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及进展

合集下载

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诊断治疗

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诊断治疗

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诊断治疗当人处于健康状况下,心脏会在一定范围的频率下进行搏动,而心率搏动的冲动来源于窦房结,并且按照一定的程序传到心房与心室。

而患者的心率失常就是患者在心脏搏动的过程中因为多种病因或者诱因导致患者的心脏冲动、频率、节律以及起源部位和传导速度等功能发生异常。

心律失常症状发生以后,需要充分的结合患者心率失常的发生类型及对对人体各器官功能的影响进行及时的诊断治疗,使患者的心率失常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否则将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进一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分析1.1按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分类冲动形成异常:常见的有窦性心律失常和异位心律。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患者的心脏搏动起源于正常的心脏起搏点,即窦房结,但其节律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者是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等等。

而异位心律主要是指患者的心脏搏动不是源于正常的心脏起搏点的窦房结,而是出现了异位心脏搏动,常见的有期前收缩,阵发性的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以及心室颤动等。

冲动传导异常:按照生理性分析包括干扰和房室分离。

按照病理性分析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分支阻滞以及室内阻滞。

而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主要包括预激综合征。

1.2按照速率和部位进行分类按照速率和部位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快速型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别。

2心理失常的诊断在临床中诊断心律失常采用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负荷实验、心室晚电位、心脏电生理检查等多种方法。

(1)通过心电图进行诊断是临床中诊断心律失最常见的无创伤性检查技术,通过清晰准确完整的记录心电图,然后针对心电图进行分析,从而,诊断心房与心室节律是否规则,心房与心室的频率是否一致,PR期间是否处于恒定状态,同时P波与QRS 波群的形态是否正常,并且分析P 波和QRS波群的相互关系。

(2)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小型的便携式心电记录仪,可以24小时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而患者在接受心电图记录心率情况时可以不受检测地点限制,可进行正常活动和工作。

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各型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标准操作规程

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各型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标准操作规程

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各型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标准操作规程(SOP)一、过早搏动1.诊断要点(1)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跳停歇感。

(2)心脏听诊有心搏提前,其后有较长的间歇。

(3)功能性早搏,运动可消失;器质性早搏,运动可使早搏增多。

(4)心电图检查:①P’波提前出现,其后跟随QRS波群及T波,并重叠于前一个心动T波之上,房性②QRS波群及T波提前出现且前无窦性P波,此QRS 波群宽大畸形,T波与主波句相反,QRS时间大于0.12秒,此为室性早搏。

2.治疗要点2.1房室早搏(1)心得安10mg,每日3次。

(2)地高辛0.25mg,每日1次。

(3)安定2.5mg,每日3次。

2.2室性早搏(1)慢心律100mg,每日3次。

(2)心律平100mg,每日3次。

(3)低钾者用氯化钾口服或静点。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诊断要点(1)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心率可达160-220次/分。

(2)有心悸,眩晕,严重者可引起心衰。

(3)心电图检查:①心室率160-220次/分。

②心律规则;③QRS形态为室上性,与窦性下传者相同;④P'波形态异常。

2.治疗要点(1)压迫颈动脉或眼球,有效应立即停止,但老年人不宜用。

(2)西地兰0.4-0.3mg稀释于25%葡萄糖20ml中静脉缓慢注射,无效时,1-2时后再给0.4mg。

(3)异搏停10mg稀释于25%葡萄糖液40ml中静脉缓慢注射。

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诊断要点(1)突然发生,突然消失,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前区疼痛。

心率可达150-200次/分。

(2)心电图检查:①心室率105-200次/分;②心律大致规则;③QRS形态畸形,时间>0.12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④P波为窦性与QRS之间无固定关系。

2.治疗要点(1)利多卡因:首剂50mg稀释后缓慢静注,如无效,5-10分钟可重复,共2-3次。

1-4mg分静滴。

(2)胺碘酮;5-10mg/kg稀释后静脉缓注。

恶性心律失常紧急救治策略及进展课件

恶性心律失常紧急救治策略及进展课件
总结词
紧急电复律
详细描述
该患者因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意识丧失,血压迅速下降,立即进行电复律,成功恢复窦性 心律,患者意识恢复,血压稳定。
案例二:老年女性患者,房颤并发室性停搏
总结词
紧急心肺复苏
详细描述
该患者突发房颤并发室性停搏,立即进行心 肺复苏,同时给予肾上腺素静推,成功恢复 自主心律,患者意识逐渐恢复。
病因
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心肌炎、电解 质紊乱等。
病理机制
心肌细胞膜电位异常、自律性异常、 心脏传导系统障碍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心悸、胸闷、气短、晕厥、抽搐等。
诊断方法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
CHAPTER 02
恶性心律失常紧急救治策略

心肺复苏术
01
02
03
胸外按压
通过有规律的按压胸部, 产生血流,维持重要器官 的氧气供应。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降低心律失常发生 的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及时干预。
日常护理与自我监测
自我监测
学会自我监测心率、心律,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减 少心律失常发作。
保持良好心态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
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但需谨慎使用,避免药物副作用。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栓塞风险。
非药物治疗
植入式心脏除颤器
通过植入式心脏除颤器自动识别并治 疗恶性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通过导管消融技术消除心律失常的病 灶,预防复发。

各类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各类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胺碘酮(可达隆), 索他洛尔, 溴苄胺 IV 钙拮抗剂: 异博定
心律失常的共性问题
• 病因:⑴电解质⑵神经内分泌的激活⑶抗心律 失常药的促心律失常作用
• 临床表现:⑴心悸⑵黑朦、晕厥、意识障碍⑶ 心绞痛、心衰、低血压
• 临床症状的决定因素:⑴心律失常性质⑵患者 心功能储备情况⑶
• 处理原则:⑴病因治疗⑵慎用抗心律失常药⑶ 维持生命体征
心室率,但不能终止 • 对室性心动过速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无作用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 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动过缓 • 窦性停博 • 窦房传导阻滞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正常窦性心律

60 100 / •
P Ⅰ Ⅱ avF avR
PR 0.12 0.20s
② 联① 心 源正
间 期 ~
直 立 , 导 联 倒 置
窦性停搏(窦性静止)
• 临床特点 偶发短暂的窦性停搏,病人可无症 状。频发长时间的窦性停搏,病人可有黑蒙甚 至晕厥发作。
• 心电图特点 ①在窦性心律中,突然出现显著 的长间歇。②长间歇中无P、QRS和T波出现。 (房室传导阻滞)③长间歇与基本PP间期无倍 数关系。(窦房传导阻滞)④长间歇后往往出 现房室交界性或室性早搏。
窦房传导阻滞(窦房阻滞)
• 定义 窦房结P细胞发放的冲动,经移形细胞 传出延迟或传出阻滞。
• 常见原因 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颈动脉窦过敏 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③药物影响 洋地黄、奎尼丁过量
窦房传导阻滞(窦房阻滞)
• 临床特点 病人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停搏感, 阻滞次数多、间歇长者,可有黑蒙、晕厥等严 重症状
病史
▲病史采集需注意的3个方面
• 症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 心动过速史:急性或慢性起病、诱发因素 • 心脏病史

心律失常内科学ppt课件

心律失常内科学ppt课件

室内阻滞
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9
心律失常分类
?病变部位:多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发病机制:多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
10
? 概念 ? 心律失常分类 ? 心律失常诊断 ? 心律失常治疗
11
诊断步骤
1. 认真询问病史,注意有否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及 症状。
2. 查体:注意有否器质性心脏病及其它全身性疾病, 注意心脏大小,有否杂音、三音律及附加音,有 否大小循环瘀血表现等。
概念: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
机制:①折返激动;②触发活动;③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 增高
种类:①房性期前收缩; ②交界性期前收缩; ③室性期 前收缩
18
? 房性期前收缩:
特点:提早出现的P波与窦性不同;P-R>0.12S,QRS与窦 性相同,代偿间期为不完全性
19
?交界性期前收缩:
特点:提早出现的QRS波群与窦性相同,逆行P波可在QRS 波前、中、后,则P'- R<0.12S,=0或R-P'<0.20S,代 偿间期多为不完全性。
20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⒈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难 点
心律失常
1. 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图形诊断标准 2. 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1. 心律失常的产生机制 2. 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 3. 不同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本课题新进展 复习思考题
1. 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2.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的应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3. 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心脏 X线、超声心动图、 心电 图、动态心电图、 肝肾功能、电解质及 T3、T4、 TSH等。

心律失常的名词解释

心律失常的名词解释

心律失常的名词解释心律失常,即心脏的节律发生异常,无论是过快、过慢还是不规则,都可能引起身体不适甚至危险。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心律失常可以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和特点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

1. 窦性心律失常:指心脏的起搏点在窦房结失常激动,表现为心律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比如窦速过快 syndrome、窦性心动过缓等。

2. 房性心律失常:指心脏的起搏点在心房内发生异常激动,导致心律不齐。

这类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和早搏等。

3. 室性心律失常:指心脏的起搏点在心室内发生异常激动,也就是说心室肌的激动不受控制。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心室颤动等。

二、心律失常的危害心律失常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各种危害,可能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后果。

此外,某些心律失常还会出现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等症状。

虽然心律失常的危害性很大,但很多情况下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

部分患者可能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或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有心律失常。

所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三、心律失常的原因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器质性疾病、药物作用、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导致心律异常。

2. 冠心病: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病理改变,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3. 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心脏糖苷类、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4.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扩大,增加心律异常的发生风险。

5. 饮食不当: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四、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的诊断通常需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事件记录仪、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检查结果来确定具体的诊断。

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
为了预防射频消融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规范手术操 作、加强术后管理等。
并发症处理措施
尽管采取了预防措施,但射频消融治疗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包填塞、心脏穿孔、血栓形成等。一旦出 现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心包穿刺引流、心脏修补、溶栓治疗等,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柔性导管
使用柔性材料制造导管, 增加导管在心脏内的适应 性和稳定性,提高消融精 度。
冷却电极
在电极周围设置冷却系统, 降低消融过程中的温度, 减少心肌组织损伤。
能量传递方式优化
高频能量
采用高频交流电作为消融能量, 提高消融效率,减少心肌组织损
伤。
脉冲能量
使用脉冲式能量传递方式,减少能 量在心肌组织中的停留时间,降低 心肌损伤风险。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 肌病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药物 使用(如洋地黄类药物等)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以及精神压 力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可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病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05
临床实践与效果评估
适应症范围扩展情况
射频消融治疗适应症范围不断扩展
从最初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简单心律失常,到心房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均可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适应症扩展的原因
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射频消融治疗 的适应症范围逐渐扩展。
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通 过程 控电刺激不仅 可诱发快速 性和缓 慢性心律失 常 的发生 ,而且可进 行心律 失常 的治疗 。对 药物治疗 无效 的 血流 动力学稳定 的心动过 速 .程控 电刺激是一种安 全 、有 效 、较为简便 的治 疗心动过速 的方法 。心腔内心 电图和程 控 电刺激加在一起 称为心脏 电生 理检查 。 自射频 消融开展 以来 ,心脏 电生理检查得 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 ,不仅成 为一 种检查方法 ,而且成 为心脏 电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 。
维普资讯
新医学 2 0 0 2年 3月第 3 3卷第 3期
l5 3
心 律 失 常
心律 失常的诊 断和治疗进展
上 海 第二 医科 太 学附 属 第 九凡 民 医院
图可对绝大多数正在发生的心律失常作 出正确诊断 。
27 . 程 控 电刺 激
率法 能进行 心律 失常分 析和电治疗 。但 其缺 点是 :① 插 人食管电极和电刺激时病人均有不适感 ;②食管 电极心电
图图象较不清晰 ;②电治疗有效性较低 。 目前较少应用。 3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3 1 药物 治 疗
即 H lr 查 、 属 于 心 电 图 在 时 间 上 的 延 续 , 是 一 种 ot 检 e
2 6 心 脏 内心 电 图 .
剂 ,如利多 卡因 普 罗帕 酮 、胺碘酮等 ;③ 从快速性心律
失常的发生 机制来选择用 药 ,其发生机 制丹 为折返激动 、 自律性增 高和后除极 .对 折返激动第一 类至第 四类药物均 有效 ,但第 一类和第 三类 药物疗效较好 , 自律性增高可用 第 二类 、第 一类药物 ,第三 类药 物疗效 差 ,对后除授第 四 类药物疗 效好 .维拉 帕米 对后除极 引起 的室性心律失 常有 特效 .当心律失常用其他 药物无效 时 ,如判断可能为后 除 极 引起 ,可换用维拉 帕米 .可根据 常规 心电图对快速性 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