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蚜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油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油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油菜不仅是日常生活中食物油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 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因此在油菜种植时需要注重种植产量的提高,以此推动我 国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在油菜种植时,由于病虫害的发生会 对油菜种植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油菜种植过程中需 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选择有效的措施防治病虫害十分必 要。对此,本文主要对油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 探究,以此为油菜的种植提供参考。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油菜种植技术 !"! 土壤选择 土壤对油菜的质量与产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油菜 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土壤、栽培技术等因素重点考虑,便于选 择质量良好的油菜品种。对于油菜种植而言,拥有良好的土 壤才能生产出较为优秀的农作物,因此在油菜种植过程中 应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靠近水源以及背风向阳等土地 作为苗床,且种植面积需要与大田保持一定的比例,留苗因 稀疏,有助于培育出良好的壮苗。同时,苗床整地需要精细 化,且苗床底部的肥料应放置有机肥,以此确保种植高质量 的油菜。 !"# 播种时期 油菜种植需要选择温暖的时期,若播种的时期过早,则 会影响油菜的越冬;若播种的时期过晚,则会导致在冬季来 临前油菜不能壮苗。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在 $ 月底 !% 月初播种育苗,待油菜长出 &、' 片叶子时可对其进行移 栽,在移栽前需将苗床浇湿,尽量带土移栽以此提高油菜的 成活率,促进其早返青。大田移栽的密度应视油菜的品种与 苗情来定,移栽后对油菜进行浇水定根,在移栽过程中油菜 苗应具有充足的绿叶数量。 !"( 肥水管理 油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三次施肥工作,大田施肥 分为巧施花肥、普施腊肥以及补施基肥等,对于基肥不足的 大田,可应用碳铵进行条施,在施肥后覆盖泥土浇水,施肥 量应适中。为了增花、防病害与防早衰,应该在初花期采取 药肥进行混喷。应适期的灌水方法,在越冬期间封冻前需要 进行灌水,在冻后也应该实施灌水,能够有效促进油菜根与 土壤之间的结合,冬油菜耐肥怕渍,因此对磷肥的敏感性较 大,故苗期因保持湿润的环境,土壤中的水分应以点检最大 持水量 )%*为宜。在花蕾开花后需水量增多,因此需及时

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油菜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油菜病虫害,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绿色防控技术。

下面是一份关于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病虫害防控技术概述油菜病虫害主要包括白菜蚜、菜青虫、病毒病等。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生物防治、机械防治、遗传育种、生态调控等方法。

二、生物防治技术1. 天敌类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天敌等,通过建立生物平衡来控制油菜害虫的数量。

2. 病毒类生物防治:利用病毒类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苏云金芽孢杆菌颗粒剂、白僵菌悬浮剂等。

3. 驱逐类生物防治:利用具有驱逐效果的植物提取物或微生物制剂,如大蒜提取物、茶树油等。

三、机械防治技术1. 机械捕捉:在发生病虫害的地块布设黄板、粘虫球等装置,用以捕捉害虫。

2. 适时翻耕:减少土壤中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滋生,减轻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3. 喷雾施肥器具:用于施放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或微生物制剂,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四、遗传育种技术通过遗传改良培育具有抗性的油菜品种,提高抗病虫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五、生态调控技术1. 合理间作:将油菜和其他作物进行合理的轮作种植,改变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改良土壤:采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改善土壤,提高土壤的养分和微生物活性,增强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3. 生态保护:保护和利用天敌和天敌间的相互作用,完善作物生态系统,提高作物的自身防御机制。

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来防治油菜病虫害,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性,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还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民的绿色生产意识,使绿色防控技术成为油菜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手段。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巧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巧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巧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然而,油菜病虫害给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油菜病虫害,农民和专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并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技巧。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用的油菜病虫害防治技巧。

一、病害的防治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种植油菜时,农民应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品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 消毒种子:在播种前,对油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这可以有效地防止种子传播病害。

3. 合理轮作:油菜是十字花科作物,容易遭受十字花科病害的侵袭。

农民应注意合理轮作和间作,避免连作,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病害监测:定期监测油菜田的病害情况,及早发现病害的迹象。

一旦发现病害,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5. 防治草地螟:草地螟是油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农民可以在油菜田周围挖设深沟,用来阻挡草地螟的迁飞。

此外,使用生物防治手段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6. 防治菜青虫:菜青虫是油菜的另一个主要害虫。

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菜青虫的数量。

7. 病害防治剂的使用:使用适当的病害防治剂来防治病害,但要注意遵循使用说明和农药的安全使用。

二、虫害的防治1. 精细施肥:适量施肥可以提高油菜的抗虫能力。

农民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油菜的生长需求,精确施肥,避免过量或不足。

2. 多元种植:适当混种油菜和杂粮,可以减少害虫的蔓延。

害虫通常偏好单一的作物,混种可以减少害虫对油菜的侵袭。

3. 天敌昆虫的保护:油菜田中常有一些对害虫有益的天敌昆虫存在,如瓢虫、寄生蜂等。

农民应尽量减少对天敌昆虫的杀虫剂使用,以保护天敌昆虫的数量。

4. 防治蚜虫: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使用生物防治手段,如释放捕食性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轮作和间作的方法,减少蚜虫的滋生和蔓延。

5. 防治菜青虫:菜青虫是油菜的另一个主要害虫。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
防治方法
选用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枯叶。在蚜虫发生初期,可 采用药剂防治,如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菜青虫
症状识别
油菜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鳞翅目害虫,主要危害油菜的叶片和嫩茎。菜青虫以幼虫啃食叶片和嫩茎, 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全叶被吃光,导致植株死亡。菜青虫的排泄物还会引起煤污病等病害的 发生。
,以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 寄主和传播途径。
合理轮作
避免重茬连作,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油菜 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01
02
03
天敌控制
利用天敌如瓢虫、寄生蜂 等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繁 殖。
微生物防治
使用微生物菌剂或生物农 药,如苏云杆菌、Bt乳剂 等,可有效防治油菜病虫 害。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在 发病初期,可采用药剂防治,如用甲霜灵、百菌清等药剂进 行喷雾防治。
蚜虫
症状识别
油菜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油菜的叶片和嫩茎。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 取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卷缩、枯黄,甚至全株死亡。蚜虫还会分泌蜜露,导致煤 污病等病害的发生。
抗药性治理
治理原则
根据监测结果,针对不同病 虫害的抗药性特点,采取分 阶段、分区域、分类别治理 的方法,制定相应的抗药性
治理方案。
治理措施
采取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 的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和 使用次数、选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的农药等措施,以延缓
病虫害的抗药性发展。
协同治理

甘肃省冬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及关键防控技术

甘肃省冬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及关键防控技术

甘肃省冬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及关键防控技术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冬油菜种植区之一,然而冬油菜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质量带来很大的威胁。

了解冬油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使用关键的防控技术对冬油菜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冬油菜的主要病害包括轮纹病、菜早疫病和菜疫病等。

轮纹病是冬油菜生产中最具破坏力的疾病之一,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斑点,随着病程的进展,叶片上的斑点逐渐扩大并出现黄色边缘。

菜早疫病和菜疫病的特点是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黄斑,黄斑范围逐渐扩大,并且叶片上出现黄色的菌丝。

冬油菜的主要虫害包括菜青虫、菜蚜虫和菜田螺等。

菜青虫是冬油菜上最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以叶片为食,导致叶片大面积凋萎。

菜蚜虫以植物的汁液为食,损害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菜田螺是冬油菜的典型害虫,其幼虫以冬油菜的根部为食,导致植株生长受阻。

为了有效防控冬油菜的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关键的防控技术:1. 防范病害:合理选择健康的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及时清除病害植株和病害部位,防止病害的扩散。

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喷洒铜剂、硫黄等农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2. 防范虫害: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防治虫害的初期,可以通过人工捕捉、轰炸灯吸引、陷阱诱捕等方式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可以喷洒合适的农药来防治虫害。

应选择具有低毒性和高效性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3. 强化田间管理: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和栽培方法,使冬油菜植株之间的距离适中,有利于病菌和害虫的防控。

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和积水,以减少病害和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适时施肥和浇水,提高冬油菜的抵抗力。

甘肃省冬油菜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是多样化和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对冬油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通过合理的防控措施,如及时清除病害植株和害虫,选择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洒,以及强化田间管理等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冬油菜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双低杂交油菜是一种优质油料作物,具有高产、高油、抗逆、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对于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是农民朋友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

1. 选优良品种双低杂交油菜的品种选择直接影响着产量和油质。

建议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辐射系数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双低杂交油菜有亚杂交油菜、欧杂交油菜等。

2. 适时播种双低杂交油菜适宜在春季3月上旬至中下旬进行播种,一般气温达到5-10摄氏度时,土壤温度稳定在7-10摄氏度时进行播种。

播种后要及时覆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发芽生长。

3. 合理密植双低杂交油菜的适宜密植度为1666-2500株/亩。

在播种前需进行地膜覆盖,培肥土壤,保证油菜茬土肥力。

4. 施肥技术在双低杂交油菜生长期内,需要进行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应进行基础追施有机肥,春季露地施化肥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期和生理需求来施用,通常分为返青期、开花期、结果期等施肥时期。

5. 灌溉管理双低杂交油菜在生长期间需要合理浇水。

一般在种植早期和花蕾膨大期需要增加浇水次数,促进作物生长,并且注意避免过量浇水造成积水。

6. 土壤管理在双低杂交油菜的生长期内,需要进行适时的松土和除草。

土壤松化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

7. 病虫害防治双低杂交油菜生长期内,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油菜的正常生长及产量。

二、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1)病毒病防治双低杂交油菜常见的病毒病有甲型花叶病病毒、甲型咽口病病毒等。

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是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合理施肥用药,及时清除病毒植株,灭绝介体,减轻病毒病发生。

(2)真菌病防治双低杂交油菜常见的真菌病有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等。

浅谈油菜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油菜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油菜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本文将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油菜病虫害,并探讨防治措施。

首先是油菜病害方面。

油菜病害主要包括黑腐病、白菜疫霉病和蚜虫等。

黑腐病是油菜上的常见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出现黄化,并逐渐出现黑腐斑点。

白菜疫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其特征为菜叶上出现灰白色霉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

油菜还容易受到蚜虫的侵害,蚜虫为油菜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吸取油菜的汁液,导致油菜生长受阻。

对于黑腐病的防治,可以采取合理施肥、适时疏水、合理种植密度等措施。

合理选择抗病品种,及时发现病害发生,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洒,以减少黑腐病的发生。

对于白菜疫霉病的防治,可采用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油菜的抗病能力。

及时清除油菜田间的杂草,并加强病虫生物防治,以控制疫霉病的发生。

对于蚜虫的防治,可采用春季防治、夏季监测和秋季防治的综合措施。

春季防治主要是通过早期收割寄主植物、田间清耕和清除油菜田间的杂草来控制蚜虫的繁殖。

夏季监测主要是通过田间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蚜虫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药剂喷洒。

秋季防治则是通过寻找并清除油菜田间的越冬寄主植物,控制蚜虫的越冬繁殖。

其次是油菜虫害方面。

油菜虫害主要包括菜青虫、菜黄螟和油菜蛾等。

菜青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吃食油菜的叶片,导致油菜叶片残缺不全,生长受阻。

菜黄螟是一种常见的油菜害虫,其幼虫会在油菜叶片上钻入破坏,导致油菜叶片部分或全部枯萎。

油菜蛾是油菜的另一种常见害虫,其幼虫会钻入油菜的茎部,导致油菜的茎部受损,严重时会导致油菜倒伏。

对于菜青虫的防治,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策略。

生物防治可以选用菜青虫的天敌,如瓢虫、食蚜虫等,进行田间释放,以控制菜青虫的繁殖。

化学防治可通过使用菜青虫的专用药剂进行施药,以及采用合理的施药技术,如轮作、阶段施药等,以减少菜青虫的发生。

武山县冬油菜蚜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武山县冬油菜蚜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武山县冬油菜蚜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作者:王明春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20年第7期王明春(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农业技术推广与综合服务中心,甘肃武山 741300)[摘要] 通过调查研究蚜虫在武山县冬油菜田发生及为害特点,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为武山冬油菜优质丰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冬油菜蚜虫;防治技术;武山县中图分类号:S435.6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708(2020)07-039-01冬油菜是武山县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

蚜虫是为害冬油菜最主要的害虫。

冬春气候干旱,山区油菜虫害较重。

蚜虫为害主要发生在油菜苗期和开花结果期。

在这个时期一般天气干旱、温度适宜,油菜蚜虫容易发生。

通过查阅资料,田间调查掌握武山冬油菜蚜虫的发生规律、为害特征提出相对应的防治措施。

1 形态特征蚜虫俗称腻虫、蜜虫,隶属于半翅目。

油菜蚜虫主要有萝卜芽、桃蚜和甘蓝蚜3种,为害油菜的主要是萝卜芽和桃蚜,其中萝卜芽数量最多。

萝卜蚜又称菜缢管蚜,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6~1.8 mm,头部及胸部均为黑色,腹部黄绿色至绿色,第1、2 节背面及腹管后各有2条淡黑色横带,有时身上覆有稀少白色蜡粉。

复眼赤褐色,触角第3~5节均有感觉孔,但不排成一列,额瘤不显著,腹管较短,约与触角第5节等长,中后部稍膨大,末端稍有溢缩;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8 mm,全身黄绿色,稍覆白色蜡粉,触角无感觉孔,额瘤及腹管类似有翅蚜。

甘蓝蚜的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2 mm,头、胸部黑色,复眼赤褐色。

腹部黄绿色,有数条不很明显的暗绿色横带,两侧各有5个黑点,全身覆有明显的白色蜡粉。

无额瘤:触角第3节有37~49个不规则排列的感觉孔;腹管很短,远比触角第五节短,中部稍膨大。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5 mm左右,全生暗绿色,被有较厚的白蜡粉,复眼黑色,触角无感觉孔;无额瘤;腹管短于尾片;尾片近似等边三角形,两侧各有2~3根长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