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清华)

200506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清华)
200506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清华)

载于《清华美术·卷3》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第118-124页。

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

王大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

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图像表征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甚至出现了“图像霸权”。因此美术教育必须更新美术观,并认识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美术素养”,即处理图像信息的“视觉读写能力”。在视觉文化时代,美术已成为一种特殊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无需翻译的国际化语言,美术与语文、数学、外语等语言学科同等重要,应当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重视。

关键词:

视觉文化美术语言美术素养人文性质视觉读写能力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多年以来,各地都推出了一些新教材,也出现许多好课例,成果卓著。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有的教材加入了造形要素的内容,却并未关注这造形要素对作品乃至人的审美心理有何影响;有的教材广泛选入了现代艺术、流行艺术、商业艺术和大众艺术,具有时代感、新颖性,却没有文化层面的判断和鉴别;有的课注意了材料的多样性、学生的兴趣和活动,却缺乏美术要素和内涵;有的老师责问:“美术课到底还要不要美术知识和技能?”然而他在实施新课程时怀念的依然是写实的素描和色彩……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之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美术观”、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美术教育所发生的变化和新的意义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视觉文化时代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和未知的时代。而且,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已进入了“视觉文化”的时代,这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什么是视觉文化?

人类社会生存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构成的:自然物质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信息符号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类的各种信息符号的产生、传播及其演变构建了人类的文化,不同的信息符号系统标志着人类历史不同时代。

文明起源,人类莫不依赖图形(或象形文字)记载文化。随着“图”和“文”的发展和分离,二者显示出不同的功能。早在唐代,张彦远就在《历代名画记》说过“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图”和“文”一贯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两种主要方式。由于传统印刷技术的限制和科学理性

主义的影响,语言文字在文化传播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受到现代科技的影响,信息符号媒介的“可视化”变革使得人类的“信息符号系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人类文化形态的转换,而且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的转变。

在我们的生活中,视觉文化现象已随处可见:报刊、书籍中图片猛增、幅面加大;电视新闻、电视节目、电视连续剧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话也变成能拍照、能上网的可视化手机;企业、商品纷纷通过标志和VI设计使之可视化;各大文化体育活动也通过会标、海报和可爱的吉祥物使之视觉化;计算机从黑屏的DOS命令进入可视的多媒体操作,并通过网络使信息交流更加形象而快捷;为了愉悦视觉,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日趋美学化,还引发出各种直接美化人的“身体工业”:美容美发、形象设计、健美瘦身等,甚至动用医学外科手段的隆胸、抽脂、整容……总之,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尼古拉·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教授所说:“新的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1]

视觉文化时代的图文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识字是脱离文盲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图像曾辅助着人们的识字,如幼儿的看图识字。但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已不再是对文字的图解,相反在某些场合,文字已沦为图像的注解(如电视剧的字幕),出现了“图像霸权”。虽然图像并未取消文字,却已威胁到文字,而且危及文字所代表的理性主义价值观。为此,美国芝加哥大学W.J.T.米歇尔(W.J.T. Mitchell)教授感慨道:“尽管图像表征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它现在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 [2]

(二)视觉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那么,视觉文化和图像霸权对于诉诸于视觉的美术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又有何新的要求呢?米歇尔发现:“观看行为(spectatorship)(观看、注视、浏览,以及观察、监视与视觉快感的实践)可能与阅读的诸种形式(解密、译码、阐释等)是同等深奥的问题,而基于文本性的模式恐怕难以充分阐释视觉经验或‘视觉识读能力’。” [3]其中的启示是:

1.图像、视觉对象、视觉事件等图形话语同样传递着各种意义和信息,而且传达着文本话语难以表达的意义和信息;

2.图形话语是一种流行于全球且又无需翻译的语言;

3.需要通过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与阅读“同等深奥”的“视觉读写能力”。

审视学校诸学科教育不难发现,唯有美术教育方可胜任“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美国J.保罗·盖蒂(J.Paul Getty)信托基金[4]前理事长哈罗特·威廉姆斯(Harold Williams)曾发表过一番精辟的见解:“受教育,也是要学习视觉上的知识能力,也就是对于眼睛所见的事物,要能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做出审美与意函的判断,从各种景象中区别好坏真伪,并且能够正确解读其他文化族群的讯息,寻求人类共同的特性。” [5]他把这种能力称作“视觉上的知识能力”,与米歇尔所说的“视觉识读能力”同义。其中“知识”是一动词,即感知、认识之意。

因此,处于“视觉文化”语境的现代人应该掌握一种处理“图像话语”的“视觉读写能力”,其中又包含“视觉识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表现能力)。

二、关于美术观

美术观是对美术本质属性、创作规律及其特征的认识,是建构美术课程的基础。美术课程、美术教学必须体现美术的本质规律,这是美术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美术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也可以对美术课程进行拓

展、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综合、与地方文化相联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于“美术”的基础上,又指向“提高美术素养”的目标,否则就不能为学生提供美术方面“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6],也会丧失美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7],这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美术?

什么是美术?这似乎是个常识性问题,但真要从学术角度探究,却并不容易。然而,如果对这一概念不能达成基本共识,就无法进一步讨论什么是美术教育?什么是美术教育的内容?在视觉文化语境下美术教育又有何新特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

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初中美术课本第一册《美术和美术的社会作用》中界定为:“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形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这是一个通俗易懂、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概念。但是,这一概念仅仅界定了美术创造和美术作品的特征。台湾学者陈琼花博士将“艺术”定义为:“艺术是一种有意的人为活动及其作品,这些活动及其作品无论是模仿自然界的事物、或创造形式、或表达经验,都能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与感情,且进而引发接触这些活动及其作品的人,情感上的共鸣或省思,并提供与增强其知觉的感受性。” [8]这一表述同样适用于“美术”,她强调了观众的接受及其情感共鸣和感受力,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更完整地解释了“艺术活动”。

可见“美术”是个形态、门类和风格十分丰富多样的领域。在视觉文化语境下美术至少应该包括如图1所示的多种门类,其中包括具象造形和抽象造形;具象造形又包括写实的、写意或表现的、装饰风格的等多种形态;有满足人们精神和观赏需要的纯美术作品,也包括大量既有观赏性、又具实用价值的建筑、工业产品、工艺品和视觉传达作品;以及各种令人目不暇接的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等等;在视觉文化时代,特别需要关注不断涌现的商业艺术、大众艺术、流行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正全方位、全天候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照上述定义,原先我国美术教学内容就显得比较片面和狭隘,偏重于写实性绘画和传统内容,而设计和工艺内容偏少,更忽视现代艺术和诸多大众艺术、流行艺术等。至于各种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以及大量流行艺术,一方面因为这些艺术特别强调视觉形式而已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观念和美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对于学生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具有重要作用;而另一方面,这类艺术充斥于现实生活中,却又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更需要让学生学会识读和判别。

(二)关于美术语言

面对包罗万象的“美术”形态,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让学生逐项学习,那么如何为学生“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就像识字后就能阅读各种文本一样,只要能够感知并掌握了美术的基本语言之后,也能识读各种美术作品,并按照美术的规律进行表达和创造。所以,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后简称《义务课标》)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后简称《高中课标》)都提出了“美术语言”的概念,并认为是美术课程中最基础、最本体的内容之一。

“语言”是由词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9]美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可视化的交际媒介。因此,“美术语言”是指美术作为交际媒介,由造形要素按一定的组织原理所构成的可视化的符号系统。

图2 组成美术语言形态的两个部分

与一般语言一样,美术语言形态由如图2所示的“造型要素”(字词)和“组织原理”(语法)两部分组成。

一方面,不同的美术门类由于同属于视觉艺术,所以,都必须遵循美术语言形态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也由于不同的美术门类所使用的材料、工具以及表现手法上的差异而有其特殊的语言形态,比如版画、油画与中国画,雕塑、工艺品与工业产品造形的语言形态就迥然不同。

各种语言都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语言形态(字词)、语义信息(内容和主题)和超语义信息(文化意蕴)。结合美术的特点,美术语言也可以包含如图3所示的三个层次,[10]

图3 美术语言三个层次示意图

美术语言三个部分之间,“语言形态”是美术本体;同时,美术的确能通过“语义信息”和“超语义信息”传达出文学、历史、风俗、政治、社会、道德、宗教等多方面的信息和价值,但又必须借助“语言形态”为载体。三者结合才能全面体现美术的存在方式和种种本质规律;反之,只有能够从这三个层次由表及里地去解读,才算真正读懂了美术作品。

三、关于美术素养

《义务课标》和《高中课标》都使用了“美术素养”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美术素养”?在修订后的《义务课标》[11]的“名词术语解释”中增加了“美术素养”的解释:“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学习了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及其所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

这是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后所形成的一种素质,其中包含了与美术活动有关的全部能力和相应的心理品质。使用“美术素养”这一概念,一方面是为了课程标准行文表述更全面、更方便,另一方面,也说明美术教育确实能形成一种有别于其他学科却又十分重要的“素养”。并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这一培养目标相一致,美术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份。

比如,一位初中生欣赏石鲁的《转战陕北》时说:“画家画的是毛主席在抗战时期转战陕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伟人气概。”可以说,他读懂了这幅画的“语义信息”,但仅仅如此能否算他具备了美术素养了呢?那么同样是表现毛主席的伟人气概,李琦的《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和《转战陕北》在美术语言形态和超语义信息方面又有何不同呢?可见,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比较强调作品的主题、内容(语义信息),多关注造形的“像”与“不像”或作品所叙述的故事,而不能对作品的语言形态产生必要的反应。也不能进一步对作品所体现的“超语义信息”比如表现风格或深层文化意蕴有深入的思考,是较肤浅的认识,有学者称之为“浅阅读”。[12]

“美术素养”是《义务课标》和《高中课标》都强调的一种重要素养。本文讨论的“视觉读写能力”正是美术素养中主要的美术实践能力,而美术素养中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的发展也有赖于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可以说,“视觉读写能力”就是“美术素养”的具体化。下面我们分别讨论“视觉识读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视觉识读能力

“视觉识读能力”相当于美术欣赏能力,但更加广泛更为深刻。在《义务课标》中强调了“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高中课标》的目标更为具体:“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其中要求形成一种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的美术鉴赏方法。

前面说过,美术语言包括语言形态、语义信息和超语义信息三个层次。因此,“视觉识读能力”应该包括与三个层次的美术语言相对应的如图4所示的三种能力。

图4美术语言与视觉读写能力(鉴赏方法)的关系

(一)视觉感知能力

视觉感知能力是类似于“识字”的一种“识图”能力,威廉姆斯所说的“视觉上的知识能力”,《高中课标》提出的“描述”。美术是诉诸于视觉的艺术,培养“美术素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借

助眼睛去观看、去感知美术作品或现象,能敏锐地感知对象的各种视觉语言形态,比如形状、色彩、材质和构图形式等,及其所引发相应的愉快、幽默、崇高、庄重、轻柔、朦胧、压抑、悲怆等情感反应。这是各种“视觉读写能力”的生理基础。

(二)视觉审美能力

视觉审美能力即威廉姆斯所说“做出审美与意函的判断,从各种景象中区别好坏真伪”的能力,也是《高中课标》提出的“分析”。其中包括对视觉对象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审美判断。

其实学生的美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受制于不同的审美观,也受到种族、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美术教育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更需要形成一种“现代文化心态”[13],才能参与全球性的文化艺术交流。现代文化心态就是要改变世俗狭隘的审美观,形成既充分保持审美个性,又富于开放性和宽容性的全球性审美态度。“开放性”就是不管自己欣赏与否,乐于接触来自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形式,并善于发现和判断其中的价值;“宽容性”就是能够容忍不同的美感,允许别人有和自己不同的审美选择,既肯定自我的选择性,又承认个人的有限性。这样才能逐步建立基于世界文化视野的审美参照系,形成“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义务课标》),并由此观照自己民族的美术、世界各地的美术、传统的美术以及现代(和后现代)的美术。

(三)视觉解读能力

视觉解读能力是一种建立于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美术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更深刻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即威廉姆斯所说“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能够正确解读其他文化族群的讯息,寻求人类共同的特性”的能力;也就是《高中课标》中的“解释”和“评价”的能力。

任何作品的形象背后总蕴含着某种意义或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深入鉴赏的必由之路。需要学生去调查、收集并研究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阅历和创作观念等,以及作品中所透露的象征性、哲理性的意蕴或者某种文化特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但决不能将教师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

然而,在频繁的全球化文化交往的视觉文化语境下,学生识读的不只是美术馆、画册里的传统经典艺术作品,更多的是生活中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视觉对象和视觉事件,其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带有不同的观念或某种文化偏见,甚至是有目的地扩张某种强势文化,从而出现了“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现象。这在报刊杂志、商业广告、卡通艺术、电子游戏、电视剧、演唱会等大众艺术、流行艺术中都曾出现,它们以新颖、强烈的形式剌激着学生的眼球,成为学生追求的时尚。然而,却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某些艺术中所包含的色情、暴力、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或某些负面的西方文化价值观,而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念,因此也被称为文化殖民主义(cultural colonialism)。

“视觉解读能力”希望学生形成一种对艺术的价值判断能力,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或现象)时保持一分警觉,能敏锐地鉴别和判断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深层的文化价值。也就是说,既能够以开放和宽容的心态接纳和尊重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但又有自己的鉴别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并且能从世界文化视野反观并肯定自己本民族、本地区有价值的文化,进而能有意识地运用本民族、本地区的艺术元素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运用于自己的现代生活当中,这就是后现代的艺术观念,也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对自己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

在视觉文化时代,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播的基本语言之一,美术教育的性质也就发生了重大改变,《义务课标》宣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并认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五、视觉表达能力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应该有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宏观领域就是能让学生了解并接受人类的多元文化;微观领域则是在美术活动中对每一个处于学习重负之下的学生及其心灵的人文关怀,比如在美术欣赏时对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升华,在美术创作时内心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

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原先的“美术创作能力”已扩展为“视觉表达能力”,它既包括了原来的“美术创作”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过程,同时又作为一种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之中,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

人的学习或研究活动有三个主要环节:感知(发现和接受信息)、思维(加工和处理信息)和表达(发表信息),美术创作也同样如此。当我们处理视觉信息时,同样需要形成相应的三种能力:视觉感知能力、视觉思维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三种能力在研究性学习活动[14] 中有何作用,又有何重要的意义?

(一)视觉感知能力

要让学生能围绕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能收集相关资料,否则研究活动就会停留于低水平徘徊的状态。所以,这是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先决条件。

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图像、影像等视觉化信息激增,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平凡而浩瀚的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读出有意义的信息。美国史丹佛大学著名美术教育家E. W. 艾斯纳(Elliot W. Eisner)指出[15]:“如果把艺术视为意义的媒介,把‘识字’的定义扩大为有能力解读及运用各种不同的意义形式,那么艺术教育也是‘识字’的一个途径。更进一步来说,艺术教育一如科学的教育,同样能够培养学生不同形式的‘识字’能力,以了解不同的表达形式所蕴含的意义。”

有些研究资料必须来自于现实生活才有说服力,如典型的传统建筑、城市面貌的变迁、地方风情习俗、环境保护状况、流行文化等,都需要学生具备发现的眼光和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并直接用速写、照相机、摄像机记录。还要注意其中的细节能生动、准确地反映出与主题相关的特征。

前面“视觉识读”阶段的“视觉感受能力”一般是对被指定的对象,如对美术馆的作品、某一古迹的感受与赏析,是对被指定对象的观察,相对比较被动;而在“视觉表达”阶段的“视觉感知能力”则需要学生根据某种主题去寻找、去发现、去观察、去收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

(二)视觉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是分析信息,提出自己的假设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关键是“思维”。而处理各种视觉信息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各种形象思维。

美国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认为,被称为“思维”的认识活动是知觉本身的基本构成成分,“没有一种思维活动,我们不能从知觉活动中找到,因此,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 [16]他说的是人在观察、感知事物形象时就发生了直觉和形象思维。并且“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 [17]心理学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阿恩海姆所提倡的格式塔心理学正是使用美术语言进行的思维。英国学者马丁·约翰逊在列举了大量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思维特点之后认为:“逻辑的或科学的,与想象的或诗情的艺术的这两类习惯上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观念之间,不光存在着对立,而且有着相似之处。” [18]创导了一种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然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对面社会真实课题的研究,其中都包含着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是一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这些课题不存在标准答案,只能得到一个相对合理、自圆其说的结果。所以,除了理性的哲学思辨、实证的科学思维之外,更需要富有想象和创意的艺术思维。本文认为,首先需要确立在美术创作活动中不存在标准答案、不存在“对”与“错”的那种思维态度。其次是要鼓励学生凭借灵感、直觉、形象思维等方式,凭借非线性、非逻辑、反常规的思维方式,还凭借多种媒材、工具、加工技术进行具体行动思维,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其三,创造意味着否定现

实,需要一种像艺术家那样敢做最敢为的勇气和自信。

而且艺术思维是一种过程性的思维,艾斯纳描述道:“艺术科目中重视的是接受预期之外的发展,随著创作一步步开展而做调整,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艺术作品不是作者的独白,而是对谈,充满各种惊喜与变数,没有真正精彩的对谈(作者和作品之间),就激发不出这些惊喜:艺术所追寻的正是能够赋予作品新意的惊喜,目标倒毋须坚持,创作的目的不是把原料做成预定的样子,而是探索创作过程中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而且“问题越复杂,越没有固定的目标,目标往往会随著情况改变而调整。”不是艺术家绝对说不出这番高见,这就是艺术思维的典范,同时,又道出了研究性学习中“行动研究”和“生成性”特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增强需要科技发明和文化创意能力,然而,中国学生课业负担居高不下,死记硬背的知识学得不少,欠缺的恰恰就是想象、创造等艺术思维能力。

(三)视觉表达能力

当今社会“会展业”方兴未艾,大到各种博览会、展销会、专题展览会频频亮相,小到商场布置、橱窗设计、商品广告时时翻新,各行各业的运作都日趋视觉化、艺术化。出现了人文、科学与艺术(真、善、美)完美统一的新特点:今天一切科研、产业、商业都追求“以人为本”的主题,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展示的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晶;最终又必须通过广告设计、展示设计、模特儿表演等视觉化、艺术化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正是最具时代特征的研发和营销模式,也是视觉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性学习活动最终也要求学生运用恰当的形式展示并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目前,学生的展示方式除了举办报告会(现在也需要做出PowerPoint)等传统方式之外,大多采用展览会的形式,需要图文并茂的展板(文字、图片、表格、版面设计等)、展示所收集的实物或制作的模型(展台设计、实物布置、模型设计和制作、灯光、音乐等)、展示录像或专题网页(网页设计、图文处理等)、真人或木偶的表演(编剧,造形设计、服装、布景、道具、灯光、音响、效果以及表演等)等,也有的研究成果就是一件雕塑、壁画等。其中都离不开图像话语的参与,传播着既无需翻译却又是文本话语难以表达的信息。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各种研究课题都来自于复杂的非线性的现实社会,都不可能用纯科学的、线性的、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方法去研究,不但需要哲学、科学与艺术方法的综合运用,更需要一种后现代的观念,正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后现代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n E.Doll)所说:“我们现在真正拥有的不仅是探讨自然的新方式而且是新宇宙的起点――一种科学与灵性、形而上学与神秘、游戏与严肃相交融的宇宙学。” [19]

六、结论

“视觉识读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如图5所示的“视觉读写能力”。

图5视觉识读能力的构成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时,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70年在

美国芝加哥召开了“第一届视觉读写能力的国际会议”,并成立了“国际视觉读写能力协会”。[20]澳大利亚乌龙冈大学英·布朗(Ian Brown)教授撰文介绍:“最近澳洲各地的课程改革,都强调视觉读写能力,以及透过视觉方式的学习。传统上认为视觉读写能力属于视觉艺术课程,现在则纳入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电脑、视觉沟通、设计与科技等领域,在中小学也成为公认的一项读写能力。最近澳洲全国也开始提倡,课程所有领域都应该更密切融合科技与媒体读写能力。”并在文章结尾呼吁:“本文主张新式教学法中必须加强视觉读写能力,这项能力已成为全球的教育趋势,需要艺术教师更深入的检讨,以利学生的学习。” [21]

综上所述,“视觉读写能力”就美术课程而言,就是《美术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的“美术素养”中的美术实践能力,即美术欣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是美术课程目标之一。从视觉文化时代高度而言,美术以及“视觉读写”已成为全球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并以其形象化的感知方式,独特的思维态度和思维方式,可视化、艺术化表达和交流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习方式;美术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无需翻译的国际化语言,美术与语文、数学、外语等语言学科同等重要,应当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重视。正如米尔佐夫所说:“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科学对世界的理解,靠的是图像模式而不是文本模式。” [22]

参考文献: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004年修订,待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王大根:《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年。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美)依利欧德·艾斯纳:《艺术到底教些什么?》,载《国际艺术教育学刊》(创刊号),台湾,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2003年。

(澳)英·布朗:《艺术教育中的全球趋势:新科技与视觉读写能力》,载《国际艺术教育学刊》第二卷第三期,台湾,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2004年。

注释:

[1](美)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载《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第5页。

[2](美)W.J.T.米歇尔:《图像转向》,载《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

17页。

[3]同上书,第17页。

[4]美国J.保罗·盖蒂(J.Paul Getty)信托基金会下属“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是推行“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 DBAE)思想的主要倡导者。1998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学校美术教育国际研讨会”中DBAE已被翻译为“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

[5]转引自(台湾)郭祯祥:《21世纪艺术教育新视野》,载林碧霞:《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香

港,香港美术教育协会,2003年,第32页。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

[7]早在前国家教育委员会1989年11月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首次提出“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2001年7月制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价值”中再次强调美术课程的这一价值。

[8](台湾)陈琼花:《艺术概论(增订新版)》,台湾,三民书局,2000年,第6页。

[9]孙云、孙镁耀:《新编哲学大辞典》,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第728页,“语言和思维”条。

[10]参见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9~55页。

[1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04年修订版,待出版。

[12]参见侯令:《美术教育:另一种读图方式》,载《第四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

学教育学院,2003年,第22-27页。

[13]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4-55页;王大根:《美术教学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14]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

性学习,逐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15](美)依利欧德·艾斯纳:《艺术到底教些什么?》,载《国际艺术教育学刊》(创刊号),台湾,国立台湾艺

术教育馆,2003年,第18-25页。下文艾斯纳的言论均出自该文。

[1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第56页。

[17]同上书,第37页。

[18](英)马丁·约翰逊:《艺术与科学思维》,傅尚逵、刘子文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19](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第140页。

[20](澳)英·布朗:《艺术教育中的全球趋势:新科技与视觉读写能力》,载《国际艺术教育学刊》第二卷第三期,

台湾,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 2004年,第63页。

[21]同上,第65、71页。

[22](美)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载《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第4页。

视觉文化论文

成绩 论文题目:视觉文化与经典电影鉴赏 课程名称:视觉文化与传播 指导教师:段运冬 学院: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 年级:2011级 学号:222011312011054 姓名:袁永强 2014年1月5日

【摘要】 电视栏目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电视媒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走出一条专业、特色之路,栏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收视率的高低,一个成功的栏目离不开专业的策划、制作,所以一部电影的好坏是需要人们通过自己看了过后的感受,在1992年一部文艺片《闻香识女人》的美国电影诞生了,“女人香”?乍一看片名似乎是部言情片抑或情色片,其实剧中女人的戏份是很少的。“闻香”在故事中顶多也就是一条副线、一个插曲甚或一个噱头,只是在舞会上盲人弗兰克与美女唐娜相遇时表现出来的:双目失明的弗兰克,搂着唐娜的腰肢跳起美丽的探戈,居然说出了她使用的香水是哪个品牌,甚至感觉出她的相貌、表情乃至眼中的柔情。原来,长期的失明使得弗兰克十分善于识别声音和气味,尤其是显露出对女人的体气有着异常的敏感。 【关键词】 文艺片栏目相遇识别 一、剧情介绍 年轻的学生查理(克里斯奥唐纳饰)无意间目睹了几个学生准备戏弄校长的过程,校长让他说出恶作剧的主谋,否则将予以处罚。查理带着烦恼来到退伍军人史法兰中校(埃尔·帕西诺饰)家中做周末兼职。中校曾经是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的幕僚,经历过战争和许多挫折,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双眼被炸瞎。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准备用尽最后的精力享受一次美好的生活。他带着查理出游、吃佳肴、开飞车、跳探戈、住豪华酒店……然后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查理竭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杀行为,从此他们之间萌生如父子般的感情。史法兰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影片最后史法兰在学校礼堂激昂演说,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讽刺了学校的伪善。二人在互相鼓舞中得到重生。 长期的失明生活使得史法兰中校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其实这都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二、本部电影的独特之处 这部影片的构思相当大胆和新颖,在一部作品里把迥然相异的两个人用一个偶然事件串起来,使其原本平凡的人生迸发出绚丽的火花,这是艺术家们屡试不爽的手法。影片《女人香》的高明之处不仅体现在故事结构上的精巧,其中,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加上对人格中最真挚最纯净部分的讴歌使它不象是一部电影,而更象是一则都市寓言! 要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是最难表现的,何况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原本就分处不同的人生阶段。并且,对命运的感悟也是天差地别。让这样两个人携手人生,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剧本不行、缺少了演技超凡的演员更不行。 幸运的是,导演在两个小时的篇幅里,用一次意外的邂逅、一场“性感”的探戈、一出恣意的飙车和一段酣畅淋漓的演讲为我们完整的勾勒出生命从“毁灭”到“重生”的全部过程。

200506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清华)

载于《清华美术·卷3》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第118-124页。 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 王大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 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图像表征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甚至出现了“图像霸权”。因此美术教育必须更新美术观,并认识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美术素养”,即处理图像信息的“视觉读写能力”。在视觉文化时代,美术已成为一种特殊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无需翻译的国际化语言,美术与语文、数学、外语等语言学科同等重要,应当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重视。 关键词: 视觉文化美术语言美术素养人文性质视觉读写能力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多年以来,各地都推出了一些新教材,也出现许多好课例,成果卓著。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有的教材加入了造形要素的内容,却并未关注这造形要素对作品乃至人的审美心理有何影响;有的教材广泛选入了现代艺术、流行艺术、商业艺术和大众艺术,具有时代感、新颖性,却没有文化层面的判断和鉴别;有的课注意了材料的多样性、学生的兴趣和活动,却缺乏美术要素和内涵;有的老师责问:“美术课到底还要不要美术知识和技能?”然而他在实施新课程时怀念的依然是写实的素描和色彩……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之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美术观”、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美术教育所发生的变化和新的意义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视觉文化时代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和未知的时代。而且,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已进入了“视觉文化”的时代,这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什么是视觉文化? 人类社会生存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构成的:自然物质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信息符号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类的各种信息符号的产生、传播及其演变构建了人类的文化,不同的信息符号系统标志着人类历史不同时代。 文明起源,人类莫不依赖图形(或象形文字)记载文化。随着“图”和“文”的发展和分离,二者显示出不同的功能。早在唐代,张彦远就在《历代名画记》说过“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图”和“文”一贯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两种主要方式。由于传统印刷技术的限制和科学理性

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共2篇).doc

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 (共2篇) 第1篇: 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初中美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文化时代。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具有大众化、后现代性等特点,在视觉文化冲击下,视觉媒体成为人类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理念和模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以初中美术教学为主题,简述了新媒体视觉文化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并就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以期能对初中美术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媒体;视觉文化;初中;美术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视觉化、图像化,视觉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将多媒体视觉

表达方式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束缚。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就视觉元素、视觉文化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给予了高度关注。那么,从初中美术教学视角来看,视觉文化有何意义呢?笔者在此做出了回答。 一、新媒体视觉文化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 顾名思义,视觉文化指以图文声像等视觉符号为视觉基础的文化艺术形式。传统的视觉文化以语言文字和印刷媒介为支撑,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比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直观、生动。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融合了更多的视觉元素,并且,许多文字化的东西都被转化为图像,这也给传统的语言文化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今,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形式,从小在多媒体视觉文化影响下长大的青少年,在思想和审美方面也深受视觉文化影响。如与文字相比,初中生更乐于接受多媒体视觉文化。在多媒体时代,多媒体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依托于校园网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许多视觉元素也走进课堂。初中美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不过,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不仅教学内容单一,而且,教学模式单一,美术教学以美术欣赏、学画和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视觉感受和审美情感根本不受关注,美术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将多媒体教学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借助丰富多样的视觉元素使美术知识直观化、立体化,可以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还可以给学生的视听觉器官带来多重刺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许多教师都积极提倡将视觉元素用到美术教学中去,以解决美术课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 一、视觉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 视觉文化并非一个新问题。因为自从有了摄影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之后,西方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反思。 1936年,本雅明曾分别写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讲故事的人》两篇论文,在前一篇文章中他指出摄影、电影出现的意义,于是光晕的消失、震惊体验、展示价值等等便成为解读新型的视觉艺术的重要范畴; 他又在后一篇文章中认为,对讲故事和小说构成冲击乃至破坏的力量来自于新闻报道,因为新闻报道和小说一样,“都是讲故事艺术面对的陌生力量,但它更具威胁;而且它也给小说带来了危机”。 面对新视觉艺术和旧文学样式,本雅明总会呈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而这种矛盾或许在以下表白中体现得更加充分:“有人曾说:‘将来的文盲并非不懂阅读与写作的人,而是不懂摄影的人。’但是一名摄影者若不能解读自己的照片,岂不是比文盲更不如?对图片的说明与描绘会不会变成摄影最重要的部分呢?” 本雅明并未用过“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概念,但他实际上开启了人们在视觉文化的问题框架之内思考文学与视觉艺术之关系的先河。此后,西方一些学者均不同程度地触及过这一问题。比如,在海德格尔那里,他曾关注过“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问题。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贝拉(Béla Balázs)虽然并未对视觉文化做过充分论证,但他却享有这一概念的发明权。而此概念经过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等人的阐释之后,既被人们广泛接受,也受到了学界的青睐。 早在1970年代,丹尼尔·贝尔就已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乡村和住宅空间开始让位于旅游,让位于速度的刺激(由铁路产生的),让位于散步场所、海滨与广场的快乐,以及在雷诺阿、马奈、修拉和其它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画家作品中出色地描绘过的日常生活类似经验。”与此同时,西方学者也开始使用与视觉文化相类似的表达,以指认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比如,在波兹曼(Neil Postman)那里,印刷文化背景下的“阐释年代”消逝后,紧随其后的是“娱乐业时代”;米歇尔(W. J. T. Mitchell)则干脆把它叫做“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以此对应西方哲学界广泛谈论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此外还有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仿像”说,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电信时代”说,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软件启动硬件的时代”说等等。这些说法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示意图。 中国的情况 在国内学界,虽然视觉文化一词的使用早在1981年便已出现,而现在能查到的第一篇全面介绍视觉文化的文章亦发表于1988年,但到目前为止,视觉文化真正进入研究者视野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与其丈夫钟键夫为推出“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便硬造出一个“读图时代”的词予以宣传。现在看来,这个硬造之词不仅成为此套丛书成功的出版营销策略,而且在短时间内风靡文化界与学术界,并成为“视觉文化”之说的中国式表达。由于此概念首先诞生于出版界,后来者在使用中又让其涵义延伸于电子、数字媒体生产出的视觉艺术产品,所以,这一概念也暗示出纸质、电子和数字媒体全面向图像时代位移的信息。世纪之交以来,视觉文化的译介与研究也日渐增多。比如,随着《文化研究》第3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对“视觉文化研究”专题的集中介绍,随着《视

视觉文化

1.视觉文化的概念 1913年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样式,成为视觉文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口传文化与印刷文化,电影主要是一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文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文化,电影史视觉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 视觉文化的概念(名解) 其一,视觉文化概念是指一个文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所谓视觉文化就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性现象,它与后现代和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其二,视觉文化也可以用来标示一个研究领域,或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研究。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面化。 2.解析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 当代文化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 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当代文化不仅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文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读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文学而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不同的特性。 ③对外观的极度关注 历史的看,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日常生活的种种外观如此关注。 身体作为人的肉身外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身体文化催生出身体产业 凡视力所及之物,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着视觉快感。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的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视觉技术的变革还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 3.视觉范式的历史演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画家心中有某种“图式”制约画家 视觉范式(名词解释): 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 ①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 启蒙;真理就是“开启”与“去蔽”(海德格尔) ②从相似性到自指性 图像符号与显示的关系从相似性关系到非相似关系的转变 ③从重内容到重形式 英国美学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会激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他写道“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打破艺术边界,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产物。(填空) 蒙德里安(现代)与波洛克(后现代)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1).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1) 新的世纪波:全球视觉图像的“转向” 世纪之交的社会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当今的视觉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通俗浅易的生产制作,乃至百姓的生活。我们每天在饕餮着视觉的盛宴,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空境域之中。正像视觉文化专家米歇尔所论述的,图像转向是一个比喻,是从古代以来就被多次重复的一种修辞用法。当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抱怨“图片能够俘虏了我们,而我们无法逃脱”时,他是在哀叹有一种“镜映的隐喻”的禁锢了哲学的思维方式。而欧文?潘诺夫斯基则力主建立他的所谓“谱像学”,成为描述视觉文化研究的一般论述。他的工作告诉我们,图像或视觉的转向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的东西。它是一个被历史重复了多次的叙事性象征。尽管有着悠久的渊源,我们仍然可以确定一个现代视觉图像文化的起始。摄影术的发明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一波浪潮;其后的电影的发明则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二波浪潮;而真正的视觉文化的时代则是从以电子模拟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图像文化的普遍兴起开始的。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看到了视觉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他认为,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针对宣称视觉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写下了《景观社会》这部大著。他在该书的“序言”中告诫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应牢记在心的是,它的写作抱有一种颠覆景观社会的强烈意图。”他认为,当今世界的物质形象已转化为景观,景观避开了人的活动而转向景观的观看,这样就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而在景观社会,景观已经成为独裁和暴力,景观毁灭历史,它不允许对话。而另一位文化理论的开拓者丹尼尔?贝尔也在同一时期提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还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莫如说人类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不过,我要在此申明的是,我这里所说的新世纪的视觉文化转向,又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文化形态。这一转向是在当代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类划时代的媒介革命的表征,是当代最重大的世界性文化事件之一,是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纪元的显著标志。它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独特的形式、载体、技术支持和文化形态,它更加确定,更加明显,也更具有世纪转折或文化跨越的意义。如果说居伊?德波和丹尼尔?贝尔提出的视觉文化的时代是以人类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与模拟电视为标志的话,那么,今天的视觉文化时代是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字技术、新媒体、因特网、交互式传输为标志的新视觉文化时代。这是一轮新的“世纪波”。实际上,对转向的质疑始终不断。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阿列西?艾尔雅维奇(Aleg Eyjavec),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关注当代视觉图像文化的转向。我曾与他讨论过视觉图像转向问题。他

试论视觉文化语言的形成与美学特征

试论视觉文化语言的形成与美学特征 朱印海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际媒体日趋信息化与数字化,并形成普及的视觉文化,因而在我们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视听语言同我们使用的文字语言一样重要,并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经常性交际工具。视听语言是当代视听媒体和数字化网络系统飞速发展的结晶,它以高科技的数字传播手段改变了人类的语言载体,并且使得社会各领域里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视听语言具有动态的直观形象性、全方位信息交流的综合性和鲜明的审美特性。[关键词]视觉文化;视听语言;媒体交际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05)01-0058-05 在高科技的影响下,电影、电视这种综合性的视听信息媒介,不但以其独特的反映现实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它还在逐渐地改变着人们观照世界的思维方式。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 托夫勒早在1983年出版的 预测与前提 一书中就曾写到: 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同电脑、新的形象和数据储存等相结合,可能不仅对文娱节目,纪录片,或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对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思维的层面,以及对我们自己在宇宙中的观念,也会产生影响。 [1]语言是思维的现实,艺术创造思维的变化,势必会引起社会表述语言的变革。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随着现代传媒和交际方式的发展,视听语言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和使用,并逐渐成为人们工作交际的经常性语言,成为和文字语言具有同等重要使用价值的语言方式。视听语言显然也已经在艺术的创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电影、电视和多媒体艺术中。然而,目前不容忽视的是人们对这种现代化语言形式的认识还有些模糊,对视听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还没能真正搞清楚,甚至存有某种误解,因而在对视听语言形式的接受和解读上常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想能够熟练的理解和运用视听语言, 首先要弄清楚视听语言的能指方式和本身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关于语言的构成和发展,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着重探讨的问题,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F 德 索绪尔在分析语言的构成时,提出了能指与所指的概念。他认为一个是物质方面,即构成物质表达方面可被感知的(视觉、听觉)能指,另一个是观念方面,即符号中以能指为中介物所表达的构成语言内容的所指。法国的符号学家罗兰 巴尔特继承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把符号语言学引向了更新的领域,他从内容与形式上对语言的能指和所指进行了区分:能指是表达形式和表达实体,所指是内容形式和内容实体。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形式只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不管它是一种什么形式,抽象符号或是机械媒体,都应以能够准确、快捷、方便地表达人们的思想为主要目的,所以说语言的发展首先应是语言能指载体的形成与发展。文字语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并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语言的能指载体随着人类的发展,仍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当代传播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促使了视听语言的出现。因而可以说视听语言是当代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 视听语言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思维方式、文化交流方式走向更 [收稿日期]2004-10-12 [作者简介]朱印海(1950 ),男,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2005年2月第22卷第1期枣庄学院学报 JO UR NAL OF Z AOZHUANG UNIVERSI TY Feb.2005 Vol.22NO.1

浅谈视觉文化视野下的高校美术鉴赏教育

浅谈视觉文化视野下的高校美术鉴赏教育 摘要:美术鉴赏使人们对人类文明史和人类发明创造的智慧进一步认识、学习和传承的过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懂得艺术的人都能够成为鉴赏家,因为鉴赏需要的是不断地学习,接受再教育,但是在当前视觉文化的冲击下,美术鉴赏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那么美术鉴赏教育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的挑战,本人就视觉文化对高等美术鉴赏教育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视觉文化视野下高等美术鉴赏走出困境的途径,希望能引起对高等美术鉴赏感兴趣者的拜读。 关键词:视觉文化;美术鉴赏;教育 一、高校美术鉴赏教育面临的社会背景 当前,中国的教育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素质教育,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那么,美术教育借此机会,也在全国各大高校开设了课程,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美术鉴赏研究机构越累越多,那么美术鉴赏教育也就有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视觉文化的美术教育是美国艺术教育界在“视觉文化”理论研究背景下,近年来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现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审

美观和审美价值,。面对视觉文化冲击,美术鉴赏教学将如如何适应这个环境,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二、视觉文化对美术鉴赏教育的影响 (一)人们对美术鉴赏教育在视觉意义发生了变化导致了误读 随着读图时代及消费文化的到来,观看的方式、场所以及手段都发生了转变,数字图像的出现改变了原本与摹本的关系,直接导致了对艺术追随者对读图时代及消费文化的到来的敬畏感的消失,展示性与消费性成为图像存在的主要价值。这种娱乐性和消费性使审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大众得到了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的审美体验,充分享受着各种形式的文化大餐,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误读,审美感悟不仅仅是达到大众娱乐和消费的目的,而是通过艺术鉴赏体悟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精神和美学意义,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所以当下我们的美术鉴赏教学必须导入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审美准则,用以防范视觉“浅阅读”所造成审美趣味的走低。 (二)美术鉴赏教育在视觉文化多元化中受到的冲击 现代媒介技术所带来的视觉读图时代,已经导致了新的艺术形态的崛起和传统艺术形态的更新。各种网络教学模式的兴起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严重冲击了传统课堂的师生教学模式.颠覆了教师的权威性,学生可以

论视觉文化批评

论视觉文化批评 视觉文化批评包含了“视觉”、“文化”、“批评”的三个词,其简单定义就是:第一我们要寻找可观看的对象;第二我们要用文化这把钥匙打开观看到的现象,去了解这个现象的奥妙;最后我们试图揭开现象的内在问题或是把不同现象结论放在一起分析。 它以文化研究为基础,结合多种其它的理论资源,审视和考查各种不同的视觉对象,形成一个新颖的、跨学科的解释框架。内容既包括建筑、城市、景观、居所等空间对象;也包括艺术、影像、声音和肢体语言等表意符号体系。其目标在于呈现出如何塑造视觉表象的社会力量与历史过程,以揭示隐藏在视觉体验背后的各种社会生产机制现象的,并对审美、艺术和象征的领域提出诸多的解构性批评。下面主要以建筑为例来研究这一主题。 1 样式与观念——如何解读建筑的意义 什么叫样式呢?我们看到一个事物有外观,这就是样式。观念就是我们对这个事物的解释,匹配在一起就是观念与样式的匹配,就像一个人的外形和名字的匹配。我们的大脑其实就是在不停的做着这样工作,我们对不同的事物都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我们看到一个建筑,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它呢,这个理解的过程,就是意义产生的过程。建筑是有一个原产地,他跟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一种文,有深厚的血缘关系。如果把建筑的地点进行置换,将会对我们的认知与判断力产生较大的干扰。建筑并非只是一个建筑师所设计的结果,其实建筑是多种力量汇合在一起博弈的结果。美国有个著名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有句名言叫做“形势追随功能”,也就是说历史上著名建筑都是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完成的,并不具有绝对普遍性的价值。有一个观念就是可见的外在的建筑形态对应了不可见内在的权力关系。同时,样式意识形态对称,显现权利的建筑,是建筑的工具化。样式等级对称,显现炫耀财富,是建筑的工匠化。样式个性对称出现的很晚,只出现在现代社会里面,是建筑师自主个性化。 2 建筑史的“镜像”:挪用、匹配与象征 “镜像”就是像镜子一样对照出来。不是所有的建筑的外观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有的外观产生是内部功能导致的必然产生的结果,因为功能化的内部是它主要的目标。还有一种情况会反过来,有的建筑除了内部功能外,更注重的是外部结构,它具有交流功能建筑的被选择与发展与他的表达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虽然他并不见得有多大实际公用价值,但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却有较大意义。建筑的被选择与发展与他的表达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虽然他并不见得有多大实际公用价值,但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却有较大意义。所以,人们认为最有价值的建筑都是有精神追求的。一些现代人会追求古代建筑的复原,其实每次古代建筑的复原都是一次再创造,它往往会加入一些别的元素

视觉文化传播特色研究分析论文

视觉文化传播特色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这一新的传播理念,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但未必在质量上)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中,影视符号的生 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社会;文化形态;传播理念;视觉文化产业 一、视觉文化:一种新文化形态的理解 费尔巴哈曾说“可以肯定,对于符号胜过实物、摹本胜过原本、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是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人类早就有了视觉(Visual)经验,即看的经验,这也应当说就有了视觉文化,有了视觉文化传播。视觉,亦可视为通俗的“观看”。“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甚至X光、虚拟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的: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符号环境。而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没有符号的处理、创造、交流,就没有文化的生存和变化。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这一“文化发生的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形态,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系统的学理研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而视觉文化进入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则在90年代后才引起了某些关注。在这方面,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W·J·T·米歇尔的见解值得注意:“视觉转向发生在英美哲学中,向前可以追溯至查尔斯·皮而斯的符号学,向后到尼尔森·古德曼的‘艺术语言学’,两者都探讨作为非语言符号系统赖以立基的惯例与代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不是以语言乃意义之示范这一假定作为开端的。”今天,视觉文化研究不但被哲学、文艺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关注,而且正开始被传播学界的学者关注。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事。这不但意味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而且还可能孕育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某些突破。 在视觉研究中,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本文运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当然,我们考察视觉文化和

什么是视觉文化-

什么是视觉文化? Visualcultureisnowapartofoureverydaylife.Thisessayarguesthatvisualcul tureconcernsvariousvisualeventsinwhichtheconsumer,equippedbymodernhig htechnologies,searchesforinformation,meaningaswellaspleasure.Theautho rpointsoutthatpostmodernismisbynatureavisualculture.Visualcultureresu ltsinthevisualizationofreality, thatis,everythinginlifebecomesth eimage.Thisvisualizingofrealitymakesthemodernperiodentirelydifferentf romtheancientandmedievaltimes.Moreimportantly,theauthorseesvisualcult ureaspoliticalandideologicalstrategiesratherthanamereacademicdiscipli ne. 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你可以买一张由轨道卫星拍摄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拥有一张核磁共振记录的你的内脏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时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确显现,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其数字化处理。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为观看虚拟纽约兜风而排的长队,要比乘电梯去了望台看真景的队列长多了。要么,你可以在拉斯维加斯的”纽约、纽约”饭店,观看色彩诱人的整个纽约景观,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不久,拉斯维加斯的巴黎饭店将加入这个虚拟城市,还模仿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划的形象。有时这种仿真生活比真实的东西更加令人愉快,有时则更糟。1997年,美国国会宣告同性婚姻是不合法的,然而,当大众娱乐节目的人物埃伦出现在电视上时,却有四千二百万人在观看。另一方面,军方长期以来热衷将虚拟现实作为训练场所,并在海湾战争时不惜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将其付诸实践。这就是视觉文化,它不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可以想见,这种新的视觉存在令人迷惑不解,因为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新视觉性与理解它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这种现象的能力之间的鸿沟,既彰明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的机遇,又揭橥了这一研究的需要。视觉文化关注到的是视觉事件,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所谓视觉技术,我是指任何形式设计精巧的玩意儿,它们或

论传统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变

论传统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变 摘要:传媒文化使世界各个地区,每一个人都联系起来,使我们可以不行万里路就可以知天下事,传媒的形式很多,从曾经单纯的语言文字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式逐渐转变成的现在的图片、视频、语言文字多样化融合的感性主义形式,即传统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社会需求与发展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传媒文化传统文化视觉文化感性主义 引言:传统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变不是一个跳跃试的转变,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是逐渐的变化发展的,越来越适应于社会与人类的生活,它有它的先进性也有它的弊端性。 正文: 一、传媒文化的主要现状分析 现在,传媒的形式多种多样,手机、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报纸都无时无刻不向我们传递着信息。曾经的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式日益转变成了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式——视觉文化。 走在大街上到处可见街边商店门口的广告牌,曾经还是单一的文字广告变成了现在图文并茂的形式。很多建筑也变成了一种可供欣赏的风景。动画屏幕也出现在大街上。就报纸来说,首页总是一副巨大的图片和小题占了主要地位,而内容文字却不显眼的陈列在周围,每一条新闻总有那么些图片,有时图片的大小超过了内容。当年传的沸沸扬扬的电影《盗梦空间》、《2012》、《阿凡达》等等不都是靠得画面感吗?铺天盖地的海啸,教堂里群众教徒的祈祷,还有森林里梦幻的景色,打斗时的震撼感都是画面带来的。不仅是电影,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也赋予了很多的画面,那天我在宜家买了个烛台,发现仅有出场地址、生产日期是文字,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都是图片表示。昨天我同学说有一天晚上寝室外面的农场上有个男生用蜡烛摆了个“心”形给一个女生求爱来着,画面十分浪漫,如果没有那些蜡烛的点缀也许就没有我们口中的浪漫,也许也不会成为我同学给我说的一条“新闻”吧。还有学校刚修好不久的湖叫“苹果湖”,苹果的形状,表达对乔布斯的纪念,比无规则的形状更有存在的意义吧,甚至还上过报。 总体上看,我国当代视觉文化发展呈现着这样的趋势:一是视觉文化已经成

反思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笔谈  编者按 视觉文化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渐臻成熟的文化研究。由于视觉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领域,涉及到哲学、美学、文艺学、艺术史论、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历史、技术、传播等多种学科,所以视觉文化研究本身也就带有多学科的性质。本期笔谈集中讨论了视觉文化不同层面的问题,从视觉文化的历史性描述,视觉文化与人的生存,景象的经济学,速度对看的影响,以及文学抵抗视觉霸权的可能性等,做了初步的有益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期笔谈,引起国内学术界对视觉文化及其研究的注意,并期待着更高水平的研究涌现出来。 反思视觉文化 周 宪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210093 我们正处于一个视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富裕过剩的时期。越来越多的近视现象仿佛是一个征兆,标志着人们正在遭遇空前的视觉“逼促”。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片到服饰美容,从互联网图像传输到家庭装修,甚至在医院里,透视、CT、核磁共振图像,我们的眼睛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忙碌。一方面是越来越挑剔的视觉索求,另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视觉负担。 美国艺术史家休斯说得好:我们与祖辈不同,是生活在一个人造的世界里。“自然已经被文化所取代,这里是指城市及大众宣传工具的拥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拥塞呢?为什么一个人造的世界里充满了大众宣传工具的拥塞呢?英国批评家伯格说得很是明白:“在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中,都不曾有过如此集中的形象,如此强烈的视觉信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说法最为传神,他早就宣布一个“世界图像时代”的降临。 晚近所谓的“语言转向”,正在被一种新的“图像转向”或“视觉转向”所替代。以语言为中心的 文化,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在西方,这个转向的轨迹清晰地与“后现代转向”纠结;而在中国,我们也已深切地感受到这个转向,它似乎和日趋完善的“小康社会”关系密切。显然,视觉文化作为一个问题或课题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 历史地看,较早提出视觉文化概念的是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他在上世纪初就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1913)。他认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视觉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衰落了,许多意义的传达可以通过印刷符号来进行,而无需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于是,“可见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视觉的文化变成了概念的文化。”但是,当代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机器,重新使人关注视觉性,那就是电影。它使人类文化重新回到了视觉文化,“可见的人类”又重返我们的文化,尤其是人的表情、姿态、动作和形体语言。“电影将在我们的文化领域里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每天晚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坐在电影院里,不需要看许多文字说明,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思想。因为文字不足以说明

“我与视觉文化”教案(详)

《我与视觉文化》课时教学计划 执教者: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大根开课时间:2006年3月30日 设计思路: 《我与视觉文化》是上海师大附中为扩大高中生的视野而开设的校本拓展性课程,共一个半小时。让学生逐渐深入地了解“视觉文化”的特点,能举例说明视觉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让学生学习用视觉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对某一主题研究的结果;并对视觉文化时代美术的价值引起思考。 提前一周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按座位的前后三排的6位同学为一组,将全班48位同学随机分成8组,每组确定小组长;每组根据自己成员的爱好或特点,为自己小组起个有趣的、有创意的组名,并作为一种精神作用于学习活动,这将更有利于产生小组的特点和凝聚力;每组发一份《“我与视觉文化”教学任务书》。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地研究“视觉文化”这一课题,主要参与三项活动: 1.寻找、研究并展示“我身边的视觉文化”的事例,同时要注意“视觉文化”的特征,以及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 2.用视觉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对某一课题的理解和认识,即确定某一新颖、有趣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做一次视觉化表达的练习,可采取绘画、摄影、立体制作、小品表演、视频、科技成果等方式,在课堂上制作和完善,要求能达意,有美感;最后展示成果,分享创作体会,也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总结和反思。 3.通过学习,回答自己对“在视觉文化时代,你如何看待美术的价值?”这一研究主题的看法,应该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策划、组织和动员,提前一周布置研究任务;在课堂上,是“主持人”,在制作时进行一定的指导。学生明确了任务之后,完全进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状态,有很大的创造和个性发挥的空间。 另外还设计了“在视觉文化时代,你如何看待美术的价值?”这一研究主题,这是引领学生思维深化的重要策略。并提示:相比“语数外”;对人的认知、思维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对个体发展等方面的价值。这将加深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学习目标。然后以三个概念为线索,步步深入地去实现这一目标: 概念1是说明“视觉文化”的定义及其特征,并通过学生找到的实例及其特征和影响的介绍,使学生能更形象、更广泛地理解“视觉文化”。 概念2是“视觉读写能力”,是视觉文化时代对我们的一种新的要求,通过对中学生美术作品的欣赏(读),让同学们体会到如何利用美术(视觉)的方式表达(写)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然而,这些作品处于“美术”的范畴之内,主要是倾向于个人的自我情感的表达。 概念3更把美术的“视觉读写能力”深化为一种视觉文化时代“特殊的学习方式”,在“感知―思维―表达”整个学习(和研究)过程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再让学生通过主题性的研究和视觉化的表达领会其中的意义,通过切身体验认识“美术”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最后通过课后写一篇“学习体会”,把对研究主题的认识提高到理性水平,真正发掘出本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深层意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一、什么是视觉文化?(概念1)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构成的:自然物质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信息符号环境。人类的各种信息符号的产生、传播及其演变构建了人类的文化,不同的信息符号系统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不同时代。 信息符号媒介的“视觉化”变革,使得人类的“信息符号系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 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人类文化形态的转换,而且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的转变。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尼古拉·米尔佐夫发现:“新的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并指出:“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科学对世界的理解,靠的是图像模式而不是文本模式。” 美国芝加哥大学米歇尔教授不无感慨地说道: “尽管图像表征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它现在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

视觉文化传播(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什么是传播:某种意义借助于媒介符号而进行交流的活动,它导致信息和情感的共享。 什么是视觉传播:以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感性、生动而具体。 什么是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以及在历史中积累起来物质或精神的成果 什么是视觉文化:这是从与传统书写和印刷文化相比较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当代以机械复制为手段而产生的大众文化,如电影、电视、商业环境设计和报刊杂志图片,以及网络多媒体等等的视觉直观的文化种类。 视觉传播:是一种传播方式,可产生特定的效果。所有传播都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情感和判断,必然涉及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必定是有倾向性的,不可能是单纯的形式或方法(像计算机语言)。因此视觉传播涉及到视觉形式的效果好坏和视觉内容的真善美问题,从哲学上说,前者叫做工具理性问题,后者叫做价值理性问题。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 视觉转向的时代的定义: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这个时代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威力无穷的图像左右了我们对现实的要求。对“看”的依赖和“看”所承受的重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 根源:1科技的发展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双项技术支持(彩色印刷、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移动通信2“消费社会”的出现是“视觉文化时代”到来的社会根源3信息社会的到来是“视觉文化时代”出现的内因 信息化社会:即一个社会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活动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其标志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繁荣。 传播的实质:1:动词:去想改变想法、感觉、讯息,得以获知,得到共识,获得交流2:名词:符号.共通信息.讯息互换,个人之间通过共通的符码系统交换的过程,表达观念的艺术,传递讯息的科学3:特质:有意义符号的交换,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东西,由媒体连接参与者,潜在交流的可能,滿足人类需求的基本途径 传播活动的分类:1根据信息的特质,可以分为新闻传播、舆论传播、广告传播、文艺传播、科技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2根据信息的符号表达形式,可以分为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3根据媒介的人体性和技术性之分,可以分为人际传播(面对面,电话),大众传播(印刷和电子媒介)网络传播(计算机及其网络媒介)4根据传播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和国家传播 视觉传播涉及各种特质的信息内容,主要以非语言传播为主导形式进行,在大众和网络传播中应用广泛,且各种传播主体都非常热衷于此种传播形式。 视觉传播的内容:人类意识的内容:认知(概念,真)——纪实性电视新闻;功利伦理(实践,善)——纪实和审美形式皆有;审美艺术(情感,形象,美)——审美形式,内容涉及认知和功利伦理 视觉传播的特点与常规的语言符号传播比较:运用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形式进行传播,逼真性高——形象性,感染力强——情感性,适合当代节奏——快捷而准确(易读性高),跨文化障碍少——诉诸本能直觉,娱乐价值高——富于感性和身体性,易于表现新奇对象(新鲜、美观、动人、丰富) 传播效果:从横的方向看,不同民族语言的阻隔被打破;从纵的方向看,同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文字的垄断被打破,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 视觉传播的缺陷:1.美国传播学者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观点 2.许多商家为营利,不惜推出低俗广告3.现在的许多视频节目比低俗广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4.视觉传播以感性生动的画面占据受众的眼睛和头脑,使其无暇思考和判断,因此容易受人摆布。5.需要昂贵技术设备制作影像,受众也需要有相应机器接收设备才能观赏(时代不同,对此的承受力和喜好倾向也不同)。 媒介:就是讯息.广播让我们想象影像,电视则清楚呈现影像。媒介是传达符号样式的实体基础。意义本身不能被传送,真正能被传送的是意义象征符号.符号式传播(语言)是人类演化的一部分。人类所用的符号有许多以非语言方式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