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时间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步入现代型20世纪70年代以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人口数量较稳定甚至下降,如俄罗斯、德国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

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

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

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

的措施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出生率高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

自然环境高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

文化观念、国家政策、

自然环境

死亡率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低高低(<1%)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传统型。欧洲除冰岛外,均为现代型,德国、匈牙利已连续多年负增长;北美全为现代型;亚洲除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拉美除古巴、乌拉圭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

7、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口数)]×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

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又称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把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

为主

旧大陆

(亚非欧)

美洲、大洋

洲等新大

欧洲殖民主

义扩张、新

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

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

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

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

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

美、西亚、

北非

迁入地区

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

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

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中国成立到

20世纪80年

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

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

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

矿区

农村——城市

4、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

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消费水平。

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

3、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墨西哥。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西欧等。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零变负的时候,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减少。

人口分布受自然因素(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影响程度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

公害病指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地方性疾病,是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的表现;地方病则是原生环境因素的表现。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

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

1、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

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

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

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

市主要功能分区,

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

置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地、文化区联

系、环境优美

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卫生防护带不同于绿化带,还可以是空地、河流,以及消防车库和仓库等。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特点举例

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

呈同心圆状

成都

东京

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沈阳烟台

多核心模式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

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

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淄博

重庆

未来"田园城市"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村的优点

带型——兰州;放射型——武汉;星座型——上海;散点型——大庆。

2、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直接因素)高低历史文化(北京市);社会因素:种族宗教(黑人区、唐人街)、知名度、行政因素(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等)。

3、功能区合理布局应注意:1.要有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环境角度);3.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

间设置防护带。

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主要影响影响结果举例

地形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

足,交通便利,减少成本低

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大

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沪宁杭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中

欧、西欧平原城市群

高原热带地区的高原上气候较为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巴西高原

凉爽 原上 山区

地表崎岖 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 汾河、渭河谷地 气

候 气候适宜 适宜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城市多,规模大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城市众多 气候恶劣 干旱、寒冷、过于湿热,不利于居住,经济落后 城市少,规模小 干旱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寒冷地区城市很少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 的主要标志);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

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

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

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成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 (停滞) 高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 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英国1851年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农村);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达到70%以上);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出现在英国)。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出现两类城市化特征: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又称"虚假城市化',多出现在拉美和非洲;滞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多出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

4、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出现在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 逆城市化是由于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城市居民向周边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迁移的现象,结果造成中心区的衰落。它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

现象 出现阶段 人口流向 结果

郊区城市化 中期加速阶段 城市向郊区 城市规模大、城市化水平提高

逆城市化 后期成熟阶段(不是城市衰败) 城市向乡镇 中心区衰落,城市化水平不变

再城市化 后期复兴阶段 郊区向城市 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1)环境质量下降;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五、城市环境污染:

污染类型 污染源 整治措施

环境大气污染 工业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绿化隔离带

质量下降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

排放

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固体废弃

物污染

工业和居民生活垃圾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

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

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社会问题突出人口过度集中综合整治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

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是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方式等(影响力不断增强)

区位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区位变化

因素差异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

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3、下列农业类型单位产值的排序: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举例

自然因素气

光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

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

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

新疆的棉花和水果热量

珠三角三季稻、松嫩平原甜

菜、青藏高原青稞水源

年降水量<250mm中灌溉水源丰富的地

河西走廊粮棉、南疆棉花、

尼罗河流域、中亚地区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

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

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

随海拔有所不同

平原的耕作业

横断山区、五台山垂直农业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

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酸-茶树、柑橘;碱-甜菜、

枸杞;黑龙江大豆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

型和规模

城市郊区的奶牛、花卉、蔬

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阿根廷畜牧产品出口、荷兰

鲜花出口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耕地红线,基本农田

机械

技术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

生产率

日本农业的小型机械化、

温室农业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

型和经营方式

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

农业

环境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5、区分几个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有因素(条件)。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没有这种因素就没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三角基塘农业的地形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均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既是。如西北地区的限制性因素是水。

农业分类:根据动植物地域分布的不同,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各种地域类型。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游牧业(粗放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资金)、水稻种植业(劳动)(密集农业)。根据农业投入的多少,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根据农产品的用途(或农业商品生产率的高低),分为自给农业(有下划线的)和商品农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mm的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劳动力需求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力丰富人均耕地

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

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成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适度规模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

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机械

化水平

水利工程量大水稻生产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

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黑土)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

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促进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地广人稀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

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

化和专业化生产。

6、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7、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

分布

亚洲季风区

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

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

区位条件1.水热条件优越2.地形以平原为主3.廉价

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当地居民的饮食习

惯5.种植历史悠久

1.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

温和、降水丰富等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

地广人稀5.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主要特征1.小农经营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4.水利工程量大

1.家庭农场经营

2.生产规模大

3.商品率高

4.机械

化和科技水品高

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

相同点都是以种植业为主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是以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特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

区位优势:

发展措施: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

物种牛种优良,产肉量大

草原草类茂盛

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消费量少

交通距海港近,冷冻技术、运输能力

二、乳畜业

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发达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特大城市周边

区位要求由于牛奶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

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

1、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饲料因素西欧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雨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因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2、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地域类型气候草场分布对象产品机械化程度市场乳畜业温和湿润人工为主人口密集地区奶牛牛奶及奶制品高本地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天然为主地广人稀地区牛、羊肉、皮、毛较高外地为主三、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及新西兰等地,最为典型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我国农耕区的家禽畜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而基塘农业则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条件社

件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农场租金低、本地消费量少

区位条件区位优势交通交通发达便利

自然条件气候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市场面向国际市场

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平原) 机械化机械化水平高

土壤土壤肥沃科技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水源灌溉条件较好政策政府鼓励扶持

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

小麦犁地(忙碌) 播种(忙碌) 生长季节收割(忙碌)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季节夏季秋季冬季春节夏季绵羊在牧场上放牧配种(忙碌) 剪羊毛(忙碌) 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章末总结

1、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

类型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季风水田

农业东亚、东南亚、

南亚

温带季风、亚

热带季风、热

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人

多地少,种植历

史悠久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

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

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加大科技投入,适

当扩大种植规模

商品谷物

农业美、加、阿根廷、

澳大利亚、俄罗

斯、乌克兰

主要是温带

大陆性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

件、便利的交通,

地广人稀、工业

发达、科技先进

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

化水平高、农业一体化

农业成本高,耗能

措施作用

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

种植牧草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

打井取水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牧场生长

培育良种牛、加强

牛群病害研究

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特点项目特点

生产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农业专业化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应用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地域化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

大牧场放牧业美、澳、新西兰、

阿根廷、南非

干旱、半干旱

气候

优良的天然草

场、地广人稀、

交通运输便利

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

经济效益好

改善交通运输条

件、培育良种、开

辟水源、种植饲料

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围、西

欧、中欧及澳大利

亚、新西兰等地

温带海洋性

气候、温带大

陆性气候

市场、饲料供应

机械化水平高、轮转放牧

与圈羊相结合

动物疫病的防治

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

澳大利亚、新西兰

温带大陆性

气候、热带草

原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

件,地广人稀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

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

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合理安排劳动力,

修建水利工程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南疆。

我国油菜优势产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的区位选择

指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

头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

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

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冶金(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

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

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

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

发达的地方

一、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平提高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的通达度、环境标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

鞍钢宝钢

煤炭来源早期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陕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地

铁矿供应鞍山铁矿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消费市场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市场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

交通因素铁路运输便利水路交通便捷

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

地位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全的钢铁生产企业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3、科技进步的影响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4、以钢铁工业为例,说明不同时期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时间早期(19世纪) 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区位因素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沿海港口(市场) 科技因素炼铁冶金原料地(铁矿) 海洋运输条件的发展区位选择原则靠近燃料地(大煤田) 靠近原料地(铁矿) 靠近市场(沿海钢铁消费区) 工业类型动力指向(导)型原料指向(导)型市场指向(导)型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燃料、原料的影响趋势,交通和市场的影响趋势

实例英-伯明翰、德-鲁尔区等包钢、武钢、鞍钢等包钢、日-福山、意-塔兰托等原料指数:需要运输的原料重量和成品重量的比值叫做原料指数。从定量上看,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指标。

5、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举例

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

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处

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

在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

厂、皮革厂

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钢铁厂、发电厂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有以下几种: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非物质上的信息联系。

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②空间利用上的联系(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企业)。

1、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工业地域的规模,可分为工业点(工厂)、工业区(上海金山)、工业枢纽(上海)、工业地区(沪宁杭工业区)。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

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

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

的工厂布局在一起形成

在规划工业用地上,先建成

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

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发展潜力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举例传统工业区一般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上海金山为石化工业区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

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

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结果引发了工业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动力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

概念一般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典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

地位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问题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

发展3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2、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 (久大重优早)

3、德国鲁尔工业区"德国工业的心脏"

(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离铁矿区(洛林-法)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3)综合整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扩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二、新工业区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苏格兰。

1、新工业区的四个特点: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小——以中小企业为主;

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

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

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2、意大利新工业区(东北部和中部-第三意大利)的发展条件

发展条件内容作用

区位优势大批廉价劳动力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保障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节省生产建设投资

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

国际经济环境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

国内经济环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

放;政府大力支持

新工业区兴起的自己保障;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

展;新兴工业区兴厂和发展有政策保障

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

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工业大多数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为独特的发展

模式。普拉托毛纺织行业为主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5、温州乡镇企业:

①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

②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

③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并向品牌经济过渡。

6、新兴工业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一种是以

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的"工业小区"。

7、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一面、两高、两快):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快);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产品面向世界。

8、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高等院校-

斯坦福大学等,军事订货,创新环境和文化。

9、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对比

对比项目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

生产特点增速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度低分别特点高等院校周围、环境好的地区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知识技能高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由良到差) 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

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投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生产效率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运费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连续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速度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稳定性铁路公路河运航空海运

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6、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山区路线受地形

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3.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商

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方面∴环境问题不都是人类造成的)产生: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农村、发展中国家多见)。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城市、发达国家多见)。

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3、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国际合作)。

4、中国走可持续之路原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酸雨的主要分布在南方,华北的水资源短缺。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带来了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经济效益: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5、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传统经济循环经济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大

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

集约利用

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

用率低

资源再利用,利用

率高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同时

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

结合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比较项目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比较项目清洁生产末端治理

思考方式污染物清除在

生产过程中

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资源消耗减少增加

控制过程产品生命周期

全过程控制

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治理污染费用减少

排放标准严格,

费用增加

控制效果比较稳定产物量影响处理效果产品产量增加无显著变化产物量明显减少间接可推动减少产品成本降低增加排污量减少减少经济效益增加减少

资源利用率增加无显著变化污染转移无有可能6、我国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农业模式分布地区与原因农业利用特点

基塘农业珠三角地势低洼易

积水,水热充足

低洼易涝区挖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蔗、果、花等。形

成塘基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鱼塘-台田农业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

地势低平,渍涝严重

挖鱼塘,塘中养鱼、鸭,栽种水中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中种植粮果棉或

饲料作物。塘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山区立体农业南方山区地势起伏

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河谷、水库中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山麓到山顶分别种亚热带水果、毛

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的经营方式。发展生产,保持水土,良性循环。

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大兴县人多地

少、城市近郊(中国生

态农业第一村)

主要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开展综合利用;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

源。以作物秸秆等为饲料,牲畜的粪便和部分秸秆产沼气。池渣入鱼塘或

返田。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实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

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农业革命 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 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 亡率高 农业革命 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 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 医疗条件改善,寿 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 不断改善,死亡率 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 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 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特 点

生产力水平− − −→ −不断增长 分布热带原始 森林等地 区的落后 民族较落后的 发展中国 家或地区 亚、非、拉等 洲的发展中国 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 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 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 国、新加坡等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 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5图1.6)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10)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3.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3)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时间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步入现代型20世纪70年代以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人口数量较稳定甚至下降,如俄罗斯、德国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 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 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 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 的措施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出生率高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 自然环境高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 文化观念、国家政策、 自然环境 低 死亡率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低高低(<1%)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传统型。欧洲除冰岛外,均为现代型,德国、匈牙利已连续多年负增长;北美全为现代型;亚洲除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拉美除古巴、乌拉圭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 7、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口数)]×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 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又称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把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 为主 旧大陆 (亚非欧) 美洲、大洋 洲等新大 陆 欧洲殖民主 义扩张、新 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 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 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 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 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 美、西亚、 北非 迁入地区 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 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 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中国成立到 20世纪80年 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 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 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 矿区 农村——城市 4、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1 一、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生产对象 动植物 工业原料和燃料 生产过程 主要是生物生长过程,自然再生产和经济生产密切相合 主要是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以经济再生产为主 生产场所 农田 工厂、车间 对自然条件依赖性 需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受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因素影响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是必要的条件对社会条件依赖性 越来越高 越来越高 生产分布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生态破坏 主要是环境污染 国民经济中的位置 基础地位 主导地位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含义 举例 生产对象 采掘工业 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 采煤工业、水电工业 加工工业 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产品性质 重工业 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轻工业 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 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2、工业的区位选择 指向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冶金(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3、工业发展类型是根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类别来划分,一般分四类:资源、资金、动力、廉价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考虑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不同来划分,一般分为五类: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比如: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4、区位因素: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鞍钢 宝钢 煤炭来源 早期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陕西等地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 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 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 “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 长模式。 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三、人口迁移: 1、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出地:欧洲; 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 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1、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 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⑤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

①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 ②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 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 ④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 ②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 ③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 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

②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 ③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5、航空港的区位要求: ①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 ②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 ③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 ④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 ⑤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6、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①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人教版高中 地理必修二 全册知识点 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 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 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 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 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 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 不足等问 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 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 “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三、人口迁移: 1、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出地:欧洲; 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 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 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后——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生率逐渐下降,导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甚至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仍然较快,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生育观念和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出生率仍然较高,加之医疗卫生水平有限,死亡率下降缓慢,从而导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第二节人口的结构变化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民族等方面的分布情况。人口结构变化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民族结构的变化。 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人口在不同年龄段上的分布情况。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是老龄化。 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 率下降和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老龄化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方面和家庭方面。在社会经济方面,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人口减少,生产率下降,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在家庭方面,老龄化会导致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2、人口性别结构变化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人口在男女性别上的分布情况。人口性别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是男女比例失衡。 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性别歧视观念和行为,导致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受到限制,从而导致男女比例失衡。男女比例失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稳定和人口发展方面。在社会稳定方面,男女比例失衡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在人口发展方面,男女比例失衡会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社会稳定。 3、人口职业结构变化 人口职业结构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人口在不同职业上的分布情况。人口职业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工业和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在经济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劳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Ⅱ复习纲要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添: 1、总趋向: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 多万的数目在增添。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添受自然增添和人口迁徙影响,人口自然增添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添=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添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散布。 3、差别: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添快速的期间。原由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停扩大、 对各样灾祸和疾病的防守能力不停提升、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添迟缓,(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添,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特别是非洲),当前增添速度趋缓。存在差别的原由主假如经济发展水平 差别及生育观点差别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添过快,出现劳动力剩余,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杂乱等社会问题;要采 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添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添过慢,致使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欠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 题;可采纳鼓舞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举措。 5、人口增添模式: 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添率三项指标共同组成。如图: 原始型:超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添率; 传统型:超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添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添率; “高” 与“低”常常以 1%为参照,若低于或凑近1%就能用 “ 低” 来形容。 当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大多半发展中国家还未达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 长模式。 二、人口散布: 1、世界人口散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 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 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 20°~ 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散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向。人口分 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罕。 2、当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目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当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散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三、人口迁徙: 1、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挪动到必定距离以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依据人口迁徙能否超越国界能够分为国 际人口迁徙和国内人口迁徙。 2、国际人口迁徙: 二战前——原由: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拓;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 充;特色:以公司性、大量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出地:欧洲; 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 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 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 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 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 说道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很多同学都会说难很难,的确,相对而言高一必修二地理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一部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希望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1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 3、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或新增人口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7、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巴西、韩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积极影响: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负面影响: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积极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负面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错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或变化错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 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对外开放程度.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 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错误!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人文地理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人文地理 (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2) 一、人口的迁移 (2)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3) 一、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 (3) 二、合理人口容量 (3)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4)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4) 一、城市形态 (4)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4)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5)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6)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6) .第三节城市化 (6) 一、什么是城市化 (6)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7)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9)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9)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9)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9)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0) 一、季风水田农业 (10) 二、商品谷物农业 (11)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2) 一、大牧场放牧业 (12) 二、乳畜业 (12)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4)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14) 一、工业区位因素 (14)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4)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15)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5)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5)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16) 一、传统工业区 (16) 二、新工业区 (16)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8)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8)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人文地理

必修二人文地理(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 一、人口的迁移 (1)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2) 一、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 (2) 二、合理人口容量 (3)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4) 一、城市形态 (4)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4)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5)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6)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6) •第三节城市化 (6) 一、什么是城市化 (6)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7)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9)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9)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9)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0) 一、季风水田农业 (10) 二、商品谷物农业 (11)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2) 一、大牧场放牧业 (12) 二、乳畜业 (12)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14) 一、工业区位因素 (14)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4)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15)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5)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5)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15) 一、传统工业区 (16) 二、新工业区 (16)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8) 一、主要运输方式 (18) 二、交通运输布局 (19)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9) 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9)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 (19)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013 18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