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

地理必修二知识整理

【第一章人口】

一、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2)“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二、人口移动

1、人口迁移

(1)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

较高。

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效应)

总体来看: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对迁出地:缓解人口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带动经济、文化发展。但是也造成人才流失。对迁入地:解决了劳动力不足;加速城市化进程;改变了整体环境。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因难、治安混乱、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

2、人口流动

(1)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2)新中国~1984人口迁移

特点:(1)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流动数量较少

(2)自发的迁移少,以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迁移为主。

方向:沿海向内地、边疆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民进城。

80年代以后的人口迁移

特点: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方向: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原因:(1)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

(2)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

(3)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最根本原因。

三、人口数量与环境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1)中心商务区

①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之地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⑤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2)商业区

①面积:占用地面很小一部分

②形状:点状或条状分布

③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3)工业区

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成本、环保)

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4)住宅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①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②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的状况

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历史因素:①早期土地利用对城市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②昔日的土地利用,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2)经济因素:①城市功能用地类型取决于付租能力高低②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通达度(正相关)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反相关)

A 区为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所以为商业区。

B 区靠近市中心,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区选择这个区位,既有利于上班,又方便购物。

C 区远离市中心,面积大,成本低,有利保护环境,交通便利,工业出的租金最高。(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收入是影响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知名度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种族或者宗教因素对住宅区也有明显影响

(4)行政因素:如: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

(1)城市化的概念:

①人口城市化: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

②区域城市化:变农村地区为城市地区

(2)城市化指标(注意是相伴共同发生的)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主要指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4)城市化产生的问题有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问题突出、城市生态环境下降、地面沉降等等。(5)城市化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①城市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②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5、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典型地:亚洲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主要特点: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机械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科技水平低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三、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①风向②水源③离城市距离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四、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

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五、传统工业区

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

2、存在的问题:①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②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③环境污染严重等。

3、解决措施(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六、新兴工业区

1、主要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

2、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科技发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机场)、环境优美

七、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

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工业

1、对大气的影响: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1)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

(2)酸雨:燃烧煤炭排出大量SO2所致。我国——硫酸型酸雨,发达国家——硝酸型酸雨(3)臭氧层破坏:厂矿企业、家庭等使用冰箱、制冷设备等,排出大量氟氯烃。

(4)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排放出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

★治理思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①改善能源消费构成:开发利用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③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寻找替代品

2、水污染: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

3、固体废弃物污染

八、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③要避开低湿地点;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公路建设: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九、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不同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①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

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

②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

③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Ⅱ.生态恢复和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绿洲地区:封沙育草(外围);植树造林(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开发新能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Ⅲ.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考虑下游的生态保护。

(5)土壤次生盐渍化

①分布(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②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人为方面: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

自然方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④庞大的人口压力:

⑤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⑥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开展综合利用: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的利用——原料来源于秸秆、人畜粪尿,沼液、沼渣还田或养鱼。(理解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图)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

地理必修二知识整理 【第一章人口】 一、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2)“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二、人口移动 1、人口迁移 (1)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 较高。 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效应) 总体来看: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对迁出地:缓解人口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带动经济、文化发展。但是也造成人才流失。对迁入地:解决了劳动力不足;加速城市化进程;改变了整体环境。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因难、治安混乱、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 2、人口流动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5图1.6)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10)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3.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3)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时间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步入现代型20世纪70年代以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人口数量较稳定甚至下降,如俄罗斯、德国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 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 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 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 的措施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出生率高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 自然环境高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 文化观念、国家政策、 自然环境 低 死亡率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低高低(<1%)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传统型。欧洲除冰岛外,均为现代型,德国、匈牙利已连续多年负增长;北美全为现代型;亚洲除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拉美除古巴、乌拉圭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 7、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口数)]×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 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又称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把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 为主 旧大陆 (亚非欧) 美洲、大洋 洲等新大 陆 欧洲殖民主 义扩张、新 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 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 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 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 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 美、西亚、 北非 迁入地区 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 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 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中国成立到 20世纪80年 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 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 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 矿区 农村——城市 4、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 知识不需要对“成功”负责,需要对成功负责的东西,叫技能。然而现在很多人,分不清两者的区别。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

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2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套(附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至第六单元。 三、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四个班的成绩比较趋于统一,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四、教学具体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后进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1 一、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生产对象 动植物 工业原料和燃料 生产过程 主要是生物生长过程,自然再生产和经济生产密切相合 主要是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以经济再生产为主 生产场所 农田 工厂、车间 对自然条件依赖性 需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受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因素影响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是必要的条件对社会条件依赖性 越来越高 越来越高 生产分布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生态破坏 主要是环境污染 国民经济中的位置 基础地位 主导地位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含义 举例 生产对象 采掘工业 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 采煤工业、水电工业 加工工业 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产品性质 重工业 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轻工业 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 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2、工业的区位选择 指向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冶金(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3、工业发展类型是根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类别来划分,一般分四类:资源、资金、动力、廉价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考虑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不同来划分,一般分为五类: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比如: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4、区位因素: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鞍钢 宝钢 煤炭来源 早期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陕西等地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 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 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 “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 长模式。 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三、人口迁移: 1、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出地:欧洲; 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 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那么你知道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 【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x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x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①资源状况。②生产力水平。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人教版高中 地理必修二 全册知识点 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 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 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 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 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 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 不足等问 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 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 “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三、人口迁移: 1、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出地:欧洲; 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 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 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后——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生率逐渐下降,导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甚至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仍然较快,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生育观念和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出生率仍然较高,加之医疗卫生水平有限,死亡率下降缓慢,从而导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第二节人口的结构变化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民族等方面的分布情况。人口结构变化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民族结构的变化。 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人口在不同年龄段上的分布情况。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是老龄化。 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 率下降和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老龄化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方面和家庭方面。在社会经济方面,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人口减少,生产率下降,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在家庭方面,老龄化会导致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2、人口性别结构变化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人口在男女性别上的分布情况。人口性别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是男女比例失衡。 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性别歧视观念和行为,导致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受到限制,从而导致男女比例失衡。男女比例失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稳定和人口发展方面。在社会稳定方面,男女比例失衡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在人口发展方面,男女比例失衡会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社会稳定。 3、人口职业结构变化 人口职业结构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人口在不同职业上的分布情况。人口职业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工业和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在经济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劳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精品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 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 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 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 降低 3、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或新增人口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类型自然增长率水 平 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 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 国家的人口数量 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 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 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 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 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 于缓慢,很多国 家实施人口控制 措施 中国、印度、 巴基斯坦 6、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7、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巴西、韩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 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 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 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 洲 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 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人教新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 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 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 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 降低 3、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或新增人口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类型自然增长率水 平 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 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 国家的人口数量 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 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 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 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 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 于缓慢,很多国 家实施人口控制 措施 中国、印度、 巴基斯坦 6、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7、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巴西、韩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 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 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 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 洲 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 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3、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 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 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 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 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