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徒手画校园

一、教学分析:

美术学科应该从人的发展出发,教给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还应该有一种延续性、生发性的基本运用。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它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表达中,增强美术学习的信心与乐趣,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徒手画的“基本技能”、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从介绍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到绘制的方法,从线条的表现到形体的概括,再从表现空间的透视知识到室外写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单元。

教材中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几张典型的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以及认识徒手画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得出徒手画的概念与功能等“基本知识”。教材还通过“用各种线条和花纹表达不同的内容”以及用基本形来概括描绘不同的形状,通过“线”和“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画徒手画的“基本技能”。最后,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就是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了。另外,本课教材以问题为纽带,尽量适应学生主动发问、探索、实践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

一般绘画的区别。

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

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

3.了解徒手画中表现空间的方式,掌握初步的透视知识,能运用简单的透视表现空间

深度。

4.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

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

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记号笔、彩色笔、画纸

(教师)产品安装说明示意图、范作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教师示范作画,导入课题

师:美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随时拿起笔将它描绘下来,不管你是不是绘画大师都可以,不信看老师是怎么作画的

生:(仔细观察)

师:你们觉得老师这幅画怎样,有什么特点?

生:简单、明了……

小结:像这样徒手画出来的较为简便的绘画形式就叫徒手画。

2、展开课题,观察讨论,认识徒手画

(1)徒手画的用处

师:这种简单、明了的徒手画对于相互交流,表达是非常有效的。大家动脑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场合什么职业需要类似的图解帮助人们去沟通和交流?

生:科学家、设计师、建筑师……

(2)欣赏徒手画(播放多媒体课件)

a.《藏地牛皮书》,大家从这张地图中你能读取什么信息呢?与印刷的地图进行比较,

它们有什么不同?

b.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埃及旅行笔记,其中的插图,同学们讨论一下,语言文字与画图

在表达或记录时各具哪些优缺点?

学生从中体会到徒手绘制的插图对文字记录有图解功能。

c.达芬奇的挖壕机设计手稿,这些徒手画的手稿能十分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示设计

者的构思。

d记录动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图。

(3)概括小结:

师生共同得出徒手画的特点:①易画易懂;

②工具较为简便;

③以简练的线为主要造型元素。

3.深入认识,感受线条。

线条是徒手画中最基本的元素。

(1)感受线的艺术语言的丰富性。

①对各种不同线条的认识与感受,对用不同工具、不同方法画出的线的美感的体会。

②学习线的变化,如长短、粗细、疏密、曲直、刚柔等等。

③线在排列时造成的不同层次的面。

(2)用线表现不同的云:层云、积云、高层雨云。

4.随堂欣赏。

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线,感受不同的线所带给人不同的联想:直线的平和舒缓,曲线的流畅舒展,折线的紧张匆忙……

5.课堂练习,合作学习。

用不同的线条和花纹组成一幅和谐“相处”的图案。作业要求:

(1)线条流畅、有疏有密、变化丰富、画面整洁。

(2)统一规格:15cm×15cm。

(3)尝试用不同的笔画线。

6.作业评价,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讲评作业情况

优:仔细、认真,构图大方、线条流畅

良:线条较潦草、构图较小

中:画面潦草

2、复习旧识,欣赏图片

(1)出示较为复杂的大幅图片,提问:

什么是徒手画的特点?如何用徒手画的形式来描绘复杂的形状?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2)搭积木游戏,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形:

如:房顶像三角形,房间像长方形,柱子像圆柱形……

(3)揭示主题:

几何图形是构成不同物体图像的骨架,基本形的运用是徒手画描述对象时有

效的方法之一。

2.延伸拓展,加深了解。

(1)用小汽车模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用基本形的方法画出小汽车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教师演示)。

(2)建筑、风景也可用几何形来概括。(欣赏图片)

3.课堂练习。

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

(1)认真地模仿教材中的图样,如果学生已经相当自信,就尝试着将这些图样快速地画出来。

(2)用徒手画的形式画出几样文具,用基本形加以概括(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

作业要求:不同基础的学生可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

4.评价。

教师巡视,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要求。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教师)徒手画学校平面示意图

1.组织教学,讲评作业

2.情境设计,导入课题

(1)播放校园风貌录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欣赏自己的校园,旁白;“学校是哺育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地方,是大家学习的场所,活动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来用徒手画的形式,描绘美丽的校园。

(2)用徒手画表现空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鸟瞰法,一种是透视法。鸟瞰法像是高空俯视,接近平面示意图,它是一种方位的注解;透视法则能较好地表现空间深

度。

(3)分别出示用鸟瞰法和透视法的两张同一地点的建筑图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各自的优点和用处。

3.深入了解、认识透视。

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简明方法。

(1)“近大远小”对透视规律的图解,看教材中图片近处树大,远处树小,透视现象明显。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透视现象?

(2)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教材中《观察透视的模拟图》,解释“焦点”、“视平线”,并用红笔添加透视线,加以对照,由学生主主发现焦点。

(3)让学生在其它绘画作品中指出焦点的位置,对理论加以印证。理解图片中的图解,由学生自己得出视点、视平线等因素对透视图的影响。

(4)出示不同视线拍到的两张教学楼照片并进行比较,以印证先前的结论。

4. 欣赏教材中多幅风景徒手画,指出其工具材料的选择可以是多种多样,除了钢笔

之外,也可用木炭条、彩色笔等,要求学生落笔大胆、果断、迅速。

5、课堂练习。

(1)用徒手画的形式来画校园的平面示意图。

(2)用鸟瞰法画学校的全貌。

(3)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

建议:选景不要太复杂,注意取舍,主体要突出,不要过多地关注细节,以体现徒手画简要、明确的特点。

5.评价。对本单元学习的总结、回顾。

课后反思:

徒手画校园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徒手画的用处,我采用示范教法,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和一只蹲在井底的青蛙,学生马上猜出来这是成语坐井观天。随后我请几位同学上台来画(给他们题目,依据题目来画,)台下同学来猜。同学们个个踊跃举手都想参加,都想上台来画。最后我请了四位同学来画,虽然画功不怎么样,但是在坐的同学几乎都能猜出来。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就能容易明白徒手画的用处是有利于沟通和交流。总得来说,这个环节还是挺好的,学生积极性也能很快调动起来。不足之处是学生画的线条还不够多变,疏密关系还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希望下节课能做的更好。

在教学徒手画这一课我是以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革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模仿操作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就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动实践相互结合,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手脑结合、团结协作和勇于动手创新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课研究性学习

的开展,有利于创设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技术、善于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今后,我将设计方案,对研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让研究性学习尽其所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它的作用。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齐白石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介绍和分析齐白石的作品,使学生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教材第32-33页有齐白石的两幅作品以及生平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体验画家的人格及艺术的魅力。第34页介绍齐白石的代表作《虾》、《蛙声十里出山泉》,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加强体验,加深理解大师艺术的内涵,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第35页安排了齐白石的其他作品,包括篆刻作品,以及与徐悲鸿相交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与齐白石同时代的画家作品的欣赏或与第一单元《走进美术》进行比较、拓展,让学生更有深度地理解齐白石艺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案一中,强调了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采用造型表现的方法,让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直观比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方案二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的链接。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在于此次课程改革虽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给予的材料上,遵循欣赏课的学习程序,结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齐白石作品内涵的理解,以达到欣赏课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 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 中国画作画工具 (教师) 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 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 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 (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 (3)讲解齐白石的生平:出生穷苦,自学成才。 (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迎接新的一年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迎接新年为契机,通过展示中国南北方过年时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过新年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此学习情境中引出学生自己来布置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首先让学生自由地阐述国内外及世界各地的迎新年场景,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并向学生征集过新年的教室布置方案。然后选出具体方案,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交给各个小组做准备(教材设计了两种方案,教师可根据本地特点自由选择),小组完成各种作品后布置教室,布置时有相应的审美原则进行指导。最后进行庆祝活动,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理念,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把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同时使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简单的分工协作。 2.通过制作迎接新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了解中西方过新年的各种传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新年装饰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事前的规划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在创作中提高对生活物品与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习惯。 5.使学生在布置迎新年的活动中,掌握场景的色彩搭配及其他审美原则,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发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任务型教学中各个小组的任务可以明确,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难点:学习事前规划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加强个别辅导,学生布置教室的审美原则要传达给学生。)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分小组收集过新年的资料,准备几个本地流行的过新年的游戏或了解相关的习俗(教师)能展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过新年的录像、图片文字资料、音乐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欣赏图片。 (1)欣赏舞龙舞狮、孩子放鞭炮等图片,播放新春音乐。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听到这熟悉的音乐,你们想起了什么? 生:过年了! 师:对了,又快到辞旧迎新的时刻了,新的一年2006年即将到来了!让我们怀着激动又期盼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吧! (2)揭示课题——迎接新的一年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3课《手绘图表》教案1 浙美版

手绘图表 1教学目标 1.认识和体会图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手绘设计图表,提高学生绘制图表和解读图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学情分析 手绘图表是人们最为常见的绘画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学生已在数学中学过统计图表,易于理解和掌握。本课重在于使学生对图表有个清晰的认识,以培养学生学习图表设计的兴趣为基本点。它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进美术。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习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的精神。 3重点难点 重点:图表设计的构成元素,各种类型的图表设计。 难点:学习图表的绘制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手绘图表 准备资料1和资料2。提问;谁的英语成绩比较好?谁的学习进步大? 资料1文字材料:小红和小明这学期英语共有七次测试,小红的七次成绩按顺序为:88分,80

分,89分,87分,86分,90分,87分;小明的七次成绩按顺序为:80分,79分,82分,79分,85分,85分,86分。请问谁的成绩比较好?谁的学习进步大? 资料2:一张小红、小明英语成绩坐标比较图表。 活动2【讲授】深入展开 1.教师设置任务项目,大组又分两小组,接受同一个任务。 项目设制如下: A.①利用数学坐标柱形的方法,结合以下内容,绘制一个图文结合的“全国砍伐树木图示表”:1980年,砍伐树木将近144万棵;1990年,砍伐树木将近84万棵。②思考讨论:坐标柱形类图表怎样认读?举例说明。 B.①学习树形示意方式,为班级本周内做一个一周活动计划表。②思考讨论:树形示意图表还在哪些领域适用?举例说明。 C.这是一幅“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的地图类图表,你还能用圆形(或扇形)分割法、坐标柱形、树形等形式的图表来说明这一现状吗?请选择一种示意法进行绘制。 2.结合不同种类的图表,思考讨论: 一张完整的图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②认读图表的方法有哪几种? ③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前面的探索和讨论再次修改调整自己的作品。 活动3【讲授】图表设计 1.教师出示图表,请学生在该节课所学中回答我们应该怎样设计一张图表? 制作方法: 在制作上,我们可以用各种笔绘制,也可以用电脑绘制,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在图表的设计中,运用适当的图形可以加强图表的表现力并使图表更加形象、生动、有趣。重点分忻与理解。1. 教师出示图表,请学生在该节课所学中回答我们应该怎样设计一张图表? 2.制作方法: 在制作上,我们可以用各种笔绘制,也可以用电脑绘制,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在图表的设计中,运用适当的图形可以加强图表的表现力并使图表更加形象、生动、有趣。重点分忻与理解。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出水芙蓉 教学目标 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及结构特点。 学习线描荷花的方法,掌握不同工具的涂色技巧。 通过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线描荷花的技巧 教学过程 1学时 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出水芙蓉 导入新 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 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荷花是不是很美呀? 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长在水中,人们称它花中仙子,犹如出了水的芙蓉花,非常漂亮,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展示幻灯片出水芙蓉 二、授 、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 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生于沼泽、池塘中。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所以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荷叶 -----荷叶 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荷花有四美:1.外观清秀,花香四溢;2美在实用,从叶到茎,从花到果,都是很好的药材;3、.美在诗情画意,很多诗人都以荷花的美作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 4、美在品质,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教师介绍荷花的结构荷花的结构 接下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荷梗、花瓣、莲蓬。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初步掌握了荷花的结构,现在如何去画荷花呢:就是咱们这节课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徒手画校园 一、教学分析: 美术学科应该从人的发展出发,教给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还应该有一种延续性、生发性的基本运用。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它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表达中,增强美术学习的信心与乐趣,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徒手画的“基本技能”、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从介绍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到绘制的方法,从线条的表现到形体的概括,再从表现空间的透视知识到室外写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单元。 教材中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几张典型的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以及认识徒手画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得出徒手画的概念与功能等“基本知识”。教材还通过“用各种线条和花纹表达不同的内容”以及用基本形来概括描绘不同的形状,通过“线”和“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画徒手画的“基本技能”。最后,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就是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了。另外,本课教材以问题为纽带,尽量适应学生主动发问、探索、实践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 一般绘画的区别。 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 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 3.了解徒手画中表现空间的方式,掌握初步的透视知识,能运用简单的透视表现空间 深度。 4.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 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 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记号笔、彩色笔、画纸 (教师)产品安装说明示意图、范作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教师示范作画,导入课题 师:美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随时拿起笔将它描绘下来,不管你是不是绘画大师都可以,不信看老师是怎么作画的 生:(仔细观察) 师:你们觉得老师这幅画怎样,有什么特点? 生:简单、明了……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生活中的纹样》教案1浙美版

《生活中的纹样》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四单元。本课至少分为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学习认知课堂;第二课时:学习实践课堂。本课在教学资源安排上通过日常生活切入,列举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纹样,如家居、服装、瓷器、工艺品等的纹样,引导学生对周围物品的关注,思考纹样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领会纹样的结构形式。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欣赏提问的方式导入,从身边熟悉的东西上出现的纹样来导入,使学生认知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同时在学习的过程制作的纹样。整个教学设计思路都充分贯彻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联系生活学习本课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图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与掌握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的特点与设计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设计一个单独纹样或者连续纹样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赏析中领会,在活动中体验,在合作中创意,在评价中认知,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纹样作品的设计特点,并选择富有创意的设计构思进行作品创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的审美习惯,了解纹样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多彩贵州中多彩的民族纹样;体验创意设计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创意的喜悦与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懂得欣赏鉴别生活中的纹样形式:题材上与形式上。 第二课时:学会创意制作纹样的构思方法与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纹样的分类(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的联系) 第二课时:纹样的创意制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从生活中色彩朴素的蝴蝶与经过构思设计出来的蝴蝶纹样对比,使学生明白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与作用,引导学生对纹样的探究兴趣,从而转入课题——《什么是纹样》。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第9课 迎新年 教案1 2022—2023学年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迎新年》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简单的分工协作。 2、通过制作迎接新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了解中西方过新年的各种传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新年装饰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事前的规划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在创作中提高对生活物品与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习惯。 5、使学生在布置迎新年的活动中,掌握场景的色彩搭配及其他审美原则,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发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任务型教学中各个小组的任务可以明确,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难点:学习事前规划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加强个别辅导,学生布置教室的审美原则要传达给学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分小组收集过新年的资料,准备几个本地流行的过新年的游戏或了解相关的习俗(教师)能展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过新年的录像、图片文字资料、音乐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展示与本课有关的过新年的录像,导入新课。请学生把本小组收集的过新年的资料以网页形式展示给全体学生,并请学生说一说新年的起源,各民族、各地区迎新年的情景。 2、鉴赏与表演。 教师展示过新年的图片、录像,并配以《喜洋洋》等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过新年的氛围。说说本地区过新年的习俗。 3、方案征集。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1课《毕加索》教案2 浙美版

毕加索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一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审美认知,但面对“象征主义”,仍是晦涩难懂。但现在的孩子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活跃,教师只要做到正确引导、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仍能很好的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一、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集中学生精力。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大家坐在安静宽敞的教室上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还有些地区正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灾祸,人都向往和平,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控诉战争!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位画家-----毕加索 多媒体出示图片:播放一组毕加索作品(配合音乐) ★请了解毕加索的同学简介毕加索。(出示多媒体,毕加索简介。)★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美术教师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的画比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人、演马戏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 注:什么是立体主义?什么是象征?(出示多媒体) ★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以出抽象的几何状态呈现作品,并描绘真实的形体。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中国的龙就是一种象征,《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具有象征意义。 三、讲授新课。 (一)多媒体出示图片《格尔尼卡》,(349.3cm×776.6cm)★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迤逦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手绘学习笔记》教案2浙美版

手绘学习笔记 1教学目标 1.了解徒手绘画的艺术特点; 2.让学生尝试用徒手绘画的形式记录和表现生活; 3.通过徒手绘画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对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美术素养。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7年级的初中生,刚进入中学,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在教学中,应当通过观察、比拟、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激发美术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徒手绘画的方法; 难点:根据舒缓、剧烈两段英语,用徒手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所感。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方法 师:欣赏图片前,我们要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进展欣赏!欣赏完后教师会请三位同学来答复教师所提的问题。 ①画面中都有哪些线条组合而成的?

②你喜欢这样的组合形式吗?说说你的感受? ③画面中的线条有哪些特点? 生:①线条更丰富、画面感更强; ②喜欢。跳跃变化的线条给人的感觉是(轻快)明净;增强画面感,凸显线条变幻无穷的魅力;(反例:当然,没有经过构思、错综无序的线条,是让人眼花缭乱的。) ③疏密、粗细、浓淡。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新课) (8分钟) 师:线是最富有表现力和活泼的语言,是画的精华。不同的线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师:教师准备了两段音乐给同学们听,听完后请你说说这段音乐带会给你怎样的感觉?并说说你会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 师:现在我们就先来听第一段音乐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体会这段音乐。(播放音乐) 师:好,按学号请2-3位同学来答复。 生:听了这段音乐给我感觉是舒适,我会用曲线来表现; 生:听了这段音乐给我感觉是柔美,我会用曲线与直线结合来表现。 ····· 师:曲线与直线结合听起来很不错哦 师:那教师在来放第二段音乐,听完同样答复上述两个问题。 生:好。 师:安静,闭上眼睛好好听。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1、教学设计:《走近美术》 年级:七年级 主题:美术基础知识与艺术欣赏 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如线条、色彩、形状等,并认识到它们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观和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实践,运用基础的美术技巧和元素,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教学准备: 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白板、投影仪或幻灯片等展示工具。 笔记本、素描纸、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美术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影响。 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它们背后的表达意图和艺术手法。 基础知识(5分钟): 逐个介绍美术的基本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解释它们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展示一些具体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线条运用、色彩运用和形状构图。 欣赏与分析(10分钟): 展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并逐个讨论它们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包括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等方面。 创作与实践(15分钟): 提供一个简单的创作任务,如绘制一个静物素描或创作一幅彩色画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元素和基础技巧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使用素描纸和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发展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分享与反馈(5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作品,并让他们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艺术成长。总结(5分钟): 强调美术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以及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来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欣赏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扩展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线上艺术展览、画廊或美术馆,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更多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读。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技巧,如水彩画、油画、雕塑等,以扩展他们的创作领域和技能。 备注: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时间分配和活动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板报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本课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 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平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2)本单元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美术字以及刊头设计和标题编排,为第二、三课时的练习铺垫;第二课时,完成版面编排,以及铅笔底稿;第三课时,完成色彩稿。 注重直观性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 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 颜料、铅笔、尺 (教师) 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师生讨论:大家所熟悉的报纸的内容、排版、栏目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等。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张大家所熟悉的报纸,那么有谁知道报纸具备哪些内容,怎样才算一份好报纸?它应有哪些条件? 生:内容、排版、文字、图形、色彩等,美观和谐…… (2)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体、刊头和标题的设计、编排等知识即——板报设计。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结合书本的范例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师: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优秀的板报作品。我们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色彩、位置安排等内容去分析。 生:仔细观察、讨论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毕加索教案1浙美版

毕加索 1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欣赏、体验毕加索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激发学习大师作品的兴趣;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欣赏大师作品,能表达自己对毕加索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的感受和体会;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能初步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3、培养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课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中的《毕加索》一课,使学生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后,发现大师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讨论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毕加索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大师,介绍毕加索的生平事迹。西班牙人。1900年至巴黎,1904年以后定居法国,是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活动2【讲授】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青少年时期: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來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2.蓝色时期:毕加索在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 3.玫瑰时期: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4.黑人时期:是立体主义的发韧期,在1906年末,毕加索从事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这件作品是他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这部作品就是《亚威农的姑娘》。 5.立体派时期:这个时期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6.古典主义时期:要求有丰富的意境、优美的构图,元素间对应的完整。其中有很多是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获得创作的灵感。 7.超现实主义时期:在超现实主义时期里,毕加索的人物外形柔和,当然是毕加索式的柔和,线条却又梗又硬,具有希腊式面孔的女人,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正面和侧面的缝合体。 8.战争前后:创作《格尔尼卡》,谈谈《格尔尼卡》的创作意图。欣赏《格尔尼卡》视频。欣赏《和平鸽》。 9.晚年时期:与克鲁佐共同拍攝电影《毕加索之谜》公映。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一课老师您好教案 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教学重点: 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教学难点: 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毛泽东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12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存在标志,标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标志一般比较简洁、醒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它起着提醒、警示、禁止等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安全教育功能。全课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标志设计作品欣赏,另一部分则是标志设计方法,以及如何将标志设计应用在生活中。前一部分占的篇幅较大,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标志设计的兴趣,课文中的标志各具创意,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后一部分是标志设计的制作方法及标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中,首先编排的是生活中具安全作用的标志,如交通中的禁令标志,以圆形造型,红黑两色搭配。第二排是黄黑两色搭配的三角造型标志,再后又是红黑搭配的圆形标志。这种编排,造成一定的视觉变化。红色表示禁止的意思,黄色表示警告、引起注意。圆形造型在视觉上易被接受,而三角造型具有稳定性,有扩张之意,即具危机感和不安全感。黑白两色对比强烈,易形成更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样编排,让学生对标志有更深刻的认识。 以上这些编排,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紧张感,以引起对学习标志的重视。随后,文中又编排了一些轻松的标志供学生作常识性的了解,比如中国联通公司标志、Windows软件标志、美国麦当劳公司标志等。联通公司的中国结标志,表示“联通”四通八达而又紧紧相连;Windows软件标志意喻从多个窗口了解世界;麦当劳标志的“m”字母,为门的形状,含有通向成功之门的意思。接着安排的是奥运会标志,因为我国申奥成功,在这种背景下,教材中编入了奥运题材的标志,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标志为主,同时编排了一些其他国家成功的奥运会标志,以供比较。奥运会标志的内容及形式比较欢快,可以让学生较为放松,然后教材又转入了严谨的阶段,即篇幅中编排了标志的类别与设计形式,进入了如何设计标志的阶段。从字母造型标志到象形标志的设计,再将标志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浙美版七年级下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北京故宫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课,包括故宫博物院建筑特点的欣赏和故宫藏画作品的欣赏,以后者为重。篇首是故宫博物院建筑,其次编排的是三幅经典名画,包括山水画、人物画和风俗画,另外是文物藏品,如玉器、漆器等欣赏。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色:(1)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山水画的透视学、色彩学,主要人物造型、服饰、性格特征描绘等,这会迫使学生更深入地阅读、理解文学作品、史学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 (2)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当然也包括美术学习。本课从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利用直观教学,如用录像、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作品,以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热闹非凡的场景,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在讲解时调动手法,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如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欣赏美术作品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绘画的区别,古今绘画技法的演化,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地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藏品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2、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能够独立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热爱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宫藏品的艺术特色,认识我国传统艺术种类,体会古典绘画的魅力。 难点:理解传统艺术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 (教师):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录像机或多媒体设备、故宫藏品资料《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的影像资料。 六、教学过程: 1、情境设计,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不喜欢去旅游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是一个旅游爱好者,能够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是我的心愿。既然我们都喜欢旅游,今天就让老师来充当一回导游,来带大家逛逛我们的北京故宫。 (1)录像播放故宫博物院的影像资料,配上背景音乐和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师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特点及功用,说明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故宫作为皇宫,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规模宏大,极为壮观,紫禁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设计】 ●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