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调查

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调查
龙伟俊;邓少娟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
【年(卷),期】2009(16)5
【摘要】目的了解辖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方法随机选择辖区厂企的外来务工人员32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的知晓率为54.15%,对艾滋病传播知识的知晓率为46.26%;外来务工人员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低龄、低文化程度、预防艾滋病传播知识的缺乏.结论对外来务工人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控制艾滋病的蔓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龙伟俊;邓少娟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黄阁医院,广州,511455;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广州,5114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3
【相关文献】
1.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行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J], 李东民;刘亚薇;黄芸;谭爱军
2.山东省乳山市大众人群的艾滋病认知态度情况调查报告 [J], 梁雪姣;许艳艳
3.艾滋病高发区中老年男性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调查 [J], 漆光紫;庞雅琴
4.云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 [J], 张莎;陈庆玲;付思云;楼金成
5.艾滋病高发区中老年男性艾滋病认知态度行为调查 [J], 徐华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动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流动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摘要】目的为了解流动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2008年7-8月,抽取银川市西夏区3个社区250名流动人口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中传播途径认识的正确率在64.4%~92%之间;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比例为22.6%,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者占1.6%,歧视艾滋病病人者比例较高。
结论银川市西夏区流动人群中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率较高,但在性行为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防护措施不到位,对艾滋病人的歧视较为严重。
【关键词】流动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流动人口占70.91%[1]。
我国已进入了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2],为了解流动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寻求对他们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对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流动人群开展了本次调查。
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以银川市西夏区务工3个月以上、非银川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年龄确定为20~40岁(艾滋病高发年龄段)、居住达3个月以上、以建筑、经商、服务行业为主的外来务工人员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2008年7-8月,抽取银川市西夏区3个社区250名流动人口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问卷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态度及行为等内容。
由流动人口匿名填写,只要按真实情况填写即可。
对自填有困难的流动人口则由调查员协助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11.5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2.1 一般情况共调查250人,其中男性191人,女性59人,男女比例为3.23∶1;年龄20~29岁占4%,30~39岁占96%;小学与初中42.8%,大专以上占42%,高中或中专占11.2%,文盲占4%;已婚占34.4%,有性生活经历者占65.6%。
外来务工人员梅毒和HIV抗体检测及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

治疗艾滋病和梅毒 。方法 通过 分层 整群随机抽 样方 法 ,利 用调查 问卷调 查外 来务 工人 员基 本资料 ,并抽取 所
选人 员静脉血液 ,目的是检测艾 滋病病毒抗体 以及梅 毒。结果 调查 200例人 员中,有 100例人 员存在 1个性伴
侣 ,占比 为 50% ;38例 无 性 伴 侣 ,占比 为 19% ;20例 近 半 年 有 过 商业 性 行 为 ,占比 为 10% ;42例 使 用 安 全 套 人 员 ,
占比为 21%。结论 性病艾 滋病传 染的主要人 群是 外来务 工人 员,由于其 对艾 滋病 以及梅 毒 了解不全 面 ,再 加
之文化水平有 限 ,所以 需要加强健康教育 宣传 力度 预防 高危行为 的重视程度 ,降低感 染发 生率 。
[关键词 ] 行为调查 ;HIV抗体检测 ;相关知识 ;梅毒 ;外 来务 工人 员
0.15—0.41)
3 讨 论 通过研究结果可知 ,调查 200例人员中 ,有 100例人员
存在 1个 性 伴 侣 ,占 比 为 50% ;38例 无 性 伴 侣 ,占 比 为 19% ;20例 近半年 有过 商业性 行为 ,占 比为 10% ;42例 使 用安全套人员 ,占比为 21% ;200例患者 中,有 158例人员 能够正确 回答 健康 相关知 识 ,占比为 79% ;性病 艾 滋病 知 识得 分 与 家 庭 背 景 和文 化 程 度 呈 正相 关 (口:0.28;P < 0.001;95% CI:0.15—0.41)。 由 此 可 见 ,外 来 务 工 人 员 是 艾滋病 以及梅 毒 的主 要传 播途 径 。外 来务 工人 口数 量 的 增加 以及流动 范围 的扩大使 得 梅毒 以及 HIV流行不 断加 剧 ,所 以 ,应 以外来务工人 员特点 为依据 ,实 施针对 性的艾 滋病健康教育宣传 ,以此增加外 来务工 人员 对性病艾 滋病 的认 识 ,加强 政府对 艾 滋病 的重 视程 度 ,促进 医疗卫 生服
桂林市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桂林市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目的调查桂林市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桂林市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农民工集中的区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8—9月,调查人次为1 000人,使用EpiData3.0 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登记录入,并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多数农民工对简单的传播途径、艾滋病表现有较高的知晓率,平均知晓率为81.97%,但对现行的艾滋病咨询、预防、检测与治疗服务的了解程度偏低,平均知晓率为42.83%。
报刊杂志类、宣传册、电视或广播是农民工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占71.88%、39.06%、29.24%。
结论桂林市农民工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相关咨询、检测、治疗的政策与服务了解程度较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相结合,提高其知晓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rate of AIDS related knowledge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Guilin. Methods The awareness situation of AIDS related knowledge of 1 000 from August to September 2015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farm product market,and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registered and recorded by the EpiData3.0 software,an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the SPSS 16.0 software.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simple spread routine and AIDS manifestations of most rural migrant workers was high,and the average awareness rate was 81.97%,but the awareness rate of current AIDS consultation,prediction,test and treatment service was low,and the average awareness rate was 42.83%,and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pamphlets,TV and broadcasts were the main routines of obtaining the related knowledge,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71.88%,39.06%,29.24%. Conclusion The awareness rate of AIDS basic knowledge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Guilin is higher,but the awareness degree of related consultation,test and treatment policies and service mastery degree is low,and we can improve the awareness rate by the multiple forms of publicity means.[Key words] Guilin;Rural migrant workers;AIDS;Awareness situation of knowledge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简称,指的是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其不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且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2]。
陕西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调查

260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年6月第13卷第3期CNnJAIDSSTDVo[.13No3Jun2007・工作研究・陕西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I-Il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调查邢爱华1,王丽艳2,王敬军1,王璐2,常文辉1,吕繁2,李翔1,王百锁1,王丽1,崔萌1,贾华1,王学良3(1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710054;2.中国疾病顶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50;3西安交通太学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陕西省外出务工返乡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现状厦相关行为,为制定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采用统一侧查表,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HIV和梅毒感染检测。
结果2753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对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都回答正确的占228%,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完全回答正确的占57.5%,但能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同时正确回答的仅占14.2%。
外出务工时间超过6个月的占96.6%;省际问流动务工者为87.3%,经常在外打工人员为656%。
此次调查H1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7‰,梅毒检出率为0.4%。
结论陕西省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枣较低,在艾滋病低发地区,加强外出务工流动人群艾滋病防制及健康教育工作值得重视。
关键词: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梅毒;相关行为中图分类号:R51291;R7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62(2007)03—0260—02我国艾滋病疫情逐步从吸毒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流动人口的庞大数量和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
陕西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为r解本省外出务工人员中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2006年1~3月,利用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在春节期间返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开展了外出务工返乡人员HIV和梅毒感染状况以及相关行为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A survey on AIDS--related knowledge,attitude andbehavior in migrant workers in Dongguan 作者: 张巧利[1] 林鹏[2] 王晓霞[1] 陈柏芬[1] 郑少敏[3] 单金华[4] 夏宪照[1] 刘勇鹰[2]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广东东莞523006 [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3]广东省东莞市厚街医院预防保健科,广东东莞523945 [4]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预防保健科,广东东莞523573出版物刊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页码: 386-389页主题词: 艾滋病 认知科学 行为科学摘要:目的:了解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东莞市厚街镇和常平镇两闯工厂的615名农民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对HIV/AIDS及非婚性行为的态度及个人行为。
结果:东莞市的农民工多为来自农村、15~39岁的未婚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44.39%,已婚及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文化程度低者;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主要来源渠道为电视和报刊;对婚前性行为、婚外情、一夜情、卖淫和嫖娼行为的赞同率分别为11.71%、2.28%、2.76%、0.49%和0.81%,且男性和文化程度高者对上述5种非婚性行为的赞同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和文化程度低者;22.16%的未婚农民工有过性行为、6.02%的农民工有临时性行为,2.93%的农民工曾经有一夜情;农民工在近6个月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儿.47%和21.62%;农民工中性病的患病率为1.79%,患病后90%以上的人均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行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Hu n u a g Y n,T n - n Nai a e t f r DS S DP eet na dC nrl C i s Cne Diae o t l a Ai u . t n l ne o AI ] T rvni n o t , hn e e t j o C r o o e r s s C nr e o
【 关键词 】 艾 滋病 ; 外来 务工 人员 ; 知识 ;高危 行为
S r e n k o e g .b h v o f u v y o n wl e e a iro AⅡI n d sa dm V p e a e c mo gmir n wo k r Li n - n,Li a z e , rv lnea n g a t r es Do g mi u Y —o i
【 中图分类号 】 13 529 【 R 9 ,R 1 .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2 9 8 (07 5 04 — 3 0 — 92 20 )0 — 36 0 0 【 要】 目的 了解 外来 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 晓状况 、危险行为 以及 艾滋病病 毒感 染状况 。方 法 摘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的方法 ,对东 部沿海某 市 1 -6 8 0岁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收集艾 滋病 知识和行 为的信 息 ,并采集静脉 血进行艾滋病 病毒抗 体检 测 。结 果 19 10名调 查对 象对艾 滋病 的传 播途 径全 部 回答 正确 的 占
男性外来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危险性行为调查分析

男性外来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危险性行为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方法对2012年5~8月来我院进行从业体检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危险性行为进行调查,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调查756例男性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18%。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以及在本地居住时间与性行为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的性行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男性外来工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艾滋病认知水平,降低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
【关键词】艾滋病;男性外来务工人员;知晓率;危险性行为艾滋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人数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给艾滋病的传播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其中以男性居多,且大多数处于青壮年,由于长期不能与配偶团聚,性病艾滋病知识缺乏,少数人的高危性行为已经成为艾滋病的重要隐患之一[1]。
本文通过调查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危险性行为,将进一步探讨有效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8月来我院进行从业体检的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包括餐饮服务业,商贸经营、商业服务、企业工人、司机、干部职员,共调查756人。
12调查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调查表《艾滋病知晓情况及高危行为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预防措施及性行为情况等。
由经过培训的的调查员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遵循尊重、自愿、保密原则。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知晓率情况艾滋病知晓情况调查共设置9个问题,知晓情况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e r :a q ie i m u d fce y s nd o e; no e e; tiu e; a tc ;m m ir nt1b r r y wo ds c u rd m no eiinc y r m k wldg a tt d pr c ie i g a a o e s
农 村 外 出务 工 人 员 由于 其 流 动 于 农 村 和 城 市 之 间 , 长 且
AI / V ou try Th r r os nf a t i ee c ftec io u fmar g ewen t emaea dfmaep ri— DS HI v ln ai . eeaen i icn f rn e o h ot no t ri eb t e h l n e l a c l g i d f s i o a t
d mi rv n iesafr. ea rn s aeo DS HI k o e g 6. ,h rn mi e o t n o e cp ee t tf s Th wae esrt f v e AI / V n wld ei 6 3% t eta s t dr uea dn n—ta s t s t rn mi—
期在 外 处 于 性 压 抑 状 态 , 我 国 目前 性 病 艾 滋 病 防 治 的 重 要 是
桥 梁 人 群 【 。该 人 群 对 艾 滋 病 相 关 知 识 的 掌 握 以及 态 度 和 行 1 ]
为 的规 范 , 我 国 控 制 艾 滋 病 的 流 行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为 了 解 对 该人群有关艾滋病 知识 、 度和 行为 的特点 , 2 0 态 于 0 7年 1月
t d r u ea e a u e o t r bo t77. 0% a d 63. n 9% r p ci ey. nd t r r iniia if r n e n h n l. e aep rii to sa s e e tv l a he ea esg fc ntdfe e c si t er ae f m l a tcpa in nd
r l d i a c un y i ol n o t n Anhu o i e a ue to nar n stg to a on c e Re uls The i m ir ntlbo e so an e ipr vnc nd q s in ie i ve i a in w s c du td. s t m g a a r r bt i t e kn h owldg fA I ar y fo t e rs u c si l d n vd o e e o DS m ia r m i e o r e ncu i g ie ,TV , r pa a ditcp curs ne p p r m a a i nd e i l p o g n si it e , ws a e , g znea p —
Thes u ft m m ir ntl o e s t dy o he i g a ab r r ’kn owld e a tt ean ha i ro DS i r a r a ZHA 0 e g . tiud d be v o fAI n ur la e s Cun xi — ,W E N 一
如n JN eln e 1 S h o fP bi He l An u dc lUn vri Hee 3 0 2 C ia) g, l Yu -o g, t . co l u l at a o c h, h iMe ia iest yt fi2 0 3 , h n
Ab ta t sr c :Obe t e Toivsiaetesau n n u n igfco so n wld e at u ea db h vo b u DS jci v et t h ttsa d if e cn a tr fk o e g , ti d n e a ira o tAI n g l t
为 。 知 晓 率 统 计 为 : 晓 率 =人 群 答 对 问题 的 总 数 / 答 题 人 知 ( 数 x总 问 题 数 ) 。
13 统计 分 析 . 2 结 果
用 E i ae . 件 建 立 数 据 库 , 重 录 入 p t 3 0软 D 双
并 进 行 逻 辑 核 对 。采 用 S S 1 0软 件 进 行 分 析 。 P S1 .
对 安 徽 省 濉 溪 县 4个 乡镇 的外 出务 工 人 员 进 行 了 调 查 。 1 对 象 与方 法 11 对象 . 采 取 整 群 抽 样 方 法 , 安 徽 省 濉 溪 县 1 个 乡 镇 在 1
要 内容 包 括 基 本 人 口学 情 况 、 滋 病 有 关 的 知 识 、 度 和 行 艾 态
中国 公 共 卫 生 2 0 0 8年 4月第 2 4卷 第 4期
C i u l at hnJP bi Hel A 2 0 o . 4No 4 c h 0 8V 12 .
49 0
文 章 编 号 :10 5 0 20 } 40 0 .3 0 10 8 (0 80 .4 90
a n o n r sd mo g c u ty iei mmir n a o e sa d e p o e t ep e e t n a d c n r 1o DS. e h d 4 8 p riia t r n g a t1b r r n x lr h r v n i n o t f o o AI M tos 0 a t p n swe ee — c
p riia t c n i e e h y we ea h i fif ci g AI s2 . a cp n s o sd r d t e r t e r k o e tn DS wa 1 3% . n 1 2% o h m u d1a t ek o e g f t t s n a d9 . ft e c l m h n wld eo o e
so I a e e s r o c r y o talkid fhe lh d a in oe a e t wa e s ae o o ld e o I o c n— in tw s n c sa y t a r u l n so at e uc to t nh nc hea r nesr t fkn w e g fA DS t o t lt e p e a e e o DS. o r h r v nc fAI l ‘
jno ihs h o e uai at ia o s( u ir g c o 1 d ct n p r c t n P< 0 0 ) A dt ea ae e t o D / V k o l g f h rn m t d h o ip i . 1 . n h w rn s r e f a AI S HI n w e eo et s i e d t a t ruea dn n—ta s te o t r inf a t i ee ta n aiu d c t nd g e ( o t n o rnmi dr ueaesg icn f rn mo gv ro se u ai e re P<0. 1 . epo o ino h t i df o s O ) Th rp r o fte t
中 图 分 类号 :R5 2 9 ; 8 . 1 . 1R 1 3 9
文献标志码 : A
【 专题 报道 之一 】
农村 外 出务 工 人 员艾 滋 病 知识 、 度 和行 为调 查 态
赵 存喜 文育锋 金 岳 龙 李 永锋 Nhomakorabea 叶 冬青 , , , ,
摘 要 :目的 了解 农 村 外 出 务工 人 员 对 艾 滋 病 相 关 知 识 、 度 和 行 为 情 况 。 索 适 合 农 村 外 出务 工 人 员 预 防 控 态 探 制 艾 滋 病 的 教 育 措 施 , 有 关 部 门 制 定 相 关 的 政 策 提 供 基 础 资 料 。方 法 选 取 安 徽 省 濉 溪 县 某 乡 镇 外 出务 工 人 员 为 4 8 进 行 问 卷 调查 。结 果 农 村 外 出 务工 人 员 艾 滋 病 知 识 来 源 主 要 是 通 过 电 视 广 播 (7 7 、 传 画 (6 9 )报 0人 7 . %) 宣 5 .% 、 刊 杂 志 (5 0 ) 卫 生 防 疫 人 员 ( 92 等途 径 。 外 出 务 工 人 员 对 艾 滋 病 知 识 的 知 晓 率 为 6 . %, 中 艾 滋 病 传 播 途 5 .% 和 3 .) 63 其 径 的 知 晓 率 为 7 . % , 传播 途 径 的 知 晓 率 为 6 . % ; 同 性 别 以 初 中文 化 程度 的调 查对 象 , 传 播 途 径 与 非 传 播 70 非 39 不 其 途 径 知 晓 率 之 间 比较 ,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0 0 ) 传 播 途 径 和 非 传 播 途 径 的 知 晓 率 在 不 同 文 化 程 度 间 的 差 异 .1 。 也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 只有 2 .% 的外 出 务 工 人 员 认 为 自 己 处 于 感 染 艾 滋 病 的危 险 之 中 , 多 数 人 仍 觉 得 .1 。 13 大 这 种 威 胁 离 他 们很 遥 远 , 有 9 . %的 人 能 主 动 学 习 预 防艾 滋 病 知 识 。 农 村 外 出务 工 人 员 在 打 工 期 间 婚 外 性 行 为 方 但 12 面 男 女 之 间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对 婚 前性 行 为 的 看 法 以及 在 性 生 活 中 使 用 安 全 套 的 比 例 在 男 女 之 间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但 意义( P<0 0 ) 男性 安 全套 的使 用 率 高于 女性 。 结 论 对 农 村 外 出务 工 人 员 应 深 入 开 展 形 式 多 样 和 有 针 对性 的 预 .1 。 防 艾 滋 病 健 康 教 育 。 其 是 非 传播 途 径 的教 育 , 尤 以提 高 其 艾滋 病 相 关 知 识 的 知 晓 率 , 而 控 制 艾 滋 病 的蔓 延 。 从 关 键 词 :艾滋 病 ; 识 ; 知 态度 ; 为 . 行 夕 出务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