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德国、日本)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①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②具备条件:Ⅰ改变常住居住地;Ⅱ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③影响因素:⑴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

⑶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⑴二战前: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②特点:⒈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⒉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⑵二战后: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特点:⒈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⒉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9、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①原因:⒈计划经济体制;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③方向:⒈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⒉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③方向:⒈内地到沿海;⒉山区到平原;⒊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⑴迁入地:①有利影响:⒈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⒉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⒊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⑵迁出地:①有利影响:⒈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⒉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⒊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1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1)收入水平;(2)历史因素;(3)种族或宗教因素;(4)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0、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万以上)、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0万以下)城市人口规模

21、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24、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24、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2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⑴生物的多样性减少;⑵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的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⑶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运动;⑷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合理:改善环境: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过快: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28、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⑴环境质量下降;⑵交通拥堵;⑶居住条件差;⑷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29、缓解措施:

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⑵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⑶中心区发展高新产业,第三产业。

3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32、农业地域的含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3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⑴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和科技水平高,;政府鼓励支持:距海港近,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⑵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羊毛);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⑶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⑷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⑸优点: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34、季风水田农业:

⑴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饮食偏好,人多地少,粮食市场需求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单位产量高。

⑵生产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等);生产作物:水稻

⑶特点:①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5、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⑴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地租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⑵生产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国营》);生产作物:小麦、玉米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6、大牧场放牧业:

⑴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广人稀,土地资金低(拉普拉塔平原);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国际);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水陆)。

⑵生产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牛》)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⑷发展措施: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鲜技术、冷冻船);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草;③开辟水源;

④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⑤种植优质牧草和饲料。

⑸借鉴:①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不退化;②保护草场,开辟水源,建立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③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④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提高畜牧业的产出。

37、乳畜业:

⑴区位因素: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②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③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⑵生产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大城市周围);生产作物:牛奶及乳制品

⑶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8、工业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科技;运输;市场;资金;能源;机械设备。

39、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构成的成本也就不一样。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40、工业类型导向:

⑴原料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典型工业部门: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⑵市场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消费市场;③典型工业部门:(食品厂、棉布场)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⑶动力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水电站);③典型工业部门:(电镀厂)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③典型工业部门:(所有加工组装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⑸技术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③典型工业部门:(生物工程、电子制造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④优势发展地区: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41、几种特殊的工业类型: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油田);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4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决定性因素)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中国: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43、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

⑴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即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⑵污染程度:①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②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③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⑶污染类型: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②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44、工业联系:

⑴工序上的联系(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概念: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概念: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⑶信息上的密切联系

45、工业集聚:⑴概念: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⑵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⑶优点: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②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⑷工业集聚的两种情况:①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工区)原因: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②技术专业化生产集聚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原因: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

46、工业地域:⑴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⑵分类:Ⅰ.【形成】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原因: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基础: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目的:降低生产成本;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基础:有工序联系或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目的:吸引投资者建厂,降低生产成本。Ⅱ.【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可

分为两类: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举例:食品工业):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较低潜力小,多为原料加工型;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举例: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生产规模大、协作企业多、发育程度高潜力大,多为综合型,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

47、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⑴原因:①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②原材料少,产品小;③寻找最优区位。

⑵表现:①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的分散。(结果:形成跨国公司;趋向:公司的规模为中小型,且全球化)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⑶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的地域联系⑴条件:①工业分散的现象,引起了工业的地域联系。【必要性】②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可能性】;⑵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重要性】48、传统工业区:⑴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俄罗斯欧洲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等。⑵特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①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②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⑶历史: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⑷面临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

49、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⑴区位: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法国的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德国、西欧)。(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⑵衰落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⑶整治措施(20世纪60年代):①调整工业结构;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拓展);③发展第三产业;④优化环境。⑷借鉴:①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的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②挑战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③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网;④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装移一些污染严重而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大规模植树造林、美化环境。⑸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优势:①铁矿、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②交通运输便利;③消费市场广阔;④水资源不足、市场体制薄弱。

50、新兴工业区:⑴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⑵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⑶意大利新兴工业区:⒈发展条件: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③发达的信贷体系;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⑦交通方便。⒉发展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⑷工业小区:①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②作用: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51、美国“硅谷”:⑴特点: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①从业人员水平高;②研发费用高;③增长和更新速度快;④产品面向国际市场。⑵崛起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③交通便捷;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52、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⑴铁路运输:①优点: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②缺点: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③适用范围:运输

大宗、笨重的、需长途运输的货物。

⑵公路运输:①优点: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②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③适用范围:运输短程、量小的货物。

⑶水路运输:①优点: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②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③适用范围:运输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⑷航空运输:①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②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③适用范围:运输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

⑸航空运输:①优点: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②缺点: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③适用范围:运输大量流体货物。交通运输方式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发展。

53、交通运输布局:【影响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⑴自然(最基础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⑵技术(可行性因素)⑶社会经济(决定性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民族团结、国防需要、资源开发、完善交通网的需要等】

①交通运输网: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综合运输网)②交通运输线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的影响和制约;

③南昆铁路的建设:⒈决定意义: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⒉意义:⑴经济:把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起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激活了我国的铁路网。⑵社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⑶战略: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5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⑴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表现:①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②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表现: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⑵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和位置。(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山区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交通运输多样,商业网点密度大,沿公路分布。2.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干线。3.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和衰落。

55、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及选制原则:

⑴港口:①自然条件: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②经济社会技术要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③选址要求:要求河宽水深,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湾位,位于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⑵公路运输:①自然条件:地面平坦开阔,位置适宜;②经济社会技术要素: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③选址要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⑶水路运输:①自然条件: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②经济社会技术要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③选址要求: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

56、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⑴采集渔猎时代:①人口增长:极其缓慢;②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缓慢;③人地关系思想:崇拜自然,恐惧和依赖;④人地关系:①群体采集、狩猎;②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③人对自然依赖、恐惧,被动适应自然;④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⑤环境问题:生物资源破坏,如物种灭绝,但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

⑵农业文明时期:①人口增长:迅速增长;②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③人地关系思想:改造自然,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④人地关系:①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②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

③人类对自然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④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不协调,但对于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萌芽;⑤环境问题:环境趋于恶化,如开垦使森林、草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人类靠迁徙逃避自然惩罚。

⑶工业文明时期:①人口增长:增长很快;②生产力水平:科技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③人地关系思想: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④人地关系:①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②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

③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⑤环境问题: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全球范围大气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生存。

⑷新技术革命时期:①人口增长:人口激增;②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持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③人地关系思想:谋求人地协调发展④人地关系:①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②在寻找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⑤环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突出。

⑸环境问题:①原因:⑴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⑵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②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得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③分类: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④分布特征:①全球性: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②局域性:环境污染、城乡差距、发展水平差异。

57、可持续发展:

(一)①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②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③原则:⑴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⑵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⑶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

与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的任务,需要各国的参与);

④必然性:⑴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⑵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经济迅猛发展、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⑶深刻的环境危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

⑤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⑥.战略重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粗放型经济发展过渡到集约型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和环境。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①概念: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②:(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意义)资源得以再生、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③清洁生产:⑴概念: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以管理、技术为手段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新型生产模式;⑵效益:①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控制污染,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②经济效益:有利于技术改造和调整工业结构。;⑶意义①原材料开采: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②使原料无毒无害;

③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减少;④产品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产生的废物易于回收、使用和再生,易处理和降解;

④生态农业:⑴原理:(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与生态平衡纳入协调统一的轨道;⑵方式: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渔、副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⑶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⑷典例: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⑶南方山区立体农业(千烟洲立体农业);华北平原低洼地台塘农业(辛店洼:鱼塘—台田模式);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⑸意义:⒈多种经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⒉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有机肥料还田,保护土地资源;⒊节省矿物燃料,净化环境。

⑤一般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多少?为了方便大家复习,下面店铺给你分享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 地区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 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 市迅速聚集,城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 通拥挤、住房紧张、环 出现郊区城 市化现象

市化推进很快境恶化 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 高,城市人口比 重的增长趋缓甚 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 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起步 时间 目前速度城市 化水 平 城市人口比 重 所处阶段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 早18世 纪中叶) 趋缓 (停滞) 高 高(70%以 上) 后期成熟 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 早,农业现代化 发展,大批农业 劳动力向城市移 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 中叶) 速度加快低 低(不到4 0%) 初期和中 期加速阶 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 利经济迅速发展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英国1851年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农村);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达到70%以上);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出现在英国)。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出现两类城市化特征: 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又称"虚假城市化',多出现在拉美和非洲; 滞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多出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 3、我国城市化四个阶段:1949-1957上升阶段;1958-1965下降阶段"上山下乡"带来的"逆城市化";1966-1976停滞阶段"“”";1977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农业革命 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 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 亡率高 农业革命 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 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 医疗条件改善,寿 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 不断改善,死亡率 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 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 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特 点

生产力水平− − −→ −不断增长 分布热带原始 森林等地 区的落后 民族较落后的 发展中国 家或地区 亚、非、拉等 洲的发展中国 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 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 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 国、新加坡等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 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5图1.6)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10)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3.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3)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1 一、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德国、日本)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①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②具备条件:Ⅰ改变常住居住地;Ⅱ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③影响因素:⑴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 ⑶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⑴二战前: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②特点:⒈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⒉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⑵二战后: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特点:⒈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⒉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9、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①原因:⒈计划经济体制;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③方向:⒈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⒉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③方向:⒈内地到沿海;⒉山区到平原;⒊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⑴迁入地:①有利影响:⒈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⒉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⒊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⑵迁出地:①有利影响:⒈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⒉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⒊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生产对象 动植物 工业原料和燃料 生产过程 主要是生物生长过程,自然再生产和经济生产密切相合 主要是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以经济再生产为主 生产场所 农田 工厂、车间 对自然条件依赖性 需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受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因素影响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是必要的条件对社会条件依赖性 越来越高 越来越高 生产分布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生态破坏 主要是环境污染 国民经济中的位置 基础地位 主导地位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含义 举例 生产对象 采掘工业 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 采煤工业、水电工业 加工工业 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产品性质 重工业 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轻工业 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 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2、工业的区位选择 指向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冶金(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3、工业发展类型是根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类别来划分,一般分四类:资源、资金、动力、廉价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考虑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不同来划分,一般分为五类: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比如: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4、区位因素: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鞍钢 宝钢 煤炭来源 早期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陕西等地

人教版高中 地理必修二 全册知识点 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 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 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 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 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 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 不足等问 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 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 “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三、人口迁移: 1、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出地:欧洲; 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 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 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后——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新知识点必考点2021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新知识点必考点2021 拼搏高考,今生无悔;爬过高三,追求卓越!张扬乐学乐思的个性,坚守不骄不躁的心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各位考生能够喜欢。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 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 一、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2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 说道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很多同学都会说难很难,的确,相对而言高一必修二地理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一部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希望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1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目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增添由自然增添和机械增添构成,还受人口基数的影响。此中自然增添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添的历史阶段 时期人口变化特色原因农业革命以前人口数目少,人口增添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目增加,增添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升,医疗条件改良,寿命提升 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添速度显然加速生产力、生活质量不停改良,死亡率逐渐降低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自然增添人口增添特 面对的人口问题率水平点 发达保持较低 人口增添迟缓; 增添迟缓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国家水平 青壮年和社会负担过重。 人口增添很人口增添过快; 发展快,世界新增少年小孩比重过大。会加中国水平较高人口中,发展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家中国家占到境的压力,致使经济发展缓 80%以上慢、人们生活水平低。4、人口增添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添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自然增添率 =出生率 -—死亡率 5、三种人口增添模式特色 典型国家举解决举措 例 鼓舞生育;接 俄罗斯、德纳移民。 国、日本 推行计划生 育;进一步完中国、印度、善社会保障体巴基斯坦 系 人口增添模式 特出生率 死亡率点自然增添率 人口增添生产力水平 散布 “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 高高高 高高低 极低较低高 极为迟缓快速增添 不停增添 热带原始森较落后的发亚、非、拉等洲的 林等地区的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落伍民族地区 “三低”模式 低 低 低 零增添或负增添 主要散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 匈牙利、瑞典等)和部散发展中国 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6、人口增添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添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既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要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点 人口增添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多半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半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人文地理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人文地理 (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2) 一、人口的迁移 (2)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3) 一、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 (3) 二、合理人口容量 (3)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4)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4) 一、城市形态 (4)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4)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5)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6)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6) .第三节城市化 (6) 一、什么是城市化 (6)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7)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9)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9)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9)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9)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0) 一、季风水田农业 (10) 二、商品谷物农业 (11)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2) 一、大牧场放牧业 (12) 二、乳畜业 (12)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4)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14) 一、工业区位因素 (14)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4)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15)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5)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5)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16) 一、传统工业区 (16) 二、新工业区 (16)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8)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8)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特 点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 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河北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河北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 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 地形、土壤,河流 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 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节 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一) 学习目标 1.说出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含义。 2.据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3.对比分析、说明我国1949至改革开发前与改革开发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4.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2.人口迁移的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内容安排 知识结构: 教学思路: 学时建议:2学时 教学资源建议

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 2.《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相关网站: 5.生活经验: 1.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 2.调查本区(县)近几年人口迁移状况。 教法与学法策略 1.人口的迁移 (1)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相关图片,根据图说明人口的迁移状况,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即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含义。 (2)社会调查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得出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迁移的因素: (1)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像,对比分析讲授国内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意义。 (2)读图分析探究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及图像,分析、说明我国、美国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内人口的迁移规模、特点、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评价建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学科中,有许多知识点都是有规律的,总结归纳了知识点,学起来和记忆起来就会很容易。那么,必修二地理课本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总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万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 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 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 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 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 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 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 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 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 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 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 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 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概念指某地在一个时期(通常一年)出生人数 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 的出生水平 指某地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死亡人 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口之比,它反映人 口死亡的强度 影响因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卫生 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婚姻制 度、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传统习俗、 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产力发展水 平、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 水平、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

素社会风气等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发达国家的人口现 状 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 时间段20世纪70年代中 期,步入现代型 20世纪70年代以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 人口数量较稳定甚至下降,如俄罗斯、德国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 高,社会保障和福 利制度完善,生育 观念的转变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使人 口死亡率下降 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 人口的措施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5、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出生率高生产 力水 平、 国家 政 策、 自然 环境高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 利、文化观念、国家 政策、自然环境 低 死亡率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低高低(<1%)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大多处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2 课堂笔记整理(背诵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2)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生产力发展,近一百年尤其近五十年增长速度最快。 (3)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还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趋缓。 (4)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变化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现在,欧洲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已进入现代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但我国已进入现代型。(参考课本P6图1.6) 2、(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后的新特点是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2)我国人口迁移: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主要方向是由东部迁向西北、东北、内地。 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动主要是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自发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较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潮”。 (3)古代人口迁移主要由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它们跟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是正比、正比、反比。) 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大值、人口合理容量是合理值。 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1)我国的成都、合肥城市形态呈团块状,兰州、洛阳呈条带状,重庆呈组团状。 (2)城市中的一般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3)土地利用方式最广泛的功能区是住宅区,一般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那里环境优美,有配套的公共设施。 (4)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线状分布。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还形成中心商务区,它不但是商业活动中心还是服务中心。 (5)工业生产有大量运输要求,应寻求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 (6)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态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7)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寸土地用于那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而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参考课本P23图2.8) 2、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的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服务不同:如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范围小。 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距离越远。(参考课本P28图2.13) 3、(1)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产生了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和推力。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特 点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