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案教学目标

英语教案教学目标

【篇一:英语教案的书写格式与技巧】

教案的书写

1、含义: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预案。即教师为顺利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设计设想。

没有教案,教学盲目,效果不会好。一般来说,高水平教案—高水平教学效果;反之,低水平教案—低水平教学效果

2、特点:

(1)科学性

教案对教材中的概念、定义的表达,对材料、例证的引用,观点见解及其论证,具体授课方法的设计安排,公式的指导,数字都应具有科学性。(基础)

(2)计划性

教案叫课时计划。对每章节教学的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及时间分配,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都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的。

3、基本内容:

(1)教学课题(teaching content/title):授课内容的标题或中心议题(2)课型(lesson type):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

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writing\grammar\oral lesson\ drill lesson\revision

(3) 授课班级(class)\授课教师(teacher)\时间(time)

(4)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而提出的.一般来说表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三方面

知识目标(knowledge)

能力目标(ability)

情感目标/德育目标(emotion/moral)

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and skills)

过程与方法(process and methods)

情感态度、价值观(emotion attitude and view of value)

目标要简单化,解决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问题。必须具体、明确、可落实而不是空泛的、虚无的. 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a.语音,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语音项目;

b.词汇,对不同要求的词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c.主题句的熟练应用,做替换练习,使功能与交际结合练习。

d. 设计好活动形式或是游戏形式。

(5)重难点

重点(important/main/key points)

授课时必须着重讲结合分析的要点。一般情况下,教材的主体内容(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大纲规定、常考的内容、高考要求。注

意突出重点,分清主次,不能孤立重点,以重点带动一般,一般烘

托出重点。

难点(difficult points)

由概念和抽象造成的难,努力使之具体化、形象化。用教具、实验

或具体事例去说明。(subjunctive mood)由复杂造成的难。将难点

分解,逐个解决,各个突破。

(senior bookie unit7 cultural relics get ss to talk about some cultural relics including ways of protecting them)

有的教材中重难点合一,有的不易区分重难点。

重点难点是一节课学习核心和堡垒,处于教学活动中心地位。抓不

住重点、突不破难点,就等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应该下大力气完

成重点任务,突破难点。

(6)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常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

discussion to make ss talk about art and architecture

pair work/group work to make ss practic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role-play

tbl teaching metho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situational approach

audio-lingua methodetc.

(7)教具、教学辅助手段(teaching aids)

blackboardrecordermulti-mediacaicomputerslideprojector

(8)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学过程是把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层次化、环节化、条理化、系统化,使教学活动成为有

机整体的设计过程。教案的核心部分(主体部分),教学的成败与之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教学。

设计顺序: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revision---presentation---consolidation

外语五步教学法:warming-up activities(revisionleading-in)该环节可以使用的方法:

presentation of new materials(呈现、讲授新课) drills(操练) repetition in chorus/in pairs/in groups

practice(实践)

consolidation(巩固)

1、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教学目标要简单化,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先分析教学内容,然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a.语音,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语音项目;

b.词汇,对不同要求的词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c.主题句的熟练应用,做替换练习,使功能与交际结合练习。

d. 设计好活动形式或是游戏形式。

2.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

五步教学法的五步之间前后联系、环环相扣的。

step 1 warm-up activities (revision—复习)

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复习,主要讲两个问题,复习的作用和复习的方法。

1)复习的作用:温故知新(gain the new insight through restudying the old materials)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引新,减小教学的难度。

2)复习的主要方法:

a. objects(实物)

b. pictures(图片)

c. simple blackboard drawings (简笔画)

d. charts (列表)

e. demonstration (表演)

f. summary (总结)

g. questions (设问)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这些复习的方法,激活课堂教学。 step 2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new material(讲授新课)

新课主要讲结构和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如何将新授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我们介绍五种导入的方法:

1)自问自答导入法

2)手指木偶导入法

3)角色表演导入法

4)简笔画导入法

5)实物图片导入法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适当的导入方法进行导入,使我们的

教学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讲授结构的方法有两种:

1)examples and structure (通过例句讲结构)

2)real or ueal situation (真实或非真实情景)

step 3 drill(操练)(oral repetition)

第三步是操练,主要对新课中的结构进行操练。教师要加强对课堂

的控制,采用分级操练的方法:

a. in chorus (齐读):让人人都有机会练习

b. individual (个人):弥补齐读中滥竽充数的缺点

c. in pairs(俩俩):学生两人一组,一问一答,互问互答,连锁问答。

d. in groups (小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操练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以下操练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操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具有针对性;

2) 灵活性原则:教案要有几套操练的方案,根据情况选择;

3) 激发性原则:提问题的时候要面向全体,先提问,后找人回答;

4) 激励性原则:要注意时刻表扬学生,给他们信心;对后进学生要

提问比较容易的问题,一旦答对了,就要表扬,教师的鼓励的目光对学生

来说是最好的奖励,也是最大的鼓舞;

5) 过渡性原则:操练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给学生充分

的信心;

6) 节奏快,密度大:操练的时候要让学生始终在动,让他们有事情

可做。

step 4 practice (实践)

实践主要是针对新课中的功能进行练习的,实践的过程要逐渐放开,由全控到不控: a. controlled(全控):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思路;

b. semi-controlled(半控):教师提供模式,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c. seldom controlled(偶控):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d. free talk(never controlled)(不控):学生进行自由会话。

step 5 consolidation(巩固)

五步教学法的最后一步是巩固,对本课所学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综合

的巩固。巩固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唱歌,游戏,还可以用练习册;

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笔头的。

【篇二:新课标英语教学目标是什么】

新课标英语教学目标是什么?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

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

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

1、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

宽容的态度;

2、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

展的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

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

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

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

氛围。

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

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

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

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

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本《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

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

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

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

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

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

之中。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

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

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

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

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

目标和学习策略。

(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

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

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

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和能力。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

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

师应做到:

1、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

3、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

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

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

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教师

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为此,教师应该做到:

1、准确把握本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

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

2、发展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4、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

5、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6、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九)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英语课程从3年级起开设,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一6年

级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每周不少于四次

教学活动。3、4年级以短课时为主;5、6年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班容量一般不应超过40人/班。

【篇三:英语教案编写】

论英语教案的编写

开始备课时,教师得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计划一个课时?如何遵循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标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课堂教学组织者?怎样最充分地利用课本和各种教学手段?如果教学过程中计划稍有偏离,怎么办?如何知道课上得成功与否?怎样的教案才算是“规范”的?等等等等。本文从教案的格式和备课要领两方面论述这些问题。

一、教案的格式

教案的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好的教案一般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goal):即一堂课最主要的总目标。虽然可以是相当概括的(generalized),却道明了贯穿整堂课的主题。如“了解打电话用语”。

2、教学目的(teaching objectives):即一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详细目标。细列这些条目,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机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预先判断目标是否适度,在课堂结束时或课后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要罗列教学目标,明确写清要求学生做到的是什么,不能太含糊。这里要注意其可行性。比如下列教学目标就太含糊,教师将无法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无法评估其有否达成。

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课后重新审视并评估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

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区分终端目标和分级目标。终端目标是教师测量、评估的最终依据和产物。分级目标是由终端目标分解而来的一个个教学环节的目标。例如:

终端目标(terminal objective):

当然,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已学过的内容等等都会影响到分级目标的制订。

3、教材和教具:列出教材和教具看似小事,但设计好使用策略就意味着教师明确了上课要带什么以及课堂各个环节如何安排。常常有教师去上课忘记带录音机、投影片、挂图、卡片、课堂作业或学生作业本之类的东西。写上要带什么、如何应用会有帮助。

4.教学步骤:这也没有统一格式。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步骤自然不同。即使相同的课型,教材、学生、教学条件不一样,教学步骤也

就不一样。这一部分可包括:

(1)开场白或开场活动、游戏,作为“热身”(warm-up)。

(2)一系列的活动及教学设计。应预先给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两两活动、教师和学生的说话时间等各个环节分配好时间。

(3)结束语。

5、评估(evaluation):怎么知道教学目标有否达成呢?如果不对一堂课的内容进行评估,那么,教师常常是在对教学效果进行主观臆测,而无法被客观的观察和正确的评估所证实。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英语课都要以一个小测验结束,也并不是每节课都得有一个评估

的步骤。评估可以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某些形式的评估要等

到过了一、二天某种能力得以真正建立、内化后再进行。不过,在

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必须对其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估。否则,教师将无法评价学生的得失,从而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也没

有依据来及时调整以后的教学。 6、课外作业(extra-class work):这一说法有别于家庭作业(homework),不一定在家里完成。不过,重要的是,课外作业要精心设计,并向学生讲清,必要时应将作业

内容和要求写在黑板上。

二、备课要领

1、如何开始备课

在教师着手备课之前,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大纲)及教材,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语言需求(language needs),以确定课题和教学目的,作为本节课教学的总目标。再考虑列出1~3条本节课的终端目标,并详细记下。接着,从既定教学目标出发,考虑以何种教学

法理论为指导,例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法、语法翻译法、功能-意念法等等。然后精心挑选、设计练习,确定要做、改、删、增的

练习,列课时计划提纲,再逐步仔细预测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

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可能修改计划、增删内容的教学步骤。在分级

目标中写清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的目的及教学活动。在1999年5月于安徽芜湖举行的全国第二届中学英语竞赛中,参赛教师最常用的活动是默读、复述、讨论、听磁带、朗读、游戏和看录

像带,此外还有人用了句型操练、角色扮演、歌曲和辩论等形式

(见北师大课题组,1999:3)。

2. 变化(variety)、序列(sequencing)、节奏(pacing)和计时(timing)

在考虑各个教学步骤时,或写完整个教案后,教师须从整体上审视

这个课时计划。这里有四点可供参考:

(1)教学技巧上,是否有足够的变化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成功的外语课上总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3. 预测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讲,预测应用某些教学技巧的难易的能力,必须从实践中获得。它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认知移情去体味学

生学习的难易。有的困难是教学活动本身所至,因此,有的活动指

令在备课时就得写清楚。有的教师不写,而上课时不知所云,或讲

不清楚。备课时动笔书写可预先判断指令是否明确,学生理解有否

困难。

另一个困难是语言方面的(linguistic)。如能遵循s. krashen (1985) 的“i+1”的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原则去设计、选择语言

材料,既适当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又不至于太难,这样的语言材

料应当是可取的。问题是,特别到了初二、初三或高中,班内学生

的程度参差不齐。适当注意到个体差异、反馈信息及小组活动或许

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4. 学生个体差异

英语教学过程的“人文主义因素已得到高度重视”(ge, 1999)。随着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第二

届全国中学英语竞赛的启示之一就是“外语教学法改革的重点是‘教法’到‘学法’的战略转移”(胡鉴明,1999:10)。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主张,备课一般应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准,但也应适当照顾两

头的学生。可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教学内容适当包含一些较难或较易的项目,(2)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问不同难度的问题,(3)设计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让全体同学都参与,(4)小组活动中

有意将两头的学生有选择地编排在一起,而将其他水平相当的学生

编排在一起。(5)小组活动或两两活动中教师走动到成绩处于两头的学生中间参与交流。

5. 学生谈话与教师谈话 (student talk and teacher talk)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时间。一般的英语课上,总是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要注意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进行交际。

6. 适应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编写,一般考虑了学习者因素(即年龄、受教育情况、

学习目的等)和教学因素(即教学条件如资金、设备、班级大小等、教育指导理论、教材、学科地位等)。了解这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

中从实际出发,从学习者而不是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7. 讲课笔记

备课有详案、简案之分,一份详案也许有五、六页乃至十几页。带

入课堂的讲课笔记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如拿了“成堆的”详案去上课,眼不离稿,则上课就不大可能充满活力。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

许多教师只用一页篇幅罗列一下授课提纲和部分讲课内容。有的则

喜欢用卡片,像图书索引卡一样。这样做既不至于会陷入“念稿子”

的境地,也不会担心会忘了下一步该做什么。

三、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渠道。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向课内时间要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备课是关键。充分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使之成为教师备

课的必须考虑的内容,对备好课必将起到重要的影响。

参考书目:

brown, h., 1994. teaching by principal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ge bingfang, 1999. a new ar approach for a “language learning anxiety” project. in

christie, a., global anthological journal of action learning. volume 3, issue 2. available on-line at: . krashen, s.,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longman.

北师大外语系课题组,1999。全国第二届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课堂

教学观摩分析报告(下)。《中小学外语教学》第9期,1-4页。

胡鉴明,1999。启示与思考——全国第二届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追记。《中小学外语教学》第8期,9-12页。

中学英语教学法聂光华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简史、大纲和课本

1,熟悉《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见本教材附录)

2,熟悉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的主要特点。(借阅该套

教材,细读教师用书的前言部分)

1)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2)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相结合

3)全面训练,培养能力

4)保证基础,区别要求,减轻负担

5)系列配套,增加复现,富有弹性

第四章中学英语教学原则

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2,教给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他们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

的能力。

1)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用。

2)精讲语言知识、加强语言实践

3)机械操练、有意义操练和交际性操练相结合

3,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要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但在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 4,在英语教学中应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 5,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六章中学英语的听说教学

1, 常用听力训练方式

1)听与视看结合

2)听与动作结合

3)听与说结合

4)听与写结合

2,训练说的常用方式

1)机械练习

2)复用练习

3)活用练习

4)交际性练习

第七章英语阅读教学

1,朗读训练的方式

1)范读

2)教师领读

3)听录音跟读

4)伴随情景的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