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的特点及批评

视觉文化的特点及批评

本文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中曾以“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外貌胜过本质”来批判宗教的虚幻,〔10〕这种宗教神话已经在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被打破,不过,科学技术又建立了新的颠倒幻象和现实的神话。随着媒介技术和视觉技术的高度发达,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外貌胜过本质的超空间里,在物理学的意义上它不是真实的,但是,在其效应上,它给受众以真实而深刻的感受。詹姆逊说:“我认为形象这个东西是很危险的。……你看着一幅绘画,你会说这并不是现实,这只不过是幅艺术品,而在摄影面前你却不能这样说。你意识到相片上的形象就是现实,无法否认现实就是这个样子。”〔11〕符号与现实的距离感随着摄影、电影和电视的出现而逐渐消失。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是现实原则,而是“拟像”的模拟原则,媒体制造和传播的“拟像”预设和构造了现实本身,时尚电视剧里的服饰、广告里吹嘘的理想家居、电影里的旅游胜地……这些图像成了决定现实生活的因素。这种传媒对现实的代言、选择、安排或规约,也就是韦尔施所说的传媒现实导致的日常现实的“非现实化”。在电子媒介时代泛滥的影像之流中,现实被急剧扩张的符号遮蔽、改写和构造,过去那厚重的、物质实在的现实,成为可操纵的、可塑造的、最柔顺、最轻巧的东西。在图像僭越现实的过程中,现实的生活空间转变为仿真的、脱离真实场所的超空间。随着超出主体把握能力之外的超空间的形成,崇高感也发生了改变。超空间带给人们的精神分裂式的异常强烈的欢快感觉,詹姆逊称之为“歇斯底里式崇高”。“歇斯底里式崇

高”已经与柏克和康德的“崇高”大不相同。在柏克那里,崇高感的心理内容主要是在生命受到威胁、个体感受到痛苦或凶险时才产生的恐惧和惊惧。崇高的对象又不同于实际危险,它处于一定距离之外或者得到某种缓和,因而恐惧和痛苦可以转变为愉快,崇高感就是面临恐惧的对象却没有真正的危险从而产生的胜利感。康德“认为‘崇高’所表现的一方面是自然界的神奇力量,以及人处身于大自然中相形之下而呈现的渺小感觉”〔12〕,另一方面,是人在无法把握的、无穷无限的大自然力量面前感受到的痛苦。康德从柏克那里继承了崇高是克服了痛感后产生的快感的观点,又将柏克把崇高感归为人的“自我保全”的基本冲动这一观点升华为主体自我尊严的维护与提升,认为崇高便是主体凭借理性的、伦理的精神力量超越了自然之力给人带来的痛感而获得的间接愉悦。在后现代时期,崇高被重新诠释,成为“歇斯底里式崇高”。转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首先是“自然的消逝”。柏克和康德所处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在这一阶段,人与自然仍然能基本保持一种本原性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社会文明所面对和改造的“他物”。到了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自然全然消失在人工化的现代技术文明之中,人与自然的直接联系被传媒图像间接化并遮蔽了,在康德那里作为“他物”的大自然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彻底消褪。“我们的脑系统、想象系统皆无法捕捉”的后现代空间取代了大自然,因而,“歇斯底里式崇高”也是一种“科技的崇高”。其次是“主体的迷失”。作为客体的“他物”,不管是昔日的大自然还是如今的后现代空间,对于主体来说都是超出了自身把握能力的。所不同的是,在康德那里,主体能够凭借理性的力量在心理上超越客体的巨大和无限,在与对象的对抗中获得精神上的胜利;而在后现代空间中,零散化、非中心化的主体已经丧失了超越

对象的能力,主体迷失于客体之中。在后现代超空间这个全新的、去中心的世界网络里,人们丧失了位置感和坐标能力,产生出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迷失于由现实的非现实化所带来的“既诡谲奇异又富梦幻色彩、而且一概是奔放跳跃的感官世界”〔13〕。在拟像的包围之下,现实感隐退,人获得的是一种商品逻辑控制下的物品和环境的外观带来的奇异感受,一种虚幻而又充满异彩的狂喜化的视觉满足,这就是“歇斯底里式崇高”。它类似于吸毒者的“幻游旅行”体验———在短暂的视觉冲击下,灵魂出壳,狂喜不已,但事后并未让当事人领悟到深刻哲理。〔14〕

当代视觉文化是在一种既令人忧虑又蕴含着潜在的提升希望的张力中生存和发展的。从积极的角度和理想的状态来看,视觉文化在两个向度上超越了带有精英性质的印刷文化:一是以感性愉悦颠覆理性沉思,将长期被理性和形而上追求压抑的感性和身体解放出来,肯定世俗欲念和日常生活,强调文化娱乐功能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为在快节奏生活中身心俱疲的当代人提供精神上的放松,令人类的精神生活更人性化;二是以大众趣味解构精英话语,结束了精英操控下的中心化、等级制文化格局,认同大众的多元价值选择,使文化生活更具开放性、交流性、更多样化,开辟了更为公平民主的文化共享空间,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整体进步。但视觉文化又陷入了自身不可避免的悖论,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浅白的意义、虚幻的自由、价值的放逐和现实的隐退。首先,视觉文化对理性压抑的反拨显然已经“矫枉过正”了,它将人从“理性的异化”下带出,旋即又将人推入“欲望的异化”,理性维度的精神提升被舍弃,文化经典所确立的意义高度被消解,视觉文化滑向了片面的轻松愉悦甚至浅薄低俗,只有此岸世界的

满足而无法抵达彼岸世界的净化与超越。其次,摆脱了理性控制和精英标准的视觉文化并没有带来人的真正解放,因为它又陷入了消费逻辑的掌控,视觉文化所张扬的感性美学受到商业利益标准的衡量和支配;从理性的规训中解脱出来的感性和身体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而是转入资本权利的规训和标准化塑造之中;“狂欢要素转换、合成为炫耀型消费”,〔15〕这种被改头换面、徒有外表的狂欢,不过是借狂欢之名,通过非理性消费而对狂欢活动进行的效仿。第三,多样化、开放性的另一面是拼凑的大杂烩与文化失序,是无原则、无责任的放肆嬉戏和追逐时尚、趋利媚俗的新的同质化;无原则的片面高扬多元化实际上是一种消极麻木、漠不关心的“伪宽容”,打着个性化、开放性旗号的混杂无章,其实是对理想和价值的逃避,“怎样都行”的背后隐藏着丧失价值判断基点的茫然无措。第四,随视觉文化而来的生活审美化同时也是现实的虚拟化,虚拟的、可塑的、易变的、无现实重量的超空间并不能像故土家园一般给人以归宿感,处在后现代超空间里的人始终有漂泊感和异在感,现实在别处,生活也在别处。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不是主观的选择,而是历史的必然,视觉文化的勃兴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但要立足于现状,认识和批判视觉文化的弊端、缺陷,又要认识到这种批判应是指向未来的,还需要有建构和提升的向度,以引导视觉文化在整合历史上各文化形态的基础上走向更合理、更完善的境界。笔者在这里仅分析目前较明显的三个提升视觉文化的可能性:第一,“第三只眼”与视觉素养的培养。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一味批判视觉文化的娱乐性及由此得出的“关掉电视”、限制视觉文化的极端做法,并不能解决视觉文化带来的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途在于找到怎样看电视的方法。〔16〕波兹曼的观点提醒

我们,超越当前困境的方法要自视觉文化本身之中去寻觅,要把思考的重心从“看什么”转移到“怎么看”。也就是说,当前视觉文化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不能仅单纯归咎于平面化、奇观化、虚拟性的图像本身,主体对感官快感的一味追求和对图像的盲目跟随态度也要负很大责任。前文已经论述过,在视觉文化的发展中存在一个从“精神之眼”到“肉体之眼”的视觉观念的变化过程。“肉体之眼”虽然避免了“视觉中心主义”的形而上的异化,但它又遭到欲望的形而下异化。视觉文化的提升、审美理想的重塑,要求我们必须在“精神之眼”和“肉体之眼”之间求得平衡,找到既突破了理性的形而上压抑又超越了感性的形而下异化的“第三只眼”。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从心理学角度确证了“第三只眼”的可能性。在阿恩海姆看来,视觉同样也包含思维,视觉的过程就是思维、悟解的过程,思维过程中所具有的种种心理活动(推理、分析、综合等),在视觉中同样存在。这就为视觉文化中感性体验与理性参与的二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视觉本身即是思维的、主观能动的,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使其思维的因素更敏感、更活跃,培养一种正确识别、理解、运用、创造和享受视觉文化的视觉素养。眼与心、感性与理性、享受与思索和谐互动的观看,才是视觉文化所应该提倡和追求的观看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观众对图像不假思索的沉溺和被动追随,形成一种主动的批判性解读的能力和习惯,在富于诱惑力的影像幻境中保持清醒的独立意识,将低水平的感官满足提高为高水平的辨识鉴赏。整个社会的视觉素养和观赏趣味的提高,必然会带动视觉文化在整体品位上的提升,促使其向既生动鲜活又不浅薄低俗的方向发展,从而开创一个更为和谐、理想的文化空间。第二,“生产性受众”与技术民主化。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视觉文化中受众的被动性已经得

到了充分的关注和认识。在纷至沓来的影像轰炸中,观众只能被动地、盲目地观看,在消费和形象的合谋中被控制和操纵。图像通过对观看者欲望的捕捉控制了主体,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服从了图像所传达的他人的意志。不过,也有学者注意到,这种控制—接受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其中存在着松动。比如传播学家约翰•费斯克所提出的“生产性受众”理论。“生产性受众”形成的基础首先是霍尔所指出的传播者的制码信息和受众的解码信息之间存在的差异。除了顺应接受,受众对文化产品的解读还有“协商式”解释和“对抗式”解释,受众的解码信息可能与传播者的制码信息风马牛不相及,影像的意义在受众那里具有多义性。在约翰•费斯克看来,受众的解读不仅仅是一种抵抗性的解读,更是一种意义的生产,即读者创造性地利用文化产品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生产符合自己立场的意义。文化产品往往是被不怀敬意地使用的资源,受众能够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重新解读文本,生产出自己的文化,并且在这种生产中获得快感。技术的民主化从技术层面保证了“生产性受众”的形成。在数字影像时代,随着数码相机、DV、家用电脑和视频编辑软件的普及,影像制作技术日渐被大众所掌握,视觉产品的生产不再完全被少数专业影像生产者所垄断,技术门槛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单向话语权。在相对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里,受众同时又是生产者和传播者。对很多网络视频制作爱好者来说,电影、电视剧都不过是豪华的素材库,为他们的视频制作提供大量的、可供剪辑的影像片断。网民自己剪辑制作的短片在网上大量流传并且广受追捧,这种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当然,在巨大的资本权力面前,“生产性受众”的力量仍显得微小,但对受众的生产性的挖掘,无疑为视觉文化的提升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第三,在“图”、”文”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提升视觉文化的精神内涵。

法国作家里吉斯•黛布雷曾说过:“一种文化(或媒体)没有必要取代另一种文化(或媒体)”,“正如印刷厂没有从我们的文化中抹去中世纪传下来的谚语和格言一样,这些记忆程序属于口述社会,因此,电视不阻止我们去卢浮宫———甚至反过来也一样———而那些古埃及的文物断片也会向我的那双时时注目荧屏的眼睛开放”。〔17〕文化形态的转变不是绝对的替代和断裂,当代视觉文化不是在印刷文化“终结”后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印刷文化的基础上对以往文化经验的整合,视觉文化也没有取消以文学为代表的印刷文化,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断裂。但是,视觉文化又确实对印刷文化造成了威胁。过去,图像是文字的装点,而现在,文字成为图像的注脚。当代人普遍面临着“阅读困境”,文学也在图像化、市场化的过程中忘却了一些原属于它的本真性的追求。不过,在视觉文化对印刷文化造成威胁的过程中,又蕴含着“图”、“文”优势互补的可能。首先,视觉文化“并不取代话语,而是使其变得更易理解、更敏捷、也更有效率。”〔18〕传统的较为严肃的阅读经“图像化”改造变得更有趣、更富于快感,从而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扩大了文学经典的影响范围。其次,“图”、“文”之间形成了新的互文性和更广泛深入的互动性。视觉文化对印刷文化那带有精英色彩的等级制文化格局的突破,无疑为“图”与“文”的交流、对话提供了一个更为平等、互动性更强的环境,为“图”与“文”的双向共生、优势互补创造了条件。当然,要真正实现“图”、“文”优势互补,而不是令其成为片面的以“图”抑“文”、因“图”弱“文”,还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在图像化趋势中,既要发展新的文学观念,又要坚持文学的自身特性和精神操守。文学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和独特的诗意空间在视觉文化中是无法找到的,它对生命的独立解读、对社会的清醒反思、对人类命运的深入

思考也是当前平面化、娱乐化的视觉文化所缺少的,这一切都是文学在图像化、市场化困境中所必须坚守的。二是视觉文化对印刷文化的整合也不能停留在将印刷文化通俗化、浅易化的层次上,而要自觉地吸收印刷文化的精神内涵,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深度,实现官能快感和精神超越、鲜活生动和意蕴深度之间的统一。

视觉文化

1.视觉文化的概念 1913年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样式,成为视觉文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口传文化与印刷文化,电影主要是一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文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文化,电影史视觉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 视觉文化的概念(名解) 其一,视觉文化概念是指一个文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所谓视觉文化就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性现象,它与后现代和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其二,视觉文化也可以用来标示一个研究领域,或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研究。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面化。 2.解析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 当代文化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 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当代文化不仅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文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读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文学而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不同的特性。 ③对外观的极度关注 历史的看,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日常生活的种种外观如此关注。 身体作为人的肉身外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身体文化催生出身体产业 凡视力所及之物,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着视觉快感。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的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视觉技术的变革还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 3.视觉范式的历史演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画家心中有某种“图式”制约画家 视觉范式(名词解释): 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 ①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 启蒙;真理就是“开启”与“去蔽”(海德格尔) ②从相似性到自指性 图像符号与显示的关系从相似性关系到非相似关系的转变 ③从重内容到重形式 英国美学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会激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他写道“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打破艺术边界,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产物。(填空) 蒙德里安(现代)与波洛克(后现代)

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差异及其应用研究

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差异及其应用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也越来越激烈。其中,视觉文化是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在商业、教育、艺术等领域,中西方的视觉文化差异都会影响各自的表达方式和接受方式,因此对于跨文化交流和跨国企业来说,理解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差异非常重要。 一、视觉文化的定义 视觉文化是指各种视觉形式和视觉信息在一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一套规则和共识。它包括了图形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展览设计等各个领域的各种形式和风格。视觉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传递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能够创造出跨文化的共识和理解。 二、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差异 1. 视觉语言 中西方的视觉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中文是象形文字,像“山”、“水”等字形都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象征意义。因此,在图形设计中也经常运用各种象形的形状和形式,来传递文化和价值。而西方的视觉语言则注重形式逻辑和符号体系的建立,更注重图形设计中的形状和比例、色彩和材质的协调,强调视觉效果和感受。 2. 设计理念 中西方的设计理念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西方强调科技、创新等元素,强调视觉冲击和表现力。而中国传统设计则注重形式的简化和空间的处理,强调平面设计中的空间节奏、对称和比例等因素,热衷于以抽象的方式表现具体的意象。 3. 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对视觉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中庸、人文的价值,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谦让”等概念。这些价值观也会贯穿于设计中,在设计上强调温馨、友好、亲和,体现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文化与品质。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更注重另类的、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强调融入个人的情感和体验,体现出个性和创造力的文化与品质。 三、应用研究 1. 商业设计 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差异在商业设计中尤为明显。在品牌策划、标识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去设计不同的视觉语言,以达到更好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效果。 2. 教育设计 如何在教育设计中更好地结合中西方的视觉文化进行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创新的方式设计教室、学校、教材等元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 艺术设计 视觉艺术设计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领域。在中西方视觉文化碰撞中,艺术设计可以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和多种表现手法,去表达更为深刻的东西,为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总结 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差异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异国文化,同时还能够创造出跨文化的共识和理解,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深入理解中西方的视觉文化差异,探索更多应用研究的可能性,以实现更广泛、更深入、更长远的文化交流。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 百科名片 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正如通常所说,视觉文化研究的是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为何如此强调视觉形式表现经验,而并非短视地只强调视觉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觉。 目录 摘要 后现代主义 视觉化 日常生活 发展趋势 编辑本段摘要 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你可以买一张由轨道卫星拍摄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拥有一张核磁共振记录的你的内脏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时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确显现,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其数字化处理。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为观看虚拟纽约兜风而排的长队,要比乘电梯去了望台看真景的队列长多了。要么,你可以在拉斯维加斯的"纽约、纽约"饭店,观看色彩诱人的整个纽约景观,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不久,拉斯维加斯的巴黎饭店将加入这个虚拟城市,还模仿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划的形象。 编辑本段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即视觉文化。后现代主义经常被定义为现代主义的危机,即广泛复杂的种种表征观念和模式的危机,从业已形成的关于进步的信念,到抽象绘画和现代小说的兴起。现在,由于没有出现其他变化,这些表征手段似乎不再令人信服了。结果,后现代的主导风格就是反讽:一种刻意的混杂,它被当做新发明的手段而受到品评。现代主义的后现代重现了包括大量出现于购物中心的古典色彩、现代派绘画的危机以及"五分钱影院"(Nickelodeon)复制品的泛滥。在本文所处的语境中,后现代是现代主义和现代文化因面临自身视像化策略的失败而引起的危机,换言之,它是造成后现代性的文化所带来的视觉危机,而不是其文本性的危机。诚然,印刷文化肯定不会消失,然而对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产生了后现代文化,当文化成为视觉性之时,该文化最具后现代特征。当然,后现代主义不单单是一种视觉经验。在阿尔让?阿帕都莱(ArjunAppadurai)所称之为“复杂、重叠、破碎”的后现代主

视觉文化的特点及批评

视觉文化的特点及批评 本文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中曾以“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外貌胜过本质”来批判宗教的虚幻,〔10〕这种宗教神话已经在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被打破,不过,科学技术又建立了新的颠倒幻象和现实的神话。随着媒介技术和视觉技术的高度发达,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外貌胜过本质的超空间里,在物理学的意义上它不是真实的,但是,在其效应上,它给受众以真实而深刻的感受。詹姆逊说:“我认为形象这个东西是很危险的。……你看着一幅绘画,你会说这并不是现实,这只不过是幅艺术品,而在摄影面前你却不能这样说。你意识到相片上的形象就是现实,无法否认现实就是这个样子。”〔11〕符号与现实的距离感随着摄影、电影和电视的出现而逐渐消失。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是现实原则,而是“拟像”的模拟原则,媒体制造和传播的“拟像”预设和构造了现实本身,时尚电视剧里的服饰、广告里吹嘘的理想家居、电影里的旅游胜地……这些图像成了决定现实生活的因素。这种传媒对现实的代言、选择、安排或规约,也就是韦尔施所说的传媒现实导致的日常现实的“非现实化”。在电子媒介时代泛滥的影像之流中,现实被急剧扩张的符号遮蔽、改写和构造,过去那厚重的、物质实在的现实,成为可操纵的、可塑造的、最柔顺、最轻巧的东西。在图像僭越现实的过程中,现实的生活空间转变为仿真的、脱离真实场所的超空间。随着超出主体把握能力之外的超空间的形成,崇高感也发生了改变。超空间带给人们的精神分裂式的异常强烈的欢快感觉,詹姆逊称之为“歇斯底里式崇高”。“歇斯底里式崇

高”已经与柏克和康德的“崇高”大不相同。在柏克那里,崇高感的心理内容主要是在生命受到威胁、个体感受到痛苦或凶险时才产生的恐惧和惊惧。崇高的对象又不同于实际危险,它处于一定距离之外或者得到某种缓和,因而恐惧和痛苦可以转变为愉快,崇高感就是面临恐惧的对象却没有真正的危险从而产生的胜利感。康德“认为‘崇高’所表现的一方面是自然界的神奇力量,以及人处身于大自然中相形之下而呈现的渺小感觉”〔12〕,另一方面,是人在无法把握的、无穷无限的大自然力量面前感受到的痛苦。康德从柏克那里继承了崇高是克服了痛感后产生的快感的观点,又将柏克把崇高感归为人的“自我保全”的基本冲动这一观点升华为主体自我尊严的维护与提升,认为崇高便是主体凭借理性的、伦理的精神力量超越了自然之力给人带来的痛感而获得的间接愉悦。在后现代时期,崇高被重新诠释,成为“歇斯底里式崇高”。转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首先是“自然的消逝”。柏克和康德所处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在这一阶段,人与自然仍然能基本保持一种本原性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社会文明所面对和改造的“他物”。到了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自然全然消失在人工化的现代技术文明之中,人与自然的直接联系被传媒图像间接化并遮蔽了,在康德那里作为“他物”的大自然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彻底消褪。“我们的脑系统、想象系统皆无法捕捉”的后现代空间取代了大自然,因而,“歇斯底里式崇高”也是一种“科技的崇高”。其次是“主体的迷失”。作为客体的“他物”,不管是昔日的大自然还是如今的后现代空间,对于主体来说都是超出了自身把握能力的。所不同的是,在康德那里,主体能够凭借理性的力量在心理上超越客体的巨大和无限,在与对象的对抗中获得精神上的胜利;而在后现代空间中,零散化、非中心化的主体已经丧失了超越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引言 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中,奇观电影一直是备受瞩目的一类电影。奇观电影以其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和壮观的场面而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本文将探讨奇观电影是如何凭借其独特的视觉文化打动观众的,以及其对当代影视文化的影响。 一、奇观电影的视觉文化魅力 奇观电影的视觉效果常常具有震撼力和冲击力。它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布置、绚丽多彩的特效以及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使观众不禁为之倾倒。这些视觉元素在电影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使观众沉浸其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奇观电影的视觉效果越来越精细,以至于观众几乎可以感受到与电影中的角色们一同经历的真实感受。奇观电影通常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其独特的视觉元素带给观众无尽的惊喜和愉悦。 二、奇观电影与文化意义的联系 奇观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还具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从视觉文化的角度看,奇观电影不仅通过其独特的视觉元素让观众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同时也传达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奇观电影的场景、服装、道具等元素常常是其所代表的某个文化的体现。通过展示这些元素,奇观电影传递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让观众对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知。奇观电影可以使观众了解并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美丽和多样性,激发观众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奇观电影与电影产业的影响 奇观电影在当代电影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奇观

电影在票房上往往获得极高的收益,成为电影公司赚钱的保证。这也促使电影公司不断投入更多资源在奇观电影的制作上,提高其视觉效果和制作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电影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奇观电影的成功也激发了观众对视觉效果和特效的追求。观众对奇观电影的热爱推动了电影院线的发展,电影院线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设施,以适应观众对奇观电影的需求。奇观电影通过对电影产业的影响使得整个电影界都追求更高水准的视觉享受,进一步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 四、奇观电影对观众认知的影响 奇观电影的视觉效果常常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他们的认知。观众在观看奇观电影后往往会被电影中的视觉元素所吸引,这些元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观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判断。奇观电影中的虚构世界和超凡能力可能会改变观众对于真实世界的期望和期待,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观众也应该对这种影响保持一定的警惕性,理性看待电影中的奇幻元素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结论 奇观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文化魅力,在当代电影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其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奇观电影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和视觉享受,同时也传递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增强了观众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奇观电影不仅刺激了观众对视觉效果的追求,也对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观众在观看奇观电影时应保持警惕,理性对待电影中的奇幻元素和现实之间的区别。只有在充分享受奇观电影的视觉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应保持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知和评判能力

视觉文化的概念

视觉文化的概念 视觉文化是指人们通过视觉感知与理解世界以及表达和传达自己的观点、情感、认知和价值观的方式。它是一种文化形式,它的内容包括艺术、设计、摄影、电影等各个方面的视觉表现形式,也包括视觉符号、视觉习惯、视觉语言等。视觉文化与其他的文化形式如音乐文化、舞蹈文化、建筑文化等一样,是人类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视觉文化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首先,视觉文化是一种感知与理解世界的方式。人类通过视觉感知世界,通过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来理解和认识世界。视觉文化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人们去观察、思考和发现真实世界以及世界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例如,艺术作品以及设计作品都是从艺术家和设计师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思考和表达中而来。 其次,视觉文化是一种表达和传达的工具。人们通过视觉的表达来传达自己的观点、情感、认知和价值观。通过视觉形式的表达,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传达信息、交流思想、传播文化。例如,广告中使用的图像和设计元素可以通过视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达到产品宣传的目的。 再次,视觉文化是一种视觉符号和视觉习惯的集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视觉符号和视觉习惯的理解和认同也会存在差异。例如,中国人对红色的情感认同与西方人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象征着危险和警告,

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是象征着吉祥和喜庆。视觉文化中的符号和习惯是人们在视觉交流中所共识的一种潜在语言和规则。 最后,视觉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过程。视觉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传统的视觉文化是在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沉淀中形成的,它们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演变。电影、电视、新媒体等先进的视觉表达方式使得视觉文化具有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视觉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视觉文化能够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视觉文化表现出来的视觉符号、形式和风格各有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下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差异。通过研究视觉文化,可以了解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其次,视觉文化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视觉文化通过各种视觉形式的表现,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学习和理解视觉文化,人们能够开阔视野,激发创造力,并能够产生新的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 再次,视觉文化能够推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会导致

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

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 视觉文化取代了印刷文化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最为突出的现象乃至于模式,这在西方的一些著名学者如波德里亚、德波、詹姆逊、费瑟斯通等人那里都有了相当深刻的论述;我们国内的一些著名学者也在文化研究中将视觉文化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美学界近来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其实也是视觉文化所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嬗变。关于视觉文化,已有了数量众多、影响广泛的论著,那么,我们这个讨论是否还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又在何处?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文艺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在文艺学领域产生了很多争议,再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热点。其实,这正是与视觉文化问题有着密切关系的。视觉文化作为时代的文化模式,带来的是与文学颇为不同的审美方式,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的,或者说是成为了消费社会文化的最重要的征兆,而原有的文艺学体系则是以文学理论作为基座的。有人甚至提出了“文学的终结”的严重话题,而文化研究中关于视觉文化和图像的论述,所涉及的对象几乎和原有的文学理论或经典文艺学相去甚远。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文艺学美学的发展,是无法离开当前的这种审美现实的,必须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和理论方法将视觉文化中的审美现象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而视觉文化研究也应该从文艺学和美学的立场上得到更为深入的开掘。 视觉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出现在美学领域,其实可以说是题中应有之义,也体现了文艺学和美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向。近一个时期的文艺学、社会学或美学论著,尤其是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有关著作和文章,对于视觉文化多有涉及。这个现象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目前的视觉文化理论更多的是泛文化性质的,而与文艺学和美学的研究差别很大。我们现在所见的视觉论著,更多的是持一种社会学或文化学的立场,而从文艺学和美学角度进行探讨还显得非常欠缺。在我看来,文艺学和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展,恰恰应该以视觉问题作为一个突破点和生长点。我认为,一方面视觉文化本身的问题还需要从内部进行探究,另一方面视觉文化与文艺学和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这两点是使这个问题得以向前推进的两个进径。我们无意于以某种夸张的姿态以求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而是想以学理性的客观与平和来探索视觉文化在本体上的建构和文艺学美学方面的延展。这里的几篇文章,尽管角度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体现了这样的初衷。 视觉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别讨论视觉文化研究三个相关问题:视觉文化的问题结构、看的方式和视觉文化研究的反学科性。 (一)视觉文化的问题结构 在视觉文化研究方面开风气之先的美国学者米歇尔认为,视觉文化研究主要关心的是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在他看来,视觉文化研究具有某种“非学科性”或“去学科性”,即是说,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学科结构(如艺术史)或学术运动(如文化运动)的新型研究。他在视觉文化课程大纲中,以关键词的方式详述了视觉文化研究的主要范畴和关键词: 视觉文化:符号,身体,世界 在这个视觉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家族中,第一个术语是环绕着符号概念做文章的,但并不

视觉文化传播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什么是传播:某种意义借助于媒介符号而进行交流的活动,它导致信息和情感的共享; 什么是视觉传播:以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感性、生动而具体; 什么是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以及在历史中积累起来物质或精神的成果 什么是视觉文化:这是从与传统书写和印刷文化相比较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当代以机械复制为手段而产生的大众文化,如电影、电视、商业环境设计和报刊杂志图片,以及网络多媒体等等的视觉直观的文化种类; 视觉传播:是一种传播方式,可产生特定的效果;所有传播都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情感和判断,必然涉及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必定是有倾向性的,不可能是单纯的形式或方法像计算机语言;因此视觉传播涉及到视觉形式的效果好坏和视觉内容的真善美问题,从哲学上说,前者叫做工具理性问题,后者叫做价值理性问题;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 视觉转向的时代的定义: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这个时代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威力无穷的图像左右了我们对现实的要求;对“看”的依赖和“看”所承受的重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 根源:1科技的发展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双项技术支持彩色印刷、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移动通信2“消费社会”的出现是“视觉文化时代”到来的社会根源3信息社会的到来是“视觉文化时代”出现的内因 信息化社会:即一个社会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活动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 其标志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繁荣; 传播的实质:1:动词:去想改变想法、感觉、讯息,得以获知,得到共识,获得交流2:名词:符号.共通信息.讯息互换,个人之间通过共通的符码系统交换的过程,表达观念的艺术,传递讯息的科学3:特质:有意义符号的交换,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东西,由媒体连接参与者,潜在交流的可能,滿足人类需求的基本途径 传播活动的分类:1根据信息的特质,可以分为新闻传播、舆论传播、广告传播、文艺传播、科技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2根据信息的符号表达形式,可以分为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3根据媒介的人体性和技术性之分,可以分为人际传播面对面,电话,大众传播印刷和电子媒介网络传播计算机及其网络媒介4根据传播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和国家传播 视觉传播涉及各种特质的信息内容,主要以非语言传播为主导形式进行,在大众和网络传播中应用广泛,且各种传播主体都非常热衷于此种传播形式; 视觉传播的内容:人类意识的内容:认知概念,真——纪实性电视新闻;功利伦理实践,善——纪实和审美形式皆有;审美艺术情感,形象,美——审美形式,内容涉及认知和功利伦理 视觉传播的特点与常规的语言符号传播比较:运用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形式进行传播,逼真性高——形象性,感染力强——情感性,适合当代节奏——快捷而准确易读性高,跨文化障碍少——诉诸本能直觉,娱乐价值高——富于感性和身体性,易于表现新奇对象新鲜、美观、动人、丰富 传播效果:从横的方向看,不同民族语言的阻隔被打破;从纵的方向看,同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文字的垄断被打破,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 视觉传播的缺陷:1.美国传播学者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观点 2.许多商家为营利,不惜推出3.现在的许多视频节目比低俗广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4.视觉传播以感性生动的画面占据受众的眼睛和头脑,使其无暇思考和判断,因此容易受人摆布;5.需要昂贵技术设备制作影像,受众也需要有相应机器接收设备才能观赏时代不同,对此的承受力和喜好倾向也不同; 媒介:就是讯息.广播让我们想象影像,电视则清楚呈现影像;媒介是传达符号样式的实体基础;意义本身不能被传送,真正能被传送的是意义象征符号.符号式传播语言是人类演化的一部分;人类所用的符号有许多以非语言方式传播; 符号的七种类型:生理外表,类语言,身体动作,时间的使用,触觉使用,空间的使用,标志、人造物的使用 人类生活及其意识的内容:1认知活动概念,真——科学研究,在实践中感知和体验——命题语言2实践伦理

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

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 摘要:近年来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视觉文化的转向及其性质研究;其二,视觉文化的历史形态及谱系研究;其三,视觉文化的美学特征及其批判;其四,视觉文化与影视新媒体;其五,视觉文化与文学演变研究。视觉文化理论研究中还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即缺乏对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探讨,对视觉文化的批评多于建构,同时要进一步解决视觉文化理论本土化的问题。 关键词:视觉文化;理论研究;述评;不足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讨论文化转向问题,于是视觉文化概念被广泛讨论。这种起初作为艺术史家研究绘画的理论,最终影响和波及到了整个人文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视觉文化理论被介绍到国内。①最初的视觉文化研究多侧重于对媒体教学的探讨,把视觉文化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愈来愈多的学者意识到视觉文化理论对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性。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视觉文化伴随着文化研究的兴盛而进一步得到发展。自1988年以来,国内发表以视觉文化为题目的论文149篇。②学术界多次组织介绍视觉文化研究的专题成果。2002年,由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的《文化研究》(第3辑)专题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视觉文化研究成果。《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等专业学术刊物组织了视觉文化研究的专题讨论。同时,国外视觉文化研究的著作也不断被翻译出版,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马尔科姆·巴纳德的《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理查德·豪厄尔斯的《视觉文化》等,吴琼还编译出版了视觉文化系列丛书《视觉文化的奇观》和《凝视的快感》。2004年5月,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研讨会以“全球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视觉文化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历史、实践、理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视觉文化已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和理论。因此,对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作出及时的总结与反思,非常有利于将视觉文化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视觉文化的转向及其性质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将视角投射于视觉文化的重大变化,结合其美学特征,提出了视觉文化转向的问题。南帆早在1995年就比较了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异同,提出了文化形态的转向。③周宪则从学理角度指出,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转变,对主体的意识形态和认知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越来越倚重于通过图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适合于视觉文化研究的独特思维范式和方

视觉文化形式分析报告

视觉文化形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视觉文化是当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形态,通过各种视觉媒介如图片、电影、广告等方式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视觉文化形式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二、视觉文化的类型 视觉文化包含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艺术、广告、娱乐和传媒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目的,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法和文化符号来传递信息和意义。 1. 艺术 艺术是一种反映和表达情感、思想与审美价值的独立视觉体验。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手段传达他们的创造力和个人内心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带给观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而引发个体对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2. 广告 广告是商业领域中重要的一种视觉文化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的画面和文字来宣传产品、增加销量和塑造品牌形象。广告创意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既有通过情感和幽默进行诱导的,也有侧重于向观众传递产品信息的。广告不仅在视觉上吸引人,还通过各种符号和隐喻来激发观众对产品和品牌的需求和认同。 3. 娱乐 娱乐是将视觉文化与娱乐性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如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它们以丰富多元的故事情节和形象呈现出生动的画面和播放效果,带给观众不同程度的愉悦和娱乐。

同时,娱乐作品又可以通过情节和角色塑造来传递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评,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4. 传媒 传媒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视觉文化形式,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等,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大众。传媒不仅承载着新闻、知识和观点的传递,还深刻地影响着公众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和理解。 三、视觉文化的影响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形式,对社会和个体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通过传达信息和塑造形象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 1. 塑造认同和身份 不同类型的视觉文化通过符号和象征的运用,激发人们对特定群体、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感。例如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和服装,广告中的符号和背景等,都会引发观众对于某种群体或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并通过这种认同感加强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 2. 形塑审美观念 视觉文化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美学和审美价值的传递,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着深远影响。例如经典艺术作品的流传与传承,电影中的美学构图和摄影技巧等,都塑造了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欣赏的标准。 3. 引导消费行为 广告作为视觉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精心设计和创意的表达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广告中的形象、品牌和口号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形成特定品牌或产品的消费习惯。

电影的大众文化与视觉文化

电影的大众文化与视觉文化 电影属于“文盲的艺术”,就连儿童也能看懂。由于电影的易于被接受性,其从诞生时刻起就注定要成为受亿万观众追捧的传播媒介,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一个多世纪以来,其传播了美国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甚至为美国创造了一种共同的文化,为视觉审美提供了共同的审美范式,电影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象征,对美国社会影响之大实在难以估量。 一、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 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与功能是大众文化艺术形态的一种。电影作为大众文化,表明电影的大众媒介形态与日常观众之间的紧密关系。当下,电影主要指娱乐性电影或商业大片,充分体现了大众观念与艺术趣味的倾向,也表现大众欲念与心理压力的释放。“电影自诞生百年以来,既是具有各种风格和类型的艺术,同时也是大众文化产品。”大众文化的多种定义表明其多向发展的可能性,大众文化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途径,具有大众传播 媒介所具有的批量复制、信息量大与受众量大的特征。 大众文化通过满足主体对欲望和快感的需要而自我复制,并且被当代资本当作资本增值的契机而利用。当下,精英文化无法 取代大众文化,反而被大众化了,精英文化也只有借大众文化的洪流才能发展。当代西方电影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承载体,其通 过一套固定的叙事手法和镜头策略,成功地满足观众所有期待填充的欲

望空位,这些欲望被形象与故事修饰为各种各样的表征,借此推动电影的再生产。一方面,电影通过对快乐、爱情、自我、个人价值及中心主义大肆渲染奠定其大众文化地位;另一方面,电影的这一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西方人本主义传统,在20世纪50 至80年代对抗专制与集权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中国,自1942 年以后,主流文化经过民间话语中介具备了大众文化的所有特征,如导演冯小刚把电视剧的娱乐语言引入电影,打造了中国的贺岁影片市场,其所获评价即“中国从来不赔钱的商业电影导演”。 二、电影表现了大众文化的特征第一,电影的大众消费文化特征。电影由文化机构制作,然后供公众消费以获取商业利润。电影文化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力图制造和满足受众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欲望。因此,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常常不意味着静态意义上的作品,而是指包括作品在内的观众的整个消费行为与过程,包含着商品与文化的杂糅共存。 第二,电影的商业文化特征。电影伴随着制片产品的大量生产与大量销售,电影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电影消费的是“包装”。但是,电影在消费商业包装、满足娱乐的同时,仍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格调和精神向度,唯其如此,既能使电影的审美功能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娱乐本能,又能不断输送新知识、新思想。 第三,电影的流行性。电影在创造出一种模式之后,往往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因为流行可以很容易地引来众多模仿之作,走向模式化与类型化之路,在作品内容、角色定位、事件情节构思、场景设置、语

对电影的审美和批评

对电影的审美和批评 电影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世人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够让观众 们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还能通过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剧情表现出各种社会问题。然而,电影艺术的崛起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那就是如何对电影进行“审美”和“批评”。 电影的审美与批评是一种既有批判性、理性分析的价值判断,同时也是一种视 觉艺术经验。通过对电影作品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制作者的深度意图,同时揭示电影作品在不同时空下的价值。电影的审美和批评,也是一种对电影作品学术性的探讨,而这种探讨也会影响到人们对致力于电影行业的人的看法。 在电影审美和批评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个人对其价值的评判。观众们对电影 作品的评价是多元化的,既涵盖了美学审美的方面,也涉及到了电影业界专业性的综合评价。从美学角度来看,电影作品的审美质量,包括了电影的画面构成、表演技巧、音乐配合等方面的因素。与此同时,从专业性角度来看,电影作品的审美评价还需要考虑到电影制片人的技术实力、影片的导演能力以及影片题材等因素。因此,电影的审美评价要考虑到多个方面。 在当前备受瞩目的电影市场中,一些电影制作人会时刻关注观众的喜好,甚至 可能瞄准一些流行的文化元素,从而生产出某些受欢迎的电影作品。这些电影市场化的风格,反而会对电影的审美和批评带来负面影响。电影评价界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判断一部电影作品到底是被评价为一部好电影,还是因为片中含有猎奇或者低俗元素而被批评? 作为观众,我们需要对电影作品进行更多的理性思考,才能从所谓的“爆款”和“热点”电影作品中识别出真正物有所值的电影作品,产生公正且有益的评价。电影艺术需要观众的审美和批评,富有理性和深度的电影审美和批评是电影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觉文化的理论批判与功能审视

视觉文化的理论批判与功能审视 作者:孟伏琴 来源:《理论导刊》2022年第06期 摘要:视觉文化是当代文化的总体症候和发展趋向,对其进行理论研判是推动视觉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媒介批判理论是视觉文化批判的重要理论,它从媒介技术与主体的关系出发,将视觉文化分为影像时代、景观社会、拟象世界三个阶段,形成了对文化工业与技术异化、“景观拜物教”与符号消费、虚拟现实与“超真实”的批判向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立足辩证分析视角,强调视觉文化具有承载与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凝聚与铸牢社会思想共识、满足与提升个体精神需求的正向功能。改变视觉文化的价值困境、发挥视觉文化的积极功能,需要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原则,着眼于对视觉文化生成要素的理性引导。 关键词:视觉文化;媒介批判;意识形态功能;引导范式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6-0109-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子课题三(20&ZD0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化及其基本经验研究”(20CKS047);工信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交叉学科视野下高校新时代思政课体系改革创新研究”(GXZY21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孟伏琴(1992-),女,重庆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文化与意识形态。 视觉文化是以形象为中心、以媒介为基础的感性文化形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视觉文化对日常生活面貌和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应验了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1]的精辟隐喻。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们生活在一个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加图像化、符号化和视觉化的时代,意味着视觉文化在连接个人与社会中发挥着愈发强大的功能。然而,理论界对于视觉文化的看法总体上呈现出“批判多于建构”[2]的态势,在诸多理论批判中,媒介批判理论从视觉文化的媒介生成和语境转换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阶段式批判,系统研判了视觉文化在不同阶段对人与社会的负面效应。当然,媒介批判理论对视觉文化近乎全盘式的否定也存在一定问题。在现实性上,视觉文化作为当代文化的总体症候和发展趋势,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如何科学地认识、评判视觉文化,并予以理性的价值引导,对于推动视觉文化健康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后现代语境下的视觉文化批评

后现代语境下的视觉文化批评 【内容提要】 视觉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在后现代语境下,“仿像”为大众制造了一个虚拟的、幻想的世界,视觉再现的“真实性”被质疑。视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性、秩序、主体性、相对稳定的价值、意义等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构,从而导致视觉的异化、视觉的虚拟和视觉的狂欢。后现代思潮与消费文化的共谋促使视觉再现的“真实感”瓦解,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视觉危机。在这个物质化的、由欲望操纵的、认可表象和感官的时代,保持对视觉文化的清醒认识,正视和研究因社会发展带来的视觉危机问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视觉文化;影像;再现 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以电视、电影、报纸、书刊、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所制造的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进入了一个人造影像无所不在的时代,一个讲求视觉快感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字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的制造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如学者周宪所指出的:“我们正处于一个视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富裕过剩的时期。”视觉、影像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 一、视觉文化的后现代色彩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W・J·T・米歇尔对视觉文化作了这样的概括:“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后现代主义大师詹姆逊把视觉文化的盛行看成是后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他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一个如此多地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视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性、秩序、真实感、主体性、相对稳定的价值、意义等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呈现出典型的后现代色彩。 1.视觉的暴力 法国哲学家德波在他著名的《景观社会》一文中指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在视觉再现中消失的情况:(1)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2)在景观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观感,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3)影像避开了人的活动而转向景观的观看,从根本上说,景观就是独裁和暴力,它不允许对话。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许多领域正在经历广泛的视觉化,电影、电视、摄影、广告、时尚、美容、健身、卡通、电子游戏、因特网、主题公园、城市规划等都统统转换成可视物。加拿大社会学家克楼克与库克描述电视

视觉文化

只是参考啊。视觉文化复习大纲 一.符号学与“神话学” 1.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 符号学由索绪尔开创,他认为,语言是一套能使人们 彼此交流的符号或信号系统。词汇的意义由“能指” 和“所指”组成。 2.能指:指表达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令人想些某个概念或 所指的声音或事物。能指实际上由一系列的可辨认的形状按照一种可辨认的顺序印刷排列而成的。 3.所指:是能指所表达的事物的意义,是作为阅读能指后, 我们在头脑中所获得的概念。 二.颜色的五个属性(考两个) 1.色调:色调是指颜色本身。主要的色调有红,黄,蓝, 以及其中任何两种颜色混合而成的合成色。eg: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2.饱和度:是指一个颜色的浓度,强度,或纯度。饱和度 可以用来起到表示某个颜色掺杂白色或黑色程度的功能。注:白色,黑色,灰色没有颜色或者饱和度,因此是无色的。 3.亮度:是指一个图像的明暗程度(或色调等级)。颜色的 亮度可以用来表示颜色所反射的光的多少。

4.暖色和冷色:我们通常将某些颜色——红色,橙色和黄色 ——描述为暖色,而将其他的颜色——蓝色和绿色——描述为冷色。 5.背景关系:颜色会受其领近其他颜色的影响。某个固定 的颜色可能会因为其旁边颜色的影响而变的看起来更弱或更强。 三.西方美术流派 1.印象派:是19世纪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是欧洲艺术 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 代表人物:莫奈,马奈,保罗.塞尚等 艺术家们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官放在首位,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速手法,把变换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Eg:莫奈《日出印象》1873年法国 马奈《吹短笛的少年》1866年法国 2.超现实主义:20世纪上半叶诸多艺术流派中存在时间较长,运动中心在巴黎。 代表人物:恩斯莱,达利,马格里特等 超现实主义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宣称: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3.哥特式建筑: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飞扶壁,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大玻璃。

视觉艺术与时尚文化

视觉艺术与时尚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视觉艺术和时尚文化都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它们随处可见,包括在街头巷尾、商场广场、画展博物馆以及各种网络平台上。视觉艺术强调创意性和个性化,而时尚文化则更侧重于时尚流行和审美趋势。这两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影响和融合,让人们对文化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入。一、视觉艺术的现状 视觉艺术一直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还可以用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观点。各种艺术形式如油画、素描、水彩画、剪纸、雕塑、建筑和摄影等都是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但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目前,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较为多元化。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笔或画 布的表现方式,而是大胆尝试新的艺术形式,比如数字艺术、环境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等。这些新兴的艺术形式将视觉艺术推向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开放性的阶段。同时,艺术市场的繁荣也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平台。 二、时尚文化的变迁 时尚文化是随着工业革命和大众化生产而诞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起源于欧洲,通过皇室贵族和时装设计师引领,传播到全球。尤其是在电视和互联网时代,时尚文化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服装饰品、化妆品、珠宝配饰、时尚媒体、时装周等相关产业层出不穷。 时尚文化的变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50年代的蕾丝裙和拖尾礼服,60年代的迷幻服装和丝巾发带,70年代的铃铛裤和 花哨鞋子,80年代的银色发胶、膨胀袖和肩垫外套,90年代的牛仔裤和运动鞋, 以及21世纪的宽松衣服、高跟鞋等等,这些时尚元素中包括的社会、文化和历史

因素不同,体现出了不同的审美趋势和文化特点。同时,当今的时尚文化越来越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各种文化元素得到了平等的尊重和多方面的借鉴。 三、视觉艺术与时尚文化的交叉 视觉艺术和时尚文化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激发了两种文化的创新活力。 比如,在纽约时装周上,时装设计师们借鉴了不少视觉艺术的灵感,包括颜色斑点、图形花纹、线条构图等等。这些元素在服装上的运用,不仅为时装增添了几分创意和艺术性,还体现了艺术和时尚之间的纽带和对话。 另外,视觉艺术也经常在时尚行业中出现。比如,某些大品牌的广告和包装设计,它们不仅需要衣服和饰品本身的质量和流行元素,还需要艺术设计的精神和特点。有些时装设计师甚至将某些画家的作品作为服装图案,这就是艺术在时尚中的表现。 总之,视觉艺术和时尚文化的交叉,激发了文化的创新和互动,让艺术和时尚 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趋势。这也反映了人类文化不断地在演化和转变,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并利用更多的艺术和文化信息,拓宽人类审美经验和趣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