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第三部分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第三部分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第三部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一、时代特征

19世纪 80年代—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和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1、世界:①西方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 70 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至帝国主义阶段②侵略性大大增强,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③其后帝国主义开始了内部的争夺,开始了世界大战的酝酿;

2、中国:初步近代化成果受到严峻考验,外国侵略的加剧促使中国社会各阶层做出自己的选择。

(1)政治: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及《辛丑条约》、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

(3)文化:认同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制度?),维新派选择君主立宪,革命派选择旧三民主义。

二、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

1、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的进步使列强对于生产要素更加渴求。

2、侵略性大大增强,瓜分世界

日本 1874年,即意图染指台湾。

法国 1884年,侵略中国西南地区。

3、为了更多的获取经济利益,帝国主义开始由商品输出为主逐渐过渡到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可以更直接有效的利用当地的生产要素,同时也必然需求在政治上更严密的控制被侵略国家。

设厂、开矿、筑路、建银行,都是资本输出的典型手段,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这些相关需求都得到了明显体现。

三、两条此阶段历史线索

1、时序性历史线索(此阶段事件非常密集,注意记忆):

(1)列强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完成),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侵略性加强;

(2)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充当侵略急先锋,战后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获取巨大利益并作出侵略示范;

(3)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为戊戌变法提供经济基础,维新思想也随之发展;

(4)其余列强接踵而至,掀起瓜分中国狂潮(1897年);

(5)中国到达亡国边缘,清政府政治、经济、外交,全面陷入危机,维新派戊戌变法(1898年);

(6)变法失败后,保守派得势,与民族危机加深后中国民众的反抗精神合流,义和团运动爆发(1900年);

(7)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失败,《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

(8)清政府挽救统治的最后尝试,清末新政(1901年);

(9)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使国人普遍不满,早已出现的革命派借此机会,迅速发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2、专题性历史线索:

(1)侵略史:

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半殖民化的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半半社会的完全形成。

(2)反抗和探索史: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的反抗。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反抗和探索。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抗和探索。

三、中日甲午战争

1、总评:

(1)传统阶级史观: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侵略性大大加强,日本为侵略急先锋,因清政府代表的地主阶级的腐朽落后而导致中国失败;

(2)近代化史观:两国一代人的近代化成果的较量和检验,中国部分学习——?洋务运动?,日本的全面学习——?明治维新?。

三、中日甲午战争

2、背景:

(1)仍停留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外强中干,为他人所觊觎;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自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尤其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都决定其必然对外扩张,地缘政治又决定其侵略必然指向西方的朝鲜和中国。

(3)西方列强默许。

三、中日甲午战争

3、过程:

(1)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

(2)战争开端——丰岛偷袭。

(3)最大战役——黄海海战。

(4)战争结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屈膝投降。

(5)余韵——《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的台湾保卫战(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黑旗军抗日、丘逢甲、徐骧组织义军五个月消灭日军主力部队近卫师团一半兵力)。

陆战没啥说的,就是一路败退,平壤战役中左宝贵牺牲要了解下。

三、中日甲午战争

3、《马关条约》

(1)内容:

①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②赔款——两亿两白银。

③开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④资本输出——允许日本人在中国设厂并且产品免收内地税(帝国主义时代对外侵略

重要特点)。

⑤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控制。

注:因日本取得了过大的利益,列强,尤其是俄国逼迫其放弃辽东半岛,清政府付出了三千万?赎辽费?,也就是实际甲午战争中国总赔款两亿三千万,辽东未割让。

(2)影响,总评: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①巨额赔款加重国家财政和人民负担。

②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注意二鸦只能说深入长江)。

③允许外国在华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注意:?加深?和?大大加深?都是?半殖民化?;?开始?和?完全形成?都是?半殖民化半封建社会?,

不存在?加深半半社会?这个说法,因为封建化是无法加深的。

4、甲午战争影响:

甲午战争上承世界这一时期的新变化,中接中日两个亚洲大国的近代化成果检验,下启战后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剧烈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变革,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极核心的历史事件。

(1)领土、主权严重损失。

(2)台湾被殖民 50年,产生分离大陆的情绪。

(3)日本实力和野心更加膨胀,未来继续侵华。

(4)刺激列强接踵而至。

(5)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6)部分的现代化破产,两种变革声音出现(该全面变——戊戌变法;一点都不该变——义和团)。

(7)极大刺激西方列强,尤其三国干涉还辽后,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中国人救亡图存。

四、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初步发展?是特有名词,特指甲午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发展原因:

(1)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不能说清政府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这只是客观结果)。

(2)《马关条约》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注意:从这个角度理解,《马关条约》又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且这都是课本原话。究竟应试时是答?阻碍?还是?促进?,一是把课本给的话背全,二是看试题情景和资料导向判断)。

(3)社会进步,更多国人和资产阶级投身实业救国。

3、表现:①民族资本总量激增②商办企业增加和扩大规模③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④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投身实业(张謇起步于?初步发展?阶段,兴盛于?短暂春天?,贯穿两个阶段,大生纱厂)。

五、瓜分中国的狂潮

1、背景:

(1)根本原因: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侵略性大大加强,渴求更多生产要素。(2)直接原因:《马关条约》刺激,日本揭露中国虚弱本质。

注意:这里从逻辑上应该是接在甲午战争之后,但从时间(1897年)上与维新思想的发展同时,对刺

激维新变法有着作用。

2、表现:

(1)1897年,以德国强占胶州湾为起始,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2)继续资本输出,设厂、开矿、银行、筑路。

(3)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缓和列强内部矛盾,共同瓜分中国,也有美国经济实力强,经济竞争有利的考虑。

六、戊戌变法

1、背景:

(1)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引发的民族危机,迫使国人救亡图存。

(2)维新思想的传播,公车上书,维新思想进入实践。

(3)清政府统治危机,放宽民间设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变法提供阶级基础。

2、维新思想:

整体上来说,维新思想倾向于全面学习西方,尤其是主张在政治上学习西方民主制度中的君主立宪制,这是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最大区别;

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区别在于维新派主张①以从上至下的改良方式,与清政府合作②建立君主立宪①革命派则主张以暴力革命打到清政府②建立民主共和国。

3、维新派代表人物:

(1)早期:王韬、郑观应、冯桂芬。

最初认同中体西用,主张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后伴随着时代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自身对西方的了解增多而导致思想的进步,越来越主张政治上的革新(带有君主立宪思想);

尤其郑观应的与外国进行的?商战?思想颇为著名。

(2)康有为:

①自康有为开始,维新派有了自己的系统理论。

②《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将被封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之为伪书,并说孔子是改制的先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③康还有自己的社会发展论,将整个社会解释为必经?据乱世?(类比君主专制)、?升平世?(小康,类比君主立宪)和?太平世?(大康,类比民主共和),论证中国正处于?据乱世?,所以应去?升平世?。

这种综合中国古代和近代世界的理想主义观念,对近现代影响深远。

④设立万木草堂,宣传维新理论。

注意: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故资产阶级力量弱。康有为又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再加之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同时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会失败。因此康有为的思想呈现出以下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权威论证资产阶级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了解:康的思想中有废除国家、废除私有制、人类平等等观念,对青年毛泽东有很大影响。

(3)梁启超:①办《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②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③兴民权是其思想核心,办《新民丛报》,提出?新民?是走向民主政治的第一步。

(基本可以说梁是中国近代最早意识到民主政治必须建立在公民社会基础之上的思想家)

(4)严复:翻译《天演论》,论证不变法将会亡国灭种,社会进化论对于推动近代中国的观念革新有着正面作用。

5)谭嗣同:代表作《仁学》,提出?冲破君主罗网?,批判专制君权和宗法礼教,号召人们同封建势力决裂,并提倡男女平等。

注意:

维新思想兴起后,与包括洋务派的顽固势力进行了论战,主要集中在是否应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是近代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焦点在: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改革教育体制。4、从理论到实践:

甲午战争带来的民族危机,刺痛国人,人心思变,维新思想由理论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实践:

(1)标志:公车上书,1895年,主张拒签《马关条约》,变法自强。

(2)康组织强学会、办报《中外记闻》,梁办《时务报》(《变法通议》发表于此报),进行维新宣传,引发社会反响,维新变法新局面形成。

5、维新导火索

(1)1897年开始的瓜分狂潮给予整个中国社会强烈刺激。

(2)康《上清帝第六书》,又称《应诏统筹全局折》,得到光绪认同。

(3)1898年康组织保国会,各地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等相继建立,变法思潮激荡全国。

6、百日维新

(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2)方式:发布一系列诏书,除湖南外,大部地区根本未实行。

(3)内容:

①政治:鼓励上书言事,精简旧机构;

②经济:设农工商总局,鼓励其发展,提倡私人办厂,取消旗人国家供养;

③文教:建新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代表),废八股,准许民办报馆和学会;

④军事:裁汰旧军,建立新式军队;

⑤用人:任命维新人士,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为军机章京(与军机处形成知识衔接,小臣大权)。

注:整体上,就是全面的向西方,尤其是日本学习,值得注意的是维新派的核心观点是追求君主立宪,但由于旧势力的强大,变法实际内容中并没有立宪法、开国会的内容。饶是如此,也已经遭到了保守的文化心态和既得利益的旧政治势力的双重围攻。

(4)失败: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旧势力的代表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光绪被囚禁,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被问斩。

7、变法失败原因:

(1)根本: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弱小导致维新势力弱小,相对封建势力强大。(2)缺乏组织,脱离群众,只能寄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3)政治经验不足,意图以密集的诏书推动新政,过急且无实效。

(4)局限性:康梁维新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8、变法意义

(1)唯一保留的成果: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

(2)影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①政治: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尝试,也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②经济: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③文化: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民众的觉醒和爱国思想。

④社会生活: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摒弃陋俗,兴女学。

七、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化了各种矛盾(政治上强租土地、经济侵略破坏国人生计、文化上西方的基督教扩张主义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清政府戊戌变法后保守派得势,意图

利用义和团?灭洋?。

(2)目标:?扶清灭洋?,支持清政府,反对帝国主义(口号就是扶清灭洋,扶清能得到清政府支持,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有利于动员群众,但会出现盲目排外。这个口号整体上反

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广大农民无法突破皇权主义的束缚)。

(3)特点:

①盲目排外;

②以传统文化中的刀枪不入、‘神道’为武器,反对外来侵略;

③爱国与扶清没有区别。

(4)评价:

总评——反帝的目标完全正确,手法则错误,同时反映了农民阶级坚决反抗的进步性和缺乏先进文化理论指导的局限性;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可以说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重要原因。

正面——反帝爱国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之爱国热情;

负面——意图彻底消灭西方的一切,带有愚昧色彩,违背近代化历史发展规律;寄望与腐朽的清政府。

2、八国联军

(1)背景:借口镇压义和团侵略中国。

(2)过程: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匈八国联军由天津入侵,攻克北京,对北京进行八国分区占领并烧杀抢掠,慈禧、光绪狼狈逃往西安,颁布‘剿匪谕旨’。

(3)《辛丑条约》:

内容:

①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抵押(侮辱性赔款,一人一两,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赔款,增加人民负担,并且关税和盐税受帝国主义控制)。

②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不准中国人居住,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官吏辖区如果发生类似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便利对清政府直接控制,镇压人民)。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标志清政府的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评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帝国主义各个时期的侵华特征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了列强侵华的目的。

(2)列强的侵华呈逐步升级的趋势:

①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也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

转移的变化趋势。

②从战争的规模来看,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③从侵华的方式、手段来看,经历了以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从武装侵略到控制清政府?以华制

华?的变化。

④从影响来看,列强获取的政治、经济权益逐步增多,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强。

2.影响

(1)对西方而言:侵华实质是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矛盾。

(2)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①一方面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具体表现在对人民基本生存权、政治、经济上的破坏。②另一方面,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多种史观角度:

1.革命史观: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列强对华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因而中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获得独立发展。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先进中国人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增强。

2.文明史观:列强侵略,破坏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同时客观上使中国接触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促使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3.现代化史观: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列强的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不能夸大西方列强侵华的客观积极作用。

4.整体史观: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5.社会史观: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社会习俗也传入中国,冲击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八、清末新政

1、背景:

(1)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2)革命运动高涨,清政府不得不最后挣扎。

2、作为:

(1)实际照搬戊戌变法内容,较全面的向西方学习。

(2)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这是一部仿照日本式的确定君权至上的落后宪法。

(3)成立内阁(史称皇族内阁)。

(4)在文教、经济、法律诸多方面,进行了近代化尝试(以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为典型史实)。

3、评价:

(1)对近代化有所推动。

(2)经济困难情况下,改革加重民众经济负担(以引发四川保路运动为典型史实)。

新政的成就

阶级史观:新政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而采取的骗局。

文明史观:新政客观上在政治(宪法和内阁)、外交(学习近代外交)、教育(废除科举制)、法律(法律体系向西方学习)、经济(发展工商业)等等诸多方面,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其实本质上两种史观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

注意:其实新政成就以废除科举制和将法律体系西方化为最典型成就,不过课本未提及,但新高考考过。

(3)1905年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轨道,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中国人能在传统认为只有西方人才能做好的工程领域成功,这在当时对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有所促进。

整体了解新政、预备立宪:

清王朝在义和团运动中几乎垮台,为了获取帝国主义扶植,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并欺骗人民,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发布‘罪己诏’和‘改革’谕旨。

①改革官制:1901应帝国主义要求,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3年设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设练兵处,后来与兵部合并,改为陆军部,自隋唐沿袭下来的传统六部至此瓦解。裁汰胥吏差役,停止捐纳实官,废除勒索性陋规。但这种裁旧衙门,添新衙门的官制改革,丝毫没有触动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也没能割除清政府的腐败,整顿吏治流于一纸空文。

②改革兵制:1901年下令停止武举,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仿造西法练兵,1902年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湖广总督张之洞练成‘湖北常备军’,成为全国练兵的样板,预计练兵36镇,每镇1.25万人,但除了袁世凯练成北洋六镇外,大都没有完成。这些新编的‘常备军’泛称新军,为争夺新军指挥权激化了满汉矛盾,而且由于新军大多选用一些具有文化知识的士兵,这样就为辛亥知识分子的活动提供了条件,最终使新军成为一支反清的力量。

③改革学制: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1905年下令从1906年开始,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种学制改革,使得留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清政府统治者改革学制本意在于培养既忠于朝廷,又懂得西学的候补官员,指导思想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范畴,也三令五申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忠孝为本,但学生们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西学之后,感受民族危机的刺激,逐渐走向了朝廷对立面。

④奖励工商:主要为工商业的振兴立法和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以奖励,但其实清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振兴实业的实际措施,如严重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厘金制度便没有什么变化。

总体来说:新政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显得支离,拖沓,缺乏总体目标,其根本问题在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从朝廷到地方体现封建专制的整套统治机构,丝毫没有触动,新式学堂知识新瓶装旧酒。筹办新政需要经费又开始乱增税种,多方搜刮不足的情况下,只好让各地官吏自己抽税,使得官场上贪污勒索肆无忌惮,没有可靠的财政来源,新政自然步履维艰。

预备立宪:民主革命运动使清朝统治者感到不能照旧统治下去啦,于是宣布‘预备立宪’,而日俄战争以里立宪的日本战胜,立宪的呼声更高。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可以‘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清政府正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即实行宪政,应先从改革官制入手,厘定法律,广兴教育,清理财政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但其实清朝统治者慈禧太后抱着敷衍拖延的态度,只求安度晚年,满族亲贵则企图巩固特权,削弱地方督抚的权势,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汉族官僚企图借立宪限制满族亲贵的权势。而且中央官制的改革碰到许多权位,饭碗的问题,于是又有了五不议之说,军机处,内务府,翰林院,八旗,太监不议,所以说官制改革除变更几个名称,合并几个衙门,并无多大意义。预备立宪不仅有名无实,而且显露出满洲贵族借立宪以集权的种种迹象,引起各省官绅的普遍不满,于是发动了召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作为对情愿运动的回应,清政府与1908年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但《钦定宪法大纲》以保障君上大权为核心,这些自然不能令人满意。1908年11月慈禧和光绪先后死去,溥仪即为,溥仪之父醇亲王载沣摄政,他罢免袁世凯后,宣示‘预备立宪,维新图志’,1909年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作为省议会的预备,咨议局还不是省议会,有建议职能而没有立法和监督的职能,但在绝大多数省份的咨议局资产阶级改良派占据优势,通过咨议局改良派取得了‘国民代表’的合法资格,成为清末一支极为活跃的政治力量,1910年10月资政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常年会,议员分民选和钦选两种,各98人,但正副总裁由特旨简充,所以‘钦选’议员占多数,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意的法定机构。而且钦选议员在文化教育程度和对民主的理解方面远不如民选议员,往往呆若木鸡,这些对于长期生活在封建专制下的中国人来说,

也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咨议局和资政院的开设,是载沣迎合立宪潮流的一面,他还有另一面即力图集中权利于皇室,例如1911年5月组成所谓责任内阁,共十三人,其中汉族四人,满族九人,而九人中皇族又占了五人,这届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由此可见,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实质上这只是一场骗局。

辛亥革命

1、背景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民族危机严重、《辛丑条约》之后,中国已完全陷入半半社会。

(3)清政府镇压戊戌变法、盲目支持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新政为己之私利而扭曲,都将越来越多的人推到了反对面。

2、革命准备:

(1)革命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①1905年,中国同盟会建立,孙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

②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③内容: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代表反对民族压迫的需求;

民权(创立民国)——政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建立政权的问题,最能反映其民主思想,学习了西方近代的民主思想;

民生(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土地公民共享,要求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这是孙结合中国古代平等思想和中国农业社会对土地的渴求,对于革命取得政权后进一步工作的前瞻性思考)。

④进步意义: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建立民国)、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c、是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的理论指导。

⑤旧三民主义局限:a、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易被理解为排满;b、民权主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抽象地提‘自由平等博爱’没有真正实现人民主权c、民生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

深一步了解三民主义:

a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

b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思想特色的部分,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其经济纲领中最重要、最先进的方案。

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⑥五权分立:孙还结合中国传统将三民主义扩展为五权分立,增加了考试权与监察权。

(2)革命组织:

①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革命宣传和早期起义:

a宣传:

①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语言通俗易懂,号召人民参加革命。

②邹容《革命军》最富煽动性的语言,号召革命。

③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共和,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c起义:

1900年惠州起义,许多人开始称孙中山等人,不再是叛乱者,而是革命者。1905年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同盟会领导第一次大起义。

1911年黄花岗起义,鼓舞全国人民,加速革命进程。

3、武昌起义

(1)1911年,清政府的?皇族内阁?令立宪派巨大失望;?铁路国有?令民众巨大失望,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原本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然后在卖给外国,同时却又未能解决如何补偿民间损失的问题,尤其四川补偿最不合理,于是四川开始,引

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

(2)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武昌空虚,借此机会,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发动武昌起义,武昌独立(武昌起义的组织力量:文学社和共进会,主体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两个典型人物:熊秉坤、金兆龙。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初期政

治口号?五族共和?)。

(3)积聚的矛盾大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的全国统治土崩瓦解。

4、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随后建立了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各部实权掌握在同盟会员手中,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资本主义的法令。

5、1912年,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①制定宪法,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要求②巩固民国,限制很可能成为正式总统的袁世凯。

(2)内容

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等。

②三权分立:仿照美国三权分立,实行立法(参议院),行政(总统),司法(法院)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其实孙中山在其中又加入了考试和监察,若说五权分立也可以。

③责任内阁: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的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生效。

④参议院拥有立法权的同时也有权选举、弹劾临时大总统;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3)评价:①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②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宪法,尤其是美国宪法基本精神③以法律否定封建专制,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该约法需要从历史时代背景、政治本身及法律三个角度理解)④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想凭借一纸空文来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达到的。

补:全面认识此约法。

(1)国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主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3)政治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4)权利:政治上:民主、自由的权利。经济上: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5)政体:责任内阁制。

6、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帝国主义假借?中立?之名,一面军舰开往武汉,一面寻找新的在华利益的代言人。

(2)袁世凯?众望所归?,经过?南北议和?,取代孙成为?临时大总统?:

取代原因:

①袁控制北洋新军。

②利用革命党人的软弱天真和清政府的无力,同时讹诈革命党和清政府。

③符合保护帝国主义利益的要求。

④革命阵营中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帮助。

7、辛亥革命意义

(1)性质: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结果:①推翻清王朝②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③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人民获得一些民主权利②民主共和深入人心③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④灭亡了清政府,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没有结束中国的半半社会。

(4)局限:由于资产阶级妥协性(如纲领不彻底,政党不坚强,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必然的造成辛亥革命①动员民众不足②对帝国主义和袁世凯抱有幻想,而导致成果被篡夺。

不同史观看待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

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是近代一次政治民主化的革命。

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引进西方工业文明,促使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明发展。

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变革,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使民主共和的念头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 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 第一,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三,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

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二,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第三,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第四,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浅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教训

浅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教训 聂冰晨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阳111000) 内容提要: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他对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辛亥革命已过去百年,百年之中,对于它的评价层出不穷,褒贬不一。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它已成为过去。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只有从其中借鉴到避免我们再次重蹈覆者的经验,才是我们学习、评论辛亥革命最应该做的事情。 关键词:辛亥革命历史成败借鉴学习 功过自有后人评 辛亥革命已过百年,当年之人,或许都已远逝,他们或留名历史或无闻于人们心中或被人们唾骂,但百年之后,他们都已化作尘土;当年之物,或孤独的陈列于博物馆或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或留下了一段往事的印记或抹去了这段历史的踪迹;当年之事,流传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思索、去总结。历史终归历史,后人之论或以偏概全,或无中生有,或模棱两可,不一而足,但终究是后人之作,无法亲身经历当时之事,不能感受当时之情,只能以现代的思想、背景以及历史事件其后的发展来评论,对错不知,褒贬由心。 功过自有后人评,可后人又怎能身临其境的评价当时之事呢? 不管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也不管辛亥革命在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发展还是在另一方面阻碍中国进步。无论平民还是伟人评价辛亥革命,无论从全局还是从某一方面讨论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是在历史上发生过辛亥革命!为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一段不能抹灭的印迹,让我们记得辛亥革命的存在。 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历史巨变 不论从全局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还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推动中国发展。也不论辛亥革命最终未完成反帝的目标、民主难以实现,还是辛亥革命政治不稳、经济不能维持、思想混乱。但总而言之,没有辛亥革命,或许中国的进步还得推迟几年,也或许中国受奴役的现实一直存在,中国终究由大变小,由强变弱。也同样由于辛亥革命,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是是非非,我们无法客观的评价辛亥革命,我们也就只能谈谈它的功,议议它的过。功过不相抵,它的发生改变了什么,造成了什么,我们后人只能叙述而不能妄下结论。或许他的发生根本没有成功对错之分,不身临其境,不大局旁观,我闷又怎能正确的评价它。大谈,空谈,漫谈,它依旧发生,结果是不变的,我们妄加议论又有何用。历史为鉴,我们后人不需要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过程,一个让我们后人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想的过程,一个让我们能有前车之鉴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无价值、无意义的结论。1910年3月21日孙中山向黄兴提议再次发动广州起义。 1910年3月孙中山在旧金山设美洲同盟总会(又称同盟会美国总支部)。同年6月16日湖北革命党人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同年9月18日资政院开院。同年10月3日《民立报》在上海创刊。同年10月11日国会请愿代表团发起第二次请愿,分别向资政院和载卫上书。同年10月清廷发布上谕,将预备立宪期限由九年改为五年。同年11月4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会议,布置广州起义。同年1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负责筹划和组织广州起义。同年4月8日温生才击丝广州将军孚琦,温被捕遇害。同年4月27日黄兴等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同年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

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教训

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教训2007-04-15 15:59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是由民族危机加深以及社会矛盾激化而引起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有着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它是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的巨变,促进了民族觉醒。但是,它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所以,也可以说是一场失败了的革命。在此,我主要论述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一面,以及它的失败所带来的历史教训。 辛亥革命由于袁世凯窃国而流产。我认为其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不可能允许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一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也不会允许其建国而危害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联合起来绞杀了这场革命。 2.从主观方面来说,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革命党人甚至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天真的幻想,企图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略中国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平均地权”的主张未能实行,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不能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内部较松懈复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资本主义在中国先天畸形,后天发育不良,没有强大的力量来完成革命,一方面要依赖外国资本主义的,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敢也不想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方面又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阵营,甚至拱手把政权让给了袁世凯,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同盟会对暂时被迫承认共和制度的投机革命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斗争不力,致使立宪派和旧官僚采用“和平篡权”或“政变篡权”的方式,先后窃夺了许多起义省的领导权。一些掌了权的革命党人,也很快丧失革命意志,甚至蜕变成新的官僚政客。在这种情况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的政令军令,无法贯彻执行,甚至公开遭到违抗,致使南京临时政府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重重困难。孙中山积极主张用武力统一中国的北伐,就是因为受到多方掣肘,不得不半途而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还表现在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惧怕群众的革命斗争。对农民的自发斗争,不仅不积极支持,反而多方限制,甚至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由于严重脱离农民群众,得不到民主革命主力军的支持,因而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在内外反动势力的逼迫下,只得妥协退让,将用鲜血换来的革命政权拱手让给封建势力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袁世凯,使辛亥革命的成果付诸东流。 3.在军事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党缺乏统一的战略部署和积极进攻的精神,这既是资产阶级本质的弱点的表现,也是辛亥革命以妥协告终的重要原因。如武昌起义前,缺乏全国起义的周密计划和部署,武昌首义成功及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后,又未能实行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致使武汉的革命军不能及时得到其它各地切实有力的支援。在武汉的革命军方面,由于领导权没有完全掌握在真正的革命者手中,并缺乏革命的军事指挥经验,因而在面临优势清军进攻的严峻形势下,未能实行如恩格斯在总结历史上起义经验时所指出的那种方针:“起义一旦开始,就必须以最大的决心行动起来并采取进攻”①,以致陷于被动境地。例如,起义军在攻占由残敌据守的刘家庙之后,未能及时集中兵力攻歼初到滠口一带的北洋军先头部队。又如,当北洋军分批南下,向汉口逼近时,除湖南外,其它各省均未及时出兵配合。湖北省的革命党人,也未及时将本省各处起义武装统一起来,尤其不懂得将积极反清的农民群众组

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之比较

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之比较 10级国贸班汪铃怡 15100121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此基础之上,爆发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经过学习,不难发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历史背景方面: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是甲午战争惨败,民族危机加深;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新兴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传播。而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两次运动在历史背景方面的相同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社会矛盾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民族资产阶级是两次运动的阶级基础。 在革命与改良方面: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采取了“公车上书”,著书立说,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行动宣传维新变法。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认为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性。 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孙中山决心以革命方法推翻清王朝统治,发动了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三民主义。革命派认为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在历史意义方面: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贯穿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政治经济领域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变法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 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体现在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公共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解放,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历史意义上也有共同点。两个运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两个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戊戌变法是因为保守势力的扼杀而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也失败。 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派的镇压;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封建势力的强大;维新派没有去发动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另外,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群众。 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核

浅谈对辛亥革命的感悟

浅谈对辛亥革命的感悟 ————《1911再读辛亥》观后感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里程碑。毋庸置疑,其意义和影响是历史性的,其作用是空前的。而我想谈的,只是自己对辛亥革命的一点感悟而已。 戊戌变法失败后,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则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加紧收刮民脂民膏,地方官吏也趁火打铁。因而各地的反抗斗争也日益渐起,反洋教斗争,抗捐、抗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还有些会党的起事,拒俄等爱国运动,保路运动等等。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主要角色登上政治舞台,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应运而生。 可以说,辛亥革命个爆发是必然的,以孙中山为首的热血青年开始探索中国的道路。他们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对世界形势和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革命纲领,还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广州起义。革命的时机渐渐成熟,革命者决定发动大规模起义,由于各种原因,起义一再更改,这也说明同盟会内部组织松懈、派系纷杂,这也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

的失败。武昌起义成功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而后,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经获得的政权,这又表明了资产阶级革命党的软弱性和妥协态度,革命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孙中山回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取得巨大的成功后,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妥协性以及软弱的态度,使得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而起初,孙中山企图用《临时约法》来约束袁世凯,这充分显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而同盟会内部的松懈的组织,没有统一稳定的领导核心,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能让真正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站起来,使得辛亥革命最终走向失败。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先驱的不折不挠的精神,为中国近代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于他们的缺点,更让后来的革命者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试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相关阅读】 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刻,在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些原因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没有走群众路线。 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是因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在当时,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经济上,赋税沉重。田主之下,另有征税之人,佃民于输租田主外,必兼有所酬,则所谓十分取五者,但是田主之正税已耳。征税之人所私取,又必五分而取二。则是农民终岁勤动,仍无以赡养其身家也。①在政治上,地主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也极为的残

暴。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开设工厂。帝国主义还加强了政治控制和宗教渗透,所以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运动以及一些对帝国主义的抗爆运动此起彼伏。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幻想获得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革命党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更没有意识到推翻封建主义就务必打倒帝国主义。他们既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也没有坚决的反帝行为,而是以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来乞求换得支持。他们虽然也提出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但地主的土地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农民没有可分的土地,实际上根本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句话,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革命党人在制定革命纲领时,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没有思考基层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二、辛亥革命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没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看不到人民群众是革命力量的活水源泉,是革命胜利的必备条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革命党人对工农人民群众存在偏见。革命党人认为下等社会是无知的,如果没有他们这类中等社会的代表的提挈,那就只会盲目破坏。而一旦清朝覆亡之势已定,他们就觉得下等社会的使命即算完成,此后的一切只须依照他们的意愿有秩序地开展就行了。因此各省革命党人发布的文告中,不是号召工农群众向地主豪绅、向帝国主义开展斗争,而是要求各人照旧做事,各人要守本分②。 其次,革命党人与工农关系恶化。武昌起义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一些州县的贫苦农民起而抗租拒债,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根基。在各反正省区,个性是立宪派、旧官僚控制的省区,却先后出现了军政府镇压工农群众事件。湖南都督谭廷闿对地主豪绅宛如菩萨,对工农群众则是屠夫。对于各地城乡劳动群众广泛开展的抗租斗争和其他形式的反剥削、反压迫斗争,反正各省的革命党人却感如芒在背,镇压也最力。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如同鲁迅在《阿q正传》中所描述的不准革命闹剧,民众被排除在革命之外。革命党人对地主土绅实行保护主义,甚至依靠地主土绅来维持秩序。而往日同一条战线的盟友工农群众和会党,却成了防范和镇压的对象,导致革命党人和工农关系不断恶化。 总之,革命党人不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关键是没能正确地认识和相信人民群众以及其强大的力量。革命党人不是用心地组织和引导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而是运用武装力量去镇压起来革命的人民群众,严重阻碍了人民大众革命力量的发挥,加之对工农不正确的认识,严重减弱了人民大众革命的用心性。正如毛泽东所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那么,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现在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这两个方面同时存在。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它的成功和失败呢? 辛亥革命爆发的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原因,就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而清政府居然对此宣称“局外中立”。而英国和德国的入侵更是让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巧立名目,追加征收税收,而各级官员又乘机中饱私囊,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事实证明,清政府已无法再继续统治下去,于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史称“辛亥革命”。 从根本上,近代中国的革命者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孙中山早年也曾希望采取和平手段来救国,但是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无奈之下,孙中山下了第一个足以改变历史的决定:推翻清朝的统治!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而同盟会的纲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更是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但同时,革命派和改良派这两个对立的派系滋生,就“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这三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他们不敢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群众基础薄弱,以及对一些问题的不确定,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史失败的。这里引用毛泽东的一句原话:“辛亥革命没有成功,失败了。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孙中山的领导集团犯了错误,有缺点。关于这一点,孙中山有过自我批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上曾经说,当时向袁世凯妥协是不对的。国民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都做了批评,现在我们就不能批评吗?”。 当然,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以下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观方面的原因。中国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欺压,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因此发动了辛亥革命;另一方面,又与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反帝反封建不够坚决,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再加上辛亥革命不仅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虽有所增加,但还远不够强大,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不仅缺乏雄厚的阶级基础,这就使得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派有较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表现在: 1、没有坚强统一的、起领导核心作用的革命政党。 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 3、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有力量的革命军队。 4、始终缺乏明确的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 第二,当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客观原因。辛亥革命是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反动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扼杀的。 1、帝国主义的干涉。 2、袁世凯手握重兵,且奸黠狡诈。 归根到底,革命党人方面的力量太弱小,袁世凯方面的力量则很强大,双方力量对比的

历史(心得)之浅析鲁迅先生眼中的辛亥革命

历史论文之浅析鲁迅先生眼中的辛亥革命 浅析鲁迅先生眼中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鲁迅先生对这次革命的积极意义,对英勇奋斗、慷慨悲歌的革命者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颂。他深刻揭示了革命的种种弊端,以警示后人。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就不能公正地评论辛亥革命,也就不能很好地评价鲁迅先生了。(一)鲁迅先生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比较真实地把革命前的社会现实展现出来,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翻开小说集《呐喊》、《彷徨》,就能看到清末社会黑暗、闭塞,人民生活困苦、绝望等悲惨的景象。《孔乙己》、《祝福》中的“鲁镇”,《阿Q正传》中的“未庄”,便是清末社会的缩影。农民、妇女、下层知识分子在这里受尽压迫,物质资料极其匮乏——阿Q“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靠做短工为生,晚上仅栖身于土谷祠;孔乙己则在乞讨和偷摸中苟延残生。精神上备受摧残——祥林嫂一生受尽凌辱,直至死前还受地狱恐怖的折磨,恐惧由于自己曾经再嫁,“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男人还要争”;阿Q则一味用“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伤痕累累的躯体和心灵。而骑在阿Q头上的赵太爷,将孔乙己打折了腿的丁举人,用冷酷的封建礼教把祥林嫂驱向绝境的鲁四老爷,却是那样的道貌岸然,颐指气使,“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

掩”。①鲁迅用自己无数的伟篇,告诉后人一个真理:压迫愈甚,反抗愈烈。貌似沉寂的中国大地,地火正在运行、奔疾。深受重压的人民,定会奋起搏击。当革命风暴骤起的时刻,连那本不觉悟的阿Q,也迫于“生计问题”,决定“铤而走险”,去投奔“革命党”。当武昌起义、绍兴光复的消息传来,一向“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的范爱农,脸上露出了“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也高兴地上城来找鲁迅,“去看看光复的绍兴”。②这表明当时的中国,亟待一场疾风暴雨般的民主革命的洗礼;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和欢迎革命的到来。(二)鲁迅先生高度肯定了辛亥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认为它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伦理道德,初步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阿Q正传》以传神之笔,生动而洗练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后的一个场景:当武昌起义和杭州、绍兴相继光复后,城里的白举人在“黑魆魆”的深夜,乘着一只大乌蓬船,来到未庄赵秀才府上的河埠头,秘密地转移财物细软;为了开凿逃退之穴,白举人甚至不顾森严的封建等级,与地位远逊于己,“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情谊”的赵秀才排了“转折亲”。白举人的乌蓬船“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未庄的绅士们都惊恐起来。当一向被豪绅视为贱民的阿Q在街上昂首阔步,“得得,锵锵”地唱着戏词的时候,赵太爷竟失去了往日盛气凌人的风度,“怯怯地迎着”,低声的叫他“老Q”。这同当年阿Q因自称姓赵,而被赵太爷痛打的情况,恰成鲜明对照。至于等而下之的赵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试题: 有哪些? 答案: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个性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相关阅读】 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刻,在导致辛亥革

命失败的这些原因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没有走群众路线。 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是因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在当时,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经济上,赋税沉重。“田主之下,另有征税之人,佃民于输租田主外,必兼有所酬,则所谓十分取五者,但是田主之正税已耳。征税之人所私取,又必五分而取二。则是农民终岁勤动,仍无以赡养其身家也”。①在政治上,地主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也极为的残暴。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开设工厂。帝国主义还加强了政治控制和宗教渗透,所以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运动以及一些对帝国主义的抗爆运动此起彼伏。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幻想获得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革命党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更没有意识到推翻封建主义就务必打倒帝国主义。他们既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也没有坚决的反帝行为,而是以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来乞求换得支持。他们虽然也提出“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但地主的土地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农民没有可分的土地,实际上根本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句话,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革命党人在制定革命纲领时,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没有思考基层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二、辛亥革命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没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看不到人民群众是革命力量的活水源泉,是革命胜利的必备条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革命党人对工农人民群众存在偏见。革命党人认为“下等社会”是无知的,如果没有他们这类“中等社会”的代表的“提挈”,那就只会盲目破坏。而一旦清朝覆亡之势已定,他们就觉得“下等社会”的使命即算完成,此后的一切只须依照他们的意愿“有秩序”地开展就行了。因此各省革命党人发布的文告中,不是号召工农群众向地主豪绅、向帝国主义开展斗争,

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异同

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异同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所进行的两次著名的政治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分析历史事件,就是为了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发展当今社会。通过对这两场政治运动的比较,我们能有所感悟。 有些不同点浮于表层,我们能一眼透析,有的是深层次根本性质方面的我们要善于挖掘,往往是不同中显现出差别。 1.代表阶层: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紧紧依靠华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性。 2.群众基础:戊戌变法得到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支持。辛亥革命群众基础是会党、新军、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3.思想主张: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4.变革的目的: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 5.手段:维新派主张用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6.方式:维新派上书皇帝,建立维新团体,创办学堂、报刊,同顽固派论战,宣传变法。1898年,在光绪帝支持下,进行维新变法。革命派出版刊物、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建立革命团体、政党,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 7.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8.结果:戊戌变法被顽固派镇压失败。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但胜利果实被窃取。 9.实际影响:戊戌变法的法令基本被废除,其主要功绩是在社会上起了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之辛亥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2011-2012 学年第2学期)论文成绩: 浅谈辛亥革命 所在院系:交通学院桥梁工程系 所在班级:土木工程1103班 学生学号:01129073 学生姓名:郭靖 指导教师:陶继波 完成日期:2012年5月15日

浅谈辛亥革命 【论文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亡图、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领导下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伟大革命。尽管革命最终失败,但是这次改革尝试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封建民主孙中山成功失败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在取得巨大革命成果之后,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也为本次轰轰烈烈的革命蒙上了失败的阴影。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他们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之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实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权利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4年4月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占主导地位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一系列推行民主政治及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法令。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地主买办阶级势力所篡夺,资产阶级共和国名存实亡,中国依然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这个角度上讲,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 虽说辛亥革命达到资产阶级革命的顶峰,但它最终还是失败了,革命的成果最终还是被北洋军阀所窃取,革命的政权被中外反动势力所扼杀,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多次革命相继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的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具体而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虽然在中国出现了,但一直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成分。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较强的革命要求,想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谋求国家的富强,但他们与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和经济上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既想参加革命,又怕打烂了自己的坛坛罐罐,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幻想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获得民族独立,不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建立民主政治,所以他们又有软弱的一面。正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敢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无法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那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失败也是自然的。所以辛亥革命失败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第二,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而且贪婪顽固,作为掌握政权的他们只想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掠夺,竭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此不惜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出卖国家主权。因而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千方百计的打击压制资产阶级民主进步势力,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更是深恶痛绝。帝国主义更是不希望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原料市场和商品销售市场,而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压制,千方百计地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它们在政治上扶植中国的反动势力,阻碍中国民主和进步;在经济上他们利用手中的种种特权,在中国疯狂的进行经济掠夺,打压

浅谈辛亥革命论文

浅谈辛亥革命 摘要:辛亥革命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这次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辛亥革民、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历史教训、历史评价 一、历史意义具体表现在: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廷的腐朽统治,对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给以了沉重打击。 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民国成立后,国内掀起兴办企业的热潮,短短几年内,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4、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的精神和思想上空前的解放,民主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5、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年半殖民地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它打乱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秩序,对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从客观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 1、无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2、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3、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总结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从根本上说过,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胁迫,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扶持并支持他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勾结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列强的压迫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束缚,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的革命要求,但他们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异常软弱。他们幻想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获得民族独立,不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建立民主政治,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必然失败的命运。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表现: 1.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的实质性纲领。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同盟会反满、反君主政体,却放过了主要敌人,因此在清帝退位后,就失去前进的目标。他们不敢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结果革命却被外国资本主义所绞杀。他们只关注建立“共和”政权,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结果让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他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的。 2.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 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提出“平均地权”的口号,但却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来实现它, 不能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脱离了农民群众,革命力量薄弱。他们利用会党、新军,却不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革命的高潮时期,不敢发动农民把反封建斗争进一步深入发展,甚至镇压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只望尽快结束革命,稳定秩序。 3革命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思想上没有统一信仰,组织上不够巩固,革命党内部存在严重的政治分歧,组织日趋涣散,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领导权也掌握在立宪派和旧官僚手里。地方政权基本为立宪派、旧官僚所控制,革命阵营内部妥协思想占上风,这样的政党,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4.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南北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悬殊。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他们依靠的是清军士兵和民间秘密反清会党。武昌起义后,各地建立的民军,大部分是由原来的旧军和会党改编而成,而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和旧官僚,军队显得很松散,这支队伍在旧势力的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更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5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临时政府财政枯竭,无法武装北伐消灭清政府,封建主义在经济实力,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 辛亥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助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已不能通过资产阶级领导完成,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取新的出路。 2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注:灰色字体为评论,绿色字体为重点引用,红色为关键字 一、关于辛亥革命的成功 观点: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2.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国进入共和时代; 3.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4.带来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论述: 列宁在谈到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时曾说到:“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就是说要以反封建的标准,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准去衡量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完成与否,成功与否。我们应从这个角度来衡量辛亥革命。 第一,它是反封建的。因为它扫除了封建社会的最严重的桎梏——封建帝制,这就等于砍掉了封建社会的头,使整个封建统治乱了套,至此以后,从北洋军阀到南京政府就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仅如此,如清朝专制政府相联系的一些陈旧体制、封建陋习,如等级制度、官场礼仪、尊卑身份以至缠脚、蓄辫、服饰等遭到了重大打击。人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得到了一次解放,社会风气日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列宁热情地讴歌辛亥革命是“真诚的民主主义的高涨”。 第二,从生产力的标准来看,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辛亥革命毕竟空前打击了封建统治,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第一次参与国家政权,通过立法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涌现,中国出现了振兴实业、提倡国货热潮。大量事实说明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政党政治时代,《临时约法》颁布,临时参议院成立,第一届国会召开,三权分立,民间结社而起,国民政党意识浓厚,还有民众的参政意识也成了一股世俗的浪潮。人们以讨论革命为时髦,甚至像阿Q这样的下层民众也心向革命。再次,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期到来,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证明,从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意识发生的变化。曾几何时出国留学的中国男人被外国人抓住小辫耻笑,不知何时起中国妇女的一双小脚成为男人的玩物,是辛亥革命剪掉了中国男人引以为耻辱的小辫,又解放了妇女的一双小脚,也就帮助妇女冲破三从四德束缚和相夫教子的家庭樊篱,走出闺房,奔向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自己的信仰去奋斗,去牺牲。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下令剪辫、放足、禁止跪拜。 评论: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待历史问题要把它放入历史的背景中去考虑。众所周知,中国封建势力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推翻它,消灭它,决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冲击就能完成的。半个世纪前,林伯渠同志就曾感慨地说过:“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辛亥革命诚然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封建主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革命派敢于向顽固的封建制度冲击,敢于把封建社会视为权威的皇帝拉下马,这样的举动是远远超出此前的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没有辛亥革命的成功,就不会有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