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孤立性胸膜纤维性肿瘤 ( 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pleura , SFTP ) 是临床上非常少见的原发于胸膜的肿 瘤, 与胸膜常见的恶性间皮瘤不同。 该肿瘤其临床表 现、 病理特征及诊治有其特殊性, 且与接触石棉无关。 现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 8 例 SFTP 患者的临床、 病 理及随访资料 , 以探讨该病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8 例胸膜纤维性肿瘤患者中男 3 例, 女 5 例 , 年龄 36~ 69 岁, 平均 53 岁, 其 中汉族 4 例, 维吾尔族 4 例,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胸部不适 , 活动 后气短、 咳嗽、 咳痰、 胸痛、 胸闷等, 病史中否认有石棉 接触史。影像学提示: 胸膜腔单个、 孤立局限的边界清 楚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影, 密度较均匀。 2 例胸腔中量 积液 ,1 例胸腔大量积液。 术前 B 超引导下 18 号穿刺 针活检 4 例 ,3 例确诊为 SFTP ,1 例多次穿刺活检无 法明确病理性质 , 其余 5 例术前诊断考虑胸部恶性肿 瘤、 肉瘤或良性肿瘤可能。 2 方 法 常规胸部术前准备, 对胸腔积液病
Diagnosis an d sur gical tr eatmen t of solitar y fib r ou s tu mor of t he pleur a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 Gao Shengli Pang Zuoliang A Dili et al ABSTRACT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 src1O jcie T iv si ae h c aatrsi o sltr fbo s u rS T b lncp too ia, itlg cl n Abtat betv s o n etg t te h rceitc f oia y iru tmo( F )y cii0 ahlgclhsoo ia s a d
a d n mo p o o i a u t f r iy. n mmu p e o y e S r h l g c l m li o m t I i no h n t p , FT a p s tv o CD3 Vi n i C 99 n b l 2, u g t v o S 1 0 , w s o iie fr 4, me t n, D a d c 一 b t ne a i e f r 一 0
i mmu o i tc e c l n l s s a d o i c e s t e no e g a o t FT. t o s Th e c s s o S T we e o s r d b t e g n r l n h s o h mia a a y i , n t n r a e h k wl d e b u S Me h d r e ae f F r b e ve y h e e a
ds i、M E A 阴性 。 e nS A、M 均 m 结论
ST F 是一 组形 态 多样 、 无特殊 组 织构型及 有 多少不一 胶 原纤维的梭 形细胞 肿瘤 , 其特殊 的 免疲 表型 , 有
助于对该 病的诊断 , F 的确诊必 须结合组 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共 同完成 。 但S T
【 关键 词 l 立性 纤维 性肿 瘤 免疫 组 织化 学 病理 诊断 孤 【 图 分 类 号 lR 7 3 中 7 . 1 3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4 0 4 (0 0 () 0 6 0 I 7 — 7 2 1 )7c一0 0 - 2 6 2 0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4 11晰 TD ,llri ̄ A,GI
A,d .Ge ̄ mlci咄 山出ty
Mumt ,1995.337 1-7
5
啪 H, 乃 ke 一E L. T
K, d
删 m e ̄lin D1
衄 ∞ 8曲 e 嘲呷 h日 sq岫 m 峭 eell c日工ciT●om . C∞唧 . 1995,76:
参 考 文 献
1 0 cll TL, L ell, Maur D, d al D 蜘
瑚 舶 e
re嘣 i∞ 肚 0f ∞ D1 铲 e 蛳 陆 叫 i帆 in 鹳oph丑8
ca iT∞m .I)iEI印 M
, 1994.3:255—259
2 Ky∞∞ 11,KIITn呦 啪 H,q' ̄ta Y,el a1.Cydin-D1一gene amplif ication
维普资讯
者说扩增效率 的差异存在 于所 有样本 中(正 常平滑肌组 织和 良恶性平滑肌肿瘤 )。CCNDI基 因扩增 的判别参照 国外 文献 的标准【 ,将 CCND1/DRD2灰度 比值大 于正 常平滑 肌组 织最 高 比值 者 (0.788)视为 CCND1扩增 阳性 病 例。38例 I埘s中 有 8例 (21 1%)显示 ccND1基 因扩增 ,平滑肌瘤中仅见 1/10 例扩增 ,LMs中的 CCND1基 因扩增 阳性率 虽高 于平 滑肌瘤 , 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116 5,P>0 o5)。
D型 eydln属 Gl期 eyelln,在 G1/s期转换 中发挥 重要作 用 。eydin D1与 CDK4/6一起促 进 细胞增 殖 ,被视 作一 种原 癌蛋 白。cyelln 1)1蛋 白水平失常在肿瘤 细胞 中较为 常见 ,其 原因有几 种。在 甲状 旁腺 瘤 中 ,11号 染色 体 常发生 臂阃 倒 位即 (11)(p15q13),CoCNDI基因 (起初命 名为 呻 d_1)转位 于甲状旁腺紊基 因启 动子 的下游 .受 其控 制 ,呈现 蛋 白过度 表达 。在 BCL-1断裂点 发生 染色 体易位 t(11;14)(q13;q32) 的套细胞淋 巴瘤 ,免疫 球蛋 白重链 增 强子转 移 至 CFA ̄I;,1位体 11q13易位 和 cydin DI蛋白表达增加 在套细胞 淋 巴瘤 中的重 要性 已得 到国际公认 ,甚 至被视 作区别 于其 他 B细胞淋 巴瘤 的分子学 特征 l3 。除 以上两种特异 的染色体易位外 .在 其他多种肿瘤 中 ,基 因扩增被认为 是导致 eydin D1过表达 的最 常见原 因。 有学者认为 CCI ̄ I基因扩增可能 与肿瘤细胞 DNA复制的不 稳定性有关【 。
上颌窦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 6
Le o v t FE,Va d r c u e n e Be g BC,M a d g l a ue BE,e 1 Ve t — ta . re
b a o r s i n f a t r s i u tp e m y l ma p r it i r lc mp e so r c u e n m li l eo a t1 d s r
后 缘 骨 皮 质 凸 出 常 提 示 为 恶 性 骨 折 , 断 敏 感 度 较 诊
t r l s c t ma o o e a d a y a y p a ma y o fb n n s mp o t ma i h p em y l — te mu i l eo
ma[] lo ,20 ,9 : 0 72 4 . J .Bo d 0 0 6 2 3 —0 4
扫 描 呈 中 等 或 明 显 不 均 质 强 化 。本 文 患者 病 灶 向 上 、 内 分 向
别 突 人 筛 窦 和 鼻 腔 , 眶 内侧 壁 受 压 , 中 隔 向 左 移 位 。 注 眼 鼻
入 G )D P I T A后 , 灶 呈 明 显 不 均 质 强 化 。影 像 学 上 要 注 意 _ 病
高为 7 %, 诊 断 特 异 性 并 非 1 0 l 。脊 椎 单 发 5 但 0 _ 6 ]
骨髓瘤 所致 压缩 骨折 , 病变 椎体 不呈 哑铃状 改 变 , 椎 体后缘 骨 质 不 破 坏 , 者 轻 度 骨 质 破 坏 , 质 不 后 或 骨
突 , 组织 肿块 后突 导致椎 管 狭窄 。 软
医 学影 像 学 杂 志 2 1 0 2年 第 2 2卷第 9期 JMe maigVo. 2No 92 1 dI g 12 . 0 2 n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超声表现:附10例报告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超声表现:附10例报告周盛;齐青;韩红;袁海霞;王文平【摘要】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超声表现并分析超声表现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 SFT 的超声表现,归纳其声像图特征,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特点等。
结果:SFT 的超声表现多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实质性肿块,腹腔是其最常见的原发部位。
10例肿瘤均血供丰富。
结论:SFT 的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楚、血供丰富的中低回声实质性肿块,但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of 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in 10 patients 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pathology.Methods: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of SFT,which were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in 10 patients,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Ultrasonic features,such as tumor location,size,morphology,internal echo and vascularity weresummarized.Results:The common 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of SFT were well-defined,smooth-contour,solid mass with either low level echo or medium echo.The most common primary site was perito-neal cavity.All the tumors showed high vascularity.Conclusions:The 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of SFT in 10 patients were well-defined,highly vascularized solid mass with low to medium echo.However,large scale clinical trial is needed for confirmation.【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575-577)【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超声表现;诊断【作者】周盛;齐青;韩红;袁海霞;王文平【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目前多认为其起源于胸膜及全身软组织[1]。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诊断和论文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诊断和分析[摘要] 目的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方法采用光镜及免疫组化对10例sft进行研究。
结果发病年龄38-66 岁,平均50.2 岁,发生于身体的9个部位。
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其引起的压迫症状。
主要病理学改变:肿廇直径3-12cm,大部份边界清楚。
镜下:瘤组织由梭形、短梭形、圆形细胞构成,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交替分布,薄壁血管较多,细胞间富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
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 阳性率10例,cd99阳性9例,bcl-2阳性9例,cd34阳性7例,s100 0例,ema阳性1例,ki67阳性率2-40%。
结论 sft大部份为良性,诊断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可见于全身多个部位,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断;病理[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78-01下面本文通过对10例sft进行组织学观察并结合免疫组化检测sft的形态学及诊断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收集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外科手术切除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10例标本,男性7例,女性3例。
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4um),he染色,光镜观察。
免疫组化染色应用sp法,设阳性及阴性对照。
抗体选用vimentin,cd99,bcl-2,cd34,s100,ema,ki67。
所有抗体及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2 结果2.1 临床资料10例sft的发病年龄为38-66岁,平均50.2岁。
其中发生于体表及腹膜后的为无痛渐增包块,发生于膀胱者有尿频尿急症状,发生于胸腔及肺者有咳嗽、咳痰,发生于鼻腔者有鼻塞,流涕症状。
10例sft发生于9 个部位,分别为腹膜后2 例,胸腔,肺,大腿、髂窝、腋窝、肩背部、鼻腔、膀胱各1 例。
甲状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关 键 词 : 立 性纤 维性 肿 瘤 ; 孤 甲状 腺 肿 瘤
中图 分 类 号 : 3 . R76 1
S l a y fbr u u o f t r i l n o e c s e o ta e i w flt r t r oi r t i o s t m r o hy o d g a d: n a e r p r nd r v e o ie a u e
Ke r s s l a b o st mo ;t y od n o ls y wo d : oi r f ru u r h r i e pa ms ty i
孤立性 纤 维性 肿瘤 (o t yf ru u o, F sla bo stm rS T) ir i 最早 被认为是 发生 于胸腔并 且 与胸 膜相关 的 界限清 楚孤立 性肿 瘤 。近年 发 现 ST 可 发 生 在 躯 体 很 多 F 非 间皮 性 的 部 位 , 发 生 于 甲状 腺 的 S F极 为 罕 但 P
A s atP roe T uyt 1 i pto g a f t e f oir f ru m rS T o et ri g n . e o s O ecs bt s:u p s os d eci c a l i le u so slayi ost o( F )fh yo l d M t d n ae r t h no hoc ar t b u t h d a h
织化学观察 , 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性。结论
患者女性 , 甲状 腺右 叶触及 一肿块 。光镜 下见肿块境 界清楚 , 于 梭形及 卵圆形的肿瘤
细胞排列成条束状 、 短席纹状 , 其间含有胶原纤维束 , 肿瘤细胞 间散 在少量 大小 不一 的滤 泡。肿瘤细胞 C 3 D 4和 b1 c2均呈 阳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发生 于甲状腺者较为罕见 , 并且临床 中其 生物学行为仍然未能确定 , 有必要长期随访。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表2 3 组 牵拉 反应 、寒 战、 恶心 呕吐 发生 情 况比较
・
论
著 ・4 1 9
看 出满足 了麻醉平面 的情况下 ,曲氟 和氟芬对 抗都能有效对抗 牵拉疼
痛 。恶心 呕吐发生率 曲氟组和氟芬组 都远低于生 理盐水组 。二者所不 同的是在预防和控 制寒 战方面曲氟组寒战率为0 ,而氟芬组高达4 0 %, 和生 理盐水组相 似。 由于 曲马多能对抗氟 哌利多血压 的轻度 下降 ,因 此从表 1 可看 出曲氟组MA P 、H R 用 药前后变化小 。可见曲氟对MA P 、
【 6 】 沈 伯雄 , 杭燕南. 氟 哌 利多 的药 理 作 用 、 不 良反 应 及 临 床 评价
[ J 】 .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 0 0 5 , 2 6 ( 6 ) : 3 5 2 - 3 5 3 .
孤 立性 纤维性肿瘤 的临床病理分析
耿 聆
( 锦 州市 中心 医院病理科 ,辽 宁 锦州 1 2 10 0 0 )
Cl i n i c opa t ho l og i c a l S t ud y of S ol i t a r y Fi br ous Tum o r
G ENG Li n g
( De p a r t m 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 , J i n z h o u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 J i n z h o u 1 2 1 0 0 0 , C h i n a )
H R 几乎 无影响 。
注: 与 『 】 、I I I 组 比 较 <0 . 0 5 , <O . 0 5; 与 I、 『 】 比较 <0 . 0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例
• 女,80岁,发现左小腿肿物9月。左小腿内侧可见一约7×8cm肿物,表面
隆起,质硬,无压痛,切口见肿物深达腓肠肌筋膜,部分深达肌肉
诊断
• 1.瘤组织位于皮肤表皮下真皮全层,有明显的细胞密集
区和稀疏区; 2.肿瘤深部邻近皮下脂肪组织,境界清楚,未侵至脂肪 组织; 3.肿瘤组织细胞密集区有明显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 4.细胞密集区呈肉瘤样、纤维肉瘤样; 5.有些区细胞分化差似单相型的滑膜肉瘤 6.有些区呈席纹状结构; 7.瘤内见粗大胶原纤维束; 8.可见核分裂像,但不多(<4/10HPF),未见坏死及粘液 样变。 • 诊断:皮肤不典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尚不具备恶性孤 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 SFT的鉴别诊断较复杂,包括显示血管外皮瘤的良性、恶性肿瘤。
病例介绍
• 第一例:男,20岁,大学生,无任何不适,因右下肢浮肿检查,始发现盆
腔巨大肿瘤。肿瘤最大径为17cm,边界清楚。
镜下特点
•
镜下见瘤组织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外被纤维性包膜,其组织形态多样, 有细胞密集区及富于薄壁血管的稀疏区 ,另见粘液样变 ,部分梭形细胞区 富含胶原纤维,有的呈神经纤维瘤样结构,细胞密集区偶见核分裂像;瘤 组织未见坏死和出血,包膜外亦无浸润的瘤组织。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 )
SFT-组织起源
• 目前认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的瘤细胞可能来自于表达CD34抗原的树突状 •
间质细胞。 这种间质细胞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所以:SFT-可以发生于人体的任何 部位。
临床特点
• 年龄 SFT-患者年龄范围在19-85岁,发病高峰在40-60岁之间。 • 性别:女性略多见。 • 大小 直径1-39cm,平均8.0cm • 症状: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部分病人伴有低血糖(多见于盆腔、腹
组织学分级
•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形态,SFT的良恶性可分为3级:
1.良性SFT; 2. 不典型SFT:瘤组织含有不典型区域,细胞密度增加,核有异型性,核 分裂象增多,但不>4/10HPF,可见小坏死灶。 3. 恶性SFT:肿瘤体积多大于5cm,核分裂大于4/10HPF,细胞密集出现 不成熟和多形性肿瘤细胞、出血、坏死。
第三例
• 女,58岁,右胸巨大肿块,大小(长径)达16cm,与右肺下叶粘连,中叶另
有一结节。手术切除。
(右侧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 ,并转 移至(右)肺(中叶)形成瘤结节。
免疫组化染色:梭形及卵圆形瘤细胞bcl-2(+)、 CD99(+)、vim(+)、CD34(+)、Actin(+)、Desmin(+);其它 GFAP(-)、CK19(上皮细胞+、梭形瘤细胞-)、 Ki-67生长活 跃区(+)>80%。支持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
——细胞丰富区:瘤细胞卵圆形或者梭形围绕复杂的脉管系统排列。血管 形成连续分支的网络,管腔大小不一。分支的窦状血管形成“鹿角形”。 ——玻璃样变区:瘤细胞呈单个或平行小条索状围绕在致密的胶原周围。 胶原纤维与细胞之间常出现人工裂隙。
其他形态
1. 少见的组织形态 瘤细胞呈各种各样排列:杂乱无序、车辐状、 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神经纤维瘤样、石棉样胶原纤维、星状胶原纤维、血 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变性; 2. 可见的其它细胞形态 : 较大的上皮样细胞、成簇的小圆形细胞、少数多 核巨细胞、 成堆的淋巴细胞等。
附有关文献1篇供参考。Arch Pathol Lab Med 2001;125(3):406409.
总结
• 凡是出现随机分布的细胞丰富区与玻璃样变区,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及玻璃
样变的血管,都应该把SFT作为一个鉴别的对象。
脂肪及组织学良性的SFT。这种亚型的主要意义 在于容易误诊为高分化的脂肪肉瘤。 • 2、脑(脊)膜内SFT:与普通的脑脊膜瘤不同, 该肿瘤不表达S100、EMA,也没有染色体NF2位 点突变。该肿瘤复发率60.6%,转移率23.4%。 • 3、伴巨细胞的SFT:肿瘤具有经典的SFT结构, 可见衬覆多核间质细胞的假血管腔(由细胞-间 质粘附性丧失引起)。 • 4、婴儿SFT
腔的巨大肿块,原因不明),切除后,血糖恢复正常。发生在功能部位的 肿瘤可伴有相应的症状,如头痛、眼突、腹胀、便秘等。
肉眼观
• 肿块呈类圆形或卵圆形,周界清楚。位于胸膜的病例可以带蒂。部分病例
有纤维性假包膜。切面灰白色,质韧而有弹性。恶性者可呈鱼肉状、伴出 血、坏死、囊性变。
经典的镜下特点
• 随机分布的细胞丰富区与玻璃样变区
免疫组化
• 阳性表达:CD34、CD99、BCL2(现在认为比CD34意义大)。
• 偶有表达:AE1/AE3、EMA、SMA、actin、desmin、FVIII、calretinin
•
阴性表达
:S-100、desmin、CD31、CD117、HMB45、CgA、Syn。
特殊类型
• 1、脂肪瘤样型SFT :肿瘤含有数量不等的成熟
诊断
• 最后诊断报告如下:(盆腔)良性纤维性肿瘤,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Vim(100%+)、CD34(99%+)、CD99(90%+)、Bcl-2(60%+),其它 S-100、SMA、MSA、Des、CD117、CD68为(-);Ki-67(5%+),考虑为巨 大良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 注:因为肿瘤较大,建议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