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18译林版必修三unit 2 language grammar学案 学习文档

2017 2018译林版必修三unit 2 language grammar学案 学习文档
2017 2018译林版必修三unit 2 language grammar学案 学习文档

unit 2 language grammar学案名词性从句

[语法剖析]

语法点一连接代词、连接副词引导的名词性从句

1.由what, which, who/whom, whose等连接代词和when, where, why, how等连接副词引导的名词性从句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或同位语

(1)主语从句

What you need is more practice.

你需要的是更多的练习。

Where we will go hasn't been decided.

我们要去哪儿还没有定下来。

When they will come hasn't been made public.

他们什么时候来还没有公布。

[即时演练1]

(1)单句语法填空

①(2019·江苏高考)Where Li Bai, a great Chinese poet, was born is known to the public, but

some won't accept it.

②(陕西高考)When the delayed flight will take off depends much on the weather.

③(北京高考)What makes the book so extraordinary is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of the writer.

(2)完成句子

①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还不知道。

Why_he_did_this is not known.

②我们不能得到的似乎比我们已经拥有的更好。

What_we_can't_get seems better than what we have.

③谁做的这件事还不知道。

Who_did_it is unknown.

(2)宾语从句

I want to know what he has told you.

我想知道他告诉了你什么。

She always thinks of how she can work well.

她总是在想怎样能把工作做好。

页 - 1 - 第

Please tell me whose book it is.

请告诉我这是谁的书。

[即时演练2]

(1)用适当的词填空,使句子意思完整

①We don't know who will be s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②He didn't tell me what he would do next.

③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 use the new machine?

④I haven't decided when I will go back, perhaps the day after tomorrow.

(2)单句语法填空

①(2019·浙江高考)If you swim in a river or lake, be sure to investigate what is below the water

surface. Often there are rocks or branches hidden in the water.

②(全国卷Ⅱ)Police have found what appears to be the lost ancient statue.

(3)表语从句

The question is how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plan.

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执行这个计划。

This is where our problem lies.

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所在。

[名师点津]because和why都引导表语从句,why从句后的内容表示的是结果,而because从句

内容表示的是原因。

[即时演练3]

(1)单句语法填空

①(江苏高考)—What a mess! You are always so lazy!

—I'm not to blame, mum. I am what you have made me.

②(北京高考)The best moment for the football star was when he scored the winning goal.

(2)完成句子

①今日的中国不再是过去的中国了。

China is no longer what_she_used_to_be.

②那正是他对我生气的原因。

That's why_he_got_angry with me.

③问题是谁能代替他。

The question is who_can_take_the_place_of_him.

④那不是他想要的。

That's not what_he_wants.

(4)同位语从句

I have no idea what he thinks of the plan.

我不知道他怎么看待这个计划。

We don't understand the problem why this is the best choice.

我们不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是最好的选择。

[即时演练4]

单句语法填空/句型转换

①(重庆高考)—Is it true that Mike refused an offer from Yale University yesterday? —Yeah, but I have no idea why he did it; that's one of his favorite universities.

②The teacher didn't know the reason why Jack was absent.

→The teacher had no idea why Jack was absent.

③We haven't decided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holiday.

→We haven't settled the problem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holiday.

页 - 2 - 第

2.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的选择

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的选择要把握住两点:

(1)成分:连接代词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或定语;连接副词在从句中作状语。

(2)意义:无论是连接代词还是连接副词,都有各自的意义。

That's where the accident took place.

那就是事故发生的地方。(作状语,意为“……的地方”)

She didn't know who/whom we were talking about.

她不知道我们在谈论谁。(作介词宾语,意为“谁”)

[即时演练5]

(1)选词填空:when, why, how, which, what, who, whom

①Do you know when the train arrives?

②Can you tell me why you chose the topic to write an article?

③How I can make greater progress later is a problem.

④Which team will win is not clear.

⑤What I want to know is who took away my book.

⑥The problem is whom we should have do it.

(2)单句语法填空

(全国卷Ⅰ)We haven't discussed yet where we are going to place our new furniture.

3.what与that的用法区别

(1)that只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也无任何意义。

(2)what引导从句,除起连接作用外,还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等成分,这时what具有两个含义:①保留疑问的意义,即“什么;什么样的”;②相当于“the thing(s) that/which”,即“先行词+定语从句”的含义。

另外,what的此种用法还可以表示时间(the time that)、地点(the place that)、人物(the person that)、数目(the amount/number that)等不同概念。

Our income is now double what it was ten years ago.

我们现在的收入是10年前的两倍。

The trouble is that she has lost his address.

麻烦在于她弄丢了他的地址。

After what seemed a long wait, the results were announced.

经过了似乎漫长的等待之后,结果被宣布了。

[即时演练6]

(1)单句语法填空

①(2019·陕西高考)Reading her biography, I was lost in admiration for what Doris Lessing had achieved in literature.

②(天津高考)What I want to tell you is the deep love and respect I have for my parents.

(2)单句改错

①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is common knowledge.light前加That

②That the professor said is of great importance.That→What

③The key is that we can get from it.that→what

④He saves that he earns.that→what

⑤I know the fact what he came here two years ago.what→that

4.“疑问词-ever”与“no matter+疑问词”的用法区别

whoever, whatever, whichever等既可引导名词性从句又可引导让步状语从句,而“no matter+疑问词”只能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页 - 3 - 第

Whoever telephones(=No matter who telephones), tell them I'm out.

不管是谁打电话,都说我出去了。

No matter what you say, I believe you.

无论你说什么,我都相信你。

[即时演练7]

(1)单句语法填空

①(2019·北京高考)Your support is important to our work. Whatever you can do helps.

②(北京高考)Some people believe whatever has happened before or is happening now will

repeat itself in the future.

(2)句型转换

①Anyone who comes here is welcome.

→Whoever comes here is welcome.

②You can do anything you like.

→You can do whatever you like.

语法点二it用作形式主语

当不定式、动名词、从句等用作主语时,为避免头重脚轻,通常在句首使用形式主语it,而把真正的主语放在句子末尾。

1.代替主语从句

it代替主语从句的常用句式如下:

(1)It be+名词(a pity, a shame, an honour, a good idea, a miracle, a fact, common knowledge, a surprise ...)+从句。

It is a pity that I can't go with you because I have to look after my little brother.

我不能和你一起去真是太遗憾了,因为我必须照看我的弟弟。

It's a fact that most deaths from lung cancer are caused by smoking.

大部分肺癌导致的死亡是由吸烟引起的,这是个事实。

(2)It be+形容词(clear, possible, likely, natural, certain, fortunate, necessary, strange, uncertain, obvious, important ...)+从句。

It's clear (that) he has done his best.

很明显他已经尽力而为了。

(3)It+be+过去分词(found, believed, reported, thought, noted, proved, known, decided, suggested, required ...)+从句。

It is not yet decided who will do that job.

还没决定谁做这项工作。

(4)某些动词(短语)常用it作形式主语。

it常用作动词(短语)seem, appear, happen, turn out, chance等的主语。

It happened that I was in the countryside at the time.

那时我恰巧在乡下。

[名师点津]“It+be+said/believed/reported/ ...that ...”句型一般可转换成“Sb./Sth.+be

said/believed/reported/ ...+不定式”句型。

It is said that he has got a doctor's degree.

=He is said to have got a doctor's degree.

据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2.代替不定式短语

It is hard to persuade him to go with me.

说服他跟我一块儿去很难。

页 - 4 - 第

.代替动词-ing形式短语3 in dim light. readingIt is no good

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没有好处。8] [即时演练(1)单句语法填空)Before a problem can be solved, it

must be obvious what the problem itself is. (湖南高考①)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imagine what life was like for slaves in the ancient world. (②山东高考作形式主语改写句子用it(2)To remember this rule is important. ①It's_important_to_remember_this_rule. →

Lying in the sun in winter is pleasant.

②It_is_pleasant_lying_in_the_sun_in_winter. →

That her hair was turning grey worried her a bit.

③It_worried_her_a_bit_that_her_hair_was_turning_grey.→

调查报告

[技法指导]

调查报告的特点是简洁、易懂、准确、逻辑性强、描述性强、针对性强。用于说明、阐述某个事物、某种观点,以说服读者。写好报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合理地组织你所获得的信息。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应阐述报告的目的,即介绍报告的主题;第二部分要罗列已经完成的以及怎样完成的工作,即简述获得信息的途径或方法;第三部分要说明主要的发现;第四部分应说明主要结论,同时概括主要的建议和意见,也就是发表自己的观点。

写作时,可以根据题目中所给的现象和问题做一些客观的介绍,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常见的写作方法有:①按调查的先后顺序逐点写;②按事物发展的阶段来写;③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来写;④按调查对象的特点分门别类来写。

调查报告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利用所给的调查结果展开。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写作。

(1)调查报告的开头

为说明该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调查报告的开头往往交代调查结果的来源、方式和调查目的。

(2)图表说明

图表说明是调查报告的重点,交代图表信息时,应选用有针对性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切忌面面俱到,一一罗列全部数据。相反,考生应该对图表信息加以分析、归纳,选取有代表性的,如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同类信息加以表述,做到主次分明、准确生动。

注意:调查报告所提供的图表形式多样,表格一般多为数据表,而图一般为柱状图(bar graph)、曲线图(line graph)、圆形图(circular graph)、饼形图(pie graph) 或百分比图(percentage graph)等。

(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有些调查报告还需要对图表信息所反映出的问题和趋势进行分析,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所造成的后果。

(4)最后,通常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阐述作者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黄金表达

一、常用的开头句型

页 - 5 - 第

1.According to a survey ...

2.I've made a survey and find that ...

3.A recent study shows that ...

二、图表说明常用句型

1.There was a great increase in ...

2.There has been a slow fall in ...

3.It is 20% lower/higher than ...

4.The number/rate has nearly doubled, as against that of last year.

三、分析问题常用句型

1.The reason for ... is that ...

2.One may think of the change as a result of ...

3.The change in ... largely results from that ...

4.There are several causes for this significant growth in ... First ... Second ...

5.This brings out the important fact that ...

四、阐述个人看法常用句型

1.I hope ...

2.I advise that ...

3.In my opinion ...

[写作规范]

[题目要求]

假设你是某英文报社记者,你对中国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请用英语写一篇100词左右的报告,阐明调查结果,并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1.应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应对措施:提供锻炼的场地和器材(facilities)等。

[三步作文法]

第一步:搜索词汇

1.参加体育活动take_part_in_physical_activities

2.期望,盼望look_forward_to

3.远离……far_away_from

4.给某人提供某物provide_sth._for_sb.

5.总之in_conclusion

第二步:由词造句

1.超过一半的人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锻炼。

①Over half of the people say they want to take_exercise but they haven't got enough time.

②Over half of the people say they haven't got enough time to_take_exercise.

2.34.9%的人期盼场地和足够的设施。

①34.9 percent of the people look_forward_to places to relax themselves.They look forward to

enough training facilities.

②34.9 percent of the people look_forward_to places, where they can relax themselves, and

enough training facilities.

3.为了增进健康,人们应当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提供锻炼器材。

①People shoul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training to improve health. They should

take_measures_to_provide training facilities for people.

②In order to improve health, people shoul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training,

and_measures_should_be_taken_to_provide training facilities for people.

机考8679《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试卷号:8679 社会学概论 一、判断题 1.(√)社会是人类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人们交往是社会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合。 3.(√)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4.(×)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方向,孙中山谢了“天下为公”、“大同书”的座右铭。 5.(×)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和活动,可以被认为即使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也是社会学者们学科产生 的先驱。 6.(√)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 7.(×)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生理反应。 8.(×)需要的产生并是完全主观的,有其客观性。 9.(√)驱力所指偏重于生理方面的要求,而需要则不仅是生理方面的需求。 10.(×)生理需求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11.(×)社会需要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从宏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 13.(√)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 14.(×)社会关系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 15.(×)人际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16.(√)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 17.(×)情景定义时社会学家布卢默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 18.(√)人际关系是个人之间交往形成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19.(×)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单方面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消极被动过程。 20.(×)个人的需要是个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外因,环境和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内因。 21.(√)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 22.(×)社会制度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23.(√)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24.(×)再社会化的现象,一般是指犯有越轨行为的成年人。 25.(×)群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6.(√)社会群体不但是由人组成的群体,而且是社会性的群体。 27.(×)社会人团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28.(×)社会群体是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9.(×)初级社会群体包括:机关、政党、军队、学校等。 30.(√)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31.(×)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存在和发展具有影响的内部事务。 32.(√)目标是社会组织力争达到的未来状态。 33.(√)社会组织的运行时其各要素有效搭配达到目标的过程。 34.(√)组织目标在时序、层级上的分解和相互交织就使组织目标成为一个系统。 35.(×)科层制是泰罗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 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36.(×)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37.(√)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共同体。 38.(×)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群体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共同生活的人群。 39.(×)社区的文化特点都是由这个社区的历史传统决定的。 40.(×)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 41.(√)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42.(×)衡量城市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规范化。 43.(×)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4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作社会分层。 45.(×)社会分化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形式。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的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经典教案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 学科英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学案主题必修一unit 1 课时数量 (全程或具体时间) 第(1)课时授课时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必修一unit 1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必修一unit 1 教学重点、 难点难点:词汇重点:词汇 教学过程一.词汇 单词用法讲解 survey 调查.测验 add up 合计 upset adj 心烦意乱的;不安的,不适的 ignore不理睬.忽视 have got to 不得不;必须 concern(使)担比:涉及;关系到n 担心;关注.(利害)关系be concerned about 关心.挂念 walk the dog 遇狗 loose adj 松的.松开的 vet 兽医 go through 经历;经受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荷兰首都) Netherlands 荷兰(西欧国家)

German 德国的.德国人的.德语的. Nazi 纳粹党人adj 纳粹党的 set down 记下;放下.登记 series 连续,系列 a series of 一连串的.一系列;一套outdoors在户外.在野外 spellbind 迷住;疑惑 purpose 故意 in order to 为了 dusk 黄昏傍晚 at dusk 在黄昏时刻 thunder vi 打雷雷鸣n 雷,雷声 entire adj 整个的;完全的,全部的entirely ady. 完全地.全然地.整个地Power能力.力量.权力。 Face to face 面对面地 Curtain 窗帘;门帘.幕布 dusty adj 积满灰尘的 no longer /not …any longer 不再partner 伙伴.合作者.合伙人 settle 安家.定居.停留vt 使定居.安排.解决suffer vt &遭受;忍受经历

最新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资料讲解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人教英语必修一Unit1Friendship教案3

Unit 1 Friendship (Listening and Writing) 整体设计 从容说课 This is the sixth teaching period of this unit. We can first review som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the students learned in the last several periods. The emphasis of this period should be laid on listeni ng and writing. They are expansion of the topic of the text. Listening is about Lisa’s problem of making a friend with a boy. She asks Miss Wang for advice. Through listening and exercise, students learn how to give advice and the skill of giving advice. And also let them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of boy’s making friends with girls and girls with boys. And then design a task to ask students to give advic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blems to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s. All of these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task—writing. In this way, students feel that they have information to put out. And writing mak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ir comprehension of friendship. The two letters, listening and letter writing prepare students to further talk about friendship,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with misunderstanding, and unfriendliness, thus 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ies to practice language, discover, and solve problems. 教学重点 Develop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especially listening to and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and speakers’ intention and attitude. 教学难点 Develop th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by reading, discussing and writing a letter to give advice on friendship. 教学方法 1. Task-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2. Cooperative learning 3. Discussion 教具准备 A tape recorder and other normal teaching tools 三维目标 Knowledge aims: 1.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following new word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teenager get along with fall in love advice questionnaire quiz editor communicate habit 2.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how to write a letter to offer advice. Ability aims: 1.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understand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2. Enable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letter to offer advice on friendship. Emotional aims: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help others solve such problems as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how to make and be good friends, and so on. 教学过程 设计方案(一) →Step 1 Revision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人教版-必修一-U1-friendship- reading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基本格式 英语学科高一英语备课组组员(签名): 一、教学内容(课题) Unit 1 Friendship 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所在的课程模块:Module one 2.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英语的新课程标准是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方面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的。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一定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教学内容深度分析 “友谊”自古就是人们的永恒话题之一,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就是“友谊”,该单元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展开的。

Warming up部分通过一个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可能发生的真实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所了解。 Pre-reading部分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对“友谊”和“朋友”这两个概念进行思索;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友谊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日记之类的东西也可以成为人们的朋友。 Reading节选了《安妮日记》的一部分,全部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 1.谈论有关朋友的事情; 2.简单介绍安妮的一些情况; 3.为什么安妮把日记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4.赏析部分《安妮日记》。 Comprehending部分主要是对课文的细节进行了解,共设计了4种形式的练习。第一部分是连句的形式;第二部分是回答问题的形式;第三、四部分是展开想象。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分两部分: 一是巩固文中的词汇,共设计了四个题型: 1. 对单词的英英解释; 2. 用第一题以及Warming up中的一些单词和短语完成短文; 3. 用Warming up和Reading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

Unit 1 Friendship ? Warming up 1.be good to be good for=do good to be good at 2.following adj. 下面的,下列的 ) the following+n.=the+n.+below ( 形容词修饰名词放在名词之前,介词或者介词短语修饰名词置于其后 ) 3.add v. add...to... add to add up add up to : addition n.in addition=besides +句子 in addition to +n./doing 同类用法联想: because & because of instead & instead of additional adj. 附加的 additionally adv.“而且,其次” “附加给 ..., 除了 ...还有...” 4.分数 score grade point mark (full marks) 5.until 6.with 和...一起,附带着, 用 without 不... within在...内,不出 ... . write with a pen eat with hands/ spoon/chopsticks/knife and fork He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

He left with the water running. 分析: saying 前无名词,则是主语发出 saying 的动作; running 前有 water,因此是 water 发出 running 的动作,而不是句子的主语 he。

社会学概论期中试卷

上海开放大学2016至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行政管理(专科)、社区管理专业社会学概论试题 2016年10月姓名:学号:班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客观存在的实体 C、社会关系的总和 D、聚集到一起 2、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 A、1952年8月 B、1958年6月 C、1978年12月 D、1979年3月 3、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后,对中国社会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 A、晏阳初 B、费孝通 C、李景汉 D、孙本文 4、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方法论》 D、《经济与社会》 5、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 A、孔子 B、马克思 C、孔德 D、韦伯 6、社会学家()最先将社会角色一词运用到社会心理学领域。 A、芝加哥学派 B、斯宾塞 C、米德 D、林顿 7、组织、协调志愿者活动的民间组织是:() A、政府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社会团体 D、志愿者协会 8、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表现社会角色?() A、角色实践 B、角色期待 C、角色领悟 D、布景与道具 9、邻里群体的结成是以()为基础的。 试卷第1页(共6页)

A、血缘 B、业缘 C、地缘 D、姻缘 10、在现代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 A、血缘群体 B、地缘群体 C、志缘群体 D、业缘群体 11、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 A.鲁思·本尼迪克特 B.塞缪尔·亨廷顿 C.玛格丽特·米德 D.博厄斯 12、根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A、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B、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D、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13、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属于() A、政治组织 B、经济组织 C、政府组织 D、非政府组织 14、霍桑实验提出了()。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15、下列不属于亚文化的是() A.自然主义者 B.哥特人 C.计算机黑客 D.一夫一妻制 16、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7、中国传统社会网络的核心格局是:() A、面子 B、同心圆 C、团体格局 D、差序格局 18、同辈群体的影响在()达到最高峰。 A、儿童期 B、青春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19、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大同社会 B、小康社会 C、理想国 D、和谐社会 20、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试卷第2 页(共6 页)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阅读课教案

Lesson Plan 学科英语赖菲菲201512010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tudents:40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de 1. Lesson duration:45mins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objective: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passage, for example, hide, outdoors, go through, on purpose, a series of and so on. Ability objective: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1. learn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about narration,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time, places and characters, finding out specific information, retelling and the like. 2. learn about the formats of a diary or a letter. Emotion objective: To get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 and friendship. Teaching contents:Unit 1 Reading: Anne’s best friend Teaching aids: PPT, blackboard, chalk Type of the lesson:read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Pre-reading(8mins) 1.Warming-up(1min) Enjoy a piece of music and find out its theme. 2.Divide students into 3 groups and ask them to discuss two questions. Afterwards, choose representatives to show their answers.(3mins) ⑴Do you think 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us? Why do you think so? ⑵Does a friend always have to be a person? What else can be our friend? 3.Go through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out:(1min) ⑴how many parts it contains? ⑵what the different parts are about?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9) 学院专业级班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它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 A、奥古斯特?孔德 B、赫伯特?斯宾塞 C、埃米尔?涂尔干 D、马克思?韦伯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6. 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 )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

B.政治要素 C.文化要素 D.社会要素 7. 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这是指( )。 A.户籍 B.身份 C.单位 D.契约 8.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 A. 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 大众 D.公众 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 A.组织环境 B.经济关系 C.群体利益 D.群体凝聚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 1、社会学: 2、生活方式: 3、参照群体: 4、社区行动: 5、社会现代化: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

《英语教学与互联网》第五期单元作业——教学设计 (请选择一节课进行设计) 课程名称高一英语 教学主题Frindship 课型课文理解 授课教师 基本信息 性别:女学历:大学本科教龄:0年职称:师范生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学生分析1.学生处于初三升高中的过渡阶段,但是作为外国语言学校的学生,仍然具备较强的词汇和语法基础,口语表达能力以简单时态对话为主。 2.学生对友谊这个主题有亲身经历。 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获取 信息 2.通过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在合作中 交流想法和收获友谊 3.使学生学会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化 教学重点1.一定程度了解《安妮日记》的创作背景,同时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资源课堂上使用自制的PPT介绍课内活动内容和形式,PPT内含5张图片,来自百度优课和bing网站,一首音乐来自网易云,思维导图用aspiration 软件提前制作,展示时使用学校的投影仪资源。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步骤45分钟的英语课课堂设计: 一.课前:让学生提前看一遍课文,并且自主上网查找日记发生背景

二.课中 1.开课5分钟:播放老友记的主题曲I'll be there for you活跃课堂和引入主题(几句free talk),在这过程中抛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a friend should be like?Does a friend always have to be a person? What else can be your friend?(跟同桌讨论3分钟) 2.学生分享答案,接着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日记的战争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5分钟): 3.课文阅读和理解(10分钟):把学生分为4个小组进行自主阅读和交流,根据PPT上给出的不完整的思维导图寻找正确信息(导图分支为when,where,who,what,why,how) 4.小组展示导图(10分钟):每组派一位组员代表上台做口头展示,将填好的图用投影仪投影到屏幕 5.通过句子品读人物心境(情景模拟15分钟):假设Anne死后,她的diary 活了起来,并被邀请到一个纪录片的访谈中去说出Anne写给她的话,你会怎么说?(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化)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学生可带上小组的导图辅助表达,同时ppt上也会有课文原句的片段。 在这个游戏过程里,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说的两种引语转化的正确规律(总结),口头纠正学生的错误表达。 教学评价1.通过思维导图的展示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2.通过情景模拟帮助并及时学生对重点句型转化的掌握 3.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思考,交流,讨论,促进对课文内容的快速把握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总结反思1.利用导图软件勾勒出课文清晰的逻辑,简洁清晰的思路图可以降低课文理解难度,提供学生兴趣 2.在教学资源网站获取实用的图片和课文背景知识 3.音乐和图片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带动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社会学概论期中考试随堂练习

秘密--启用前 西南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社会学概论 考试范围:社会学导论;社会与文化;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 婚姻与家庭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895年,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的学者是( ) A.康有为 B.严复 C.章太炎 D.谭嗣同 2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 A.社会以群体为基础 B.社会以人为主体 C.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D.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 ) A.社会属性 B.群体属性 C.资源属性 D.价值属性 4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模式 B.文化集丛 C.文化特性 D.文化特质 5在文化的功能中,表现为提供知识和积累成果两方面的是( ) A.反功能 B.价值功能 C.社会导向功能 D.整合功能 6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被称为( ) A.价值观念社会化 B.思维社会化 C.思想社会化 D.文化社会化 7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被称为( ) A.语言 B.符号 C.规范 D.价值观 8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 ) A.社团型 B.传统型 C.法理型 D.礼俗型 9.属于教育制度的显性功能的是( ) A.社会控制功能 B.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C.文凭功能 D.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功能 10.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D) A.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C.文化从 D.文化特质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社会化 17.文化冲突 18.代沟 19.社会互动 20.再社会化 三.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6.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并共享的精神文明成果。() 分析: 17社会化研究的内涵是少年儿童如何学习社会文化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分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21.简述同类婚及其功能。

广告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广告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最常用的广告分类方法是【】 A. 按广告媒介划分 B. 按广告诉求方式划分 C. 按市场区域划分 D. 按广告的直接目的划分 2、广告的社会服务功能一般是通过【】形式实现的。 A. 专业广告 B. 消费者广告 C. 分类广告 D. 区域性广告 3、现代广告事业的首要原则是【】。 A. 真实性原则 B. 思想性原则 C. 艺术性原则 D. 政策性原则 4、北京路上有些商店的售货员站在门口击掌引起路人注意,并高声邀请路人入店属于( A )广告形式。 A、口头广告 B、实物广告 C、标记广告 D、招牌广告 5、广告的作用不包括(D ) A、指导消费 B、促进销售 C、塑造形象 D、增加宣传成本 6、香烟广告不准进入电视反映了(D ) 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营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7、有很多女性会受打折影响而购买了并不需要的东西,反映了女性的(A ) A、情绪化心理 B、情感丰富 C、爱炫耀的心理 D、爱美的心理 8、下列不属于POP广告形式的是(A ) A、口头叫卖 B、店幌 C、招牌 D、销售柜台 9、“味道好极了!”这句广告语体现了(B )。 A、品名定位 B、品质定位 C、价格定位 D、功效定位 10、“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是属于( C )。 A、理性诉求广告 B、企业广告 C、感性诉求广告 D、形象广告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于【】年施行。 A.1985 B.2001 C.1992 D.1995 2、理发店的门口常常挂着三色柱,这是( C )广告形式。 A、口头广告 B、实物广告 C、标记广告 D、招牌广告 3、虚假广告盛行说明市场的观念处于( B ) 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营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4、产品引入期的广告多采用(A ) A、报道式广告 B、劝导式广告 C、提醒式广告 D、竞争式广告. 5、“海尔,中国造!”属于( B )。 A、商品广告 B、企业广告 C、品牌广告 D、观念广告 6、“永芳,世界淡妆之王”这句广告语体现了(A )。 A、反类别定位 B、逆向定位 C、对抗竞争定位 D、改变消费观念定位 7、“最小的投入,最大的收益”作为标题是属于(B )标题。 A.直接标题 B.间接标题 C.复合标题 D.混合标题 8、广告标题“使用电冰箱请注意!”是属于(D )。 A.陈述式广告标题 B.故事式广告标题 C.询问式广告标题 D.祈使式广告标题 9、下列媒体可信度最好的是(D )。

西南政法大学社会学概论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西南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社会学概论 考试范围:社会学导论;社会与文化;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 婚姻与家庭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895年,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的学者是( ) A.康有为 B.严复 C.章太炎 D.谭嗣同 2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 A.社会以群体为基础 B.社会以人为主体 C.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D.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 ) A.社会属性 B.群体属性 C.资源属性 D.价值属性 4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模式 B.文化集丛 C.文化特性 D.文化特质 5在文化的功能中,表现为提供知识和积累成果两方面的是( ) A.反功能 B.价值功能 C.社会导向功能 D.整合功能 6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被称为( ) A.价值观念社会化 B.思维社会化 C.思想社会化 D.文化社会化 7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被称为( ) A.语言 B.符号 C.规范 D.价值观 8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 ) A.社团型 B.传统型 C.法理型 D.礼俗型 9.属于教育制度的显性功能的是( ) A.社会控制功能 B.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C.文凭功能 D.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功能 10.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D) A.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C.文化从 D.文化特质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社会化

17.文化冲突 18.代沟 19.社会互动 20.再社会化 三.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6.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并共享的精神文明成果。() 分析: 17社会化研究的内涵是少年儿童如何学习社会文化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分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21.简述同类婚及其功能。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

Unit 1 Friendship Warming up 1.be good to be good for=do good to be good at 2.following adj. 下面的,下列的 the following+n.=the+n.+below ( 形容词修饰名词放在名词之前,介词或者介词短语修饰名词置于其后 ) 3.add v. add...to... add to add up add up to addition n.in addition=besides +句子 in addition to +n./doing 同类用法联想: because & because of instead & instead of additional adj. 附加的 additionally adv.“而且,其次” “附加给 ..., 除了 ...还有 ...” 4.分数 score grade point mark (full marks) 5.until 6.with 和...一起,附带着,用 without 不... within在...内,不出 ... E.g. write with a pen eat with hands/ spoon/chopsticks/knife and fork He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 He left with the water running. 分析: saying 前无名词,则是主语发出 saying 的动作; running 前有 water,因此是 water 发出 running 的动作,而不是句子的主语 he。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unit1Friendship复习教案

单元要点预览 一、短语归纳 1. 做个好朋友to be a good friend 2. 做下列调查make the following survey 3. 合计总分add up the score 4. 得分get points 5. 心烦意乱地来到学校come to school upset 6. 不理睬铃声ignore the bell 7. 使你那个德国朋友平静下来calm down your German friend 8. 关心你朋友be concerned about your friend(s) 9. 松开了get loose 10. 不得不去户外遛狗have got to walk the dog outdoors 11. 帮他期末考试作弊help him cheat in the end-of-term exam 12. 列出理由make a list of reasons / list the reasons 13. 记下一连串的请求set down a series of requests 14. 根据问卷调查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15. 根据编辑的忠告according to the editor’s advice

16. 为了分担你的困难in order to share your difficulties / troubles 17. 与老板相爱fall in love with the boss 18. 与我的同桌相处融洽get along / on well with my deskmate 19. 关心青少年be concerned about teenagers 20. 为了和老板面对面地交流in order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boss face to face 21. 信任政府trust / believe in the government 22. 经历了太多的战争go through too many wars 23. 相邻的城镇neighboring towns 24. 相邻的国家neighboring countries 二、.词语辨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