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题”社会语言学解读[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话题”的社会语言学解读

摘要:“微话题”作为微博的“微”领域之一,对语言的使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值得深入思考。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微话题”进行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微话题分类语言文化社会

一、引言

现如今微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其产生后,与之相关的“微”领域不断拓展,“微话题”就是其中之一。每天都有大量“微话题”产生,吸引人们参与讨论,其影响力不断增大。

微话题的左右各有一个“#”,形成#节后综合征#这样的形式,以此作为一个话题,吸引着人们关注,这种形式经过沉淀已经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微话题”特有的表现形式。我们知道,语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的各种因素和个人的不同特征也会对语言产生影响。[1]如今我国的语言生活不断丰富发展,语言的表达方式不断多样化,这种变化也在“微话题”中有所体现。因此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微话题”进行解读,以更好的从语言、社会等方面了解它带给我们的影响。

二、关于“微话题”的调查

本文对“微话题”的调查取材主要是从网上寻找,来源则是新浪等门户网站。经过统计共搜集“微话题”315条,作为本次调查的

材料。

在选取“微话题”时,并不是将网站上所有的材料照单全收,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微话题的时间,选取时间是2012—2013年。二是被关注程度,本文所选取的微话题其参与讨论的人数均在一万人以上。

三、“微话题”的分类

3.1语言学角度的分类

首先从微话题的字数上进行分类:

一字的微话题没有。

两字的微话题有36个,例如:晚婚、油价等。

三字的微话题48个,例如:李天一、毒校服等。

四字的微话题60个,例如:公厕分级、震动模式等。

五字的微话题48个,例如:屌丝新标准、杭州拆迁女等。

六字的微话题有44个,例如:雾霾又袭河北、十大重播神剧等。七字的微话题有30个,例如:配音版还珠格格、热干面又涨价啦等。

八字的微话题有20个,例如:饲养员要考马克思、服务领先科技金融等。

九字的微话题有11个,例如:亲身经历的灵异事件。

十字的微话有10个,例如:我不失眠,我只是睡不着。

其次从语法方面进行分类:

属于词的“微话题”共有65个,约占总数的21%。约有55%的词

属于专有名词,30%左右为普通名词,剩余的约10%左右为动词。属于短语的“微话题”最多,共有227个,占72%。我们根据短语结构不同,分为偏正、动宾、动补、联合、主谓五类。

偏正结构有114个,如河源地震;动宾结构有19个,例如称手机;联合结构有14个,例如湖人和骑士;主谓结构有76个,例如雾霾又袭河北;而动补结构则没有。

属于句子的“微话题”共23个,仅占6%。主要是分为陈述句和疑问句两大类型,相比于陈述句,疑问句更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共有15个,占65%。

3.2社会角度的分类

我们还可以对微话题进行社会角度的分类,即从所谈论的内容来看。

“微话题”主要涉及政治、体育、行业、生活、教育及影视六个大方面。

其中社会生活方面占到80%,像天气和灾害、工作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下班沉默症”“等下班”等形象地描绘人们工作中的相似情况;再如“年终奖”“年后综合症”等紧紧围绕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

而以影视为内容的“微话题”,占总数的10%左右。比如“奥斯卡预测”“笑傲江湖”“破解刘谦”等,每当有新的影视作品时,关于该作品及其相演员的话题总是不断出现,引起广泛关注。

剩余10%的“微话题”则是涉及政治、行业、教育等领域。比如

针对国家大事,像“财产公示”“新国五条”等人们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学校教育,如“毒校服”、“考研成绩”等情况也表现出关注。

四、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微话题”解读

4.1从“微话题”谈语言本身

本文首先从字数和语法结构两方面对微话题进行了分类。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微话题,字数也不相同,这是由于人们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自《诗经》时代起,人们就十分重视语言表达,《诗经》中的诗歌均为四字,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人们在进行表达时,往往选用四个字,简练清晰,朗朗上口。五字,六字和七字的表达也很多,这是因为唐代在文学上留给我们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唐诗,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四六,对字数和韵律的要求都十分的严格。其时至今日仍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增加一两字可对事件的表述更具体,配合一定的韵律,效果也很好。至于三字的表达也有较多数量,是因为名人效应,一些事件成为话题,往往是因为事情发生在特定的人身上,比如影视明星,商界政界名人等。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微话题的字数有增加的趋势。如今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有些事情往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表述上增加字数,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事件真实面貌,避免产生歧义或者误解。

要更深入的了解微话题光看字数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进一步从语

法结构来分析。微话题中以偏正结构最多,占半数,其次是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和联合结构较少。偏正短语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偏正结构的微话题时首先看到的便是其修饰部分,比如“毒校服”、“十大重播神剧”,人们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毒”、“十大”、“重播”,他们很容易被吸引,希望进一步了解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话题。比如看到“毒校服”后,自然会产生相关的疑问,“校服怎么会有毒呢?”他们便会去关注这件事,并就其发表看法。而主谓短语重在陈述,恰如其分的使用主谓短语的形式,可以使微话题在有限的字数里,描述整件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看到“雾霾又袭河北”时,你会很清楚的知道河北省再次出现雾霾天气,而在这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恶劣天气。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最有效的载体,人们进行交流时,都会选择表意最清楚,传达效果最好的形式。在微话题中,信息的传递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这就更加要求其要采用最高效的表达形式。微话题的目的在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它需要以最新颖的方式传递最新鲜的信息。

4.2从“微话题”看语言与文化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2]微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微话题的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的文化观念及文化的态度。当一些节日到来,节日本身、各地风俗等等都是人们讨论的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