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迎接新的一年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迎接新年为契机,通过展示中国南北方过年时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过新年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此学习情境中引出学生自己来布置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首先让学生自由地阐述国内外及世界各地的迎新年场景,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并向学生征集过新年的教室布置方案。然后选出具体方案,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交给各个小组做准备(教材设计了两种方案,教师可根据本地特点自由选择),小组完成各种作品后布置教室,布置时有相应的审美原则进行指导。最后进行庆祝活动,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理念,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把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同时使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简单的分工协作。

2.通过制作迎接新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了解中西方过新年的各种传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新年装饰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事前的规划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在创作中提高对生活物品与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习惯。

5.使学生在布置迎新年的活动中,掌握场景的色彩搭配及其他审美原则,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发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任务型教学中各个小组的任务可以明确,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难点:学习事前规划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加强个别辅导,学生布置教室的审美原则要传达给学生。)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分小组收集过新年的资料,准备几个本地流行的过新年的游戏或了解相关的习俗(教师)能展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过新年的录像、图片文字资料、音乐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欣赏图片。

(1)欣赏舞龙舞狮、孩子放鞭炮等图片,播放新春音乐。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听到这熟悉的音乐,你们想起了什么?

生:过年了!

师:对了,又快到辞旧迎新的时刻了,新的一年2006年即将到来了!让我们怀着激动又期盼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吧!

(2)揭示课题——迎接新的一年

2、了解过年的由来及过年的习俗。

(1)过年的由来

师:我们传统的佳节中,过年是最大的节日,你们知道它的故事吗?

生:讲解有关了解的“年兽”的传说。

(2)过年的习俗,配以《喜洋洋》的音乐背景

师:过年是孩子们最最期盼和开心的事,请你们回忆过年前后我们都有哪些习俗?

生:打扫房子、买新衣服、吃年夜饭、吃汤圆、分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

(3)欣赏不同民族、各地区迎新年的情景,感受过年的气氛。

3、方案征集,小组讨论

师: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我们这节课就来策划一次活动,让同学们都参与到迎新的活动中。

(1)全班分组讨论活动方案。

教师提示活动的基本要素:活动的资金与预算、活动的目的、活动中要用的道

具、活动需要的材料等。

每组选出俩个组长,一个执笔,一个统筹,参考书本29页,进行策划。

(2)请组长介绍本组的活动策划方案,评判出优秀的方案,确定本班的迎新年场景设计的具体方案。

4.任务布置。

选取最优方案后,班长给各组组长分派不同的准备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责任,学习合作技能,并给予课内外的指导。

5.课内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迎新年的热闹场面,了解各民族、各国过新年的风俗。还策划了一次迎新年的美术活动,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接下来,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准备还下节课的工具及材料,(并说明材料的选择可以多样性,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布置新年用的装饰物材料、可参考的图片、剪刀、糨糊、美工刀等

(教师)能体现新年的各种装饰物(挂件、彩带等)、过新年的录像、《喜洋洋》音乐带等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与巩固。

回忆上节课的新年印象,展示过新年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感受了新年的节日气氛,让我们自己来布置一个迎新年会场。上节课中,同学们已经设计好活动的方案,那么我们收集的材料中,最能体现喜庆场景的装饰物有哪些?

2.情景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看了世界各地过新年的情景,今天就让我们自己来布置一个迎接新年的会场。那么,大家收集的最能体现喜庆场景的装饰物有哪些?

3.欣赏与评述。

(1)学生介绍本组收集的装饰物图片,并说明它最具代表性的原因。如窗花、拉花、小饰物、猜灯谜……

(2)教师适当补充,将课前准备的物品作展示,并进行相关的制作介绍。

窗花:红、黄、橙色腊光纸、剪刀

拉花:各色皱纸、条形、环环相拉等自己设计

小饰物:提示参考图片资料

头饰:动物、人物等头饰

4.设计与应用。

(!)教师提出设计要求:装饰物的设计要美观、新颖,具有创新性,要充分运用材料的特征体现出喜庆的场景。

(2)学生分工合作,组长统筹分配任务。

(3)将做好的作品加以展示,并交由学生自己评定等级。

5、教师课内小结。

师:这节课时间很紧张,但每小组同学都十分认真合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组都进行得很顺利。有的小组稍慢的课后需抓紧时间,像剪窗花小组的同学,剪的即

漂亮又快,值得大家学习。

下节课,我们还要制作一些活动的道具,大家要尽快做好准备。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办好一次出色的迎新活动。

7.课后拓展。

准备用以上制作的装饰物做游戏。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已经做好的迎新年的装饰物

(教师)摄象机、照相机

教学过程

1.运用情境,激发兴趣。

(1)让学生再次欣赏上节课自己制作的优秀作品,并适当讲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窗花的制作:细心、精美、喜气、美观

小饰物的制作:可爱、有创意、多样

头饰的制作:丰富、漂亮……

(2)请学生说一说如何布置过新年的场景。

每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所负责制作的装饰物进行构思。

2.装扮教室、探索实践。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迎新年场景布置,根据各组学生制作的装饰物进行规划设计,要求遵循色彩的基本原理,切忌杂乱无章,布景时要拆卸方便,并提醒各组注

意安全。

窗花:统一粘贴在教室两边的窗户上;

拉花:以教室上方中心向四个角对拉;

小饰物:悬挂在教室顶上;

灯谜卡:悬挂在教室顶上;

头饰:每人一个……

(2)在布置时由班长与美术课代表统一安排,以任务形式再次分配给组长,并提出评

比的原则:美观、和谐,能营造出新年的氛围,并以最终的局部场景效果作为第三

阶段评分的依据。

(3)各组选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装饰挂件及其设计思路,说明本组的作业特点,评选最佳装饰效果场景。

3.升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用制作的各种装饰物(如面具、彩带等)进行游戏表演,现场可以由会拍摄像的同学记录下来,课后制作成光盘送给每个学生。

4.课堂小结。

(1)教师致辞:过新年还有很多种庆祝方式,希望大家在课外积极探索,努力求知,把以后的庆祝会办得更好。同时希望同学们把祝福带给父母、长辈,祝大家新年快乐!

(2)放彩色礼花,渲染气氛(屏幕上不停展示人们过新年的场景,并伴以过新年的音乐)。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齐白石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介绍和分析齐白石的作品,使学生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教材第32-33页有齐白石的两幅作品以及生平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体验画家的人格及艺术的魅力。第34页介绍齐白石的代表作《虾》、《蛙声十里出山泉》,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加强体验,加深理解大师艺术的内涵,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第35页安排了齐白石的其他作品,包括篆刻作品,以及与徐悲鸿相交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与齐白石同时代的画家作品的欣赏或与第一单元《走进美术》进行比较、拓展,让学生更有深度地理解齐白石艺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案一中,强调了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采用造型表现的方法,让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直观比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方案二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的链接。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在于此次课程改革虽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给予的材料上,遵循欣赏课的学习程序,结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齐白石作品内涵的理解,以达到欣赏课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 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 中国画作画工具 (教师) 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 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 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 (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 (3)讲解齐白石的生平:出生穷苦,自学成才。 (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迎接新的一年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迎接新年为契机,通过展示中国南北方过年时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过新年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此学习情境中引出学生自己来布置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首先让学生自由地阐述国内外及世界各地的迎新年场景,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并向学生征集过新年的教室布置方案。然后选出具体方案,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交给各个小组做准备(教材设计了两种方案,教师可根据本地特点自由选择),小组完成各种作品后布置教室,布置时有相应的审美原则进行指导。最后进行庆祝活动,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理念,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把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同时使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简单的分工协作。 2.通过制作迎接新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了解中西方过新年的各种传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新年装饰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事前的规划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在创作中提高对生活物品与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习惯。 5.使学生在布置迎新年的活动中,掌握场景的色彩搭配及其他审美原则,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发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任务型教学中各个小组的任务可以明确,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难点:学习事前规划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加强个别辅导,学生布置教室的审美原则要传达给学生。)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分小组收集过新年的资料,准备几个本地流行的过新年的游戏或了解相关的习俗(教师)能展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过新年的录像、图片文字资料、音乐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欣赏图片。 (1)欣赏舞龙舞狮、孩子放鞭炮等图片,播放新春音乐。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听到这熟悉的音乐,你们想起了什么? 生:过年了! 师:对了,又快到辞旧迎新的时刻了,新的一年2006年即将到来了!让我们怀着激动又期盼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吧! (2)揭示课题——迎接新的一年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进行小组发言,说说雕塑艺术的调查情况。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出水芙蓉 教学目标 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及结构特点。 学习线描荷花的方法,掌握不同工具的涂色技巧。 通过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线描荷花的技巧 教学过程 1学时 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出水芙蓉 导入新 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 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荷花是不是很美呀? 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长在水中,人们称它花中仙子,犹如出了水的芙蓉花,非常漂亮,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展示幻灯片出水芙蓉 二、授 、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 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生于沼泽、池塘中。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所以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荷叶 -----荷叶 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荷花有四美:1.外观清秀,花香四溢;2美在实用,从叶到茎,从花到果,都是很好的药材;3、.美在诗情画意,很多诗人都以荷花的美作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 4、美在品质,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教师介绍荷花的结构荷花的结构 接下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荷梗、花瓣、莲蓬。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初步掌握了荷花的结构,现在如何去画荷花呢:就是咱们这节课

浙美七上 4生活中的纹样 教案设计

生活中的纹样——适合纹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并尝试设计一张适合纹样;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并通学习能设计适合纹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和设计适合纹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巧用身边的材料来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 1.内容分析: 《生活中的纹样》是属于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内容,重点是学习“纹样变形的方法”,难点是学习“适合纹样”的相关知识。新课程要求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体系结构,希望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愉悦性等的基本特征。基于以上要求并结合微课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通过对比与观察,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从而尝试设计出新颖、美观的适合纹样。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为:学习适合纹样的组织规律并运用骨式来绘制适合纹样。 2、学生实际: 初中生在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领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渴望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因此在此基础上安排“适合纹样”的学习是十分合理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适合纹样,这里有两张图你知道这两张图哪张是适合纹样吗? (二)探索学习

师:你可以从适合纹样的定义中找到答案:适合纹样是将纹样处理成适合于某种特定轮廓之中,如圆形等,当去掉外轮廓时,纹样仍然保留外轮廓特点。所以正确答案是这张。你答对了吗? 出示:适合纹样的组织规律:1.将主要形状进行夸张变形来适合轮廓;2. 在主要纹样之外添加其他纹样,以求得适合。 师:那怎样使纹样适合特定的轮廓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可以将主要形状进行夸张变形来适合轮廓,就像这张纹样,它把叶子进行夸张变形来适合圆形的轮廓:我们也可以在主要纹样之外添加其他纹样,以求得适合,就像这张纹样,它在以鸟为主要纹样之外添加水纹来适合圆形的轮廓。 我们还可以先画好骨式,再把纹样的图案填充进去。 出示:骨式定义 师:看到这你可能会问什么是骨式,骨式就如同构成人的骨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由一个头,一个躯干和四肢组成的,骨架确定了,人的姿态也基本成型了。同样的道理骨式确定了,纹样的基本结构形式也形成了。 出示:常见的几种骨式,如对称式、均衡式、辐射式、旋转式等 师:适合纹样的骨式比较多,我们了解几种常见的,对称式,它以假设的中心轴或中心点为依据.使纹样左右、上下对翻或四周等翻, 均衡式又称平衡式,它的特点是不受对称轴或对称点的限制,结构较自由。 这是辐射式,是从中心向各个方向伸展出去。 这是旋转式,是围绕一个点做圆周运动。 出示:适合纹样的设计过程并演示 师:讲了那么多,就让我们一起设计一张适合纹样吧。首先我确定设计一张植物纹样,并挑好素材,例如梅花,在观察中总结梅花的特点,如花瓣比较圆等,同时尝试着把梅花图案化:接着确定我要运用的骨式,如三角形状的辐射式,并根据该骨式的特点把图案填充进去:然后对纹样进行装饰和美化。 (三)欣赏启发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徒手画校园 一、教学分析: 美术学科应该从人的发展出发,教给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还应该有一种延续性、生发性的基本运用。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它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表达中,增强美术学习的信心与乐趣,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徒手画的“基本技能”、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从介绍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到绘制的方法,从线条的表现到形体的概括,再从表现空间的透视知识到室外写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单元。 教材中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几张典型的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以及认识徒手画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得出徒手画的概念与功能等“基本知识”。教材还通过“用各种线条和花纹表达不同的内容”以及用基本形来概括描绘不同的形状,通过“线”和“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画徒手画的“基本技能”。最后,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就是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了。另外,本课教材以问题为纽带,尽量适应学生主动发问、探索、实践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 一般绘画的区别。 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 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 3.了解徒手画中表现空间的方式,掌握初步的透视知识,能运用简单的透视表现空间 深度。 4.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 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 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记号笔、彩色笔、画纸 (教师)产品安装说明示意图、范作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教师示范作画,导入课题 师:美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随时拿起笔将它描绘下来,不管你是不是绘画大师都可以,不信看老师是怎么作画的 生:(仔细观察) 师:你们觉得老师这幅画怎样,有什么特点? 生:简单、明了……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1课《毕加索》教案2 浙美版

毕加索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一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审美认知,但面对“象征主义”,仍是晦涩难懂。但现在的孩子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活跃,教师只要做到正确引导、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仍能很好的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一、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集中学生精力。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大家坐在安静宽敞的教室上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还有些地区正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灾祸,人都向往和平,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控诉战争!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位画家-----毕加索 多媒体出示图片:播放一组毕加索作品(配合音乐) ★请了解毕加索的同学简介毕加索。(出示多媒体,毕加索简介。)★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美术教师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的画比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人、演马戏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 注:什么是立体主义?什么是象征?(出示多媒体) ★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以出抽象的几何状态呈现作品,并描绘真实的形体。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中国的龙就是一种象征,《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具有象征意义。 三、讲授新课。 (一)多媒体出示图片《格尔尼卡》,(349.3cm×776.6cm)★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迤逦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板报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本课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 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平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2)本单元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美术字以及刊头设计和标题编排,为第二、三课时的练习铺垫;第二课时,完成版面编排,以及铅笔底稿;第三课时,完成色彩稿。 注重直观性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 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 颜料、铅笔、尺 (教师) 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师生讨论:大家所熟悉的报纸的内容、排版、栏目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等。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张大家所熟悉的报纸,那么有谁知道报纸具备哪些内容,怎样才算一份好报纸?它应有哪些条件? 生:内容、排版、文字、图形、色彩等,美观和谐…… (2)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体、刊头和标题的设计、编排等知识即——板报设计。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结合书本的范例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师: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优秀的板报作品。我们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色彩、位置安排等内容去分析。 生:仔细观察、讨论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1、教学设计:《走近美术》 年级:七年级 主题:美术基础知识与艺术欣赏 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如线条、色彩、形状等,并认识到它们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观和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实践,运用基础的美术技巧和元素,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教学准备: 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白板、投影仪或幻灯片等展示工具。 笔记本、素描纸、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美术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影响。 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它们背后的表达意图和艺术手法。 基础知识(5分钟): 逐个介绍美术的基本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解释它们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展示一些具体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线条运用、色彩运用和形状构图。 欣赏与分析(10分钟): 展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并逐个讨论它们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包括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等方面。 创作与实践(15分钟): 提供一个简单的创作任务,如绘制一个静物素描或创作一幅彩色画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元素和基础技巧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使用素描纸和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发展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分享与反馈(5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作品,并让他们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艺术成长。总结(5分钟): 强调美术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以及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来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欣赏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扩展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线上艺术展览、画廊或美术馆,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更多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读。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技巧,如水彩画、油画、雕塑等,以扩展他们的创作领域和技能。 备注: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时间分配和活动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浙美版八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巧用身边的材料----纸浮雕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 2、学习用剪、卷、折等纸浮雕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造型能力。 3、鼓励创新。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折、卷的不同制作技巧。 教学准备: 教具:a、欣赏作品5件;电脑课件。 b、折卷若命名若干;示范用具。 学具:a、剪刀、胶水、彩色卡纸、铅画纸等。 b、第一课时的作业。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同学们,我们见过许多画,也画过许多画,象我们教室里的这幅画,还有(指示)那幅画。这些色彩鲜艳的画都是画家们还有我们小画手们彩笔描绘出来的,都是平面的。 2、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特别的画,你们想不想看?(出示纸浮雕)哦,是一位美丽的小女孩。长长的睫毛,小小的嘴巴,还有细细的眉毛。看样子,这小女孩子特别会打扮;长长的辫子上配一个大大的蝴蝶结;浓浓的头发上插几朵小野花。好看吗? 3、老师刚才说它是一幅特别的画,它怎么特别?(好象鼓起来、象真的、立体的……)是立体的画!(板书:立体的画)有的人又把这种立体的画称为--浮雕(出示课题:浮雕)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浮雕吗?在哪里,是什么?(见过真不少,可惜不能带到这儿来,让大家欣赏)。 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浮雕,大家来一起看看。(出示作品) a、猪八戒先生,它几口就把西瓜吃完了,看,他捧着大皮,美滋滋。 b、这是一艘银色的帆船,风帆鼓鼓的,乘风破浪地在大海中航行呢! c、多可爱的小天使,洁白无瑕,还有一对翅膀呢。 d、(小猴子),它是谁,在干什么?谁来说说? 5、生活中的浮雕真多。有石膏做的,纸做的,木头做的,铜做的,还有陶瓷做的。几乎什么材料都可以做。你们喜欢这些浮雕吗?我们也来动手做这些浮雕好吗?做这个(指陶瓷的)好不好?(不好。为什么?没材料)。那我们能做哪一种浮雕?(纸的)(板书:"纸")好,这一课我们就来做纸浮雕! 二、新授 1、分步讲解制作过程 想做自己最喜欢的鱼。要做出这样的纸浮雕,我们首先要干什么?(学生讨论) (1)第一步是什么?(齐答:想) 接下来是干什么?(电脑演示) (2)第二步是--画。 再看看下面干什么?(电脑演示)(剪),

最新2018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2018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 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2018年浙美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小学美术 四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完整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 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在学习行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思维更活跃、更宽广。从学生固有的天性来说单纯、好动的性格,促成学生天真、可爱的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创造的潜意识,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不足之处: 1.造型能力上参差不齐,出现美术能力出众学生与美术能力较弱学生悬殊越来越大,导致较弱的学生缺乏自信,从而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2.部分学生还是缺乏对事物的感受力和观察能力,颜色配制不够合理,不能敏锐的捕捉事物的特点,以及准确的表现自我。 3.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工艺制作上不够仔细,草草了事,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和立体造型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材简析 1.本册教材以促成学生美术素养为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为教与学的主线,以人文结构散点式为基本特征的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充分考虑了综合性因素。重视审美感受与视觉经验,强调创

新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偏重趣味性和活动性。 2.本册教材的课题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全册教材共有18个课题,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4个学习领域。 3.本册教材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教学内容占较大比重。欣赏评述为随堂教学,分布在课题之中。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 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创作意图。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绘画表现能力。在教学中激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尝试运用各种媒材制作创作;通过欣赏、绘画、手工等方法表现事物,激发丰富想象创作潜能。 2.课堂上多进行记时绘画训练,培养学生绘画、制作的速度。 3.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营设有利的学习环境,通过欣赏、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认真欣赏,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大胆创作。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学生对人文的认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

浙美版八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第三课卡通天地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卡通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通过对卡通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卡通艺术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使他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卡通艺术形象。并尝试把卡通形象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卡通的主要表现手段,包括五官的华发与动物、植物的拟人手法的技法表现以及分格卡通的构成方式。 难点:掌握卡通人物的五官画法,熟悉电脑动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历史和发展 (教师)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运用课件,播放三段卡通电影的精彩片段(中国、欧美、日本三个不同地区的代表性作品),通过观看影片,形成感性认识。 2.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一部卡通影片?为什么? 3.根据喜好结果,让学生来介绍自己喜欢的这个地区的卡通风格及历史发展,教师适当补充。 4.要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中国卡通的历史和发展,并鼓励学生更关注中国自己的卡通艺术,多欣赏高品位的卡通作品。 加深理解 1.教师提问:你最喜欢的一个卡通形象是什么?说说该形象的特征。 2.(提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用美术语言加以分析、理解) 3.教师提问:什么是卡通? 4.运用课件,解释艺术手法在卡通中的运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5.分类 6.播放不同类型的卡通片段 7.教师提问:卡通艺术有哪些种类? 8.小组讨论、归纳。(卡通连环画、卡通连续剧、卡通电影等) 三.课外拓展 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跟卡通有关的小文章(比如:我喜欢的卡通故事(或人物)、我和卡通的故事、我编写的一个卡通小故事等)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二.(学生)作画工具 三.(教师)课件、图片 四.教学过程:

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 存在问题: .各班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 .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 .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 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 .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课堂教学 方面的措施 .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好,及时作好课后记录,教学随想,及时反思、总结。 课外辅导 方面的措施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 .定期进行作品展评。 教改教研课题 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方法与范例 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上课20周共40课时,其中新授课30节,复习反馈课8节,机动2节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辅导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一课老师您好教案 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教学重点: 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教学难点: 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毛泽东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12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存在标志,标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标志一般比较简洁、醒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它起着提醒、警示、禁止等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安全教育功能。全课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标志设计作品欣赏,另一部分则是标志设计方法,以及如何将标志设计应用在生活中。前一部分占的篇幅较大,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标志设计的兴趣,课文中的标志各具创意,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后一部分是标志设计的制作方法及标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中,首先编排的是生活中具安全作用的标志,如交通中的禁令标志,以圆形造型,红黑两色搭配。第二排是黄黑两色搭配的三角造型标志,再后又是红黑搭配的圆形标志。这种编排,造成一定的视觉变化。红色表示禁止的意思,黄色表示警告、引起注意。圆形造型在视觉上易被接受,而三角造型具有稳定性,有扩张之意,即具危机感和不安全感。黑白两色对比强烈,易形成更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样编排,让学生对标志有更深刻的认识。 以上这些编排,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紧张感,以引起对学习标志的重视。随后,文中又编排了一些轻松的标志供学生作常识性的了解,比如中国联通公司标志、Windows软件标志、美国麦当劳公司标志等。联通公司的中国结标志,表示“联通”四通八达而又紧紧相连;Windows软件标志意喻从多个窗口了解世界;麦当劳标志的“m”字母,为门的形状,含有通向成功之门的意思。接着安排的是奥运会标志,因为我国申奥成功,在这种背景下,教材中编入了奥运题材的标志,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标志为主,同时编排了一些其他国家成功的奥运会标志,以供比较。奥运会标志的内容及形式比较欢快,可以让学生较为放松,然后教材又转入了严谨的阶段,即篇幅中编排了标志的类别与设计形式,进入了如何设计标志的阶段。从字母造型标志到象形标志的设计,再将标志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神奇的工具 青春风采 奇特的视觉图形 让世界更美好 以刀代笔 中国书法 神奇的工具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电脑这一现代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初步学习用于美术创作的主要电脑软件。 2.尝试运用自己熟悉的软件进行简单的网页设计。 3.通过欣赏电脑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深刻认识电脑这一神奇的工具,引发学生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工具的欲望。 教材分析: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1)教材首篇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在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建筑设计以及绘画等不同领域中使用电脑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教材以Photoshop软件中的工具栏为例,对同样的一只苹果经过电脑图像处理后产生的不同效果展示,以及三维图像对一只苹果的立体制作过程的展示,使学生能强烈地感受到电脑创作所营造的独特的美。电脑这一工具不但具有妙不可言的强大功能,还有着极广泛的应用性。 初中生对网页并不陌生,教材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大胆地增加了对学生进行网页设计的了解和设计的尝试。学生通过对教材中网页的分析和欣赏,初步了解一个完整的网页应该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本课编写意图,是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基本的电脑美术技巧,尝试运用自己熟悉的软件进行一个网页的设计。 (2)本单元以欣赏·评述为主,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材第2页至第4页)欣赏电脑美术作品和了解相关的应用软件;第二课时(教材第5页)学习网页设计。 本课学习要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可以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教师、学生对电脑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对教材的内容和学习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调整。 本课教学时,教师需在了解学生已掌握多少电脑知识水平的情况下进行备课。课前引导学生收集一些相关的电脑美术作品,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电脑教室教学并安装Photoshop等软件,或与电脑老师合作进行教学。教学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电脑上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亲身体验和感受电脑美术创作的魅力。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对比、提问、交流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对电脑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2.重点、难点。

浙美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浙美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八年级美术上册目录 第1课设计的魅力 第2课老师,您好 第3课卡通天地 第4课美丽的西湖 第5课巧用身边的材料 第6课瓷器风韵 第7课流光溢彩 本册综合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学生设计意义 (一)一、新课导入学生回答激发学生兴趣欣赏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教师简要概括 发现思考与讨论各自的感受:王羲之的生平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你对他了解多少? 展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够了解中国书法史上的著名书法 了解他的生平作品

三、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研究中扩展自己的知 加深印象识面 提出问题:如何评价我国 古代书法的艺术成就? (二)五、归纳小结 体验教师小结:中国书法的艺 探究术成 六、内容延伸学生观赏,提加深学生印象,造就学生研究的主 (1)了解流行色出自己的疑问体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2)了解三位抽象画艺术力。 大师 七、布置作业 任选三位抽象画艺术大师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多未知知识 的作品一幅作品进行评价的渴望 8、作业评价通过展示学生自己的作批评价,体 多学生较精彩的评价进行验美术评论的精彩之处

引用 方案1 第1课《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研究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造就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生)铅笔、剪刀、胶水、橡皮、铅画纸等(师)优秀贺卡作品(包括电子贺卡)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第6页与第7页上的资料。屏幕上放映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氛围与空间,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贺卡作品,调动学生研究的热情。 2、讨论:贺卡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已整理)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已整 理) 第一课: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三、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 4.水墨、毛笔、纸等。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

善奔快跑的呢?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自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活动三、绘画《奔马》,感受体验美

最新2019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 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在学习行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思维更活跃、更宽广。从学生固有的天性来说单纯、好动的性格,促成学生天真、可爱的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创造的潜意识,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不足之处: 1.造型能力上参差不齐,出现美术能力出众学生与美术能力较弱学生悬殊越来越大,导致较弱的学生缺乏自信,从而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2.部分学生还是缺乏对事物的感受力和观察能力,颜色配制不够合理,不能敏锐的捕捉事物的特点,以及准确的表现自我。 3.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工艺制作上不够仔细,草草了事,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和立体造型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材简析 1.本册教材以促成学生美术素养为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为教与学的主线,以人文结构散点式为基本特征的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充分考虑了综合性因素。重视审美感受与视觉经验,强调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偏重趣味性和活动性。 2.本册教材的课题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全册教材共有18个课题,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4个学习领域。 3.本册教材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教学内容占较大比重。欣赏评述为随堂教学,分布在课题之中。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