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19课最大的书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19课最大的书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19课最大的书

学习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学习

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新的识记字形的方法“形声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

出示字词卡片。

麻雀缝衣服石缝照顾

叽叽喳喳

朗读课文,

麻雀们惊惶失措,它们一边乱飞,一边叫唤,它们是怎样叫的?

小麻雀们,你们慌了吗?看你们一个个倒都挺镇定,挺勇敢的。

雀鹰可真的来了,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当时应该怎么说呢?

哪只小麻雀说说?

大家说说,听了这只麻雀的叫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们说得真有道理!小麻雀信,快看雀鹰飞来了,你们是自怎么叫的?雀鹰飞走了,你们又是怎样叫的?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二、识字,写字。

老师出示卡片。

运用多种方法自学。

集中汇报。

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检测。

1、扩词练习。

读“词语库”中词语。

出示生字卡片。

五、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优化练习 第19课最大的“书”试题及答案(2)

19 最大的“书” 快乐大本营 1.我会填。 (1)“册”,部首(),除部首外()笔。 (2)“陆”,部首(),除部首外()笔。 答案:(1)一 4 (2)阝 5 2.调音室(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宝藏.(zàng cáng)一册.(cèchè) 答案:zàng cè 3.我要比一比,再组词。 答案:石头岩石玉石宝贝丢失铁矿刨根问底吃饱爬行趴着下沉深处 4.我能给下面的语句加上适当的标点。 (1)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2)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3)这上面有字吗 答案:(1),,!(2),。(3)? 5.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长大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下面儿歌补充完整。 大山把日记写在()上, 树木把日记写在()上, 我把日记写在()上。 7.请向大家介绍一本自己平时最喜欢读的书,并说说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松加油站 地层和化石 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天然地质书,地层好比书的每一页,化石则是每页中的清楚的文字。地层就是按时代先后沉淀(diàn)下来的岩层,化石就是在沉积地层中保存的古代生物的遗(y í)体、遗物或遗迹。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有不同的化石相对应。研究地层和化石,可推知地球发展的年代、地壳运动情况、古地理古生物环境等实况,对人类认识地球的发展史有重大意义。比如:在珠穆(mù)朗玛峰顶发现了鱼类化石,便可推知这里曾是大海;在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达上千米的煤(méi)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最大书的优秀教案

最大书的优秀教案 最大书的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 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书厚厚的 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雨痕 b.去掉拼音读词语。 c.认读单个生字,用生字扩词。 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 全体学生读一读) 4.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3.感知内容。 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 质疑问难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2.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 3.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2.读读说说。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说话训练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案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浙江省义乌市私立群星学校谢赣莺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入角色朗读,读好人物的语气。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课题:最大的“书”。

2、生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勾画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3、学习生字: ⑴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 ⑵全班交流。 ⑶游戏识字。 ⑷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⑸说说自己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全班对这些音节再读一读。 三、写字指导 半包围结构的字:“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四、质疑 读了课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对于学生提出的字词。可以当场叫学生补充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认读词语 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二、朗读感悟

1、针对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⑴自由读。你在文中能解决同学们的哪些问题。 ⑵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2、演中悟: ⑴同桌合作演一演。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⑵朗读展示。 3、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如:宝石──石头化石──石英高山──山岭大山──山川大地──地球土地──地图 2、问句: ⑴哪里有书啊 ⑵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⑶这能说明什么呢 3、感叹句: ⑴它们都是字呀! ⑵太好了,太好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9课最大的书(最新版)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19课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 的兴趣。 教学用具及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视频《最大的书》(课文范读),教学演示课件《最大的“书”》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注:“漏”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先听范读,然后再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 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子,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干什么的。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 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此教学过程利用教学演示课件《最大的“书”》中“学一学”部分辅助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1、“书”中有什么内容? 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年级语文《最大的书》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最大的书》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最大的书》优秀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房,房屋的房。大家叫我房老师就可以了。你们读过哪些书?书是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随老师一同书写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新发现?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快点打开书认真的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按照课下注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集体纠正。 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 雨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 2、师生合作分解色朗读课文。教师读叙述的语言,女生读川川的话,男生读叔叔的话。要求读准字音,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三、朗读感悟 1、这本最大的书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板书岩石 2、指导学习岩 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造句,识记方法,书写要领。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3、这篇课文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4、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你奇怪吗?川川奇怪吗?让我们奇怪的问问。出示问话,指名读,读出问话的语气。 5、哪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告诉我们这个奇怪的问题?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高兴的语气) 6、这本书里有什么? 7、有字(板书字)。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高兴的) 8、多媒体出示矿物质。 9、有画(板书画)。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更高兴) 10、多媒体出示鱼化石。 11、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 12、指名板演陆地变大海,大海变高山的平面图。理解在一块岩石上有树叶又有贝壳和小鱼的原因。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出示我知道,齐读。 14、岩石这本书的作用大不大?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理解省略号的用法,还有什么用处? 15、川川了解了这么多,高兴吗?大家一齐高兴的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6、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它永远也读不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最大的书公开课教案

《最大的“书”》 教学目的: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指导书写。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知道同学们的知识面都特别的广,大家懂得的课外知识可丰富啦,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智力问答,能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二.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篇和“最”字有关的课文,还记得是什么吗?(出示课题) 2.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都藏进了石头里(出示用彩色卡纸做的石头),谁想当小小地质勘探队员,把它们的名字念出来?(指生读) 3.能把生子记得这么牢,真是聪明的孩子,调皮的生子宝宝钻进了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 4.和你的同桌轮流读一读,如果他全读对了,就把你的称赞送给他 5.谁得到称赞了?真不错,生字词都会认了。会不会写呢?拿出田字格本,老师报一个词语,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刨根问底) 6.我们一块读一读这个词,想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7.教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 8.你从哪找到的,一共找到几句?谁把你找到的川川提出问题读一读? 9.仔细观察6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疑问的语气该怎么

读呢?请6个川川起来比赛读读,看谁最会问问题。 10.你认为哪个川川读得好?谁来评一评?咱们像他学习,都来问一问吧。 11.多么好学的孩子,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川川也特别想知道,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四人小组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12.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A.哪里有书啊? 以前你有没有把岩石和书联想到一起?真是没想到,这种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老师要给你出出难题,你能够把问号变成句号,句子的意思不变吗? B.这上面有字吗?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有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3.出示填空,谁来填?()都是字呀! 4.老师当川川问,你们就是叔叔,一块回答我。 C.这上面有图画吗? 1.石头上真的能有图画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 2.出示填空“岩石上有(),有(),还有()。” 3.看见有石头的图画,你的心情怎样?叔叔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愿意当叔叔的站起来读。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案

19 最大的“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揭题提问,解决最大的“书”指什么?书中有什么内容? 3、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叔叔对岩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设疑: 1、(教师手拿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书)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本最)故意漏写双引号书。板书:最大的书。( 大的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最大的“书”指什么? 书里有什么内容? 书有什么作用? 其余随文解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或学过忘了的字打△,问同桌。 不理解的地方打? (2)、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抽生说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结合书本插图,齐读 3、学习生字 (1)请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说一说。 (3)巩固生字。开火车读 (4)你喜欢哪个词语,就读读它吧! 出示: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厚书 刨根问底印痕煤炭宝藏 抽生读,词语释疑,齐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解答简提出的小问题。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 岩石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呢?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提到了呢?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吧! 抽生答,随机出示文字: 1、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浪;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啊! 回答时叔叔会怎么说?请你试着读一读,抽生读,评议,齐读 2、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人教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9课,最大的书

19 最大的“书” 泸县云锦镇石马中心小学校:杨家梅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字的演变、联系上下文、图片、串词等方法学习“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等12个生字,会写“岩”“册”“底”“质”“厚”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明白岩石是最大的书。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师做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书为什么加引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这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 2、学生回答。学习“岩”,并能正确书写“岩”。 3、学习字词:藏着铁矿埋着宝藏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1)认读第一组词语藏着铁矿宝藏

(2)那为我们祖国寻找这些宝藏的人,我们叫他(出示地质勘探队员) (3)刨根问底什么是刨根问底? (4)齐读这4个词。 三、再读课文,读好川川的问题。 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1-12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川川问的问题。 2、读好川川的六个问题。 (1)川川问了哪些问题?出示六个问题。 (2)小朋友,这些都是川川问叔叔的问题,我们要把它读出问的语气,自己试着像川川一样问一问。 (3) 齐读问句。 (4) 师:川川为了弄清楚这本岩石书,向叔叔一连提了这六个问题。我们说,川川真爱刨根问底。大家再读读这个词语----刨根问底 四、读好对话,感受“书”的神奇。 1、再读课文,思考: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读川川和叔叔的话,检查学生是否读对叔叔的话。 3、读好对话 出示第一二次对话 (1)哪两个人来读一读呀? (2)出示图片。理解一层一层的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读好反问句“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那叔叔说的这句话,它的意思就是----?出示“岩石一层一层的,

《19最大的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9 《最大的“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岩、册”等5个生字,会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图文结合,理解“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 4、会写“册、岩、厚”三个字。 5、训练读问句、感叹句,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天天在读书,最近你在读什么书呢? (板书书)(生谈一谈) 你真会读书、听书名就很吸引人 *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它能带我们环游世界,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今天咱们要和一个叫“川川”的小朋友一起去读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19最大的“”,指课题,齐读课题) *会提问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真能干,能提这么多问题。有些问题对我们学习课文还真有不少帮助,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赶紧拿起课文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谁来读读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指名读) 2、读完课文,谁来说说看,题目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 *你从文中哪一段得出的结论?/你真了不起,会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课件出示第4段,齐读) 3、教学“岩”字 (1)原来这最大的书就是指岩石啊,(板书岩石,齐读)看这个“岩”字,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抽生回答)

师总结:你真聪明。咱们祖国的汉字多有趣呀,根据字的意思造出了这个字,看着这个字就能猜出它的意思,像这样的字,就叫会意字。 (板书会意字) (2)联系生活 师:咱们家乡温岭就是一个有许多山岭的城市,与这个“岩”字也有着不解之缘,所以温岭有好多地名都能找到这个“岩”字。 (课件出示地名:岩下小学、松门白岩村、石塘高岩村、大溪南嵩岩) 4、教学“册” 师:叔叔说,岩石就是书,你们相信吗?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 (课件出示第4段) (1)(出示“册”字)谁来读读这个字? (2)我们还能给“一册”换个词语“一本”,一册就是一本的意思。(3)合上语文书,在封面上看谁能找到这个字。 *总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原来咱们天天都在和“册”字见面,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随时都能认识新的生字。 (4)想不想看看古时候的人读的书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竹简图片) *那时候还没有纸,人们就在竹片上写字,然后用绳子把竹片穿起来,就成了竹简。 *看着这个竹简,现在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册”字? *总结:你表达得真清楚。根据事物形状造出来的字,我们把它叫做象形字。(板书象形字) *其实我们已经学过很多象形字了, (课件出示)日、月、火、水、土、木、禾。 *总结:一幅画一个字,咱们的汉字多奇妙呀!小朋友们的识字本领真大,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个词,记住它(一册书),文中是一册怎样的书?厚的反义词是?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厚? 瞧,生字娃娃都抢着想和你们交朋友呢!

19最大的书优秀教案一最新案例

19最大的书优秀教案一最新案例 导读: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19最大的书优秀教案一最新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学习目标 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勘探队员一册书厚厚的岩石 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波痕

二年级语文:19 最大的“书”(教学方案)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语文:19 最大的“书”(教 学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二年级语文:19 最大的“书”(教学方案)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化石和矿石标本。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朗读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

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分组读议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汇报交流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第二课时认读词语卡片地质勘探队员一册书厚厚的岩石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波痕自读课文,相互交流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总结谈话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巩固识字,指导写字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最大的“书”第一课时公开课(详细到每一句话,有配套课件和简案)

二上语文《最大的“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指导书写“质、厚、底、刨、印、趴”6个字,摆好间架结构,写正确、端正、美观。 2.能结合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刨根问底、册、痕”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读好叔叔和川川的对话。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关于岩石的一些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1—8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中“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读好反问句,读好对话。了解一些关于岩石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预设】 一、谈话预热,引“书” 1、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读书。书里有文字、有图画,我们从书里能学到很多知识和本领。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本从来都没有读过的最大的书。伸出手。(板书:最大的书)一起读。 2、读着课题,你有什么发现或者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书字是带引号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最大的书讲了些什么?) 3、这书加上双引号肯定不是真正的书,那这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第83页,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二、初读识字,读“书”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朋友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大家交朋友了。 第一组:一片陆地一块岩石一册厚厚的书 1、请小老师。 2、你们把生字都读正确了。老师奖励大家猜字谜,答案就藏在这几个词里。 猜字谜学习“岩”“厚”:山下有石()

厂里过日子()厚对() (你真聪明。你真会猜谜语。)厚的反义词是什么? 3、看汉字演变学习“册” 孩子们,这里还有一个字很有意思,古代没有纸,人们把字写在竹片上,再用绳子把它串起来。你们看,这个字就表示用竹片或木片串成的书简。慢慢地变成了这样。再后来就成了现在的“册”。 我们现在说的一本书也叫——“一册书”。合上语文书,在封面上看谁能找到这个字。 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原来册字天天和我们在见面,只要留心,生活中随时可以识字。 4、我们一起来记一记所有的词语。 第二组:煤炭铁矿宝藏 1、这两个词语谁会?指名读。 2、出示:埋着煤炭藏着铁矿 我还能给它们加上动词,谁会?同桌相互读一下。 3、煤炭和铁矿都是藏在地下的宝藏。认识“宝藏”。藏还是一个多音字呢。 4、一起读读所有的词吧。 第三组:雨痕波痕脚印地质勘探队员 1、读得真准确。第二组词语出来了,自由读读这些词语。 2、指名读。第一行。第二行。(你读准了痕和印的前鼻音) 3、开火车读。 4、地质和勘探还能合在一起呢。指名读(3个)。 5、文中谁是地质勘探队员?地质勘探队员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地质勘探队员通过对地质的勘探和研究,就能知道哪里有煤炭,哪里有宝藏……他们能读懂不会说话的岩石这本大书。他们为了研究跋山涉水,不辞辛苦。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么一群人吧。 6、齐读“地质勘探队员”。 第四组:刨根问底 1、读的真棒,这个词会读吗?(指名) 2、“刨”字学习: 出示顺口溜: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指名读)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顺口溜,指名读。

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大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点评:"漏"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这一做法得益于靳家彦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

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点评:新课程提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这个设计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特别是对刨根问底的设计,既理解了词意,又指导了朗读,可谓一箭双雕。】 四、指导书写。

2019课文19最大的“书”(4篇)语文

课文19最大的“书”(4篇)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第二课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勘探队员一册书厚厚的岩石 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课文 19 最大的“书”(4篇)

课文 19 最大的“书”(4篇) 课 件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6577931.html, 课文19最大的“书”(4篇)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化石和矿石标本。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朗读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分组读议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

几个问题: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汇报交流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认读词语卡片地质勘探队员一册书厚厚的岩石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波痕自读课文,相互交流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总结谈话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巩固识字,指导写字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3.边利用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你能干什么?”燕子问。“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模版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模版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模版 学习目标 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勘探队员一册书厚厚的岩石 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 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3。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最大的“书”

19.最大的“书”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质、堪、岩、册、厚、印、痕、刨、煤、宝”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最大的书是什么?“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 (1)找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一读。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 (3)游戏识字。 (4)学习多音字“藏”。 (5)把句子读通顺。 (6)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究 1、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2、解决问题:哪里有书啊?这本书指的是什么? (1)指名回答。 (2)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好感叹句和问句。 (3)“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意思是说,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学习“册”)

(4)哦,原来这本书指的就是岩石!“书”加引号指的就是这本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 3、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呢?默读第5-10自然段 (1)找找川川对叔叔提了哪些问题? (2)问题一:这上面有字吗? 问题二:这上面有图画吗? 问题三:这能说明什么呢? 指名读川川的话,指名读好问句。 (3)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是怎样回答的呢?指名回答,读好对话。(4)川川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他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5)这些雨痕、波痕、树叶、贝壳、小鱼能说明什么呢?指名读第10自然段。 课件出示:“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4、学到这儿,你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5、爱刨根问底的川川又问了叔叔什么问题呢?学习第11-13自然段。 (1)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2)这本岩石书还会告诉我们什么? 6、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又是怎么说的? 7、你知道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8、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 19最大的“书” 教学设计

19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 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讲授发、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三、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会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2.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 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3.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四、实践活动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