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

全册教案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介绍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以材料的不同区分种类的,在学生能辨识画种的同时,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带来更多新的审美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讲授、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基础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心目中树立“大美术”的观念,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美的基本素养,善于发现美,并热爱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美术各门类的代表作品并了解其艺术特点。

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并了解各门类的艺术特点。

课前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设备、国画和版画作品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1)视频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沙画》的视频,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不停变化的画面,请同学们分辨一下,艺术家正在用什么材料作画呢?

(2)学生回答:沙子,教师进行总结,揭示新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2、欣赏绘画艺术。

(1)课件展示几幅绘画作品,让学生们进行欣赏。

(2)教学进行提问:可以将绘画分为几类?

(3)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主要画种。

3、欣赏雕塑艺术。

(1)展示雕塑图片,并提出问题:生活中你们一般在哪些地方见过雕塑呢?

(2)了解雕塑所用的材料和特点。

4、欣赏建筑艺术。

(1)展示同学们的非常熟悉的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并了解他们类型。

(2)向学生们讲解建筑所用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了解建筑的特点。

5、欣赏工艺美术。

(1)向学生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2)了解工艺美术的特点,如:创意、设计;功能:实用、美观。

6、总结拓展。

(1)课后收集资料,欣赏一些民间美术,如贴对联和窗花等。

(2)学习建议: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生活中能做个爱美、发现美并创造美的大师。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

教材分析:

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手绘线条图像”是最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力。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生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素描等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表演,认识什么是手绘线条图像,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和特性,初步尝试利用手绘线条进行交流,传达信息。

2、情感与价值目标: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敢于表达,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与其他学科、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学习本课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用美术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难点:能迅速、大胆有个性地对物象特征的把握和表达。

课前准备:

课件,范作,常见产品安装说明图,茶杯等实物。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在门上画图,说明钥匙、孩子寄存处的事例为例,引起学生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法解决,从而导出新课。

2、设问思考。

(1)教师提出问题:哪些地方接触过手绘线条图像?让学生回答。

(2)教师展示图片,分析手绘线条的特点。

3、欣赏作品。

(1)引导学生观赏教材中和课件中的图例,初步认识手绘线条图像的普遍存在.

(2)出示《贺兰山岩画》、“儿童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加深对手绘线条的理解。

4、热身练习。

(1)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程度,自选内容,感受手绘线条图像的乐趣。

(2)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5、评价。

(1

(2)指出不足的地方,并即时示范,或与范作对比。

6、课外拓展。

课外用手绘线条图像的形式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描绘。

《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学习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纸杯、其他废旧物品、可以利用的替代品或自制的材料,抓住龙的基本特征,进行组合,穿插连接,进行立体的制作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通过运用不同的设计材料,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创作和装饰龙的造型,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简单学习有关“龙”的人文知识,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基本结构及设计方法,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制作工艺龙。

2、技能性目标:结合已学过的剪刻、粘贴等方法,进行插接、重复构成的练习,并将知识技能外延到不同的制作材料,创意并制作富有个性变化的中国龙的形象。

3、情感性目标:探究中华民族与龙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研究龙的造型与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工艺龙。

难点: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头和龙身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并能体现整条龙的气势和精神面貌。

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

(1)播放乐曲《龙的传人》学生聆听欣赏。

(2)以问题引导学生来揭示本课。

2、讲解。

(1)讲解龙的起源与图腾,利用图片课件演播介绍龙的演变和有关的活动以及一些艺术品。(2)讲解具体内容与方法。讨论分析龙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材料的选择运用等。

3、分组竞赛。

(1)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龙。

(2)启发学生在制作中体现民族艺术的特色。

(3)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并提供指导。

4、展示评价。

(1)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做的龙。

(2)教师组织讨论,评价各组的作品。

(3)评价建议:对龙这一艺术形象是否喜爱?是否积极参与龙的制作活动?

5、课堂扩展。

(1)请同学们自愿到台前来排成一队,后面的同学把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并随着前

面的同学慢慢蹲下再慢慢站起,大家共同组成一条长长的中国龙。

(2)组织大家合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6、课后拓展。

对学习《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有何感想和认识,进行交流和探讨,并记录下来。

《生肖的联想》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突出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设计案例入手,了解生活中的生肖联想,理解生肖联想的概念和方法,了解生肖造型的知识,利用生活用品进行联想和创作。让学生有具体的体验,有共鸣,有需求,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参与本课的学习中。

教学目标:

1、掌握联想的技巧和方法。

2、了解生肖造型的知识和特点,并进行联想和创作。

3、增强学生对创作的意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生肖联想的创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难点: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灵活创作生肖造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日常用品。

教学过程:

1、导入。

(1)通过多幅“云”的造型展开联想,激发学生兴趣。

(2)让同学们试试把一些东西、物体联想成十二生肖,引出课题《生肖的联想》。

2、引导回忆。

(1)引导学回忆十二生肖的造型特点,并对十二生肖进行排序。

(2)利用“长方形”进行简单的联想训练,试着用这个长方形联想出生肖的形象。

3、观察思考。

(1)展示一些水果蔬菜的图片,试着用这些水果联想十二生肖,看谁联想的最多最好。(2)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介绍自己联想到的生肖。

4、展示作品。

(1)展示一些日常用品,让学生进行联系,如:放在桌子上的眼镜能让我们联想到哪一个生肖?

(2)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并组织大家讨论交流。

5、学生练习。

(1)让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自己或者一组动手做一些生肖的图案。

(2)教师进行巡视,并提供知道和帮助。

(3)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对较差的作品进行鼓励。

6、拓展。

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或物品能够让我们产生生肖的联想呢?

《发现与创造》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中展示了以大量的废旧材料创作的生活日用品和小工艺品,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可利用许多废旧材料制作富有情趣的生活用品与装饰品。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对生活物质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利用不同材料的美感创造出具有新视觉的作品,为实际生活服务。

2、过程与方法: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难点: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去巧妙地利用材料原有的形状,色彩,质感等因素创造新事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各种材料、剪刀、颜料、浆糊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课件,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

(2)欣赏一些图片,教师提问:这些画与我们平常看到的有什么区别?组织学生思考。2、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分析书中作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

(2)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想法。

3、造型表现。

(1)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

(2)提出问题:你能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的日用品吗?(例如,用旧扑克牌制作收纳盒。)

4、学生创作。

(1)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进行制作。

(5)教师巡回指导,并为有困难的同学或小组提供帮助。

5、评价。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按小组编号贴到展板上。

(2)各小组相互评价。

(3)教师激励评价,为每小组颁奖。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程色彩知识起始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着重利用大自然丰富而美丽的色彩现象引导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对色彩进行初步了解和认知,认识光线与色彩的关系,认识色调的形成,学会用色彩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的愿望。同时促进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准备,通过欣赏、探讨和练习等方法掌握相关色彩基础知识,努力完成色彩作业和文字作业。

3、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生学会简单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喜爱的色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色彩手段表达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和色调。

难点:使学生比较准确地把真实景物或事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同学们请欣赏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视频,这段视频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2)请同学们积极发言,交流自己的感受。

2、新课探究。

(1)播放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2)欣赏图片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问:那么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色彩是怎么形成的呢?(3)教师对此问题进行小结,并介绍光线与色彩的关系。

3、深入讲解。

(1)多媒体展示色调不同的风景图片,组织学生讨论:这几幅画的画面主要是什么颜色?这些颜色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对色调的概念和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介绍。

4、创作实践。

(1)回忆你印象深刻的大自然的色彩现象,用色彩归纳的方法将其画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5、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上讲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互评,自评,老师点评,小组推荐最优秀的作品放在班级作品展示栏上。

6、课后拓展。

课后收集资料,欣赏其他的作品,进一步深化对色调的理解。

《色彩与生活》教案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里。它们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典雅,在街头、在家庭、在人们的衣装和用品上显现,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生活变得生动而多彩。本课突出的特点是把对色彩知识和规律的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学习的重点从色彩写生训练,变成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生活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色彩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2、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3、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难点:学生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

课前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图片、色彩笔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图片欣赏:展示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对自然界原本颜色有直观的感受。

(2)感受色彩: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2、感受色彩。

(1)设问:你最喜欢哪种色彩,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对上述问题进行小结:色彩给人以丰富的感觉,不同的色彩对应着人们不同的情感。

3、知识讲解。

(1)教师向学生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展示图例:请学生分组观察、分析、讨论,这些图例中的色彩搭配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向学生介绍色彩搭配的方法。

4、绘画练习。

(1)小组讨论:根据图片内容,各小组成员互相说说你将采用哪一种色彩搭配方法,为什么?

(2)填色练习:大胆运用色彩搭配知识来表现温暖的、朴素的、热情的或深沉的等色彩情

感。

5、作品展示。

(1)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

(2)学生进行自评,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6、知识拓展。

好的色彩搭配能体现人对色彩规律的认识和追求。今后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寻求更新更好的色彩搭配方法,丰富我们的生活。让咱们在生活中一起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

《漫画》教案

教材分析:

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不像其它画种以使用材料和工具来定名,它这个“漫”名,集中到一点,是指它的艺术形象。通过欣赏和学习创作漫画,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现象,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从而使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价值观有更深层的了解与判断,以漫画的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所以在学习漫画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同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联想力,表现力,可以使绘画水平不一的同学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漫画的创作中去。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基本常识,认识漫画具有娱乐功能的同时还有教化功能,审美功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喜欢漫画。

2、欣赏漫画作品,使学生能用简练的线条对事物进行夸张,提炼,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简练的线条将生活当中的事物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难点:怎样使学生通过联想将素材加工提炼,用漫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漫画作品,让学生欣赏漫画。

(2)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看过这么多漫画,你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

2、新知讲解。

(1)让学生通过欣赏漫画作品,了解漫画基本常识,引发学生对漫画的学习兴趣.

(2)教师根据漫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幽默漫画、讽刺漫画和肖像漫画。

(3)给出漫画作品,请同学辨别其种类,并分析其表现方法。

3、创作练习。

(1)出示表情转盘选择一种表情,教师诱导学生进行联想。

(2)教师向学生提供几种构思方法,使学生明确创作目标,开阔思路,展开联想,掌握创作方法。

4、学生创作。

(1)命题创作:根据表情转盘的形象自行组合表情,自由构思创作。

(2)教师给予指导。

5、总结展示。

(1)展示学生作业,同学互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教师评价,并进行小结。

6、课后拓展。

(1)课后欣赏经典的漫画形象,并试着把他们的形象绘制出来。(2)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和漫画任务的基本信息。

《艺术节策划与美术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以学校艺术节为载体,实施校园活动的策划,学习策划图的绘制方法,运用美术设计与创作的手法进行策划方案的表现,是一节具有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的课程。本课重在调动学生对策划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策划的愿望,明了艺术节活动全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设计,为之后的课程知识和兴趣做出铺垫。

教学目标:

1、认知如何进行校园活动的策划、学习运用美术的形式表现策划方案。

2、掌握活动策划图及相关内容的创作和表现方法。

3、培养对活动策划的兴趣,提升对集体活动的参与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宣传海报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设计手法、制作出精美的海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海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课件,出示问题:如何策划校园艺术节?从美术角度讲要做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2)各团队学习小组根据预习的内容在课前展开研究讨论和准备,上课时组长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向老师汇报。

2、合作探究。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校园艺术节准备工作中需要的“请柬、海报、标志、节目单”等以及艺术节图片等等。重点展示校园艺术节海报的图片。

(3)让学生认真的观看分析,并指出设计制作海报要注意的要点。

3、欣赏。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效果的优秀艺术节海报作品。

(2)鼓励学生尝试从这些作品进行重新设计,看看能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

4、动手制作。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结合教师给的学校艺术节图片资料,团队学习小组分组完成海报

设计制作。

(2)教师巡视指导,解决设计难点,并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完成情况。

5、展示评价。

(1)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作业展评。

(2)对本堂课进行小结,分析学生的参与情况、收获及不足。

6、课后拓展。

为学校校园活动设计一幅海报。

《宣传品的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宣传品在校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作业,了解宣传品的内容和形式,学习宣传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把艺术教育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材通过实例,说明宣传品是节日活动的重要一环。

教学目标:

1、了解宣传品的作用以及平面设计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2、通过调查,了解宣传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设计制作宣传品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和整体意识,并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探究知识,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在图案、文字、色彩、材料上放开手脚,大胆创意,做出符合功能要求的宣传品。

难点:宣传品的设计风格要做到统一化、系列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水彩或水粉颜料、纸杯、手提袋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活动中,艺术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强化主题,烘托气氛,体现文化内涵,而且可以使艺术节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2)教师板书:《宣传品的设计》。

2、讲解新知。

(1)了解宣传品的作用及内容,并请同学回答。

(2)教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讲解,出示课件—宣传品的作用:强化主题、烘托气氛、体现文化内涵。宣传品的内容:海报、请柬、节目单、纪念册等。

3、竞标教学。

(1)教师设定竞标活动的内容:金秋艺术节宣传品的设计制作。

(2)教师提供三个项目:海报、节目单;请柬、纪念册;纸杯、手提袋。

(3)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分工合作。

4、展示课件。

(1)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宣传设计作品。

(2)提出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

5、构思创作。

(1)各个小组选一个项目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指导,并记录学生创作情况。

6、展示评价。

(1)每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并选出优秀作品。

(2)评价建议:关于宣传品的设计制作需要是否了解清楚?是否从中体会到合作精神?

《吉祥物的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学生和社会生活”为切入点,提供了一些典型的卡通吉祥物,让学生在感受吉祥物应用广泛的同时,尝试用拟人化手法设计心中的吉祥物。课文中介绍了国内或是国外的一些大型活动的吉祥物,它们以生动可爱的形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大略了解吉祥物的历史、意义以及艺术风格,同时产生了学习和创作的渴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吉祥物的含义、特征及作用。

2、能力目标: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吉祥物。

3、情感目标:能与同学合作创作,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拟人法和“形”与“色”表现吉祥物。

难点:创作吉祥物的构思。

教学准备:

课件、吉祥物图片、示范画、彩笔、勾线笔、画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观看《海宝来了》视频,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位神秘嘉宾是谁吗?

(2)引导学生在观赏中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新知讲解。

(1)向学生讲解吉祥物的定义和作用。

(2)教师介绍北京奥运会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具体介绍吉祥物所包含的含义。

3、深入分析。

(1)教师向学生讲解吉祥物的设计规律:代表活动,符合主题;形象可爱:夸张、活泼、幽默、憨厚。

(2)讲解吉祥物的色彩搭配,色彩要对比鲜明、色彩亮丽、和谐统一。

4、合作学习。

(1)学生讨论确定主题,分组制作。

(2)教师提出要求:作业完成之后,每小组为你们的吉祥物编写一段台词。

(3)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5、展示评价。

新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新浙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林爱明

1灯彩辉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三、教具学具 (学生)设计彩灯的工具材料。 (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 四、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制作。 6、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2台灯造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 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 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三、教具学具 (学生)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 (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 四、教学过程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 (3)揭示课题: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解决: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 (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 (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设计】 ●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3课《手绘图表》教案1 浙美版

手绘图表 1教学目标 1.认识和体会图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手绘设计图表,提高学生绘制图表和解读图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学情分析 手绘图表是人们最为常见的绘画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学生已在数学中学过统计图表,易于理解和掌握。本课重在于使学生对图表有个清晰的认识,以培养学生学习图表设计的兴趣为基本点。它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进美术。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习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的精神。 3重点难点 重点:图表设计的构成元素,各种类型的图表设计。 难点:学习图表的绘制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手绘图表 准备资料1和资料2。提问;谁的英语成绩比较好?谁的学习进步大? 资料1文字材料:小红和小明这学期英语共有七次测试,小红的七次成绩按顺序为:88分,80

分,89分,87分,86分,90分,87分;小明的七次成绩按顺序为:80分,79分,82分,79分,85分,85分,86分。请问谁的成绩比较好?谁的学习进步大? 资料2:一张小红、小明英语成绩坐标比较图表。 活动2【讲授】深入展开 1.教师设置任务项目,大组又分两小组,接受同一个任务。 项目设制如下: A.①利用数学坐标柱形的方法,结合以下内容,绘制一个图文结合的“全国砍伐树木图示表”:1980年,砍伐树木将近144万棵;1990年,砍伐树木将近84万棵。②思考讨论:坐标柱形类图表怎样认读?举例说明。 B.①学习树形示意方式,为班级本周内做一个一周活动计划表。②思考讨论:树形示意图表还在哪些领域适用?举例说明。 C.这是一幅“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的地图类图表,你还能用圆形(或扇形)分割法、坐标柱形、树形等形式的图表来说明这一现状吗?请选择一种示意法进行绘制。 2.结合不同种类的图表,思考讨论: 一张完整的图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②认读图表的方法有哪几种? ③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前面的探索和讨论再次修改调整自己的作品。 活动3【讲授】图表设计 1.教师出示图表,请学生在该节课所学中回答我们应该怎样设计一张图表? 制作方法: 在制作上,我们可以用各种笔绘制,也可以用电脑绘制,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在图表的设计中,运用适当的图形可以加强图表的表现力并使图表更加形象、生动、有趣。重点分忻与理解。1. 教师出示图表,请学生在该节课所学中回答我们应该怎样设计一张图表? 2.制作方法: 在制作上,我们可以用各种笔绘制,也可以用电脑绘制,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在图表的设计中,运用适当的图形可以加强图表的表现力并使图表更加形象、生动、有趣。重点分忻与理解。

浙美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第4课 手绘校园风景

5.手绘校园风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的美感。 2.运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处在初一阶段,对初中校园有着自己好奇的观察眼光,教师根据学生对校园所特有的情感,讲解校园风景的不同角度的透视关系及变化规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透视原理,进行手绘校园。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和深入理解,能利用所理解的透视知识,进行大胆地构图和创造性的表现。 难点:手绘校园景物的选择与构思,透视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揭示新课 播放美丽的校园风景照片,让学生谈对校园风景的印象。 说一说:(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 (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达你的感受? (3、如何表达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引导:我们在绘画时,画出的物体想要有立体感,就必须了解透视,运用透视规律来画,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焦点透视的方法。 活动2【讲授】知识新授,展开教学 1) 放霍贝玛《林间小路》“这种现象有何规律?” 在我们的校园有这样规律的风景吗? (用校园图片进行教学,让学生有种亲切感) 出示PPT图片(图片校园小路、图书馆的书架、机房等) 2)欣赏古镇的风景图片 总结:发现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现象

3) 教师讲解透视的含义:客观物体因与人眼(视点)的远近距离和空间方位的不同,在视觉上引起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或近长远短等形象变化,称作透视现象。 是绘画中运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中表现物象的空间感一种方法。 4)出示平行透视教学楼图片,讲解分析画中的平行透视。 师生总结出平行透视特点:只有一个消失点且视点与画面平行。(图) 让学生对PPT图片中找出其的视平线和消失点 (通过实践考察学生对平行透视的掌握情况。) 5)出示成角透视的教学楼图片,讲解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客观物体(指立方体)的各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而成各种角度时的透视现象。 想一想:这个立方体的透视规律(启发学生找到成角透视的特点) 师生总结出成角透视的特点: 是描绘的对象物体的视平线上存在两个消失点。 活动3【活动】师生研讨、知识巩固 辨一辨:哪些是成角透视、平行透视?(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活动4【练习】深入教学,知识内化 透视写生三步曲:1、取景2、构图3、刻画并出示相应的步骤图。 教师展示自己的校园风景速写(正面绘制校园一景,背面绘制了明信片的板式) 欣赏校园风景画的小视频,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 活动5【作业】小组合作,拓展延伸 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作业要求:注意取景,主次有别,详略得当。并且用制作明信片的方式呈现) 将完成的作业贴于黑板,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来体现评价的特性。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自己做图画书|浙美版

13自己做图画书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来完成图画书的设计过程。 2、通过课前大量各种类型的图画书的欣赏,以及课堂经典图画书的欣赏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图画书的设计过程和表现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图画书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用临摹或改画的方式,也可以自己创作表现好看的图画书。 自己创作作品,作品要有自己的风格。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儿童图画书、图画书范画。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图画书,作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蜡笔等)。五.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拿出带来的图画书向学生介绍,引导:好看的图画书是我们多年来最亲密的朋友,给了我们美的熏陶、有趣的知识,还有无穷的想象力。今天我们学习图画书的临摹或创作的方法(板书课题)。 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检查学习用具、图画书等。 新授: (1)教师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图画书,为什么? (2)教师:图画书有何特点,我们喜欢的图画书里有什么地方吸引人。(3)教师让学生说说准备如何去临摹或制作怎样的图画书。 (4)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书本欣赏精品图画书的 精彩之处:色彩的搭配、运用,文字与图画如何有机的谐和等。 (1)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图画书作一介绍。(可以上前讲) (2)学生讨论,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表述。 (3)学生思考说说临摹图画书的方法或者自己创作的构思。 作业: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对图例进行临摹或改画,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故事自己创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作业。 小结下课:教师对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可以组成评议团,对自己或周围同学的作品作一具体客观的评价。 学生的相互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好看的图画书》与前课《作文插图》、后面《我设计的书》是属于一个单元系列的内容。图画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书籍,因为针对的是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我就平时他们对漫画类的图书特别感兴趣这一特点请他们带上自己喜欢的图画书,我也带了一本儿童故事的图画书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索、发现图画书中故事的过程,除了要了解故事的发生、结局外,重点是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然后将整个故事中的画面进行分析“这幅画面中为什么要用这种色彩?”“主体与背景是如何进行搭配的?”“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种书籍?”“看到这些图画书后你觉得对自己的绘画有什么启发?”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再将漫画书中的图与儿童故事中的图画相比有什么不同。同学们通过思考后能很快的认真观察,自由讨论,进一步对儿童图画产生兴趣,老师这时要不失时机的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绘画中不知不觉地吸收图画书中的构图、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丰富他们的艺术感知,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儿童图画书的欣赏者。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红色记忆 (一课时) 目标: 1、了解美术及情感、美术及时代、美术及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美术作品形式。 教学难点:革命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作品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硝烟》《胜利渡长江》。 (2)介绍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创设和渲染学习气氛。 (3)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对美术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2、深入理解 (1)欣赏教科书中美术作品 《启航》、《占领总统府》、《开 国大典》、《太行铁壁》等革命

美术作品。 问:你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 以上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 作品采用了哪些艺术表现形式? (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所 描绘的是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成立时天安门国庆 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及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

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董希文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评价:“缺少一点油画特色。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出水芙蓉 教学目标 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及结构特点。 学习线描荷花的方法,掌握不同工具的涂色技巧。 通过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线描荷花的技巧 教学过程 1学时 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出水芙蓉 导入新 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 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荷花是不是很美呀? 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长在水中,人们称它花中仙子,犹如出了水的芙蓉花,非常漂亮,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展示幻灯片出水芙蓉 二、授 、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 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生于沼泽、池塘中。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所以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荷叶 -----荷叶 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荷花有四美:1.外观清秀,花香四溢;2美在实用,从叶到茎,从花到果,都是很好的药材;3、.美在诗情画意,很多诗人都以荷花的美作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 4、美在品质,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教师介绍荷花的结构荷花的结构 接下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荷梗、花瓣、莲蓬。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初步掌握了荷花的结构,现在如何去画荷花呢:就是咱们这节课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基本知识与技能测试(题库)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基本知识与技能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1.传统中国画从题材上通常分为、和。 2. 图表设计常通过、和分门别类的排列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3. 中国画因表现技法不同可分成、、三种 4.要完成一张美观的板报,就应对、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5.绘画包含的种类很多,请根据以下图片,分别写出属于哪个画种? ()()()6.纹样也称花纹、纹饰。有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请写出以下分别属于哪种连续纹样? ( ) ( ) 7.工艺美术的主要特点是: ___实用_____于审美____相结合 8.不同的画种又有不同的特点,如中国画的___笔墨____之美、油画的___色彩______之美、版画的____刀法____之美。 10.与文字相比,手绘图表的优点是_直观___、生动、__有趣___。

11.墨色根据浓与淡可分为五种、、、、。 12.丹青是中国古代对绘画的别称。丹青分别指的是朱砂(丹砂)和石青颜料。 13.在迎新年一课中,组织一个活动,最重要的是事先进行策划、设计。 14.纹样在形式上可分为单独、连续纹样。进行纹样设计时,一般常运用对称、均衡的组织规律。 15.优秀的建筑的最高标准是实用、坚固、美观三者的完美统一。 16.绘画,从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来分,可分为()、()、()、版画等画种。 17. 古人所说的“焦、浓、重、淡、清”是指墨色的浓淡层次,依据加水的不同程度,墨还有“()、()、()、淡”之分。 18. 徒手画是一种以简便的()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 19.被中国花鸟画家经常描绘并且被称为“四君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 20.1953年荣获我国文化部颁发的“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的是___________。 21.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以下哪种是中国花鸟画家经常描绘的题材,并被中国古代画家誉为“四君子”之一,借以象征人的高尚品格。() A、牡丹花 B、茶花 C、梅花 D、桃花 2. 也称为花纹、纹饰,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之一。() A、写意画 B、工笔画 C、纹样 D、版画 3.书法是指用来书写汉字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 A、水墨 B、毛笔 C、钢笔 D、铅笔 4. 就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 A、徒手绘画 B、水粉画 C、素描 D、油画 5.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宋体、、黑体、隶书体四种。() A、草书体 B、楷体 C、变体字 D、篆刻 6.工笔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它指运用工整、细致、缜密技法描绘对象。工笔画又可以分为工笔和工笔重彩两类。() A、素描 B、白描 C、线描 D、水墨 7.中国画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它的() A、用笔 B、用墨 C、水墨 D、笔墨 8.中国画中还有“岁寒三友”之称,指的是什么题材?() A、梅、兰、竹 B、松、竹、梅 C、松、兰、菊 D、兰、竹、松 9.下面哪位画家在1953年荣获我国文化部颁发的“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 () A、潘天寿 B、李苦禅 C、齐白石 D、关山月 10.他是现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家之一,他凭借他的超前的意识和非凡的创新精

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1红色记忆 教案设计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红色记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分析,学会掌握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习领域欣赏?评述1课时 三、教学重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四、教学难点如何用美术语言来赏析一件美术作品及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 五、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上课内容是《红色记忆》。每个人都有记忆,有欢乐的也有悲伤的。我们的祖国走过了几千年的漫长的岁月,其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屈辱的历史。今天《红色记忆》这一课就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带领我们回忆一下中国近、现代100多年以来的历史。 一、情境导入 1、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有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每年都有上千万人前来瞻仰,这八幅浮雕作品记录了100多

年以来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的重要时刻,你能说出它们各自表现了什么历史事件吗? 《虎门销烟》1839年《金田起义》1851年 《武昌起义》1911年《五四运动》1919年 《五卅运动》1925年《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 《抗日敌后游击战》1938年开始《胜利渡长江》1949年 2、音频导入播放《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称吗? ?这首歌曲描述了浮雕作品中的哪一个场景? 学生讨论后回答。 ?《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鸦片战争前夕,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焚烧,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歌曲《保卫黄河》描述的场景——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茶香四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已广为人知。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茶与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浙美版七年级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走进美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清楚了解美术中绘画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绘画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事物 教师:相关美术图片及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美术课里你想学到哪些东西? 学生回答:中国画、水彩画、素描、剪纸、设计…… 师:大家把在小学学过的内容和你所知道的有关美术的内容进行分类.可以怎样 分? 生:…… 师生总结:绘画类、雕塑类、艺术设计类、手工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术,走进绘画。 2、欣赏油画作品《父亲》、《开国大典》,请学生发表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等是怎 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张利、靳尚谊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画的不同风格。

浙美版美术 九年级下册 1.美术欣赏与收藏 教案设计

1.美术欣赏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和意义。 2、创新目标:从角色模拟、画面分析、文献理解中尝试描述、分析、解释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3、审美目标:品读经典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从而客观判断美术史中经典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学情分析 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美术学科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严重参差不齐,给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同学天生爱好美术,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美术素养自然会提高很快;而有些学生或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影响,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能一统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响,认为学美术没出息,再加上缺乏定的兴趣爱好,差异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三.教学重难点 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欣赏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外在形式美。 四.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初初的感觉:描述 边欣赏边交流每幅绘画的第一感观。 画家画了些什么?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伏尔加纤夫》画了些什么?(近景、中景、远景) 小结你们已经学会了欣赏的第一招:用语言描述画面的第一感感觉,这是我们对艺术品最初的感觉。欣赏一件艺术品只停留在初步的感觉够吗?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活动2【活动】深入研究:分析 深入研究:分析 (二)画家用什么方法来突现画面主题? 1、画面的大色调 ①天空、海水、沙滩的色彩是怎样的?假如变成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和自然态的沙滩你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走进美术》教案1浙美版

走进美术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及艺术特点。 2、通过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知识,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学情分析 美术作品是基于人们对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是人们对生活及事物的原始感受的一种载体,是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课的内容就是从这种基本观念入手,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是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一点上。教材中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家作品,同时也特点明显、种类相对完整的优秀作品。选择主流美术题材作品,进行文化引导和心理建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表达能力。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扩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门类及特点。 难点:掌握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及艺术特点 2、通过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知识,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1.2学时重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门类及特点。 4.1.3学时难点 难点:掌握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4.1.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纸杯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作品、纸、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空白纸杯。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一张纸能做什么,请你用行动告诉我。学生用手中的空白纸动手操作。 学生完成美术作品。

教师:你们觉得哪些是美术作品?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观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 2、对比油画《父亲》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找找在题材、造型方式、工具材料有哪些相同点还有异同点。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不论是绘画创作还是其他的美术形式,是作者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的工具。 学生完成表格,教师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决定了绘画的形式? 引出其他工具材料及美术形式。 (活动之一) 教师出示一个纸杯。它可以是绘画,可以是设计,可以是雕塑,甚至它还可以成为建筑。 请学生利用空白纸杯,完成一件美术作品。 要求: 1、独立或合作完成。 2、阐述作品构思及所要表达的内容。 3、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小展览:展示学生带来的作品。 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 5、作业布置。

新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并整理及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2)引出课题。 2.观察感受。 (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及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及韵律美。 (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 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 (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

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 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及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 4.表现及创新。 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 (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 5.展示及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一招贴画: (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 (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 (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 2.欣赏分析。 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了解: (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 (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 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 (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浪费水的现象 (2)小组交流: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标志设计 教案

《标志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标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和掌握标志的种类特征以及设计方法。 3、欣赏作品,体会现代标志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生活中的标志的作用和特点。 难点:标志象征意义的表现,色彩在标志设计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铅笔,画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春季万物复苏之际,你们愿意丢卸掉沉重的书包,换上自由随性的衣物,去看看外面的美妙世界么?”边说边放映课件《生活中的标志》中的吉普车,跑鞋和背包客图片,并放映相应的标志。 (2)情景导入,以设置“印度之行”的情景模式导入新课《标志设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揭示主题,深入课题。 (1)放映印度国情PPT,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教师顺带介绍印度的风土人情,并引导“印度是一个文化深厚,非常富有神秘气息的国家,并有非常多有趣的标志。” (2)介绍标志的起源(源于上古时期的图腾)。 (3)放映印度两个商业标志(印巴文化/天堂眼)图片,让学生欣赏理解并指出标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其作用是信息传达,并让人通过特定的符号记住其含义。 (4)讲解标志的形式,通过具体图形PPT放映,让学生加深理解。 (5)讲解英联邦运动会(在新德里)图示的设计说明,指出优秀标志的标准。 (6)结合优秀标志的标准,指导学生来讨论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的意义。 (7)放映不同奥运会标志,感受各个城市不同的文化背景。 (8)介绍标志的主要类别。

3、教授设计过程,点明注意事项。 (1)标志设计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2)标志设计是一个多元吸收整理的过程。 (3)标志设计要突出重点吸引眼球。 (4)标志设计方法(选题构思——选择形式——设计草图——配色——确定图形) (5)标志和色彩【A:提问: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发现标志用的最多师哪几种颜色? B:用三原色较多(红黄蓝)最能吸引眼球】 4、拓展延伸。 (1)为自己喜欢的国家或地方设计一个标志。 (2)作业要求:设计简明,富有创意,注意颜色搭配和造型变化。 5、学生作品展。展示学生作品。

浙美版初中美术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浙美版初中美术教案 浙美版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文库第 1 课设计的魅力第 2 课老师,您好第 3 课卡通天地第4 课美丽的西湖第 5 课巧用身边的材料第 6 课瓷器风韵第 7 课流光溢彩本册综合浙美版八年级 15 册美术美术文库教案教学过程第 1 课《老师,你好》教学目标 1、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 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铅笔、剪刀、胶水、橡皮、铅画纸等优秀贺卡作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第 6 页与第 7 页上的资料。 屏幕上放映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氛围与空间,引导学生 1 / 19

欣赏优秀的贺卡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讨论: 贺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文化、情感内涵?在展示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有什么特色?小结: 虽然市场上有许多贺卡,但是自己设计最有意义,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在画面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开拓思路,激发创意 1、讨论: ①主题是什么? ②运用什么图案为主?为什么人们常选择蜡烛作为设计符号或象征物来比喻老师呢?想一想: 还可以用什么事物来比喻老师呢?③贺卡的折叠方式除了课本第 7 页所介绍的以外,还有没有别的?④你喜欢第 7 页上介绍的卡片镂空方法吗?你想用在哪里?⑤如何搭配色彩,使之既有节日气氛又能充分展示自我? 2、运用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拓宽思路,通过将各种各样的作品进行比较,认识贺卡设计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 三、布置作业,表现感受主题: 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可以采用绘画也可采用电脑制作的方式。 要求: 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的贺卡设计知识,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表达出对教师的祝贺

美术苏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 浙美版七年级上册

浙美版七年级上册: 方案1 第1课《走进美术》 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清楚了解美术中绘画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绘画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事物 教师:相关美术图片及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讨论)对比欣赏油画《父亲》与国画《粒粒皆辛苦》,两幅画同样是表现农民形象,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思考: 1、所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有何不同? 2、谈谈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父亲》是油画,十分逼真,写真,十分细致,细到汗珠和刀刻一般的皱纹,构图饱满; 《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画,简洁,以线勾勒人物,构图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学生回答 3、介绍《父亲》的作者和背景。 《父亲》曾获得国内外大奖,曾在卢浮宫春天沙龙中获奖。 罗中立,是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作品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古铜色的脸,刀割般的脸,开裂的嘴唇描绘得十分细致,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观赏者的面前。而背景上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与老农手中破旧的茶碗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丰收了,但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父亲”不是说罗中立的父亲,而是精神上的父亲,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结合学生的父母) 二、新课教学 1、今天我们就《走进美术》,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和区别 (1)中国画(定义) A、从材料上分可分为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 B、出示材料、宣纸、毛笔、中国画颜料,让学生上来体会一下 C、认识中国画颜料分为石色——有一定的覆盖能力,水色——透明。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探访的建筑物名称,值得探访的一处传统历史建筑——探访的传统历史建筑物所在的(街区)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课件出示老街风光。 (2)小结:老街,是一幅绝佳的江南风景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2.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3.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5.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6.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7.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创作工具,已打过装订孔的画纸。 (教师)课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