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套(附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至第六单元。

三、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四个班的成绩比较趋于统一,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四、教学具体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后进

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7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搜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并结合国家的政策给当地政府、社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8.适当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补充与教材有关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课时安排与计划

本学期共20周,每周两节课,共40课时,其中节假日(清明节和劳动节,端午节)、期考(2次)、段考(2次)占用8——10课时,有效上课时间30——3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

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

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

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

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200000×(1+2%)10=24.38万(人)

24.38万×1.7%=4144(人)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

(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回答),那么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

教师补充材料二、三

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提问: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提问:人多且增长快的国家又采取什么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4年。成绩巨大,但依然任重道远。)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知道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世界人口的数量,在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总趋势,但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各地区会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板书: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师指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板书: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P6图1.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图中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

(2)横坐标仅仅表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吗?

(3)自然增长率如何读取呢?

让学生结合课本P7的表1.2,思考,填写下表。

提问

板书: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下表。)

提问

教师讲解: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转变是从死亡率还是出生率先下降开始的?(死亡率)

设问:目前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是否相同?(不同)

板书: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让学生阅读课文P6有关段落,分析世界两类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哪一种?整个世界又是哪一种?完成下表。)

生回答)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会变化的,在空间上也有差异的。

最后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知道了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通过学习,懂得了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有变化,空间上存在差异。

教学后记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难民潮,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等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学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事实上,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包括自然增减,还包括——

板书:一、人口迁移

1.概念

问:什么是人口迁移?

生: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教师引导区分概念: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

师:对。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口迁移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按是否跨越国界而划分的两种形式: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板书:2.国际人口迁移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填下表)

古代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板书:3.国内人口迁移

生: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由于自己自足的经济十分脆弱,加之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人民难以安居乐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迁移。问:那么我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又有什么特点?

(活动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图1.8思考: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分析并归纳填写下表)

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而这种人口迁移调节了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口迁移,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那么人口什么要迁移呢?人口迁移究竟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师:请看下面的文字,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1、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的地区,人烟稀少。而水、热条件比较好的温带和热带往往成为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

2.温带和热带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人口也较为集中。

3.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至今也是人口密集地区。

4.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都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的。

生:以上资料说明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师:对,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

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总是希望从自然恶劣或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迁到自然环境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次,自然灾害也会成为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自然环境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要素它们是怎样影响人口迁移的呢?

(生讨论,师总结)

(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光、热、水、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水是人类生存重要的物质条件。人类生活、生产要消耗大量的水,因此,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着人类迁移的方向和规模。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

(3)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区是人口最稠密地区。至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不足、土壤肥力的衰竭而迁移。

(4)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一些本来人迹罕至的地区发展成为人口的聚居地,如攀枝花、大庆。

师: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人们迁移的重要原因。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

看下面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以及北美发达国家因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迫切需要补充经济活动人口,吸引他国人口源源流入。

(生回答,师总结)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着人们迁移的方向,人们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地,人口的迁移量取决于迁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和迁出地人口相对过剩的状况。

师: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地设立了经济特区’吸I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师总结)

从宏观上看,经济布局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说明经济越发达,对人口的吸引力(即拉力)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和流速。

师:交通和通讯又如何影响着人口的迁移呢?

生: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师:对,几百年来,人类越来越大跨度、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发展。问:文化教育对人口迁移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回答,师总结)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师:家庭婚姻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课堂小结:由此我们知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们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后记: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关系2.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后容量如何估计

3.结合我国当前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优势,进一步人士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三、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板书: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一)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提出)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指导学生看书,总结归纳):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大;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少。

过渡:何如进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呢?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本部分采取由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学生阐述——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出一个倾向性的意见的程序进行:

假定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过渡:据科学家计算,我国的环境人人口容量约为16亿,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已有近13亿的情况下,已经表现出了人口负担过重的现象,资源表现出紧缺状态,到底中国有多少人才最合适呢?

板书: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师:在保证现代人生活幸福,同时又不降低未来人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板书:(一)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3、概念提出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二)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

本部分采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阅读教材——学生进一步探讨——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1)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教材分析说明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任务的艰巨性?

(2)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出现?

教师总结:

(1)现实中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①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超出了本国的范围。

②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若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解决的难度也很大。

(2)一方面就整个世界来说: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人口与环境两方面紧密联系的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容量。重点分析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几个主要因素,了解了三种不同的世界环境人口容量评估观点,明确了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艰巨性。

教学后记: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农民工”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

2.理解农民从农村大量转移出去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出外打工对农民自己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前列出材料收集的提纲给各个小组,小组根据提纲要求开展收集资料活动,然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共同讨论、分析、归纳、探寻农民工问题解决之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锻炼学生的资料收集、逻辑推理演绎、组织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自觉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讨论,让学生对农民工现象有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农民工

四、教具准备:通多媒体课件,图片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相关资料:

1.我国目前有多少农民工?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的新生群体,数量约有2亿左右。

2.农民工属于什么阶层?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判断非常正确,意义重大。目前,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也就是说,农民工正在迅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

当然,这种分离和融入还处于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渡期,由于打破城乡分割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民工的农民“血统”还会延续下去。尽管如此,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其独特的经济需求和政治诉求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虽然农民工的“根”还在农村,但是他们已经脱胎换骨,日益成长为一个迫切需要社会认可的新兴阶层。

3.农民工处于何种生存境况?

作为“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拖欠时有发生。

作为“超时劳动力”,工作时间极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

作为“高危劳动力”,社会保障缺失,各种安全事故频繁。

4.农民工问题有多么重要?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工补农、以城促乡”。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5.解决农民工问题应该做些什么?

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平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呈分散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套(附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至第六单元。 三、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四个班的成绩比较趋于统一,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四、教学具体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后进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优质教 案 目录 第一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分布 第二节人口迁移 第三节人口容量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第二节城镇化 第三节地城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一节人口分布

第一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分布》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内容标准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教材分析】 本节以一个“卫星影响世界地图”这一情境设计和提问导入,以使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带着问题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本节讲述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和特点,阐述自然、人文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回答了两个基本问题: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儿?为什么?在讲述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时,教材采用了由一般到个别、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本节共有两个标题:“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第一个标题聚焦世界人口的分布。教材先安排图 1.2“世界人口的分布(2014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发现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接着从纬度、距海岸远近、海拔三个方面,利用数据进一步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在描述人口分布特点之后,本节第二个标题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制约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诸多影响因素。这样层层深入,由浅人深,有助于学生掌掘比较完整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另外,课后还有一个“活动”教学和“自学屋”。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二)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人口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关系:人口与空间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综合思维:分析人口分布中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并设计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在基本知识讲述过程中,注意区域性的差异,并结合具体区域的情境、案例和活动设计,使学生将基本知识与区域特点结合,深化对区域的认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 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什么是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分析并理解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 •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与作用; •探讨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1.2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感知能力; •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人口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2.1 教学内容 •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世界范围内和中国的人口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 •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2.2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难点: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3.1 导入(10分钟) 教师利用图片、数据、视频等方式,引入本次课的主题——人口的合理容量,并简单介绍人口容量的概念和意义。 3.2 学习与思考(40分钟) 活动一:老师通过投影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比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并分小组让学生思考,探讨这些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影响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达到逐渐深入理解人口容量的目的。 活动二:老师讲解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亲自计算。同时,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人口增长率太高,将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如何才能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等问题。 3.3 拓展(20分钟) 活动三:老师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发展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同时,老师介绍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清晰。 活动四:老师通过示意图和地图等方式,向学生揭示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的关系。并鼓励学生思考,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人口转移的形势和趋势将会怎样发展,如何对城市和社会做出战略性规划等问题。 3.4 总结(10分钟)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具备相对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老师在这里再对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再次强调,以及提及下一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txt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地球与地球的相对运动规律。 2. 理解地球的各种地貌形成及其与地球活动的关系。 3. 掌握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利用方式。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地球与地球的相对运动规律 - 研究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 -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探究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2. 地球的地貌形成及其与地球活动的关系 - 理解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 - 研究地震、火山和地震的形成机制 - 了解各种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3.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 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 研究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环境影响 - 了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4. 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 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调查活动 - 进行地理实践操作和模拟实验 - 提高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地理概念和原理,向学生传递知识。 2. 实践法:组织地理实地考察和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地理现象。 3.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参与性。 四、教学评价 1.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等活动,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布置课后作业,通过批改作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3. 实践评价:通过地理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4.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表现、期中、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 2.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3. 实验器材:地理实践操作设备、地理实验器材等 4. 地理实地考察场地:学校周边的自然地理景观等 以上是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地貌形成、自然资源等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11人口分布-教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11人口分 布-教案 人口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3.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2.通过对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等特征的了解,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成因。 3.理解思路:只要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首先考虑到三个大的方面,然后从各个角度具体分析。 4.强调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作用。

5.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分布特点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联系的观点。 2.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惯。 3.培养理论接洽实际的能力,进步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 【教学重点】 世界生齿分布的特点、我国生齿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节假日出游时,是否遇到过人山人海排队等候进入景区的现象?你们在超市购物时,是否为排队等候结账而心烦意乱?你们是否见过宽阔的马路因交通堵塞变成了巨大的露天“停车场”? 讲授新知:

1、世界生齿的分布 1.教师课件投影“世界生齿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纬度看,世界生齿主要分布在什么范围?导致世界生齿这样分布的原因有哪些?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世界生齿的分布特点: (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60°地带最为集中。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2)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3)各大洲和地区的生齿分布极不均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生齿约占世界总生齿的85%。列国生齿分布也不均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生齿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二、影响生齿分布的因素 举动:“家”的选择,分别出示极地、热带、温带、沙漠、平原、高原等景观图,让学生选择愿意居住的中央。

多种多样的区域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二—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核心素养】 1.通过视频材料与相关图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 2.通过学生自身生活、学习所在的区域,理解不同弄空间尺度的区域特征。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区域的概念、特征、划分标准、目的。 2.了解区域的空间尺度及意义。 3.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对区域发展的促进意义。 【知识梳理】 一、不同类型的区域 概念: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1.特征 (1)差异性: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2)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直 (3)层次性:区域存在层次高低之分 (4)可变性:区域的边界在不断变化 2.区域的类型与划分 (1)按照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非季风区、黄土高原区 (2)按照人文地理特征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按照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3.区域划分的目的及实例 目的实例 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 区等 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 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 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新力 1.在七大汉语方言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种,讨论其分布特点 北方方言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东北至哈尔滨,西南至昆明,直线距离约3200多公里;东起南京,西至酒泉甚至乌鲁木齐,直线距离也不下2000公里。北方方言几乎纵横大半个中国,覆盖了汉族居住区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约占汉民族总人口的70%以上。 2.查阅基于地方方言而形成的地方戏曲、地名等,说出它们在旅游开发、丰富地方文 化生活中的作用。 地方戏曲、地名等都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旅游的发展,丰富地方人民的文化生活。 3.我国政府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政府为什么下大力气做这项工作 呢?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方言众多,不同地域之间的人民交流不畅,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必然趋势,有利于更好发挥汉语的作用,同时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人口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变化。了解二战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方式的判断方法。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总结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了解相应国家的不同人口政策。2.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第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 A部分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黑板书写: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出生减去死亡)与该时期平均人口的比率。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自然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 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 共同决定的。 转变:让我们从时间的角度来分析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为什么?黑板书写:1。人 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1。读地 图上的名字。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 口数)。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 的大小)。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 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要求学生结合课本中的P2阅读图分析和回答问题。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图1.3,找出图1.2中图1.3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自学P3的第一段,并要求学生分析近10年全球 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0年。最后,教师和学生总结总结并填写下表。) 历史时期人口数量情况人口增长情况农业革命前数量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时期数量较多增长加速生产力水平提高, 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命时期持续增加明显加快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 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20世纪以来数量多空前增长人类对自 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 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人口变化原因(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200000×2%=4000(人) 二十万×(1+2%)10=243800(人)×1.7%=4144(人)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 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转型: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一 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特征是否相同?黑板书写:2。人口自然增长的 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 2000年,各大洲的人口排名是多少?(亚非欧洲北美大洋洲)

人口分布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 1.1 人口分布 教学目标设计 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3.通过分析实例,认识并说明自然环境变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培养人地协调观。 4.收集并展示家乡人口分布的案例、图表和地图,通过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方案,对调查地区的人口分布进行简要解释,培养地理实践力。 教学方法建议 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不同尺度下(全球、大洲、国家、地方),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2.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难点: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活动设计】(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导入 1987年7月11日,地球总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采纳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而今,世界人口已达到75亿之多,那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人口分布的知识。 教学精讲

◆任务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活动:世界人口的分布 教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75亿,世界人口有哪些分布规律呢?请大家读教材P3图12世界人口的分布(2014年)及以下三幅人口资料图,描述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多媒体展示】(地理图表)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通过数据图示资料来看,世界人口在纬度、海拔、距海远近上分布不均,但又具有明显的趋向性,从全球范围来看,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那么,具体到大洲、国家和地区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读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世界人口在大洲、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1.读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对应课标要求“(学生)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行为条件是“运用资料”;行为动词是“描述”,属于了解水平;主题内容是“人口迁移”,后置限定是“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有关体现“人口迁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文字、图片、数据资料,重点让学生根据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起点水平: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与人口相关的知识,并且通过高一上学期的地理学习,也掌握了一些图表阅读分析的能力。同时,上节课对“人口分布”的学习为本节课“人口迁移”提供了知识基础,“人口分布”从某种程度上是“静”,而“人口迁移”则是“动”,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以动态的眼光观察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特征,有利于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2)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上唤醒学生有关“人口迁移”的知识,比如城市的学生可以观察自己周围的进城务工人员,思考他们进城务工的原因;农村的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的家人在外务工,自己的定居地是否有人已在外定居。学生的身边有很多“人口迁移”的例子,教师要从学生身边的地理进行引导,体现生活中的地理。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地理1新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位于教材的起始单元,也是人文地理知识的开始,“人口”部分是为后面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环境与发展打下基础,属于基础章节。本节内容由“什么是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和“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组成。 “人口迁移”的第一个课时,教师需要完成两个教学因子的教学,“什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教学目标】 1.结合篁岭的乡村景观,归纳篁岭的乡村景观和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能够解释篁岭地区独特的区位条件如何造就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通过篁岭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土地与特色晒秋文化形成原因的探究,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上饶市某高中高一下半学期的学生。作为高一的学生,对文化有所了解,但对城乡景观这个抽象的大范围的概念,定位比较困难,而且受年龄和环境的影响,他们实际接触认识各地的城乡景观是很少的。如果不以生动的实例讲述,是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 【设计理念】 本节主要采取案例探究的教学模式,选择学生熟悉的家乡案例——篁

岭晒秋,能假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家国情怀。本节课以篁岭游览的时间线索串联课程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乡村景观与其地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影响它们形成的有哪些因素。本次授课我们以一道2016年的高考题为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中国最美符号“篁岭晒秋”,进而带领学生一起去参观篁岭的乡村景观,感受它的地域文化,让同学们做到“沉浸式体验”,再让同学们一起分析影响因素,一方面是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回到课堂开始的题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及设计的地理要素。 教学难点: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城镇化 教学设计第1课时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2.2城镇化》教学设计(第1课时) 1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基本构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节的内容可以分为“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城镇化的利弊”“地理信息技术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三个 部分,可以分为2个课时来落实。 第1课时完成“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在运用资料的前提下,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这就对学生分析相关图、表、文资料提取信息,归纳说明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运用”、“说明”,行为结果是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说明”的方式呈现,即达到理解层次,但这个目标需要通过资料的运用来达成。在了解城镇化过程和特点之前,应该先对城镇化概念有个简单的介绍。不同地区可能处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城镇化的差异性,根据课标要求的“不同地区”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至少要呈现两个及以上地区的城镇化资料

供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资料剖析城镇化过程和特点的能力。在认识不同尺度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的同时,还要归纳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第2课时完成“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的利弊”和“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两条课标的内容。“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的利弊”课标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运用”、“说明”,行为结果是说明城镇化的利弊,以“说明”的方式呈现,即达到理解层次,且能够在运用资料的前提条件下,说明学生不仅仅要学会城镇化的利弊观点,也要能够结合具体区域进行分析,利弊两方面都要考虑到。“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渗透在整个必修二教学中的,结合本节内容,可以做适当的教学安排,行为条件是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具体到本节内容就是探究城镇化发展相关问题。行为动词是探究和了解,在说明城镇化过程特点和利弊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了解属于较低层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仅作为相关知识储备让学生大致知道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即可,不用涉及深层次的原理问题。 (2)育人价值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范文5篇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范文5篇 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

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全章教案(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 2 章城市与城市化全 章教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 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课标分析: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本条“标准”有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在能力要求上具 有明显的层次性。①要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 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②会解释这种结 构特点的形成原因;③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考虑到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本条标准并未将 学习的要求定位在完整掌握目前广为承认的关于城市空间结 构的理论(如同心圆地带理论、梯度理论、扇形理论、城市 内部的中心地结构理论等)上,而是定位在能用这些理论中 反映出来的地理原理来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 差异。至于“要学习几个理论” 、“学习哪个理论” 、“要掌握某个理论中的哪些概念或原理”等问题,该条标准亦未作出

具体的规定,而是强调“运用实例”,对具体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进而理解其形成的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帮 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地理思想。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本条标准涉及人口和城市两部分内容。其中地域文化对 人口的影响可放在第一章处理。第二章应重点放在对“地域 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的讨论上。 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 域集聚的特定文化现象,城市是由人创造的文化景观,“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 各有明显的特征” ,其中最显著例子是不同的宗教文化形成 不同的城市景观,特别是寺庙教堂等建筑物的形态和风格。 学习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城市 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的形成。 考虑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和日常的媒体接触中,已对世界 和中国的一些城市文化景观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实际的体 验,因此这条标准的达成,可以通过举一两个具体的典型实 例来讨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二部分: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 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示范教案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方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能通过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2.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结合城乡景观实例,能够说出其主要特点,并能说出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4.对家乡的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评价其开发利用的程度与方向,推出合理化的建议。 5.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出示视频: 师:徽州民居的外部形态主要有大块白色墙体构成。日出到日落,光的投影变幻无穷,犹如一副丹青水墨画。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该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一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异彩纷呈。安徽歙县徽派建筑在选色上反差很大,以黑白为主。这两地的建筑景观风格迥异,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建筑景观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章乡村和城市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出示材料:草原文化图片(生产方式、娱乐、民居、服饰、饮食)和草原长调歌曲 此处使用平台资源【地理探索】草原长调音频 师:屏幕上所展示的材料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草原文化,它是我国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思考: 1.草原文化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可能的答案)生产方式、娱乐、民居、服饰、饮食…… 2.草原文化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生:(可能的答案)当地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为主,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饮食为乳肉产品;为方便放牧,民居是便于拆卸的蒙古包;为方便骑马和御寒,服装为蒙古袍…… 3.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草原文化”吗? 生:(可能的答案)草原文化是指在草原地区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出示图片:中国地域文化空间分布图

人教版高二地理教案

人教版高二地理教案 人教版高二地理教案【篇1】 一、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总体安排,先单元复习再综合复习。 单元复习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开展复习,使学生打下牢固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单元复习可依据下列的原则与方法: 1.深化、细化知识点,复习到位。 单元复习阶段,我们应逐项落实其中的要求,深化、细化各知识点,将考试内容分解为概念、规律、特征等,确实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规律、特征的引出和适用范围,纠正学生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争取一步复习到位,避免“夹生饭”,留下后患。 2.讲练结合,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单元 过关。 单元复习,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虽然说是这些内容学生以前都学过,现在是“复习”,但学生的知识遗忘率甚高,有时说是上“新课”也不为过。但是,教师一定要避免将课上成“新课” 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边讲边练,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知识和技能。考试,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有时也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 要注意对习题的讲解,尤其是解题思路的讲解,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讲练的同时,不拘泥于教材的顺序,将教材中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建构每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归纳好的大量的知识结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细化,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题目,争取题目对知识点的高覆盖率,每一单元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确实过关。 3.熟悉地图和其他各种地理图表,建立“脑中的地图” 在刚刚开始复习地理时,学生常常会忽视使用地理图表,只对教材上的文字感兴趣。而在地理考试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不时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 4.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地理必修二新人教版教案

地理必修二教案 地理必修二新人教版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必修二新人教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必修二新人教版教案1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即运用相关地图分析洋流对气候、渔场、航海及海洋污染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海水运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基础上,对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悉洋流对地理环境四大方面的影响; (2)区别寒流和暖流对气候的不同作用,理解渔场的形成原因; (3)掌握洋流特别是季风性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充分运用洋流的相关理论知识来解释实际问题; (2)搜集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有关的资料,试分析它们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海洋观、资源观、环境观,增强现代海

洋意识。 (2)学习洋流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对渔场的影响。把它们定为重点的依据是:洋流深刻影响沿岸气候,并改变着某些地区原有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对这一知识的学习便可解释一些特殊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而洋流对渔场的影响与人类的渔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更好地为人类谋福利。 2、难点: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确定这一知识点为难点的依据是:理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应结合世界表层洋流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图,综合性较强,洋流是气候形成的原因之一,主要难在需要长久性的记忆洋流的分布及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教法分析 为更好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讲授法为主,综合利用对比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充分掌握洋流对气候和渔场的影响,并结合图示法,引导学生运用洋流知识设计正确的航海路线,运用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分析洋流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的两方面的影响。 四、学法指导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我将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合作探究、对比归纳,从而得出结论,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洋流与气候两大知识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主动掌握新知识。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4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6分钟,一共40分钟。 (一)借用历史,导入新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教学计划4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教学计划4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教学计划篇1 经过一个愉快寒假的休整,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为了保证在新学期里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先做好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是在学生经历一个学年的地理方面知识的学习进入了初二 阶段,学生在初一阶段的学习中,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技能。在课堂上能进行有序的教学,但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平时投入少,未能及时做好复习,课堂内精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不太强,所以本学期要按照班级实际情况,并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果。 二、教材分析 学习中国地理知识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写简单地图和图表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懂得协同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 本学期是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的地理差异,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了解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的位置、自然特征及经济的发展状况。

四、提高措施 1、在一年级现有的基础知识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好每一节课的 课堂实际,在课后的反思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取长补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在相应地理材料、图片中独立获取地理知识。在平时月考之前,把学习的基础知识要掌握好,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学生加以指导,使他们更快进步。 2、做好不同学生的提高工作。本学期要对中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 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地理能力,如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对于他们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予改进,在课堂上要注意他们的听课状态检验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人数较多,所以更要加强听课效率,适当完成基本任务。就是掌握本节基础知识和在图上读懂必要的内容,就是从简单的知识学起,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还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中国地理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根据我们国情、乡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保观的教育。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五、继续渗透 1、通过本学期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增 强民族自豪感。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用约2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展预习,把握课本根本学问,并能够建构根本学问体系。 2、完本钱节的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学问的理解、分析、归纳,并留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类别。 2、知道水资源问题的根本状况及产生的缘由。 3、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削减的主要缘由。 4、知道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主要特征。 教材助读: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肯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和的总称。 2、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和两大类。 3、的快速增加和的加速增长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因素。水资源在和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 4、、和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5、土地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

国农业进展的主要因素。、、 、以及等,使土地资源严峻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预习自测: 1.以下有关自然资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以下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自然气 B.稻谷 C.土地 D.液化气 我的怀疑: 探究案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1、结合课本P20页文字,完成课本P21页活动第1题。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缘由是什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思索课本P22页活动1—2题。 3、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爱护土地资源? 4、估计到2022年,,我国20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意建立需求,特殊是一些根底性矿产和大宗支柱型矿产,如石油、、铁、铜等,缺口大,供需冲突突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将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一

2023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2023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2023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学习重点: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分布。 学习难点:通过不同的图表来判断人口增长特点。 【学习过程】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 ①三率的计算方法: 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100%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为单位计算。 ②三率之间的换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 完成P3活动题

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0年后会增加多少人?如果10年后,自然增长率变为1、7%,那时人口增加多少人? ③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影响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 影响人口增长数量多少的因素:、 ④读图1、2思考: 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人口数量增长较快的时期?为什么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知识梳理】 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 (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 (两图中曲线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增长的状况)。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两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2、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和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3、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总趋势:) 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 人口数量情况数量数量持续增加数量 人口增长情况增长增长明显加快空前增长 人口变化原因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__,死亡率下降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读图思考(图1、4) 1、比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增长的差异。 【知识梳理】 阅读地理柱状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读图名。 (2)读图例,辨别柱子的颜色、长短表示的含义。 (3)比较同一时段(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段(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2、读图思考 (1),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2)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3)比较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