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装箱码头物流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集装箱码头物流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集装箱码头物流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11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毕业论文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海事与港航学院

航运工程系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江敏婷专业班级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

指导教师关腾飞工作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题目:我国集装箱码头物流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

以集装箱码头为例,讲述我国港口物流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分析我国专业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使用状况,根据当前发展形势及未来的发展需要,探析未来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发展趋势。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签名(盖章)

我国集装箱码头物流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在我国,航运事业的不断壮大,并且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集装箱运输的飞速发展给港口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而集装箱码头是港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我国港口物流设备的现状,再细写我国集装箱码头的主要装卸作业设备,集装箱码头设备的使用现状,从现状的设备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出我国集装箱码头设备的发展趋势,从中也更能体现出我国港口物流设备的现状与发展。在集装箱码头的装卸设备中,集中了大部分港口的设备,这样更能显示港口的物流设备的优点与缺点。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现状发展

绪论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货物进出口量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且80%以上通过集装箱越洋运输。这就促进了集装箱运输业快速发展。这股强劲的增长势头,一方面激发了集装箱运输船向大型、高速化、超巴拿马运输船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迫切需求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高效化。目前,集装箱码头较之以往面临着更激励的竞争。营运成本越低,运作效率越高,集装箱码头所处的竞争位置就越有利。由于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机械占了很大部分的成本投资,它严重影响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成本,因此如何选择码头装卸机械和装卸系统,对提高码头资源利用率,降低码头运作成本,提高港口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集装箱码头设备未来的发展,对整个集装箱码头行业的运作是否高效,成本的高低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集装箱码头设备的发展趋势探析意义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港口物流机械设备单机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把各种物流机械设备联接在一起,通过中央控制系统统一协调指挥,形成一个配套而高效的物流机械系统。

目录

绪论 (5)

目录 (6)

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7)

二、港口物流设备的概念 (7)

三、集装箱码头的主要装卸作业设备 (8)

3.1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8)

3.2龙门起重机 (8)

3.3集装箱正面吊 (8)

3.4集装箱堆高机 (8)

3.5小叉车 (9)

3.6拖车 (9)

四、我国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发展现状 (9)

五、目前集装箱装卸设备存在的问题 (10)

5.1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10)

5.2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10)

5.3 集装箱正面吊 (11)

5.4集装箱堆高机 (11)

六、集装箱码头设备未来发展趋势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集装箱运输方式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是现代运输业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改革。所谓集装箱物流,是通过集装箱将装卸、储存、拆并、包装、运输、保管连贯起来,形成贯通全程的物流活动。集装箱物流的巨大优势是通过不同运输手段的有效衔接,形成“多式联运”,以实现“门到门”的物流服务。集装箱物流方式有单独的集装箱水路运输、集装箱公路运输、集装箱铁路运输及集装箱航空货运等方式,也有不同运输方式组合的集装箱联运。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港口作为综合物流中心和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在不断地从以港口为中心向内陆扩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集装箱运输具有更高的装卸效率、更快的船舶周转期、更少的货损货差、更低的劳动强度、更低的保险费率和更简便的手续等。目前,我国已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能够到达世界各地港口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网,水路运输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中包括内河运输以及海上运输。在国际贸易的总运量中,2/3 以上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水上运输来完成的。

由于集装箱运输的兴起,从而集装箱码头的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于设备的发展有一定的趋向。

二、港口物流设备的概念

港口物流设备是完成物流各项活动的工具与手段,是组织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离开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任何物流活动都将无法进行.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都需要相应的物流设备。所谓物流设备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所必需的成套建筑和器物,组织实物流通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站场、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等。

当前国际物流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世界贸易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服务业呈现新的发展势头。由于国际贸易的增长,使通过港口的货物物流有很大的增长,物流结构也向集装箱化和高附加值方面调整。

三、集装箱码头的主要装卸作业设备

3.1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为集装箱装卸船的专用起重机。布置于集装箱码头前沿,外形同桥式抓斗卸船机相似。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有多种类型。中国目前采用的是前后两片门框和拉杆组成门架,门架沿码头前沿轨道行驶,桥架支承在门架上。

3.2龙门起重机

水平主梁支承在两片刚性支腿上的桥架起重机。起重小车在主梁的轨道上行走。龙门起重机有轨道式(RMG)和轮胎式(RTG)两种,轨道式的沿地面轨道行走,轮胎式的移动灵活。主要用于堆场装卸、堆码集装箱。

3.3集装箱正面吊

集装箱正面吊有可伸缩和左右旋转的集装箱吊具,能用于20英尺、40英尺集装箱装卸作业,吊装集装箱时正面吊不一定要与集装箱垂直,可以与集装箱成夹角作业。在起吊后,可旋转吊具,以便通过比较狭窄的通道。同时,吊具可以左右侧移各800mm,以便于在吊装时对箱,提高作业效率。对于场地条件较差的货运站,正面吊也能正常作业。

3.4集装箱堆高机

主要用于空集装箱的作业,属于流动机械,流动性能高,操作灵活,作为集装箱码头的辅助作业设备。用于堆场装卸、堆码集装箱。

3.5小叉车

在专业集装箱码头中,小叉车主要用于作业集装箱的锁销柜装卸和超高吊架在堆场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底下之间的运输。

3.6拖车

用于集装箱的水平运输。

四、我国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发展现状

在专业化集装箱码头中,由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工作效率高,在码头沿岸的作业机械一般都是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其中,相对发达的集装箱码头采用的是世界先进的岸桥,有双吊,甚至三吊功能,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在激烈的行业间竞争中,只有不断提高作业效率才会使码头有更大的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发展迅速的大型船舶。在所有码头装卸机械中,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是最重要的装卸机械且价格昂贵,故应使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利用率最大。但相对于中国内河的一些刚起步的集装箱码头来说,投入的成本就没有那么大,岸桥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通常有门吊起重机加以一起作业,当然,发达的集装箱码头也会有门式起重机,但用得相对较少。总的来说,现在中国的集装箱码头在沿岸使用的机械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来进行作业,有些内陆的码头会采用门式起重机改装作业集装箱进行辅助作业。

为了提高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加大码头集装箱通过能力,应一方面加快新建集装箱码头,另一方面购买新的码头机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TG)、轨道式龙门起重机(RMG)是世界集装箱码头最常用的堆场机械。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最受欢迎,在整个堆场起重机份额中占绝大部分份额。轮胎式龙门起重机集中在高吞吐量和高运转量的集装箱港口被推广使用,现在使用的RTG都已经采用

油改电技术,除了在一些内河的码头没有普及使用,但在堆场内转场还是要采用柴油来驱动。此外,现在的RTG都已经有大车纠偏,高低速跑位以及自动安全锁定,超重功能提示,高度的具体数据定位等技术。在一些先进的码头中,整个作业过程有GPS定位,这样更可以进一步精确场位,作业更高效。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只有在一些业务量大,发达的码头会大量投入使用,如盐田国际码头,赤湾码头,上海的集装箱码头,蛇口集装箱码头等。RMG的投入使原来只能堆放七层高集装功能的RTG提高到九层高。RMG的投入,比RTG跑位更高速,更安全,在原有的技术上更进步,作业效率更高。

五、目前集装箱装卸设备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集装箱的高速发展使先进的集装箱装卸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但从整体上来看中国集装箱的装卸设备的发展进度并不能满足新世纪全新港口作业能力要求,各方面的装卸机械分别存在以下问题:

5.1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在目前我国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使用中,作业过程中的对集装箱锁孔与起重机吊具之间还是要靠司机自己对位,在船舶和码头沿岸的高低差太大,司机作业一方面要对位锁孔作业,第二个每作业一个move都受高低差影响,严重影响效率,而且司机作业极易产生疲惫。现有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对超高的特殊集装箱作业效率处理能力相当低,在设计选材中也没有普及合金材料。

5.2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在我国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TG)和轨道式龙门起重机(RMG)的使用中,作业时候也是要靠司机自己对位作业,作业效率相对依赖性太大,效率低,故障率较高。在对场内过街作业时还要依靠用柴油来驱动,没有完全实现绿色环保的主题。现有的堆场设备虽然

有大车纠偏,高低速控制技术,但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所追求的是更准确,更高效的设备需求。

5.3 集装箱正面吊

正面吊的使用也是依靠着司机的自己对位作业,由于驾驶室后置的设计,使得正面吊的可视范围窄,驾驶室及内部设计一直是国内正面吊运机设计的薄弱环节,行业配套能力不足也影响了产品整体水平的提升。且可靠性差、故障率偏高。工作效率低,轮胎磨损较严重,运行成本增高。

5.4集装箱堆高机

在集装箱空箱堆高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在工作范围内进行往复运动,行走频繁,它的行走驱动装置基本采用液力传动形式。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就在于:在集装箱堆高机作业时,行走装置的行走速度通常在0~14Km/h范围内,根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和液力变矩器的传动特点可知,在低速行走时,这种液力传动的发热较大,整机的传动效率低,还需配置专门的散热器,功率浪费较大。现有集装箱空箱堆高机的驾驶室高度都是固定、无法调整的。这样无法满足堆垛不同的层数时,驾驶室内操作者视角范围的要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操作安全隐患,同时也无法最大限度满足自行行走时道路限高要求。工作效率低,轮胎磨损较严重,运行成本增高。

六、集装箱码头设备未来发展趋势

1)发展大型、专用的装卸机械。以适应船舶大型化、货物装卸散装化、集装化发展

需要。如港口大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轮胎龙门起重机、堆高机、正面吊运机、

等。

2)减轻机器自重,实现起重机械的轻型化,包括采用新的结构形式,新材料,新传

动机构,新工艺等。例如在起重机金属结构中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制造。采用优

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减轻自重同时提高起重机的可靠

性和使用寿命。

3)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单机设计与机械化作业系统相结合。将先进的微机

控制(PLC控制)、光纤技术、液压技术等运用到机械的驱动和控制系统,以改善起重机工作性能。例如变频调速在起重机的控制系统中应用,使起重机在起动、

制动时平稳性大大改善,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将先进的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光缆技术、液压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隐蔽

功用到机械的驱动和控制系统,实现物流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是今后的发展

方向。例如,大型高效起重机的新一代电气控制装置将发展为全自动数字化控制

系统,可使起重机具有更高的柔性,以提高单机综合自动化水平。

4)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例如在减小起重机振动、噪声方向;在起重机司机室的合理

布置及舒适性方面;在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改善起重机工作性

能和提高其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

5)新的装卸搬运技术的研究。包括用自动存取系统的自动化仓库,气垫搬运技术等。

例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大型起重机械整机搬运新工艺。

6)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例如对大批通用的起重机械主要性能参数、主要机构

及零部件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对于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性能及

维修保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7)绿色化。“绿色”就是要达到环保要求,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与牵引动力的发

展以及制造、辅助材料等有关,二是与使用有关。对于牵引力的发展,一要提高

牵引动力,二要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及新型动力。对于

使用因素,包括对各物流的维护,合理调度,恰当使用等。

结论:

总之,集装箱的运输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集装箱装卸搬运机械也在集装箱运输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集装箱装卸机械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作业效率更高,操作更加简便舒适,安全性能好,可靠性程度高,节约能源,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最大限度优化设计,获得更高的性能价格比,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从上文可以看出:我国港口物流设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改善,提高物流设备的使用,这将会带动国内整个市场,提高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交通部水运司.《港口起重运输机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港口科技动态》上海《港口科技动态》杂志社

3.上海振华(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成果交流会演讲稿

4.《深圳港口》期刊1125期

5.中国港机网

6.《港口装卸》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出版

7.《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海洋出版社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一.港口物流的含义及发展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U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它是一种新兴的物流产业链。其实世界上的港口物流在很早的时候就已开始,只是人们并没有真正的对它形成完整的认识,但随着高新技术及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对运输有了更高的要求, 港口物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在20世纪80年代真正成熟的发展起来。 二.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不断融入世界这一体系后,特别是加入町0后, 经济发展迅猛,为止港口物流也随之引入中国,并发展迅速,且使经济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U前为止,中国沿海规模以上的港口主要有大连、营口、青岛、上海等,并且码头长度、泊位个数和能乘载的重量也在不断加强,例如大连港2010年的码头长度为37563米,泊位为225个,能承载的重量为78万吨级:2011的码头长度就有37855米;泊位有223个,能乘载的巫量为79万吨级别,虽然泊位少了两个,但这并不影响港口物流总体的发展,随着经济的 发展,港口物流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就是到2011年底中国沿海港口发展的有关数据: (一)、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分货类呑吐量 单位:万吨 2010 2011 货物种类合出进合出进 ir 港港计港港总ir 548358 237778 310580 616292 270162 346131 煤炭及制品116258 63856 52402 136949 75729 61221 石油、天然气 60786 20958 39827 63982 21200 42782 及制品 金属矿石93143 18621 74522 101537 19508 82029 钢铁21226 12689 8537 22481 13647 8834 矿建材料33729 11555 22175 38114 13724 24390 水泥3048 849 2199

浅析港口物流发展与对策

浅析港口物流发展与对策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浅析港口物流发展与对策 【摘要】:阐述了中外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研究了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港口物流发展3阶段设想,在此基 础上,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水路运输;港口;研究;物流;对策 1.港口发展的3个时代 世界港口业飞速发展,其成长过程已经历3代。第1代港口大致在1950年以前,主要功能是海运货的装卸和临时仓储及货物的收发,当时的港口是运输枢纽。第2代 港口诞生于50年代,其主要功能除了货物的装卸和仓储外,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成为具有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第3代港口产生于80年代以后,为适应 国际经济贸易与航运物流发展的需要,除了第1、第2代港口功能外,借助于港航信 息技术的发展,增添了运输贸易信息服务、货物配送等为货物全程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的功能,港口的范围扩大,不仅包括传统港区,而且包括临港工业区、物流园区,港口逐步向现代综合物流中心方向和港口产业集群方向发展。虽然当今第2代港口仍为世界港口发展主流,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得港口企业主动向第3代港口转型,现代物流是第3代港口的基本特征,也是港口发展的方向。 2.中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港口城市正朝第3代港口城市的方向转型。世界着名港口如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首先开始了向物流中心的转化,新世纪伊始,我国的上海、天津、深圳、大连等港口也在积极制定港口物流发展规划,纷纷筹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这是当代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荷兰凭借其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已规划建设了14个物流园区,其中鹿特丹物 流园区最为着名。鹿特丹物流园区是为适应航运、货主和物流公司对港口的新要 求而建设的。目前,鹿特丹港区共有3个物流园区,占地面积达262公顷。这些园区 位于集装箱或普通货物码头附近,紧靠铁路、公路和内河等集疏运设施,使用最新 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使货物可以方便快捷地转运到欧洲内陆和海外的目的地。在物流园区落户的企业类型多样、目的各异。主要有大型货物转运公司,出口商以及为上述物流活动提供服务的集装箱仓库、银行、办事处、加油站等。这些公司 在物流园区入驻,希望籍此建立自己的欧洲集散中心,为公司欧洲业务建立自己的 海运中心,为自己的产品建立一个海运出口基地等等。港口物流园区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聚集和释放作用,带动了鹿特丹市工商业的繁荣。据统计,鹿特丹港口 及相关辅助产业的产值占整个荷兰GDP的10%,占鹿特丹市的40%。 新加坡沿南部海岸线设立了许多物流园区,以满足制造商、货运代理、贸易公司、运输和专业仓储公司的需要。如新加坡裕廊的物流仓库拥有25500m2,其中4500m2是带空调的仓库,并有可以堆放多于4000TEU的集装箱堆场,进行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货物的集散、储存、装配、分装、包装、贴标签等,这些增值服务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性的物流园区。为了发挥物流园区的作用,新加坡提出为顾客提供客户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服务,电脑系统将制造商、供应商、各配送中心和客户联系起来,并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咨询服务,新加坡物流园区以一流的服务和 先进的管理,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之一,拥有良好的港口物流设施,其物流运作 的速度和效率是一流的,香港港口物流园区依托中国大陆、连接欧美,面向东南亚,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发展经历的阶段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和我国的经济体制变革有直接关系。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来说,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大致会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1、传统物流服务阶段 这一阶段中,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是按照不同专业服务分门别类各自单独展开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一种最初始的物流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形式。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整体效益较低。 2、现代物流社会化阶段 这是在传统物流服务阶段的社会分工细化基础上,通过产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物流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运作从产品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国内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物流业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物流业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联合运输等系统应用形式,用系统思想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使物流总费用最低,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3、全社会集成物流服务阶段 这是在现代物流社会化未来将要达到的最高阶段,此时那些为各自独立的顾客企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物流服务,努力去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最低和效果最佳,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社会集成的物流服务形式和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建设开始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我国的工商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供新的物流服务,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活动,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结合使用,物流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社会效益高。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许多物流企业本身规模偏小,盲目追求多角化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1、各地政府和企业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近年我国部分省市政府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战略性问题来抓,上海市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创造物流服务产业化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培育物流企业,逐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这些举措已取得了明显收益,并涌现出了一批企业物流管理先进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2、物流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企业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痛后,重新定位,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提高服务,对客户提供不同的系列化物流服务。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

【行业分析】物流自动化设备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说到国内的物流,我们会想到众多的快递品牌,如EMS、顺风、申通等,也会想到另一些由快递引发的事件,如粗暴分捡、快递危险违禁品、物品掉包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这是发生在中国21世纪的现代物流业还是中国的传统物流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购物主流后,第三方物流业的迅速需求使得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我们对物流质量的要求与物流设备水平是不相匹配的,也是随着新型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而不断在转型、进步。那么在信息化与工业自动化技术发达的今天,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应用发展水平如何?笔者在此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与读者共同来了解一下物流自动化的发展概况。 物流自动化设备发展现状 传统物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运输,包括空运、铁路、公路、海运四种方式;第二类型是仓储;第三种类型是中转中心或物流中心。实际上是物流的某种环节或部分功能服务商,只能完成整个一体化物流服务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所以这种服务类型只能算作是传统的物流或传统储运。绝大多数传统物流企业都是以仓储、运输为主要物流业务,并将仓储和运输看成是两个独立的环节,因而物流功能简单、系统性差、整体效益低。而所谓的现代物流,不仅指原材料、产品等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实物流动,还包括伴随这一过程的信息流动,而且,现代物流应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因此可以讲,现代物流又是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它着重于整个流通的商品运动,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是一种以信息为中心实需对应型的商品供应体系,是对商品运动的系统化管理。现代物流的发展催生了物流装备市场快速增长,自动化物流系统在各个行业表现出旺盛的需求。 自动化物流装备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自动化仓储设备、自动化输送设备、自动化搬运设备、自动化分拣设备等几大类,自动导引车(AGV)、堆垛机、输送机、穿梭车(RGV)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以下通过几种典型设备的发展水平分析我国物流装备的技术现状: 1. AGV产品技术现状 AGV作为物流装备中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产品,几乎囊括了所有物流装备的技术内容。AGV在国内的技术发展过程,历经了引进技术或基于国外技术平台从事工程开发,到自主开发和掌握核心技术等阶段。

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上海港

摘要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而物流在不仅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国家港口发展战略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正是运用AHP分析方法以及SWOT 分析方法对我国港口的物流建设进行分析,明确其优势和劣势,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上海港物流中心的建设、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上海港物流中心 AHP分析法 SWOT分析法综合竞争力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港口物流中心的形成与分类.. (1) 一、港口的定义与港口物流中心的形成 (1) 二、港口物流中心运作模式 (1) 1.2.1地主型港口物流中心 (1) 1.2.2合资型港口物流中心 (2) 1.2.3独立型港口物流中心 (2) 1.2.4联合型港口物流中心 (3) 第二章我国港口现状 (4) 一、AHP 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 二、上海港的SWOT分析 (6) 2.2.1优势(strengh) (6) 2 .2.2劣势(weakness) (7) 2.2.3机会(opportunity) (7) 2.2.4威胁(threat) (8) 2.2.5 上海港物流建设SWOT 战略分析 (9) 第三章改善上海港现状的措施 (10) 3.2.1 加强上海市在陆上运输上配套设施的建设 (10) 3.2.2 强化国际物流方面的政策规范和引导 (10) 3.2.3 完善上海市国际物流管理运行机制 (11) 参考文献 (12)

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发展

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 发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国际物流阶段论文 ——我国港口群的分布特点及发展问题的探讨 所学专业:物流管理 任课教师:彭东华 所在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日期:2010年6月2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 关键字 港口群、港口物流、港城物流、竞争、合作、发展 目录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04)

二、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04) 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04) ㈡、我国最近几年港口发展的特点 (05) 三、我国五大区域港口群 (05) 四、五大港口群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5) 五、我国在港口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06) ㈠、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06) ㈡、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物流系统化问题 (06) ㈢、我国港口物流在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07) 六、我国港口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07) ㈠、建立港城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7) ㈡、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07) ㈢、提高物流系统整体化、规模化程度 (08) ㈣、强化港口物流服务理念 (08) ㈤、五大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08) 我国港口群问题的探讨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港口,作为一个从事货物装卸、搬运、储存以及加工的场所,其生产运作所形成的物流,就称为港口物流。货物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而港口在物流服务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港口是一个货物的集散地和各种运输载体的换装点,是水运货物流动的“车站”,它是水路、陆路、铁路等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港口物流是一个特殊的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的产业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产业、形式产业和延伸产业,核心产业是货物的装卸;形式产业就是利用不同的装卸机械设备和安全保障体系的条件下完成对货物的装卸、运输、储

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物流活动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生产共生共长, 源远流长。可以说, 永不停息的物流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保障, 是经济社会的动脉系统, 是社会生产过程连续进行的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但物流学是却是一个新兴学科,因为它只有60多年的历史。物流学的产生和发展, 使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认识到了除资源和人力之外可以到来利润的第三个源泉,称为第三利润源。 一、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近些年, 中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国务院更是在 2009年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并把物流业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由此,物流业也称为了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如今,物流这个朝阳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 物流一词还未出世之前, 中国的物流活动是一直存在的, 只是没有物流的概念, 更没有系统管理物流活动的思想和机制, 各要素都是以单个活动分别进行的。新中国成立以后,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计划体制。由国家来组织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多数产品的生产, 特别关注的是增加产品的数量,以保证人民的基本需求。 20世纪 70年代末,流通企业开始组建储运公司,从商品经营机构分离出来。这个时期我们称为储运时代。 此后,一直到 1979年我国才开始使用物流一词。 1979年 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 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 并介绍了日本物流的发展情况。中国也开始对物流进行理论研究, 而且是以探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活动为主, 对其他领域的物流涉及却很少。这段摸着

石头过河的时期, 对以后的中国物流的崛起打下了基础。到 1989年 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在中国日益普遍。 90年代中期,现代物流才在中国真正的崛起。 1994年广州宝供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本土第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诞生, 拉开了现代物流组织的序幕。另外, 香港和记黄埔开始投资建设和经营珠三角地区的港口。与此同时, 一些政府开始制定本地物流规划, 出台发展物流的政策措施,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鼓励企业整合物流资源、引进和开发物流技术等。 200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可以说是中国物流业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它的成立表明中国物流作为一个行业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物流行业是由物流企业组成的, 是物流企业的联合体, 物流企业的出现使中国企业大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员, 改变了中国企业格局。并在这年,中国加入 WTO ,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大量的外资开始进驻中国市场,而外资进入对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麦肯锡、埃森哲、科尔尼、摩根士丹利等等,他们进入中国,对中国的物流市场、物流现状进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科学的研究数据和分析。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等等进入中国。 这些都为中国的物流发展引进的大量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 帮助我们引进了资金和人才。 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现代物流业写进我们的五年计划,专门有一节叫“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这么一段文字明确了中国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把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放到第一位。而 2009年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更是把促进物流业发展纳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政府各类“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

我国物流设施与设备发展的现状

12物流一班 20122910 陈贝 我国物流设施与设备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发展现状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差别极大,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性。在初期,高速公路的建设从经济发达同时修建难度比较小的地区开始建设,随着国家主干道计划(“五纵七横”规划)的逐步而实施,为实现成网的要求,建设重点也向地形复杂的地区转移,长大隧道及高跨、长跨桥梁占的比例也起来越大,同时高速公路的平均造价也大幅度提高。 我国公路密度持续再增加,通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公路密度为40.2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通乡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06%,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5.77%。 农村公路、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新进展。2009年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36.91万公里。公路桥梁、隧道总量持续增加。2009年年底,全国公路桥梁达62.19万座、2726.06万米,其中特大桥梁1699座、288.66万米,大桥42859座、981.90万米。全国公路隧道为6139处、394.20万米,其中特长隧道190处、82.11万米,长隧道905处、150.07万米。 养护,绿化公路里程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2009年年底,全国公路养护里程368.8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5.55%.全国公路绿化里程177.29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5.9%。 2009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86.08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07万公里。其中,国道15.85万公里,省道26.60万公里,县道51.95万公里,乡道101.96万公里,专用公路6.72万公里,村道183.00万公里。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状况进一步提升。 从交通运输设备来看,我国公路运营车辆突破一千万辆,货运车辆增长较快。2009年年底,全国公路运营汽车达1087.35万辆,其中载货汽车906.56万辆、4655.23万吨位;普通载货汽车859.27万辆、4002.80万吨位;专用载货汽车47.29万辆、652.43万吨位。 在其他物流机械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我国的物流活动主要是商品的存储和运输,因此,对所建立的存储公司除了配备一定数量的载重汽车以外,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起重机、叉车等物流搬运设备、物流机械设备的品种和数量较少,仓库的机械作业覆盖率仅在50%左右。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物流装备技术发展很快,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合资,引进先进的技术,研制了大批成套的物料搬运设备,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确立,研制了大批成套的物料搬运设备,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确立,物流机械设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被越来越广

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1952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e572961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1952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

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港口物流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等层面的内容。港口有很多新的理念在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也是港口发展的一个新理念。现代服务业趋势是将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我国各大港口非常重视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流技术将港口、海关、边检、海事等部门与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互连,为制造业、贸易、物流企业和船代、货代、报关等中介机构提供贸易、采购、物流、仓储、电子通关等“一条龙”服务。 从这几年的经营业绩来看,码头上市公司净利润尽管保持增长,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持续下滑。随着港口行业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未来我国港口发展都面临着转型升级。一方面,港口绿色发展以及港城一体化将是长期趋势;另一方面港口行业也在尝试着向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产业以及围绕码头业务相关领域进行延伸。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对我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港口物流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阐述,还根据港口物流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港口物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港口物流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亮点。

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社会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成本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若干建议。最后,分析得出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的普及、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和转变成第四方物流的趋势。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物流”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现状;第五部分为我国物流发展的趋势;第六部分为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第七部分为完善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第八部分为结束语。 关键词:物流;现状趋势;第三方物流

目录 一、绪论 (1)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1) (二)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1) 二、中国物流业的现状 (2)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 (2)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2)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类型 (3) (四)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3)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问题 (3) (一)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 (4) (二)我国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弱 (4) (三)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 (4) (四)物流观念淡薄,政府政策透明度不够 (4) (五)物流企业从业者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 (4) (六)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5) 四、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 (5) (一)电子物流 (5) (二)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6) (三)第三方物流将快速发展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行业分析】物流自动化设备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精)

说到国内的物流,我们会想到众多的快递品牌,如EMS 、顺风、申通等,也会想到另一些由快递引发的事件,如粗暴分捡、快递危险违禁品、物品掉包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这是发生在中国21世纪的现代物流业还是中国的传统物流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购物主流后,第三方物流业的迅速需求使得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我们对物流质量的要求与物流设备水平是不相匹配的,也是随着新型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而不断在转型、进步。那么在信息化与工业自动化技术发达的今天,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应用发展水平如何?笔者在此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与读者共同来了解一下物流自动化的发展概况。 物流自动化设备发展现状 传统物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运输,包括空运、铁路、公路、海运四种方式;第二类型是仓储;第三种类型是中转中心或物流中心。实际上是物流的某种环节或部分功能服务商,只能完成整个一体化物流服务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所以这种服务类型只能算作是传统的物流或传统储运。绝大多数传统物流企业都是以仓储、运输为主要物流业务,并将仓储和运输看成是两个独立的环节,因而物流功能简单、系统性差、整体效益低。而所谓的现代物流,不仅指原材料、产品等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实物流动,还包括伴随这一过程的信息流动,而且,现代物流应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因此可以讲,现代物流又是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它着重于整个流通的商品运动,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是一种以信息为中心实需对应型的商品供应体系,是对商品运动的系统化管理。现代物流的发展催生了物流装备市场快速增长,自动化物流系统在各个行业表现出旺盛的需求。 自动化物流装备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自动化仓储设备、自动化输送设备、自动化搬运设备、自动化分拣设备等几大类,自动导引车(AGV )、堆垛机、输送机、穿梭车(RGV )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以下通过几种典型设备的发展水平分析我国物流装备的技术现状: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劣分析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劣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2T15:01:53.9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符传飞 [导读]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探讨,不可否认,港口物流成为了当前我国物流形式的一个新的部分。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各领域的改革发展上得以提高的,在现代化的物流发展模式应用下,从多方面提高了物流的效率。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力量,通过科学完善的现代物流模式的应用,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其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就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其相关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策略详细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能有助于我国港口现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引言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探讨,不可否认,港口物流成为了当前我国物流形式的一个新的部分。近几年,我国港口物流才开始作为一个重点话题在媒体上以及学术上被关注和研究。新的时期,我国的港口物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立足于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现实情况,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探索其发展路径,为新时期我国的港口物流发展提供借鉴。 1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我国现在的经济总量已经位于全球第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目标是在总量的基础上增长了7%,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物流需求,这其中就包括对港口物流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的态势会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呈上升趋势.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后贸易的发展对港口运输发展的要求,针对入世以来带的机遇和挑战,国内主要港口城市纷纷努力探索寻求适合本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一般来说,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港口物流发展程度的影响,只有港口的物流发展到比较先进的阶段,才能加快国家对外开放的步伐,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物流的发展关系到所在城市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命脉.目前,在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方面,现有的国内港口物流的研究分析都停留在宏观层面上,没有从微观上分析港口的物流系统,注重统计,轻视评价及改革意见,只反映了某个港区的一些具体指标,并不能反映我国国内港口的整体发展水平,具体到某个港口而言,也难以得出港口的物流系统到底应该在哪些部位改进重新规划,港口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深入分析较少,单个分析多,比较分析少,联系性比较弱,尤其是对于国内外港口的物流综合比较分析更少.因此,我国的港口物流分析需要深入开展和研究,并努力拓宽研究领域,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2新时期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港口物流区域统一规划效果不理想,周边资源未能充分调动 从我国当前的港口物流区域来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效果还不是很理想,重复建设、超前建设等情况仍然存在,既浪费社会资源,又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港口物流通常依赖着某个港口中心城市,这个港口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物流发展都和整个区域的港口物流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港口中心城市带动一片区域的物流发展,在我国不乏其例,如重庆港的物流发展,水路可直接连接长江八省二市,陆路与成渝、襄渝、渝黔、渝怀相连,而铁路可以和成渝、渝黔、重庆至武汉、重庆至长沙等高速公路相连,直接联动着整个中西部地区物流服务。从区域来说,其他有些港口则还需进一步抓好对周边资源的运用和辐射,在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上还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2.2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先进,港口物流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近几年,港口物流发展逐渐作为一个新兴的话题出现在媒体和一系列的学术领域中,港口物流发展在我国时间并不长,相比国外的一些港口物流发展情况来说,我国的港口物流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能做出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就当前我国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情况来看,不仅仅是数量上还不够多,更表现在其对科技的应用方面也不够先进。在基础设施不够先进的情况下,港口吞吐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的速度快不起来,一个地区的港口物流发展将受到制约,很难实现大的突破。 3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路径分析 3.1港口现代物流发展要充分注重融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化 港口在当前已经成为综合物流网络的重要地点,在服务的范围和功能的发挥也愈来愈重要。而要想进一步提高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就要注重融资,加强对中小港口的投资环境优化,吸引投资,使港口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方面得以完善化。之后就要选择合适的市场空间,将港口现代物流的优势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样才能为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2注重采取科学发展观来建设港口现代物流 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融入,注重以人为本和树立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理念,在港口现代物流发展中加以应用,这对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要能统筹不同运输方式加强物流间的协作,注重现有的物流资源整合等,通过这些措施方法的实施,才能真正有助于我国港口现代物流的稳步全面发展。 3.3加强港口物流的基础建设,同时致力于引进港口物流人才 港口物流的基础建设是实现港口物流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夯实了,整个物流发展才能被有效推动。一方面,做好基础建设的规划,加强对港口物流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尽可能提前一个合理时间将基础建设搞好,不断提高港口吞吐能力,继续改善港口的集疏运网络,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运输通道;扩大港口集装箱航线覆盖范围,提高航班密度;大力推行“前港后园”功能布局,发展聚集物流,在临港区域加快建设仓储配送、集拼加工、定制物流、贸易通关、商品展示、代购分销、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综合物流中心,形成储、供、运、销产业发展链,构筑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港区“三位一体”的区港联动,为商贸中心、物流中心、航运中心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提升现有集装箱场站的堆存、拆装箱、简单仓储功能,倡导“场外场”模式,大力发展物流增值功能。同时,要关注港口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有针对性地对港口物流人才进行培训,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港口物流的知识和能力。 3.4港口现代物流发展要充分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只有注重港口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为物流发展所用,才能提高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而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港口现代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引导企业建立信息化的物流平台,从而形成信息交互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物流行业巨大增长潜力; 政策上,我国政府坚决鼓励物流市场的发展; 我国企业将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大。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6041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2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1)2002年,我国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2001年的市场规模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70%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过去的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预计2003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600-700亿元以上,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至2005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 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方面: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我国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原因是: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企业将内物流外包的计划;另一方面,企业认为我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企业认为自己有条件把企业内物流做好。 在这种状况下,物流服务商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只能局限在相对低利润的物流服务上,一直到客户愿意外包增值服务为止。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物流企业与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仍有相当长的距离。 (3)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 (4)物流服务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

中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与未来(精)

班级:10物流管理(3班 学号:100563310 姓名:吴晓东 中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 自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中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 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 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 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 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 中国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体而言, 中国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设备总体数量迅速增加。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很快,受到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 物流设备的总体数量迅速增加, 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 (如叉车、起重机等、物流信息设备等。 ②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我们的物流设备基本上是以手工或半机械化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但是,近年来,物流设备在其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上有了﹁定的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③基本形成了物流设备生产、销售和消费系统。以前,经常发生有物流设备需求,但很难找到相应生产企业,或有物流设备生产却因销售系统不完善、需求不足,导致物流设备生产无法持续完成等。目前,物流设备的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国内拥有一批物流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物流设备销售的专业公司和一批物流设备的消费群体,使得物流设备能够在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中逐步得到改进和发展。

④物流设备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无论是在生产企业的生产、仓储,流通过程的运输、配送,物流中心的包装加工、搬运装卸, 物流设备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⑤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随着物流各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随着满足顾客需要为宗旨的物流服务需求增加,新型的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多是专门为某一物流环节的物流作业,某一专门商品、某一专门顾客提供的设备,其专业化程度很高。 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 物流设备作为其物质基础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大型化和高速化 大型化指设备的容量、规模、能力越来越大。大型化是实现物流规模效应的基本手段。一是弥补自身速度很难提高的缺陷而逐渐大型化, 包括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油轮最大载重量达到 56.3万吨,集装箱船为 6790TEU ,在铁路货运中出现了装载 716000吨矿石的列车,载重量超过 5吨的载货汽车也已研制出来:管道运输的大型化体现在大口径管道的建设,目前最大的口径为 1220毫米。这些运输方式的大型化基本满足了基础性物流需求量大、连续、平稳的特点。二是航空货机的大型化。正在研制的货机最大可载 300吨,一次可装载 30个 40英尺 (12.2米的标准箱,比现在的货机运输能力 (包括载重量和载箱量高出 50%~100%。高速化指设备的运转速度、运行速度、识别速度、运算速度大大加快。提高运输速度一直是各种运输方式努力的方向, 主要体现在对“常速” 极限的突破。正在发展的高速铁路有三种类型:一是传统的高速铁路, 以日本和法国的技术最具商业价值 ,目前营运的高速列车最大商业时速已达 270~ 275km/h二是摆式列车,以瑞典为代表,商业时速已达 200~250km/h,三是磁悬浮铁路,目前正处于商业实验阶段, 1998年在日本实现了时速为 539km/h的实验速度。德国、法国在高速铁路上开行的高速货运列车最高速度已达到 200km/h。随着各项技术的逐步成熟和经济发展, 普通铁

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8259151:号编告报.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行业政策法规 重点企业分析投资机会分析市场规模分析行业宏观背景 行业研究报告发展前景趋势市场供需状况产业竞争格局行业发展现状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1519528报告编号:←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6750 元优惠价:¥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咨询电话:Email:网上阅读: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温馨提示: 二、内容介绍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港口物流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等层面的内容。港口有很多新的理念在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也是港口发展的一个新理念。现代服务业趋势是将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我国各大港口非常重视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流技术将港口、海关、边检、海事等部门与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互连,为制造业、贸易、物流企业和船代、货代、报关等中介机构提供贸易、采购、物流、仓储、电子通关等“一条龙”服务。 从这几年的经营业绩来看,码头上市公司净利润尽管保持增长,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持续下滑。随着港口行业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未来我国港口发展都面临着转型升级。一方面,港口绿色发展以及港城一体化将是长期趋势;另一方面港口行业也在尝试着向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产业以及围绕码头业务相关领域进行延伸。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对我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港口物流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阐述,还根据港口物流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港口物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港口物流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亮点。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最后阐明港口物流行业的投资空间,指明投资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战略建议,以供投资决策者参考。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报告是相关港口物流企业、研究单位、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港口物流行业发展动向、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正文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