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治疗新模式

血液净化治疗新模式——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治疗

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血液净化模式和机制、疾病疗效认识的逐步加深,目前国内外学者均主张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血液净化原理或技术组合(或整合)形成的杂合血液净化技术,以实现不同的血液净化目的。在此理念基础上,一些较新的治疗模式或联合模式也得到发展和应用,如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IA又分血浆吸附(plasma adsorption,PA)、血浆透析滤过(plasma dialysis filtration)、双重血浆吸附(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等。本文重点对DFPP、IA等先进血液净化模式做一介绍。

DFPP

1.1 DFPP工作原理

DFPP就是将血浆通过2次过滤,选择性地清除大分子致病物质的治疗方法。它是将两种类似的基本血液净化技术——血浆分离技术(截留分子质量 3 000 000,分离血浆和有形成分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和血浆成分分离技术(截留分子质量500 000,分离大分子蛋白)有机叠加而形成的。即经大孔径血浆分离器分离出的血浆再通过膜孔径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比白蛋白更大的致病因子,如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致病物质去除,将含有大量白蛋白成分的血浆回输患者体内,可以清除封闭性抗体,降低血清中的炎性介质,调节免疫功能,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免疫球蛋白、脂蛋白等大分子致病物质的清除。

1.2 DFPP基本操作

1.2.1 DFPP设备与材料准备

DFPP需要专门具有DFPP模式的多功能血液净化设备,目前国内主要是旭化成或可乐丽血液净化机。部分采用普通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设备来进行简易DFPP,虽然临床上能够实现这种技术,但无法可靠估计和了解血浆成分分离器的血浆入口压力,建议使用规范的DFPP设备。DFPP的耗材包括:DFPP专用管路、普通血浆分离器(孔径约0.2~0.6 μm,截留分子质量约3 000 000有形成分)和血浆成分分离器(中空纤维膜孔径0.01 ~0.035 μm)。在成人研究领域,临床上主要根据清除的致病物质分子质量不同来选择血浆成分分离器的型号。以日本旭化成公司产品为例,如致病物质为IgG抗体或者免疫复合物(IgG分子质量为160 000左右),通常选择EC-20W(中空纤维膜孔径0.01 μm)或者EC-30W血浆成分分离器可截留100 000以上的致病物质,而将分子质量约70 000的白蛋白回收入血;如果致病物质为IgM(分子质量约950 000)或者血脂(分子质量常超过1 000 000)等大分子,则可选择EC-40W或者EC-50W血浆成分分离器,以截留清除分子质量500 000以上的致病物质。

1.2.2 DFPP技术特点

DFPP血浆分离速率:一般以血浆分离泵(fraction of plasma,FP)与血泵

(blood pump,BP)的运转速度之比的百分数表示,通常FP/BP=20%~30%;弃浆速率:以弃浆泵(DP)与FP的运转速度之比的百分数表示。DP/FP=10%~30%。置换液可为外源性血浆、白蛋白或人工胶体。DFPP治疗时间一般每次2~5 h,每次处理4~10 L血浆,弃掉0.5~1.0 L血浆,可以以血浆或者白蛋白补充。DFPP 整体操作流程简单,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参数、治疗过程及结果。DFPP运行模式见图1。

PV:静脉压力检测;PA:动脉压力检测;SAD:气泡检测;SAC:静脉夹子;BLD:漏血监测;PPL:血浆压力监测

图1 DFPP模式图

1.3 DFPP与血浆置换的区别

DFPP与血浆置换相比,虽然在操作上相对复杂,每次治疗时间也相对较长,但DFPP是选择性清除,而血浆置换选择性不强。DFPP有以下几个优点:(1)DFPP 选择性清除血浆中的大分子致病物质,所以每次治疗处理的血浆可达PE血浆处理量的2倍左右,可以清除更多的大分子致病物质。(2)DFPP丢弃的血浆量少,故所需额外补充的外源血浆量也较少,甚至完全不需要外源性血浆,仅用与血浆近似的电解质溶液维持正常血浆渗透压,减少了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并节省了大量的血制品资源。(3)虽然DFPP增加了一个血浆成分分离器,但与血浆置换的单次治疗费用可能相当。

1.4 DFPP临床应用

DFPP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大分子免疫球蛋白或者免疫复合物、脂蛋白等的清除,一些重症患者往往体内存在大分子致病物质而发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症等多种疾病,可在床旁进行DFPP治疗,使病情得到缓解。DFPP相对禁忌证:对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的膜或者管道有过敏史者,严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内出血或重度脑水肿伴有脑疝、药物难以纠正的全身循环

衰竭、非稳定性心脑梗死等。

DFPP的临床疗效显著,总体不良反应少。王悦至等报道DFPP治疗狼疮性肾炎伴血栓性微血管病,DFPP组抗磷脂抗体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5.6%比8.3%,P<0.05),2年存活率(90.5%)高于对照组(7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lertgul等报道,经DFPP治疗狼疮性肾炎,66%的患者血浆IgG 明显下降,患者达到稳定的肾功能状态。一般重症患者行1~3次DFPP可使致病的大分子物质降至满意水平,再根据患者的病情序贯药物治疗,或联合血液净化和药物继续治疗。需要注意的是,DFPP只能清除致病物质,而不能抑制致病物质的产生,所以仍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并且DFPP不适用于清除与白蛋白结合的中小分子致病物质,更不适合清除游离的中小分子溶质,这也是临床上肝功能衰竭选择治疗性血浆置换或者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而DFPP无效的原因。

综上所述,DFPP是一种选择性较强的清除大分子致病物质的血液净化方法,主要用于清除免疫复合物、大分子毒物等,可治疗结缔组织病、免疫相关性神经疾病等,能节省大量外源性血浆和减少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IA

2.1 IA疗法的原理与特点

IA是将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或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配体)与吸附材料(载体)结合制成吸附剂(柱),选择性或特异地清除血液中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病因子的血液净化技术。1979年Terman等首次用火棉胶活性炭为免疫吸附剂,治疗1例传统治疗无效的重症SLE患者,后逐渐被广泛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扩张性心肌病等,其中在SLE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根据吸附剂与被吸附物之间的作用原理,可分为生物亲和型吸附和物理化学亲和型吸附,前者有抗原抗体结合型、补体结合型、Fc结合型3种,后者有静电结合型和疏水结合型2种。生物亲和型吸附具有效率高(利用亲和吸附可以从血液中快速清除吸附质)、特异性强(当吸附质浓度较低时,也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抗结构相似物质的干扰能力强)等优势,但工艺生产等难度较大,费用较高。物理化学亲和型吸附剂生产制备方便,活性稳定,但特异性较差。总体来讲,理想的免疫吸附剂应具备:吸附选择性好或特异性强;在体内,尤其在血浆中无毒,不溶解;不致敏,不激活补体和凝血系统;配体极少解离与脱落;稳定性好,便于储存和消毒;价廉等条件。

IA疗法涉及的免疫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液免疫:清除自身抗体或致病性抗体;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和炎症因子;(2)细胞免疫:纠正CD4+/CD8+细胞比值低下现象;减少自身活化的T细胞;(3)直接清除致病物质,如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胆红素、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4)补体系统:激活补体,使血清补体C3a和C5a升高,使单核吞噬系统对免疫复合物清除加速;(5)诱导干扰素和其他细胞因子产生等。

IA是从最初的单纯血浆置换发展而来的,从血浆置换发展到DFPP,再发展到IA,这个过程正好体现了精准医学的涵义。与血浆置换相比,IA在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血浆置换可清除血浆中的大中分子,非选择性;DFPP 是选择性清除大分子(500 000~3 000 000);而IA是特异性清除中大分子的抗原抗体物质。所以,IA对血液中致病因子清除的选择性、完全性、特异性更高,

并且回输给患者的是自身血浆,减低了过敏、输血相关性疾病、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IA不影响同时进行的药物治疗,耗材少。

2.2 临床应用中的IA疗法

2.2.1 常用的IA方式

在治疗方式方面,IA通常有血液吸附和PA两种。血液吸附在临床上主要就是血液灌流,是全血流经灌流器,通过吸附作用清除毒素的血液净化方法;PA 是目前主流的IA技术,先使用膜型血浆分离器把血液有形成分分开,分离的血浆再流经各种具有特异吸附作用的吸附剂,吸附特定的致病物质,然后与有形的细胞成分汇合并回输体内。PA与血液灌流相比,优点在于吸附剂只与血浆接触,不与血细胞接触,不会对血细胞有形成分产生破坏,不良反应较少;PA对致病物质的清除更具特异性;缺点是对设备和吸附剂要求较高,部分技术操作较复杂,治疗费用相对昂贵。因此临床上对于重症感染性疾病、免疫相关性疾病多采用PA,而中毒常选择血液灌流。具体IA项目有:(1)DNA吸附:以高度纯化的DNA 分子片段作为配基,固定于特殊包膜包被的炭化树脂上,能特异性识别和吸附患者体内致病性自身抗体,降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滴度,清除体内致病性免疫活性物质,是一种先进前沿的血液净化技术,目前多用于去除SLE患者的抗DNA抗体。(2)ABO血型抗原吸附:以ABO血型抗原作为吸附材料,适用于血型不合的肾移植、骨髓移植等移植患者,在移植前耗竭患者抗A抗体或者抗B 抗体。(3)内毒素吸附:其载体为微孔聚苯乙烯纤维,配基为多黏菌素B,其吸附机制是类脂A与多黏菌素B之间的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可用于治疗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此外,也有用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组氨酸及多种氨基酸等作为配体,进行内毒素吸附的研究。(4)胆红素吸附:胆红素吸附材料包括非极性吸附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和极性吸附树脂等,常用的BRS-350和BL-300吸附材料均为苯乙烯-二乙烯苯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吸附量大和吸附速度快等优点。国内同类产品有健帆牌BS-330,可用于儿童肝功能衰竭。(5)其他IA项目,如A蛋白吸附、多克隆抗人IgG抗体吸附、苯丙氨酸吸附、色氨酸吸附等。

2.2.2 组合型的IA技术

近年来,随着吸附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要的增加,新的吸附材料不断问世,同时也派生出了许多新的吸附疗法,并与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技术联合,形成所谓的"组合式"血液净化技术,其多数是新型的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上可作为替代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新模式,但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脓毒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择治疗模式。(1)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是先完成血浆吸附过程,接着流入血液滤过/透析器行血液滤过/透析后回输体内。其具备两部分功能:一为血浆吸附功能,用于吸附大分子内毒素及炎性介质,另一部分为血液滤过/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功能,用于清除小分子炎性介质、内毒素、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伴有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急危重症患者,包括脓毒性休克、挤压综合征、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及肝功能衰竭等。(2)双重血浆吸附(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采用新型胆红素吸附柱(离子交换树脂BS330)和血液灌流器(中性大孔树脂HA330-Ⅱ)两种吸附柱联合应用,双管齐下,增加了胆红素的清除能力,同时可清除炎性介质,主要用于肝功能衰竭合并感染

患者[22]。(3)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也是新型人工肝支持系统,采用特殊透析膜和含白蛋白的透析液,并组合了活性炭及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器,从而有效清除水溶性毒素及白蛋白结合毒素,具有选择性吸附和清除白蛋白结合毒素的作用,吸附率高,不良反应少。(4)血浆透析滤过:选择性的血浆分离器与连续血液滤过透析结合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的一种方法。虽治疗时间较血浆置换时间长,但可减少血浆用量,同时能连续清除多余的水分及小分子的水溶性毒素,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肾综合征、脓毒症等[24]。(5)连续性白蛋白净化系统(continuous albumin purification system),与MARS相似的新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其由膜分离、白蛋白再生循环和低流量透析三部分构成,可以选择性地清除肝衰竭时与白蛋白结合的毒性代谢产物和水溶性毒物(对BUN、Scr及NH3清除能力强),可提高重症肝炎的存活率,且与MARS 相比,机器设备简单,价格偏低。(6)成分血浆分离吸附系统(fractionated plasma separation and adsorption),为聚飒中空纤维膜滤器,白蛋白筛选系数0.89,纤维蛋白原筛选系数0.17,IgM筛选系数0,含1~2个吸附柱和1个高通量透析器,较MARS更好地清除白蛋白紧密结合毒素。

2.3 IA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IA利用自身的血浆被回输,无需替代液,可以防止输血相关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的传染,并且吸附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血浆成分仅轻微下降、不影响药物治疗等优点,目前在多个学科领域疾病的治疗中均有应用,尤其在风湿性疾病中显示出良好效益,"组合型"IA技术,目前主要充当人工肝支持体系,在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严重感染或多脏器功能障碍中也有部分研究报道,但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Stummvoll回顾分析公开发表的20篇IA治疗SLE共计176例患者的报道,尽管吸附柱、治疗频次、观察指标与时间都不尽相同而不能做Meta分析,但报道的病例均显示自身抗体的降低,特别是抗DNA抗体;在疾病活动度、蛋白尿、肾功能、感染等至少一个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均提示IA治疗是安全的,没有明显不良反应。Kong等采用DNA吸附治疗SLE 30例,患者病情缓解,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致病性免疫球蛋白下降,平均SLE活动指数由治疗前的10.2下降为4.5,激素用量明显减少。国内部分研究也显示了IA(主要是DNA吸附)对儿童SLE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28,29]。Shimizu等[19]观察到直肠穿孔引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利用内毒素吸附治疗2 h后内毒素水平开始明显下降,治疗24 h 后持续下降。总体上,IA不良反应少,主要有畏寒发热、过敏反应、感染、出血、肌肉关节酸痛及心悸等,对于大龄儿童可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30]。雷湫宇等[20]研究显示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可以提高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国外Livigni等[21]研究显示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并未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张宝文等[22]对肝衰竭患者行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和双重血浆吸附的研究显示,双重血浆吸附的疗效明显优于胆红素吸附组,与血浆置换相当。Vaid等报道对中鹅膏蘑菇中毒患者,MAR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越早治疗效果越佳。

目前IA材料来源从天然向天然与组合物组合型材料发展,吸附对象从小分子向中、大分子发展。如何提高吸附材料的特异性、发展新型吸附柱、提高效果、降低成本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血液净化理论概述及治疗模式新进展

血液净化理论概述及治疗模式新进展 第1节血液净化概论 1.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透析器是哪种:b A:树脂型血液灌流器 B:中空纤维透析器 C:平板型透析器 D:蟠管型透析器 2.下列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哪个是通过对流清除溶质的:a A:血液滤过 B:腹膜透析 C:血液灌流 D:低通量血液透析 3.下列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哪些是非肾脏替代治疗:d A:血浆滤过LDL吸附治疗 B:ECMO体外膜式氧合 C:MARS分子吸附再循环 D:以上都是 4.下列血液净化治疗模式除哪项外,都属于人工肾:d A:血液透析滤过 B: 血液滤过

C: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 D:双膜血浆置换 5.以下哪种治疗模式不属于血液净化:b A: 血液透析 B: 肾移植 C: 胆红素吸附 D: 人工肝 第2节连续血液净化(CBP)的模式和实施技术 1.HVHF治疗模式在下列哪种情况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a A: 败血症 B: 急性肾功能衰竭伴脑水肿 C: 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心衰 D: 心外体外循环 2.下列哪种不属于连续肾脏净化治疗模式:d A: CVVH B: CVVHDF C:HVHF D: IHD 3.高通量透析器的超滤系数是:c

A: 小于8ml/h/mmHg B: 8ml/h/mmHg至20ml/h/mmHg C: 大于20ml/h/mmHg D: 大于30ml/h/mmHg 4.当患者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时,下列哪项不是溶质清除的机制:c A: 吸附 B: 弥散 C: 超滤 D: 对流 5.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每日需要的治疗时间是:d A: 4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或接近24小时 6.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核心是:c A:建立血管通路 B:补充大量置换液 C:连续缓慢清除溶质和水分 第3节动静脉内瘘狭窄及介入治疗 1.超声介入下内瘘狭窄PTA的优点是:d

血液净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概述 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方法,将患者的血液进行过滤、吸附、 解毒等处理,以清除体内的毒素、废物和炎症介质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以辅助或替代肾脏、肝脏等器官的功能,提供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 原理 血液净化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血液滤过 血液滤过是血液净化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使用滤器将患者的血液分 离为细胞和液体部分,使液体部分经过滤器,滤除其中的废物和毒素,然后再将血液重新回输回体内。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高分子废物,如尿素、肌酐等。 血液吸附 血液吸附是通过将血液与吸附材料接触,利用物质间的吸附作用,去除血液中 的有害物质。常用的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树脂等。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清除一些比较难以通过滤器去除的物质,如溶解性毒素、药物等。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血液中的废物和溶质与血液分离的技术。在透析 过程中,血液在一侧,透析液在另一侧,通过半透膜的选择性渗透作用,将废物和溶质从血液中移除,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临床领域,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方向:•肾脏替代治疗:血液净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肾脏衰竭患者的治疗中。 尤其是在急性肾损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下,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方法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 •肝脏支持治疗:血液净化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肝脏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肝脏是体内主要的代谢器官,当肝脏功能失调时,血液中的毒素无法正常代谢和清除。通过血液净化技术,可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胆红素。

•血液净化与免疫治疗:血液净化技术还可以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通过血液净化技术,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和炎症介质,减少免疫反应。 •中毒患者救治:在一些中毒情况下,如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等,血液净化技术可以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快速去除,防止继续对身体产生损害。 小结 血液净化技术通过滤过、吸附、透析等方法,能够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废物和炎症介质,提供体内环境的平衡,帮助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它在肾脏替代治疗、肝脏支持治疗、免疫治疗、中毒患者救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将在临床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血液净化治疗新模式

血液净化治疗新模式——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治疗 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血液净化模式和机制、疾病疗效认识的逐步加深,目前国内外学者均主张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血液净化原理或技术组合(或整合)形成的杂合血液净化技术,以实现不同的血液净化目的。在此理念基础上,一些较新的治疗模式或联合模式也得到发展和应用,如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IA又分血浆吸附(plasma adsorption,PA)、血浆透析滤过(plasma dialysis filtration)、双重血浆吸附(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等。本文重点对DFPP、IA等先进血液净化模式做一介绍。 DFPP 1.1 DFPP工作原理 DFPP就是将血浆通过2次过滤,选择性地清除大分子致病物质的治疗方法。它是将两种类似的基本血液净化技术——血浆分离技术(截留分子质量 3 000 000,分离血浆和有形成分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和血浆成分分离技术(截留分子质量500 000,分离大分子蛋白)有机叠加而形成的。即经大孔径血浆分离器分离出的血浆再通过膜孔径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比白蛋白更大的致病因子,如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致病物质去除,将含有大量白蛋白成分的血浆回输患者体内,可以清除封闭性抗体,降低血清中的炎性介质,调节免疫功能,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免疫球蛋白、脂蛋白等大分子致病物质的清除。 1.2 DFPP基本操作 1.2.1 DFPP设备与材料准备 DFPP需要专门具有DFPP模式的多功能血液净化设备,目前国内主要是旭化成或可乐丽血液净化机。部分采用普通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设备来进行简易DFPP,虽然临床上能够实现这种技术,但无法可靠估计和了解血浆成分分离器的血浆入口压力,建议使用规范的DFPP设备。DFPP的耗材包括:DFPP专用管路、普通血浆分离器(孔径约0.2~0.6 μm,截留分子质量约3 000 000有形成分)和血浆成分分离器(中空纤维膜孔径0.01 ~0.035 μm)。在成人研究领域,临床上主要根据清除的致病物质分子质量不同来选择血浆成分分离器的型号。以日本旭化成公司产品为例,如致病物质为IgG抗体或者免疫复合物(IgG分子质量为160 000左右),通常选择EC-20W(中空纤维膜孔径0.01 μm)或者EC-30W血浆成分分离器可截留100 000以上的致病物质,而将分子质量约70 000的白蛋白回收入血;如果致病物质为IgM(分子质量约950 000)或者血脂(分子质量常超过1 000 000)等大分子,则可选择EC-40W或者EC-50W血浆成分分离器,以截留清除分子质量500 000以上的致病物质。 1.2.2 DFPP技术特点 DFPP血浆分离速率:一般以血浆分离泵(fraction of plasma,FP)与血泵

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

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对重病机制的认识,单一血液净化模式往往难以为临床目的所用,混合血液净化(hbpt)的概念于1990年代引入。严格来说,hbpt是指延长无效率的日常透析(sledd)。从广义上讲,目标是同时或按顺序结合至少两种基本血液净化方法,以提高溶剂处置效率,以相对精确的方式处置致病物质,并取得最佳临床效果。六溴环十二烷包括多种模型,广泛用于各种药物中毒和中毒、呼吸支持、肝脏功能支持、若干器官内部稳定状态和功能支持,此外还用于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关键词: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 引言 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是将两种及两种以上基本血液净化模式进行同步或序贯组合,通过弥散、对流、吸附及分离等不同溶质清除方式的组合,提高致病物质清除选择性和清除效率。随着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症治疗领域应用日趋成熟,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已成为临床救治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本中心在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方面的经验,浅谈其在以下疾病的临床应用体会。 1危重症中毒 血液净化技术是消除生物制药中有害物质的重要手段,在各种处理中应用毒素的好处越来越突出。HP是治疗急性中毒最有效的临床应用之一,主要是通过吸毒和代谢途径清洗血液。关于磷药物急性效应的临床共识还指出,对急性磷药物患者优先考虑HP药物治疗。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日益普及表明,各种血液净化方法的共同应用促进了血液和器官有毒成分的迅速和持久的清除。研究表明,HP CRRT联合治疗有机磷酸药物患者优于纯HP治疗,大大降低了疾病的易感性,促进了血液碱性的再反应。据该诊所称,惠普通过血液中的固定附件过滤和去除血液中的毒素,该附件不在循环之内。这清楚地表明,大分子正在消毒,而CRRT 主要是去除小分子中稀疏的毒素。这也是用HP CRRT的全血处理生物制药的严重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 (一)超滤 超滤是最常用于控制液体出入量,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最简单的形式。 (二)血液滤过 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很多综合性ICU用的最多的治疗方式。。血液滤过包括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缓慢连续性超滤(SCUF)、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或CVVHDF)等,最常用的是CVVH,CVVH采用静脉-静脉血管通路,借助血泵辅助驱动血液循环,已经基本上取代了CAVH,成为标准的治疗模式。而CAVH是利用自身血液循环的驱动压,如果患者有严重低血压就无法操作了,导致治疗失败。而且CAVH需要股动脉插管(没有血泵),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而CVVH加用血泵可使操作步骤标准化,而且避免了动脉穿刺,取代CAVH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实施CVVH时,如果每天置换液体量大于50L(大于2L/h)则可称为高容量滤过(HVHF),本质也还是CVVH。研究表明HVHF有助于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且能够清除分子量较大的毒素。SCUF主要用于水肿、难治性心衰等。至于CAVHDF/CVVHDF则是在CAVH/CVVH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VVH清除介质的方式主要是对流,而CVVHDF不止是对流,还包括了弥散,能同时清除小分子、中大分子物质,所以才叫CVVHDF。 (三)血液透析 透析的原理是弥散和渗透,不同于血液滤过(对流),血液透析时,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平衡膜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弥散),水分子则移向渗透浓度

高的一侧(渗透),达到动态平衡。血液透析也包括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连续性血液透析(包括CAVHD/CVVHD),与间歇性相比,CBP(或叫CRRT)具有血液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等优势。 (四)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从而将血液中的溶质清除至腹腔并排出体外。腹膜透析的主要适应症是急性、慢性肾衰竭,还包括难治性心衰、心包炎、中毒、药物过量等。合理使用腹膜透析,绝大多数慢性肾衰竭患者均能获得充分的透析,生活质量并不差于血液透析,某些方面甚至优于血液透析。 (五)血液灌流与吸附 这是一项新型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依附于吸附剂、酶、活细胞等对血液某些成分进行吸附或加工处理。主要用于药物中毒、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六)血浆置换 血液透析、滤过可以应付很多问题,但如果碰到自身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低密度脂蛋白等,常规血液净化手段难以清除,而血浆置换可以迅速清除这些物质。过程:把患者的血液通过管道引入血浆分离器,将异常的血浆分离、清除,再把剩余的细胞成分加入正常人的新鲜冰冻血浆或代血浆等置换液输回体内,一来一回,获益明显。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药物中毒治疗,对于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并非治本,仅仅是暂时降低了高浓度的致病因子导致的损害而已。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血液净化技术,也被称为血液透析,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关键技术。在 过去的几十年里,血液透析技术已经经历了很多改进和发展。这项技术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对于肾病治疗有利,而且对其他疾病治疗具有一定意义。以下是对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的介绍。 I.认识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源于人们对肾病的治疗需求。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扮演着排毒、维持水盐平衡等多种功能。一旦肾脏发生病变,显然就会影响到身体的多个系统。此时,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就为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血液净化技术通过人工替代肾脏的功能,将血液清除污物后再输回人体,以达到净化身体的目的。 II.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 目前,血液净化技术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血液透析(Dialysis)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通过滤器过滤再返回人体的技术。这种技术可 以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病原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2.血液灌流(Plasmapheresis) 血液灌流是一种通过人工处理血浆来治疗某些情况的方法。通过灌流,医生可 以用新的血浆替换掉原来的病态的血浆,以改善患者的状况。 3.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连续进行肾功能替代的方法。它是与普通透析相比较 而言,治疗较长时间的一种方法,用于重症患者的肾脏支持。

III.血液净化技术的未来 尽管血液净化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这项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成本过高、静脉通路留置困难、过滤膜和废物回收等问题,要想血液净化技术真正地发展起来,必须要攻克这些技术难关。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上做了不少探索,例如,在 材料方面,研究人员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制成了更加高效、高选择性和寿命更长的过滤膜,从而提高了血液净化的效率和安全性。在伦理和法律方面,研究人员也在探索如何让血液净化技术更好地与伦理和法律规范相兼容,以便更好地保障患者个人的安全和隐私。 总之,在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可 以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血液透析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出现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方式,造福患者。

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

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 血液净化是指,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同时使用血液净化装置,来过滤和去除血液中 的毒素物质,从而起到净化血液的效果。血液净化是使用血液透析机器,清除患者血液中的 毒素,此种方式大多是用于肾功能出现衰竭的患者。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 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从而形成的临床综合症。尿毒症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肾功能丧失,体 内代谢产生的氮质废物不能排出体外,机体内水电平衡失调、水潴留、电解质紊乱引起肾衰。该疾病已经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而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患者重要 手段。近年来我国的尿毒患者逐年递增,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同时也对血液透 析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血液净化,主要是以弥散和渗透来清除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从而维持 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命。因此,血液净化 对上述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治疗方式,具体有哪些呢? 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弥散、吸附、对流。弥散是指,在高浓度的梯度下,溶质分子则 会进行热运动,其运动的方式则是由高到低(高浓度到低浓度),同时溶质会溶于溶剂中, 且分散较为均匀。那么弥散是怎么和透析相联系的呢?这是由于我们人体的血液是在空心纤 维内流动,而血液透析液则是在纤维外流动,那么此时溶质则会向纤维外流动,也就是透析 液处。吸附是指,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质会被吸附在透析膜的表面上,随后可以进行清除。 对流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溶液在运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的速度比弥散快,从而产生的力 学强度差。对流,通常发生在二相间,如果使用半透膜将人体的血液和透析液进行分离,并 予两侧压力差,那么可以明显看到血液中的水分,会向透析液侧进行移动,同时血液中的代 谢物也随之进行迁移。 血液净化过程中可以对哪些毒素进行清除呢?有关研究发现,血液净化过程中可以对满足以 下几种条件的毒素进行有效地清除,一是低效的小分子量,二是结合率较低的蛋白,三是水 溶性且分布容积小的分子。四是分子量<30KD。血液净化适用于下述几种情况,一是患有急 性或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二是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三是多个器官功能出现衰竭的患者。四是尿毒症神经病变患者。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血液透析滤过(HDF),部分长期接受透析的患者,会由于毒素堆积而引发诸多问题,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则衍生出了血液透析滤过。二是连续性 肾脏替代治疗法(CRRT),CRTT是指体外血液净化,那么主要是清除血液中的溶质、毒素和 某些致病物质,从而起到保护患者脏器功能的作用,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则是CVVH, 其优点则是对溶质的清除率较高,同时可以改善组织氧代谢,因此可以加快急性肾功能衰竭 的恢复。此种治疗方法的适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肝肾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三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此种方法是针对部分病情较为严重,同时伴有多器官衰竭的患者,此 类患者需要进行大量液体治疗,同时对于大量毒素的脱水不耐受。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重症 肾衰患者,并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以及心力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都能有 效清除小、中分子毒素,但针对大分子而言则存在着不足。四是血浆置换法,此种方法是将 患者血浆进行分离,待分离后,将其放入血浆成分分离器中,并去除分子量大的蛋白,同时 留下分子量小的蛋白,随后进行混合补充液并输回患者体内。血浆置换法的优点是使用的补 充液较少,同时可以很好地控制血浆蛋白的去除范围,此外对适应症有较高的选择性。该种 方法主要适用于,风湿性疾病患者、肝炎患者、白血病患者、GBS患者、免疫性疾病皮肤患 者等。

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的治疗方式正在被不断地开发和应用。其中,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旨在通过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减轻或治疗某些疾病。 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过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治疗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过滤器,将血液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过滤出来,保留其中的营养物质和其他有益成分。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和过滤器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净化技术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等。 血液净化技术可以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其中包括肾脏疾病、肝病、血液病和感染疾病等。下面对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是血液透析的最常见应用领域之一。在肾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肾脏已无法正常过滤血液,不能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因此需要使用血液透析等技术来代替肾脏完成这一功能。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维持体内电解质和水分平衡,从而治疗肾脏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肝病 肝病是一种影响肝脏功能的疾病,严重的肝病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在这种情况下,血液净化技术可以通过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等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肝脏功能。 血液病

血液病是指影响血液系统健康的各种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净化技术可以通过吸附和滤过等方式清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其他异常细胞,以达到治疗血液病的目的。 感染疾病 感染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一些感染疾病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毒素和体内废物,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在这种情况下,血液净化技术可以通过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消除细菌和病毒的代谢产物,加速药物的清除,提高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力,有助于治疗感染疾病。 总结 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治疗方式,其通过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废物,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新陈代谢,治疗多种疾病。由于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已经成为了许多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未来的发展中,血液净化技术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体内毒素、代谢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以包括体外肝功能替代治疗(包括血浆置换、连续肝脏替代治疗)、体外肾脏替代治疗(包括透析、血液滤过、超滤、腹膜透析等)、体外肺脏替代治疗(包括ECMO技术)等几种不同的治疗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排除身体内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各种疾病中,肾脏疾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而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肾透析。在治疗中,血液透析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透析液中的电解质、酸碱度、糖类、氨基酸等成分可以呈现特定的配置,并用于人体代谢产物的清除。不同的肾透析设备有不同的治疗效率和治疗过程。目前国际上比较常见的透析技术有传统的间歇式透析(IH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IHD通常是每周三次,每次治疗可以持续4个小时或更长时间,高效并快速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而CRRT则是持续的透析或过滤,可以在24小时内持续进行治疗。由于其持续的性质,患者的代谢平衡可以保持得更好。

血液透析对于肾功能衰竭这种严重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同时,透析治疗也适用于肝性脑病,药物过量,中毒,等众多领域。但透析治疗也需要注意到一些问题。比如说,透析的治疗效果要紧,但过度使用透析又会造成体内营养物质的过度流失和健康问题。因此,在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时要遵循科学、规范和合理的原则,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对于身体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治疗是很重要的。不论肾透析还是ECMO技术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人们对于这种新技术必须加强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在现代医学中,血液净化技术已经成为了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 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 很大的进展。本文将探讨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上 的应用。 一、血液净化技术的概念 血液净化技术就是利用某些特殊仪器,通过将患者的血液从体 外引流出来,再通过血液滤器、换液器等装置,去除体内的废物、有害物质和病原菌等,使其重新回到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二、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 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和血液 透析等。其中,肾脏替代治疗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血液 灌流主要用于急性重金属中毒和败血症等的治疗,血液透析主要 用于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虽然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在治疗相应疾病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 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局限性。例如,肾脏替代治疗和 血液透析不能有效地清除小分子的有害物质,血液透析还会导致 血液流失、感染等并发症,血液灌流则不能清除大分子毒素。因此,人们对血液净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寻找更加 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新型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1.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将血液中的各种物质分离开来的一种 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和病原菌,同时 保留有益的物质,比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更加精准和有效。目前,已经研制出了多种不同材料的半透膜,包括聚砜、聚乙烯、聚丙 烯和纳米膜等。 2. 免疫吸附技术

免疫吸附技术是利用免疫学的原理,通过对体内的免疫反应进行调控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多种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目的。免疫吸附技术主要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柱和免疫吸附膜等,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健康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具有可靠性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3.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在体外对患者的免疫细胞进行处理、增殖和培养,再重新注入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细胞疗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具有不同于传统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 1. 肝病的治疗

ICU血液净化新指南

ICU中血液净化的应用指南 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技术指各种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溶质方法的总称,该技术是在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血液净化方法有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免疫吸附、内毒素吸附和血浆置换等。每一种血液净化方式都各有特点,且各适用于不同疾病或不同疾病状态。本指南仅对ICU中应用最多的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血液净化概念和常见种类 上世纪70年代末,RRT主要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近30年, RRT已用于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如严重创伤、重症急性胰腺炎等)、脓毒血症、中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的救治。另外,对重症患者并发的特殊情况,如严重电解质紊乱、过高热等, RRT也能显示良好疗效。 RRT在重症患者救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ICU医师应予掌握的基本技术。基于此,国内ICU有关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本指南。 制定本指南的意义 循证医学证据按照Delphi 分级标准(见表1)。循证医学证据时间跨度为1999年1月至2009年3月;数据主要来自Medline、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s (EBMR)、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LWW)和万方数据库等4个数据库。主题词采用以下几个:①hemofiltration;②dialysis;③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④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⑤critical illness;⑥acute renal failure Delphi 循证医学分级标准 指导建议分 级 A 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1项Ⅰ级结果支持 C 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 E 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 研究文献分 级 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高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一、导读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通过体外输入置换液,持续将患者体内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清除,进而提高危重 症患者的生存率,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控制水电解质平衡、按需提供营养及药物支持等优势。建立静脉血管通路是保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顺利 进行的重要步骤。然而疾病导致患者各器官功能下降,影响免疫功能,且持续性治疗易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 经济负担。因此,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集束化护理模式是基于循证护理依据研究并制订的干预措施,其主要针对临床护 理过程中的个体问题进行干预,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合理的优质护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治疗及护理顺利进行。本研究探讨集 束化护理模式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二、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重症医 学科收治的16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符合《外科ICU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 预。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生处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 ①成立由科室 高级责任护士为组长、科室护理人员为组员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定期进行小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的相关知识,如适应证 、规范化的置管操作、使用及维护、感染预防及干预措施等。对

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及不定时检查,评估组员掌握及执行情况,将其纳入护理管理及绩 效奖励制度中,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保障护理质量。同时,定期对护理期间发生的疑难杂症及个案进行讨论分析,提高护 理人员理论基础和护理水平,保障治疗效果。②置管前对患者生命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置管部位及血管进行合理选择。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在患者的床尾悬挂手消毒剂,方便置管及操作期间保持手卫生,小组组长及组员应互相监督严格执行。 ③置管期间保持环境适宜无菌操作,减少人员走动并远离操作环境。置管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医用手套、帽子、口罩、无菌 服和无菌单。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时,应由穿刺点向外消毒2~3次,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穿刺。④置管后护理人员需定期更换敷料,并在透明 敷料标签纸注明敷料更换时间、置管人员姓名。如发现敷料污染、松动、潮湿等情况应立即更换,避免感染。每次行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均应消毒连接 端口后再连接或分离管道,治疗结束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冲管后再封管,使用无菌纱布包裹管路末端。⑤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应查看留置导管情况,定时 监测患者体温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检查血常规等感染性指标,如治疗后1h发生畏寒、全身寒战,应高度怀疑导管感染发生,需结合患 者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决定是否拔除置管。⑥为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配合护士使用干洁洗肤液每天进行床上擦浴,保持管道周围皮肤干洁 ,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的风险。同时,注意对患者置管部位的保护,

德国血液净化排毒治疗

在过去的60年里,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每况愈下,工作节奏越来越快,饮食结构也逐渐失衡,各种无法规避的毒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倍地增加了患高脂血症的风险,也为日后重大致死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高血脂又称为高血脂症,目前高血脂已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各种疾病的“罪魁祸首”;除此之外,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据统计,在我国血脂异常患者达亿,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由此诱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正以每年超过300万人的速度夺去人们的生命;轻则感到头晕、肥胖、腹痛、肢体乏力、眼袋显着…更严重的则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流速减缓、血管壁堵塞等情况;据研究显示,当动脉血管堵塞达到70%时,就会引发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您: 1、有临床表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塞或外周动脉疾病; 2、原发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190mg/dll; 3、虽然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但是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40-75岁,低密度胆固醇胆固醇LDL-C在70-189mg/dl; 4、既没有糖尿病也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表现,但10年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液净化排毒治疗 德国血液净化排毒治疗,包含诺贝尔奖级别的细胞修复技术、德国ATP细胞调理、德国U曼深度细胞力学疏通以及德国光能量炎症调理,打破传统血液排毒的单一化误区,采用“清除”、“激活”、“补充”三位一体的血液净化排毒疗法,有效滤出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清除血液毒素与垃圾,及时缓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症状,被“世界健康协会”评价为健康管理重要工具的美国功能医学; 在净化全身血液系统,滤出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磷脂、低密度脂蛋白、非酯化脂酸等血液毒素的同时,激活全身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免疫系统功能、补充细胞的养分、增加氧代谢,从而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改善缺血缺氧状态,有效缓解三高; 此外,大部分患者在完成了血液净化排毒之后,其睡眠质量和各种生理性早衰症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增强其心、肺、肝、肾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提升精力、体力、活力,大幅降低了日后危险性疾病的发生的几率;

血液净化三新课题

血液净化三新课题 引言 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设备来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代谢产物,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血液净化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本文将重点探讨血液净化三新课题,即血液净化在器械、治疗方案和适应症方面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器械的创新与发展(一级标题) 1.1 高效血液净化设备的研发(二级标题) •使用新型纤维材料 •利用微纳技术改善内膜功能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自动化程度 1.2 多功能血液净化设备的设计(二级标题) •结合肺血氧合技术实现呼吸和血液净化的同时进行 •多模式治疗方式,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3 智能化血液净化设备的应用(二级标题)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进行治疗方案的个性化设计 •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 •协同机器人技术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二、治疗方案的创新与发展(一级标题) 2.1 趋向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二级标题) •基于基因检测和分型的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和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引入机器学习算法优化治疗效果 2.2 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二级标题) •结合药物治疗和血液净化技术 •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 •完善血液净化与其他诊疗手段的配套应用 2.3 血液净化中适宜的治疗时间和频率(二级标题)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目的确定治疗时间和频率 •实现个体化治疗,避免过度或不足治疗 •通过连续治疗、缓慢治疗等模式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2.4 血液净化在终末期肾病透析中的应用(二级标题) •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改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引入新型透析膜材料和治疗方案 •探索血液净化与肾移植的联合应用 三、适应症的探索与应用(一级标题) 3.1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二级标题) •提高生存率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肾功能恢复时间 3.2 血液净化在肝脏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二级标题) •降低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 •改善肝功能 •提高肝移植成功率 3.3 血液净化在败血症中的应用(二级标题) •清除炎症介质和细菌毒素 •改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方案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方案1000字 血液净化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利用血液净化设备将病人体内的毒素、废物和液体等清除,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由于血液在设备内循环,容易发生凝血,因此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方案。 1、肝素抗凝治疗方案 肝素是一种具有强抗凝作用的药物,能够有效地防止血液在血液净化设备内凝结。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常规剂量:在血液净化治疗前,首先进行肝素的预处理,常规剂量为1.0-1.5mg/kg。过程中根据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进行调整,APTT维持在1.5-2.0倍正常值范围内,使血液达到理想的抗凝作用。 (2)重度出血者的肝素抗凝治疗方案:对于重度出血者,肝素抗凝治疗方案应适当减量,通常推荐使用肝素剂量为0.5mg/kg,APTT维持在正常值上限的1.5倍左右。 2、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方案 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对于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抗凝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具体用法如下: (1)常规剂量:在血液净化治疗前,首先给予利伐沙班50-100mg 的剂量预处理。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按医嘱调整利伐沙班的剂量以及APTT,使血液达到理想的抗凝作用。 (2)重度出血者的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方案:对于重度出血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方案应适当减少剂量,通常推荐给予利伐沙班25- 50mg的剂量。 以上就是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抗凝药物,并将剂量和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保证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生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德国贝朗CRRT血液净化机操作流程(HP) CVVH模式

贝朗HP操作流程(单一血泵) 物品准备: 动脉管路、静脉管路、灌流器、2m1普通肝素钠、NS2000m1 灌流器准备: 用2m1注射器将2m1普通肝素钠注射到灌流器里面,放置20-3Omin,间中摇晃灌流器 机器准备: 1.打开机器电源(不能装管路,秤上不能挂东西) 机器自动进入以下自检: ROMTEST 显示自检按EQ键确认 秤空载自检按EQ键确认 2.选择治疗模式 选“持续性模式",“CVVH”,按回车键,再按EQ键确认。 3.机器自动进入以下硬件自检(屏幕右上角显示“准备”) 电源继电器自检、SAD参考自检、SAD计数自检、红色探测器自检、漏血检测器自检、 压力零点自检。 4.屏幕右上角显示“硬件自检完成”,同时按机器左侧“V、BE、▲”跳过预冲 5.安装管路 与其它项目一样安装动静脉管路和灌流器,注意以下两点: •把21盐水袋挂到秤上,灌流器放入透析器夹子; •连接动脉管(红色),走向:盐水袋一血泵…动脉壶(动脉管先不与灌流器相连); •连接静脉管(蓝色),走向:静脉壶---空气检测器一收集袋(收集袋挂在机器输液架上、静脉管先不与灌流器相连)。 说明: •PDkPD2两个压力传感器无连接,任其显示数值在O附近; •B1D(漏血检测揣)不放任何管路,不会有假报警; •加温器、MP2(中间的泵)、MP3(右边的泵)也不放任何管路。 6.参数设置 涂黑“参数设置”,进入参数设置画面,“置换液流量”设置为“600m1/h”,“超滤率”设置为“0”其他可不设。完成后在温度处连按3次回车键,从而退出参数设置画面。 7.冲洗管路和灌流器 1)选择“冲洗”,按“START/STOP(开/停血泵)”键启动血泵;待盐水流到动脉管接灌流器的位置时,按“START/STOP(开/停血泵)”键停血泵,将动脉管和静脉管分别跟灌流器相接,启动血泵; 2)手动调节动脉壶的液面到2/3满,手动调节静脉壶的液面到2/3满; 3)涂黑“进入治疗”,按EQ键,并按EQ键做漏血再定标; 4)将“血流量”调到100m1∕ιnin,协助灌流器排气,并适当调节静脉壶水位。(灌流器排气完成,可将血流量跳大,至少要冲洗NS1500m1)° 8.连接病人 1)用止血钳夹闭静脉传感器; 2)将动脉管从盐水袋分离接至病人; 3)夹子打开,按START/STOP键,从而开启血泵,这时血液从病人引出,当血液流经静脉壶下

2023年治疗性单采术指南26种疾病治疗方案和13种血液净化技术

2023年治疗性单采术指南26种疾病治疗方案和13种血液净化技术 治疗性单采术是一种从患者血液中清除血浆或者血细胞的治疗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实际上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技术,如治疗性血浆交换 (TPE)、免疫吸附(IA)、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ECP)、脂蛋白单采术(LA)等。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作用机制,在治疗不同疾病时,医生该如何选择? 2023年4月2日,美国血浆透析协会(ASFA)发布了最新一版的治疗性单采术的临床应用指南(第九版)。该指南详细介绍了多种治疗性单采术,并明确了它们适用的疾病类型。本文将详细介绍属于治疗性单采术的13种血液净化技术、针对各种疾病的推荐治疗方案以及肾病治疗的关键细节,以飨读者。 13种血液净化技术 1.细胞分离术:通过特定医疗装置(如吸附柱或过滤器),患者的血液被分离成单核细胞、粒细胞或淋巴细胞等特定细胞,再将剩余的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返回患者体内。 2.β2微球蛋白吸附术:选择性分离β2微球蛋白,剩余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返回患者体内。

3.DFPP:这种治疗方法通过对血浆进行两次过滤,有选择地清除大分子致病物质。它是将两种基本血液净化技术——血浆分离技术(分离血浆和有形成分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和血浆成分分离技术(分离大分子蛋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4.红细胞去除术:可以将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去除,并用晶体液或胶体液代替。 5.体外肝支持系统/人工肝支持系统:其基本治疗方案包括血浆吸附或滤过系统+体外血液净化,旨在去除肝衰相关的毒性物质。而生物人工肝系统则使用了人源肝细胞或猪肝细胞,不仅能去除毒性物质,还可以提供其他肝脏功能,如代谢与合成。 6.ECP:从患者血液中分离白细胞,在体外经光敏化合物(如补骨脂素)和长波紫外线处理后,将白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 7.血液灌流:是一种通过引入患者的血液到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利用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透析无法处理的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药物及代谢废物的血液净化技术,常用于急救。 8.IA:这是一种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血液中致病因子的血液净化技术,其优点是对血浆中致病因子清除的选择性更高,而血浆中其他成分的丢失范围和数量较少,同时避免了血浆输入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