防止骨止后的并发症。 、骨折的稳定性与康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后不移位。 如骨裂、青枝骨折、嵌插型骨折、横型骨折、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性后易移位。 如压缩性骨折压缩、斜形骨折、螺旋型骨折、粉碎性骨折(块以上)、骨折康复原则及各期主要康复训练内容骨折早期(血肿机化期):应在骨折后日即开始原则应以动静结合、局部和全身并重。

以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为主非固定关节的患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尽量保持健肢关节的正常活动。 (~周内)骨折中期(纤维骨痂形成期):此期骨折断端已有纤维骨痂形成骨折已较稳定。 应在原运动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运动量增加强度对相关肌肉进行抗阻训练。 (~周)骨折晚期(骨折塑形期):此期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此期康复重点应在因骨折而被固定的关节。 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及重新训练肌肉的灵巧度。 以主动运动为主必要时辅以被动和抗阻运动。 如在持续被动机器(CPK)辅助下运动。 临床愈合看间接叩痛有无。 、软组织损伤一般是指皮肤、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 必须重视和及时康复以免遗留后遗症。 (二)四肢骨折后的康复复位、固定和康复是现代医学治疗骨折的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在心理上要有正确的“康复”。 其次四肢骨折无论手术或石膏等方法固定只要局部固定是牢固而有效的都要及时地进行功能锻炼。 早期治疗、骨折后~周:骨折早期(血肿机化期):应在骨折后日即开始原则应以动静结合、局部和全身并重。 以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为主非固定关节的患肢的主动和被动活

肌肉骨骼康复+运动系统疾病康复习题

慢性运动系统疾病康复习题 1.肌筋膜触发点是() A敏感小点B 活化部位C由两部分组成敏感小点和活化部位D局部压痛点E肌腱联合部位 2.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指() A是因潜在触发点受病理条件作用后活化而引起疼痛的一组综合征 B是软组织急性损伤后的一种并发症 C 是指肌筋膜附着点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D 是指一组常见的非关节风湿痛 D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3.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 A 确定和治疗基础病理损伤 B 痛点局部封闭治疗 C 痛点局部物理治疗D口服药物治疗E对症治疗 4.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的一般原则() A 选择关键触发点行针刺治疗B对所有触发点行针刺治疗C在行针刺治疗的同时治疗基础病理损伤 D在考试行触发点注射治疗前,首先治疗引起触发点活化的基础病理损伤,然后对触发点行保守治疗,最后选择针刺治疗。 E 首选针刺治疗 5 肩周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疼痛B 活动受限C 局部肿胀D 局部压痛E 关节畸形 6 肩周炎的临床分期依次可大致分为() A 疼痛期,冻结期和恢复期 B 疼痛期,冻结期和终末期 C 冻结期,疼痛期和恢复期 D 肿胀期,疼痛期和恢复期 E 肿胀期,冻结期和恢复期 7 肩周炎急性期的治疗首选() A 推拿等物理治疗 B 功能锻炼 C 固定和局部封闭或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镇痛治疗 D针刺治疗 E 运动疗法 8 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有() A 手指爬墙,背动作,抱颈,旋肩,展翅 B 手指爬墙,俯卧撑,抱颈,旋肩,展翅 C 手指爬墙,引体向上,抱颈,旋肩,展翅 D 手指爬墙,背动作,抱颈,旋肩,力量训练 E 手指爬墙,牵引,力量训练 9.腱鞘炎是指() A 实质上它是腱鞘的炎症 B 实质上它是腱鞘与肌腱共同的炎症 C 实质上它是肌腱的炎症 D 实质上它是肌肉组织损伤所致的炎症反应 E 实质上它是肌肉组织损伤 10.腱鞘炎的诊断要点是() A 活动受限 B 局部肿胀 C 局部压痛,抗阻试验阳性,关节的弹响 D MILL 征阳性 E X线检查 11.跟痛症好发于() A 10-20岁 B 30-40岁 C 40-60岁 D 60岁以上 E 任何年龄段 12.跟痛症X线检查() A 跟骨底一定有骨刺B跟骨底一定没有骨刺 C 跟骨底可能有骨刺,也可能没有骨刺 E 临床症状与骨刺大小成反比 13 马蹄内翻足是临床最常见的() A 成人足部畸形 B 小儿足部畸形 C 老年人足部畸形 D 各年龄阶段的足部畸形 E 损伤性疾病 14 关于马蹄内翻足的治疗( ) A 手法矫正一般适宜1岁以内的婴儿或较轻者 B 手法矫正一般适宜1岁以上婴儿或较轻型者 C 出生1个月以后可以采用轻便的双侧夹板矫形 D 以手术治疗为主

泰医专升本肌肉骨骼康复学

肌肉骨骼康复学 交卷时间:2019-12-02 19:00:20 一、单选题 1. (1分)手外伤病人手部应固定的姿势是() ? A. 功能位 ? B. 保护位 ? C. 休息位 ? D. 解剖位 ? E. 半握拳位 得分:0 知识点:肌肉骨骼康复学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2. (1分)脊髓完全性损伤是指骶段感觉运动功能( ) ? A. 部分消失 ? B. 完全消失 ? C. 部分感觉消失 ? D. 部分运动消失 ? E. 不定 得分:0 知识点:肌肉骨骼康复学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3. (1分)髋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 ? A. 后脱位 ? B. 上脱位 ? C. 前脱位 ? D. 中心脱位 ? E. 下脱位 得分:0 知识点:肌肉骨骼康复学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4. (1分)对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查体时,常可见的脊柱畸形是()? A. 脊柱侧凸 ? B. 脊柱后侧凸 ? C. 脊柱后凸 ? D. 脊柱前凸 ? E. 坦平背 得分:0 知识点:肌肉骨骼康复学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5. (1分)轻度和中度肌腱损伤的治疗不采用() ? A. 按摩疗法 ? B. 理疗

? C. 功能训练 ? D. 手术治疗 ? E. 消炎、镇痛药物 得分:0 知识点:肌肉骨骼康复学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6. (1分)颈椎椎管狭窄的定义是椎管直径()? A. ≤13mm ? B. ≤14mm ? C. ≤15mm ? D. ≤15mm ? E. ≤10mm 得分:0 知识点:肌肉骨骼康复学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7. (1分)骨关节炎的早期治疗,不正确的是( ) ? A. 物理因子治疗 ? B. 药物治疗 ? C. 关节镜手术 ? D. 关节置换术 ? E. 关节松动术 得分:0 知识点:肌肉骨骼康复学

肌肉骨骼康复学(A卷) 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肌肉骨骼康复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ABCE 6-10EDCAA 11-15BBDCE 16-20BABBE 21-25DCCCD 25-30ABCED 二:填空题 1:髌骨髌韧带 2: 1 2 3:非药物康复治疗为主因人而异 4:非特异性下背痛根性下背痛 5:前倾角 12°-15° 三:名词解释 1:关节活动范围:指关节的远端骨朝向或离开近端骨运动的过程中,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2:反Lachman试验:用来检查后交叉韧带损伤导致的胫骨向后的胫骨向后的过度活动,检查者用一只手固定大腿,另一只手试图向后移动胫骨,阳性结果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3:肩周炎:是指肩周肌、肌腱、滑囊以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 4: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四:简答题 1:手骨折早期阶段康复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手骨折早期阶段康复目的是:消除肿胀,控制疼痛。具体措施有:抬高肢体、主动运动、物理疗法:超短波、紫外线、磁疗、水疗等。 2:简述骨关节炎的康复评定 答:1)疼痛评定 2)肢体围度和关节周径的测量 3)肌力评定 4)关节活动度测量 5)手功能评定 6)下肢活动功能评定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 8)生活质量评定 3:简述颈椎牵引治疗的作用机制 答:1)限制颈椎活动,调整和恢复已被破环的椎管内外平衡,消除刺激症状,恢复颈椎正常功能。 2)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 3)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松解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 1 / 2

肌肉骨骼康复

肌肉骨骼康复学 一、肌肉骨骼康复学(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肌肉骨骼 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评定与治疗的方法以及伤残预防等问题,并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假肢和矫形器技术以及职业训练等手段,改善或代偿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特点 (一)早期康复 ●肌肉骨骼伤病的康复从临床处理的早期就开始康复,康复医师及治疗师参与临床治疗计划。 ●康复早期介入,可能避免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二)与骨科相互渗透 ●骨科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功能恢复 ●康复医学已渗透到骨科临床各方面 ●从受伤到手术后,从组织愈合到功能恢复,从职业训练到回归社会,都需要康复治疗 ●近年来,骨科的各种新手术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 ●康复专业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 康复时,应了解手术过程。 ●现代骨科疾病的治疗已经不能停留在仅仅是吃药、手术的阶段。 ●治疗的最后效果并不是比手术,而是要看病人最终功能恢复的结果。 ●需要康复医学的干预。 (三)专业性强 ●肌肉骨骼康复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熟悉或掌握骨科临床检查方法、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用以指导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技术是肌肉骨骼康复学的重要内容 (四)以小组方式工作 ●康复医师、骨科医生、各种康复治疗师、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组成一个治疗小组(team work),共同负 责肌肉骨骼患者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等 ●康复治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常需骨科医师与康复医师协商决定 (五)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与运动医学、物理医学、老年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社会学等有密切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