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部分2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部分2

1.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答:(1)溶菌、溶病毒和溶细胞:补体激活的MAC,形成穿膜的亲水性通道,破坏局部磷脂双

层,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2)调理和免疫粘附;补体裂解产物C3b/C4b/iC3b的一端与细菌或其它颗粒表面结合,另

一端端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CRl、3、4)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即调理作用,抵御全身性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机制;若与表面具有CRI的红细胞、血小板结合,

形成较大聚合物,IC转运至肝脾,被吞噬细胞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帮助机体清楚循环免疫

复合物。

(3)炎症介质作用

①过敏毒素作用:C3a、C5a 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

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等。②趋化作用:C5a又称为趋化因子。它

们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发挥吞噬作用,增强炎症反应。

2.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1)特异性结合抗原,发挥中和毒素和病毒的作用,介导体液免疫效应。

(2)激活补体:IgM、IgG1、IgG2、IgG3 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IgA、IgE和lgG4可激活补

体旁路途径

(3)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介导吞噬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Ⅰ型超敏反应

(4)lgG可通过胎盘,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slgA 可穿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

介导局部黏膜免疫

(5)对免疫应答有正负调节作用

3.试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 异物性:异物性是抗原的核心,亲缘关系或种属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二)抗原的理化性质

分子大小:抗原的分子量一般为≥10kDa ,且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复杂的化学组成与特殊的化学基团

分子易接近性

物理性质:颗粒状抗原>可溶性抗原;

多聚体抗原>单体抗原;

㈢进入途径:由强及弱的规律为:皮内>皮下>肌肉>腹腔(仅限于动物)>静脉

㈣机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

㈤免疫佐剂的使用

4.试述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1)外源性抗原:来源于APC外的抗原;常由MHC-II类分子递呈给CD4+T细胞(溶酶体途径)

外源性抗原

吞噬小体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内质网中)与li链结合为复合物,

l链占据抗原结合槽,

↓溶酶体再经高尔基体进入MHC II类分子腔室(M II C)吞噬溶酶体,与M II C融合↙

外源性抗原降解成13 18AA小肽 + 当MHCII小泡与内体融合, 酸

性环境下,蛋白酶将li

降解, 仅留CLIP

HLA-DM可促进CLIP从抗原槽内解离, 并促进抗原肽结合进去

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转运至APC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

(2)内源性抗原:APC内合成的抗原;常由MHC-I类分子递呈给CD8+T细胞(胞质溶胶途径)

内源性抗原(如病毒抗原、肿瘤抗原)

胞质↓被蛋白酶体酶解

抗原肽(含8-13个AA)

↓经TAP转运至内质网

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

↓转运至APC表面

递呈给CD8+T细胞识别

5. 试举一例说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变应性鼻炎(花粉症)-I型超敏反应

(1)致敏阶段:变应原初次刺激机体→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IgE 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

碱粒细胞表面FcεR I 结合→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发敏阶段: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 Fab

特异性结合(变应原-IgE-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作用

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局部或全身发生过敏反应。

6.试比较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人工主动免疫:将疫苗和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接种机体,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以预防感染。特点:免疫力产生时间长、维持时间长,主要用于预防、治疗,常用制剂为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使宿主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特点:免疫力产生时间快、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紧急治疗或预防,常用制剂为抗毒素、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

人工主动免疫的注意事项:1.接种对象;2.接种剂量、次数和时间间隔;3.接种途径;4.

接种后反应;5.禁忌症。

人工被动免疫的注意事项:1.注意防止超敏反应的发生;2.早期和足量;3.不滥用丙种球蛋

白。

7.试述αβT 细胞主要分化抗原及作用(每项1 分)。

①CD2,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或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CD2与其配体CD58

(LFA-3)的结合增强T细胞与靶细胞的黏附。

②CD3,CD3分子与T细胞受体TCR形成TCR-CD3复合体,分布于所有成熟T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

表面。主要功能是转导TCR特异性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

③CD4+T细胞主要为辅助T细胞T。是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与APC表面MHC-II分子非多

态区结合,CD4分子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受体

④CD8,表达在细胞毒T细胞(Tc)表面。是细胞毒性T细胞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与靶细胞表

面MHC-I类分子非多态区结合

⑤CD28,为协同刺激分子的受体,接受启动免疫应答的第二信号;

⑥CD40L,其受体为CD40,启动B 细胞的活化信号。

⑦CD152(CTLA-4分子)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其配体与CD28相同,但所起效应与CD28相反,属于抑制性受体

8.试述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1)吞噬作用:吞噬颗粒抗原、受体(FcR和C3bR)介导的内吞、

2)杀伤:氧依赖和非依赖机制杀伤和消化病原体;

3)抗肿瘤:直接杀伤、ADCC、激发抗瘤免疫;

4)参与免疫应答:加工和递呈抗原,提供第二活化信号;参与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

5)参与免疫调节:正调--产生IL-1/12,TNF-a;负调--前列腺素、TGF-b

6)介导炎症反应:吞噬杀伤;分泌各种炎症介质

9.试述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抗原识别:专职APC将外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II分子复合物形式递呈给CD4+T 细胞;靶细胞将内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I分子复合物递呈给CD8+T细胞

(2)活化阶段: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第一信号(特异性信号):在双识别(TCR-肽、TCR-MHCI/TCR-肽TCR-MHCII)和共受体(CD8-MHCI/CD4-MHCII)共同作用下,经CD3传递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胞内一系列酪氨酸激酶活化,使转录因子活化,转位到核内,活化相关基因。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CD28/B7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促进IL-2合成。使T细胞充分活化及免于凋亡。(CD8+T细胞的活化有两种情况:直接激活--病毒感染的DC可直接提供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和共刺激信号;间接激活--Th促进APC表达B7,向CD8T 提供共刺激信号)

细胞因子:活化的APC分泌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后亦可分泌细胞因子,并表达相应受体,使T细胞的活化更加充分。如IL-2

(3)效应阶段:T细胞活化→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IL-2及IL-2R) →T细胞克隆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h1、Th2及效应Tc细胞)。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是

CD4+Th1细胞和CD8+CTL细胞,前者主要活化Mφ而诱生炎症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后

者分泌细胞毒素及诱导细胞凋亡,杀死靶细胞

10.试述B2细胞介导初次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1)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CR可直接识别天然的抗原表位,无需APC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无MHC限制性。初次应答时,专职APC将外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II分子复合物形式递呈给CD4+T细胞,Th细胞活化后为B淋巴细胞提供第二信号刺激,故初次应答有赖于特异性T细胞的辅助。且抗原特异性B 细胞和Th细胞识别必须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表位,即联合识别

(2)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1)B细胞活化的活化需要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参与

第一信号:BCR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结合,Igα/Igβ将信号传入胞内;BCR共受体复合物(CD19/CD21/CD81)调节B细胞活化阈值,增强信号传导

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本科)试题 (2)

宁夏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庆 阳教学站 2017年六月份17级药学(本科)《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试题 (卷) 分) 1 A 性 2 A. 肤试验 C. 工自动免疫 3.哪一类Ig A.IgGB. 4. 是() A.C1qB.C2aC.C4aD.C9 5.既具有调理作用,又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裂解成分是() A.C2aB.C2bC.C5bD.C3b 6.下列对MHC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 A.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B.人的MHC称为HLA复合体 C.HLA复合体位于第17号染色体D.与细胞间的识别及将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有关7.根据单元型遗传规律,同胞之间2个单元型部分相同的几率是() A.0%B.25%C.50%D.100% 8.HLA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 A.树突状细胞B.中性粒细胞C.T细胞D.NK细胞 9.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 A特异性B受MHC限制 C.靶细胞发生裂解和凋亡 D.CTL自身亦受损伤 14.在Ⅳ型超敏反应中,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其主要炎症细胞是() A.巨噬细胞B.NK细胞C.中性粒细胞D.CTL 15.再次抗体应答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是() A.预防接种两次以上 B.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时,应在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各做一次,进行结果比较

C.血清学诊断应鉴别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D.以上全对 16.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 A.由抗体IgG介导 B.由补体、NK细胞等破坏靶细胞 C.不引起组织损伤 D.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17.对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适用于已查明变应原而又难以避免接触此变应原的个体 B.采用小剂量、短间隔、多次注射的方法 C. D. 18 A. C. D. 19 A D 20 A.IgG和 和IgE 21 A.麻疹病毒 毒D 22 A.A 菌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3.破伤风梭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 A.内毒素B.外毒素C.荚膜D.菌毛 24.现有抗生素不能治疗哪类微生物感染() A.支原体B.衣原体C.病毒D.真菌 25.关于甲型肝炎病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只引起急性感染B.对外界抵抗力强 C.有包膜D.疫苗预防效果好 26.关于HIV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毒含有反转录酶B.对外界抵抗力强 C.有包膜D.主要感染Th细胞和巨噬细胞 27.引起鹅口疮的微生物是() A.鼠疫耶氏菌B.白假丝酵母菌C.幽门螺杆菌D.钩端螺旋体 28.下列哪种病毒的核酸是DNA() 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狂犬病病毒D.SARS冠状病毒 29.下列哪种物质经甲醛处理后制成类毒素() D.炭 .毒素E.毒 25分) 24分) 2)将正确的叙述写于小题下面的空行内,切不可在小题上改动;3)要针对题目回答,而不是作“名词解释”。 1.现代免疫认为,免疫应答的结果总是有利于机体。更正: 2.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或蛋白质抗原与人类结肠黏膜

本科《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题库填空名词解释问答

第三章抗体 四、简答题 1、试述 Ig 的生物学功能。 (1)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的 CDR(HVR)能与抗原表位特 异性结合。Ig 与抗原结合,可产生中和效应,并激发体液 免疫应答,还也进行抗原抗体检测。 (2)激活补体:IgG1、IgG2、IgG3、IgM 可通过经典途径 激活补体,凝聚的 IgA、IgG4 和 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3)通过与细胞 Fc 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①调理作用;② ADCC 作用;③ IgE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4)通过胎盘与黏膜: IgG 能借助 Fc 段选择性与胎盘微 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主动穿过胎盘。SIgA 可经黏膜上皮细 胞进入消化道及呼吸道发挥局部免疫作用。 2.为什么血清中检出病原体特异性 IgM 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1)初次受病原体感染时,机体体液免疫应答最早合成并 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 IgM。 (2)IgM 的半衰期为 5 天,很短。 由于 IgM 受抗原刺激产生早,消失快,所以血清检出病原体特异性 IgM 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3.人 IgG 免疫羊,可获得哪几种抗体? 人 IgG 免疫羊,可获得: (1)羊抗人 IgG 同种型抗体,包括①抗γ重链的同种型抗 体,②抗κ型轻链的同种型抗体,③抗λ型轻链的同种型抗 体; (2)羊抗人 IgG 同种异型抗体 (3)羊抗人 IgG 独特型抗体 4.何为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 由一个 B 细胞杂交瘤克隆产生的、只针对于单一抗原表位的 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Ab)。mAb 的特点: (1)结构均一,一种 mAb 分子的重链、轻链及独特型结构完全相同,特异性强,避免(或减少)血清学的交叉反应。 (2)mAb 纯度高,效价高。(3)mAb 可经杂交瘤传代大量制备,制备成本低。 第四章补体系统 二.填空题 1.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是肝细胞和巨噬细胞。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部分2

1.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答:(1)溶菌、溶病毒和溶细胞:补体激活的MAC,形成穿膜的亲水性通道,破坏局部磷脂双 层,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2)调理和免疫粘附;补体裂解产物C3b/C4b/iC3b的一端与细菌或其它颗粒表面结合,另 一端端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CRl、3、4)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即调理作用,抵御全身性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机制;若与表面具有CRI的红细胞、血小板结合, 形成较大聚合物,IC转运至肝脾,被吞噬细胞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帮助机体清楚循环免疫 复合物。 (3)炎症介质作用 ①过敏毒素作用 :C3a、C5a 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 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等。②趋化作用:C5a又称为趋化因子。它 们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发挥吞噬作用,增强炎症反应。 2.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1)特异性结合抗原,发挥中和毒素和病毒的作用,介导体液免疫效应。 (2)激活补体:IgM、IgG1、IgG2、IgG3 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IgA、IgE和lgG4可激活补 体旁路途径 (3)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介导吞噬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Ⅰ型超敏反应 (4)lgG可通过胎盘,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slgA可穿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 介导局部黏膜免疫 (5)对免疫应答有正负调节作用 3.试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 异物性:异物性是抗原的核心,亲缘关系或种属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二)抗原的理化性质 分子大小:抗原的分子量一般为≥10kDa ,且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复杂的化学组成与特殊的化学基团 分子易接近性 物理性质:颗粒状抗原>可溶性抗原; 多聚体抗原>单体抗原; ㈢进入途径:由强及弱的规律为:皮内>皮下>肌肉>腹腔(仅限于动物)>静脉 ㈣机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 ㈤免疫佐剂的使用 4.试述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1)外源性抗原:来源于APC外的抗原;常由MHC-II类分子递呈给CD4+T细胞(溶酶体途径) 外源性抗原 ↓ 吞噬小体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内质网中)与li链结合为复合物, l链占据抗原结合槽, ↓溶酶体再经高尔基体进入MHC II类分子腔室(M II C)吞噬溶酶体,与M II C融合↙ ↓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题库+答案)

免疫学习题集和参考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一、选择题 【A型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2.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法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E.印度 3.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害无利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4.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5. 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易导致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缺陷病 6.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7.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8.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素素 C.肉毒类毒素 D.白喉类素素 E.白喉抗毒素 9. 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 B.Behring C.Jenner D.Border E.Burner 10.最早发明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A.Jenner B.Koch C.Porter D.Burnet E.Pasteur 11.英国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 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12.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学者是 A. .Koch和Pasteur B. Miller和Good C. Milstein和Köhler D. Tislius和Kabat E. Porter和Edelman 1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Porter D. Jenner E.Pasteur 14.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粘附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粘附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X型题】 1.免疫细胞包括 A.淋巴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医学免疫学复习……名词解释与部分问答题

医学免疫学复习……名词解释与部分问答题 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immunityytem,IS)识别“自我(elf)”与“非我(non-elf)”抗原,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防御机制。 2.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3.抗原: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或:指能够刺激机体IS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且能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4.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能与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5.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或:不同种属生物中存在的共同抗原表位),又名Forman抗原。 6.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7.超抗原:是指某些抗原物质,在极低浓度下即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是一类多克隆激活剂。 8.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间的相同或相似决定基。 9.抗体: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Ab)。10.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11.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针对单一抗原表位产生的均一性的高特异性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2.补体系统:是由补体、补体调节蛋白和相关膜蛋白(受体)共同组成的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13.过敏毒素:C3a、C5a被称为过敏毒素。它们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C3aR、C5aR结合,触发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其他血管活性介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14.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即活化的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 15.干扰素: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有核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的作用。 16.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17.集落刺激因子:指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 18.白细胞分化抗原: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 19.CD(cluterofdifferentiation):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称CD。即用CD加同一阿拉伯数字表示。称为CD分子或CD抗原。 20.细胞粘附分子:泛指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起粘附作用的膜表面分子。 21.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定向迁移与居住)。22.MHC: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英文字头

医学免疫学题库

三、问答题部分 1.简述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试比较固有性和适应性两种免疫应答的特点。 3.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4.比较BCR与TCRαβ在识别抗原时有何区别? 5.何谓免疫应答,它有什么作用? 6.试述单核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7.简述克隆选择学说的内容。 8.试述科学免疫时期的重要发现及其意义。 9.何谓抗体?何谓Ig?二者有何区别? 10.简述Ig的基本结构? 11.以IgG为例简述Ig的生物学活性? 12.IgM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的能力与IgG相比哪一个强,为什么? 13.为何说在血中检出高效价的特异性IgM类抗体表示有近期感染? 14.制作破伤风抗毒素时一般要经过胃蛋白酶水解,为什么? 15.试述五类Ig的生物学功能及特点? 16.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17.试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 18.简述MAC的效应机制。 19.简述补体激活的自身调控机制。 20.列出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调节因子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21.试述补体调节因子对旁路途经的调节作用。 22.简述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23.试述补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24.细胞因子有哪些共同特性? 25.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有哪些?

26.试述细胞因子是如何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 27.试述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分类,每一类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主要生物 学活性。 28.试举出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对其有治疗或预防价值的六类疾 病。 29.简述抗原决定基分为哪些类别? 30.简述抗原分为哪些种类? 31.试述如何能诱导机体产生强免疫应答。 32.试述普通抗原与超抗原的在诱导免疫应答时的不同。 33.简述未成熟DC和成熟DC的区别。 34.试述MHC-Ⅰ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的简要过程。 35.试述MHC-Ⅱ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简要过程。 36.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是什么? 37.2 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是什么? 38.3 T细胞活化信号的主要转导过程如何? 39.4 效应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0.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哪些生物学效应? 41.6 比较CTL细胞、ADCC效应和NK细胞杀伤靶的机理有何不同? 42.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包括那两个方面?各有何特点及医学意 义? 43.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 44.粘膜免疫应答的特点? 45.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46.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47.1 Th1/Th2亚群的分化调节和细胞因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48.2 试举例说明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及临床意义? 49.3 简述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及临床应用。 50.4 何为AICD?AICD在免疫应答调节中的作用如何?

医学免疫学考试问答题总结

免疫考试问答题总结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免疫球蛋白重链由450至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重链恒定区由于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即IgM,IgD,IgG,IgA和IgE.免疫球蛋白轻链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而靠近C端的其余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称为恒定区。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特别易变化,称为高变区。VH和VL的3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叫互补决定区。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不同类Ig重链CH长度不一。有的包括CH1,CH2,CH3,有的更长,包括CH1,CH2,CH3,CH4。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易于弯曲,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Ig分子的每条肽链可折叠为几个球形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功能虽不同,但其结构相似。每个功能区的二级结构是由几股多肽链折叠一起形成的两条反向平行的β片层。功能区的作用:VH和VL是结合抗原的部位,其中HVR是V区中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的部位。CH和CL上具有部分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IgG的CH2和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结合位点,可启动补体活化经典途径。Ig G可通过胎盘。IgG的CH3可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IgG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Fc受体结合。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2条重链的近N端,裂解后可得到3个片段:2个相同的Fab片段和1个Fc片段。Fab片段为单价,与抗原结合后,不能形成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Fc段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胃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2条重链的近C端,获得一个F(ab’)2片段,为双价,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IgG。Fc段被胃蛋白酶水解为若干小分子片段,失去生物学活性。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V区: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主要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它的V区,特别是HVR区的空间构型所决定。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C区: 1)激活补体:Ig M,IgG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 2)结合细胞表面的Fc 受体: ①调理作用:指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②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③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的Fc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Fc受体结合,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3)穿过胎盘和粘膜: 在人类,IgG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IgG穿过胎盘的作用是一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题库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题库 请问 T 细胞、B 细胞的活化条件分别是? T 细胞的活化条件: (1)活化信号 1(抗原识别信号): 双识别:TCR 识别抗原 APC(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的抗原肽。TCR 识别提呈 抗原肽的 MHC 分子。 共受体:CD8-MHC I 类分子、CD4-MHC II 类分子都通过 CD3(跨膜蛋白)传 递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 (2)活化信号 2(协同刺激信号):如 B7-CD28 等黏附分子的结合。 (3)细胞因子(如 IL-1、IL-2 等)。 B 细胞的活化条件: (1)活化信号 1(抗原识别信号)。 双识别:BCR 直接识别抗原的 B 细胞表位,由 Igα和 Igβ将识别信号转入到细 胞内。CD19/CD21/CD81:组成 B 细胞活化的共受体复合物。(2)活化信号 2(协 同刺激信号):B 细胞将抗原摄取加工提成给 Th 细胞,使其活化表达 CD40L,作 用于 B 细胞表面的 CD40 提供活化的第二信号。 (3)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1、 IL-4)参与 B 细胞活化(“第三信号”)。 请问 CD4+T 细胞、CD8+T 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分别是? CD4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增强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增强其吞噬或杀伤功能。 CD8 细胞:(杀伤性 T 细胞/CTL)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和细胞免疫有关。请问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临床意义分别是? 一般规律: (一)初次免疫应答 * 特定抗原首次刺激机体,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且产 量低,维持时间短,很快下降,产生抗体以 IgM 类为主,亲和力较低,特异性也较低。 (二)再次免疫应答(回忆应答) * 初次应答后,再次给予相同抗原刺激,则抗体出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抗 体产量高,维持时间长,产生抗体以 IgG 类为主,亲和力高,特异性高。 临床意义:*疫苗接种或制备免疫血清,应采用再次免疫或多次免疫。 *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特异性 IgM 作为病原微生物早期感染的诊断 指标。*在疾病早期和恢复期进行抗体定量检测,当其滴度增长达4倍 以上时可以辅助诊断疾病。 请问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区别是? 请问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是?

免疫学考博试题(2)

免疫学考博试题(2) 四军医大201 3 1. 试比较T细胞受体(TCR)、B细胞受体(BCR)和NK细胞受体(NKCR)的组成,识别配体以及信号转导的异同点。 2. 以胸腺依赖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免疫应答为例,T细胞和B 细胞是如何相互作用?有哪些粘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参与T、B细胞的相互作用? 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的结构基因已经搞清楚,为了证实HFRS病毒感染机体(以Balb/C小鼠为例)可产生HFRS病毒核衣壳蛋白(NP)特异性CTL,并在免疫防护中起重要作用,请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设计一系统实验,加以证实。 4. 例举二个近年来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研究中出现的新的热点,请分别评述其研究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同济医学院免疫学考博真题 抗原表位,肿瘤特异性抗原,adcc,细胞表面标志,细胞因子,MHC,调理作用, 中枢耐受,排斥反应的T细胞直接识别,沉淀反应。 1,抗体的功能区极其特点2,天然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3,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的过程及免疫机制4,迟发型型超敏的免疫学机制 2013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试题 二、选择题 三、填空题 MHCII与之相连的结构(恒定连I i ) IgE恒定区有()个结构域 克隆选择学说是()提出的,因此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指的是单条染色体上基因的特定组合 四、简答题 1、半抗原与载体连接成为完全抗原,试述载体蛋白的作用 2、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区别

3、双向琼脂扩散的工作原理 五、论述题 1、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的区别,举出三个并说明其原理 2、举出B细胞所有的亚群,并说明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考博免疫学真题回顾(部分) 一名解: hybridoma homing receptor surogate light chain MAC Antibody idotype 比如补体精典与旁路途径共用的分子,BCR与TCR发育区别, HLA-DM分子参与MHC2类分子组装与转运,重症肌无力产生针对何种物质的自身抗体,BCR由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和何种物质构成,IgE重链恒定区由几部分构成,CD28拮抗分子等,克隆选择学说由谁提出的,不过其中有两道题一点都不会,也记不清了 四、简答: B细胞表位与T细胞表位特点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原理半抗原载体的作用 五、论述题: 列举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三个不同点 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类及特点 河北医科大学2013考博医学免疫学试题 名词解释 AICD 免疫监视分化抗原主动免疫治疗变应原ITAM TOLL 受体 简答题 1MHC作用2NK细胞分布3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4适应性免疫应答特点5APC提成抗原 论述题 1T、NK细胞自身耐受机制2肿瘤抗原的类型、产生机制以及特点3CIK、DC-CIK体外制备过程以及体内作用特点 河北医科大学2013考博肿瘤免疫学试题 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

免疫问答题 1.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包括:(1)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组成;(2)免疫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3)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可发挥三种功能:(1)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2)免疫自稳: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形和突变细胞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过强或低下也能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病毒持续感染等。 2.简述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提呈过程。 答:完整的内源性抗原在胞浆中,在LMP的作用下降解成多肽片段,然后多肽片段经TAP1/TAP2选择,转运到内质网,在内质网中与MHC Ⅰ类分子双向选择结合成最高亲和力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由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表面,供CD8+T 细胞识别。 3.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1)IgV区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2)IgC区的功能a.激活补体;b.细胞亲嗜性: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通过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抗原的吞噬;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 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结合,通过IgFc段与具有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称为ADCC);介导I II III型超敏反应。 (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IgG: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屏障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可与吞噬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和ADCC效应;2)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3)IgA: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和乳汁中,在黏膜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4)IgD: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标志;(5)IgE: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具有很强的亲细胞性,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4.简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答:第一是抗原的异物性,一般来讲,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而言,蛋白质是良好的免疫原,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第三是宿主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第四是抗原进入机体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佐剂都明显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途径以皮内最佳,皮下次之。 5.体液免疫应答中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答: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不同之处为: ⑴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时间的一半;⑵抗体浓度增加快;⑶到达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⑷下降期持久;⑸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二次应答;⑹二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IgM;⑺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6.TD抗原与TI抗原特性比较。 (1)T细胞辅助:需要/不需要;(2)抗体类型:IgG/IgM;(3)免疫应答的类型:体液,细胞/体液; (4)免疫记忆:有/无;(5)表位性质:T、B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6)化学性质:蛋白质/多糖或脂多糖;(7)结构特点:结构复杂,半抗原-载体结构/结构简单,重复的半抗原结构; 7.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结构:(1)基本结构:Ig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与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Ig分子N端、轻链1/2和重链1/4或1/5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次序多变,所以称为可变区(V区),可特异性结合抗原。V区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与排列具有更高变化程度,故称此部位为高变区,其构建了抗体分子和抗原分子发

本科《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题库填空名词解释问答

本科《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题库填空名词解释问答 第三章抗体 四、简答题 1、试述Ig 的生物学功能。 (1)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的CDR(HVR)能与抗原表位特 异性结合。Ig 与抗原结合,可产生中和效应,并激发体液 免疫应答,还也进行抗原抗体检测。 (2)激活补体:IgG1、IgG2、IgG3、IgM 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IgA、IgG4 和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3)通过与细胞Fc 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①调理作用; ②ADCC作用;③ IgE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4)通过胎盘与黏膜: IgG能借助Fc 段选择性与胎盘微 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主动穿过胎盘。SIgA 可经黏膜上皮细 胞进入消化道及呼吸道发挥局部免疫作用。 2.为什么血清中检出病原体特异性IgM 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1)初次受病原体感染时,机体体液免疫应答最早合成并 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IgM。 (2)IgM 的半衰期为5天,很短。 由于IgM受抗原刺激产生早,消失快,所以血清检出病原体特异性IgM 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3.人IgG 免疫羊,可获得哪几种抗体? 人 IgG免疫羊,可获得: (1)羊抗人IgG 同种型抗体,包括①抗γ重链的同种型抗体,②抗κ型轻链的同种型抗体,③抗λ型轻链的同种型抗 体; (2)羊抗人 IgG 同种异型抗体 (3)羊抗人 IgG 独特型抗体 4.何为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

由一个B 细胞杂交瘤克隆产生的、只针对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Ab)。mAb 的特点: (1)结构均一,一种 mAb 分子的重链、轻链及独特型结构完全相同,特异性强,避免(或减少)血清学的交叉反应。 (2)mAb 纯度高,效价高。(3)mAb 可经杂交瘤传代大量制备,制备成本低。 第四章补体系统 二.填空题 1.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是肝细胞和巨噬细胞。 2.补体的激活过程有经典途径、MBL 途径、旁路途经三条途径。 3.补体系统由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三大部分组成。 4.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有C3b 、C4b和iC3b 5.被称为过敏毒素的补体活性片段有C3a和C5a 6.经典激活途径的 C3转化酶是C4b2a,C5 转化酶是C4b2a3b。 7.旁路激活途径的C3 转化酶是C3bBb ,C5 转化酶是C3bBb3b 。 8.经典激活途径的激活物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免疫复合物IC) 。 9.经典激活途径的激活是从补体系统的C1成分开始,旁路激活途径的激活是从补体系统的C3成分开始。 42.在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中,不依赖于抗体的是MBL途径和旁路途经。 三.名词解释 1.补体系统:补体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是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2.过敏毒素:C3a 和C5a 被称为过敏毒素,它们作为配体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 3、补体的调理作用: 4、免疫黏附: 5、补体: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参照人卫完整)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该学科重点阐述该系统识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和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寄生虫等。)以及其他有害物质。若免疫防御功能缺陷或缺如,会引起免疫缺陷病;若应答过强,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会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异常,如发生超敏反应疾病等。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基因突变形成的肿瘤细胞,坏死或衰老细胞。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免疫自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一般情况下,机体不会对自身组织和细胞发生免疫应答,这称为自身免疫耐受,这赋予了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的能力,如果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紊乱,则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的全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问答题: 试述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侵入抗原和体内突变、死亡细胞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功能的总称。概括为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系统的组成 试比较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和其他哺乳类动

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无不被膜的淋巴组织,以及带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PP以及阑尾等。黏膜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是发生局部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M细胞:即微皱褶细胞,是散在分布于肠派尔集合淋巴组织滤泡上皮细胞间的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可通过吸附、胞饮、内吞等方式摄取肠腔内抗原类物质转运给凹腔内的巨噬细胞和DC,进而启动免疫应答。 淋巴系统归巢:指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寄居外周免疫器官和特定组织的过程。 淋巴细胞再循环:指淋巴组织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简答题: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为:1、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分布更为合理,有益于增强免疫功能。2、有利于增加免疫细胞和抗原及APC接触的机会,引起适应性免疫应答。3、有利于将免疫器官和组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将免疫信息传递到全身免疫细胞,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到病原体、肿瘤和相关抗原性物质区域,发挥免疫效应。因此,淋巴细胞再循环是维持免疫应答和发挥免疫功能的必要条件。 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作用。 免疫器官按其发生和作用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二者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联系。中枢免疫器官发生较早,由胸腺和骨髓组成,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为成熟的免疫细胞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发生较晚,由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构成,是成熟免疫细胞寄居的场所,接受相关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进出外周免疫器官,构成完整的免疫系统网络。通过血液、淋巴、血液-淋巴循环网络,可以使固有免疫细胞迁移到病原体及抗原异物部位,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也可以使迁移到该部位的卡抗原提成细胞,加工提呈抗原物质后转运给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免疫效应。 第三章 名词解释: 抗原(Ag):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是指能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BCR)识别级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具有免疫应答的效应物质,并能结合效应物质,发挥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半抗原(happen):即不完全抗原。是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不能单独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备免疫原性,但当其和大分子蛋白质或多聚赖氨酸交联或结合后

免疫学简答题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部分 1. 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分子,所以,T及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B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由于T及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2. ;前 ; 自 B细胞被活化, 3. 1 2 联系: 念, 4. 2 1 2IgG4可经旁路 3及超敏反应作用; 4 5 5. 1Ig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1/4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VH与VL内还有高变区; 2免疫球蛋白的肽链功能区:Ig的重链与轻链通过链内二硫键将肽链折叠,形成若干个球状结构,这些肽环与免疫球蛋白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关,称为功能区;IgG、JgA、JgD的H链有四个功能区,分别为VH、CH1、CH2、CH3;IgM、IgE 的 H 链有五个功能区,多一个CH4区;L链有二个功能区,分别为VL和CL;VL与VH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L 与CH1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IgG的CH2、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的结合部位,IgG的CH3可与某些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 Fc受体结合; 6. 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1975年,KÖhler和Milstein 首创了B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小鼠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每一个杂交瘤是用一个B细胞融合而产生的克隆;这种细胞既保持了骨髓瘤细胞大量无限增殖的特性,又继承了免疫B细胞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将这种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株体外扩增或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则可从上清液或腹水中获得单克隆抗体;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具有结构高度均一,特异性强,无

医学免疫学试题(后附答案)

I 选择题部分 免疫学部分 一、概述A 型题】 1. 免疫的概念是: A. 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 易发生肿瘤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3. 免疫应答对机体是: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 B. 易发生超敏反应 E. 易发生免耐受 C.易发生感染 A. 有利的反应 B. 不利的反应 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X 型题】 1. 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可表现为 A. 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 C. 清除体内损伤、衰老细胞 E. 防止肿瘤发生 C.有时有利,有时不 利 E. 以上都不是 B. 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耐受 D. 诱导组织细胞突变 、抗原 A 型题】 1. 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量为多少才具有免疫原性? A.<10kD B.< 9kD C.=10kD D.>10kD E.>100kD 2. 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 异种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3.TD-Ag得名,是因为它 A. 在胸腺中产生 C. 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E. 相应的抗体产生需T 细胞辅助 4.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 抗原决定基 B. 抗原的大小 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 生 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C. 抗原的电荷性 质 D.载体的性质 E. 抗原的物理性状 5. 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A. 异嗜性抗原 B. 抗体 6. 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 A. 人与人之间 B. C.补体 D.半抗原 E. 细菌多糖 动物与动物之间 C.植物与植物之间 D.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 E. 不同种属之间 7. 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提示: A. 自身耐受的终止 B. 机体易受微生物感染 C. 免疫监视功能被抑制 D.免疫应答被抑制

本科《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题库填空名词解释问答

本科《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题库填空名词 解释问答 第三章抗体 四、简答题 1、试述 Ig 的生物学功能。 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的 CDR能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Ig 与抗原结合,可产生中和效应,并激发体液免疫应答,还也进行抗原抗体检测。 激活补体:IgG1、IgG2、IgG3、IgM 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 IgA、IgG4 和 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通过与细胞 Fc 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①调理作用; ② ADCC 作用;③ IgE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通过胎盘与黏膜: IgG 能借助 Fc 段选择性与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主动穿过胎盘。SIgA 可经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消化道及呼吸道发挥局部免疫作用。 2.为什么血清中检出病原体特异性 IgM 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初次受病原体感染时,机体体液免疫应答最早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 IgM。 IgM 的半衰期为 5 天,很短。 于 IgM 受抗原刺激产生早,消失快,所以血清检出病

原体特异性 IgM 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3.人IgG 免疫羊,可获得哪几种抗体?人 IgG 免疫羊,可获得:羊抗人 IgG 同种型抗体,包括①抗γ重链的同种型抗体,②抗κ型轻链的同种型抗体,③抗λ型轻链的同种型抗体; 羊抗人 IgG 同种异型抗体羊抗人 IgG 独特型抗体4.何为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 一个 B 细胞杂交瘤克隆产生的、只针对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Ab 的特点:结构均一,一种 mAb 分子的重链、轻链及独特型结构完全相同,特异性强,避免血清学的交叉反应。 mAb 纯度高,效价高。mAb 可经杂交瘤传代大量制备,制备成本低。 第四章补体系统 二.填空题 1.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是肝细胞和巨噬细胞。 2.补体的激活过程有经典途径、 MBL 途径、旁路途经三条途径。 3.补体系统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三大部分组成。 4.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有C3b 、C4b和iC3b 5.被称为过敏毒素的补体活性片段有C3a和C5a 6.经典激活途径的 C3 转化酶是C4b2a,C5 转化酶是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

第一、三章绪论,免疫组织和器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首先激起机体的免疫应答类型是: A.固有性免疫应答 B.适应性免疫应答 C.两者同时被激起 D. 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是 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 A.有利的反应 B.不利的反应 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 E.以上都不是 4.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胸腺和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B.骨髓和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C.淋巴结和脾脏 D.淋巴结和骨髓 E.骨髓和胸腺 5.人类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淋巴结和胸腺 B.淋巴结和骨髓 C.骨髓和脾脏 D.骨髓和胸腺 E.淋巴结和脾脏 6.周围免疫器官包括: A.骨髓、淋巴结、脾脏 B.胸腺、脾脏、粘膜组织 C.腔上囊、脾脏、扁桃体 D.脾脏、淋巴结、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E.扁桃体、骨髓、淋巴结 7.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法氏囊 C.脾脏 D.胸腺 E.淋巴结 8.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 A.骨髓 B.法氏囊 C.脾脏 D.胸腺 E.淋巴结 9.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是: A.中枢免疫器官 B.周围免疫器官 C.胸腺 D.骨髓 E.腔上囊10.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免疫场所是: A.骨髓 B.周围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 D.胸腺 E.以上都不是1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粘膜免疫系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